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2016-07-29 14:20: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共5篇)人面桃花资料虽然秀米因被掠而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但第三章《小东西》之前,秀米仅是一个线索,仅是一个看客。其所看的不仅仅是这末世的哀歌与挣扎,更有自己的命运,看她曾多次提到“这身子其实不是自己的“可以看出(这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悲伤,自为从自在中涌出,却又不得不没于自在当中。悲剧多于此中产生,又多于此...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人面桃花的主人公》,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一)
人面桃花资料

虽然秀米因被掠而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但第三章《小东西》之前,秀米仅是一个线索,仅是一个看客。其所看的不仅仅是这末世的哀歌与挣扎,更有自己的命运,看她曾多次提到“这身子其实不是自己的“可以看出(这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悲伤,自为从自在中涌出,却又不得不没于自在当中。悲剧多于此中产生,又多于此中超脱。看秀米对自己被人蹂躏后的挣扎与最后的超然可知)。张季元出事之前,世界对她而言就是一部默片,她不知道这世间发生了什么,但又却不期然的裹于其中。而张季元出事后,尤其是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世界向其豁然打开。而正在这打开中,懵懂的她在几近疯癫后彻然大悟。但命运就在此时与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被劫上岛,失却了自己的童贞,见证了一场桃花园里的厮杀。但此时,纵然她似乎处于了游涡的当中,她仍是个看客。唯有日本归来后,她才真正走入历史当中,办自治会,办学校以致最后被捕,似乎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了一个革命先锋。然后,这真的就是革命么?这就是一场即将实现天下大同的革命么?

“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知道他在革命,没错,但他还是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好比„„”

“就好比一只蜈蚣,整日在皂龙寺的墙上爬来爬去,它对这座寺庙很熟悉,每一道墙壁,每一个蜂孔,每一块砖、每一块瓦,它都熟悉。可你要问它,皂龙寺是个什么样子,这却说不上来。对不对?”(P210)

虽然从自治会,到学校,每一桩,每一件秀米都如此的冷静,如此的有条不紊,甚至面对枪杀了她儿子的刽子手仍能平静如水。似乎,她真的是一位女中豪杰,真的是一位革命志士,但对于什么是革命,她却不知道。

她只是裹挟于时代与命运中的一叶浮萍:

她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下自愿,也谈不下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蔚藉。(P250)

也许这就是命运,这就是时势。是这江河日下,一日千里的时也,势也,裹挟着她、她的父亲陆侃、王观澄、张季元于此间浮沉。虽然身份各异,虽然性格迥异,但却都以其自身的悲剧见证了时代的悲凉,见证了一个传统的终结,一个文明的没落。他们看似各异,实则相同,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只不过随着时势的斗转星移,跳着不同的舞步罢了——

当然,她想得最多的还是王观澄的那个梦。她忽然觉得王观澄、表哥张季元、还有那个不知下落的父亲似乎是同一个人。(P141)

说到那一个坟,坟前有个碑,碑上写着一些字,那是一个跟他一样悲哀的人定的碑文。有时候,她觉得他们就是同一个人。(P209)

他们是同一个人,王观澄、陆侃、张季元、秀米,甚至那个早就埋骨于荒岛的焦先,都是同一个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读着尚书、唱着诗经长大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群有着理想,却也同样没于生活当中,有血有肉的追梦人,只可惜,这梦如此的轻盈,如此的飘渺: 他们和各自梦想都属于那些天上飘动的云和烟,风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终。(P141) 不管是张季元、小驴子、花家舍的马弁,还是那些聚集在横滨的精力旺盛的革命党人,所有这些人的面孔都变得虚幻起来。他们像烟一样,远远的,淡淡的,风一吹,就全都散了。(P250) 风定神清之后,是万籁俱寂的平静,一切不正常归于正常之后,剩下的只有生活本身,这生活似乎带来了心灵的安宁——

她还是第一次正视这纷乱而甜蜜的人世,它杂乱无章而又各得其所,给她带来深稳的安宁。(P252)秀米于每日傍晚掐去残花小苞,又插竹扶蕊,花遂渐密,继而蕊萼成球,攒簇枝上,妖媚妖艳。

到了中夜,索性披衣下楼,取灯来看。夜风中,花枝微颤,寒露点点。而在表梗朱蕊之下 墙边,则是昆虫出没的世界。飞岭、促织、花大姐、蜘蛛、金翅游走其间,鼓翼振翅,热闹非

凡。秀米很快迷上了这些小虫子。(P265-266)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的,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P266) 当六指人赶赴招隐求见之时:

喜鹊把那个人要她说的话说了一遍。秀米就像没有听见似的,依然在插她的梅花。她把掉在地上的腊梅花苞,一个个地捡起来,放在一只盛满清水的碗中。(P268)

她们每日所谈,净是日常琐事:庄稼、饮食、栽花、种菜。(P272)

这何曾有一丝当年的革命气象,这何曾是当年那个冷峻如山的秀米,完全一幅隐士模样。但这就是秀米,是万籁俱寂后的秀米。在回看这那断曾有的革命历程,在以禁语的方式深刻反省自己后,一切归于了平静、寂寥,一切归于种种花、养养草的常人生活之中。

革命真的只是一场梦幻?梦,这个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果真是革命的无二归宿? 生活固然宁静,可没有那曾有的革命,又何来这份宁静,只恐怕这曾经的革命者早己尸首异地。 但归隐后的 秀米不但不引革命而自豪,似乎在拼命地忘记,拼命的扼住那曾有的忧伤,用这平日的插花种草、瓶瓶罐罐消磨自己、归隐自己。

当然正如作者序中所言:我由此想到了中国历史传统中的一个个梦幻„„我进而想到了动荡年代里挟在革命浪潮中的卑微的个人,尤其是个个被遮蔽的自我意识——不论它显得如何脆弱,如何转瞬即逝,但在我个人的记忆和想象中,却显得不容辩驳。

《人面桃花》是一部女主人公陆秀米的个人成长史和革命史。小说叙述秀米从懵懂羞涩的少女到女性革命者的变化历程。读懂陆秀米才能真正读懂《人面桃花》。陆秀米不仅形神兼备,更是整个故事的主宰者,她有桃花般的娇美令人心动,又有革命者秋瑾式的飒爽英姿,是不谙世事的纯真女孩,也是敢于追逐梦想的女中豪杰,是不听话的女儿,也是被迫放弃母爱的母亲,有爱有恨。

作者在塑造秀米形象时,采用了不同人物间的对照:她和翠莲、喜鹊等的对比;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心理、言与行、表与里、情绪涨落变幻等的对比;人物悲剧命运与喜剧氛围的对照。故事结尾,秀米在温暖的阳光下平静地老去,终结了她悲剧的一生。秀米是《人面桃花》里的第一主人公,在她身上寄托了很多女性本身就有的特点。“对于新的时代的到来,她的惊恐、担忧、各种各样的变化。当然她也承担了小说比较大的

主题,乌托邦的一个东西。”②

但是,秀米一生不停追寻的桃园梦和生命的信仰都是在父亲和张纪元的直接或间接指引或驱使下完成的。格非还没有将她作为一个可以摆脱对男性的依赖而独自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

这部作品中格非的女性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往的虚无和模糊,不仅有生命意识,更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她对爱情理想是与社会理想同步的

本文就是基于对女主人公陆秀米追寻她无法企及的梦,即追寻她的爱情和她大同世界的理想,最终梦想幻灭这一命运悲剧故事进行探索,旨在回溯那段已经逝去的革命历史,也发掘辛亥革命历史背景之下,革命志士陷于心灵矛盾和精神迷茫中,却又始终无法躲避时代整体性失败的悲剧命运。

