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2016-07-22 09:13: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共7篇)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近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别小看这些生活里的距离,有多少情感都最终败在距离上。远了生...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一)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近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别小看这些生活里的距离,有多少情感都最终败在距离上。远了生出不满,近了又生出矛盾。距离产生美,其实,就是彼此尊重,能够随时退一步的海阔天空。

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距离,不是不交心,而是给对方的心留下一小片空间,我们没有权利侵犯别人的隐私。也不是不热情,而是给自己留一点缓和的余地,以免过热招致别人的反感。要把自己的热心用对地方,你终究不是别人,别人也不是你。

当的距离是我们表达爱的最佳方式。爱不是枷锁,更不是手段,人与人之间要用爱来沟通,但别用爱来说事较真。距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里面有自己,也有别人,可以相处轻松,合作愉快。就算有朝一日我们走的路不再相同,也能够问心无愧的分手告别。

没有距离的相处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只想着自己,而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就算那是爱,自私的爱又能走多远?当我们最终在爱里失去了别人,又因此失去了自己,在痛苦里最终失去了善良,又因此失去了世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距离原来是爱的翅膀。用距离来节制爱,才是最恰当的爱护与情谊。

不必靠太近,还有各自的生活,不必离太远,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让我们慢慢的走近,不必问彼此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遇见就好,如果路不同,就让我们这么擦肩而过,又慢慢的走远,你依旧带着你的美丽,好让下一个人把你深情凝望。。。。。。。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二)
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我是一个独处者,我不喜欢团体、流派和文学圈子。在日本,我没有任何作家朋友,因为我想保持距离。”作家需要纯净安宁的创作空间,以保持头脑的冷静和睿智。很多作家喜欢离群索居,过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生活。

我们普通人虽然不必时时避开喧嚣与浮华的侵扰,但也应该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记得毕业前夕,有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社会是个大染缸,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被世俗之气染得失去单纯的本色。”果然,多年后,很多人彻头彻尾变了,完全被环境同化了。有的人迷失在欲望横流的现实中,忘了自己是谁。有的人陶醉在浮华虚荣的追逐中,丢失了本心。我想,人活着最可悲的事,便是活得不像自己了。所以,刻意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经常回归内心,找回当初的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终生必修的功课。

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可以让自己活得清醒。你有过那种感觉吗?长时间把自己抛入滚滚红尘中,终日忙忙碌碌,不停地追逐着虚无的名与利。可突然有一天,你深夜醒来,在漆黑的夜色中,感觉到锥心的难过。那种难过,就像一杯劣质的酒一样,让你颓靡而茫然,混沌而模糊,觉得自己快要被某种东西吞噬掉。这样的时候,你真的应该离开喧闹的生活,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让心灵还原到最初鲜活的模样。你要静下来,仔细想想,这种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你需要保持这种状态吗?想清楚之后,调整自己,修整心灵,准备重新启程。心中有了清醒的目标,你才不会成为人生路上的迷途羔羊。学会抽身而出,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够不丢失自我,不丧失本心。

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关键在于能够安守心灵的寂寞,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梭罗说:“人在孤身一人的时候是最不孤独的,因为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获得一种大自在;只有在这时候,他才使流浪在众人之中的我回到他真正的家。”是的,我们都应该有享受寂寞的能力。繁华的盛宴之后,你应该选择悄悄离席,回到一个人的心灵城堡。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放下所有的负累,卸掉所有的伪装,把心灵袒露出来。

我的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到乡下的老家住几天,即使耽误生意也毫不在意。他说:“只有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我才能找到最初的自己,才能想起最初的梦想。人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是谁。”他活得明白通透,所以始终是淡定安然的生活态度,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幸福。

俗世保持一定距离,要学会洗涤心灵的尘垢。给自己一段时间和一个空间,静静地洗去沉积在心灵上的尘土,慢慢地享受直面心灵的轻松与自在。回归心灵的“世外桃源”,忘却世事浮沉,远离人海嘈杂,抛开名缰利锁,心就干净了,平静了。

入得红尘,同时也能离开喧嚣,既不消极避世,也不完全迷失自己,这才是最明智的生活姿态。与俗世保持一定距离,人才会始终保持水的清雅淡泊、玉的温润通透和花的鲜活芬芳。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三)
虚拟语气与距离化

