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

2016-06-02 10:13: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卡尔·马克思(共3篇)卡尔·马克思: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卡尔·马克思:我们熟悉的陌生人2014-06-031848年初冬,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一间装修破败的公寓里,一名男子正伏案写作。他的个子不高,但肩膀很宽。面孔尚算年青,不过乌黑的发须间已经开始显露灰白的颜色。时断时续是他写东西的特征。他时而在整张纸上奋笔疾书,留下难以...

卡尔·马克思: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卡尔·马克思(一)

卡尔·马克思: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2014-06-03

1848年初冬,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一间装修破败的公寓里,一名男子正伏案写作。他的个子不高,但肩膀很宽。面孔尚算年青,不过乌黑的发须间已经开始显露灰白的颜色。时断时续是他写东西的特征。他时而在整张纸上奋笔疾书,留下难以辨识的左撇子字迹;时而又突然停笔,起身绕着书桌踱步,然后再坐下去,划掉前面写下的一些内容,再次起笔。他独自沉湎在自己的劳动中,家人们不会过来烦扰。他家里还有一位年长他数岁的妻子,两个小女儿,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男婴,还有一名仆人——这名女仆的存在显示出了这家主人的社会期望与他们自身经济现状间的差距。他们知道这份作品未能按时发给出版商,他的写作向来就是这个毛病。

这名男子、父亲,就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他的作品,这份未能按时送抵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Central Authority of the Communist League)的文稿,正是该组织的新政治声明,《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对许多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来说,《宣言》以及围绕《宣言》发生的知识探索和政治斗争,也代表了这位现当代的、十九世纪的人物的生活。他曾深入分析了未来,并在塑造这个未来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不管这种未来是好是坏。在为马克思所著的最早一批传记中,有一本就提到了这个观点:这是个有争议的当代人物。虽然那本书的出版时间早在1936年,但现在仍然值得一读。这本书极少被引用,因为书名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过尴尬。这就是鲍里斯•尼古拉埃夫斯基(Boris Nicolaievsky)和奥托•曼森-黑尔芬(Otto Maenchen-Helfen)所著的,《卡尔•马克思:男人与斗士》(Karl Marx: Man and Fighter):

有关卡尔•马克思的激烈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而且从未像今天这般带有感情色彩。他在那个时代树立的形象无人能及。对某些人来说,他是个魔鬼,是人类文明的头号敌人,混乱的王子;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位富有远见、值得敬爱的领袖,引导人类走向更光明的未来。在俄罗斯,他的理论成为整个国家的官方教义,而一些法西斯国家又希望根除它。在中共苏区,马克思的头像被印在纸币上,而德国人又将他的著作烧得一干二净。

正面的观点认为,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上,马克思是位有远见的先知,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解放变革理论的倡导者。而负面的看法则指出,如果要找出现代社会那些有害且邪恶特征的罪魁祸首,马克思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尼古拉埃夫斯基和曼森-黑尔芬在上面一段话中指出的那样,这些对马克思极端分化的看法反映了共产党政权与其对手在二十世纪的主要冲突,两边都有极权统治与民主政治的例子。虽然在1989年之后,大部分共产党政权终结,但把马克思视作是我们同时代人的观点却保留了下来。1998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之际,有很多文章把马克思称作是预言了未来会是消费主义至上的那个人;知名的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所著的这本作品,就已经预言了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有人可能会说,霍布斯鲍姆身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己毕生信奉的理论,他肯定会维护它们的正确性。不过,在2008年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远算不上站在共产主义者一边的《泰晤士报》用头条惊呼:“他回来了!”法国右翼总统萨科齐被拍下了正在阅读《资本论》(Capital)的照片。很明显,马克思的当代人形象真的持续了很长时间。

