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2016-05-21 09:16: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共4篇)信息化健康管理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_20140521信息化健康管理 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5月目 录1 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信息化健康管理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_20140521》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第一篇

信息化健康管理 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目 录

1 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 .............................................................................................................. 1

1.1

1.2

1.3

2 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 1 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信息化健康养老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2 信息化健康管理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 ...................................................................................... 4

2.1

2.2 总体建设目标 ......................................................................................................................... 4 具体建设目标 ......................................................................................................................... 5

2.2.1 以智能采集终端为基础的日常健康检测 ..................................................................... 6

2.2.2 建立健康档案及健康促进 ............................................................................................. 7

2.2.3 健康管理平台内容 ......................................................................................................... 7

2.2.3.1 健康管理知识库系统 ............................................................................................................... 8

2.2.3.2 智能专家系统 ........................................................................................................................... 8

2.2.4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3 养老服务业务系统 ....................................................................................................... 10 信息化健康管理为居家老人提供的服务 .................................................................................... 10

1 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

1.1 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给我市的养老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一客观事实,迫切要求加强老年人的照顾服务功能,居家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有如下必要性:

(一)、从宁夏人口老龄化趋势来看

宁夏社科院日前发布“2014年宁夏社会蓝皮书”,2013年宁夏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0.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2%。据测算,到“十二五”末,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13%;届时,宁夏老龄化使养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从社会转型、家庭养老功能衰弱化来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观念及方式受到冲击。当今社会,中、青年人生活节奏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等,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代际关系模式。因此,现实和未来呼唤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依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特点建立新型养老服务的家庭化社区服务体系。

(三)、从社会化养老机构需求量来看

据了解,宁夏养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养老机构建设滞后、管理较乱、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奇缺等。截至2013年12月,宁夏有各类养老机构93所,床位1.12万张,但大部分是农村敬老院,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少,康复护理床位稀缺,社区日间照料床位仅占全部养老床位的

3.4%,难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服务需求。机构养老只能作为养老服务的一种辅助方式,还不能弥补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所形成的“空缺”。

1.2 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宁夏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仅13.9张,远低于全国每千名老人平均20.6张的水平。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到“十二五”末,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5-40张的要求,宁夏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1万人,需机构养老床位4.2万张,需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8万张,测算投资额37.73亿元。虽然近年来,我区福利彩票公益金、慈善捐款、经常性社会捐助募集资金对养老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总量小,需求大,资金短缺矛盾突出。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较快。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手段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基础设施差。 社区的养老机构大多数没有专业的服务定位和服务流程,没有专业的养老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普遍还停留在初级的老年人活动娱乐阶段,并未真正解决社区内养老问题。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二)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人力资源是推动一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

(三)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居家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把社区居家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

1.3 信息化健康养老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夕阳老人渴求天伦之乐,为满足社会对养老功能的需求,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持下,“信息化健康养老”应运而生。“信息化健康养老”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打破了传统思维,使人们最大

限度地实现各类传感器和计算网络的实施连接,让老人的日常生活能被子女实时获取并远程查看,同时为老人提供持续的健康干预和健康指导,实现真正的健康管理服务。在老龄化趋势明显的银川,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投入能力大。信息化养老产品和服务有很好的实现和推行前景。

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老年人信息服务平台将成为重要方向【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各地需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结合实际,制定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区域老年人信息服务平台收集老年人的基础信息,一方面监测各地区老年人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支撑。此外,由于老年人自身疾病史的特殊性,对于老年人群健康信息管理的医疗信息系统应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疾病管理信息系统产品将有巨大市场。

(二) 基于云平台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成为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由各地方政府牵头,借助各类社会资源,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以智慧感知终端为手段,以云服务平台为支撑,实现基于云平台的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该类智能化养老平台点对点的信息支持老人的日程生活,包括日程管理的提醒,健康服务信息的提供等,也可以应用于机构养老、养生养老、健康养老、异地养老、休闲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有效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三) 家用健康检测、治疗、辅助智能终端将成为养老必需的工具

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家用健康检测、治疗、辅助智能终端将是社区养老,尤其是家居养老,必需的工具,一方面为老年人的日常健康检测提供便利,提供感觉、体力、认知损害训练辅助以及安全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为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第二篇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式的内涵进行解释与分类。分析探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以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为例,提出从设施配套、市场运营、活动体系三方面进行的创新实践。总结得出养老产业城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及产业发展方面都较为理想,应是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医养结合 养老产业 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

1.医养结合成我国健康养老发展新趋势

1.1高龄化、空巢化的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的及以上人口人总数为1.18亿,占人口总量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其中85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总数约为2000万,占总口总量的1.57%,比2000年的人口普查上升0.62%。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2014)表示,“2000-2010年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65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数量,将由目前5000万增到2050年的近2亿。”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正逐渐加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能的风险逐渐上升,对护理型养老机构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2医养结合成解决养老难题新思路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等政策文件发布以来,“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备受关注。传统养老模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硬伤”。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

