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2016-09-09 09:17:0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共4篇)失地农民现状问题及对策失地农民现状问题及对策学号:0936001250188 姓名:邱晓华【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征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称之为“失地农民”。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的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困难,了解到他们的心态及期望...

篇一: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及对策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号:0936001250188 姓名:邱晓华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征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称之为“失地农民”。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的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困难,了解到他们的心态及期望,提出对策及建议。建立“以人为本、和谐的社会”,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理论课题,也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农民不可避免地要失去部分承包土地。有史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唇齿相依,谁也离不开谁;农民精心耕耘土地,土地则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但是,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必须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他们在农业之外去才找新的生活。本文选取新建县新祺周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新祺周是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该开发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省政府批准成立, 是昌九工业走廊上的一个重点开发区。为了顺应江西昌九工业走廊的发展,实现南昌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扩张,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为支持开发建设,大量的农用耕地被征用,大量的农民放弃了自己耕种大半辈子的土地。为了解失去土地后农民生活的情况,笔者在对100户耕地被大量征用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土地是农民一切生存的希望和资本,扮演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失地农民。

被调查的100户农户家庭人口为308人,其中劳动力132人。调查户家庭原有耕地共137.23亩,被征用104.58亩,人均征用0.92亩;征用后剩下耕地31.75亩,人均剩余0.28亩。100户农户中,征地后收入增加的有61户,占61%;收入减少的有39户,占39%。308个劳动力中,征地安置就业5人,外出务土132人,经营农业100人,经营二、三产业45人,赋闲在家26人,分别占1.6%、42.9 %、32.5%、14.6%和8.4%。

1、调查户总体上征地后收入和支出均高于征地前。调查户征地后年人均纯收入为3622.89元,比征地前的3402.537元增长6. 5 %;征地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745. 04元,比征地前的2662. 207元增长3.1%。从调查情况看,征地后收入的绝对数有所增长,但受物价等因素的影响,支出也相应地上涨。土地被大量征用以后,打破了农民多年以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多数农村劳动力必须离开土地,在农业之外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企业相对较多,农民找到工作的机会比较大,务工的人数比较多。另一方面,失地农户的村庄多处于县、镇边缘,外来人口多,接收信息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成功率比较高。部分失地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小商店经商、建房屋出租或买车辆搞运输,增加收入的门路比较多。另外,一部分村集体利用部分征地款搞了一些企业

或建一房出租,每年都有一定的分红给村民。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差,经商务工的收入均比务农高,失去土地后农民总体上收入还是有所增加。

2、约有四成调查户征地后收入减少。在失地减收的39户农户中,一部分是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不能找到工作就业;一部分是由于家庭人口多,子女尚小,劳动力少,吃饭人多挣钱人少;一部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营二、三产业失败;还有一部分是家庭中长期有人患病,吃药看病花去大量的钱。这些农民家庭,失去土地后收入普遍降低。39户农户征地后收入共减少96440.7元,户均减少2472.82元,人均减少524.137元。

3、调查户中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比较多,从事农业人员比较少。100农户中外出务工人数为132人,户均1.32人,比全省农户平均水平多0.59人,多81%。从事农业的人数为100人,户均1.00人,比全省农户平均水平少1. 00人,少50%;失地农户由于耕地被大量征用,剩下的耕地很少,容纳不了多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人员自然很少。

二、失地农民存在的困难

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耕地被征用,农业收入减少。如非农就业不顺利则家庭收入减少,是不少失地农民都遇到的问题。一部分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没有其它技能,一旦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收入便骤减,生活陷于困难。如桥东农民张兹祥,全家七口人,四个劳动力,原来有10亩地,被征用了8.6亩,目前人均只有0.2亩地。现在只是一个人种地,其它三个劳动力赋闲在家,找不到工作,解决日常生活开支都

很困难。耕地大量征用后,剩下的耕地很少,农民弃之可惜,耕之无效益。博罗农民刘耀辉说:“要征地最好全部征完,剩下耕地不多不少不知办啥好。”

2、失地农民就业受外省劳动力冲击。江西省每年有上百万外来人口,外省民工对江西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本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外省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年纪轻,能吃苦,工资要求低,本地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的几乎没有竞争力。新祺周有个农户反映,他们村附近有一个针织厂,老板为湖南籍,该厂上百名工人八成是湖南民工,像他那样近50岁的失地农民在厂里根本找不到活干。不少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无地可种,富余劳动力增多,但是找工作很不容易;一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找不到土作,只能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也没有什么收入。一些农民反映,他们供子女读高等院校花了很多钱,希望毕业后能帮助家里,但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土作,不但帮不了家里,还要向家里要钱。农民王淑英说:“儿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心情很不好,全家也跟着难受。”调查户308个劳动力中,有26人赋闲在家,无(失)业率达到8.4%。