虚拟语气与距离化

杜林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外语系,云南 昆明 650106

摘要:虚拟语气一直是英语语法的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有效促进教学,“距离化”视角被运用来分析虚拟语气。所谓“距离化”就是通过动词形式的改变,把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特征通过创建一种心理距离来展现,从而实现交际过程中的建议、礼貌、祝愿和婉转等语用目的。这种心理距离可远可近,在英语中可通过指示时间距离的动词形式来表达。从距离化视角分析虚拟语气有利于解释隐含在虚拟语气句子中的意义。 关键词:虚拟语气;距离化;时间距离;心理距离

Subjunctive Mood and Distanciation

Abstract: Subjunctive mood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difficult grammatical category in English.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subjunctive mood and to improve its teaching, the analysis of it is done from the “distanciation” perspective. “Distanciation” refers to the change of the verb form to create a psychological distance between physical realities, so as to realize hypothesis, suggestion, wish, or euphemism, and other pragmatic purposes.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at the speaker or the writer holds for physical realities either remote or close is expres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verb form used to indicate temporal distance. Analyzing subjunctive mood from the “distanciation” perspective is an explanation of meaning implied in subjunctive utterances.

Key words: subjunctive mood; distanciation; temporal distanc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1. 引言

虚拟语气一直是语言学界备受争议的语法点,国内外学者都对虚拟语气的概念和分类进行大量的研究。英语语法中虚拟语气在不同的教科书及多数考试中被列为较重要的内容,是我国学生感觉较难掌握的部分,主要表现在:(1)时间关系搞错;(2)情态动词用错;(3)语境混淆。为了探讨虚拟语气的实质,展示隐藏于其中的心理动机,距离化视角被用来分析虚拟语气。所谓“距离化”就是通过动词形式的改变,把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特征通过创建一种心理距离来展现,从而实现交际过程中的建议、礼貌、祝愿和婉转等语用目的。距离化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了心理距离在人脑中的创造的过程,这种心理距离指的是现实和心理的距离。英语中没有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心理距离,心理距离通过用来表现时间距离的动词形式来表达。

2. 距离化【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虚拟语气是一个语法问题,更属于心理问题。距离无处不在,以物质或心理的形式存在于人际交往当中。虚拟语气表现了说话者与物质世界或听话者之间持有的距离。Palmer(1974)在The English Verb一书中指出,动词过去时的非真实用法本质上跟过去时间用法是一致的,过去时是一种“距离的”时态,包括时间或现实的距离。易仲良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概念。以句子“I wondered if you could do that for me.”为例,“wondered” 是动词 “wonder” 的过去时间形式,说明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

距离本属于空间概念。空间结构是人类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概念,由此引申

到时间概念,乃至各种各样的抽象概念。语言的存在并不依赖于语言本身,而是依赖于人们普遍的心理、感知和经验。比如英语的 “be going to” 就如此。先有实义性的 “be going to”,如“Are you going to the classroom?”(空间),然后才出现虚义性的“be going to.”如“I’m going to devote myself to this career.”(时间、意图)。在话语中,可用动词来表达的距离分为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本文中时间距离指的是话语发生时间和所描述的事物发生时间之间的距离,而心理距离指的是说话者的心理现实和物质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心理现实具有主观性,是说话者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它不同于物质现实,物质现实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个人的心理现实要么与物质世界一致要么不一致。当心理现实和物质现实不一致时,物质现实和心理现实之间就存在一段距离,即心理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都可以被感知,而人类共同的认知使得心理距离可以通过时间距离来表达。因此,距离化就是心理距离在大脑中的一种形成过程,它通过时间距离表现出来。

3. 虚拟语气距离化分析模式

英语虚拟语气中的动词可从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当动词形式与时间直接关联,运用时间距离视角来分析。当动词形式与时间没有直接联系,运用心理距离视角来进行分析。当动词形式不仅与时间而且也与心理相关,同时采用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视角来进行分析。

不同于Zandvoort(1975)、Quirk(1985)、Thomson A. J. & Martinet, A. V.(1991)、章振邦(1995)等基于动词形式上提出的现在虚拟(be型)和过去虚拟(were型),距离化视角给虚拟语气的做出一个更为合理和符合认知规律的解释。如:

(1) It’s important that our Judiciary be full.

