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2016-07-27 11:12: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气象为农服务经费(共6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气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对农业的生产,它与农业的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气象为农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点。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得不是很顺利,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贵州气象为农服务现状的分析,理出目前贵...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气象为农服务经费》,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气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

是对农业的生产,它与农业的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气象为农服务是

气象工作的重点。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得不是很顺利,存

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贵州气象为农服务现状的分析,理出目前

【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贵州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1 贵州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随着气象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不断增大,贵州气象部门积极努力不

断拓展思路,加强气象为农工作的力度,陆续开通了贵州气象网站、

电视、广播以及手机气象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来传播气象的各种

为农服务信息。目前,已经在部分市县及乡镇和村庄设置乡村气象

大喇叭等,为农村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气象信息。贵州气

【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1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自从2008年,贵州55%的县镇建立了气象服务站,这一服务站能

够对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而且是实时的监测,从而对气

象的了解更加清晰;25%的县镇安置了关于气象信息的电子显示屏,

这样就可以让农民实时了解气象服务站发布的气象信息;市级气象

部门针对气象的播报开通了很多途径,如广播、电视气象预报等,

篇二: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气象为农服务途径探索

气象为农服务途径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形式明显落后于农业气象信息需求,本文结合当前农村气象信息接收途径提出了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在农村有效传播的渠道,认为气象部门应加大气象宣传培训力度,加强部门合作,尤其是涉农部门,进行关键季节、关键农时的会商,利用气象信息员队伍、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电视、网站等渠道建立重要天气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切实发挥气象服务信息防灾减灾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途径;探索

气象为农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长期以来,气象工作在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形式明显落后于农业气象信息需求,气象公共信息覆盖面低,难于及时将灾害性天气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手中桎梏了气象为农服务效果。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是防范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首要环节,是有效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关键措施。气象公共信息覆盖面低,难于及时将灾害性天气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过去由于需求简单,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的发布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定时发布,公众只能被动的接收,这种情况下,农民很难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往往人还在地间地头,天气预报已经播完,而报纸气象信息很难看到,即使看到也多成过时信息。近几年,气象短信发展迅速,但农村通讯设施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通讯信号较差是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即使有信息接收,也不能保证完整、及时接收。此外,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互联网尚不能普及,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等因素影响了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因此,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多数农民只能望天兴叹。【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针对以上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渠道,做好新时期好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

1 加大气象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应急处置能力

启动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气象主管部门要进行多方调研,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乡土教材。定期地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为小学校学生免费发放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篇三: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2016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

气象为农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迫切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通知》(镇政办发58号文),为贯彻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特编制2016年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监测网

1、完善气象灾害观测系统

新建、改建代表乡镇的区域自动站41个,其中新建19个,改建22个,实现气象灾害监测覆盖全部乡镇。新建、改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中小河流流域加密观测自动气象站34个,其中新建12个,改建22个,形成能有效监测短时强降水等气象灾害的监测站网系统。

2、建设新型农业气象观测网络

在全市完成20个气象为农服务示范镇建设;在全市省级和市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实景监测站和监测调控一体化的物联网观测系统;在主要作物地段建设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购置叶面积仪、冠层分析仪等分析设备,建设新型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升级改造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推动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

二、建立健全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网络

1、优化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农村气象信息

建设农村有线广播农网信息与农业气象实时播发系统,升级改造气象警报发射系统,在农业生产基地、重点村及单位安装信息接收机;在2/3以上的村建设气象预警大喇叭,全市电子显示屏乡镇覆盖率达100%;与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运营商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与电视、广播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即时插播制度。

2、推进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

采取多站合一方式,推进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20%的行政村建成气象信息站。

3、推进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把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纳入当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内组织2-3次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农村(社区)、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发放两卡,每个县创建1个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1个气象科普示范村。与组织部门合作,至少开展1次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

4、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气象协理员、农村中小学校校长、气象信息员纳入免费气象信息手机短信用户,建立县、乡、村各级气象灾害防御人员动态库;推动建立县、镇、乡、村信息传递机制,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协理员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对讲机通知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三、建立健全粮食增产保障系统

