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2016-09-14 09:13:1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共6篇)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天祝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天祝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天祝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2014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目录2014年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目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天祝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

天祝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

天祝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

篇二: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2014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目录

2014年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目录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14年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的目录内容。

一、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1、完全或主要承担行政职能,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等行政职权;

2、承担的行政职能,必须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中央有关政策规定的依据;

3、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必须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明确授权(即明确指向事业单位)。【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移民管理,文物管理。

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一)公益一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认定为公益一类:

1、面向社会提供基本公益服务,或仅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

2、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

3、不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1)教育类: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公益性宣教机构(党员电化教育、讲师团等),考试机构等。

(2)科研类:基础研究或社会公益性科研等。

(3)文体类: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美术馆,科技馆,群艺馆(文化馆),文物考古保护,文献情报,广电信号传输和技术监测,出版物审读,体育运动项目管理等。

(4)卫生类:疾病(疫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计划生育服务,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5)社会保障类: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经办和公积金管理,优抚安置,法律援助,婚姻登记,公共就业服务,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性残疾人康复机构,老龄妇幼工作机构,学生资助管理,离退休干部服务等。

(6)公共安全类:人工影响天气,防汛抗旱防火,应急救援指挥,无线电监测,人防指挥保障,信息安全保障,重要或应急物资储备等。

(7)社会经济服务类:基础测绘和公益性地质调查,农机安全监理,经济社会调查与统计,渔业船舶检验,植物检疫,地震监测,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工程标准定额,自然资源保护,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流域河道管理,园区管理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价格监测,价格认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生态公益型林场,公共资源交易,土地整理储备,实行无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乡镇(街道)综合为民服务等。

(8)行政辅助类:质量稽查,食品药品稽查,国土监察,环境监察,安全生产监察,劳动保障监察,交通运输监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城市综合执法,农业监察,林业监察,水利监察,财政监察,节能监察,旅游监察,卫生监督,知识产权管理,档案管理,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散装水泥管理,政策研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政府投资和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资金评审支付,政府资金和项目管理,举报投诉维权,电子政务,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金融协调与服务,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驻外省市联络机构等。

(二)公益二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认定为公益二类:

1、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主要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可面向社会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依法获得服务收益;

2、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

(1)教育类: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技工技师和职业院校,电大函授及远程教育,老年大学,幼儿园等。

(2)科研类:基础应用科研等。

(3)文体类:需要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文化宫,公园,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基地,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4)卫生类:非营利性医疗保健,职业病疗养等。

(5)社会经济服务类:人才交流服务,人防工程管护,对外交流服务,种苗良种培育,混合经营型林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公益性地质勘查,实行有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等。

(三)公益三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认定为公益三类:

1、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

2、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

时政类报刊,广播电视,彩票发行,公益性规划设计,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公益性培训机构,公证,重要涉密文印机构,经济仲裁,殡葬服务等。

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认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1、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

2、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属于政府必须提供的公益服务范围;

3、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且应当通过市场获得。

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农场、园艺场、养殖场、苗圃和经营性林场等农业养殖(种植)机构,技术开发类科研,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商业性地质勘查,招投标代理,一般性评审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鉴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康复疗养,房屋修缮,物业、车辆服务,部门文印机构,投融资,担保,粮食收储,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影视音像制作销售,演出中介,新闻媒体的印刷广告发行传输等经营部分,电影制片厂及其他各类公司(厂)等。

来源:

篇三: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2015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粤发[20XX]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社会功能为依据,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我市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现有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三个类别。公益类事业单位再划分为三个小类别,即公益一类、二类、三类。

1、行政类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部门自行委托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不作为依据。

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职能归位、调整机构。即对获批准的行政类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将其经营服务性职能剥离,并交由其他机构、社会组织;对编制数少于6名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将行政职能回归行政部门,机构与相关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对申报未获批准单位,则根据其社会功能划定相应的公益类别。

根据省编制部门的审批程序规定,行政类事业单位审批权限上收到省,并由省按程序报中央编办。在分类时,市编制部门将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和调整,对拟定为行政类的事业单位要求申报部门和单位列出法律法规授权依据,并依照省的规范格式和要求汇总,按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报批。改革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公益类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这类单位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

(1)公益一类: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权利、政府必须予以保障、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只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由政府确立并严格监管,不得从事任何的经营活动。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严格管理,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保证,履行责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基础性或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军队退役人员服务管理机构,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政府资金和项目管理机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康复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人事、教育考试机构,承担义务教育的少年体校,公益性宣教、咨询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彩票管理事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文献情报、档案馆,地方志编纂机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技馆,土地储备、土地整理机构,地震、气象、环境等监测预报机构,基础测绘和地质调查机构,离退休(老龄)服务机构,应急救助机构,战略物资储备机构,强制性检验检疫机构,完全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信息机构、基础或公共科研任务的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教育助学机构等。

(2)公益二类:指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主要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要按规定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具体包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示范性幼儿园,基础应用科研院所,一般性技术推广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对外交流促进机构,职业病疗养机构,运动项目管理机构,体育训练基地,公共体育场馆等。

(3)公益三类:指从事的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但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能力较强,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自主开展公益服务和相关经营活动,受政府委托承担有关公益任务的,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相应支持。具备转企条件的逐步转为企业。具体包括: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一般性疗养机构,咨询服务机构,一般性评鉴机构,非强制性检验检疫机构等。

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根本属性,在分类改革中要进一步清理整顿事业单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益类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一是改革要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对实行大部门体制进行整合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要统筹考虑,优化业务流程,进行结构调整,整合重组;对工作任务相同、相近或在一个区域内重复设置的,要打破条块、部门界限进行重组;对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但仍有社会需求的,要予以合并;对公益服务任务萎缩,工作量严重不饱和或工作任务已完成的,要予以整合或撤销。二是改革要充分体现区域覆盖,资源整合。对检验检测,要打破部门壁垒,按照优化、效能的原则,整合技术设备、技术手段相同或相近的的检测、检验机构,以及同在一地、任务不饱满的同类检测、检验机构。解决政府重复投入、检测资源浪费问题,全面提升公共检测能力与水平。对信息机构,要结合电子政务建设,以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推进信息机构的分类调整和资源整合。部分公共管理职能重的部门可依托信息机构建立完善政府决策咨询机制与平台,促进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对投诉机构,要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统一的投诉受理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监督和资源共享,实现一个电话受理,一个窗口对外,方便群众投诉。三是对混合型事业单位,即: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属性的事业单位和其它目前难以确定类别的事业单位,应对其职能进行剥离、调整后再确定类别;对由多个不同类别属性的所属单位组成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各个单位的不同类别;对职能混合不宜进行剥离的,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类别。

3、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实现或经过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对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转企;对部分既开展经营活动又从事公益服务的,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无市场前景、转企成本过高或转企后难以生存的,予以撤销。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目前仍列为事业单位管理但不应列入事业单位的行业学会、学术联谊、咨询经纪、鉴定评估、公正、认证等机构以及承担非强制性技术检验、检测的事业单位,要转为民间性社团或社会中介组织,依法独立开展活动。具体包括:开发应用型科研机构,工程勘察设计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体育场馆等。

4、暂不纳入分类改革的事业单位: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1)人民群团(不含其下属事业单位)暂不分类。具体包括: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远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清远市科学技术协会、清远市残疾人联合会、清远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清远市红十字会、清远市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清远市佛家协会等8个单位。(2)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技工学校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主要按标准进行管理,中央和省正在制定或修订相关机构编制标准,故暂不分类,机构性质、人员编制等维持现状。具体包括:清远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等4个单位。(3)根据省文化专项体制改革的精神和部署,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暂不列入此次分类改革。具体包括:清远日报社、清远广播电视台、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报、清远广播电视台经营广告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技术传输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清远市民族歌舞团、清远市演出公司等10个单位。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各地成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法制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召开动员大会

4月20日召开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会议,由机构编制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市直副处级以上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印发《清远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会议既是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动员部署,也是制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业务培训。

(三)时间安排

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分级组织;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稳妥推进。改革于20XX年4月启动, 11月完成,12月检查验收和总结。市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具体安排:

4月-6月,受理市直所有行政类事业单位的材料和上报工作;受理审核农业局22家、林业局18家、民政局9家、残联6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局4家、旅游局1家、法制局1家,科学技术局2家、教育局6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8家、卫生局11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家,合计98家事业单位的送审材,6月底前按程序报批。

7月-9月,受理审核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6家、城乡规划局6家、国土资源局6家、气象局3家、国资委1家、交通运输局10家(其中,清远市交通运输开发公司隶属市国资委)、公路局(含公路局)14家、水务局5家、发展和改革局2家、审计局1家、统计局1家、物价局2家、财政局7家、经济和信息化局3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2家、民族宗教局1家、司法局5家、城市综合管理局(包括市环卫处及其下属单位)11家,合计97家事业单位的送审材料,9月底前按程序报批。

10月-11月,受理市委2家、市政府9家、清远经济开发区10家、无线电管理处(含无线电管理处)2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含机关事务管理局)4家、市政府金融工作局1家、红十字会办公室4家、社会科学联合会1家、科学技术协会2家、市委组织部2家、市委宣传部2家、市委统战部1家、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1家、总工会3家、妇联3家、检察院1家、广东丝源蚕业有限公司1家,合计53家事业单位送审材料,11月底按程序报批。同时,对分类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暂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一并上报。

12月,对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总结材料上报。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审慎实施。具体工作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法制等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分工,统一思想,通力协助,针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研究,提出办法和对策,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分类改革期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原则上只减不增,确应需要新增机构或编制的,采取机构有撤有设、编制有减有增的办法,实行部门或行业、系统内调剂,动态管理。任务取消、下放和转移的,编制相应核减。有明确规定必须增事业设机构的,严格按“撤一建一、总量控制”的原则办理。确需新增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的,要根据“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在经营管理类型相同的机构之间内部调剂解决。

(三)严肃纪律,强化监督。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改革期间,暂停人员调动,不得利用改革之机突击提拔、评聘职称;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隐瞒、侵吞单位国有资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第2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为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晋发〔20XX〕1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的意见》(晋办发〔20XX〕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X中、X中、X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积极配合政府机构改革,本着规范、搞活、发展的宗旨,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建立起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公益服务体系和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布局结构合理、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简、优化、效能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现有事业单位,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性质,规范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坚持分类管理、衔接配套的原则。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要与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各行业体制改革相配套、相衔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四)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保障改革所涉及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操作,确保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三、目标任务

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并根据其职责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实现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科学、单位名称规范、职责界定清晰、经费渠道适宜、编制职数合理、内设机构精干、类别划分准确、管理规范有序,逐步理顺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改革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事业单位生产力,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清理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采取“撤、并、转”的方法,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予撤销:

(1)长期不开展工作或不能正常运转的;

(2)长期无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其日常工作由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外聘人员承担的;

(3)所承担的职责已完全划入行政机关的;

(4)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

(5)任务严重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成建制合并,确因工作需要的,可保留牌子:

(1)分工过细、规模偏小、工作量不大、社会效益不佳的;

(2)职责任务相近、工作任务交叉、设置不合理的;

(3)同一部门所属多个单位承担执法职责的;

(4)随主管部门划转,需进行合并的;

(5)具有不同隶属关系,业务相同相近的。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业单位,应逐步转制:

(1)现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营利性活动的;

(2)属于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收费服务的;

(3)现承担的工作任务可由市场调节解决,或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其他社会组织承担的。

(二)规范

1、机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规范、准确,能够反映其机构的性质特征、举办主体、所在区域、主要职责、组织形式等内容。除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冠以局、办外,其他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称局、办。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增挂牌子,除法律法规或上级规定必须增挂外,一般应通过明确职责或变更单位名称的方式予以解决。

2、职责任务。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规定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界定,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属性特点,并与行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

3、机构规格。事业单位的规格一般要比其举办主体的规格低一格,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规格要比事业单位低一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现行规格与上述要求不符的,要重新确定规范。

4、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应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别和职能属性合理确定,具体可分为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国家规定可以获取规费收入并实行管理费开支的,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财政拨款类。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难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其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拨款。

财政补助类。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市场运作或运用自身条件开展有偿服务,能够取得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但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经常性支出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补助。

自收自支类。对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通过市场运作,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开展有偿服务,获取比较稳定收入并能保证基本支出需要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自收自支。

5、人员编制及结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根据其承担的工作量及内部岗位设置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核定。凡国家和省有定编标准的,按照标准从紧核定;无定编标准的,要结合财力状况,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综合考虑单位性质、职责任务、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核定。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从紧核定并适当精简;对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严格控制在履行公益职能所必需的范围内,并要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对编制数与承担的工作量明显偏离的,其编制应予裁减。在清理规范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在重新核定事业单位编制的同时,要对其人员编制结构进行规范。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单位管理人员编制不少于50%,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少于70%,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单位工勤人员编制不少于50%。

6、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应根据单位职责任务、内部分工和岗位要求综合设置,不宜过多过细,一般不设4人以下的内设机构。业务科室不少于70%。

7、领导职数。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应根据事业单位自身规模、工作任务等因素从严从紧配备,提倡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按照《阳泉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中的标准核定。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现有领导职数超过规定要求的,或单位需要撤销、合并的,在过渡期保留现有人员的相应待遇。

(三)分类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即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有行政编制或可以调剂行政编制的,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目前不具备划转条件的,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划转。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行政职能收回行政机关。对一时难以收回的,依法予以授权或委托,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职能必须取消。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后,原事业单位机构进行综合设置,该归并的归并,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今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依法进行企业注册,撤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不具备转企条件的,作为过渡暂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财政也不再以任何形式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拨付经费。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优势互补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机构设置。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证,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开展经营活动,不收取服务费用;履行职能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能自主支配。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不同程度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提供公益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并依法纳税。

——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自主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和相关经营活动。根据需要,政府购买其有关服务。

(五)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配套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逐步从微观转向宏观,重点是管政策、管规则、管标准、管监督,逐步建立既能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又能有效约束其行为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事业单位的类别,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探索新的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创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政府“以办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让事业单位充分享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

1、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聘用合同管理制度,聘用制必须在编制内进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建立岗位分类管理、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和各类人员特点的具体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未聘人员安置政策体系。通过改革,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激活事业单位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推进财政投入制度改革。规范财政供给范围,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事业单位财产、债权、债务的管理,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采取经费全额拨付、按照项目拨付、购买服务、适当资助或给予其他扶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公共事业,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

5、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监管,妥善做好撤、并、转事业单位的经费、物资、房地产等资产处置工作。要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登记、造册和债权、债务清算工作。要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国有资产划转、移交以及重新分配。

四、组织实施

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市和县区要统一步骤、同步推进。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清理规范(20XX年10月—20XX年6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制定《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清理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理由,清理规范后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经费形式、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编制结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隶属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并于20XX年3月底前报同级编办,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其中,市直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省编办确认;县区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市编办确认。

第二阶段:合理分类(20XX年7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提出《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包括单位的拟定类别、划分类别的理由及依据,于20XX年10月底前报同级编办。编办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认真审核、科学分类,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

第三阶段:配套改革(20XX年1月—10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根据批准的事业单位类别和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组织实施财政配套改革,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转换用人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着力推进上级已做出部署的文化体制、水管体制和勘测设计等单位的改革。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XX年11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自查和全面总结,并写出专题报告报市编办。市编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市直和各县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确保改革工作整体顺利推进,成立以市长、市编委主任为组长的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协调组,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协调组成员包括市编委组成人员和市纪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协调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并组织实施改革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编办。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责任,务求取得实效。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是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调研,制定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动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同配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纪检、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组织部门负责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及时调整和配备;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配套财政政策,做好事业单位机构整合过程中国有资产清算、移交和债务清理等工作,并根据清理规范后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助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做好人员的调整安置工作和涉及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审计部门负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强事业单位转制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做好机构变动单位资产划转处置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应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