【卡尔·马克思】

鉴于此,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身为一个凡人,而不是“灰袍甘道夫”,马克思如何能成功看到150年或160年后的未来?仔细查阅《共产党宣言》,研读它对重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向往,它对十九世纪早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复述,它对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W.F. Hegel)哲学以及实证主义学者反黑格尔哲学两者的含蓄引用,它对马克思自身过往经历的提及,以及对那些今天看起来十分模糊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政治特点的介绍,就会发现另一些截然不同的东西。马克思作为一个当代人物,他的理念正在影响现代社会,在这种观点大行其道之时,也该把他作为过去历史年代中的一个人物,对其进行新的解读。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是黑格尔哲学的年代,是英国工业化的初期,政治经济学正发源于斯。或者说,只有将马克思看成是个后顾型的人物,对他的理解才更有实际意义。他思考的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情况,并将其投射至未来;而没有去担任一个准确预知历史趋势的先知。这些才是本书的基调。【卡尔·马克思】

充实这些新基调的是一个翔实记录了马克思生活与思想的资料源,一部完整收录卡尔•马克思与弗里

得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手稿的作品,它的德文首字母缩写MEGA 为大众所熟知。这个庞大的项目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积极从事此项工作的首任编辑达维德•勒杰赞诺夫(David Rjazanov)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遭逮捕,后被枪决,该项目的第一阶段随之就此终结。在东柏林马列主义学院和莫斯科马列主义学院的支持下,相关工作在1975年重启。在1989年以及东欧共产党失掉执政权后,这一项目在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the Berlin-Brandenburg Academy of Sciences)继续开展,由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the International Marx-Engels Foundation)指导。编辑工作所需的资金来自两德统一后的政府,项目最初得到了历史学出身的、保守派的、德国统一构想的设计者,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首肯。时至今日,这项规模庞大的学术工程仍在进行当中,目标是出版马克思与恩格斯撰写过的所有文献,甚至包括他们在信封背面写下的随笔。和那些不太完整的文集相比,这部作品不仅印刷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间的往来书信,还包括其他人写给他们的邮件。在这种新的史料来源中,没有一篇确凿的文章可以完全颠覆对马克思的固有看法;但它确实公开了数百个小细节,让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产生了微小的改变。

《MEGA》起初属于冷战期间一项更大规模的出版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是用东柏林以及莫斯科继承的马克思理念的共产主义版,对抗阿姆斯特丹的社会历史国际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History)、巴德歌德斯堡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Foundation)、以及特里尔的卡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Karl Marx House)的社会民主版。与冷战期间大多数的对抗不同,这项竞争产生的结果确有实用价值。这其中包括巨量的来源刊物、专题论文,还提供了大量非常细致的、关于马克思生平信息和那个时代的学术性文章——这些资料通常印自不出名的地点,而且极少或者根本未在之前的传记作品中出现过。

一直伴随着这些马克思生平新信息的,是历史学家对他那个时代进行的重新思考。大众通常不知道的是,这些专门的作品一直在重构人们对十九世纪的理解,而且这种重新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对马克思的解读。历史学家近来已经弱化了工业革命的影响力。他们意识到,社会阶级间的冲突只是时代的一个特点。从大方面说,它引发了政治对抗;从特定的事例看,它催生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劳工运动。而在这之外,1789年法国大革命政治活动理念与形式带来的长期持续影响、宗教在诠释世界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民族主义那复杂难解却又不可忽视的后果、以及家庭生活和男女关系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均不可忽视。在所有这些领域调研得出的成果,描绘出了一个与我们当下完全不同的时代。

把马克思置身于那个时代中,意味着要明确下面几点,即马克思谈到的“资本主义”,并不是这个概念现在的版本;他所剖析批判的资产阶级,不是今天由国际化资本家组成的阶级;马克思对科学和学术的理解,即德语单词“Wissenschaft”包含的内容,其内涵与当代的理解并不相同。遗憾的是,在标准的翻译中,对马克思言论的引用并不能总是准确的表示其原本的含义。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坚持回溯到马克思手稿的原文,并使用新的、我自创的翻译:其中一些词汇可能很耳熟,而一些则完全不同。

