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植物学判断题

植物学判断题

2016-07-30 14:02:4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植物学判断题(共5篇)植物学判断题题植物学练习题三是非题1原生质是一种亲水胶体。2一个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3在原生质的全部分子组成中,蛋白质分子所占的比例最大。4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合成作用。5原生质体是细胞生活部分结构的总称。6在电镜下观察时,高尔基体呈现为一堆由薄膜所组成的平行排列的圆盘形扁囊。 7细胞中的...

植物学判断题(一)
植物学判断题题

植物学练习题三

是非题

1原生质是一种亲水胶体。

2一个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3在原生质的全部分子组成中,蛋白质分子所占的比例最大。

4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合成作用。

5原生质体是细胞生活部分结构的总称。

6在电镜下观察时,高尔基体呈现为一堆由薄膜所组成的平行排列的圆盘形扁囊。 7细胞中的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8线粒体内含有参与呼吸作用的酶,他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供能中心 9原核细胞无细胞核。

10质膜、核膜、液泡膜、线粒体被膜、叶绿体被膜均是单层膜。

11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活的物质的总和,所以构成生活细胞的所有部位都属于原生质。 12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的原生质,其化学组成各自不同。

13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二部分。

14将原生质体的有形成份去除后,所得到的胶状物质就是细胞质。

15液泡中的液体叫细胞液。

16每个细胞核可以有一至几个核仁。

17核仁是具有膜结构包被的。

18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与储存密切有关的细胞器。

19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20叶绿体中一叠叠扁平圆盘形的囊状构造为基粒。

21种子植物的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22植物细胞都具有次生壁。

23植物所有细胞的细胞壁都是由中胶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组成的。

24在初生纹孔场或纹孔的纹孔膜上以及初生壁上的其他部位都有胞间连丝相互连通。 25胞间连丝只有在细胞壁的纹孔内才能通过。

26细胞壁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但有些细胞没有次生壁。

27细胞壁上明显凹陷的区域称为纹孔。

28细胞壁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增大面积,形成初生壁的增长;增加厚度,形成次生壁的生长。

29复粒淀粉粒是一个淀粉粒具有两个以上的脐和各自的轮纹,外面还有共同的轮纹包围着. 30糊粉粒是一种储藏蛋白。

31糊粉粒是含有大量淀粉的一种颗粒结构。

32高等植物中不存在细胞无丝分裂现象。

33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34植物各种器官的生长是因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造成的。

35原分生组织分部于植物的胚及根尖、茎尖部位。

36原分生组织是初生分生组织的最年幼的发育阶段,按照起源来讲,主根和主茎顶端的原分生组织起源于种子内的胚。

37次生分生组织起源于初生分生组织。

38原分生组织可以直接形成表皮、皮层和中柱。

39小麦、玉米拔节是植物居间生长的结果。

40植物的表皮细胞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组成的。

41表皮细胞的功能就是起保护作用。

42叶表皮上的气孔能进行蒸腾作用,根表皮上的气孔能进行吸收作用。

43保护组织可分为表皮组织、周皮、树皮三类。

44保卫细胞和保卫细胞所围成的缝隙合在一起叫做气孔。

45周皮是由木栓层和木栓形成层两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

46水生植物的贮水组织很发达。

47传递细胞担负着细胞间短距离的运输作用。

48薄壁细胞分化程度浅,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可转变为分生组织或进一步分化为其他组织。 49机械组织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细胞具有加厚的细胞壁;二是细胞排列的很紧密。 50厚角组织的细胞壁在角隅处明显加厚,但这种加厚仍属初生壁性质。

51厚角壁组织具有潜在的细胞分生能力。

52木本植物茎干坚固的原因主要是木本植物茎干中含有大量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53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都具有次生壁,但厚角组织的壁是不均匀增厚的,而厚壁组织的壁是均匀增厚的。

54厚角细胞和石细胞都是死细胞。

55木栓层细胞、纤维细胞、石细胞、厚角细胞、筛管、管胞、导管等全部都是死细胞。 56筛胞是一种存在于被子植物中,端壁特化成筛板的细胞。

57导管是由一连串的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导管分子间的横壁溶解为穿孔,成为被子植物中的主要输导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管状构造。