(2) God save the Queen.

按照 “be”型和“were”型分法,以上句子属于现在虚拟,动词形式与一般现在时态保持一致。但如果从距离化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例句(1)的虚拟是有可能实现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物质现实,这种接近现实的距离是由另一种距离来表现的,即对常规的偏离。而例句(2)中动词的现在时间形式表明句子不受时间的限制,也表达了说话者所持的主观愿望,虽然心理现实与物质现实不一致,但反映了说话者希望话语接近现实的心理意愿,此时说话者心理与话语之间存在的距离较短。

(3) I wish it were enough.

(4) If it had been, then you wouldn’t have been the man I fell in love

with.

如果按照动词形式来分类,例句(3)、(4)属于过去虚拟(“were”型)。但句子中动词的过去形式指的不是过去,动词的完成形式指的不是过去的过去,所以这种基于动词形式的分类与动词所表达的意思是矛盾的。如果从距离化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就能很好的揭示隐含于句子中说话者的意图。句子中动词的时间形式表达的不是时间关系,它反映的是与物质现实相反的心理现实或者说是说话者所持的主观心理意愿。此时的动词形式与心理距离有关。说话者的心理现实与物质现实不一致,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英语中没有特定的形式表达心理距离,所以就需要用表达时间距离的动词来表达心理距离,动词的时间形式向后移。如在例句(3)中,说话者的心理现实是 “it is enough”, 然而物质现实是 “it is not enough”, 心理现实和物质现实之间存在距离,这种距离就通过时间距离来表现

——过去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必定产生对现实的一种距离感。而在例(4)中,过去完成时是英语时态中所指称的一个特殊时间段,指的是过去的过去,它比过去更早,与过去某一时间点保持着一段距离,就像过去时与现在时间点保持着距离一样,同样以时间距离映射到现实距离。英语虚拟语气中的这种时间形式后移的规律使心理与现实的距离保持成为可能。因此,虚拟语气可以通过时间和心理距离来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从时间距离视角,分析动词的形式是否与时间有关;然后从心理视角对话语中所表达的心理现实与物质现实之间的距离进行分析。

4.虚拟语气距离化

传统语法以动词形式为依据对虚拟语气进行分类,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距离化为评估虚拟语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传统语法不同,距离化视角研究的是说话者和作者的意图,而不是动词的时态。虚拟语气距离化主要是用来表达假设或礼貌的功能。

4.1假设距离化

虚拟语气表达了说话者和作者的心理状态。虽然时间和心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人类认知中它们都可以用距离来进行分析和解释,这就使两者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心理距离是较为抽象的范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熟悉的时间距离来阐释。值得注意的是,心理距离、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源于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是我们对所生存的空间的一种测量方式,它又依赖于心理距离。我们在识别远的或近的时间距离时,心理也参与了活动。虚拟语气中,动词往往采用过去的时间形式来表示与现实距离较远的事物。比如句子 “If I were a millionaire, …”, “I would rather you went”,两者所指的都不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而是与现实距离较远的事情。其潜在的含义是与现实相反,表达了说话者的心理现实,而物质现实是 “I am not a millionaire” 和 “You does not go”。在理解虚拟语气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动词的形式不仅可以表达时间关系,也可以表达事物现实之间的距离关系。动词形式依据心理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当说话者提出的假设有可能实现时,这种虚拟语气没有表现出时间上的错位,不存在时间上的距离,因而这种虚拟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物质现实,这种含糊的现实距离是由另一种距离来体现的,即“与常规的距离”,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语法常规的背离。用布拉格学派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有标记的,即动词不管哪一个人一律用原型。因为这类心理现实是说话者希望实现并且也有可能实现的事实,主要用于表达要求、建议、决心、必要等主观意愿或看法。当说话者提出的假设没有可能实现或与现实相反时,这种虚拟语气最强,表现出时间上的错位,动词的时间形式都后移。

