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2016-05-26 09:24: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共4篇)中国科技馆学习手册以及任务单北京八中亦庄分校物理组编撰姓 名:班 级:组 员:日 期: 中国科技馆之旅一、运动之律2 惯性定律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件展品由炮、指针、小球等装置构成。将小球放入炮筒之中并选择发射力度的大小。大炮会将小球射出。...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科技馆学习手册以及任务单》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第一篇

北京八中亦庄分校物理组编撰

姓 名:

班 级:

组 员:

日 期: 中国科技馆之旅

一、运动之律

2.惯性定律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件展品由炮、指针、小球等装置构成。将小球放入炮筒之中并选择发射力度的大小。大炮会将小球射出。在小球发射的同时,炮身后退并撞击后面的指针。选择发射的力量不同,指针的摆幅也就不同,指针摆幅大小显示的就是炮身所受的反作用力大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炮身之所以会后退,是因为在发射炮弹时,大炮对小球施加作用力,小球也向大炮施加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选择的发射力度不同,炮身对小球的作

用力就不同,这时大炮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不同,后退时撞击指针的力量也不相同。

4.小球旅行记

5.飞鹰

6.物体上滚(2015年中考题)【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7.独轮车走钢丝

9.科里奥利力

11.香蕉球

12.水中沉浮

13.伯努利定律

14.流体阻力

这件展品分为两组。左边池内的三件被测物体形状各不相同,观众可通过操纵摇杆比对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速度。右边池内的两件物体形状相同,放置方向相反,观众操纵摇杆后,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运动速度也各不相同。

当物体在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中和流体做相对运动时,物体就会受到流体的阻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包括两部分:摩擦阻力和由于前后压强不一致引起的压差阻力。对流线型物体来说,在迎流体面积相通的情况下,它的压差阻力最小,其迎面阻力中主要部分为摩擦阻力。

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着手于流线型设计。由于流线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的阻力最小,流线型化在设计高速运动的运输工具和武器时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身边的汽车、火车、飞机、潜水艇的外型便经常被设计为流线型。

《探索与发现-走进科技馆教案》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第二篇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课题:探索与发现【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走进科技馆

一、基地环境分析

(一)基地基本情况

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南侧距“鸟巢”一箭之遥,占地48000平方米,建筑规模102000平方米,其常设展览包括“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和公共空间展示区,以及宇宙剧场、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四个特效影院。

“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反映宇观探索的宇宙和微观探索的物质,反映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运动、声音、光和电,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以及在人类探索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等科学内容串联起来,展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展示人类在与自然交互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使观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享受探索与发现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本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共设置8个主题展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律、声音之韵、光影之绚、电磁之秘、物质之妙、数学之魅。

(二)基地环境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初中物理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运动、声光现象、力和电磁这五部分内容,物理的特点决定我们要从实验现象入手,但有些实验例如超导等一系列实验在中学实验室是很难完成的。科技馆的现有资源正是学生观察这些实验现象和收集这方面资料的很好途径之一。

科技馆中“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介绍了许多和初中物理相关的知识,物质之妙中介绍了物质的构成结构与学生刚刚学过的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相联系,通过仿真的实物模型再与书上的知识相联系更易于理解。学生们在探索物质的元素性质、结构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物质世界的美妙,领悟科学家在物质探索与发现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探索过程。

②对中学阶段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有大体的了解。

③通过小组内部进一步的研究,对某些知识进行较深入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科技馆的学习过程,体会利用社会大课堂学习的过程。 ②通过对一些科学实验的学习,尝试再现科技馆内的某些实验。 ③通过交流与汇报,体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参观活动,激发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小组活动提高交流合作的意识。初步领略物理学的神奇。

②通过小组之间不同学习内容的交流,学会将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共享。 ③通过整个活动,培养学生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 踩点

在活动之前,教师提前踩点,考察环境,研究并记录科技馆内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物理问题,制定组织计划,安排活动内容,研究指导策略。

老师们在踩点中记录和整理的科技馆内学生将要了解的主要的物理内容:

2

、集体动员

向学生交待我们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的目的。 3、分组

初二一个班级,按座位分成六个小组,每组6-7人,组长由自愿报名和小组推荐产生。 4、选题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并认领本组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并根据小组要研究的内容分为:光学小组、电磁小组、运动和压强小组、科技与生活小组、新材料小组、能源小组

5、小组内的分工

组长负责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包括:摄像、照相、记录(记录现象和文字材料等)、查阅和整理资料、幻灯片制作、展板制作、汇报演讲者等。

6、学校支持

学校领导帮助落实交通工具和活动摄像师。安排班主任和辅导教师随队前往。

(二)活动当天安排

1、出发前

活动时间是2011年10月13日周四上午8:00开始,到上午12:20。在这段时间内要完成

出发、科技馆内学习、返回学校。

(1)8:00班级动员,板书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教师提出目的和要求。例如要求学生要有

时间意识、公民素养等,并做好安全提示。

(2)8:10上车

(3)8:20出发

车上抓拍学生们的镜头,老师跟学生进行交流。 (4)9:00到达科技馆 2、场馆内部活动安排:

总体时间安排为9:10---11:50

第一时间段9:10---9:50:本小组负责区域

第二时间段10:00---10:15:观看电磁表演。地点:电磁表演区 第三时间段10:15---11:00:参观其他小组内容

第四时间段11:00---11:15:观看液氮冷冻金鱼演示。地点:能源实验室 第五时间段11:15---11:30:大气压强实验。地点:电磁表演台 第六时间段11:30---11:50:自由参观,小组合影

场馆内讲解员、老师和学生互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手里拿着活动流程,上面有时间安排和小组内活动计划。组长全面负责组内活动。

(三)后续活动

1、小组课题研究

学生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负责的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时间为一个星期。课题小组长随时向指导教师汇报研究进展。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内容进行研究:

①将科技馆内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②在实验室中再现某些有趣实验。 ③就某些话题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探讨。

④就科技馆内展出的一些新科技产品,从生活中去寻找,并说明其应用原理。 2、展板评比

各小组将整理好的资料、图片等制作成展板,时间为一个星期。制好的展板在教室墙壁上粘贴一周后,将在学校一楼大厅展出一个星期。并进行评比。

3、参观活动之后的汇报课

在参观科技馆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各小组将整理好的资料作成幻灯片。一个星期后将进行全校公开课《社会大课堂之科技馆活动汇报》。实施过程如下: (1)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

①选主持人

②成果汇报方式:幻灯片汇报、实验演示、实物展示

(2)实施过程中的监控: ①各小组制定计划。

②小组内部资源收集整理。 ③小组内部成果展示。 ④教师检查落实情况 (3)课堂成果交流

①课堂成果展示方式:幻灯片讲解、实验演示、实物展示。 ②评定奖项:各小组讲解结束后,现场发放选票评选。 ③物理教师对整个活动作简要概括。

④随队班主任从德育的角度对整个活动作简要概括

四、活动掠影、教学效果和反思

(一)参观活动掠影

通过触摸屏学习 这么大的游标卡尺!我们来测一测!

瞧,怒发冲冠! 把这个实验录下来

物理老师在讲解 讲解员在讲解

《中国科技馆关于北京中考相关知识》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第三篇

关于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对于中国科学技术馆(CSTM)理科相关考点的提纲

一、 物理

1.光路可见吗?(Is Light Path Visible?)

胶体中的丁达尔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照射到微粒时,如果微粒直径相当于或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会发生光的色散。由于胶体中的微粒大小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400nm-700nm),所以可见光通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现象,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观察到胶体里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现象。

2.几何投影变换(Changes by Geometric Projection)

任何镜面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由于镜面形状的不同,会导致成像点位臵随之发生改变,形成相应的畸变图像。我们先根据投影几何学原理,用计算机对相应的图形进行处理,制成一幅畸变的平面图像,将这种畸变平面图像再投影到柱面镜上,柱面镜再对此畸变的图形进行“恢复性畸变”,这时柱面镜上便会形成一幅正常的图像。

3.流体阻力(Hydro-Resistance)