(三)严肃工作纪律。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定机构、定编制、提高机构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期间,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一般不再审批新的事业单位。要严肃组织、人事、财经纪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不得突击提拔干部、评定职称、分钱分物。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3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我省公益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5号),结合江苏实际,现就分类推进我省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益事业,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功能定位,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进取,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胆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整体配套衔接,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前,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具有江苏特点的公益服务体系,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前。

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5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二、工作任务

(一)按照社会功能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在前期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分类范围,规范事业单位分类标准,严格事业单位分类程序。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二)稳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完全或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依据。

对已认定为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其他职责剥离后,在规范和调整其行政职能、重新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改革中涉及行政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依照现行机构编制、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按照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的改革方向和管理要求,今后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三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时,原则上不再授权或委托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

(三)积极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加快推进转企改制。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周密制定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鼓励事业单位转企的同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依法组建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转企改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2.制定完善相关政策。为平稳推进转企改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企改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人员待遇方面,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和省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转企改制前参加工作、转企改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企改制前已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企改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四)深化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1.优化布局结构。加强公益事业的统筹规划,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重大社会公益项目立项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公益事业留下足够空间。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整合职责功能相近的事业单位,提升公益服务能力。优化事业单位层级分布,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省级主要举办承担全省性、示范性或者跨区域、跨流域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2.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保证其依法决策、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责任。

3.规范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贯彻落实《江苏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用好用活现有编制资源。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等综合约束机制。加快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公益性职责履行情况的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对事业单位部分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4.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管理。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照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6.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根据改革进程,不断探索完善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分类管理办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

7.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积极研究并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8.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9. 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五)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1.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益服务需求。

2.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公益服务,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把公益服务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公益服务。

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国(境)外资本,以出资创办、入股联办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兴办公益事业,或通过捐赠等形式参与公益服务。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采用政府购买、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投资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医疗、科技、教育、社会福利、文化、旅游、体育等公益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

(六)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公益事业优先保障。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根据财务收支状况等,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三、组织实施

(一)健全领导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改革信心,坚持改革方向,加强组织领导。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审议改革政策,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改革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编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抓紧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并抓好组织落实。

(二)加强协作配合。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机构编制、组织、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领导小组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

(三)积极稳妥实施。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按照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注重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平稳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和财经纪律,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加强新闻宣传,把好宣传口径,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第4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5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委有关安排部署,为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就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稳步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分类改革、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制订不同的管理办法。事业单位改革按计划、分步骤、分行业稳步推进,市、县区分级负责组织实施。

——坚持明确职能、准确定位的原则。依据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有关要求,明确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各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准确界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明确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事权界限,实行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分开、事业单位与企业分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共事业,逐步推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部门由“办事业”向“管事业”转变。

——坚持政策配套、协调推进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法人治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等配套措施相结合,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后勤服务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相衔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强化监管,完善机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原则。始终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别轻重缓急,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开展清理规范

在对现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认真核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组织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清理。未按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设立的,原承担职责任务已消失、划转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的,等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机构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服务对象单一、社会效益不佳的,职责相同相近的,任务严重不足的,等事业单位,打破条块、部门界限,予以整合。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暂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其机构名称、隶属关系、职责任务、机构规格、经费来源、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人员结构等事项。

(二)合理确定类别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具体分类目录另行制订。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这类单位具体划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一类;面向社会提供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三)分类推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原则上是逐步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对有法律、法规授权并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剥离其经营、服务性职能,划归其他机构或社会组织后,暂予保留;对无法律、法规授权,但按规定履行行政委托(含党委部门委托)手续后承担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暂维持现状;对既无法律、法规授权,又未依法履行行政委托(含党委部门委托)手续而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其职能收归行政机构或党委部门,机构予以合并或撤销。此类事业单位承担的非强制性技术检验、检测及鉴定、仲裁、评估、认证等职能,逐步剥离划归其他相关机构或社会中介组织。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今后,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再批准设立新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原则上是逐步转为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由市场配置资源,条件成熟的,直接转制为企业,注销事业法人资格,核销事业编制,并依法进行企业登记注册。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不超过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转企改制可参照国有企业改制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和地域、行业、隶属关系界限,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兼并或转让国有产权等方式进行。鼓励非国有单位、个人参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企转制。转制为国有企业的,纳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行管理。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公益属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机构设置,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平的公益服务。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严格控制,其宗旨、主要任务和业务范围由事业登记管理部门确定并严格监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证;履行责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募集的基金应规范管理,并严禁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根据其工作任务科学设置机构,合理核定人员编制;这类单位所需经费由政府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单位业务特点和财务收支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投入;其公益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政府规定,其他业务活动项目与收费标准接受政府指导;其服务质量执行相关标准;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单位预算。

篇四: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2015事业单位人员分类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全员聘用制为龙头的新的用人制度逐步完善,作为职务升降、薪酬增减等重要依据的事业人员考核显得越来越重要。考核工作该如何顺应新发展,笔者根据近年来全区事业单位人员分类考核的有益尝试体会到,只有健全分类考核制度,才能有效发挥考核的功能。

一、主要做法

1、突出行业和门类特点,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全区169个事业单位,分别归属教育、卫生、文化、交通、城建、农林等部门。由于每个单位工作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考核办法时,我们考虑了通用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各单位在实施考核工作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行业和门类特征。如医疗事业单位考核“德”则以医德医风为重点,教育事业单位考核“能”则以教学教研工作为重点,等等。这种突出行业特色的考核办法使得考核更加科学化。

2、凸现分类管理理念,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分类考核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事业单位管理从以往的身份管理转移到岗位管理上。根据不同人员工作性质和职责任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是分类考核的重点。在考核中,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核其业务知识、专业水平发挥和专业实绩;对管理人员重点考核其政治品德、执行政策水平和工作实际能力,对工勤人员则重点考核“勤”和“绩”。按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职位分类考核,使考核更趋合理化。

3、体现客观与真实,增强考核的实效性。实践表明,通过分类考核得出的评价结果,与被考核人的实际表现是相一致的,这为单位开展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依据。各单位把考核结果的使用与用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大地发挥了考核的激励作用。如乡镇、街道所属站办、教育局所属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分类考核办法,把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内容细化成若干分级项目,操作起来方便易行。各单位按岗定员,按月考核,按分得奖,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不够平衡。在实施分类考核中,大部分单位非常重视,认真指导下属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在内容和方法上体现了分类考核的要求,但少数部门对分类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未开展试点工作。有些单位虽然实施了分类考核,但未建立通过考核拉开干部职工收入差距的分配激励机制。

2、涉及面不够宽。从试行分类考核的单位数来看,仅占全区事业单位总数的30;从试行分类考核单位的大小来看,人数达百人以上的单位较少;从试行分类考核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大致仅限于教育、卫生、文化、农林等十多个行业。不少行业对分类考核工作不甚了解。

3、个别考核环节存有偏差。相比而言,民主测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偏差。由于受测评范围、测评环境、测评人员心态等因素的影响,民主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相对有所降低,随意性过大,其可信度有时让人费解。

三、完善分类考核制度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提高认识。要切实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分类考核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部门和事业单位充分认识分类考核在事业单位各项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指导事业单位尽快建立与自身行业特点和工作岗位相适应的分类考核制度,减少分类考核的“盲区”。

2、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制定分类考核办法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方便、科学、合理、有效、规范的要求,充分体现本单位行业特点和人员结构特点。考核内容和标准要客观具体。测评方法和具体操作要体现公正、公平。

3、进一步强化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是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它既能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随时进行检查督促,又能为年度考核积累资料数据。事业单位要按照考核规定,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年度考核相一致,考核的时段一般以月度或季度为宜。

4、进一步加大考核结果使用力度。考核结果的使用是考核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其目的就是从制度上保证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积极性和潜力。考核结果要与职务升降、表彰奖励、职称评定、薪酬增减、奖金发放直接挂钩。

5、进一步强化管理和指导。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分类考核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从整体上扩大实行分类考核单位的数量,从个体上提高分类考核工作的质量。