女主人公秀米,贯穿于小说的整个情节和叙述进程中。“纯洁之轻与“历史之重”使这一女

性人生尤为斑驳和沉重。小说叙述了她的成长、她的求索和不断变幻的生存际遇。在她的精神成长中,遭遇到了两位男性“引路人”:秀米的父亲陆侃,是公认的疯子,梦想着在普济造一条“风雨长廊”,以使村人免除日晒雨淋之苦;同样被村人视为疯子且暗恋秀米的“表哥”张季元,在日记中展现了一个完全未知、却令人疯狂向往的“大同世界”。他们的梦想融合成秀米半生的奋斗目标。秀米关于“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就诞生在这个特定的叙事氛围中。

在作者刻意隐去了一段历史之后,秀米再次回到了家乡。这期间的故事神秘地消逝了,我们只能从村人的视角看到一个陌生的秀米,她在游历日本后带回一个私生子。虽然是从事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但小说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女人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和实践,她以一己之力在“普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进行尝试。这是格非具有独创性的地方,他对历史进行了另一种阐释。他将女性人生和一段历史紧紧纠结在一起,通过历史来写一个凝聚了所有女人性情与禀赋的女性命运,同时,又在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了那段难以言说清楚的复杂历史。透过人物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古今无数类似的桃源梦的绽放与凋落的过程。无疑,秀米可以被看作一名革命者,但她对攻打梅城并没有多少兴趣,她最想做的就是把普济变成一个理想社会。秀米比父亲陆侃更勇于行动,比张季元更冷静、现实。她对革命事业的冷漠和对个人梦想的迷狂使人无法把她和传统观念中的革命者联系起来,然而她的确又有着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的胆识与魄力。秀米借助了革命赋予她的权利和力量,以期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在这个角度,我们看到历史深层交错复杂的各种因素,它们在同一层面却向不同的方向延展。

在探询历史的同时,格非能坦露地抒写人性,尤其致力于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这使他的写作方式呈现出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非主流叙事特色。无处安歇的灵魂使秀米面对种种离变都有着超常的冷漠,她一生都不曾为人所了解。她回到家乡,组建“革命队伍”,这支队伍混杂了各种各样的人:接生婆、屠夫、乞丐、寡妇„„他们对她的所思所想根本不感兴趣,连她的“铁杆军师”翠莲都说她是个疯子。所以,秀米的一切设想必然成为泡影,她的诸多计划包括建设育婴室,书籍室,疗病所,养老院,甚至殡仪馆和监狱等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遭遇现实就被击得粉碎小说从人性层面对于女性的心灵苦难作出了一种切入骨髓的解剖,拓进到了人性的幽深及微妙层面。为了避免革命行动败露之后给家人带来痛苦,秀米不得不把真实的情感藏匿在冷漠甚至有些乖张的外表下,即使是面对自己最亲密的母亲和儿子。内心的苦闷纷扰只能依靠那些“革命工作”才能淡化,只有这样“才能忘掉其他的事”。卖地、购买枪支、准备攻打梅城,这些只是秀米麻醉自己的方式而已。她的寂寞和惶惑,敏感和宽容,涵盖了作为女人的各种复杂情感。这使我们看到,秀米并不是一个革命或乌托邦的符号代码,而是一个感性而真实的女人。她以传奇般的经历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少女隐秘难言的心理世界,一个年轻女性的孤独寂寞,一个母亲的痛苦灵魂。她的历史,也就是女性的历史。

格非的小说始终体现出一种文学的力量。秀米在故事的结尾寂然离去。这种女性人生的历史性诉求和建构,这种置身于个人与历史的紧密关联中而压抑个体感情的巨大痛苦,使小说产生了深刻的悲剧力量。女性性别境遇与民族境遇、历史境遇的显隐纠缠,人类日常性话题与终极性话题在文本中的同生共长,使《人面桃花》不仅仅给人以阅读快感,意蕴也尤为深长。

《人面桃花》 格非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女性·革命·历史——谈格非的《人面桃花》 胡玉伟 文汇读书周报

秀米

秀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她漂亮,活泼,十五岁正处青春期时接触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母亲的情人),半年间的交往中迷迷糊糊地暗恋上他,在他被杀三年后将要出嫁时从他留下的日记开始了革命的启蒙,人生的转折。如果只从青春困惑来说,她所受到的大部分性教育均来自张季元日记中对两性事件的描写。十八岁出嫁时被掠至土匪窝花家舍,被五爷庆德强暴,花家舍落入五爷马弁之手,与马弁相好。后去日本四年回到普济组织革命活动,搭进自家一百多亩田地和儿子小东西的性命,坐监一年多,生下第二个儿子被人抱走无音信,出狱后寄情花草,开始忏悔和反思,三十六、七岁时去世。

她内心充满青春的渴望,流淌野性的血液,先后经历了不少变故,沿着张季元等人的路线继续革命,遭受前人同样的痛苦,没有一条光明正确的革命道路,她时刻陷入迷惘困惑之中,但她狂热执着,卖地买枪,聚集会众,忙于会务,仍然没有找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只有由后来人去找寻。下面结合文段详细分析: 女人身上的东西„„(P23)两个多月来憋在胸中的烦闷一扫而光„„(P24)心里暗骂:拿开!快把你那该死的手拿开!(P32)走开,走开,快走开!P38(梦中)张季元一把将她搂过来。他的手顺着她的大腿摸索着,把嘴贴在她耳边喃喃地说“妹妹,门在这儿。开着呢。”„„P43因为有了早上的那个梦,她觉得在自己和张季元之间多了点什么,心里有点空落落的。(秀米)怒道:“我早就说不想去,„„我也不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母女俩目光相遇,就如刀锋相接,闪避不及,两双眼睛像是镜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两人都是一愣。P53她看见翠莲将一只手搭在张季元的肩膀上,„„他们依然还在笑„„她开始在心里用最恶毒的念头诅咒她们,而每一个念头都会触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P54秀米恼怒地将他(张季元)的手甩开,嘴里叫道:“不要你管!”P55张季元就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不要怕。”在这一个刹那,„„她的喘息声还是加重了。„„她已经在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说什么,她都答应;不管表哥做什么,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她又想了许多天前的那个梦。她在梦中问他,门在哪儿?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里,喃喃地说,门在这儿„„P59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两人都是一愣。P53她看见翠莲将一只手搭在张季元的肩膀上,„„他们依然还在笑„„她开始在心里用最恶毒的念头诅咒她们,而每一个念头都会触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P54秀米恼怒地将他(张季元)的手甩开,嘴里叫道:“不要你管!”P55张季元就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不要怕。”在这一个刹那,„„她的喘息声还是加重了。„„她已经在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说什么,她都答应;不管表哥做什么,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她又想了许多天前的那个梦。她在梦中问他,门在哪儿?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里,喃喃地说,门在这儿„„P59【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这个白痴!怎么会忽然跟人翻起脸来?秀米怅然若失地回到房中,点了灯,兀自站在窗口。心里恨恨的,可她的脸还是那么烫。她有些后悔„„P60

张季元望着她笑。她也冲他笑。两个人似乎在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而笑,可谁都不愿说破。P68

(瓦釜声中)秀米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片羽毛„„不知今夕何年„„最后竟落在了一个荒坟上。似乎是不祥之兆。P68 第一只金蝉出现P75

18岁时,嫁往长洲途中被劫持。

三年后用三天时间读完日记,疯了一个多月。P78-79

原来,秀米觉得身外的世界虽然藏着无数的奥秘,却始终屋子的轮廓。可阅读张季元的这本日记,就像突然间打开了天窗,阳光从四面八方涌入屋内,又刺得她睁不开眼睛。P77-78 秀米对婚事真的无所谓。在张季元的日记中,她隐约知道了什么是桑中之约,什么是床第之欢,当然她知道的比这还要多得多„„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哧哧地笑。P81

