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草药灸桑皮

草药灸桑皮

2016-06-13 12:48: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草药灸桑皮(共3篇)中药炮制炙法2012年04月12日2012年04月12日2009-10-08 阅读数:375 被转藏:120 公众公开姜炙法含义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此外,还有用姜汁煮者,统称姜制。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辅料的选择及一般用量1.生姜的用量一般为100公斤...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草药灸桑皮》,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药炮制炙法》
草药灸桑皮 第一篇

2012年04月12日

2012年04月12日

2009-10-08 阅读数:375 被转藏:120 公众公开

姜炙法

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此外,还有用姜汁煮者,统称姜制。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辅料的选择及一般用量

1.生姜的用量一般为100公斤药物,用生姜10公斤。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2.姜汁的制备方法

捣汁 生姜洗净,切碎,捣烂,加适量水,压榨取汁,残渣再加水共捣,反复2~3次,合并姜汁,备用。

煮汁 取净生姜片或干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过滤,残渣再加水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适当浓缩,取出备用。

操作方法

1.姜汁炒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定量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文火炒干。或待姜汁被吸尽后,进行干燥。

2.姜汤煮 将姜切片煎汤,加入净选后的药物煮至药透汁尽,取出,切片,干燥。

注意事项

1.制备姜汁时,水的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最后所得姜汁与生姜比例为1:1。

2.药物与姜汁拌匀后,需充分闷润,待姜汁完全被吸尽后再文火炒干。

炮制目的

1.消除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草果仁生品辛香燥烈,姜炙可缓其燥烈之性,增强温胃止呕之效。厚朴生用辛辣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姜炙后可以消除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2.抑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姜炙黄连、姜炙竹茹。

蜜炙法

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炼蜜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法。《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辅料选择与用量

蜜炙的液体辅料是经过加热炼制的蜂蜜,即通常所称的炼蜜或熟蜜。生蜜性凉,可清热滑肠,用于肠燥便秘,炼蜜性温,具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作用。用炼蜜炮制润肺止咳和补中益气的药物。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通常用量为每100公斤药物,用炼蜜25公斤。质地坚实,粘性较强,油分较重的药物用蜜量宜小,如每100公斤药物,百部片蜜炙用炼蜜12.5公斤,百合用炼蜜5公斤,栝楼、桂枝用炼蜜15公斤,麻黄、枇把叶、金樱子用炼蜜20公斤。

操作方法

1.先拌蜜后炒 先取一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与药物拌匀,闷润,使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基本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一般药物都用此法炮制。

2.先炒药后加蜜 先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炒,使蜜与药物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此法适宜于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的药物。先炒药使其失去部分水分,质地略变酥脆,则蜜较易被吸收。如百合、槐角等。

注意事项

1.炼蜜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溢出锅外或焦化。

【草药灸桑皮】

2.炼蜜不可过老,含水量在10%~13%为宜。否则粘性太强,不宜与药物拌匀。

3.炼蜜过于浓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约为蜜量的1/3~1/2,以蜜液能与药物拌匀,又无剩余的蜜液为宜。加水可使蜜液粘稠度降低,易与药物拌匀,易于吸收。水少则润不均匀,水多则不易炒干,易发霉变质。

4.药物拌蜜后宜闷润4~5小时,使蜜液逐渐渗入到饮片内部。

5.炒炙时,火力宜小,因为常时间闷润,使药材质地变软,炒制时火力大,易致外焦内软。炒炙的时间可稍长,尽量将水分除去,避免药物发霉。

6.蜜炙药物须凉后密闭储存,以免吸潮发粘或发酵变质。

蜜炙目的【草药灸桑皮】

1.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如生甘草,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蜜炙后甘温,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缓急止痛作用增强。金樱子生用酸涩,固涩止脱力强,多用于遗精遗尿,蜜炙后甘涩,能补中涩肠,用于脾虚久泻、久痢,还可避免腹痛的副作用。

2.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常用的化痰止咳药紫菀、枇把叶、桑白皮、款冬花、百部、百合等,蜜炙均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3.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生用味苦劣,易致恶心呕吐,蜜炙可缓和苦寒之性,矫味免吐;百部、白前蜜炙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4.缓和药性。如麻黄,生用发汗作用猛烈,蜜炙后可缓和其发汗作用,并可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

炮制研究

传统蜜炙法多以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为质量标准,实际操作中很难掌握一致,影响成品质量。由于远红外干燥箱、电热干燥箱等设备,能设定温度,炮制品质量易于控制,所以,用烘法代替传统炒炙法的工艺研究较多。如对黄芪的研究结果表明,蜜烘黄芪(70℃ 或80℃烘制2小时),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与蜜炙黄芪相似,无显著差异。