篇五: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2015关于评高级职称的述职报告

第一篇:关于评高级职称的述职报告范文

本人ndl女,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黄石市人事局职称科科长。

本人1982年到市抗菌素厂工作从事电气工作,1984年至1997年在科委先后从事科技外事管理、技术市场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参加全市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担任黄石市人事局职称科科长。多年来,我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开拓进取,连续多年年终考核被评为 “优秀”,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湖北省职改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国家、省奖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敬爱。近几年来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本人深刻认识到,学习问题、关系到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党的事业。因此,多年来,尽管工作繁忙,但我总是持之以恒,不断求索。

一是坚持政治学习,将提高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相结合。我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养成了做读书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的习惯,还认真学习时事政治,积极参加局机关党组开展的各项学教活动以及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等学习活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判断形势的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

二是刻苦钻研业务,将提高服务水平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对于一名人事人才部门的业务型干部来说,必须具备精通业务和科学管理并重的能力,在系统地学习了武汉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和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上,我又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市有关职称改革工作的政策文件,系统学习了我国职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地省、市职称改革经验,深刻把握职称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业务知识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撰写了《关于职称评价社会化改革问题》等多篇调研文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职称研究工作。

二、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市职称改革工作新局面

进入人事局以来,本人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制度的更严格全面,工作的更繁重重要,本人总是以真诚的心团结同志,以勤奋的心敬畏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上为领导分忧、献策,下为基层解愁、服务,尤其是近三年来,在职称政策制定、机制完善、聘任制度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职称政策,全面推进全市职称改革

近年来,随着职称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政策不仅关乎我市数万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乎黄石经济社会全面和协可持续发展。

从的“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到的“坚持标准、择优推荐、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再到的“因事设岗、按需设岗、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我市职称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相关配套政策相应出台。作为职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本人认真听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示,深入一线调研,虚心向各地学习,制定了一系列职称工作改革的方案,拟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了我市职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促使我市职称改革向规范管理、科学评价力度,推进了我市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制定了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推行差额聘任及严格聘任程序的规定。3月开始启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对全市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经费来源、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拟订了《黄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并牵头组织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实施,其间又制订了一系列《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问题的解释说明》等政策指导性文件,确保了职称评审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二)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职称评审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为使我市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省里作出的暂缓评审职称继而恢复等相关决定,围绕全市人事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本人与同志们一道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第二篇: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本人ndl女,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黄石市人事局职称科科长。

本人1982年到市抗菌素厂工作从事电气工作,1984年至1997年在科委先后从事科技外事管理、技术市场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参加全市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担任黄石市人事局职称科科长。多年来,我任

劳任怨、勤勤恳恳,开拓进取,连续多年年终考核被评为 “优秀”,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湖北省职改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国家、省奖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敬爱。近几年来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本人深刻认识到,学习问题、关系到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党的事业。因此,多年来,尽管工作繁忙,但我总是持之以恒,不断求索。

一是坚持政治学习,将提高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相结合。我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养成了做读书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的习惯,还认真学习时事政治,积极参加局机关党组开展的各项学教活动以及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等学习活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判断形势的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

二是刻苦钻研业务,将提高服务水平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对于一名人事人才部门的业务型干部来说,必须具备精通业务和科学管理并重的能力,在系统地学习了武汉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和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上,我又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市有关职称改革工作的政策文件,系统学习了我国职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地省、市职称改革经验,深刻把握职称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业务知识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撰写了《关于职称评价社会化改革问题》等多篇调研文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职称研究工作。

二、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市职称改革工作新局面

进入人事局以来,本人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制度的更严格全面,工作的更繁重重要,本人总是以真诚的心团结同志,以勤奋的心敬畏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上为领导分忧、献策,下为基层解愁、服务,尤其是近三年来,在职称政策制定、机制完善、聘任制度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职称政策,全面推进全市职称改革

近年来,随着职称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政策不仅关乎我市数万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乎黄石经济社会全面和协可持续发展。

从的“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到的“坚持标准、择优推荐、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再到的“因事设岗、按需设岗、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我市职称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相关配套政策相应出台。作为职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本人认真听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示,深入一线调研,虚心向各地学习,制定了一系列职称工作改革的方案,拟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了我市职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促使我市职称改革向规范管理、科学评价力度,推进了我市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制定了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推行差额聘任及严格聘任程序的规定。3月开始启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对全市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经费来源、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拟订了《黄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并牵头组织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实施,其间又制订了一系列《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问题的解释说明》等政策指导性文件,确保了职称评审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二)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职称评审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为使我市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省里作出的暂缓评审职称继而恢复等相关决定,围绕全市人事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本人与同志们一道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评价基础工作。对近三年来全市非公经济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情况进行了清理,大力整顿降低条件、扩大范围、中介组织滥收费等不正之风。加强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推荐选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专家进入评委库,举办了评委会骨干评委培训班。积极向省职改办建言献策,改进测试办法,解决了水平能力测试与职称评审脱节的突出问题。组织了全国、全省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开展了县以下农村基层和部分特殊行业专技人员外语、计算机应知应会培训工作。清理规范了各类职业资格,会同市直九个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各类职业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了

第三篇: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本人ndl女,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黄石市人事局职称科科长。

本人1982年到市抗菌素厂工作从事电气工作,1984年至1997年在科委先后从事科技外事管理、技术市场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工作,2015年参加全市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担任黄石市人事局职称科科长。多年来,我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开拓进取,连续多年年终考核被评为 “优秀”,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湖北省职改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国家、省奖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敬爱。近几年来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本人深刻认识到,学习问题、关系到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党的事业。因此,多年来,尽管工作繁忙,但我总是持之以恒,不断求索。

一是坚持政治学习,将提高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相结合。我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养成了做读书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的习惯,还认真学习时事政治,积极参加局机关党组开展的各项学教活动以及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等学习活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判断形势的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

二是刻苦钻研业务,将提高服务水平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对于一名人事人才部门的业务型干部来说,必须具备精通业务和科学管理并重的能力,在系统地学习了武汉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和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上,我又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市有关职称改革工作的政策文件,系统学习了我国职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地省、市职称改革经验,深刻把握职称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业务知识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撰写了《关于职称评价社会化改革问题》等多篇调研文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职称研究工作。

二、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市职称改革工作新局面

进入人事局以来,本人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制度的更严格全面,工作的更繁重重要,本人总是以真诚的心团结同志,以勤奋的心敬畏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上为领导分忧、献策,下为基层解愁、服务,尤其是近三年来,在职称政策制定、机制完善、聘任制度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职称政策,全面推进全市职称改革

近年来,随着职称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政策不仅关乎我市数万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乎黄石经济社会全面和协可持续发展。

从2015年的“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到2015年的“坚持标准、择优推荐、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再到2015年的“因事设岗、按需设岗、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我市职称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相关配套政策相应出台。作为职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本人认真听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示,深入一线调研,虚心向各地学习,制定了一系列职称工作改革的方案,拟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了我市职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促使我市职称改革向规范管理、科学评价力度,推进了我市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2015年制定了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推行差额聘任及严格聘任程序的规定。2015年3月开始启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对全市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经费来源、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拟订了《黄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并牵头组织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实施,其间又制订了一系列《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问题的解释说明》等政策指导性文件,确保了职称评审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二)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职称评审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为使我市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省里作出的暂缓评审职称继而恢复等相关决定,围绕全市人事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本人与同志们一道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评价基础工作。对近三年来全市非公经济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情况进行了清理,大力整顿降低条件、扩大范围、中介组织滥收费等不正之风。加强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推荐选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专家进入评委库,举办了评委会骨干评委培训班。积极向省职改办建言献策,改进测试办法,解决了水平能力测试与职称评审脱节的突出问题。组织了全国、全省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开展了县以下农村基层和部分特殊行业专技人员外语、计算机应知应会培训工作。清理规范了各类职业资格,会同市直九个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各类职业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了职业资格的设置、培训、考试、发证等各项内容,为职称评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确保了职称评价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职称评价基础工作的加强,进一步促进了我市职称工作的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了我市职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转变评价机制和方法。为支持我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服务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在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不增加企业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我们开辟了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多次深入企业现场组织实施职称特殊评审,不限评审次数和评价方式,探索职称评价方式向基层企业专技人员倾斜的政策和手段,适当放宽了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及学历、资历政策条件,使职称评审工作由讲学历、讲资历到重业绩、重能力转变。例如,2015年,我们对市政府表彰的利税在500万以上的11家重点企业的488名一线技术骨干实行了特殊人才特殊评价,评审通过中级职称242人、高级职称2人。此外,我们还探索开展“专项评审”的有效办法和途径,认真研究民营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直接申报评审高级经济师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高层次民营企业优秀人才破格直接申报高级经济师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职称政策研究,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探索服务农民增收致富的职称评价和激励措施,探索试行应用性工程系列服务企业的经历、社科系列服务社区建设的经历、卫生系列服务县以下农村卫生院(所)或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经历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通过评价机制和方法的转变,我市职称工作走向科学评价新轨道,服务人才、服务企业的新品牌不断涌现,服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领域不断拓展。