2.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特征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并将医疗放在更重要的位臵上。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需注意的是,“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不是简单地打针吃药的医疗服务,而是应当达到一级医院及以上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有足够具备资格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

2.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分类

2.2.1“医养融合”模式【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一般由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演变而来,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模式,分为医疗区和养护区两大功能。老年患者在疾病的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医疗区接受治

疗,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进入养护区休养,享受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

该模式能够有效依托现有医疗设施和养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场地的用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城市中心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用地紧张的地区。缺点在于其对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精神慰藉等方面考虑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运动学习等需求。

2.2.2“中心辐射”模式

医疗机构与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在功能结构上,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环绕形成若干养老型社区,每个社区设养护站,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视老年人健康状况为老年人确定居家养老、社区中心养老或医院养老类型。

该模式充分照顾了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的心理需求,根据老年人健康情况确定医养级别,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适合老城区等老年人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但该模式加重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分散的布局不利于统一管理,虽照顾了老人居家养老的精神需求,但无法提供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空间。

2.2.3“养老产业城”模式

选取大城市郊区,交通环境便捷、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城。健康产业城是一个复合式的概念,除具备养老

功能外,还可加载医药生产研发、医药金融保险、养老地产、运动休闲、医疗特色旅游等多种功能,是对医养融合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的整合提升。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对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多层级、多模式的医养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样的活动选择,使老年人形成自己的社会群体,实现自身价值。在服务老人的同时,还可构建以医疗服务和老年服务的健康产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3.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发展困境

3.1认识不足,定位模糊

受传统“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中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对机构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营建养老机构的目的也主要为解决“三无对象”、“五保户”等特殊人群的养老问题。致使我国的养老机构在建设数量和规模上都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本应成为重点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受到用地规模、医疗资源等诸多因素制约而难以普及。

3.2政策壁垒突出,市场化运营滞后

民办医疗服务机构很难获得医疗机构的身份,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热情度不高,运营过程中在税收、人才、运营费用等多个方面都无法与国有医疗服务机构竞争,降低了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与发展规模。养老服务尚不属于诊疗项目,在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方面有较多限制,造成康复期较长的老年患者

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既造成过度医疗,也可能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延误治疗。过多的政策壁垒导致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整体市场化运营不高,缺乏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

3.3结构失调,市场供应总量不足

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有养老床位数为390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1张,从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养老服务机构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在50-70张,难以满足养老需求。但在实际运营中,又存在着空床率高、盈利难度大的双重困境。根本原因便在于养老机构结构不合理,真正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严重短缺。在现有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大多数是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低层次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而成,医疗水平相对偏低,诊疗水平髙、信誉好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甲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十分稀缺。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约有4000万的老人需要护理,按1:4的护理人员进行配臵,需要1000万护理人员,但持证者现在仅有2万左右,缺口极大。

4.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规划探索

4.1项目概况

2013年3月,广州市政府明确提出根据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推进“三个重大突破”和实施“123”城市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平台建设的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全力推进“2+3+11”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属于“11”大功能平台之一,位于广州市北部,规划范围约为148.29

《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第三篇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

——以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为例

张国平(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2012-7-18 15:56:57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主要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具有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的优点,同时又尽可能避免其各自的缺陷,而备受各方的推崇,构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养老新格局,已成为目前理论界的共识和政府致力发展的政策目标。

中国居家养老社会服务的网络目前尚未普遍建立,养老服务社会资源比较短缺。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以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为主。绝大部分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子女扮演老年人照护的主力军角色,社会服务所占比例很小。在实践中,一些城市地区因地制宜,创造和形成了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例如北京西城区、上海静安区、宁波海曙区、辽阳文圣区、苏州沧浪区等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无论是其运作理念、运行机制还是运行手段,都极具创新意义,而且该模式还具有相当程度的可借鉴性和可推广性。

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

沧浪区全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3万,60周岁以上的老人5821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面对这样的老龄化状况和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从2003年3月开始,沧浪区葑门街道在全市首创“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建立“邻里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经过五年发展和探索,成立了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为解决服务人力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服务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服务信息不

流畅、服务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008年7月,以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研发的“居家乐221服务系统”为技术支持,以居家养老对象会员制为基本形式的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产生了。虚拟养老院由苏州市十佳物业公司之一的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主运营商,通过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辖区内提供养老服务业的企业进行整合,借助居家乐221服务系统,虚拟养老院发挥24小时管理服务的优势,为居家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的养老服务。

第一,虚拟养老院社区服务平台的运作机理。虚拟养老院主要通过“居家乐221服务系统”这一信息中心和技术平台,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话务员根据系统生成的客户所需服务项目向自己所负责的街道里的老人确认当天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等服务工单确认后,再进行工单分配,即把服务的项目、时间、对象进一步具体分配到每位服务员,服务员根据工单提供上门服务。在每位服务员服务的过程中,221养老服务系统均记录每位服务员的服务状态,即正在服务中、服务已完成等状态。待服务完成,话务员通过系统检查服务任务是否完成,并进行质量回访,即打电话询问老人对服务员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服务员服务完毕,回到养老中心,拿回已经完成的工单,领取明天要服务的工单。按照服务项目,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系统从客户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咨询意见,并以客户满意度来考核服务质量。信息系统通过主动获取老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进行有效监控,实施规范管理。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第二,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政府在虚拟养老院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推动者、扶持者、协调者和管理者的重要作用。而政府有效推动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大包大揽”,社区养老服务要实现社会化服务,离不开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机制。