58筛管分子间有穿孔相通,其中有联络索通过。

59在筛管细胞的横壁上有筛孔的部位叫筛域。

60导管和管胞都有五种不同类型。

61导管是没有细胞核的特殊的生活细胞。

62导管是主要的输导组织,水分、无机盐、营养物由此不停的上、下运输。

63在筛管细胞的横壁和侧壁上有筛孔的部位叫做筛域。

64导管和筛管均属输导组织,所不同的是导管分子成熟后为具厚壁的死细胞,而筛管分子成熟后为具有核及原生质的生活细胞。

65管胞没有端壁,更没有端壁穿孔,其输导功能主要由管胞两端侧壁上的纹孔进行。 66筛孔是分布于筛管分子的端壁——筛板上的穿孔。

67导管中的侵填体形成后到第二年春天还可以溶解。

68筛板是指分布着筛域的筛管分子的横壁。

69无限维管束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构成。

70柑桔叶及果皮中常见到的黄色透明小点的油囊(分泌腔)是由于细胞间的胞间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的。

71分泌道和分泌腔都是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的。

72种子是绿色植物共有的器官。

73豆科类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主要储藏在子叶中。

74面粉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

75种子中胚乳最重要,在成熟的种子中没有胚乳,胚就不能生长。

76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胚。

77胚乳的主要功能是储藏营养物质。

78菜豆是双子叶有胚乳种子,种子肾形,外面具有一白色或杂色色斑的种皮。

79处于不萌发状态的种子称为休眠种子。

80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中,不久就吸水膨胀,这种吸胀现象就标志着种子开始发芽。

81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

82种子播种的深浅可决定花生种子的幼苗类型。

83洋葱是属于双子叶植物。

84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85根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组织成熟过程都是由内向外逐渐成熟的,茎也不例外。 86根毛的主要功能是起保护作用。

87侧根是维管形成层产生的。

88双子叶植物根能够不断增粗是由于有侧生分生组织。

89根毛和侧根的来源是一致的。

90根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是相间排列的。

91水稻根也有次生结构。

92根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发达,次生构造中仍有皮层存在。

93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看到木质部的脊数为三个,并有三束韧皮部与之相隔排列,我们称“六原型”。

94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95根的初生结构来自原形成层,次生结构来自中柱鞘。

96根系有两种类型,直根系由主根发育而来,须根系由侧根所组成。

97根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为相间排列,各自成束。

98根内皮层细胞壁全面加厚并木质化成为凯氏带。

99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是内始式,而韧皮部发育方式是外始式。

100单子叶植物根和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区别是维管束中没有导管。

101藻类植物都是原核植物。

. 102食用的藻类发菜是属于褐藻门植物,它生于海里。

. 103蓝藻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

. 104蓝藻色素体中,类囊体单条不叠成带。

【植物学判断题】

. 105蓝藻都具有固氮作用。

. 106蓝藻和细菌没有细胞核都属于原核生物。

. 107所有的原核细胞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膜结构。

. 108螺旋藻是属于蓝藻门,可食用

. 109蓝藻门中,有些种类具有异型胞,它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繁殖。 . 110衣藻的生活史中仅产生一种二倍体的植物体。

111.衣藻常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营养繁殖。

. 112团藻的生活史中,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所以它具有世代交替。

113团藻属植物的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现象。

114团藻的藻体是多细胞群体。

115盘藻和团藻都是定形群体。

116水绵的合子称为复大孢子。

117轮藻门和绿藻门的光合色素和贮存养分相同。

118轮藻和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都出现原丝体,都是配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都具有世代交替。

119轮藻的精子具有鞭毛。

120高等植物是从绿藻门植物发展演化而来的。

121红藻都生活在海水中。

122子囊菌的产囊体和红藻的囊果都是产生卵细胞的生殖器官。

123紫菜的生活史要经过叶状体阶段与丝状体阶段。

124紫菜属(porphyra)生活史中有两个单相的植物体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没有世代交替现象。

125食用部分的叶状体紫菜是配子体,而食用的海带则为孢子体。

126紫菜叶状体是配子体,而丝状体是孢子体。

127紫菜属(porphyra)的生活史具有异形世代交替。

128紫菜属和海带属的植物体都称为孢子体。

129水云的生活史是同形世代交替,海带的生活史是异形世代交替。

130海带属(laminria)的生活史属于异形世代交替,所见到的藻体是孢子体。

131海带的拉丁学名是laminari japonioa.