关于马克思的作品,通常是关注其思想,他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以及经济理论。这本传记也不能免俗,一样会涉及到很多马克思的理论,但会把它们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讨论,使其融入到当时那个时代思想家们所进行的批判与争论中去——马克思对自己批评家的角色向来是非常自豪的。其中一些思想家,例如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今天仍为大众熟知;而另一些,像布鲁诺•鲍威尔(Bruno Bauer)和莫泽斯•赫斯(Moses Hess)就更陌生一些。这个把马克思理念归于当时再呈现出来过程,将用到很多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以及《资本论》——同时也会有一些少见的文稿,这些文字通常会因个人原因被略去,如《福格特先生》(Herr Vogt)、《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The Secret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等。这些稿件本身很有意思,虽然较少为人所知,但也让人们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献产生了新的认识。

想要理解马克思的理念,光知道它们的知识背景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其放到马克思整个一生中,从这种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它们。这本传记会讨论马克思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他的家庭、教育,接受的养育、同燕妮•冯•威斯特法伦(Jenny von Westphalen)的恋爱与婚姻、同自己孩子、朋友和敌人间的关系、他那长期困窘的财务状况。本书会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来描绘:他在记者生涯中的紧张工作——这一点通常会被忽略,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他在1848年到1849年大革命间以及之后的政治活动,以及

他在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也就是“第一国际”的创办和消亡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其私人生活、公开活动以及知识形成过程间的交互,描绘一个更为丰富的马克思的形象。

和马克思的理论一样,本书会将其私人生活和政治活动放在十九世纪的背景下讨论。这样一来,读者从本书中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形象,而是包括了他身边的许多人。有两人是必然的选择:一个是马克思忠实的朋友、政治上的助手、学术上的合作伙伴、以及主要的追随者,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另一个则是他的妻子、终生的挚爱,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其他没有这种知名度的人同样值得一提。这里包括马克思的家庭成员:父亲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和母亲罕丽达•马克思(Henriette),女儿燕妮(Jenny)、劳拉(Laura)和艾琳娜(Eleanor)。另一组引人关注的人群是他的共产主义同事和对手——好空想的莫泽斯•赫斯与处事高调的斐迪南•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奥古斯特•维利希(August Willich)原本是一名普鲁士军官,后转变为一名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者,有着奇怪的性取向;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是一位忠诚的追随者,不过私下里顽固地抱着自己的一套想法。马克思的对手与盟友包括非共产主义者,甚至反共主义者,例如1848年中涌现的民主革命者和民族主义者。这里面有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哥特弗利德•金克尔(Gottfried Kinkel)和拉约什•科苏特(Lajos Kossuth),以及亲伊斯兰、反俄罗斯的古怪英国政治家戴维•乌尔卡尔特(David Urquhart)。人们可能会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十九世纪的地下活动分子:不同政见者、叛乱分子、不能安分守己的人,远离权力与特权的圈子。他们的世界也就是马克思的世界。

不过,马克思的生活和那些名望较高、拥有更大实权的人物也有交集。这些人中包括英国首相巴麦尊勋爵(Lord Palmerston)、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及德意志首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他们的政策和举动都给马克思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马克思本人对他们也做出了尖刻的评价。学术界的杰出人物也感导着马克思:例如身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最重要追随者,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还有那个时代的科学泰斗,查尔斯•达尔文。