虚拟养老院由苏州市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吸纳有关单位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商,采取会员制管理,目前已吸引27家企业加盟到虚拟养老院的社区服务。整个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虚拟养老院的信息中心和技术平台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平台、通信及信息传输四部分,形成了由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服务预测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虚拟养老院实施清晰的产业化运作思路,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企业化家政员工队伍,吸收自愿加入、具有良好信誉的社区经营户加盟,组建了一个紧密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产业化的运作,可以将分散的社会化的社区服务网点整合成为有组织、实体化的社区服务产业;将随意的市场化的社区服务实体,引导为有信用的品牌化的社区服务产业。

第三,服务对象的选择。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凡年满60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分A、B、C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

第四,服务内容的确定。目前虚拟养老院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有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救助等六大类53项服务,几乎涵盖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内容。需要服务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只需一个电话随意下单,虚拟养老院便派服务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

沧浪区新模式的意义

第一,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政府将原来由自己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打破了由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将公共服务类型与社会组织类型进行理性组合,创造性地在居家养老中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居家老人享受服务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将政府发现公共偏好和获取资源的优势与市场和社会组织生产及递送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克服了非公共组织在资源配置上的无效性,另一方面克服了政府在微观管理和激励机制上的无效性。

第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成功范例。苏州沧浪区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将信息化引入居家养老服务,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虚拟养老院的概念,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虚拟养老院”有效克服了原有居家养老的局限性,有效解决“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系列难题。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便捷性、实效性、针对性,同时又因其服务标准明确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理念民本化、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强而具有普适性,故而极具实践推广价值,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

第三,通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一种探索。沧浪区虚拟养老院的实践证明,在一个经济尚不发达和人口众多的国家要发展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福利事业,只有引入准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优势。

第四,有助于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完善和研究。养老服务政策属于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一种区域性社会发展政策,苏州的探索为更大

区域和更高层级行政主体推行养老服务政策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积极探索也将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快养老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策立法的步伐。

从沧浪区的实践看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三个难题

第一,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到底有多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只是一种理论需求,而不是有效需求。因此,加快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养老服务业首要且基础性的工作。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补缺型阶段而不是普惠型阶段。目前我国各地的实践把居家养老服务仅仅局限于政府付费的较小的范围,把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定位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经济困难、无子女或子女不能实施有效照顾的特殊困难老人;或者把居家养老服务看做完全的商业性行为,或者定位于少数有钱人。这两种观点和做法都是曲解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和本质,也不符合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趋势。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可分为福利性、公益性和营利性三种服务类型。但其主体是福利性和公益性,而不是营利性。

第二,如何动员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全体老人养老服务的基本需求,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和日益增加的社会化养老需求。国际经验表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建立。包括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同时,还要积极探索

《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第四篇

[篇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居民养老服务工作,探讨居家养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贴近广大老人的需要,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为社区老年人提供5项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

2、扩大志愿者队伍,与社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成帮扶对子,提供无偿志愿服务。

二、建设标准

1、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居家养老工作计划。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2、壮大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派,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服务队伍包括: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3、制定工作人员职责。居家养老工作计划。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2建立志愿者队伍,帮助社区老人的日常生活料理,提供陪聊等服务,弥补政府为老人购买服务的有限性;
3为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及精神慰藉服务;
4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发挥社工的联动作用。

实习期间与十亩园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初步的关系,而这恰恰可以成为服务开展的切入点。十亩园社区中秋及十一期间会开展社区性的活动,而服务社恰恰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居民建立起好的关系,也为社工服务做一些宣传。

总的来说,居家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充分了解和评估他们的真正需求,并大胆探索和开展实务工作。

[篇三: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9%。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4。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蛟河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到2015年12月底全市拥有养老床位数2000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1。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15年底,建立覆盖中心城区、乡镇街区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城区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街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

(二)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1。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每个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务信息,整合服务资源,组织为老服务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帮助,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2。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结合农村社区建设,依托建制村或有条件的自然屯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内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文体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结对帮扶、邻里守望等方式,推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篇四: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探讨居家养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贴近广大老人的需要,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以关爱、服务老年人为出发点,努力通过完善组织网络,优化服务内涵,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志愿服务,探索完善新时期为老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推行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新方式。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

(三)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等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

(四)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通过社会各类服务资源,采取专业服务队伍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推行定点服务与挂钩结对服务等各种形式。

(五)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

(六)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老人健康体检活动,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居家健康养老构架 居家健康养老理念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健康管理与居家养老结合的新模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4224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