132藻类植物是一群异养的原植因为它们有载色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133藻类植物体都是单细胞或群体。

134藻类植物都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

135藻类主要生活在水中。

136藻类植物体内部都含有叶绿素,因而它们的藻体都是绿色的。

137藻类植物分门的主要依据是植物体的形态特征。

138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藻类是水生的,菌类则是陆生的。

139粘菌生活史中在繁殖时期产生一团裸露、无壁、多核,能变形运动,吞食食物的原生质团。

140细菌都是寄生植物。

141放线菌是细菌和真菌的中间类型。

142菌根是真菌寄生在根的皮层细胞内或间隙中,形成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而根瘤是细菌寄生在根的皮层中,刺激皮层细胞,使皮层细胞和细菌迅速繁殖,皮层部膨大而成。 143毛霉是属于接合菌。

144玉米黑粉菌不产生子实体。

145根霉常寄生在馒头上。

146根霉的营养菌丝无隔。

147酿酒酵母是属于子囊菌。

148青霉产生孢囊孢子进行繁殖。

149青霉的菌丝是多细胞丝状体,在显微镜下看到菌丝有分隔,在繁殖时可看到分生孢子梗及其呈扫帚状和在顶端成串的分生孢子。

150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分生孢子梗是单细胞,不分枝,顶端膨大呈球形,而后者是分生孢子梗有数次分枝,呈扫帚状。

151子囊菌在形成子囊孢子之前要经过锁状联合过程。

152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子囊壳着生在子座内,所以子座称为子实体。 153小麦杆菌是只寄生在小麦上的真菌。

154食用的木耳是它的子实体,称担子果。

155子囊果和担子果都是子实体。

156银耳是属于担子菌。

157所谓次生菌丝是指菌丝的每个细胞中均具双核,它在子囊菌和担子菌的生活史中占主要地位。

158双核菌丝只有担子菌纲才有。

159担子菌的锁状联合和子囊菌的钩状体相似。

160担子菌的双核菌丝和子囊菌的产囊丝来源相同。

161真菌门中,各种真菌的营养体(菌丝体),除少数为单核细胞之外,都是分枝的多细胞的菌丝体。

162真菌植物的贮藏养分主要是肝糖。

163子囊和担子皆是发生核配和减数分裂的细胞。

164菌类植物由于不具叶绿素而属于典型的异养植物。

165大多数高等真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组成。

166根瘤和菌根是植物界菌类植物寄生在种子植物上典型例子。

167地衣中的藻细胞分布于上皮层之下,成层排列,称为异型地衣。

168地衣是细菌和藻类组成的主要复合体植物。

169在城市里少见地衣植物,是由于它喜欢新鲜空气,对有毒气体敏感而难生长,因而常用以监测空气污染。

170苔纲植物的假根一般为单列细胞。

171光萼苔植物体是无背腹之分的茎叶体。

172地钱的雌、雄生殖器官分别长在不同的植株上。

173地钱的雄生殖托为孢子体。

174地钱是雌雄同株植物。

175地钱的原丝体能形成多个植株。

176由于角苔的孢子体外壁上含有叶绿体,能独立生活一个短时期,所以它门和蕨类植物一样,都是孢子体可以独立生活,孢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

177泥炭藓的孢子体无蒴柄。

178泥炭藓的配子体无假根。

179平常见到绿色的具有茎、叶和假根的葫芦藓植物体,它的染色体是单倍的(n). 180葫芦藓的雌、雄生殖器官分别长在不同的植株上。

181葫芦藓的孢子体构造比苔类复杂,孢蒴内有蒴轴,除产生孢子外还具弹丝。 182藓类(葫芦藓)的孢子体包括孢蒴,蒴柄,基足和蒴帽四部分。

183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产生原叶体。

184苔藓植物产生的颈卵器进行有性生殖。

185苔藓植物比藻类进化,已具根、茎、叶。

186从苔藓植物开始就有了真正的根。

187苔藓植物是有胚植物。

188苔藓植物绝大数是陆生植物,但其受精过程必需有水才能进行。

189苔藓植物的原丝体和蕨类植物的原叶体都是产生有性生殖器官的植物体。

190苔藓植物的配子体依附在孢子体上,靠孢子体供给养料生活。

191bryophyta是“蕨类植物”的拉丁名。【植物学判断题】

192苔藓植物一般没有维官束结构,输导能力很弱。

193苔藓植物是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194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和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

195从苔藓植物开始,植物就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加上它具有其它较进化的特点,因而,成为孢子植物中最高的类群。

19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史正好相反,前者配子体发达,后者孢子体发达。 197颈卵器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198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形成颈卵器。

199从苔藓植物到裸子植物都有颈卵器和精子器。

植物学判断题(二)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1. 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2. 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一, 自花传粉:(1)两性花,花的雄蕊常围绕雌蕊而生,而且挨得很近,所以花粉易于落在

本花的柱头上。(2)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是同时成熟的。(3)雌蕊的柱头对

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中雄配子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二, 异花传粉:(1)花单性,而且是雌雄异株植物;(2)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