在寻找可借鉴的传记时,我发现对马克思之前的人物来说,鲜有作品将复杂个性的历史人物还原到他们对应的时代。不过,有两部作品对中欧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出色的记录——这两个主人公与马克思有很大差异,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见地:一本是海柯•奥伯曼(Heiko Obermann)所著的《路德传》。这本书将这位宗教改革的设计师更多地看作是中世纪后期的人物,而非一个现代形象。另一本是伊恩•克肖(Ian Kershaw)的知名作品《希特勒传》,把这个纳粹独裁者真实地还原到二十世纪全球大战中的年代中。至于十九世纪,也有两篇德国学者的研究文献(遗憾的是都未翻译成英文)强调了个人、职业、政治生涯以及私人生活间的相互作用:康斯坦丁•高舍勒(Constantin Goschler)为伟大的生理学家、政治活动家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所著的传记作品;弗里德里希•朗格(Friedrich Lenger)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传奇一生的描绘。这些传记的写作手法对讲述马克思的生平都非常有建设意义。虽然马克思肯定不能算作学术人士,不过某一段时间里,他的确渴望成为这样一种人,而且一直保留着十九世纪德国学者的很多习惯和作风。

任何与马克思相关的书籍,即便它们能将他还原到十九世纪的环境中,作者也不可避免地会被问及这个人与当代的关联。这样就催生出两种做法,而两者都被冠以“马克思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名头。一种做法是试图升华马克思,通过心理分析、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或者是从马克思1883年去世至今诞生的各种文化运动的元素,对其进行增补或再次解读,使之与当代更为相关;第二种做法则是研究马克思自己的理念,从而去掉相关的补充和修正,将马克思主义还原至其本色:后一种做法更适合于将马克思的理论视作是一种启示宗教的人,而那些拥护名以上是世俗的、理性主义的理论框架的人,则较少支持这种做法。

身为历史学家,就应当致力以历史本来的样貌理解过去,避免用现在的观点做出评判。我认为上述这些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学只是无用的消遣。马克思的生平、他的思想体系、他的政治奋斗历程与愿望,主要属于十九世纪。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与当今有着奇特联系的时代:不会像中世纪那样既遥远又不同,也不像大战年代,或东欧共产主义政权存在的1945-89年那样,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十九世纪的情景,时不时就突然会在现代重现,清晰而熟悉,显得有些诡异。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1848年革命,它在数月时间【卡尔·马克思】

内迅速地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在十九世纪,这场革命是当时主要的政治事件,但之后就只有历史学家才会记得。而在1989年秋,当信仰共产主义的东欧爆发革命时,或者在2011年冬天,当革命席卷了阿拉伯世界时,这些陌生的暴动似乎突然又以熟悉的面貌回来了。而马克思的生活与思想似乎也和现代联系了起来:这里是有些似曾相识,但更多触动我的则区别——马克思生活的世界同当代世界的差异,或者说,他的思想体系与政治抱负,同那些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他在二十世纪的衣钵继承者想法间的区别。

批评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认为,马克思是二十世纪集权式恐怖主义的支持者,在俄国革命和斯大林年代的大屠杀上负有学术上的责任。而马克思理念的辩护者则大力驳斥这种观点,他们通常将马克思视为一位民主人士,支持有助于解放的政治变革。这两类观点都是把后来的争辩投射回了十九世纪。马克思本身支持暴力,或许甚至是恐怖主义式的革命,但他的这种行为更像是罗伯斯庇尔,而不是斯大林那类人。同样,现在的正统经济学流派,即“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视作是过时的、不科学的学说。但拥护者则认为马克思理解资本主义的重要特质,例如循环发生的经济危机,这是正统经济学家无法解释的。马克思肯定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重要特质,但具有那些特质的资本主义存在于十九世纪头几十年中。无论是从它的核心元素看,还是从政治经济学家为了理解它进行的辩论上看,今时今日的环境中已经不存在这种资本主义了。【卡尔·马克思】