“你张口革命,闭口大同„„骨子里你也是一个大色鬼呀。”P81 她兀自笑了一阵„„我就嫁给他,由着他去糟蹋便了。P81

庆德的评语:我还没说什么,你的脸就红了„„今天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个真正的骚货。你落到我们手里,也不哭也不闹,我倒是头一回见到。嘴里塞了东西,身上绑着绳子,竟然在轿子里呼呼大睡,不是骚货是什么?(一个月后,庆德强暴秀米的细节)„„对老头一字一顿地说:“我对她保持缄默。她宛若置身于一处黑漆漆的封闭的屋里,只能凭借暗弱的光线,辨别

立冬,收租,佃农,翠莲往事,喜鹊往事。

屋子的轮廓。可阅读张季元的这本日记,就像突然间打开了天窗,阳光从四面八方涌入屋内,又刺得她睁不开眼睛。P77-78

秀米对婚事真的无所谓。在张季元的日记中,她隐约知道了什么是桑中之约,什么是床第之欢,当然她知道的比这还要多得多„„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哧哧地笑。P81

“你张口革命,闭口大同„„骨子里你也是一个大色鬼呀。”P81 她兀自笑了一阵„„我就嫁给他,由着他去糟蹋便了。P81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庆德的评语:我还没说什么,你的脸就红了„„今天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个真正的骚货。你落到我们手里,也不哭也不闹,我倒是头一回见到。嘴里塞了东西,身上绑着绳子,竟然在轿子里呼呼大睡,不是骚货是什么?(一个月后,庆德强暴秀米的细节)„„对老头一字一顿地说:“我要杀了你。”„„天哪,他,居然„„居然„„在她意识到巨大羞辱的同时,她的身体却在迅速地亢奋。真是丢脸啊!„„天哪!„„你他娘的自己就先潮了„„最终她放弃了抵抗。P95-96她忽然无端地怨恨起张季元来。这个白痴!白痴!她紧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P98 王观澄托梦P99-100王观澄入殓P102身上衣服补丁摞补丁

三爷庆福上岛P106-114评语:妹妹果然是桃杏带雨,樨桂含愁;秋水为神,芙蓉如面;白玉生香„„P106

妹妹郁德柔婉,赋性艳冷„„以解多口之渴„„P107 去见四爷庆寿,第一次进入花家舍,风雨长廊„„P120-121

丁树则对桃源胜境、变法、父亲等的评价P121

四爷的评语:得罪,得罪,„„难怪,难怪„„没错,没错

韩六评语:我看你尘缘未了,实非常人„„虎落平阳,龙困浅滩„„ 日记:张季元:没有你,革命何用?P136

马弁作头领后与秀米亲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神迷离„„P145你怎么啦„„为何突然大声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二)
革命真是梦幻——《人面桃花》

革命真是梦幻?

——简论《人面桃花》

虽然作者在自序中强调:《人面桃花》虽然披上了一件中国近代革命的外衣,但我的确无意去复现一段历史事实 。但,既然披上了革命的外衣,就不可避免的与革命相联系。事实也是如此,只是在作者笔下,这暴发于百年前的革命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合,更是中国传统合乎逻辑的脉动。

正因如此,才有了秀米。秀米是主人公,但秀米又不是主人公,第三章《小东西》之前,秀米仅是一个线索,一个贯穿于四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与追求的线索, 一代王观澄,这个曾为地方大员却最终却沦为土匪头子的末代古典知识分子;二代陆侃,这个曾经出为仕为官,最后因罢官、失友、夫人失贞而疯的穷途末路之人,按阶级斗争的说法, 一个没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三代张季元,这个为革命奔走呼号,最终沉尸冰河的追梦人,四代就是秀米自己,这个以青春与热血投身革命,最终却心灰意冷、零落民间的时代弃儿。 四个人性格迥异,命运离奇,各以不 同的隐喻贯穿全书。当王观澄的苦心经营的花家舍以一场内斗而灰飞烟灭之时,也是中国古典士大夫的理想与生存方式的彻底破灭之日,喻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终结这个梦想与时代的正是革命——正是六指人的唆使与精心筹划,使得这个曾似世外桃源的地方最终化为灰烬。灰烬这一意象在本书中反复出现,而最后一个诗人喜鹊的“灯灰雪夜长“及《灯灰集》又何尝不是对这灰烬的祭奠。 陆侃隐而不彰,他的发疯似乎是一种命定,又似乎与夫人的失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桃园梦的破灭,又何尝不是其发疯的主要原因?以书中而言,这一曾慰藉千百年来士子情怀的桃源梦却遭到了 精于算计的夫人的断然否定与乡野之人无情的嘲讽,最终化为梦境。在梦碎以后的时光中,他只有在万般无奈中捱着光阴过日: 当年父亲曾亲手制度出墙影与季节、时序关联的对照列表。

只有寂寞的人才会对时间有精深的研究,倘若你被内心的痛苦煎熬得无所事事,情形也差不多。

而这吞噬其生命的正是这千年的致君尧舜梦,这兼济天下梦,这桃源梦与现实的巨大龃龉——

今日所梦,漫长无际涯。梦中所见,异于今世。前世乎?来世乎?桃源乎?普济乎?醒时骇然,悲从中 来,不觉涕下。(P263-264)

这梦与两千五百年前“吾久不梦周公矣“竟成千年绝对,只是一是梦的开始,一是梦的终结。而这梦的背后真的是那颗本于仁的厚德之心么?

非也,非也,名也,利也!

那王观澄自奉极俭,粗茶淡饭,破衣烂衫。虽说淡泊于名利,可他要赢得花家舍三百多号人 尊崇,他要花家舍美名传播天下,在他死后仍然流芳千古,这是他的大执念。(P139)

而有着大执念的仅是王观澄么?其中没有孔子,没有孟子,没有陶渊明,没有朱熹,没有蒋中正,没有毛润之,没有周恩来么?有之,有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大执念。在这个没有彼岸的国度,造福万代,流芳百世就是彼岸,就是执着。

当然从某个程度上讲,陆侃是作为王观澄的陪衬而在的,尤其是当秀米惊讶于其父的理想竟在花家舍这个土匪窝里得以呈现之时,更充分显示了陆侃这一人物的陪衬性意义,但这一陪衬、这一对照却是对这一千年理想、千年蔚藉最辛辣的嘲讽与揶揄——士大夫实现不了的,却在土匪窝里得以实现,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而以陆侃的朋友兼仇敌、秀米的老师的身份出现的丁树则,以其酸腐是这个文明的没落、传统的崩散的另一个注脚。这是一个怎样的文化集团?一个怎样的文化传统?满口忠信仁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算计与龌龊?这其中最为辛辣的莫过于丁为暗娼孙姑娘作墓志铭一节:

先生写得一手好文章,素以快捷著称,先生自称倚马千言。

先生今天这是怎么了?秀米见他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猛拍脑门,一会儿背手踱步。 “及至稍长,丧其慈母,父颇多病,家贫几无隔夜之炊。有雪决然献其冰清玉洁之躯,开门纳客,虽然藕污之谤,实乃割股活亲。“

这也难怪,一暗娼之墓志铭如何能写?又该如何写?这位丁树则虽一反常态,抓耳挠腮,但终被他写出来了。能婉转至此,实为奇才。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却也在此时发生:

在丁师母向孙姑娘的父亲讨要墓志铭的润笔费未果之时,丁树则破口大骂“这婊子养的,成天关起门来在家养汉子,赚那肮脏之钱,我倒有心替她冼 刷,这一上午,写得我头晕眼花,他却如此不识抬举。“(P49-50)