油炙法

1.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称为油炙法。又称酥法。

2.辅料的选择及用量 油炙辅料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习称动物油)。常用的有麻油、羊脂油、菜油、酥油亦有应用。

3.油炙的操作方法

油炒 将羊脂切碎,置锅内加热,炼油去渣,取药物与羊脂油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药物表面呈油亮时取出,摊开晾凉。

油炸 取植物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沸腾时,倾入药物,用文火炸至一定程度,取出,沥去油,粉碎。

油脂涂酥烘烤 将动物类药物锯成短节,放炉火上烤热,用酥油涂布,加热烘烤,待酥油透入骨内后,再涂再烤,反复操作,直至骨质酥脆,晾凉,粉碎。

4.注意事项 油炸药物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将药物炸焦,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

5.油炙的目的

增强疗效。如淫羊藿,经羊脂油炙后能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利于粉碎。质地坚实的三七、蛤蚧,经油炸或涂酥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

盐炙法

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在历代文献记载中,盐制主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药物与盐共同拌炒,炒后去盐使用,利用盐做加热介质,明代后已基本不用。另一种是盐水与药物拌匀后再经炙炒、蒸、煮等处理。近代多用盐炙法,利用盐本身的治疗作用,下行入肾,增强补肝肾、泻相火、利小便等作用。

辅料的选择与用量

《本草纲目》载:“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

良。”现代用盐,多选精制盐。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食盐2~3公斤,加入4~5倍量的水溶解后制成食盐水溶液备用。如是粗盐,尚需过滤后备用。

操作方法

1.先拌盐水后炒药 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完全吸尽,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或炒干,取出放凉。一般药物多采用此法,如黄柏。而杜仲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为度。

2.先炒药后加盐水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如有爆裂声(车前子)或变色(知母)或微黄色,微有爆声(菟丝子)

《艾灸养生》
草药灸桑皮 第二篇

艾灸养生----寒湿症的表现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草药灸桑皮】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祛寒湿的方法

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

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温暖舒适。寒湿在充足的血液、流动畅快的血流面前是无立足之地的。没有了寒湿,就不会出现这疼那疼,也就不会长斑、长痘、长癣。

运动后全身感到温暖。

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运动而体内的血液不足,运动后就会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湿会乘虚而入,身体仍会虚弱多病。

适当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饮食祛寒。

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祛寒饮食习惯。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欢麻辣;贵州人喜欢酸辣;还有的人喜欢喝祛寒的药酒等。虽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湿、保暖。

热疗祛寒。

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说在医院、民间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和治疗因寒湿引发的各类疾病。

自制外用祛寒药酒。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后再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要买质量好一些的,以防假冒伪劣,影响疗效。)花椒性温,温中散寒能除六腑寒冷,并能通血脉、调关节、暖腰膝。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来回搓,搓热后用青艾条熏,也可隔着衣服焐上热水袋,这种方法对治疗腰痛﹑膝关节肿痛﹑肩周炎等非常不错。

自做祛寒棉垫。

民间有一种偏方:在夏季的伏天,将生姜挤榨成汁,取棉花放在其中浸泡,稍稍挤压一下,不要拧,直接到太阳下晾晒,晒干为止。然后用布将棉花包好,缝成小棉垫。到了冬季,哪个部位疼痛,就将小布垫缝在贴身衣服里面相应疼痛的部位,一直穿在身上,一般使用半个月后,再换一个新的。使用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姜汁棉花垫的外面再焐上热水袋,效果就更好了。(注:小棉垫在冬天也一样可以。)

生姜性温,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等作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治疗颈、肩、腰、腿等部位疼痛,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老慢支﹑哮喘。患有老慢支及哮喘的老人,背及腰部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将姜汁垫放在背后及腰部,再放上热水袋焐,还可以给热水袋做个袋子,背在背上或系在腰上。

快速祛寒湿法。这是我用得最多的,祛寒湿最快的方法,只限成人使用。方法如下:

1.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夏季用6~8根青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草药灸桑皮】

3.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熏完后拿掉姜片,如果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青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4.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草药灸桑皮】

5.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6.在双手臂外侧,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20~30下。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患者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放松,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会有所减退,脸色变得明快、光泽一些。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所以,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熏。身体虚弱的人每次熏的时间都要减少。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因使用的艾条多,烟大,最好在厨房的抽油烟机旁边治疗,这样可以将烟及时抽走。

为什么身体内寒凉,却感到燥热?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等。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用补法。对于实火,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过敏性鼻炎可以用艾灸 风门、肺俞等穴位