4.2 礼貌距离化

距离表示礼貌,这是一种心理距离。说话人通常通过动词的过去时间形式来达到礼貌或委婉的目的。委婉客气的语气可以使话语听起来彬彬有礼毫不唐突。为达到这一目的,说话人会有意用过去的时间来表示现在的请求或询问。也就是说,语法形式所代表的时间与说话人所指称的实际时间保持着一段距离。而这种时间上的距离所反映出来的,则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例如 “A: Did you want me? B: Yes, I hoped you would give me a hand with the painting.”。因为 “hope”的过去时间形式“hoped”隐含一种暗示,好像说话人所表示的仅是自己过去的态度,此刻正在试探听话人对他过去这一态度的反应,说话人并不固守所

提出的意愿,而是随时准备根据听话人的意愿改变自己当前的态度,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现在时间形式“I hope”就会显得唐突和强求,让听话人感到难以拒绝,同样道理,开头的问句如果改成现在时“Do you want me?”, 若回答是肯定的话,会使听话人觉得毫无商量的余地,采用过去时间形式就会比较间接、婉转和礼貌,似乎说话人所表示的只是听话人过去的态度,让听话人有回旋的余地。

5. 结语

距离化揭示了隐藏于虚拟语气中说话者的心理意图,回答了什么是虚拟语气、为什么使用语气。虚拟语气就是说话者主观心理现实的反映,它表达了说话者对于客观现实持有某种心理距离。当说话者对自己所说的话带有不确定性或者有意与听话者保持一定距离的时候,距离化就应运而生。虚拟语气中的距离化反映了人们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希望能对虚拟语气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Palmer, F. R. The English Verb[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4.

[2]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1985.

[3] Thomson, A.J. & Martinet, A.V. 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 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M]. London: Longman, 1975.

[5] 易仲良. 论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实质[J]. 外国语, 1987, (1): 18-21.

[6] 易仲良. 论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实质及其用法的理据[J]. 外国语, 1995, (6):

19-22

[7] 章振邦等. 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四)
2016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选评

2016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选评

王淦生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剖析】

浙江卷作文题基本沿袭了近几年‚思辨类作文题‛的思路,二元乃至多元思辨已成为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常见形式。从命题上看,近几年高考作文题越来越规避单一角度的话题,越来越重视从多元关系的角度进行考查,越来越看重考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淀。这道题贴近社会现实,十分接地气;与‚思辨类题目‛相呼应,文体上也限定了写论述类文章。 这则作文材料不同于往年多以名人名言或哲理性语句作导引,明显带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某些特征,其最大特点是‚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而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缘事发挥,谈古论今,对照类比‛。所以,与往年作文材料相比,这则材料拒绝高蹈,贴近现实,给出了审题立意的多个指向,让考生有话可说,可从不同角度灵活表达。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强了论述对象的限定性、思维的论辩性以及内容的规定性。 有些考生把这篇作文的主旨仅限定于‚虚拟和现实‛,这是欠全面的。其实,‚虚拟和现实‛只是文章论述的由头,真正的关键词应该是‚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选择,这才是你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表述的内容。否则,立意就偏了。 对‚虚拟世界‛,材料列举了‚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样三种态度。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对信息时代的‚虚拟和现实‛采取什么态度作出自己的‚选择‛,再对此进行分析,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感想;然后引出问题的由来背景、发生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最好是以新闻报道或现实事例作为论据;最后由此得出结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或进行呼吁,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结构上看,这类论述类文章一般可以通过‚引——论——联——结‛等几个环节来构思作文,一般步骤是:首先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接着充分论证,分析利弊;再联系现实,由点到面;最后点题作结,劝勉呼吁。 在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中,特别要求考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只有发掘深刻,立意深邃,发人所未发,才能让人看到隐藏在事物深层的本质;文章不仅要让人‚知其然‛,更要让人‚知其所以然‛,这才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发人深省。因此,考生必须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并联系现实生活,探究并阐释某些现象存在的背景、它们的共同特征及其特殊含义,让读者通过读你的文章而明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今天,相当多的青年人成了‚手机控‛,沦为‚网虫‛,整天梦游在虚拟的‚现实‛中。一旦离开了网络,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应对眼前这个现实世界。原本应该由人类来主宰的虚拟世界,已成为许多人的绝对操控者,不少人的情感乃至躯体都已被‚虚拟‛化了。 或许,‚零距离‛地拥抱这个新世界,或者刻意远离这个并不真实虚拟世界,都不是最好的‚选择‛,而冷静地与它保持适度距离,使之为我所用,才是理性的‚选择‛。当然,每