“我倒替他有心冼 刷。”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而这冠冕堂皇却仅因几吊钱就原形毕露。 这是何等腐臭的人物,这是何等腐臭的文化。

最为复杂的人物是张季元,他是新的血液,似乎已从这千年的臭水缸中挣脱出来,有着一腔热血,思维缜密,行事周详。

“想当初,汝只身怀揣匕首,千里走单骑,行刺那湖广巡抚;想当初,你从汉阳上船,亡命日本,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几近于死。“(P126)

然而,他果真挣脱 出了这千年传统的罗网么?看他的十杀令:

有恒产超过四十亩以上者杀;放高利贷者杀,朝廷官员有劣迹者杀;妓女杀;偷盗者杀;麻风、伤寒等传染病者杀;虐待妇女、儿童、老人者杀;缠足者杀;贩卖人口者杀;媒婆、神巫、和尚、道士皆杀。(P110)

放高利贷者、官员中有劣迹者或有可杀之理,那么传染病者何杀之有?和尚道士何杀之有?更有甚者缠足者本是受害之弱者又何杀之有?而这些看似荒唐的规定竟然被拟出,竟然得到会众的同意!为何?为何?一句话,泛道德主义者也,道德洁癖者也,存天理、灭人欲之折光者也。如此之举虽然挂着革命之名,又何尝不是理学之士的面孔?又何尝有一丝近代人权、人性之光?

真理多迈一步便是谬误。道德同样如此,当某种道德的推广成为一种强迫,他便走向了他的反面,革命亦然如此:

“她想把普济的人都变成同一个人,穿同样的颜色、样式的衣裳;村里每户人家的房子都一样,大小、格式都 一样。村里所有的地不归任何人所有,但同时又属于每一个人。全村的人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吃饭,一起熄灯睡觉,每个人的财产一样多,照到屋了里的

阳光一样多,落到每户人家屋顶上的雨雪一样多,每个人笑容都一样多,甚至就连做的梦都一样。“(P216)

这是秀米的革命,又不是何尝是张季元的革命? 要知道,秀米正是在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后才逐渐走上革命道路的。虽然那是在被劫至花家舍以后的事,但这种子却是在其时种下的。

这又何尝仅仅是张季元的革命,王观澄的花家舍同样如此,太平天国同样如此,孙中山的天下大同同样如此,毛泽东的人民公社同样如此。多么令人绝望的“同样如此”!传统以其强大的惯性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人,尽管他们打着不一样的旗号,甚至有人还高呼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张季元的复杂不仅体现在他的革命,更体现 在他在两个女人间的挣扎。吊诡的是,这两个女人竟是一对母女。

革命的纯洁主义冲动的背后竟是性的冲动,何其荒唐?又何其真实!

虽然秀米因被掠而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但第三章《小东西》之前,秀米仅是一个线索,仅是一个看客。其所看的不仅仅是这末世的哀歌与挣扎,更有自己的命运,看她曾多次提到“这身子其实不是自己的“可以看出(这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悲伤,自为从自在中涌出,却又不得不没于自在当中。悲剧多于此中产生,又多于此中超脱。看秀米对自己被人蹂躏后的挣扎与最后的超然可知)。张季元出事之前,世界对她而言就是一部默片,她不知道这世间发生了什么,但又却不期然的裹于其中。而张季元出事后,尤其是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世界向其豁然打开。而正在这打开中,懵懂的她在几近疯癫后彻然大悟。但命运就在此时与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被劫上岛,失却了自己的童贞,见证了一场桃花园里的厮杀。但此时,纵然她似乎处于了游涡的当中,她仍是个看客。唯有日本归来后,她才真正走入历史当中,办自治会,办学校以致最后被捕,似乎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了一个革命先锋。然后,这真的就是革命么?这就是一场即将实现天下大同的革命么?

“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知道他在革命,没错,但他还是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好比……”

“就好比一只蜈蚣,整日在皂龙寺的墙上爬来爬去,它对这座寺庙很熟悉,每一道墙壁,每一个蜂孔,每一块砖、每一块瓦,它都熟悉。可你要问它,皂龙寺是个什么样子,这却说不上来。对不对?”(P210)

虽然从自治会,到学校,每一桩,每一件秀米都如此的冷静,如此的有条不紊,甚至面对枪杀了她儿子的刽子手仍能平静如水。似乎,她真的是一位女中豪杰,真的是一位革命志士,但对于什么是革命,她却不知道。

她只是裹挟于时代与命运中的一叶浮萍:

她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下自愿,也谈不下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蔚藉。(P250)

也许这就是命运,这就是时势。是这江河日下,一日千里的时也,势也,裹挟着她、她的父亲陆侃、王观澄、张季元于此间浮沉。虽然身份各异,虽然性格迥异,但却都以其

自身的悲剧见证了时代的悲凉,见证了一个传统的终结,一个文明的没落。他们看似各异,实则相同,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只不过随着时势的斗转星移,跳着不同的舞步罢了——

当然,她想得最多的还是王观澄的那个梦。她忽然觉得王观澄、表哥张季元、还有那个不知下落的父亲似乎是同一个人。(P141)

说到那一个坟,坟前有个碑,碑上写着一些字,那是一个跟他一样悲哀的人定的碑文。有时候,她觉得他们就是同一个人。(P209)

他们是同一个人,王观澄、陆侃、张季元、秀米,甚至那个早就埋骨于荒岛的焦先,都是同一个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读着尚书、唱着诗经长大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群有着理想,却也同样没于生活当中,有血有肉的追梦人,只可惜,这梦如此的轻盈,如此的飘渺:

他们和各自梦想都属于那些天上飘动的云和烟,风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终。(P141) 不管是张季元、小驴子、花家舍的马弁,还是那些聚集在横滨的精力旺盛的革命党人,所有这些人的面孔都变得虚幻起来。他们像烟一样,远远的,淡淡的,风一吹,就全都散了。(P250)

风定神清之后,是万籁俱寂的平静,一切不正常归于正常之后,剩下的只有生活本身,这生活似乎带来了心灵的安宁——

她还是第一次正视这纷乱而甜蜜的人世,它杂乱无章而又各得其所,给她带来深稳的安宁。(P252)

秀米于每日傍晚掐去残花小苞,又插竹扶蕊,花遂渐密,继而蕊萼成球,攒簇枝上,妖媚妖艳。

到了中夜,索性披衣下楼,取灯来看。夜风中,花枝微颤,寒露点点。而在表梗朱蕊之下 墙边,则是昆虫出没的世界。飞岭、促织、花大姐、蜘蛛、金翅游走其间,鼓翼振翅,热闹非凡。秀米很快迷上了这些小虫子。(P265-266)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的,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

(P266)

当六指人赶赴招隐求见之时:

喜鹊把那个人要她说的话说了一遍。秀米就像没有听见似的,依然在插她的梅花。她把掉在地上的腊梅花苞,一个个地捡起来,放在一只盛满清水的碗中。(P268)

她们每日所谈,净是日常琐事:庄稼、饮食、栽花、种菜。(P272)

这何曾有一丝当年的革命气象,这何曾是当年那个冷峻如山的秀米,完全一幅隐士模样。但这就是秀米,是万籁俱寂后的秀米。在回看这那断曾有的革命历程,在以禁语的方式深刻反省自己后,一切归于了平静、寂寥,一切归于种种花、养养草的常人生活之中。

革命真的只是一场梦幻?梦,这个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果真是革命的无二归宿? 生活固然宁静,可没有那曾有的革命,又何来这份宁静,只恐怕这曾经的革命者早己尸首异地。