物体在流体(液体或气体)中运动时,会受到流体的阻力。例如:飞机在空中飞行会受到空气阻力,船舶在水中航行也会受到水的阻力。流体阻力的存在为人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减小阻力则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由于前后压强不一致引起的压差阻力,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压差阻力。摩擦阻力与物体表面积大小有关,而压差阻力则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对流线型物体而言,尽管其表面积增加使得摩擦阻力略有增加,但是由于良好的外形使得压差阻力大为减小。因此,流线造型的广泛应用不仅是因为其美观,更重要的是因为流线型物体总阻力小。

4.地球的磁场(Earth’s Magnetic)

就像大气和水一样,地球磁场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并且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都与这个巨大的磁场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地磁场包围在地球的周围,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使命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中高能告诉粒子的轰击。

地球磁场会受到外界电磁扰动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流,它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范围较广、由带电粒子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称为磁层。太阳风与地磁场的交界面称为“磁层顶”。由于太阳风的压缩作用,在朝向太阳的一面,磁层顶被压缩到距地心约10个地球半径。而在背日面则受压延伸至几百个地球半径,好像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磁尾。磁层的结构复杂,除了磁层顶外还包括辐射带、等离子体幔等部分。

根据磁力线的特征,我们可以推出地球磁场类似于偶极子磁场,就像把一个巨大的条形磁铁放到地球中心,使它的N、S极与地理南北极大体上相对应。当然,地球中心并没有这样一根磁棒,地球磁场的成因非常复杂,至极仍然没有确切的结论。地球磁轴与地球自转轴并不重合,目前它们之间有11.5度的夹角。而且地磁场的对称中心较地心也偏南约460公里。

5.古代人对光及色彩的认识(The Ancient’s Researsh on Light and Color)

从殷代的甲骨文开始,古代中国人对光的色散现象就开始了描述和探讨,但对其的认识只是零散、经验性的知识。

在西方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笛卡儿等人,他们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这就是光的本色。而色光只是白光的变种。”这样的错误认识一直困扰着人们对光及色彩的本质的正确认识。

二、 化学

1.分子的运动(The Movement of Molecule)

固态分子(或原子)只能在确定的平衡位臵附近振动。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强,固体不但可以抵抗体积的改变,还可以抵抗形状的改变。

液态分子可在一定的距离内自由移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气态分子运动很剧烈,彼此之间相距较远。气体既无一定的形状,又无一定的体积。

2.磷(P)

红磷【分子结构未知】,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基本无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磷光,常温下稳定。加热到240℃才能被点着。加热到416℃升华后冷凝就变成白磷。

白磷,白色蜡状固体,剧毒。着火点很低,能自燃,在空气中发光。

熔点44.1℃,沸点280℃。活性很高,必须储存在水里。在没有空气的

条件下,加热到250℃或在光照下就会转变成红磷。【图为白磷分子】

3.碳(C)

碳60(C60)是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碳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组成,结构呈空心笼状,酷似足球,故有“足球烯”的称谓。固态碳60属面心立方结构的分子晶体。【图为碳60分子】

金刚石为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晶体,透明而闪亮,是迄今为止最坚硬的单质,与石墨同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图为金刚石晶体】

石墨晶体具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构成正六边形),层间靠范德华力维系。石墨呈灰黑色,质软、润滑而无光泽。【图为石墨晶体】

3.氧(O)

氧,熔点-218.4℃,沸点-182.96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气体;-182.962℃时为淡蓝色液体,-218.4℃时为淡蓝色云状固体。【图为氧分子】

臭氧,熔点-192.5℃,沸点-111.9℃。常温下,为鱼腥味蓝色气体;-111.9℃时为深蓝色液体,-192.5℃时为紫黑色固体。【图为臭氧分子】

4.可燃冰(CH4·xH2O)

甲烷水合物也称“ 可燃冰”,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

状结晶,将二者分离,就能获得普通的天然气。这种外面看起来

像冰一样的物质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它通常

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带。海底可燃冰

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

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为宜,最高限是20℃左

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

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图为甲烷水合物结构】 5.碳纳米管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

料,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组成的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

管构成。

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

0.34nm,直径一般为2~

20nm。碳纳米管具有许多特殊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在辅助

科学实验、制造复合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图为碳纳米管结构】

6.a粒子散射实验

a粒子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Geiger-Marsden实验或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引。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物理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