如果马克思不是我们同时代的人,也不是预知今时的先知,而是一个历史人物,那么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给他作一部新传?或者说,就算这种传记面世,阅读它又有什么意义?一个答案是,即便十九世纪逐渐离我们远去,但这段历史本身仍然非常有趣而且很重要。虽然达尔文缺少现代基因学的知识,但解读他的理论仍然有重要意义;就算马志尼与其副手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之间的政治分歧早已解决,但两人的生活以及彼此间的斗争依然引人入胜;哪怕俾斯麦实施外交手段的背景——欧洲五大势力——已经消失了近100年,但这位首相的手段与政治才能还是值得关注。此外,学习十九世纪历史的价值已经超越了这些故事本身。只有注意到了那个世纪和现代的区别,后者才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背景,而非我们现在的环境,去看待马克思,这样才有助于搞清楚我们现在的情况。而且只有做到这一点,一本诞生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传记才能体现出它的智性美德。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
卡尔·马克思(二)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但是他所著作的那些主义、学说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是显得有些繁杂,乏味,又甚是遥远。可在这本列宁的《卡尔·马克思》里他用简括凝练的语言还原了马克思曲折平实的生平,并且还将他的学说理论严谨精当地叙述出来,让我们通过这么简短的篇幅能对马克思有更清晰地了解。

首先,在讲述马克思的一生中可以看成是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有着纯粹的犹太人血统,而受洗成为新教徒,却生活在天主教社区。这种法定的被排除在社会整体之外的环境,使马克思一生中更多倾向于用批判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另外在马克思的生活中还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唯物主义思想在他心里占主导地位。然而在当时“费尔巴哈派”与“黑格尔派”是对立的,甚至受到打压,所以他与报纸、刊物结缘,以此为阵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之论战。到一八四四年马克思已经慢慢开始出现“革命家”的感觉了,这时马克思主张‘对一切现存制度进行无情的批评’,尤其主张进行‘武器批评’;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同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结交。他们极热烈地参加各革命团体,“并与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创立了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底理论与策略”。可以说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断斗争的一生,正如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所说:“战斗是他的本质”。而马克思的思

【卡尔·马克思】

想学说也是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在自白上说过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他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 他所喜爱的箴言是“怀疑一切”,可以发现他“斗争”的性格与他的思想学说是互相影响的,他的思想学说也透露着斗争批判的性质。这让我不禁想到毛泽东在革命时期的斗争精神,与其说过“战天斗地”的名言,也是深受其影响。 另外,书中也讲述到他与平常人一样的家庭生活,让人看到他平凡和贴近生活的一面。而马克思在被国家政府驱逐,生活穷困,颠沛流离时仍然坚守他的理想,他对事业是偏执、执着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野心”。

最后,列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等方面来阐述马克思学说。列宁指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里三个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继承人和天才的集其大成者。”而且列宁还将马克思的哲学学说分为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四部分阐述,经济学说包括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在列宁完整而又简练地阐述中,条理清晰且十分精当,不仅让人看到列宁严谨的态度,对繁杂资料的科学拣选,而且也看到列宁对马克思学说有着深刻领受与认识,才能在苏俄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中借鉴并发展了马克思理论主义。

另外,通过列宁精当的阐述更有益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学说。我想这也是老师让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吧!

卡尔·马克思名言
卡尔·马克思(三)

1、书??是我的奴隶,一定要服从我的意志。

2、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卡尔·马克思名言

5、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6、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7、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8、实际上,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配的劳动时间以这处或那种方式调整生产。

9、小农自己不能代表自己,必须要由别人来代表他们,10、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

11、?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12、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卡尔·马克思名言

13、劳动创造世界。

14、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15、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16、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17、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但重点在于:改变它!

18、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19、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20、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1、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2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3、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24、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规律。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25、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26、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27、社会为生产小麦,家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对其它生产,不论是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所获得时间便越多。

2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9、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30、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31、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32、思考一切。

33、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34、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的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

35、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36、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37、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38、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39、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

40、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4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42、新闻出版自由不会造成?变动的局势?,正如天文学家的望远镜不会引起宇宙系统的变动一样。

43、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44、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45、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4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49、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50、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条件。

51、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52、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53、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54、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55、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中。

56、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

57、审查制度,就像奴隶制一样,永不可能合法,即便它作为法律存在过一千多遍。

58、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59、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60、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61、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卡尔·马克思相关热词搜索:卡尔马克思传 卡尔马克思大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卡尔·马克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卡尔·马克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4437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