熟,在雄、雌蕊异熟现象中,有雄蕊先熟的。(3)雄、雌蕊异长或异位的,也不能自花传粉。(4)花粉落在本柱头上不能萌发的,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3. 简述孢原细胞到形成成熟胚囊的过程。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大孢子经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了8个核,8个核进一步形成7个细胞的胚囊,即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有的植物种类;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在受精前,仍保持分离状态,有的植物种类,二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一,称为次生核。

4. 简述双子叶植物花和禾本科植物小穗的组成。 双子叶植物花分为五部分: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被又分为花萼和花冠,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乔本科植物小穗分为浆片、外稃、雄蕊、子房、内稃、柱头、花丝、花药、颖片。

5.请叙述小枝与复叶的区别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称为单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称为复叶。

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结构形成后,由于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木桩形成层的活动,接着进行次生生长,从而形成次生结构,和根的次生生长相同,使茎不断加粗。

7.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自花传粉的植物所产生的两性配子,是处于同一个生活环境下的,二配子的遗传性缺乏分化作用,差异很小所以融合后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小。而异花传粉由于雌、雄配子是在彼此不完全相同的环境下产生的,遗传性具较大差异,融合后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力。

自花传粉对于某些植物来说仍是有益的,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弥补了这一缺点。

8.简述孢原细胞到形成成熟花粉粒的过程。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的形成)

造孢细胞有丝分裂几次,产生大量的小孢子母细胞(特点:体积大,核大,质浓且丰富)再减数分裂二次,产生四分体(四个结合在一起的子细胞)以后四分体的细胞各自分离,形成四个单核花粉粒(小孢子).

注:造孢细胞有丝分裂几次形成大量花粉母细胞.但也有不分裂直接形成花粉母细胞的如锦葵科,葫芦科.

由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四个小孢子细胞里的染色体数只有原来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但在受精过程中,由于两性配子的融合,产生新个体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原有母本的染色体数.

小孢子(未成熟 的花粉粒)的形成

花粉母细胞减分——小孢子:(早期小孢子的特点:单核,细胞壁薄,富含原生质,核位于中央,无萌发孔)后发育(营养来自解体绒毡层)壁厚,有中央液泡,核靠边,出现萌发孔——继续发育长大:核进行有丝分裂成两细胞:大:营养细胞(内有淀粉,脂肪与花粉管有关),小:生殖细胞.核外形成二层增厚的壁(减分结束后不久形成)

9试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一粒种子在经过短暂的休眠期以后,获得合适的内在和外界生活环境之后,萌发为幼芽,并逐渐长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经过一段时期的成长发育后,一部分顶芽或腋芽不在发育为枝条,而是转化为花芽,形成花朵。由雄蕊的花药里形成花粉粒,雌蕊子房的胚珠里形成胚囊。花粉粒又和胚囊各自分别产生雄性配子和雌性的卵细胞。经过传粉、受精,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以后发育为种子的胚;另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结合,发育为种子中的胚乳。最后花的子

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种子中孕育的胚是新生的一代的雏体。

10.试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

禾本科植物有特化的箨叶,双子叶植物没有;禾本科植物茎有明显的节,而且每节处有环状箨叶痕,双子叶植物没有环状箨叶痕;禾本科植物茎多中空,双子叶植物茎多充实。禾本科植物维管束呈散生状,双子叶植物呈环状。禾本科植物没有形成层,不能够进行增粗生长;双子叶植物有形成层,能够进行增粗生长。 11.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

花粉从花粉囊里散出后,落到同一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叫做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送到同一植物或不同植物另一株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称为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1)两性花,花的雄蕊常围绕雌蕊而生,而且挨得很近,所以花粉易于落在本花的柱头上。(2)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是同时成熟的。(3)雌蕊的柱头对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中雄配子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植物学判断题】

异花传粉:(1)花单性,而且是雌雄异株植物;(2)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在雄、雌蕊异熟现象中,有雄蕊先熟的。(3)雄、雌蕊异长或异位的,也不能自花传粉。

(4)花粉落在本柱头上不能萌发的,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12.简述双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双受精过程: 一方面,精细胞与卵细胞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通过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使合子具有双重遗传性,既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中可能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新变异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另一个精细胞与 2 个极核或 1 个次生核(中央细胞)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及其发育成的胚乳,同样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跃,更适合于作为新一代植物胚胎期的养料(在胚的发育或种子萌发过程中被吸收)。这样,可以使子代的变异性更大,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为广泛。因此,双受精作用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在植物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13.试述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分裂成顶细胞(合点端)和基细胞(珠孔端),基细胞将来发育成珠柄,顶细胞将来发育形成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植物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组织。 细胞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特化。

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疏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并具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组织。 通道细胞:细胞具有凯氏带,但壁不增厚。