但归隐后的 秀米不但不引革命而自豪,似乎在拼命地忘记,拼命的扼住那曾有的忧伤,用这平日的插花种草、瓶瓶罐罐消磨自己、归隐自己。

当然正如作者序中所言:我由此想到了中国历史传统中的一个个梦幻……我进而想到了动荡年代里挟在革命浪潮中的卑微的个人,尤其是个个被遮蔽的自我意识——不论它显得如何脆弱,如何转瞬即逝,但在我个人的记忆和想象中,却显得不容辩驳。

撇开隐慝于日常叙事中的宏大叙事与晦涩隐喻,我们确实看到了生活于这革命大潮中卑微的个人的挣扎,理想与现实、灵魂与肉体的严重对抗甚至是撕裂。而这一切在张季元、在秀米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作为革命者,张季元曾千里行刺、舔血刀刃。但他也缠绵于两个女人之间,更为荒唐的是这两个女人还是母女俩,在与母亲交欢的同时,他心里想的却是秀米。这是何等的荒诞不稽,这与曾经的高大坚贞的革命志士的形象又是何等的不符。他自己也挣扎于其间:

我怎么会如此的消沉,心思全被她占据?为着一个乡野女子,竟如此颓唐。一想到她仰望着自己的样子,就觉得世界上其他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无趣无味。大事将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怎可用一己之私欲而葬送了十余年为之奋斗的伟业,季元啊,难道你将在日本横滨发过的誓全都忘了吗?不行,我要重新振作。(P127)

可他仍旧扼制不住对秀米的思念与妄想。正如秀米所言,革命者的背后竟是一个大色狼。

而秀米又何曾不是这样。

在五爷强奸之际,内心的悲愤却掩不住身体的欲念:

很快,她就倒在了床上,那感觉就像是她自愿倒在床上的一样。在她意识到巨大羞辱的同时,她的身体却在迅速地亢奋。真的丢脸啊。(P101)

与马弁交欢时的疯狂更是不一而足。

在这其间的挣扎的又何止张季元与秀米,秀米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可怜儿——当张季元多看秀米一样时,她竟会吃醋,竟会愤怒。俄狄甫斯情结竟然以如此扭曲的形式呈现在一对中国母女之间——谁又能否定老太太不去赎秀米当中没有夹杂这自私的欲念呢?而秀米归来后对母亲的冷淡,谁又能否认其中不含有这份因情而生的怨恨呢?而这又是怎样的欲念竟能疏淡、泯灭母女之情?

更不论以自在的形式存在的翠莲、老虎、丁树则、宝琛、大金牙等人。

这夹杂其间的性欲的冲动为的是什么?

其实它只不过是在嘲讽这个民族曾经的虚伪与残忍:

灭人欲,存天理。

这人欲是灭得了的吗,这天理又是存得住的吗?

陆侃与秀米父女先后裸身下楼又正是对这礼教、对这理学的无声抗争。

天理的背后又何尝仅是崇高,而没有残忍,且不论那些死于贞洁牌坊下的孤魂野鬼。那革命的旗帜高扬之时,又有多少无辜的性命因革命而无声逝去。革天理的命的革命竟也有如天理一般的残忍之处——看看张季元的十杀吧,看看土地革命时期的大清冼吧,看看文革中的文攻武斗吧。

呵呵!

革命真的是一场梦幻吗,人世间果真只是一个欲念的世间吗?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三)
人面桃花选修课文档

陆秀米,《人面桃花》中的女主人公,后来的职业革命者。她自祖上继承了一百八十多亩地,父亲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型官员,只不过在仕途中受人排挤后辞官还乡了。她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无忧生活,长相出众。这样的世家女子,她完全可以觅得一位门当户对的世家公子,继续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享尽富足后以寿终正寝获得晚辈年年岁岁的祭奠。然而,这个广袤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社会的结构是怎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尤其是作为一个乡村大户人家的小姐,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饱读诗书的父亲,从未提及甚至根本也想不到这些事情,只醉心于后来证为伪迹的《桃源图》所寓意的梦想,将自己逼疯出走,消失在遥远的地方。如果说父亲“似乎一生失败,皆为读书所误。”秀米不认同其他人的看法,分明是赞同父亲的。

母亲,同为女人,也识文断字,见过世面,竟连女儿在青春期身体上会发生的正常发育变化也不做启蒙教化,使秀米一度认为那是临死前的症状,身心饱受困扰。正值壮年的母亲,甚至与称病来家休养的表哥实为革命者的张季元放肆至极地偷情。

丁树则,秀米的启蒙老师,一个酸腐自负又猥琐卑微的乡村私塾先生,汲汲于束脩与可笑的名声。

“不懂,是先生心目中文章的最高境界。先生有句口头禅,常常挂在嘴边:写文章嘛,就是要让人看它不懂。倘若引车卖浆者之流都能读得通,还有什么稀罕?!”这样的人,同样无法对她进行好的教化和引导。

格非用了不小的篇幅来描写陆秀米如何初次和再次探索自己的身体,绝不是没有原因的文字堆积。这让任何读者都能看出,作为生活在清朝末年的乡间女性,任何知识和信息的来源渠道都是那么的匮乏。

母亲的偷情对秀米仿佛是作了一次结实却又病态的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身示范,这为她后来错误地指认母亲的情人张季元为自己的心中至爱打下了厚重的基础。

对于如何面对其他男人,尤其是秀米被掳进土匪窝遭到凌辱时,格非果然用了一句“她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经验,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也忘了害怕,”而“在她意识到巨大羞辱的同时,她的身体却在迅速的亢奋。”这在那个总是生产以死来捍卫尊严和贞操的烈女的时代,秀米身体内原始的动物性欲望竟然占了上峰。格非用一句“她最终放弃了抵抗”做结,语气轻简,虽有怜惜,也有淡淡的嘲讽。当身体又落入花家舍最后的胜利者马弁之手时,更不见她有任何反抗,反而似有一拍即合之感;而在领导村人闹革命的时期,她的迷茫、无助只好借用另一个年轻的身体来聊作慰籍,尽管那是个无论家世还是个人素质都丝毫不能与之般配的舵工之子,绝不会是因为这个结巴谭四下得一手好棋。

格非如此安排秀米的家庭背景及后来对自我身体、感情的认知,是要告诉读者,陆秀米的父母除了给她以生命,也让她有了异于常人的性情基因,还为她开启了一扇独特的认识神秘世界的窗户。

在物质丰富而精神相对贫瘠的环境中,仿佛只有外来者暨所谓的革命家张季元可以为秀米展示一个更为广阔且壮丽的新世界了,因为 “据母亲说,这位表哥倒是颇有些来历,他去过东洋,长年滞留于南北二京,见多识广,写得一手好文章。”

这个“蓄着小胡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身白色上装,戴着一副夹鼻镜,嘴里叨着一柄大烟斗”,与秀米父亲年纪相若的已过不惑之年的男人,在乡下人看来是那么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使“母亲一见他,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并吩咐“把后院父亲的那座阁楼打扫干净,预备让他歇脚”,而两位家仆“宝琛和喜鹊对他很恭敬”。

果然,张季元没有让人失望,他“口若悬河,说起外面的情形,张口变法,闭口革命;一会儿‘尸骨成堆’,一会儿‘血流成河’”此时,任何人都觉得在他与他的同党们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将要有新的样子、普济的“天”要变了,于是,在生活节奏缓慢日常内容单调的乡村女子秀米的内心,开始漾起阵阵涟漪,独自想起了心事。