三是加大评价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职称量化评审试点工作,在2015年新批准纳入量化评审试点范围的我市卫生医疗专业副高评委会的工作基础上,量化细化评审标准和办法报省职改办备案,启动评审标准、评审条件、评审程序的分类研究。做好水平能力测试工作,认真宣传解释《黄石市2015年度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确保水平能力测试工作按按新的管理体制、职责分工、测试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运用等工作要求实施。加强了职称考评监督力度,完成了职称外语、卫生资格、计算机软件及社会工作者等四类考试的省级督考巡视员组织联络任务,加强了职称考试考场设置、评卷计分、成绩发布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与指导工作,从制度上确保了考评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完善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制度,切实做好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岗位设置的清理工作,并指导全市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术设岗和聘任工作,制定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有关政策和制度,同时统一部署了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备案工作,深入推进了职称聘任制度的实施。评价制度的建设,大大提升职称工作综合管理水平,有力推进了我市职称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我市实施人才强市、“三大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努力健全评价服务机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加大对职称政策的宣传和评审结果的公示力度,建立了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择业提供了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总结和完善集中受理申报材料制度、上门预审制度等成功作法和经验,积极研究进一步改进职称“一站式” 服务的办法和措施。针对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后,职称工作出现的“人岗矛盾”等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耐心解释来电来访人员对职称政策的咨询,及时、认真处理举报投诉。通过健全服务机制,我市职称评审监管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

三、严格自律,牢固树立吃苦耐劳、廉洁奉公党员形象

职称科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窗口科室,不仅有大量的职改日常工作,还涉及到与局内科室外、中心之间,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繁琐的协调工作,仅资格证书的打印、审核、验印、颁发工作就十分繁重。为把各项工作开展好,我一直强调树立不怕吃亏敢于吃苦的工作作风,宁愿多跑路,主动上门联系,决不让推诿,从不延误工作。例如,2015年我们共办理外语、计算机免试审核、审批218人,审核各级各类资格证书近7500本,全部由我和科室一名同志打印、审核、验印并按时颁发,同时,协助考培中心、大冶市人事局、阳新县人事局认真做好县以下农村村基层单位及部分特殊艰苦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计算机培训工作,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上下一致好评。另一方面,本人始终遵守法纪法规,认真做事,服务大众,遵守机关工作纪律,从不因公接受他人宴请、接受他人钱物,不迟到、不早退,率先垂范,并且在生活中真诚对待每一个同志,热情帮助需要的同志,经常和同志们开展真诚交谈,增进感情,提高工作效率,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规章制度,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于律我,克己奉公,赢得了同志们的尊重,树立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榜样。

近几年来,本人始终不忘重任,默默无闻,时刻以共产党员的觉悟和理性来约束自己,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年复一年,以乐观的革命情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敬业奉献、谦虚谨慎、务实创新的共产党员形象,不断开拓我市职称工作新局面,为我市人事人才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应用的贡献。

第四篇:初中教师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心学校杜海峰

一、 基本情况

我叫杜海峰,男,出生于1961年5月,现任教于荷香桥镇中心学校中学部。本人1982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1991年6月邵阳师专函授数学专业毕业取得专科文凭,2015年8月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同年同月被聘为中学一级教师(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近几年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取得了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计算机高级证(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继续教育证(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和班主任远程培训结业证(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年终考核情况如下:2015年优秀;2015年优秀;2015年优秀;2015年优秀;2015年优秀。

二、政治思想表现

本人自任职以来坚决拥护中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始终把坚持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始终坚持以德育人,遵纪守法,服从安排,年年出满勤,对上级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能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去完成,为人师表,具有人民教师的风范。2015,2015年获镇优秀班主任(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2015年获县优秀班主任(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2015,2015,2015获县嘉奖(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2015,2015年记县三等功(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2015年获县师德标兵称号(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2015年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三、教育能力及实绩

参加工作二十八年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就有二十三年,能胜任初中各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对所带的每一个班级都特别注重优良班风的建设,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生活习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明确班风标准,同时注重班级核心的培养和形成,注重加强诚信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和老师的心拉近了,努力建设和谐班集体,多次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中有爱,特别是对差生和贫困生倍加关心和爱护。158班范清兰得急性阑尾炎,由于范清兰同学家庭贫困,难以支付手续费,我带头并号召全班同学为其募捐,以解燃眉之急。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好成绩,深受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2015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四、教学能力及实绩

任现职以来,本人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能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只是专科学历,但多年来,一直坚持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遵循教学常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做到准确的传授知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带有启发性,灵活性,针对性。在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情趣导学,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能坚持全体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所教数学能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科与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联系和探究功能,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教”与“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效果很好。

2015年下学期七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二,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七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二,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八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历史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下学期九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九年级毕业会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下学期七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三,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七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二,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三,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二。(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八年级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未考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二。(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九年级毕业会考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二。(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未考未考班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上学期八年级未县抽考所教数学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五、教研教改能力及实绩

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改革开拓,虚心向其它教师学习,听取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心得和宝贵经验,同时大胆开展教法改革,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法,自己积极主动的承担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教改实验课,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因势利导,教导和指导年轻老师进行大胆的课改实验和撰写教学论文:如指导李小清,易芳芳等数学老师的课改实验教学。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从中吸取新鲜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又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经验,并通过自身体会撰写了许多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近几年以来,论文多次在省、市、县获奖。

2015年论文《“代数式”学习小议》发表于《中国教育》月刊总第31期;(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论文《责任重于泰山——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获市叁等奖;(证见《参

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论文《初中教学“教学法”探究》获市贰等奖;(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2015年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获省贰等奖;(证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第页)。

总之,本人任职以来,均全面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第五篇:评小学高级职称用的述职报告

我于19**年*月出生于广东普宁的一个贫农家庭里,是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评小学高级职称用的述职报告。1990年初中毕业后,我以优异成绩考入著名的中等师范学校--普宁师范学校,在“教师的摇篮”里接受了一流的专业教育。19**年7月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普宁市*****小学任教,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015年8月至现在任普宁市*****小学教导副主任。1997年4月经“普宁市小学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任职资格。201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高部的语文、数学等科的教学工作,毕业班班主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导副主任等职务。现申报小学数学高级教师资格。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因事业心强,师德较高尚,业务比较精良,教书育人成绩显著,1997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宁市委员会和普宁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999年执教的《分数连除应用题》在普宁市小学数学中青年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5年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获**镇中青年优质课比赛优秀奖;2015年制作的《圆的面积》电脑课件被镇教育组选送上普宁市参加课件比赛;2015年参加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小学生学习报》联合举办的学习科学研究论文比赛中,《激趣授法巧练因材施教--浅谈小学数学学法指导》一文获“优秀论文三等奖”。近几年来担任毕业班的数学等科的教学工作,在镇组织的六年级升中水平测评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2015年有三位同学进入镇的前十五名,其中温**同学总分名列第二;2015年全班平均分名列第四,有两位同学进入前十五名,其中***同学总分列镇第三名;2015年全班平均分名列第二名,一位同学进入前十五名;2015年***同学以总分185分的高分名列第二名。

任职以来,我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自觉遵纪守法,党性强,作风正,不论何时何地都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严以律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处处以身作则,团结同事,积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而勤奋工作。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于93年7月参加“汉语言文学”专科段的自学考试,95年6月大专毕业。97年7月至现在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自学考试,到现在为止,已通过大半的课程。