外始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过程中,是由外方开始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

内起源: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 菌根:能够和真菌共生的种子植物的根

分蘖:乔本科植物是由地面下和地面上的分蘖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

髓射线: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 环髓带:有些植物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二者界限分明,这外围区称为环髓带。 内始式:木质部的分化,是由内(原生木质部)向外(后生木质部) 年轮:部分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称为年轮。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蘖位:所谓蘖位,就是分蘖在第几节上,这个节位就叫蘖位 芽鳞痕:顶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束中形成层: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形成成熟组织时,并没有完全分化为维管组织,在维管束的初生木质

植物学判断题(三)
植物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细胞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胞间连丝 5.细胞周期

(二)填空:

1.质膜具有 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 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 、 和 。

4.质体是 、 和 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 的中心。

6.胞间连丝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 的桥梁。

7.纹孔膜是由 和 组成的。

8.花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中。

9.纺锤体由 构成。

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 期,片断互换发生在 期。

11.植物细胞原生质中主要的有机物有 、 、 、 。

12.植物细胞中的储藏物质主要有 、 、 等三种。

(三)判断与改错: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性质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检验植物细胞贮藏的油类和脂肪时,通常使用的化学试剂是苏丹Ⅲ。

12.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四)选择填空: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

A. 微丝 B.核糖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

A.显微结构 B.亚显微结构 C.超显微结构 D.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 ),具双层膜结构的有( ),具非膜结构的有(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细胞壁 E.液泡 F.质膜

G.微管 H.染色体 I.高尔基体 J.内质网 K.核膜 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 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C.果胶质 D.角质和纤维素

5.鉴定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通常( )。

A.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C.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

淀粉 D.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白色体

9.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在( )加倍。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0.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 )。

A.染色体 B.染色单体 C.子染色体 D.染色质

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 ),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A.细胞分裂两次,DNA未复制 B.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一次 C.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 D.细胞分裂一次,DNA复制一次

12.减数分裂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I的( )。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13.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RNA C.DNA和核糖体 D.DNA和磷脂

14.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E.间期

(五)问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3.简述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 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 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

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5.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

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二)填空: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 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 7.初生壁、胞间层 8.液泡 9.纺锤丝 10.前期I的偶线、粗线。11.核酸、蛋白质、脂肪、多糖 12.淀粉、蛋白质、脂肪

(三)判断与改错:

判断: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改错:1.细胞 4.因细胞为木栓细胞,原生质体已解体消失 7.水 8.除细菌、蓝藻外

9.并非 12.或多个方向 13.只有染色纺锤丝 15.S期 16.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17.减数分裂 19.电子 20.微管

(四)选择填空:

1.C 2.A 3.C、E、F、I、J、A、B、K、D、G、H、L 4.A 5.C 6.C 7.A 8.B 9.A

10.D 11.B 12.B 13.A 14.A

(五)问答题: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

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在电镜下观察,可见线粒体外围为双层膜结构的被膜,其外膜的外表面附有大

量的核糖体,内膜在许多部位向内褶入,形成管状、片状或搁板状的突起——嵴;在嵴及内膜的内表面均匀地分布着形同大头针状的电子传递粒(ETP),其内含有ATP酶,可催化ATP的合成。腔内充满以可溶性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液状基质,并含有一系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的最终氧化都是在此进行,同

时释放出能量,故线粒体又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3.答:细胞核的基本结构为核膜、核仁及核质三部分。

在电镜下观察,可见核膜为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外膜薄,其外表

面附有核糖体,内膜厚。核膜上分布有大量的核孔,是核内外物质直接交换的主要通道。核膜具选择性,可控制核内外的物质交换。

核内具1至多个核仁,为一球形小体,其嗜碱性强,折光率高,很容易被碱性染料着

色且在光镜下呈一亮点,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亚单位。

核膜以内、核仁以外的部分是核质。经碱性染料染色,着色深的部分为染色质,浅的

部分为核液。其中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一般呈颗粒状、细丝状等,在分裂期转变成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

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1)储存、传递遗传信息;(2)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控制

植物的生长及发育。故细胞核又称为细胞的“控制中心”。

4.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

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第二章,组织

思考与练习:

(一) 名词解释:

1. 植物组织 2.细胞分化 3.分生组织 4.传递细胞 5.维管束、维管组织和

维管系统 6.细胞的全能性 7.极性

(二) 判断与改错:

1. 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2.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3.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4.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5.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6.“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7.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8.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9.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三) 填空:

1.导管是由许多 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 孔,侧壁有 、 、 、 和 五种加厚式样。