故事发展到这里,格非笔下陆秀米疯狂的革命者形象其实尚无端倪。

接下来,格非细细讲述陆秀米面对身体的自然变化时在精神世界所进行的奇怪的建构。“她宁肯死掉,也不愿再去看一眼那处流血的、丑陋的伤口。”这分明暗示陆秀米对美有着一种先天性的病态的高要求,连自己的身体都容不下丝毫的所谓的“瑕疵”,更不用说后来对外面社会现状的不满意,那么,最终成为革命者要建立一个完美的新世界便理所当然。只是,此时,“她想到了死”,可是“应该怎么去死呢?”格非的解剖刀如庖丁解牛般深入细致:“每当她看到戏文中的杨延辉唱到‘黄沙盖脸尸不全’的时候,就会激动得两腿发颤,涕泪交流,既然要死,就应当轰轰烈烈。”再者,“她在上楼的时候,偶然瞥见从村中经过的官兵的马队,看到那些飞扬的骏马,漫天的沙尘,樱桃般的顶戴,火红的缨络以及亮闪闪的马刀,她都会如醉如痴,奇妙的舒畅感顺着她的皮肤像潮水一样漫过头顶。她觉得自己的脑子里也有这样一匹骏马,它野性未驯,狂躁不安,只要她稍稍松开缰绳,它就会撒蹄狂奔,不知所至。”可见陆秀米在潜意识中就有喜欢波澜壮阔、不惧枪炮与血肉齐飞的壮烈景象的禀赋,这与张季元及其同党所认为的革命形式暗中吻合,也为她后来成为疯子般的革命者提供了明确的线索。

陆秀米最终能成为疯狂的革命者,除了遗传自父亲陆侃的基因,张季元死后留下的日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本日记,她日以继夜地读,茶饭不思,如痴如醉,世界的纷繁复杂开始发狂地吸引着她,此时,读者已可隐隐地发现她再也不甘于做一个闺阁人物了。她要结束如一潭死水般看不到任何变化的生活,而且对张季元又有着如此沉重的追思与哀悼,那么,草率嫁人,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对新生活的靠近,于是,冥冥中,命运牵引她抵达了将自己锻造成为革命者的最后一站---土匪窝花家舍,仿佛让她离自己另一个世界的爱人又近了一步。

诚如前文所述,在花家舍,陆秀米遭遇了平生最大的污辱,这样的人生变乱,让她炽盛的生命之火必定暴燃,那些潜藏内心的一度只有模糊影象的绮丽梦想,寻找到了最终孕育成型的温床。如幻如真的梦境,感染了那颗文静外表下的狂野之心。曾经的尼姑韩六一语道破:“你在想,这个王观澄这般无能,这花家舍要是落到我的手里,保管叫它诸事停当,成了真正的人间天国。”只是,在花家舍,陆秀米的梦想虽已成型但还缺乏实践的条件。

东渡日本后,她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普济,这个闺阁女子眼里关于社会乌托邦的发源地,成为她践行壮丽梦想的桃源圣境,那人间天国的远景,此时铺锦列绣,放射着妖艳的炫人光芒,召唤着她。

她非疯即魔地进行着革命活动,啸聚来舵工、窑工、铁匠、杀猪匠、接生婆等作自己的帮手,真正的乌合之众,竟也“声势一天天壮大起来。”

她的具体目标不小,也不少。比如要“把普济的人变成同一个人,穿同样颜色、样式的衣裳;村里每户人家的房子都一样,大小、格式都一样。”然而,她不考虑那些她想改变的人作何感想,是否愿意被她改变。她要“每个人财产都一样多,照到屋子里的阳光一样多”,却评估不出实现的难度和障碍,或者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她要“每个人笑容都一样多,甚至连做的梦都一样。”这就明显地带有白日梦的特征了。

当然,她不是纸上谈兵,是付诸行动的,比如她带领追随者们“搞了一个放足会,挨家挨户去让人家放足。”;她让人们婚姻自主,无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需要谁,就住在一起;她还成立了地方自治会,要为村里的农业发展作一出贡献,于是“修建一道水渠,将长江和农田连接起来”,想不到却差一点酿成灭顶洪灾。凡此种种,不可谓不果敢,只是,此处,陆秀米的革命,确乎疯癫。

指秀米、翠莲、喜鹊、秀米母亲这些女性的身世命运和她们的情感历程。秀米是地主家的小姐,衣食无忧,起初的生活单纯、平坦,随着生理心理上的成熟,她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和心事,“觉得所有人和事都有一圈铁幕横在她眼前,她只能看到一些枝节,却无法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她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那一定与自己眼前的生活判若云泥。张季元饱读诗书、经历不凡、见多识广,这个老成的男子走进了秀米的心灵,使她产生了朦胧的性爱意识。她梦到了张季元对她身体的无礼侵犯,其实,她已经在潜意识中爱上了这位远房表哥,只是在现实中无法接受这个让她感到羞涩、荒谬的事实,因而不断地逃避、疏远、否认。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梦境是对现实失意的补偿和安慰。秀米试图挣扎和掩饰的情爱,在梦里昭然若揭了。人对潜意识的反抗是徒劳,女性对爱情的逃避反而是变向的强调。戏剧性的是秀米的母亲、翠莲也爱张季元,三个女人的爱恨纠葛、相互嫉妒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尤其表现在秀米和母亲心照不宣的冷战上,母亲总是破坏季元和秀米单独相处的机会,两人相爱的可能性降为零,导致他们爱情“生与死”、“今与昔”的时空错位。爱情让秀米走上革命道路,她继承了张季元的理想和事业,成为蜩蛄会头目、远渡日本、成立地方自治会、开设普济学堂。爱情让秀米从封建少女成长为思想开放行为进步的革命新女性。爱情让秀米从懵懂走向成熟。

“桃花”可以理解为陆侃、张季元、王观澄、秀米四人梦想中的“桃花源”式的大同世界。书中一开始写陆侃发了疯,离家出走,从此音信全无。米店老板看到一位买米的僧人相貌与陆侃相似,告知他的家人,等到再去寻访,却扑了空,陆侃的结局不了了之。这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引发人们猜测陆侃究竟去了哪里,他看破红尘云游四方了吗?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他的出走与他心中桃花源理想的破灭有联系。陆侃梦想是在全村家家户户的门前种上桃树,他相信普济就是晋代陶渊明所发现的桃花源,村前那条大河就是武陵源,他要建一条风雨长廊,把每一户人家连接起来使人们免除日晒雨淋之苦。他的构想至善至美,但实施起来太不实际。一个封建的、与外界联系紧密的村子怎么可能人人平等户户桃花?官场的

失意、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使他走火入魔、疯疯癫癫,最终选择出世隐遁、放浪形骸。 张季元是去过东洋、见多识广的革命党人,蜩蛄会骨干成员,密谋攻占梅城,事泄被杀。被朝廷密探暗中盯梢是他牺牲的重要原因,清朝的势力顽固强大且耳目众多,一个颇有声势的反政府帮会必然成为当权者重点防范对象,薛举人被绞杀也因此不足为奇。张季元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思想产生了动摇,他对秀米说“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做的事很有可能根本就是错的,它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毫无价值。有一件事你一边全力以赴,同时,你又怀疑它是错的。再比如你一直在为某件事苦苦追索答案,有时你以为找到了这个答案,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答案其实不在你思想之中,它在别的地方”。他爱秀米,她占据了他心灵的全部,得不到秀米的爱,革命还有价值和意义吗?爱情与革命的不可调和让张季元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矛盾,他质疑自己的付出,质疑革命的必要性,很多事情让革命者自身无法掌控,结果,他悲惨地失去了爱情,失去了生命。 王观澄修房造屋,开凿水道,辟池种树,兴建风雨长廊,营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花家舍。花家舍是最接近桃源梦想的现实存在。在那里,人人衣食丰足、谦让有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蜜蜂都会迷了路”。但这样一个桃源仙境,也在花家舍各首领的火拼反目中毁于一旦。王观澄自奉极俭,破衣烂衫,虽说淡泊名利,可他要赢得花家舍百姓的尊崇,他要花家舍美名传播天下,他要死后仍然流芳千古,所谓人心难测,真正看透名利、抛却欲念是很难的。王观澄被内心的欲念困住了,花家舍其他首领也是如此,最终导致断送了他们的性命,断送了花家舍的大同世界。我认为“大同世界”在理论上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社会包罗万象、复杂多元,让所有人思想一致行动统一、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梦,简直是对美和自由的残酷扼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方为至高境界。