3、教育支出大,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农户有的家庭有两个或以上的小孩同时在上学,有读中专、大专的开支更大,农民靠木身的收入很难维持下去,只有向亲戚朋友借债。桥西村民徐汉红家中七口人,五个小孩在读书,一个读大专,两个读中学,两个读小学。读大专的一年至少要六千元的费用,读中学的学杂费两个人一年要四千元,读小学的两个人每年也要上千元,单教育支出每年已超过万元。该农户一年收入还不到9000元,目前惟有借债度日,生活十分困难。部分农民反映。教育收费实行“一费制”后学费的确有所下降,但是伙食

费、住宿费、补课费等却相应地提高了,结果支出还跟以前一样。

4、缺乏发展资金。部分被调查农民在征地后有意去做小生意或发展养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未能实行。桐溪村农民蔡恒水说,他目前全家只有人均0.1亩的菜地,没有什么收入;他现在年纪已大,担心以后生活困难,想养猪但是没有资金,希望能得到一些低息的贷款。同村的农民蔡伟先说他的小孩工作不稳定,收入时多时少,想让他开个小卖部,也缺少资金。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三、失地农民的心态和期望

在座谈中,不少失地农民都谈到了他们的担心、忧虑、无奈和对政府的期望。

1、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失去土地心里很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平时一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农民普遍认为种田经济效益很差,但是有了土地就有收成,至少可以填饱肚子。他们希望能加快土地流转,让主要从事农业的失地农户能够承包多点土地。

2、征地是国家建设需要,一般农民是支持的,而且多数农民认为征地对于他们来说暂时是有利的。但认为征地补偿款偏低,他们说土地是子孙万代的命根子,每亩1万元左右的补偿金就要了他们的命根子很不合理。一位调查户说:“征地问题上,什么都是政府说了算,征地补偿款很少,征地后农民没地又没钱。”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3、一些村集体把征地款全数分给农民,个别农民拿到征地款后大手大脚很快就花光了,有的甚至用去赌博。建议村集体不要分光征地款,利用一部分来办自己村的工厂,雇佣本村的失地农民,以解决

篇二: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字号:

浏览次

发布日期:

2012-04-19 :

7484

小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

包卫兵 徐培华 夏 明*

提 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耕地通过征收或征用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引发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失地农民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分析农民因失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失地农民 问题 原因 对策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5O0O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300多万人。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可持续生计安排,面临“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失衡和对城市化的抵触,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安居乐业,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及时了解当前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困难、心态和需求,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生活总体保持稳定,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深入研究并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不仅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而这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一、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

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与土地有着天然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关于土地的概念综合学界观点,有“自然土地”(Natural Land)和“经济土地” (Economical Land)之分。本文所称的土地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土地,即“经

济土地”。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失地是指农村居民丧失依据《土地承包法》所取得的家庭土地经营承包权。本文所称的失地是指农村土地的完全权利的变迁,即不仅是农民失去土地的使用权,同时土地的所有权由集体所有变迁为国家所有。 失地农民可简要表述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地农民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失地农民仅指因征地而失去全部土地的农民;广义上的失地农民不仅指本身依法承包了集体土地,但在征地中失去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的农民,还包括失去土地的所有的家庭成员。本文界定的失地农民是广义上的失地农民,调查中以农户为单位。

土地的失去,就农民个人意愿而言,可分为主动性失地和被动性失地。主动性失地主要是指农民为取得所希望的户口变更、职业转换、经济补偿等利益无力或不愿继续承包土地,自愿放弃使用权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一切权利。被动性失地则是指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机构或个人为实现其需求而使农民放弃土地经营承包权以及其他衍生物。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第二类失地农民,即被动性失去土地的农民。

二、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下降。从入户调研情况看,土地征用后,农户种养业及经济林果收入急速下降,而相应的务工、个体经营收入的增长不足以抵消种养业收入的下降,形成失地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下降。征地前后比较,农户经济收入平均下降幅度为18.84%,下降幅度大的高达42.3%。