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等三类。

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 和 。

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和 。

【植物学判断题】

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 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 组织。

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 、 、 、 和 。

7.周皮是 生保护组织,来源于 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 、 和 。

8.管胞除具 的功能外,还兼有 的功能。

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 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

所利用的是 组织。

10.石细胞属于 组织,叶肉细胞属于 组织,腺毛属于 结构。

1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 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 索彼此相连。

(四)选择填空:

1.次生分生组织可由( )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2.导管分子端壁上具有( )。

A.穿孔 B.纹孔 C.气孔 D.筛孔

3.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

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 B.筛管分子和纤维 C.导管分子和纤维 D.纤维和伴胞

4.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 )。

A.侧壁具筛域 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端壁具筛板 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5.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 )。

A.气孔 B.皮孔 C.穿孔 D.纹孔

6.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 )。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7.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拨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 )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8.皮孔出现在( )。

A.初生保护组织中 B.根的表皮上 C.树皮上 D.次生保护组织中

9.气孔器出现在( )上。

A.周皮 B.表皮 C.树皮 D.皮层

(五)问答题:

1.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2. 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细胞组成的结构和作用单位。

2.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3.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一般能持续地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这种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4.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5.由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叫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或者其中之一称为维管组织。一株植物的整体或一个器官的全部维管组织的总称为维管系统。

植物学判断题(四)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_附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

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

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

3.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

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4.细胞器: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

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5.胞基质:细胞质中没有分化的部分,即使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也是透明的。

6.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加厚,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

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7.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

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8.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

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9.后含物:细胞生活过程中,不仅为生长、分化提供养料和能量,同时也产生贮藏物质、代谢中间

产物以及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

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

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12.细胞全能性:任何一个生活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都可以形成一个

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13.组织: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在个体发育上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

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或细胞组合。

14.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分为有限维管束和

无限维管束。

15.维管组织: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

16.维管系统:一个器官或一个个体中的维管束的总称。

17.质体:植物细胞(细菌、真菌和蓝藻除外)所特有的,一类合成、贮藏同化产物的细胞器。尚

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体,分化成熟的质体根据其颜色和功能不同,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

18.侵填体:由于导管的成熟老化,在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的未增厚区域侵入

导管腔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后期常为单宁、树脂等填充,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

19.胼脂体:在筛管成熟的过程中,筛板上围绕筛孔积累胼脂质,进而形成垫状结构而阻塞筛孔,

使筛管失去输导能力,这种垫状结构称为胼脂体。

20.细胞骨架:细胞内的微管、微丝、中等纤维等,它们在细胞内形成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将细

胞内的各种结构连接和支架起来,维持在一定的部位上执行各自的功能。

五、问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根据位置和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各分为哪几类?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植物学判断题】

物更高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5.植物细胞壁由哪几层构成?各有何特点?

5.答: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间,主要化学组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大时可以增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

6. 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

6.答: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

7. 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

7.答: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88. 何谓细胞全能性?它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生活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细胞全能性对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的建成、生物遗传工程以及在生产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已为细胞、组织培养所证实。并已成为一些作物、花卉等植物的快速繁殖手段应用于生产实践。

种子与幼苗

一、名词解释

1. 器官: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

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 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胚、胚乳

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3. 幼苗: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的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萌发时,【植物学判断题】

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可分为两类: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4. 种子休眠: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产生的种子,脱离母体后仍不能立即萌发,需要经过

一段时间的休眠,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幼苗。

5. 上胚轴:在种子的胚中,从子叶节到胚芽的一段胚轴。

6. 下胚轴:在种子的胚中,从子叶节到胚根的一段胚轴。

7. 有胚乳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如小麦、

玉米、蓖麻的种子。

8. 无胚乳种子: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成熟后的种子

没有胚乳,叫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

9.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下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形成子叶

出土的幼苗。

10.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上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在土壤

中,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

11. 通过组织培养诱导产生胚状体,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人工种皮)加以包裹,从

而获得可以代替种子的人工培养物。

12. 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入生理活跃状态,开始生长,并形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这一过程

称为种子萌发。

五、问答题

1.表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1.