作者凭借着巧妙的叙事技巧,运用空缺和重复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以“普济”和“花家舍”为环境与背景,以知识分子秀米为主人公的两个村落的兴衰变化和几个人物的命运浮沉。

一、空缺。

格非试图通过小说清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一代中国人内心的那种乌托邦情结,以及这种乌托邦冲动付诸实施之后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但是故事的叙述往往只提供了故事和历史的整体框架,许多关键性的情节却处于缺席状态,事情发生的原因往往暧昧不明,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往往也让人无可探寻。小说一开头就是“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但是“父亲”的一生经历,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处世抱负,他是否真的发疯,又因什么而发疯,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出走以后又何去何从等等,小说中根本没有作出详细的交待。这些空缺让小说多了几分的神秘,使所记叙的故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叙述语感。

二、重复

首先,是主要人物理想追求的重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不少关键情节的重复。小说中,反复提到的如同警语般的“每个人的心就是一个小岛”可以很好地诠释不同的人为什么会为着一个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

另外,人物的某种感觉,某些关联颇深的细节之间的重复也颇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小说中,秀米在其革命尚未最终失败时,往往就已经感觉到了一种悲凉,“连她冷不防打个嗝,都能让人闻到悲哀的气息”,她一刻不停地做着最终都无用的事,无非是想在

操劳忙碌倦怠中忘却自己所经历的变迁、所挂心的情感、所爱的人。张季元的日记的出现时另一种形式的重复,这固然可以看作是对小说中事件空缺部分的补叙和交待,但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它不会只承担如此简单的任务。通过日记,将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思绪悄然呈现,这让读者窥见到了许多事情的基本动机和人物的真实意图。

小说中的这些空缺和重复之处往往体现了作家的一种深层的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探悉。空缺使得小说跳出叙述时空的局限,尽力呈现主人公内心的狂乱、躁动最终至于安宁、平淡的精神历程。而重复则是让人们在历史的回旋前进中深味人世的苍凉与奇幻。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四)
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对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013年10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美元=6.1425;2013年12月I8 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l美元=6.1105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图中虚线表示变化后的状况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3年,天猫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全天总成交额高达350亿元。在巨大的光环背后,也潜藏着虚假打折、质量低劣、售后服务缩水等方面的重重信任危机,成为网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电商应该

A.加快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 B.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C.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辨别网购陷阱的能力 D.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3.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 度③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国有经济将不再控制国民 经济命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下列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措施有

①全国实行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②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③利用税收手段限制垄断行业高薪④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5.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已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

①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②推动生产的专业化,促进社会分工③促进产业优化升 级,提高发展质量④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国内目前的各类保税区相比,自由贸易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②标志着我国“走出去”战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③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④能提升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博客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的快感。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网民应该

A.树立权利意识,维护言论自由 B.尊重他人言论自由,互不干涉

C.坚持权利义务统一,文明上网 D.加强网络监督,惩治违法行为

8.2013年7月1日,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全面放开。这是为了

A.切实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B.提供有效的公民求助或投诉法律途径

C.扩大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D.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9.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文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所制定的规章、地方性法规与国家大法相违背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全国人大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过时法律法规的活动。全国人大开展这项活动

A.行使立法权,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行使监督权,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律保障

C.行使决定权,使立法进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D.行使提案权,为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出谋划策

10.在国家实施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新疆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新疆经济迅速发展,2013年上半年,新疆GDP增速首次进入全国前十。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①能够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③得益于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④表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已完全实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历史上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与守成大国的对抗和战争。西方一些学者据此“预言”:随着中国发展,与美国等守成大国之间必然落入对抗的宿命。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致同意:两国共同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表明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我国综合国力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③我国坚 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都是各国教育部门主动向我国申办的。目前已有410所“孔子学院”在110个国家“开花结果”,还有74个国家的266个机构在排队申办。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世界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3.随着卷轴徐徐打开,书法名家题写的唐代诗词跃然纸上,丹青流转变成了漫天桃花,男女主人公“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经典场景重现眼前。崔护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变成了一部时下最“火”的微电影。用微电影演绎和传播唐诗故事【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①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②表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 作用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④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促进文化的繁荣。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4.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打字,用惯了电脑的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①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②汉字传承不能仅靠电脑输入代替汉字书写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汉字书写变得不再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③土尔扈特部 东归——爱好和平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 爱国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16.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何秀巡和林章羽在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后,一起照顾生病的奶奶。课余他们喂猪、采茶叶、收玉米,凑钱为奶奶治病。他们的事迹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两位孝心少年的事迹启示我们,提高道德修养

A.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要 B.应把孝老爱亲作为最高追求

C.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 D.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17.当前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注重知识传授而淡化能力和道德培养,有人评价:上不能培养世界一流尖端人才,下不能培养出合格公民,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因为这种应试教育

①忽略了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忽略了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作用③片面强 调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④夸大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出门旅游,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游客所在地区的居民形象;走出国门,每一位游客都是一张“国家名片”,在境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形象。为此,出国

旅游公民应当

①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②取长补短,学习他国优秀文化③文明出行,维护礼仪 之邦形象④率性而为,言谈举止不拘小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们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

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坚持了

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

21.2013年12月2日,在我国航天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准确进入预订轨道,随后又成功落月,“嫦娥三号”着陆器与与“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玉兔号”开始了月球探索之旅。这表明

A.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并使之发生改变,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

D.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22.专家分析,雾是自然现象,霾多是人为因素产生的。工业燃煤、汽车尾气、农民焚烧秸秆、居民生活燃煤,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五大主要因素。这警示我们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新的联系造福人类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不可能超越现实

在35年的改革进程中,我党的每一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 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号角。回答23—24题。

23.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之所以强调改革,是因为

A.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 B.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C.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D.改革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4.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A.要相信权威,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央的改革举措

B.要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否定一切 C.要承认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敢于肯定一切,

D.要在继承中发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25.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裴多菲说:“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这些观点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A.奉献和回报同样重要 B.没有回报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D.人生只需要奉献不需要索取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政 治 试 题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中性笔或碳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2015年数据为国务院《关于

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的预测数据。 26.(9分)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我国20周年。20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我国进入信息消费高速发展时期。

材料一:信息消费不仅能推动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和金融、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据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信息消费为就业带来了新模式。网上开店、网络办公、远程服务等新的就业形式已非常普遍。2011年信息消费提供的间接就业岗位约1600万个,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00万。

请指出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并结合材料一谈谈信息消费的经济意义。(6分)