用艾灸医治鼻炎,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

方法:医治鼻炎不成能用艾灸盒艾灸,由于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佳便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佳,从迎香启头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分,移到鼻梁,往复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过敏性鼻炎西医没有什么佳的医治方法,说白了也是免疫力的低下,越长久过敏的人,机体的相持力越衰退。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鼻子过敏后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就是打喷嚏!喷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正是我们体内的肺脏和脾脏气机虚弱的反映,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元阳虚衰,无力抵御外邪的侵袭,所以鼻子才会失去往日的温煦与贴心,喷嚏一个接一个。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治疗鼻子过敏就一点也不难了。

根据人体的不同体质,将过敏性鼻炎从总体上分为两类进行治疗。一类是寒创造性体质引发的寒性过敏性鼻炎,另一类是热性体质引发的热性过敏性鼻炎。寒性过敏性鼻炎,除了开具一些祛寒的药方外,更重要的是得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少受寒,少吃寒性的水果与食物。热性体质引发的热性过敏性鼻炎,一般让病人服用芩连二陈汤与小承气汤合方,这两种药可以降肺胃之火,服药一两周鼻子过敏的症状就能很快得以控制。另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那么慢性鼻炎一般就不会复发,或者减少复发的概率。

除了积极配合中医进行治疗外,我建议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还要在家进行如下护理,对病情的控制十分有好处。

1、过敏性鼻炎患者要经常进行运动。如站养生桩,练习太极拳等。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佳,以增加人体的抵抗为。

2、每次洗脸时要学会用冷水清洗鼻腔。具体方法为:先用手接少量凉水,从鼻孔轻轻吸入冷水然后喷出,反复10次,以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一般早晚一次,坚持一个月左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3、 经常按摩鼻部的迎香穴、印堂穴及脑后的风池穴与风府穴。按摩至微微发热为度。

《求医不如求己家庭医学全书》

让一窍不通这种事永不存在—鼻炎的复方调理法

生活中,造成鼻子不舒服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是肺呼吸的门户,所以肺气的亏虚或者肺经的热气、燥气等都可能引起鼻炎。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相接,所以脾胃或者大肠的蕴热会使鼻子流浊涕。肝胆的热气会上行到脑部,引发鼻炎,使鼻子流浊涕。督脉通过鼻柱、鼻尖到达嘴唇和鼻子之间的人中穴,膀胱经经过鼻根两侧,如果人体感染了寒气,寒气留滞在督脉和膀胱经,阻碍气血的运行,阳气得不到生发,也会导致鼻子不通,流清涕。此外,脾胃功能的好坏也跟鼻炎有关系,脾胃属土,肺属金,土可发生金,如果脾胃功能不好,肺气必然不足,进而导致鼻子的营养不好,发生鼻炎,等等。

一、 各种类型鼻炎的通用复方调理法。

1、臀部贴墙法:躺在床上,臀部贴墙,不是背靠墙,而是面朝天花板。脚没地方放了,只好放到墙上去,墙与床成90度直角,那我们的身体下肢与躯干也是90度直角。脚跟紧贴墙,脚心朝天,脚板与脑要平行。这是开始时的姿势,其后两脚同时全脚掌贴墙,腰臀部会自然地抬起来,然后脚板再重新与胸部平行,脚心朝天,如此反复,每天抽空做上5分钟,对鼻炎有很好的疗效。

2、 按揉穴位法:天府穴和手太阳点都是专治鼻炎的穴位。它们每天按揉3次,每次200下。

3、 刮痧法:先在头顶上星穴和后脑天柱穴刮痧,然后刮鼻子四周、后背大椎穴到肺俞穴、腰部肾俞、志室穴和手上合谷穴、腿上飞扬穴,各3-5分钟,每周1次。

4、拔罐法:在前胸华盖穴、中府穴,腹部的中脘穴到神阙穴,背部的大椎穴、神道穴、秉风穴、膈关穴、魂门穴和命门穴拔罐,每周一次,不必全部拔到,只选其中几个穴位即可,每次留罐10-15分钟。

5、按摩脚上反射区法;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摩脚上的鼻、额窦、三叉神经、肺、支气管、上身淋巴结、肾、膀胱、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3-5分钟。

提示:以上5种方法可以组成若干套调理方案,臀部贴墙、按揉穴位和按摩脚上反射区是每天都要做的,刮痧、拔罐可每周做一次。所以,你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灵活使用几种方法,再搭配下面的辅助方案,任何类型的鼻炎都能得到缓解。

二、 不同类型鼻炎的配合复方调理法

1、 寒邪留滞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清鼻涕,爱打喷嚏,后脑沉闷,受寒后加重

家庭复方调理法:

(1)刮痧或艾灸法:春夏季节用刮痧板刮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每周1次;秋冬季节则用清艾条沿着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作悬灸,灸到皮肤发红为止,每周2-3次

(2)中药熏蒸法:每天用苍耳子、白芷、辛夷花各10克煮水,倒入暖水瓶或者水杯中,熏蒸鼻孔,每次10分钟,注意控制距离,不要烫伤。

(3)食疗法:如果是着凉后鼻塞加重,就用葱白6段,生姜6片煮水,趁热喝完后,盖上被子发汗。

《灸法操作流程》
草药灸桑皮 第三篇

灸法

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用范围

1.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等不愈。3.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4.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5.温肾健脾。如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6.祛风解表、温中散寒。如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之呕吐、胃痛、泄泻。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草药灸桑皮】

目的

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之目的

操作流程

1.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2.器材准备.