胚 胚轴

胚根

胚乳:贮藏营养物质

2 简述种子萌发必须的外界条件。

2. 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水分、氧气、温度。

(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燥的种皮经水浸润后,结构松软,氧气才易进入,同时,胚根、胚芽才能突破种皮,种子萌发时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必须以水作为介质。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氧气。种子萌发时,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而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则必须有氧气才能完成。

(3)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种子萌发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需要各种酶作为催化剂,而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范围才具有催化活性。

植物学判断题(五)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下册)

第三部分 孢子植物学

一、“藻类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外生孢子 内生孢子 2.孢子 配子 3.载色体 蛋白核 4;茸鞭型鞭毛 尾鞭型鞭毛 5,世代交替 核相交替 6.同形世代交替 异形世代交替 7.无性世代 有性世代 8.孢子体 配子体 9.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10.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卵式生殖

11.单室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 12.孢子囊 配子囊 13.果孢子体 四分孢子体

(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错者打“-”)

1.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 )

2.蓝藻的色素体中,光合片层不集聚成束,而是单条的有规律的排列, ( )

3.蓝藻的光合色素分布于载色体上。 ( )

4.蓝藻细胞没有分化成载色体等细胞器。 ( )

5.蓝藻生活史中没有具鞭毛的游动细胞。 ( )

6.蓝藻除了营养繁殖之外,还可拟产生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 )

7.蓝藻细胞都无蛋白核。 ( )

8.蓝藻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且壁外多有明显的胶质鞘。 ( )

9.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物分散在中心质中。 ( )

10.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有异形胞,它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繁殖。 ( )

11.裸藻门植物的细胞均无细胞壁,故名裸藻。 ( )

12.裸藻的藻体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三种类型。 ( )

13.裸藻门绿色种类的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其上有时有蛋白核。 ( )

14.裸藻的绿色种类和无色种类均营自养生活。 ( )

15.甲藻门植物都具由纤维素的板片嵌合成的细胞壁。 ( )

16.甲藻的细胞均有横沟和纵沟。 ( )

17.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的茸鞭型鞭毛。 ( )

18.金藻门植物都具含纤维素和果胶质的细胞壁。 ( )

19.金藻门植物细胞的载色体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较少,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

多,因此,载色体呈黄绿色、橙黄色或褐黄色。 ( )

20.黄藻门植物的细胞壁都是由两个“H”形的半片套合而成。 ( )

21.黄藻。门与金藻门的贮藏物质均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 )

22.无隔藻属植物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 ( )

23.无隔藻属植物贮藏物是油,没有淀粉。 ( )

24.无隔藻的藻体是管状分枝的单细胞多核体。 ( )

25.硅藻运动是由于细胞具鞭毛的缘故。 ( )

26.硅藻的细胞壁是由上壳和下壳套合而成。 ( )

27.硅藻的复大孢子仅仅在有性生殖时才形成。 ( )

28.硅藻的细胞壁含有果胶质和纤维素。 ( )

29.硅藻的营养体是单倍体。 ( )

30.无隔藻属的营养体为二二倍体。而羽纹硅藻属的营养体为单倍体。 ( )

31.无隔藻属和中心硅藻纲植物生活史中无世代交替。 ( )

32.硅藻的复大孢子为二倍体。 ( )

33.硅藻分裂多代后,以产生复大孢子的方式恢复原来的大小。 ( )

34.硅藻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半片始终作为子细胞的上壳,老的半片作为下壳。 ( )

35.绿藻门植物的营养细胞均无鞭毛。 ( )

36.似亲孢子是指在形态上与母细胞相同的游动孢子。 ( )

37.绿藻门植物的游动孢子有鞭毛和细胞壁,而静孢子则无鞭毛和细胞壁。 ( )

38.绿藻细胞中的载邑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类似。 ( )

39.衣藻的减数分裂为合子减数分裂。 ( )

40.衣藻的生活史中仅产生一种二倍体的植物体。 ( )

41.团藻的细胞为衣藻型。 ( )

42.团藻的生活史中,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所以它具有世代交替。 ( )

43.团藻的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 ( )

44.小球藻属植物和栅藻属植物无性生殖时产生似亲孢子。 ( )

45.丝藻属植物生活史中具同形世代交替。 ( )

46.石莼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 )

47.水绵的植物体为二倍体。 ( )

48.水绵接合生殖时,从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与另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在水中结合

形成合子。 ( )

49.轮藻生活吏中具原丝体阶段。 ( )

50.轮藻生活史中具异形世代交替。 ( ) 5L轮藻植物的繁殖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类型。 ( )

52.红藻门植物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均不具鞭毛。 ( )

53.红藻门植物的果孢子均是单倍体的。 ( )

54.多管藻属植物的生活史中的配子体、果孢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 )

55.多管藻属植物生活史中具异形世代交替。 ( )

56.褐藻门在营养时期细胞不具鞭毛。 ( )

57.褐藻门的藻体都是多细胞体。 ( )

58.水云的多室配子囊是多细胞结构,每个细胞都产生配子。 ( )

59.海带的孢子为异型孢子。 ( )