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孙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更无法用汤姆生模型说明。

《科技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第四篇

[篇一:郑州科技馆观后感,科技强则中国强]

很早就行去郑州科技馆的想法,更想带着孩子去参观,9月上旬,赶上周日,带着儿子去科技馆逛了一圈。

儿子还有点小,现在只能让他去感受,当然了,现在儿子根本理解不了。他也是去玩自己喜欢的东东。再说了,孩子小,也不懂得什么,一楼大厅看完之后,就闹着出去。科技馆观后感

一楼大厅应该是科技馆做的最好的,是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关于电、磁和自然等方面的,坊等。

4。日本东京科技馆

日本科技馆于1960年正式开馆,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东京科技馆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财团(类似于基金会的机构)负责运营的机构,大部分运营资金来源于企业赞助。一年的观众量约54万人,其中有一半是小学生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日本科技馆的建筑为五层,其中二至五层是展厅,对观众开放。六层只用于研究和实验,并且不对外开放。二层是自行车广场、自行车原理展区、核能展区;三层有汽车展区、极光展区、电力展区、天然气展区;四层是宇宙剧场、建筑展区、新能源展区、宇宙情报馆、铁的世界;五层有视觉体验展区、视错觉体验展区、光学展区、机械展区、实验与科学教室。

日本科技馆的展品选题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展览使观众进一步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的原理以及制造过程。展品设计理念是让观众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的存在。

5。名古屋市科学馆

名古屋市科学馆是从一个天文馆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性科技馆的,并在13年前建成了生命馆,在当时是比较早的,展览介绍了由细胞开始的遗传基因到环境科学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这表明名古屋市科学馆作为一个综合馆对生命科学极为重视,并在相关展品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名古屋市科学馆分为三大部分:生命馆、理工馆、天文馆。天文馆的二层展出的是天文物理方面的基础展项。三层穹幕电影厅可以通过星象仪播放星象节目,在这里每月更换主题,介绍宇宙与星座的有关知识

6。京都光科学馆

该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800平方米,展品总数约120套,展览主题光与科学。据了解,光科学馆并非专为儿童所建,取名为儿童科学馆是因为馆址所在的“木津町”,其日文发音酷似英文的“kids”。所以其展览内容不是儿童所能理解的。

展厅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光的再认识、光的科学、光技术应用。进入展厅第一件展品的展出方式就众不同,普通的“偏振光”展品被挂上屋顶,使得入馆大厅显得宽敞通透并且融入科学内涵。

该馆紧邻原子能关西研究所,所以该馆设有核能和宇宙科学展区,展示了研究所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成果。展品包括原子力开发的历史、原子力发电、放射线与核能安全等。另外,宇宙开发事业团向光的儿童馆提供了部分宇宙及海洋开发的相关展项。

该馆穹幕影厅也比较有特色,内容分五部分:太阳的46亿年、光的游乐园、光的图书馆、光宇宙漫游、光的博物馆。观众可通过座位上的手柄选择播放内容,得到多数观众选择的内容将会上映。影片时间约为20分钟,在播放的过程中需要观众多次参与选择,这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注意力。

7。大阪市立科技馆

大阪市立科技馆隶属于大阪市政府教育部,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览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品总数约为170件。每年总观众量为501000人。

展览内容主要互动型展品,主题为宇宙和能源。展区分为:物理、化学、天文学。

一层神秘科学之旅。

二层是趣味科学。

三层能源与科技。

四层宇宙科学。

8。大阪府科技馆

大阪府科技馆作为一个产业技术展示馆,与其他科技馆的性质有所不同。大阪府科技馆隶属大阪科学技术中心,国家只提供科技中心20亿日元的发展基金,对于科技馆没有另外资金支持,而大阪府科技馆本身又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日常运营经费全部来源于企业的赞助。

企业赞助的方式是租赁展区,年租金的多少由展区大小分为三档:250万、500万、750万日元。展区内的环境布展和展品的设计及制作全由企业负责,科技馆只起到协调作用。这些展览还经常以外地巡展的方式进行科普活动。