(二)就业困难。当前,以“市场就业”为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求职者的年龄、知识、技能和市场竞争意识有较高要求。对于失地农民而言,由于他们原拥有的农业生产技能已失去了意义,这势必使他们在劳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就业难问题严重。失地无业农民中,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大龄农民。尤其是男40岁、女35岁以上者,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即便就近能找到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也多不稳定。二是纯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失地往往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生活在远郊和偏远地区的农民。相对于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性要小,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也比较保守,因而失去土地对他们就业影响很大。(2)隐性失业现象相当普遍。现在,劳动年龄段征地农转非人员中,获得就业安置的比例偏低,大部分都是【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自谋出路;即便是已就业安置的人员,隐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现象也很普遍。

(3)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那些已实现“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因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的转制、兼并和倒闭转而又处于失业状态。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不少农村家庭失地又失业,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三)生活缺乏保障。现阶段农民的土地仍然承担着就业和养老双重功能,由于现在的征地补偿是“一次性买断”,一些失地农民因种种原因没有把有限的征地补偿款投入到创业发展中,而是用在消费上,加之没有重新就业或没有新的收入来源,致使生活陷入困难。被调查的100户农民,征地仅1—3年时间,58.1%的征地补偿款已经用于建房、还贷、医病、生活消费,用于投资发展的不到10%。多数失地农民受年龄、体力、受教育程度等的限制,二次就业、创业更难,生活不稳定,担心养老无着落。

三、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征地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取得他人的土地并给与补偿的行为。这是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唯一方式,也是申请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但法律制度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糊,范围不明,以致不论什么用地都挤入“公共利益”统征。《土地承包法》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农民在承包期内,拥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收益处置权和使用权的转让权,然而现行法律又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在土地征用中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但失地农民作为集体成员之一,他们对承包土地的决策、处分、收益权是不明确的,事实上形成产权模糊,导致土地收益特别是土地的潜在增值收益分配不明确,享有主体不明确。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实行“两方案两公告一登记”制度。 ?譹?訛但是不少地方的征地过程中,对“两公告一登记”等必须实行的制度没有得到认真执行,多数农民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进行必要的参与。

(二)补偿标准测算不尽合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土地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民丧失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一般发放到村用于集体经济建设、公益事业和兴办企业使用;安置补助费是保证被征地农民在丧失土地一段时间内维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费用,它一般按一定比例发放给被征地农民;青苗及地上

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用土地上的农作物和无法迁移的水利设施、房屋等建筑物所有者的补偿,全额发放给被征地农民。该法对于征地补偿标准也有详细的规定:土地补偿费按每亩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最高不超过15倍)计算;青苗及其附着物补偿费,按成本或市场价格计算;安置补偿费按每亩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4-6倍计算,并且土地补偿和劳动力安置补助之和最高不得超过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2004年底,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征地补偿标准做了修正:“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年产值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是以统计部门统计的被征用耕地前3年的平均产值为依据计算的“产值倍数法”。即征收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实际为统计的粮食平均产量价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为4—6倍,但土地产值的计算范围不具体。由于历史以来的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用这种方式计算的土地补偿很难真实地反映出土地的真实产值。事实上,土地产出是多方面的,土地产值应包括粮食、复种(套种)作物、蔬菜、林果以及所生产的饲草、饲料、饲养畜禽等综合产出。加之土地承包到户后,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单以粮食生产核算土地产值,更难反映出土地这一特殊资源的真实价值。有人估算,“改革后20多年中,通过征地从农民那里集中的资金超过2万亿元。25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国家和城市工商业从农村集体土地低价格中转移和积累了9万多亿资产。”?譺?訛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虽然在生活生存形式上向城镇居民转变,并要和城镇居民一样支付必要生活成本,致使其生活成本明显上升。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尚未打破,目前在城镇居民中已经基本建立了的失业、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到失地农民,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并未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四、对策与措施

