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09-13 12:48: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共6篇)2016高三文综摸底试题·历史(详细解释)摸底试题24.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高三文综摸底试题·历史(详细解释)

摸底试题

24.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

25.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26.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27.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的盛行 B.君权至上并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28.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9.《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30.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B.自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31.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32.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C.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33.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

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

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4.《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

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的主要内容是

A.废除农奴制度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35.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说:“若无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

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何者是最恰当的理解?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4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

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一一《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三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儒家“王道”思想和法家“霸道”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儒学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而法家思想却大行其道?(6分)指出材料二中,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3分)孟德斯鸠和卢梭“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分别是什么?(4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2000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纵坐标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横坐标单位是年(year)

从上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目睹政局混乱,1573年,他提出了“考成法”。考察标准是“惟以安静宜民者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方法是“若抚按官不熟悉心甄别,而以旧套了事,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更置之”,同时又建立制度规定:凡六部都察院的各章奏等转行各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薄存照”,实行一件,注销一件,“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如此,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在“考成法”实施中,张居正裁撤了一批冗员,奖励了一批“廉能官员”,“自是,一切术敢饰非,政体为肃”然“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摘编自南炳文 汤纲《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考成法”内容的特点。(10分)

(2)简评“考成法”的实施效果。(5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

【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归纳材料一中体现的洛克的思想原则,并指出材料二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其中哪一原则?(8分)

(2)材料二实践结果如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样实践结果的原因。(7分)【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越南战争历时12年,参战美军人数最多时达50多万,花费1650亿美元,是美国,二战后陷得最深、拖

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遍及美国各地。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材料二 2012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在华盛顿市区的越南战争纪念墙前发表讲话,反思越南战争,表示要牢记越战教训。他说,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沉痛的篇章之一”。雀讲话中,奥巴马强调,美国永远不应忘记越战的教训,战争的代价巨大,更会造成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他表示,战争本身并不光荣,应该受到厌弃。他说,越战的教训包括雀派出士兵参战时,应有明确目标和战略,领导人应对国民坦言战争的风险与进展,同时做好撤出部队的计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至今仍然对越战进行反思的原因。(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辜汤生(1857年7月1 8日一1928年4月30日),字鸿铭,号立诚。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

《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

——摘自《维基百科》

材料二在20世纪的西方人眼里,辜鸿铭实在是当时他们心目中的时尚人物……辜鸿铭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孔学,与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会晤来华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甚至还被印度的圣雄甘地赞誉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此时也将他背后的那根稀疏的辫子赋予了某种新意,他对来访的著名英国作家毛姆说:“你看我留着辫发,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一个代表。”在此之前,他在《中国反对欧洲观念之理由》一书中,就已经表露出这种观点:“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丈明。”

——摘自施亮《辜鸿铭“傲霜枝”里的守旧与时尚》

材料三一个鼓吹君主主义的造反派,一个以孔教为人生哲学的浪漫派,一个夸耀自己的奴隶标识(辫子)的独裁者;就是这种自相矛盾,使辜鸿铭成了现代中国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摘自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辜鸿铭“自棚矛盾”的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辜鸿铭。(6分)

参考答案

24.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以分析的出,此大臣主张实行分封制,用分封来维护统治。故选B。郡县制下地方长官不世袭,A错;材料说的是地方体制的问题,CD两项与题干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在秦朝建立之后,到底采用何种政治制度,产生了分歧。丞相王宛主张分封子弟以相救,但是李斯主张郡县制,最后皇帝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因此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事实证明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了国家统一,

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5.D 【解析】试题分析: “有权就有一切”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6.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句,如“禅学”“反叛”“冥想”“直觉认识”,体现的是主观唯心思想。结合所学,王阳明的主张符合上述特点。故C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2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新儒学。汉代的时候,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展为新儒学,主张“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主张。材料正是体现了“君权神授”这一思想。故应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

2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可知,外商已操纵市场,从而使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场所。因此说,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所述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使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着双重作用,但这都不能说明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的实质,故排除BC两项。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

2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12-1919年间美日侵华资本增长,实力增强,与英国实力相当。此时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美日趁机扩张。所以A是错误的。BCD叙述正确。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30.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研究历史的视角问题,材料内容涉及的研究视角是全球化的视角。A项内容研究的视角是现代化史观,所以排除A项。C项是革命史观的视角,B项也是从生产力的视角来研究史实。D项内容明显是从全球局面来研究历史的。故选D。

考点: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范式·全球史观

31.C【解析】试题分析:“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有很多的弊端,排除AB。由“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可以看出说明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很大成就,因此选择C。D与题意无关。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评价

3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中两个高点并不是斯大林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反映,而是后任领导者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成果,排除A;60年代初期的低点的原因除了恶劣的气候,还有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管理不善等,排除B;50年代中期的高点是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C正确,答案选C;1985年,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改革,后因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才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排除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经济改革

33.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

篇二: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C.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

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2.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3.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

”因此,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南京条约》( )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4.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改节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5.1949年10月,《纽约时报》刊发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依据当前亚洲形势,美国国务院有可能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家…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那么非社会土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这表明美国( )

A.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

B.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

C.以遇制共产主义为外交目标

D.借支持西藏独立对新中国施压

6.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

A.“左”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B.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7.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模式宜解放》的评论,提倡男同志穿西服,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评论表明了怎样的舆论导向( )

A.倡导革新服饰推动生活文明化

B.推进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开路

C.学习西方同时注重维护民族传统

D.促进服装行业适应外向型经济

8.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9.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10.“如果一个国家和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数的25%,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指出:

”以下是他对近代以来科学中心转移顺序的研究.这个国家在此时段内可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根据你的判断,

C.西班牙、德国、英国 D.意大利、英国、美国

1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

A.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B.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

12.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二、解答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分析这种精神为什么在后代日趋衰落”.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3)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选做题A]

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起了新生活运动,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德国和具有斯巴达式纪律的日本人为例.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

1934年2月到1935年3月为运动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实现全社会环境的整齐、清洁.为此,新生活运动总会颁发了《新生活须知》,用以指导运动的开展.1935年3月以后,运动进入第二个段.这一阶段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外,还组织了服务于地方建设事业的各种劳动服务团,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项义务劳动,以期把国民生活推向新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从抗战的角度出发,赋予“礼义廉耻”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全民抗战的动员令,同时不断调整新生活运动的目标, ﹣﹣摘编自刘利民《新生活运动:构建社会理性的尝试》

(1)根据材料,指出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概括这场运动发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谈谈新生活运动的积极意义.

【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选做题B]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

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

﹣﹣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木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并指明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

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C.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

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特点.

【解答】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A项错误;

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故B项正确;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

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D项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主要是要求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对外联系,抓住图片和材料的解说内容中多种文化交流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上也与历史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人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中国丝织技术传往世界各地不正确,故B项错误;

篇三: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部队入党思想汇报

篇四: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党的发展历程思想汇报

篇五: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党的光辉历程和苦难与辉煌思想汇报

篇六: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2016高中入党申请书模板要求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个人思想演变过程 入党思想演变过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本人的历史和思想演变过程2016"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324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