小学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于这个指导思想,我对学生的教育总是着眼于他们的将来,瞻顾于他们的现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199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在普宁市*****小学任教,长期担任学校中、高部的语数等科的教学工作,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兼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辅导员。

在课堂教学上,我认真负责,坚持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在课前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后认真批发作业。在历年的小学毕业班水平调研测评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2015年有三位同学进入镇的前十五名,其中温**同学总分名列第二名。

加强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抓住双差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启发引导,用爱心去感染他们。勤于家访,做到每学期每个学生都家访一次以上,优等生和差生更是加强家访,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述职报告《评小学高级职称用的述职报告》。

如99年我班有位叫温**的同学,个子高大,不遵守纪律,经常逃学,爱打架,生活散漫,学习成绩差,还受校外成年人引诱参与不良活动,在校内造成不良的影响,是全校出名的双差生。接到这个班后,我对志兵同学的教育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方法。因为我坚信孩子是可塑的,只要教育得法,是可以转变的。首先,我向他原来的科任老师了解情况,然后去他家家访,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分析造成他差的原因:父亲长期在外经商,很少有空回家教育孩子,就是有管教,也不过是简单的打骂;母亲是个老实的农妇,要教育好孩子更是力不从心;在家中,他是独生子,基于封建思想的残留,祖父、母对他特别溺爱,因而养成了唯我独尊、无拘束的个性。其次,我又仔细观察这个孩子,发现其有两个“闪光点”:一是喜欢为别人做事;二是重感情。于是我因势利导,引导他为学校为班级为老师做好事,并鼓励他参加了学校的蓝球兴趣小组,对他特别厚爱,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同时我在生活和学习上也十分关心他,帮他补习知识。并及时家访,向他家汇报志兵的点滴进步,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志兵同学感受到集体和老师对他的关爱,逐渐进步,期末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此外,我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每年均举行校性的公开课,1999年在普宁市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做好大队辅导员的工作,认真做好活动计划,通过植树节“我为祖国添棵绿”、清明节“继承先烈遗志,做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六一”文艺会演等大中队活动,对队员进行“五自”教育。由于工作突出,在1997年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宁市委员会和普宁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在1999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

2015年8月我调到普宁市*****小学任教导副主任,分管学校的政教工作,同时担任六年级数学等科的教学工作。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我积极协助班主任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认真抓好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把歪风邪气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现象及时给予表扬及奖励,从而使学校正气不断上升,形成良性循环。每学期召开二至三次全校班干部会议,让班干部树立光荣感及责任感,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每学期我都积极组织班主任开展班务工作汇报活动,要求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互相交流经验,集思广益,以达到取长补短,建设良好班风、学风之目的。尤其对于差生,更是每学期都召开差生会议,对其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使差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此外还注重班主任汇报其表现情况,及时和班主任家访,热情帮助班主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发挥龙头作用,处处做好师生的楷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子,认真指导教师进行教改。每学期,我都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深入各科组,制订教学计划,积极组织、督促各科组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组织教师交流经验,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培优转差工作。为了推进教改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多次带头举行校性公开课。在2015年十月上了《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2015年十月上了《倒数的认识》,该课代表学校参加镇的中青年优质课比赛获优秀奖;2015年四月上了《圆柱的体积》;2015年上了《解比例》。认真学习新教法,积极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尝试cai教学,学习制作电脑课件,在2015年制作的《圆的面积》电脑教学软件就被镇选送上普宁市参加课件制作比赛。今年参加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小学生学习报》联合举办的学习科学研究论文比赛中,《激趣授法巧练因材施教--浅谈小学数学学法指导》一文获“优秀论文三等奖”。同时我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具体指导青年教师。例如青年教师***,高中毕业后就从事教育工作,既没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经验不足,在教学教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热情地给予指导,真诚地帮助她,教她如何制订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何备课、上课、改作;如何当好班主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等。由于她能虚心求进,吸取经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现在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对学生的教育,我既注重课堂教法,更注重学法的指导。例如,我刚调到龙堀小学担任六年级数学科教学时,所任班级学生有部分学习懒散、马虎,学习成绩总是提不起。作为科任的我,经常采用“激趣、授法、巧练、因材施教”的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和参与。“激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法”就是授人以“渔”,这里“渔”的含义就是指学生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要求,也就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巧练”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是不全面的,这时就要进行一定的练习强化记忆,但不应是机械的重复练习。“因材施教”就是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这样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精神,切实加强能力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我自己坚持每一节课都按要求精心备好,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天天在早读课前到教室等待学生回来,接着辅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检测等,我一般在次日发还给学生,甚至于上午才考的测验卷,我中午用午休的时间加班,下午就发还给学生了。在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搞科学研究,并通过科研对已形成的教学风格进行检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做到精益求精。在此基础上写成论文,在2015年参加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小学生学习报》联合举办的学习科学研究论文比赛中,《激趣授法巧练因材施教——浅谈小学数学学法指导》一文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我以勤奋工作、严谨治教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全班同学都变得倍加珍惜时间和勤奋好学了。同学们都能自觉学习,专心听讲,课后能认真复习,按时按质完成作业,良好的学风得以形成了。同时全校教师在我的带动下,也更加勤奋、积极工作了。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几年来,我尽职尽责地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我所在的**小学,在校长的正确领导和我的积极配合管理下,教育教学效果有可喜的收获:郑**、郑**水、陈**安、谢**等老师就分别被镇或普宁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青年教师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历年来学校没出现过一宗安全事故,学生中没有违法案件发生;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而且学生还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情绪、广泛的情趣,各方面的素质得以和谐发展,许多学生都获得了较高的荣誉。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迈入21世纪的时刻,我将凭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大显身手,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篇六: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2015财政局工作总结

第1篇:财政局人才工作总结

一、我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我局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全局(含下属单位)现有干部职工235人,其中在职人员233人。全局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人,本科学历108人,大专学历9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全局人员总数的90、2%以上;全局取得会计、税收、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中级职称的有80人,高级职称有8人,持有会计资格证上岗人员达到100%。全局有中共党员124人。

二、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努力营造人才工作氛围

我们从抓宣传和培训入手,进一步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观念,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历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依法理财水平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抓住了人才工作的重点,理清了思路。机关各处室、下属单位均建立起了干部教育培训负责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协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精心制定和严格落实培训计划。根据历年财政工作实际和培训教育工作的需要,制定《海口市财政局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责任人及实施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了学习内容、考勤、教学、学习笔记等日常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实施培训教育,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统筹安排,务求实效。在工作部署上,做到干部教育培训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下达、同检查、同考核,由办公室、人事处等部门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

(二)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学习制度体系建设。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我局成立了四个理论学习小组,完善了《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等多项涉及学习内容、考勤、教学、学习要求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二是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制定了《关于鼓励继续教育和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的暂行规定》,对取得职称考试、学历教育的干部职工给予报销学费等;完善了财政工作调研机制,认真组织申报并审核下达年度调研课题,对完成的调研课题经评选后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同时,将学习考试考核结果与人员使用、提拔、责任制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挂起钩来,加大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力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了教育培训保障机制。每年安排落实专门的培训教育经费,并对经费进行严格使用和管理;加强培训中心建设,以财会人员培训中心为基地,立足现有条件,逐步完善更新培训设施,改进培训方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仅6年来先后组织800余人次到中南财大、厦门会计学院、上海会计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习平台,在我局财政网站上设立学习培训专栏;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尽量保证干部职工的培训时间,坚持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四是建立学习培训的检查考核机制。认真组织好政治业务考试、分类业务技能考试、“五五”普法考试及市里组织的相关培训考核,以考试的方式对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抓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一是注重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每周五干部职工学习日制度,采取集体组织学习、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会、进行观摩、文艺宣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强化干部职工对“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围绕我市经济格局的发展思路,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行个性化教育培训。提出以全面促进机关干部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增强学习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服从服务于财政经济中心工作为主题,以强化培训教育为手段,健全奖惩机制为动力,形成“抓学习、强素质、促工作”三位一体、互动互促的学习机制。以开展财政文化活动、全员读书活动、岗位培训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公务员基本知识和其他有关知识技能教育,逐步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知识更新为重点,参加社会教育和本单位学习为主渠道、自我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教育体系。