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是降低城市化成本的内在要求。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利益,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可能导致城市化风险的积聚,引发社会风险,不利于大局的稳定。同时,城市化过程的根本意义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民转变为市民,并让他们走上可持续生计之路,这正是城市化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笔者有如下设想与建议:【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一是对确实用于公共利益无收益项目的征地,政府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统征时应按照有关法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确保足额补偿到位,不损害被征地农民利益。二是对虽然用于公共利益或社会事业,但有收益的项目建设用地,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土地出让占有一定的收益份额和土地增值收益,避免因买断而造成少数单位独占土地增值收益。三是对商业性、经营性开发项目用地,如建专业化商品市场、建厂房、房地产开发等,应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允许村集体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逐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征得农民同意,可以土地出让入股等形式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份额,实行土地入股分红。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征用必须依法补偿。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测算评价体系和补偿标准,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基础。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成本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同步提升。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产值测算评价体系。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从统计、发改、农业、林业等单位抽人,组成土地产值测算组,会同乡村和村代表,分片区、分地类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地,围绕粮食、复种(套种)作物、蔬菜、林果以及所生产的青绿饲料等,逐季进行抽样测产监测,根据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充分征求乡村及村民意见,制订统一的土地年产值,由区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按年度公布。二是要提高土地征用补偿倍数。2004年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征地补偿标准作了修正,即“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年产值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应参照此规定,适当提高征地补偿倍数。三是建立统一的征地标准体系。在科学测算土地产值情况下,政府应根据土地产值、区位、地类、用途与价值、物价、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每3年公布一次。同一片区的征地,应实行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同地同价,这样既可以体现对同一片区失地农民的公平,避免不必要的地价争议,又可以减轻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四是要超前进行城镇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预规划,对预规划区土地征用可能发生的事项提前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增强工作预见性。

篇三: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2015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寒亭实际,坚持把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建立起了“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扶持”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解除了失地农民的近忧远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长期受益。为避免有限的补偿金短期内被“吃光分光”,我们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坚持按国家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金发放的同时,努力探索经营土地补偿进的路子,到了明显成效。一是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到位。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按照一定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 “三个一定要的”原则,严格土地征用,并且始终坚持“凡征必补、补必到位”,对土地补偿的标准、补偿款的发放、兑付时限都做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凡是对农民土地补偿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足额拨到农民手中。目前,全区农民因失地获得的补偿,均高于其失地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二是搞好土地补偿金经营运作。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把土地补偿金留在村集体作为开发建设资金,通过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标准车间向外出租的方式,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了土地补偿金的多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如我们开元街道南张氏三村,组织村民每人以2000元土地补偿款入股,建设了标准车间13000平方米,租赁给来投资的企业,去年收入近100万元,每个村民分红500元,预计今年可达1500元。三是加强土地补偿金监督管理。为保证土地补偿金的科学合理使用,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们在明确土地补偿金及其收益失地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区、乡、村三级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土地补偿金用到明处、用到实处。各村动用土地补偿金,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再报经乡镇政府批准方可使用,并定期公开账目,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同时也进一步缓和了干群关系。此外,区经管局、财政局还不定期对各村土地补偿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切实加强了对补偿金的监督管理,杜绝了滥用、挪用土地补偿金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是对安置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本着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逐步到位的原则,坚持从为失地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入手,初步探索建立了三项保障制度,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实行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失地农民保险预警预测制度。区就业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全区的失地农民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把因失地而失业,失地而致贫的农民及时纳入统一管理中,多方筹资设立失业保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定期给予援助,切实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完善了《农村养老保险暂行管理办法》,保险资金采取村集体统一支付或者是由村集体和个人按比例缴纳的方式,合理负担,将失地农民逐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在我区开元街道部分村开展了试点,有三分之二的失地农民参保,他们用土地补偿金或者是租金入保,达到规定年龄后,每人将获得100元左右的月收入。三是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切实防止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医问题,我们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农民得实惠”的原则,采取“利益吸引、连锁牵引、政策导引、管理指引”的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失地农民自愿参保,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就业扶持机制,加快失地农民转移步伐。富余农民的最佳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尤其是加快失地农民的转移步伐,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农民就业,不断探索失地农民转移途径上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切实加快了“农民变民工、农民变职工、农民变市民”的步伐。一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网络,为失地农民就业搭建服务平台。由于农民多数生活比较闭塞,与外界接触的信息渠道有限,可能就会失去许多外出务工的机会。为此,我们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了信息平台和中介平台建设,成立了由区劳动服务公司、乡镇社会保障办公室和村委会“三位一体”的劳务信息网络机构。对全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失地农民的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起了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技术状况等在内的劳动力资源台帐及数据输出平台。投资15万元修建了劳动就业服务大厅,主要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培训介绍、就业认定、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和劳动力资源信息,不断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用工动向,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企业职工招聘会,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运行规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新机制。今年以来,共举办农民工就业供需洽谈会 次,达成用工协议的占参会人数的 %以上。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失地农民就业。随着招商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外地企业纷纷到我区投资兴业。为确保项目引进后,农民失地不失业,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征地后应优先招用被征地的劳动力,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失地人员,对用人单位招用失地农村劳动力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优惠;此外,认真清理和纠正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使失地农民可以享受到与城镇失业人员一样的最新优惠和扶持政策。同时,大力倡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出台了农村失地人员创办民营企业税费减免政策,积极为他们提供资金、场地、创业培训和创业项目等方面支持和帮助。目前,全区由失地农民创办的私营企业已达200多家。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关键是要搞好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我们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区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区技工学校、区综合高中为重点,以其他部门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为辅助,不断拓展培训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农民工的各项技能,特别是针对用工单位需求,进行“订单式”、有针对性地专项技术培训,切实增强了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2015年,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 期,近 名失地农民工分别通过车工、电工、家政、针织、驾驶、电子、焊工等20多类工种的初级培训,大多数已在区内企业就工。 四是建立健全居住安置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为不断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切实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结合“城中村”改造,大力实施村居改造工程,逐步实现平房楼房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一是统一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完善”的思路,把失地农民住宅小区纳入全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进行建设,避免了各村无序开发,提高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统一拆迁补偿。对符合条件的村庄和住户,将按照统一的拆迁标准给予补偿,最大限度的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以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统一建设。通过统一招标的方式承招建筑商开发建设,并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首期失地农民居住安置工程已经开始实施,主要是在我区开元街办、雷家庄子村驻地以及西寺村驻地范围内,规划了两个居民小区,通过对外招商承建,实施“城中村”改造,逐步建成既满足农民居住,又满足企业职工承租的商住小区,600多户农民明年即可住上公寓楼,真正开始了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居民的城市化进程。