个人都可以作出自认为最好‚选择‛,因为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但不管怎样的立意,都要求考生有严密清晰的思辨和准确生动的论述,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思考、分析和探究,体现出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这也正是高考作文的目的所在。【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佳作评点】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浙江一考生

自二战中一台图录机的发明,网络渐渐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为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曾经被我们引以为傲的人类思维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在未来将要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去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兽洪水,悲观地认为如果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都可以重新去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现实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成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欣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时,我更想提醒人们,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地甚至盲目地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作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于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物终究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该在VR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即便如此,我们亦当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人最终应超越这种虚拟的真实。

【点评】综观全文,这篇作文留给我的美好印象主要在五个方面:一是拟题准确,表意鲜明。‚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作者对待虚拟世界的鲜明立场,‚一定‛二字,凸显出作者‚利用虚拟但不被虚拟奴役‛的用意,用语准确。二是紧扣话题,要言不烦。文章入题快,切题准,例证、引证,概括精当;议论点到为止,精练到位。三是观点辩证,很有分寸。作者避开许多考生‚一边倒‛的立场,议论力求全面理性。文章先用铺陈的手法,直陈虚拟之价值;又借名人名言,揭示虚拟之误人,最终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即对待虚拟的正确态度:既利用其便捷之处,又与之保持一定距离。四是内容新鲜,思想深刻。作者本身具有比较充足的文化科技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在分析虚拟的实用价值时实例信手拈来,令人耳目一新;在分析其弊端时又能自如地运用尼尔·波兹曼的名言,拓展了文章内容的宽度和

深度;最后借尼采言论提出人应当超越自我的结论,而要超越自我,就不应当沉湎于虚拟世界,这更是深化了文章主题。五是结构紧凑,层层推进。文章严格依照中国传统的‚起承转合‛的思路结构全篇,首先引述时新材料,引出观点;接着借助想象,陈述虚拟之利;再联系现实,结合名人告诫,转入对虚拟之弊的剖析;最后分析尼采之言,得出‚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的结论,掷地有声。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思之饶有余味。【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联系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王淦生 邮政编码:224001)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五)
大学如何做到既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又不独立于社会 罗志田谈学问与社会

大学如何做到既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又不独立于社会

罗志田谈学问与社会

2016-06-20 11:27:37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第380期 作者: 盛韵

摘要

体代表社会,有责任关注学术是不是腐败一类问题。其批评越有建设性,帮助越大。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工作,应当就算承担了它的社会责任。但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又是一个迄今没有获得共识的问题。大学如何做到既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又不独立于社会,这其中的分寸感如何把握?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先生对这一系列问题有自己的思考。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您不止一次提到过鸟多树林才会有趣,为什么现在大学的包容性越来越差了?社会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

罗志田: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的基本想法是,任何群体性的机构或领域,多元永远比一元好。从“五四”以来,中国读书人一直想要打破的,就是学术和思想的一家独尊状态。在当时人看来,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形成了一家独尊的倾向。其实孔子最著名的主张就是“有教无类”,其门下甚杂,已为同时代人所注意。子贡认为这是孔子“修道以俟天下”,故“来者不止”。后来《说苑》更借《诗经》中的生物学思路论证说,先要柳树繁茂,然后蝉鸣汇聚;有渊深的潭水,才有芦苇的丛集。所以,“大者之旁,无所不容”。后人所说的“有容乃大”,或者就是从这来的。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就明确提倡要兼容并包。虽然不一定做到了,至少从生物学视角看,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倾向。中国传统主张“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就是从观察生

物界延伸到人类社会的学问。我常看“动物世界”一类的电视节目,里面宣扬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对异己(the other)遵循一种尽可能“共处”的取向,最利于生存。如果树林里只有一种鸟,不仅没有趣味,还可能影响树林的整体生态。一种鸟独占树林的结果,最后可能是那种鸟本身的灭亡,而树林也随之俱亡。所以,各种声音都有的树林,不仅更有趣,也更适于生存和发展。