以前,该科技馆被误认为是一般意义的自负盈亏,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展览更像我国的展览中心,那样的专题临时性展览,只不过是展期长些。

9。相模原市博物馆

相模原市立博物馆规模很小,其展览内容涉及了当地历史、人文、自然等多个学科。该馆设有天体观测阳台、天体观测室、实验室、市民研究室、咖啡厅、自然、历史展示室、临时展厅、穹幕影院(星象仪)、天文展示室。

10。汉城国立科技馆

汉城国立科技馆始建于1945年,1960年迁于汉城,1972年主展厅对外开放,1979年建成临时展览大厅。该馆建筑面积16,208平方米,展览面积9,488平方米,常设展品约4,000件。

主展厅包括物理、半导体、电学、核能、航空、海洋生物、人类起源与进化等展区。其室外展览是火车头、歼击机等实物的陈列。

该科技馆互动操作展品内容以基础科学为主,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和传统科技馆组合在一起的馆。该馆在室外活动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动手动脑活动,吸引大量青少年及家长参与。此外,还开设多间教室,常年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培训面向多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活动内容主要以智力开发和动手动脑为主。

11。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

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面积约15,000平方米。该馆分为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穹幕影院、室外展览、研究管理中心几部分。

常设展厅包括基础科学和工业技术展区、自然历史和韩国古代科技展区。其中基础科学展区分为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材料和生命科学;工业技术展区分为能源、机械、信息和交通。

该科技馆常设展览内容多以基础原理为主,互动型展品的比例不大;不论是在自然历史展区,还是在科技内容展区都没有专门的讲解员,陈列和互动型展品都配有详尽的说明牌。

差别总是有有,关键看,我们主管科技的官员是不是看到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一切的一切不能停留在口头,也不能总是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这样总是不行的。

[篇二:上海科技馆观后感]

“哇!好大啊!”我们刚看见科技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尽管知道上海科技馆项目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还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科技馆里有好多东西可以去玩,如:地壳探秘、生物万象、智慧之光、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儿童科技园等,但在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鬼屋。

开始并不知道它是什么玩意儿,莽莽撞撞就跌了进去。“咦?怎么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还没等我从沉思中恢复过来,我便向一边的墙倒去,我下意识连忙用手扶住了墙,“哦,虚惊一场。可我好端端的,怎么会有眩晕的感觉?”但我看了看旁边的人,东倒西歪,“看来不是我的问题。”在别人的讲解下,我才知道这是在鬼屋。我感觉挺有趣的,倒来倒去,一不小心就摔在墙上。而我又看见有几个人拿一瓶矿泉水,观察水的液面,不知在干什么。因为实在忍受不住昏头转向的感觉,所以就匆匆地走出了鬼屋。之后却为没有在那多呆一会感到可惜。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明白为什么在鬼屋里会有这种眩晕的感觉。它是利用视觉与感觉不同而使人感到眩晕,房子 的地板、墙壁以及布置都是以一定角度放置的。眼睛看觉得是水平的,于是身体就想与地面垂直站立。而耳朵里的耳蜗和半规管却认为人是倾斜的,又要调节身体变为竖直状态。于是人就感到晕,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平衡,所以就会失去了平衡。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在观察水的液面,原来是通过水的倾斜来判断屋子的倾斜方向。

上海科技馆一游,使我获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可谓不枉此一游!

[篇三:科技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了科技馆,科技馆在南京,老师带领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

下车后我四处张望着,虽然科技馆我已来过一次,但那次玩得时间很短,没全玩到。我们跟着一位阿姨走,虽然我知道下午才能自由活动,但我依然非常兴奋。阿姨让我们参观了一个展出牌,上面说:“现在地球人口已达到六十七亿,地球变暖,资源很少,水也不够了。”我看了这个牌,很担心人们是否能生存下去。