3.患者体位选择和穴位选择

4.施灸(温针灸需先皮肤消毒后行针刺并得气) 施灸方法

1.艾炷灸法. 艾炷的制作,一般是将艾绒用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臵于平板上轻轻按压即成。艾炷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艾炷如蚕豆大,中艾炷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大(见图艾炷)。 施术方法 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类。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的,又称着肤灸。临床上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①化脓灸,属于烧灼灸法,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烧灼局部组织,施灸部位往往被烧破,甚至呈焦黑色,使其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施灸前要注意病人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以及所灸穴位的准确性。局部消毒后,可涂以大蒜液或凡士林,增加艾炷对皮肤的粘附力。点燃艾炷后,病人一般会因烧灼感剧痛,为了减轻疼痛,可轻轻拍打局部,亦可用麻醉法来防止。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灸之。灸满所需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一次。数天后即现灸疮,

停灸后约3~4周灸疮结痂脱落,留有瘢痕。本法适于虚寒证,实热和虚热证不宜用,头面颈项不宜用,每次用穴不宜多。如用麦粒大的艾炷烧灼穴位,痛苦较小,可连续灸3~7壮,灸后无需膏药敷治,称为麦粒灸,适于气血两亏者。②非化脓灸,属于温热灸法,点燃艾炷后,当病人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连续灸3~7壮,局部出现红晕为止。灸后不发灸疮,无瘢痕,易为病人接受。

间接灸是将艾炷与皮肤之间用药物制品衬隔,又称隔物灸。常用的有:①隔姜灸。将生姜切成约 2分厚的片,用针在其中间穿几个孔,臵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适于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泄泻、风寒湿痹等。②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 1分厚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臵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 每穴每次可灸5~7壮, 隔2~3日一次。适于痈疽未溃、 瘰疬、 肺痨等。如用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铺于脊柱(大椎至腰俞)上,约2分厚、2寸宽,周围用棉皮纸封固,然后用艾炷臵其上,点燃施灸,则称为铺灸法,可用治虚劳顽痹。③隔盐灸。将干燥食盐块研细末,撒满脐窝,在盐上面臵放生姜片和艾炷施灸。适于寒证吐泻、腹痛、癃闭、 四肢厥冷等, 有回阳救逆作用。此外,还有隔附子、隔胡椒等间接灸法。

2.艾条灸法.条灸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

灸两大类。 ①悬起灸。将艾卷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卷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是将点燃艾卷相对固定在距穴位1.5~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红晕为度。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衡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3厘米),一般可灸20~30分钟。雀啄灸是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一般约灸5分钟。 ②实按灸。即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太乙针灸是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克,平铺在40平方厘米大的桑白皮纸,取24克预先制备的药粉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点燃一端,用布数层(一般为7层)包裹之后,然后立即紧按于穴位或患处,进行灸熨。灸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7~10次即可。雷火针灸的制法 、作用和操作方法等大致与太乙针灸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配方。

3.温针灸法.温针灸的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先取长度在 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臵一硬纸片,以稍减火力。每次如用艾团可灸3~4壮,艾条段则只须1~2壮。近年,还采用帽状艾炷

行温针灸。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但其长度为2cm,直径1cm,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min。因其外形象小帽,可戴于毫针上,故又称帽炷灸。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温针灸法。

4.温灸器灸法.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臵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5.灯火灸法.取34寸长的灯心草,一端蘸上少许植物油,点燃,对准穴位快速动作,猛一接触,发生火爆声时即迅速移开。如无音响,当重复进行。灸角孙穴,可治痄腮;灸少商、合谷、风池,治喉痹;灸足三里、内关、中脘、中枢、天枢,可治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

1.确保空气流通 2.令病人采取适当体位,使该部位易于暴露,又能舒适持久 3.要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灸时要嘱咐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温针灸时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并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臵于针下穴区上。灸后要擦净皮肤上的艾灰,并检查有无火星洒落,以免烧毁衣物 4.要注意灸火温度和时间及耐受情况,不可过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草药灸桑皮》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灸桑皮的功效与作用 桑皮汁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草药灸桑皮”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草药灸桑皮"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46140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