60.我们所食的海带为配子体,其可:分成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 ( )

(三) 填空

1.蓝藻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为和两部分,其中光合色素含在部分。

2.蓝藻门植物通常以产生、

3.颤藻的丝状体上有时有空的死细胞,呈——形,丝状体断裂分成数段,每一段叫做一个 。

4.裸藻细胞前端着生1—3根型鞭毛,具一个红色的为 和 ,储藏物质主要是 。

5.广义的金藻门包括纲。有的分类系统将此三纲独立为三个门,即为 门、 门和 门。

6.金藻门、黄藻门和硅藻门植物细胞中,叶绿素成分为和,贮藏物为 ,生活史中无 交替。

7.无隔藻属于门植物。以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披针桥穹藻(Cym-bella lanceolata)属于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

8.硅藻的生活史中有倍体,是减数分裂,具 交替。

9.复大孢子是植物特有的。梯形结合是

10.绿藻门植物以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

殖。有性生殖有 生殖、 生殖、 生殖和 生殖四种类型。

11.衣藻植物体前端有两条等长型鞭毛,是衣藻在水中的 “器官”;鞭毛基

部有两个 ,一般认为是 “器官”;具1个红色 ,具 作用;一枚 状叶绿体,内有一个 ,叶绿素成分为 和 ,贮藏养分为 。

12.石莼的生活史中出现2种植物体,。其中是单倍体,为——减数分裂,具 交替。

13.松藻的生活史中仅一种植物体,其染色体为

14.水绵叶绿体为。

15,水绵生活史中仅1种植物体,为合子是唯一的因此,仅具 交替。无 交替。

16.紫菜的雌性生殖器官称。

17.多管藻的是由受精果胞经分裂产生的,由它产生 孢子,进而发育为 体。

18.多管藻的萌发形成二倍体的四分孢子体,在四分孢子体上形成一,经

过 分裂形成 ,由它萌发形成 。

19.海带孢子体分和三部分,内部为无色的暗褐色的是 ;细胞中的叶绿素为 和 ,光合产物为 。

20.大多数真核藻类都具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沿着生 殖的方向演化。

21.藻胆素是和

22.门、门和a和c及墨角藻黄素。

23.门在植物界的系统发育中,居于主干地位。

(四)选择填空(有的小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藻类植物中具原核细胞的植物是

A.发莱 B.海带 C.水绵 D.原绿藻

2.现在一般将无隔藻属列入黄藻门,是因为是由于 。

A.无隔藻属和绿藻门都具同配生殖

B.无隔藻属的光合色素、载色体的亚显微结构和贮藏物等都似黄藻门

C.无隔藻属具典型的卵式生殖,在绿藻门中许多种也有卵式生殖。

D.无隔藻属的有性生殖似黄藻门的有性生殖

3.下列藻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核相交替的是。

A.颤藻 B.团藻 C.硅藻 D.紫菜

4.下列藻类植物中, 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1门。

A.Chlorophyta B.cyanophyta C.Phaeophyta D.Rhodopyta

5.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

A.叶绿素a和b B.尾鞭型鞭毛 C.接合生殖 D.光合产物为真淀粉

6.下列藻类植物中,具世代交替的是

A.颤藻 B.衣藻 C.水 D.多管藻

7.下列藻类植物中,植物体(营养体)为二倍体的是。

A.水绵 B.硅藻 C.松藻 D.轮藻 E.鹿角菜

8.

A.果孢子体 B.四分孢子体 C.果胞 D.多室配子囊

E.雄配子体 F.孢子体 G.原丝体

9.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是

A.水云 B.多管藻 C.海带 D.石莼

10.下列藻类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是。

A.水绵 B.轮藻 C.海带 D.萱藻 E.礁膜

11.下列藻类植物中,细胞含口十绿素a和b的为;叶绿素a和c的为;叶绿素a和d的为 。

A.裸藻门 B.甲藻门 C.金藻门 D.硅藻门 E.绿藻门 F.红藻门 G.褐藻门

12.在藻类植物生活史中,核相交替与世代交替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有核相交替就—一定有世代交替 B.有世代交替就一定有核相交替

C.有核相交替不——定有世代交替 D.没有核相交替就一定没有世代交替

13.下列藻类植物中,不具无性生殖的是

A.裸藻门 B.蓝藻门 C.轮藻门 D.红藻门

14.下列藻类植物中细胞具眼点的是。

A.裸藻 B.衣藻 C.金藻 D.黄藻

15.下列藻类植物中,雌性生殖器官具不孕性细胞的是。


植物学判断题相关热词搜索:植物学判断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植物学判断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植物学判断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5259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