1、与农业部门共建调查和会商制度

与农业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农情、灾情、墒情联合调查制度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会商制度。

2、加强高产增效创建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

开发有针对性服务产品,向万亩示范片建设县提供气象服务,优化气象服务,促进粮食增产。

3、组建专家联盟,开通“直通车”服务

联合农业部门,建立特色农业专家联盟,定期会商,提供专业建议,定期和在关键农时深入田间,到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直通车式气象服务开展农业气象“直通车”服务。

四、建立健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各辖市区要针对当地特色农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种植或养殖品种,制订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指标、标准和规范,规范服务产品用语、格式和内容;建设小气候观测站,完成特色农业气候区划以及特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制作发布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预报等服务产品。

五、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

建设市丘陵山区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基地。各辖市区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或更新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设备和专用运输车辆,完成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基地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在防御干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增产等方面的作用。

六、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合作

1、各辖市区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文件,将“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规划,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中。

【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2、利用民政、农业部门已有资源,开展合作,共建为农服务网站和气象信息服务站。

3、与相关部门共建信息员队伍、联合开展科普宣传

1)与民政共建共享灾害信息员队伍;

2)与组织部门合作,吸纳大学生村官等加入气象信息员队伍,大学生村官气象信息员数量在2016年基础翻一番;

3)开展气象信息员轮训工作;

4)联合外部门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七、深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推动政府发文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机构和人工影响天气组织领导机构,乡镇明确1名负责人分管并配备兼职气象协理员,基层单位明确1名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2、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

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建立基于农业气象观测预报资料库,现代农业气象多元化业务产品库、农村社会经济背景信息数据库、农业气象灾情数据库等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综合数据库,能够对农业气象各种业务产品和信息进行加工、集成制作和发布的为农服务制作平台和实现气象监测数据资料及全方位多种类服务产品实时共享,为涉农人员提供科普交流平台的气象为农服务网站。【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3、推进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引导参保农户科学防灾,减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4、推进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

各辖市区要积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当地的气象灾害数据库,完成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做好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准备工作。

各辖市、区气象局,市局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通知》精神,根据市及各辖市、区工作实际,市局制定了2016年气象为农服务方案,现予下发,请各单位结合文件要求,及时向地方政府做好汇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确保圆满完成2016年全市气象为农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四: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2016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加快推进我区气象现代化“七个体系”即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气象科学管理体系和气象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满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二、实施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功能先进的综合气象监测体系

优化气象观测系统布局。统筹建设农业、城市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在26个乡(镇)分别建设一个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在重点区域建设全要素自动站1个。

提高专业气象观测网自动化水平。按照全省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规划,建设区行政区域内交通气象自动监测站。

强化高效农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建设新型农业气象观测网。根据气候资源特点和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加快建设我区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和农业气象移动观测设备,建成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个,配备农业气象移动观测设备1套。在航运航道或生态区建设1个5要素自动站。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水产养殖产业园区建设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

(二)建设城乡全覆盖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

建成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心,建立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和气象预警服务平台,健全现代预报业务体制,开展定量降水预报、乡镇及重点区域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预报等业务,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等研发,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度。加强监测预警,利用上级预报指导产品,加工制作服务产品,并开展气象服务。

(三)健全多部门配合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建成1个气象科普基地,加大气象科普宣传的力度,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城乡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编制城乡一体化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贯彻实施气象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认证制度,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网络,协调区应急办、广播电视、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部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通道,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全覆盖。

采取合作式、融入式、共建式方法,推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建设,完善区、乡镇和村级气象灾害防御网络,完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成乡(镇)级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各乡(镇)政府要明确1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负责人。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增挂气象信息服务站牌子,并增设“气象”兼职岗位(气象协理员)1-2个,负责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工作。结合村村通工程、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建设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加强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担任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气象信息员在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农业、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农情、灾情、墒情联合调查制度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会商制度,积极组建专业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开展农业气象“直通车”服务,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我区种植大户提供农险气象服务,对各类农合组织(农场主)提供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升公共气象为农服务的层次。建设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做到100%的乡(镇)建设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100%的村建有气象电子屏或数字化气象信息预警大喇叭。