篇四: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2014大学生村官辞职申请

第1篇:大学生村官辞职申请书范文

尊敬的上级领导:

在去年的x月份,我作为到农村任职大学生中的一员,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陌生的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回想起这一年来,自己经历的憧憬与迷茫,并最终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感慨颇多。

一、理想与现实带来的思考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大学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去农村工作?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这缘自我对农村那份情有独钟的热爱!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于农村更有感情,更能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客观地讲,这种感受曾有过梦想与现实的困惑、交锋。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当初我也是带着美好愿望和满腔热血到农村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可却发现对农村的梦想与现状有较大差距,日复一日平凡琐碎的工作内容,偏僻简陋的工作环境,再加上一些同学在大城市享受优越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的刺激,我的自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打击,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心理落差。特别难熬的是第二个月,最初的新鲜感已经渐渐消失,我开始感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次有位村民请我帮忙解决一件事情,将此事转告给村主任之后,村主任问起该村民的姓名,我发现自己居然忘了问。而且诸如“当村官没什么前途,以后也不一定能转成公务员”、“一个大学生怎么天天做些接电话、端茶送水的小事,太浪费了,干什么不好非干这个?”等负面言论也接踵而至,更让我感到了迷茫和困惑,于是我开始思考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二、积极端正态度

“首先端正态度,我是来干事创业的,而不是单纯为了就业”,想干出样子就要勤于学习,努力当好“小学生”,尽快实现学生到村官、学校到农村、以学习理论为主到以实践为主的三个大转变。很快,我坚定了自己最初的信念。扎根基层,创业农村,服务群众,如果说不艰苦,那是言不由衷的话。刚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我彻底失眠了,那段时间我依然把自己放在父母的骄子,学校优等生的角色上面,面对什么都需要靠双手打拼,一切重新开始,感觉很无助,只是被动的看待所处环境。在认清问题症结所在后,我便主动利用空闲时间,大量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走出去向镇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学习社会知识、人际关系、处事方法,坚持以村干部的标准来设计自己、要求自己、锤炼自己,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个转变角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农村环境,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过程。通过自身努力,我的潜力和能力得到挖掘和提升,村干部和群众都对我开始刮目相看。半年后,村里让我负责全村低保申办、企业安全监管及远程教育等工作,虽然事情比较杂,既要面对个体,又要面对群体,还有充满时代气息的远程教育工作,但我基本上能做到合理安排,统筹兼顾,不再是以前那个不知所措的毛头小伙子了。