要说大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确实如您所说,是越来越不好了。理论上大学不存在包容社会的问题,可能更多是社会对大学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产生出相当多的不满。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以前中国的读书教书,基本是民间的个人或家庭行为,政府主要负责以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验收”。从晚清引入新教育,这格局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一些基本原则,到现在也没能釐清。如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就是从晚清起就在讨论的问题。由于定位不清,结果可能是两方面都不成功。

民国前期的人对外国思想了解更多后,越来越认识到新教育的一个趋势是资本主义化。山东一位长期从事教育的读书人王鸿一就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扩充教育是为了发展实业,知识也逐渐商品化。随着新学校体系中老师越来越把教书当成职业,学生自然也把求学视为获得资格以求职业的手段。老师教书成了“劳动”,要按劳计酬,学生则是出钱买资格。结果是“教以利,学以利”。获利成为影响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于是“高尚之精神事业”就“变为交易市场”了。或用蔡元培的话说,“使学术之授受,同于商贾之买卖”。这就严重腐蚀了师生关系,而学生背后是实际出钱的家长,他们也就是那对学校有各种期待的“社会”之重要组成部分。

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所谓文德与民德,或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大学又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我们可能也从产生大学的地方引进了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工作,应当就算承担了它的社会责任。但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又是一个迄今没有获得共识的问题。大学与社会相互的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大学的定位是产出能找到工作的人,它的本职工作就是灌输知识和技艺;如果大学的定位是提高民

族甚至人类的智慧和修养,那它在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今人称为研究的工作,且不止是研究。如果把大学定位成社会的文化中心,它恐怕还要承担以前化民成俗的重任,那就又不一样了。

进而言之,大学除了它本身的教学研究等专职工作外,是否还需要,以及需要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同样是个未获共识的问题。我想,只要大学还有“提高”的一面,师生学习的场所就应与“社会”有所疏离。如果校园不能相对独立于社会,失了远虑,必生近忧,恐怕也就难以培养具有“恒心”的超越性人才了。另一方面,今天要把大学设想为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已是一种不可能的迷思(myth)了。且学术既然可以影响社会,就不能拒绝社会的关注,有时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其间的分寸,可能真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解放思想,做进一步的探讨和釐清工作。

您如何看学术与媒体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媒体的批评性报道(尤其涉及抄袭、学术腐败时)不负责任,哗众取宠,记者素质堪忧;媒体人觉得学界乡愿气息浓重,许多不端只有在外界舆论施压下才有可能得到重视和解决。您觉得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吗?

罗志田:现在学术与媒体的关系应该说不是很好。我们社会对媒体的定位,好像就是他们应当不了解也不懂得大学和教育,而媒体人在这方面也特别愿意配合。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朋友关于大学的提问和批评,好像是真的外行,而不像是曾经在大学校园里生活过几年的人。现在我们比较提倡“有特色”,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就表现出一种特色,就是他们都特别敬业,在其位就不再有出位之思。当其以媒体人身份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忘了“我是谁”,因而往往可以选择性地忘掉自己的经历,以适应社会对媒体的定位。

我们的媒体好像已经形成了一个对大学优缺点的普遍认知,比如好的老师上课一定会用新讲稿,要说老师上课不认真,就会说老师用纸张已经发黄的讲稿(其实现在好多老师都不用纸质讲稿了)。又比如说,很多人爱说老师所教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是学生需要的,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识和技艺。最有趣的是,媒体通常还会把这种固定的答案放到被采访者的嘴里。我就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大二的学生指责其老师用的讲稿发黄、知识老化,不适应时代的需要。那后面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大二的

学生已经知道本专业需要什么知识,也能够判断老师是否给予了这种知识。这当然有点违背常情,否则那学生就可以直接做教研室主任了,但这恰好符合习见的陈说,而且还鲜活生动,就被电视台欣然播出。

但我不认为这是您所说的“记者素质堪忧”(您或许自我批评意识太强了点儿),我觉得可能是现在已形成某种固定的机制或套路。我们现在有时也可以看到电视上播出某传媒大学学生毕业多少周年的聚会,那里面的媒体人都说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甚至说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等等,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但同样是媒体人,在报道大学教育出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出现上面说的情形。