接着阿姨带我们看了生存的环境;看了原子分裂;看了几个没有膜的鼓,但用手打上去有声音发出来;还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地图,非常精致、逼真,我用照相机拍了下来。还有一个用玻璃罩成的大半圆,中间有一个小洞,里面有两个铁的小球,在一个椭圆的轨道上转动,那轨道在不断的缩小,但那小球就是不掉到洞里去。终于掉进去了,可小球在沿壁飞速旋转着!慢慢地、缓缓地往下掉,掉下去后,只要按一个按钮,球就会从另一个管道里滚出来。

看过了这么多,阿姨喊排队了,但我一时不知道队伍在那里,眼球又被另一个东西吸引住了:有一个机器,有很多转轮,有一只鸟儿在不停地用嘴向下啄,还有许多发动机模型,我立刻拿出相机,把所有的马达都找了下来。集合后,我们到了三楼,去看了一个模拟火箭发射的过程,先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射!”只见火箭喷出滚滚浓烟,机尾部发出红光,仿佛火焰一样,逐渐飞出天空,接着投射到一堵墙上,显示了火箭升空后的状态。接着我们下了楼看到了火山喷发模型和洪水。洪水最好看,只见大坝相接处渗出一些水来,大坝的缝隙处也渗出一些水来,突然大坝一下子倾斜了,水“轰隆隆”的流出来,声音震耳欲聋,洪水呼啸而下,洪水所到之处,无处不毁,村庄、电线、大树全部冲倒了,令人惊心动魄。

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是自由活动,我玩了迷宫、虚拟皮划艇、捉鱼等游戏,非常开心。但有一个地方弄不懂:有一个像球的东西,有两个把手、两根铁柱,铁柱是斜的,上面铁柱的距离大,下面小。当把铁柱推上去时,它竟然会滚上去!真是不可思议!我一直没弄懂。

今天我深刻领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正含义。科技真是太神奇了,借助科技的力量,没有什么不可能完成。

[篇四:科技馆观后感]

寒假的第一天下午,妈妈带我去科技馆观看了里面的科技展品,这些科技展品主要体现了科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参与性,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了一个时尚、现代的“科学乐园”。

里面的科技展品让我目不暇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哈哈镜,只要一站在哈哈镜前面,人的形象马上就变了,头变得又大又长,而身体却变得又短又胖。你知道哈哈镜为什么能把人照成那副模样吗?原来哈哈镜就是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组合,凹面镜会把镜缘缩小,凸面镜会把镜缘放大,从而达到失真的效果。并且,哈哈镜的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球内集焦,能让人变短或者变胖,球外扩散,能使人变长、变大。

最让我想不通的是无弦琴,没有琴弦却能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它是用手操作的,只要用手遮住——光敏传感器,展品就会发出声音,连续动作就像拨动琴弦一样,能演奏出不同的音阶和乐曲。原来有些电阻很大的材料,经过光照,电阻就会变得很小,从而增加了导电性,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用这种材料可以制成光敏元件,对电路进行光控。

通过这次对展品的参观了解和实践操作,使我亲身体会到了“科技的神奇”。

[篇五:贵州科技馆观后感]

作为学校开展<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我们班组织了集体去科技馆参观。我们乘20路公交车,在公园南路下车。还没到科技馆,远远就看见那栋白色的科技馆大楼上几个醒目的金色字体“贵州省科学技术馆”,以及被那楼顶设计新颖的模型所吸引。

怀着对科学无比敬畏的心情,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迫不及待的推开了科技馆的玻璃大门。里面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派专门的人员带领我们参观并为我们讲解。经工作人员讲解得知,贵州科技馆建筑面积有14800平方米,围绕“自然、智慧、未来”的主题进行布展设计,展厅由少儿科技乐园、天文地理、万物之灵、科技探索、黔贵大地等5大主题展区组成。其中共有397件展品,并且大部分展项可让观众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并有丰富的科技内涵。

整个展厅分为4层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首先一楼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音乐机器人”,机器人坐在钢琴旁能够弹出一曲曲优美的旋律。后面是一个注水的屏风,随着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屏风里面的水能够自由变换出许多漩涡状的水纹,让我们大开眼界。随后在一楼,我们还依次观看了“神州5号”模拟的太空舱,还有探月流程等。那些设备都是可以自己操作的。相关问题分为几个模块,自己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就可以在液晶屏上点进去,随后就出现相关的视频画面和人工讲解,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有关太空探索方面的科普知识。