建成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管理中心,成立作业队伍,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设备和车载雷达,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抗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增产等方面的作用。

(四)建成职能完备的气象科学管理体系

加强气象事业科学管理。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积极完善与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推进区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优化机构配置,明晰职能职责,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气象科学管理水平。

进一步强化区级气象机构作为同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的地位,行使气象基础业务、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全面融入政府的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地方气象灾害防御机构,落实相应的编制和经费,气象列户经费高于苏北平均水平。

做好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发改、规划、经信、国土资源、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气象主管机构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城乡自动气象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到2016年,全区城乡气象观测环境依法得到全面有效保护。

发改、住建、规划、法制、安监、公安等部门要支持气象部门对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工作,确保人员密集小区、场所建筑物(构筑物)雷电监管措施全覆盖,易燃易爆等重点行业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重点行业防雷设施检测率达到100%;对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依法实施气候论证管理,将气候论证程序纳入规划、建设审批流程;依法保障全区雷电等气象灾害评估工作开展。

(五)建设规模配套的新型气象台站体系

根据“功能适用、规模适度、建设集约”原则,按照国务院《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继续完善和加强与现代气象业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新型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100%。加强台站气象文化建设,注重用先进气象文化凝聚气象队伍,激发干事热情,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改善我区气象业务工作条件,不断提升综合功能。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6年8月底之前)

区政府成立全区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全区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区气象部门开展区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调研;制定下发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以及《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实施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各乡镇及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全面组织实施区气象现代化建设。

根据《关于印发<2016年县(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考评办法>的通知》(办发〔2016〕69号)文件精神,各乡镇及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关于印发《2016年度区气象现代化“七个体系”建设量化考核指标的通知》(办发〔2016〕48号)文件要求,强化领导,确保完成2016年度气象现代化考核指标。

2016年10月—12月,区气象部门将组织对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0月—12月)

区气象部门组织做好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总结与评估,并形成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提请省统计和气象部门对我区气象现代化工作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论和气象现代化工作经验,深入推进全区气象现代化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全区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机制,制订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各乡镇和区各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措施,统筹推进全区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

区政府继续全力支持气象事业全面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健全稳定增长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向上争取、财政预算列支、气象服务产品市场化运作、部门项目合作等多种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切实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资金需求。加强统筹集约,强化监督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效益,以项目实施带动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合作、共建共享

组织、农业、民政、财政、发改、规划、水利、国土、住建、交通、科技、广电、安监、气象、保险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为农服务网络和防灾减灾网络建设,共享信息员队伍和防灾减灾信息,将农村气象信息建设纳入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内容,充分发挥“两个体系”建设的综合效益。

(四)强化督查考核

对照《市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考核指标》的文件要求,及时制订全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考核办法,将气象现代化建设列入各乡镇及区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区气象部门会同区相关部门建立跟踪监督、动态考核评估等制度,切实加强对本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推进,按时间、项目节点要求,定期组织评估,准确把握实施进程,及时进行总结修正,确保我区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2016年如期实现气象现代化。

篇五: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2016气象防灾减灾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星府办发[2016]19号文件《县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水平,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统筹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能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重点,努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建设目标

通过方案实施,全面完成县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力争农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能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和80%以上农户能够科学使用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农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气象服务专项投入产出比达1: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

1、时间安排:2016年5月至2016年6月。

2、主要工作: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②拟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三农气象服务专项领导小组、确定气象协理员,召开项目启动会,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

2、主要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和《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中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按时间节点组织实施。

(三)完善提高阶段

1、时间安排:2016年11月1日至30日

2、主要工作:仔细对照县《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成立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领导任组长,各村委会主任、小学校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民政所所长、土管所所长、规划所所长、财政所所长、水利员、林管员为成员,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工作。