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困难较多,但作为大学生村官,更要有担当责任的能力和勇气,努力独当一面,用实干赢得群众的拥戴。村里安排我负责的低保工作,点多线长面多,面对的都是一些弱势群体,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延寿村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虽然市里和区里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政策安置了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但还有不少年龄大、身体差的农民生活比较困难,只能通过低保解决生计。为了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我深入到这些贫困对象当中,一方面耐心向他们宣讲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为他们向有关部门申报低保手续,为他们解决点实际困难。村里有一位张娭毑,一双儿女都在外打工,自己腿疾行走不便,在为她办理低保过程中,我先后五次上门,为老人写报告,开证明,甚至连老人的低保照片都是我帮他照的,当老人拿到低保证后,连声道谢:“大学生伢子真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家都能主动配合村里工作,支持城区经济发展。平时我除了完成村里安排的日常工作,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心应手地为村里做好宣传栏、远程教育等工作,并帮助村里完善了村干部考勤管理制度,建立了党员干部信息管理台帐。

四、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有人认为大学生村官并不能为农村作出多大的改变,甚至有媒体也认为“村官无职无权很难发挥什么作用。赋予他们的这个身份很虚,没有话语权,很多建议都不能提出来。”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当村官是带着一份青涩来学习和积累经验、怀着一份激情来践行理想的,有没有话语权并非关键。农村太渴望人才,太需要大学生了。大学生来到农村,虽然一无经验,二无资金,干的事也很简单平凡,但决非一无是处。相对而言,我们不仅有知识和技术优势,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村里的工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还具有一种昂然的开拓精神和为群众增收致富而披荆斩棘的信心,这些却正是农村所稀缺的。只要舍得付出、愿意吃苦、守住寂寞,用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融入到老百姓中去,和他们交朋友,用真心去对待农民,为农民办事,他们就会主动接纳和信服我们,而我们在艰苦环境中脚踏实地磨练自己,在零距离倾听民意、直面民生中增长才干,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干事创业,也必然能够闯出一番新天地,在人生画卷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村,是历练人生的一所特殊大学,村官,是施展才华的一个七彩舞台,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只有朴实和宁静。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一口口浓浓的乡音,一幅幅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总是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我。无论今后,只要延寿村需要我,我将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在这片让我越来越深爱的土地,不管路有多远,我都坚持走下去。

望领导早日批准我的申请,在此非常的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时间

第2篇:大学生村官辞职申请

尊敬的XX县委组织部:

我是XX镇XX村委会“大学生村官”XX,XXXX年我参加云南省统一组织的“选聘高校生到村任职”考试,经过考核被选聘到XX村委会担任主任助理。到村任职近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经历了磨练,经历了坎坷,慢慢变得逐渐成熟起来了。从刚工作时的那种新鲜和盲目感到现在对农村工作思路渐渐清晰和明朗,农村工作对我来说变成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感情促使我保持旺盛的激情和不竭的动力,从而使我做了很多很有意义的工作。虽然平凡但非常值得回忆,让我感触很深,体味到了很多人生的意义。还记得自己才到村委会的时候由于未能适应身份的转换而十分苦恼,也曾因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未能办好交代的任务,但是在有关部门和村委会干部的帮助下,我明白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应该干什么和可以干什么、也知道了如何充实自己的时间。开始学着主动学习农村有关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完善自身素质,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到村任职近一年来,我积极参加XX镇及村委会的相关工作。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仿佛洗礼一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定位,也是在这一年的农村工作改变了自己的视野,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到现在,我深深的感谢有关部门、镇党委和村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因为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这对于我以后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今年,我参加了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等考核,我顺利考上了XX的公务员,对于我来说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证明,以后将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了,忧的是我即将离开我现在的工作岗位了。说实话,自己已经很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了,村委会的每个人都仿佛亲人一般,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对于自己所在的岗位充满着不舍。但是人总是要成长的,如果过于拘束于过去,那么必定无法取得成功。直到今天,我深深感谢这一年来的“大学生村官”生活,或许当初我们还对我们的作用感到迷惑,但是在这一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这一年的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是怎样的锻炼!这一年的“村官”工作记忆将成为我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虽然有着众多不舍和留恋,但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向组织部提出申请,解除我的XX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我保证,在新的岗位上,一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用“大学生村官”生涯带给我的经验和能力,去面对新的挑战,同时我也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努力在新的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决不辜负组织部、镇党委及村委会对我们的培养和期望。

申请人:XXXXXX年XX月XX日

第3篇:大学生村官辞职申请书

大冶市组织部

首先非常感谢仙桃市委、市政府这段时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本人李东、男、22岁、仙桃人年6月毕业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同年7月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并被录用为仙桃市经济开发区下发村村主任助理。由于我通过了年仙桃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试并被录用为xx岗位职员故决定辞去仙桃市经济开发区下发村村主任助理工作请予以批准。

此致

申请人李东

年10月13日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相关热词搜索:失地农民证明 农民失地保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248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