人面桃花的主人公(五)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

——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背景

小说的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清王朝的统治已处摇摇欲坠之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王朝所奉行的闭关政策早已支离破碎,各种文化思想得到传播。康南海作为时代历史的标志隐含文内,最主要的背景则是“蜩蛄会”的革命活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难斗争,后以失败告终。继之而起的则是另一种轰轰烈烈的革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当然,它也作为隐线。主人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革命自有后来人。小说重点描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几个不同身份的女人)对于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变革而产生的思想变化,对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的困惑,当两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作出的艰难抉择。新生的力量在新旧势力的联合压迫与绞杀下,各种各样的不成熟的革命活动已经决定了各种人物的悲剧性。“蜩蛄会”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插曲,就连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未得以善终。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以陆秀米的成长和开展斗争的过程为主线,穿插其他人物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脉络清晰简明,背景铺陈上费煞作者苦心,“积十年心血完成”(封底介绍语),此起彼伏显得十分自然,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没有重大场面的描写,却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小场面展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就连各种细节都有照应,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安排有序,这说明作者对故事本身操控自如。

故事梗概

1901年,十五岁的陆秀米正处青春困惑,发疯二、三年的父亲离家出走,想要弄清父亲发疯的原因并不容易,此时出现了一个不明不白的表哥张季元更让她手足无措,半年后,张季元与“蜩蛄会”成员先后遇难。直到三年后(1904年),秀米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发疯,清醒后随母亲的意思嫁往长洲,不料出嫁途中被花家舍土匪劫持,一个月后被五爷强暴,四个月后花家舍内讧胜利者六爷要娶秀米,却在成亲当晚被五爷的马弁伙同小驴子里合外应所杀,秀米落入马弁之手。五个月后,攻梅城事败逃往日本。四年后(1908年)带着儿子小东西从日本回到普济,成立放足会,自治会,收取摊派款失败后改为成立普济学堂,在上线“鹞鹰”的指挥下,进行痛苦而迷茫的斗争活动。两年后(1909年),母亲温梅芸去世,为买枪支在翠莲的哄骗下将土地卖给青帮头子龙庆棠。学堂因会众叛逃而解散,腊月二十九黄昏秀米被捕,小东西为报信中弹身亡。第二年(1910年)八月,秀米在狱中产下一子,被人抱养。此时武昌起义爆发,龙庆棠摇身一变,由青帮头子变成革命党。秀米坐了一年三个月后回到普济与婢女喜鹊相依为命,其间种花养草,寄情农桑,依然忘不了前尘往事,十二年后(1923年)重回花家舍怀旧,当年冬天去世。

小说结构

小说分为四部分:

一、六指(清光绪27年,1901年)

二、花家舍(清光绪30年,1904年)

三、小东西(四年之后,1908年至宣统2年,1910年)

四、禁语(1911年至1923年)

几个重要线索:

一、由丁树则祖传藏画《桃源图》落入陆老爷之手,引发桃源圣境的幻想,后又有张季元所言“大同”和日记描绘革命前景作延续,至秀米被劫持到花家舍发现父亲的宏愿却在土匪窝里得以实现,再到天旱施粥与学堂对比印证“大同”,至尾声以陆秀米次子视察呼应作结。

二、金蝉的出现

第一只:张季元在薛彦祖被杀后托付给秀米的锦盒中。(P75)

第二只:花家舍六爷庆生强娶秀米,成亲时,尼姑韩六所送。(P140) 第三只:秀米出狱后小驴子来访时留下。(P249)

三、神奇的瓦釜(凤凰冰花)

这件宝物又叫忘忧釜,有一个道士在终南山中历时二十余年,用青铜铸造而成,南人多不识,称之为瓦釜。精通音律的人常用它来占卜,只听它的声音就能预知吉凶未来。更为神奇的是碰上下雪的日子,寒气凝结成霜冻,会出现凤凰冰花图案。最初是一个叫花子用来讨饭盛粥,陆老爷以二两银子买来。后来张季元见了也认为是宝贝,还给秀米讲了一些这宝贝的来历。卖地后,龙府冯管家想见识“凤凰冰花”,宝琛却莫名其妙,随后被喜鹊用作腌制泡菜的坛子。(P212)秀米出狱三年后,再次看到瓦釜,在临死前终于看到了父亲与人对弈的冰花图。

注释

全书出现了10处注释,从《桃源图》至谭功达,分类有真人真事,真人假事,假人真事,假人假事。这里的注释言之凿凿,似是在证明文中所

言非虚,但有的却对上号,如关于喜鹊的注释,如果作者所写属真人假事,那么有的事件也作了注释却是为何?真真假假混杂其间,只当消遣读过也就算了。注释的出现并不新鲜,当年贾先生在《废都》中已有精彩演绎,我认为本书的注释实属画蛇添足。

人物

提到人物,我觉得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虚写的焦先,焦先其人主要由墓碑文字作简介,他是明代道人,明亡归隐,属于“羲皇以来,一人而已”的隐士。由墓碑文引出追随者王观澄,出身仕途,却好道隐逸,然而又为作起土匪来了?由王观澄的花家舍的总规划,联想到陆老爷的发疯和《桃源图》,还有那个瓦釜(不定就是焦先所炼制,不然秀米听了瓦釜声音后为何会飘浮至孤岛荒坟?)以及“蜩蛄会”的“大同”。焦先隐藏在许多人的内心,在现实中追求美好生活无果而只能以出世来维护其内心的桃花源,在隐逸中痛苦的求索着变革之路,他可以说是隐逸者精神的化身。

父亲

父亲陆侃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进士出身,官至扬州府学,官场失意,寄情诗文花草,终因心有不甘,因《桃源图》的启发,设计了一系列理想化的社会蓝图,但在现实中实施不了,想要反抗却没有出路,想要避世没有门路。父亲对于“蜩蛄会”应该有所耳闻,不然在《李义山集》之《无题》诗中“金蟾啮锁烧香入”一句下为何批注:“金蝉,凡女子虽节妇烈女未有不能入者。张季元何人?”这说明母亲和张季元此前已有所接触,父亲对此有疑心并为之痛苦,以府学教授之职不可能分不清“金蟾”和“金蝉”,但他偏要固执己见说是“金蝉啮锁烧香入”,后升级至拳脚相向,甚

至不惜与丁树则绝交。甚至问翠莲“你看我,像不像个乌龟?”到后来赤身裸体走下楼来,火烧阁楼,被认为疯了,为了治疯,母亲用尽了各种办法毫无起色,三年后他竞若无其事地下楼来,离家出走不知所踪。父亲留下仅仅是个剪影,一个落魄失意,理想化色彩极浓,面对现实却无可奈何的一个读书人,一个失败的男人。

母亲

母亲就是一个世俗的妇女形象。作为官太太荣光了一段时间,后来丈夫官场失意,寄情诗文花草可能会冷落了她,四十多岁时,不知为何与张季元(四十上下)认识。骨子里既有冷酷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明仁慈的一面。在小老虎撞破她与张季元的约会后先是说“这孩子真该好好管教,再不听话,哪里来的,就请他回哪里去!”逼得宝琛往死里打,过后又给他做鞋子,这透着她的机心。收租时有佃户缺斤少两,甚至翠莲偷卖粮食的事也宽大处理了。对着张季元的裸尸,号啕大哭,厚葬,体现她大胆仗义的一面。面对秀米的种种变化她无法接受但仍然慈爱地宠着秀米的“排子枪”儿子小东西。她的一生在等待和惶恐中度过。

翠莲

原藉浙江湖州,父母早亡,八岁时被舅舅卖到余杭,十二岁逃至无锡,栖身尼姑庵。先后嫁过四个男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太监。后被父亲陆侃从青楼赎身的时候,她已经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最远到过广东的肇庆。她是个胸大屁股大脚小有一些姿色的女人。她骨子里透着野性难驯,却又特别地迷信,因听信算命人言自己命运悲惨,除非找个属猪的嫁了,后被来普济弹棉花(实为卧底)的属猪的龙守备勾搭上,于是诱卖土地,逮捕秀米,连

相关热词搜索:评剧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电视剧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面桃花的主人公”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面桃花的主人公"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52221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