(二)各线口协作,形成合力

镇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等涉农涉灾线口要打破部门界限,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渠道共用机制,与气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一是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发布机制,共同制作、联合发布农村综合防灾减灾信息。二是强化人力资源整合,依托多部门,开展灾害风险普查、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推广示范等业务,努力形成我镇涉农、涉灾部门之间联合调查、联合会商、联合制作服务产品、联合发布信息和联合全程服务的工作合力。

(三)确保投入,规范使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从2016年起,每年将运行、维护、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镇财政每年安排1万元经费,用于全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设施、设备的添置、运行、维护以及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要规范资金使用,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统一进入“三农”服务专项账户,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转移、挪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专项经费发挥效益。

(四)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要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宣传力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宣传典型事例和好的做法,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建设环境。要强化督查,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标准化乡镇建设完成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各乡镇项目进展情况,促进标准化乡镇建设健康、有序、平衡发展。

篇六: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2016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突出气象服务主题,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把“民生气象、服务民生”作为支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实践。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气象工作服务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任务

1、强化气象服务意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贯彻气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生产、生活,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结合气象工作实际,努力加强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把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作为支部工作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宣传、教育群众的作用,创新气象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根据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多办好事实事,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增强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学习、培训、教育、激励、增强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服务作风和服务水平;二是建设一支业务技术过硬、服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的气象科技服务队伍,放在气象业务和科技服务第一线,切实提升气象服务效能;三是完善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推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推进气象服务创新。一是加强现代气象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核心的现代天气业务体系成果的应用,完善市县一体化预报业务平台和精细化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应用,加强本地化检验和补充,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二是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做好传统媒体的气象信息发布,大力拓展公共气象信息终端、手机信息、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型传媒的信息服务,围绕服务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农业产业布局,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旅游气象服务,做好雾霾天气的监测、预警,继续加强虞山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及防火宣传,长江海事、地方海事的气象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要求,加强与市应急办、民政、农办、水利、农委、安监、公安、交通和电信运营部的协调合作,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及手机预警短信的全网发布“绿色通道”。开展农村气象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和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推进气象科普“三进”活动。

4、规范气象行政服务。认真落实首问负责、承诺服务、信息反馈、工作评议制度,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深化“三集中、三到位”。认真执行工业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和建设项目集中收费,尽量减少一些服务项目的收费,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窗口,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阳光便民服务、政务信息公开,密切关注“12345”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等网络平台栏目,办理、回应、解决群众诉求,强化科学、民主管理,坚持政务工作透明化、行政权力公开化。

5、落实联系群众和村(社区)“结对共建”。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双帮双比”、“三解三促”活动。进一步改进服务作风、推动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谈心交心,了解社情民意及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切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基层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进一步加强同洪泾里社区、古里下甲村的结对共建工作,充分利用行业科技优势、行业特点,创新结对内容,打造共建特色,重点在为农服务、气象科普知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未成年人科普教育、扶贫帮困、志愿者活动上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完善结对共建协议,确定结对共建协调联络员,有效构建共建工作网络,并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为共建和活动重点:一是加强气象服务及气象科普宣传,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到社区进行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宣传,普及气象科技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二是互设科普教育基地,关心未成年人教育,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了解自然知识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探索自然的欲望,引导小学生热爱科学,健康成长;三是参加结对单位的党组织会议,开展联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积极支持参加社区的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并投入一定的经费对活动给予一些资助,切实承担共建社会责任。认真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春节前走访贫困家庭、开展“一日捐”、“爱心包裹”、“关爱基金”、走访市福利院、资助贫困地区学生上学等关爱志愿活动。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局党支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决定成立市气象局党支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责任。支部一班人要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责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谋划、工作推动,对承诺、践诺的考评和检查,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2、深入基层、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要把推进支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创新推进方法、树立先进。利用网络、学习园地等阵地,认真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取得的工作成效和经验,营造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气象为农服务课题 镇江气象为农服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气象为农服务经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气象为农服务经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5157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