三是狠抓干部知识技能培训教育。以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学历、技能职称为重点,狠抓财政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进行函授、自学、成人高等教育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提高学历,全面掌握业务技能,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采取召开会议集中学、开辟论坛讨论学、引导干部自己学,组织观看典型案例、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等教育录像,撰写观后感和心得体会,开展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在党员干部中广泛深开展了党风党纪教育、反腐警示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组织干部参加廉政知识、普法知识竞答等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五是认真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把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作为支持全市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师资管理,采取灵活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效果。XX-XX年8月,全局共举办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班58期,培训2312人;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14期,培训XX余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前辅导班6期,培训433人,各区财政局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16期,培训1870人。

(四)抓工作落实,促进全市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是为人才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围绕人才开发,落实目标任务,加大指导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推进。把人才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归口管理,合理使用。XX-XX年6月共安排教育支出479,139万元,其中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942万元。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逐年加大对农村人才教育培训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卫生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文化人才队伍、政法人才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及农村基础教育、人才智力援助、实用人才开发、劳动力培训工程的实施。这些经费的落实,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是积极探索研究海口市人才投入长效机制问题。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海口市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XX-2020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成立了专门的调研起草小组,组织人员对各相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关于教育、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实际投入情况的进行深入研究。在认真分析和经过大量测算的基础上,完成财政所负责的投入机制研究课题,并及时报送市委组织部,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是认真完成了组织人事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每年都按时保质保量填报了机关党政人才资源统计表和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情况统计表,为人事部门及时掌握人才情况提供了依据。按照市上统一安排,及时完成公务员登记、编制落实情况等有关人才总结工作,及时归集上交了有关人事档案。

(五)发挥人才作用,推进财政事业快速发展

把人才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强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理念、体制和方法创新,不断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建立起适合财政工作特点、富有针对性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局年度工作目标、计划生育目标、社会综合治理目标等主要目标责任曾连续两年获得全市一等奖;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连续2年获得全省第一名;XX年度全市机关投资环境监督评议评价我局以86、3的综合评分获得第一名;XX年全国妇联授予市财政国库支付局第一核算站“巾帼文明岗”。XX-XX年,全市财政收入分别完成70、08亿元、82、49亿元、100、02亿元和12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率达15、2%、17、7%、21、1%和23、1%,财政支出进度和增幅都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财力的大幅增长确保了农林水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惠民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财政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财经秩序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机关建设成效显著,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下一步人才工作思路和打算

今后,我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强化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使用工作,严格经费保障,为推动全市人才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强化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人才管理中,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和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二是落实责任制,即层层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把人才工作同行政工作一同部署,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切实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成长的平台,从财政事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建立各具特色的分层分类培训机制。主要采取自培、送培和专业培训三种形式培训人才。

三是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使用工作。坚持为真正想干事、能干事、能干好事的人提供事业平台,按“人才资源+事业平台”人才开发模式,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首先用好本单位现有人才,多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不求全责备,敢于为干事业的人才承担责任、承担风险。在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基础,严格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四大导向,以便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

四是继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为全市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市里安排,积极筹集资金,确保人才工作各项经费的落实,为全市人才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经费保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2篇:区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5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市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组织财政收入,实现财政预算收入目标这项中心工作,以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支出结构,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财政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预算执行情况

⒈预算收入情况

2015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1489万元,为年预算的101%,比上年增长8、3%,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33万元,为年预算的106、5%,比上年增长11、5%,上划中央收入完成65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

2015年,我区的财税工作是任务重、矛盾多、困难大、收支平衡异常艰难的一年。但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确保了全年预算收入的全面完成。

2015年,我区对财税工作十分重视。由于经济回升不快、政策性增资因素较多、征管难度较大等,形势异常严峻,区几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帮助分析情况,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财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2015年财税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2015年财税工作进行部署,将任务分解到各征管单位,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征收的积极性。由于今年财政支出较大,为此区领导多次召开税收协调会,保证了今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年来,财税部门在立足挖掘自身潜力、堵漏增收上狠下功夫,强化征管手段,加强对预算执行动态情况的分析和监管,按月通报财政收入进度情况,切实做到以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一是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在四月份的税法宣传月中,各税务分局围绕“税收与公民”的宣传主题,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分局共话发展,同时,我们在区政府沿街两旁制作30个公益广告宣传灯箱,美化了城市,宣传了税法,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得到增强。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重点加强对建筑、房地产业的税收征管,建立了重点税源户台帐,对重点税源户每月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逐月登记,并撰写重点税源分析报告,逐步实现了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和税源资料的综合利用。营业税共完成4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增收1100万元。三是认真清查漏征漏管户。抽调300多名税干对田家庵地区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共查出漏征漏管户近2000户,净化了我区的纳税环境,推动了税收工作向规范化管理方向迈进。四是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得到加强。我们把对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工作为今年税收增长点来抓,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应征营业税的征收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及时足额催缴入库,加强各种零星收入的清理入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⒉财政支出情况

2015年,全区财政支出完成6833万元,为年预算的112%,比上年增长23%,主要是今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性增资因素所致。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可用财力为54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增加715万元,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年来,我们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重点支出。我区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23号文件和市政府淮府200114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界定和调整支出范围,改进支出方式,规范支出程序,提高支出效益,逐步建立起供给范围明确、分配科学、支出高效、监督有力、管理规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并结合我区实际,成立了田家庵区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方案并将于2015年正式启动。

今年,我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三次调资。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平均增加290元。全区财政供给人口2946人,应发放工资1300万元。由于今年财政形势比较严峻,资金较为紧张,所以筹集资金较为困难,但我们通过努力,使应增加及补发工资1300万元全部落实到位。

我们按照皖办发201518号《关于将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于今年10月份将两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区统一管理,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

二、全区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及进一步巩固“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工作成果

⒈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2015年,全区预算外收入完成1208万元,为年预算的132%,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收129万元。预算外支出1270万元,其中:各单位预算外资金支出1012、4万元,政府调控支出257、6万元。

⒉开展“收支两条线”检查

2015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在2015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入库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财监2015424号)和淮南市财政局《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财政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淮财监2015102号)的文件要求,开展了“收支两条线”检查工作。

我们从教委、计生等部门抽调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人员成立财政预算执法检查小组,对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公、检、法、民政、计生、文化、卫生、城建、土地等38家行政事业性单位收入及解缴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我区各行政事业性执收执法单位在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中,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81号令”及新《会计法》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当前财政困难,个别单位借经费保障不够为理由,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中打折扣,预算外收入未及时交入财政专户,对此,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管理。

3、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

按淮府办20155号《转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区财政、监察、审计三部门成立联合清理组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及统计汇总。

清理银行账户的重点是区级党政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通过清理,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和资金规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一个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账户。取消执收执罚单位和部门的收入过渡账户,所有执收执罚单位严格执行银行开户审批制度。各项收入直接进入财政专户,再由财政部门按比例进行返还,严禁设立帐外帐,并先后摸清排查出区属各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123个,取消61个,保留各单位基本帐户62个,其中主管部门开设银行帐户35个,二级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7个。

三、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我区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指导思想,严格按照中央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和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16个配套改革文件要求,确立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即:总体部署,统筹安排,全面推行。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兼顾镇政府及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需要。采取简便易行的征收方式,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坚持群众路线,进一步促进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

2015年,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税费改革目标和要求,严格执行农业税征管“八到户、十不准”规定,依法规范征管程序。合理调整农业税计税面积合计税常产,认真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严格按照灾减原则,午、秋两季共安排农业税受灾减免67、5万元,全部落实到户。进一步清理涉农收费政策管理,健全和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反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积极完成上级财政机关下达的各项任务

1、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我们召开了区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会议,开展了《会计法》执法检查,针对2015年度以来的会计工作情况,各单位进行了自查自纠,并根据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如实地填写《会计法执法情况自查表》。其中:行政机关25家、事业单位33家、城市集体企业1家、股份有限公司4家。