展览以机械互动、视频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围绕科学探索的方向搭建展览框架,采用多种展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探索与发现的科学实践情景。通过使人们能感受人们探索自然过程中史诗般的震撼,来启迪科学精神;通过使参观者融入科学实践的体验之中,来享受探索过程的快乐恩惠启发。

一到2楼,工作人员就让我们体验一下“时空隧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时空隧道”里,在那里面能感觉到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在旋转……只可惜“时空隧道”太短了,我们一会儿就穿越出来了。此外,在另一边还有许多“动物探秘”,把很多稀有的动植物分类,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相关动植物的影像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神秘的大自然。

在另一侧,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主题,配合多样化、情景化、艺术化的展览形式,传播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不仅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善,同时展现人类为应对共同的挑战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让参观的人们在参观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恩惠。

在3楼有一个巨大的铁丝网隔离的区域,在那里工作人员为我们掩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高压放电、静电屏蔽等著名的电学实验。一些我们以前只能在物理课本上学的重要结论,在这里都能够亲自感受验证。

印象最深的就是“滑轮秋千”,坐在秋千上,利用动滑轮组的原理,自己能把自己拉起来。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机械运动原理的模型,通过复杂的机械化组合,能够使小球进入不同的轨道运行。这些我们都可以自由操作,自由控制,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施加外力可以改变小球的运行轨道,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物质之妙、运动之律。

最后就是4楼,在展生日祝福厅里有一个巨大的录音机各部件拆分的模型,接通电源后对着声音输入端说话,然后可以观看各部件的变化,及声波的传输过程,最后通过扬声器我们就能听到自己刚才录入的声音了。通过亲自的体验与操作中,我们了解了录音机的构造极其原理。

除此之外,在展厅的最后一块,还有喀斯特地貌的模拟地形,在那里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贵州独特的钟乳石……还有一颗“参天大树”伫立在这“黔贵大地”上。在那块区域里,地面上铺就的大理石拼接起来就是整个贵阳的地貌,居然还有细心的同学能在上面找到我们学校的位置!展厅将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现代物理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既相互呼应,又自成体系。莫尔条纹、机械旋律、小球列阵等展品的设立,将科技的亲和力展现无余,让参观的人们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完了整个科技馆,还拍了许多相片。走的时候我们还在一楼的大厅合影,作为此次集体活动科技馆之行的一个留念。通过这次的参观,科技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从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什么才是科技,知道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从这次参观中我体会到要想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未来中的社会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

[篇六:科技馆观后感]

刚刚进入了科技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这是四维影院。整个影院是钢结构的,四周都是玻璃,让人感到它很有气派。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乘着电梯来到二楼,刚一进门就像走进了机器人的世界。

平时只能在杂志、电视里看到的机器人,现在终于目睹了它们的风采。在我眼前的是修理机器人,它们都是单臂组成,手里分别拿着螺丝刀、钻子和扳手。它们的前方有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是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而且还是触摸屏,只要用手指轻轻点击,它们就会做出各种的动作,比如让它们跳舞或工作都可以。

让我感觉正在修理东西或在找生活上的乐趣。真有趣啊!随后,我们来到机器人表演馆,这里还有很多修理机器人,它们有得手里哪着绣花伞;有的手里拿着一支玫瑰;还有的手里拿着铃铛。随时准备为人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它们的表演栩栩如生,真令人难以忘怀。还有,有一个机器人还在和游览的人走棋呢。

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宇航天地。展厅中间竖立着一艘又高又大的火箭,外表呈银白色,顶端有一面五星红旗。火箭的右侧有一个模拟失重的空间,人们坐在里面,可以浮在球里,不着地,犹如身临其境。我还看到了真正的宇航服:他亦是银白色的,由许多气管组成。宇航服很厚实,宇航员穿上他,在太空中风无阻。我还目睹了宇航员的食品,都是些罐头。从而想象到宇航员生活的艰苦。

当我们走出科技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祖国的迅猛发展而骄傲,作为一民小学生,我更应努力了。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国家科技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科技馆官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国家科技馆关于电磁的部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4308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