可以设想,如果这个电视台的记者、编辑或者说主播真的是在大学里认真学习的人,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在大二的时候对本专业学术程度的了解没这么深,不足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中国的大学不是只有传媒大学才好,其他很多大学应该也不错;老师也不是只有传媒大学的才肯帮助学生,其他大学也有很多愿意帮助学生的老师。但是他们在以“公共人”的身份批评大学的时候,就忘掉了作为个体人的自己,忘了这一个体人也曾念过大学。所以我不想说这是记者“素质堪忧”,很可能确实存在一种行业的习惯性表述模式,这种套路化思维至少强化了媒体和学术界的隔阂,使双方的关系渐离渐远。

至于媒体的其他批评性报道,尤其是涉及抄袭、学术腐败的批评性报道,我个人觉得是有帮助的。媒体代表社会,有责任关注学术是不是腐败一类问题。其批评越有建设性,帮助越大。我承认学界中的确存在乡愿气息,很多人不愿意得罪人(我自己也不愿意)。但由于上面所说的媒体特色,有时这类批评显得比较外行。也有一些时候,媒体的批评的确不算很负责任。我理解媒体之间也有竞争,有时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可能会说一些比较过的话。同时现在的媒体好像跟以前不一样,或“社会”对媒体的要求不同了,媒体对报道的准确性,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认真负责。自己出现不准确的报道,通常也不做什么纠正,而是选择自我忘记,也希望读者和听众忘记。当然,我也充分理解现在媒体受到各式各样的压力,有些批评性报道无疾而终,可能也不是媒体自己的选择。

现在我们的学术的确表现出“腐败”的倾向,而且确实已到“严重”的程度。但我并不认为所谓的学术腐败只有在外界舆论施压下才有可能得到重视和解决。现在舆论的压力往往导致上级的批示,更多落实在学校管理者的身上。实际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每一位学者自觉的约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术氛围,鼓励正当的竞争,同时也确立学问的权威。在开放透明的基础上,学术作品和人的学问好不好,最好还是学问做得好的人说了算,而不是由领导说了算,也不是通过以多取胜的所谓学术民主来决定。这个想法可能有些迂腐,算是我的梦想吧。通常说的学术“腐败”有两大类,一是钱财方面,一是抄袭等不端行为。后者依靠的其实就是那些已经疏离于学问的领导以及做得不够好却又总在抱怨的人。真正认真做学问的人,不太容易“受骗上当”。

尽管现在学术与媒体的关系不是很好,我倒不觉得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我不是说现在大学什么都好,没什么可批评的。我自己的感觉是大学的现状很不妙,而且可能变得更不好。但媒体的报道和批评更多是上面所说套路式的,而不见得说出了问题所在(可能看到了没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许还是像有些套话说的,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大家都更加主动地承担自己分内的责任——学者把学问做好,媒体人在言及学术时尽量显得内行一点。这样或许就是电视上常说的相向而行。

美国2014年出了一部纪录片《象牙塔》,抨击大型高校陷入扩张竞赛和学费越来越贵的死循环,名校校长被逼成生意人,必须每年拉到巨额资助方能保持学校在非理性扩张竞争中的立身,学费贵到连中上阶层家庭也承担不起,与人人可受教育的初衷越来越远。中国高校的问题是行政干预学术,外行领导内行,教授治校一直是空想。高等教育陷入危机是不是已经成了一种全球病呢?

罗志田: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高等教育的状况并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或许我们有些方面更不理想一点。外国的情况我不了解,是不是就算陷入危机,也不好说。中国的情况呢,当然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您说的行政干预学术,不知道是指校外还是校内?如果是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现在的领导,其实基本已经是由学者来担任,而且多数时候还是比较优秀的学者在担任,所以恐怕不能说是外行领导内行。但是另一方面呢,前面说的媒体人特色,大体也适用于很多校园管理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六)
2016浙江高考最新满分作文: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2016浙江高考分数线已经公布了,那么2016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又是怎么样子的了?下面的小编给考生们整理出来了2016年浙江高考最新满分作文: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希望可以对考生们有一些帮助。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 "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究竟区别于其它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该在VR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七)
2016天津高考最新满分作文:阅读的三重境界

2016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的三重境界
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有相当的比重也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相关热词搜索:与虚拟世界保持距离 19时 保持一定距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5028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