2、为了配合税费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我们组织两镇财政所,全面学习了“金穗2000”农业税收征管系统。

3、7月1日,我们在全市统一举行的党员奉献日活动中,进行了新《会计法》的宣传,向社会进一步普及会计法规。

4、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今年9月份全区机关及事业单位每人征收水利基金20元,圆满的完成了水利基金征收工作。

5、开展本级预算收入的检查,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根据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结合财政工作总体部署,10至12月份集中力量,我们重点对征管部门征管质量开展监督检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保证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6、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抓好跟踪问效的落实。加强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年内重点抓了社会保障资金、救灾扶贫资金、政府采购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等,加大了跟踪监测力度,保证各种专项资金安全运行,做到专款专用。

7、我们按照上级规定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错案责任追究制,保证了我局在全年行政执法过程中没发生错案。

第3篇:2015年市财政局工作总结

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市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学江浙、促发展”和“继续解放思想,加快‘两个率先’”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组织收入,科学调度资金,加强资金管理,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较好的完成了各项财政任务,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财政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措施

12月底,我市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万元,占任务的%;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万元,占任务的%;财政口组织收入预计完成万元,占任务的%;财政专户储存资金预计完成万元,占任务的%;向上争取资金预计完成万元,占任务的%;融资预计完成亿,占全年目标的%。

为确保全年财政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狠抓财政收入,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XX年我们按照“挖潜堵漏,有保有压”的八字方针,创新思路,完善制度,全面加强了收支管理。一是定期协调召开财税部门收入分析例会,加强收入分析与预测,协调督促两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及时帮助解决税收征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抓住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效益大增的有利时机,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实施煤炭行业税收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重点税收应收尽收。全年全市煤炭行业贡献税收万元,较上年增收万元,同比增长%。三是启动税源建设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税源办管理职能,加强税源分析,协调配合两税部门组织收入,督促镇(街道)加强收入征管。在市税源办的协调配合下,税务部门选取耐材、商业、房地产、建筑行业开展专项税收清查活动。各镇(街道)除配合税务部门开展专项清查外,还根据本辖区税源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税收清查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XX年,建筑、住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税收分别增长**%、**%和***%。四是狠抓小税增长。面对主体税种受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增速大幅下滑的不利局面,各级财政部门根据不同区域税源特点,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不断加强小税种的征管,小税种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全市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和资源税的增幅分别达到%、%、%和%,小税种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五是充分发挥产权交易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财政国资部门的作用,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运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资产,谋求土地和国有资产的最大收益化。

(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的要求,科学安排预算,合理调度资金,在确保干部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加大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

1、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在预算执行中优先安排党政机关办公经费和全市干部职工工资,确保了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全市干部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其中:安排资金***万元兑现了XX年度目标考核奖发放政策,安排资金***万元提高了全市财供人员津补贴标准。

2、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XX年投入“两免一补”资金***万元,大幅提高农村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其中农村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每生每年160元提高到230元,农村初中生由每生每年250元提高到375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由每平米400元提高到500元。二是认真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全年全市兑付粮食直补资金***万元,15、16万农户直接受益,其中粮食直补标准较去年每亩增加0、34元,综合直补标准较去年每亩增加33、26元;认真落实“家电下乡”产品财政补贴政策,全年全市共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万元,**户农户享受到了按家电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落实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支持生猪生产,全年全市共拔付补贴资金万元。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改革,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消费需求。其中:城市低保支出***万,农村低保支出***万,新农合支出***万元,安居工程支出***万元,为实现我市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提供了坚实财力支撑。四是落实再就财政扶持政策,推进再就业工作开展。我们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培训模式,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XX年,举办公益性培训2期,创业培训8期,农民工培训班23班,培训人员共3945人。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122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63笔,贷款***万元,财政贴息**万元,促进全民创业。五是落实石油价格补贴政策。为维护社会稳定,我们继续对社会公益性行业和部分弱势群体给与油价补贴,全年石油价格财政补贴资金***万元。

3、确保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及市定重点工程需要。一是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安排拨付科技三项经费、招商引资、企业效益杯、企业创名牌和节能减排等各项奖励补助资金****万元,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配合经贸委、科委、发改委、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服务企业,做好企业项目申报工作,全年共组织我市26户企业,向上申报国家和省市重点资金扶持项目资金****万元,其中有17户企业项目获得通过,取得财政扶持资金****万元。二是支持重点工程开展。安排资金**亿元,用于伊洛河综合整治、新兴路大桥、石河道综合治理、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城中村改造,文化活动中心暨图书馆建设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大融资力度,融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今年,我们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不利局面,努力克服货币政策紧缩、政府性贷款限制较多、担保企业难找和贷款平台负债率高等困难,广开门路,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年累计融资**亿元,不仅确保了资金链条完整,维护了政府信誉,还保证了市定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积极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联系,主动研究政策,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以好的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全年共向省厅争取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亿元,同比增加****万元。向郑州市争取资金渠道也已基本顺畅,全年累计争取专项补助****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此外,为解决财政资金供不应求问题,我们想方设法从省厅超借现金,全年累计超借现金**亿元,超借额度超过部分困难省辖市向省厅的借款额度,在全市财政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压力,确保了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

(四)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节支就是增收”理念,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集中支付从服务单位,服务财政出发,按照有关制度和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单位滥用乱支行为,促进了廉政建设。一年来,通过审核监督,共剔除退回各类不合规单据875份,金额***万元;拒付违规支出***起,累计金额达**万元。二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大力实施节能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集约型效益。全年共举行政府采购公开、邀请招标活动次,询价采购次,政府采购金额达亿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达%。三是加强基建项目投资评审工作,补充完善了《巩义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基建工程的招投标程序和办法,参与项目前期论证,加强项目实施监管,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全年共审查工程项目个,审减不合理投资万,审减率达%。四是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加强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财政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了财政资金拨付的“集体研究”和“跟踪问效”机制,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五是改革公务用车配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出台《**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小汽车定编配备和使用管理办法》,有效杜绝超配、超编小汽车风气,制止讲排场、比阔气、乱花钱行为。六是加强财政监督。5月份,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市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意识。组织人员分别对10个镇和8个企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财政经费、会计基础等工作进行抽查,对城乡低保、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发放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严肃了财经纪律。七是稳步推进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目前已基本完成相关债务的最后核实和锁定。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XX年,我们在做好“收支”两篇文章的同时,以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狠抓队伍和廉政建设。一是认真开展“三评一创”、“学江浙、促发展”和“两转两提”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同财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培训,严格检查剖析,扎实整改提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有力推进我局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二是认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增强财政干部职工廉洁理财、依法理财意识。*月份在河南豫中监狱召开了**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通过参观监狱犯人居所和劳动场地,听取在押犯的含泪忏悔,使每名财政人员得到教育,受到警示。完善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服务承诺制度、使干部职工组织纪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财政的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建立财政监督员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制定《**市财政监督员办法》,聘请15名有关行业人员作为财政监督员,邀请他们参加财政工作有关会议,参与财政政策和计划的制订,对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及建议。四是开展文明办公检查评比活动。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评比单位室内卫生、工作纪律、服务承诺、仪容仪表、工作作风、党风廉政建设,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行为得到规范,精神面貌不断改变。五是加强党建工作。组织系统全体党员举办“庆七一、迎奥运、攀高峰”登山活动、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和党员冬季乒乓球比赛等系列活动,锻炼干部职工体魄,增进干部职工协同作战、勇争第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全面得到落实,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主体税种增速趋缓,税收收入压力大。二是非税收入基数较大,缺乏新的收入增长点。三是刚性支出不断加大,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收入增量部分远远不能满足

支出需要,重点工程资金缺口尤其大。四是融资形势严峻,偿还贷款本息压力大。五是财政改革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彻底性方面仍有可发展空间。

三、XX年工作打算

XX年,我们将继续按照“抓收入、强融资、保支出、严管理、强队伍、求创新”的思路,围绕“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奋斗目标,大力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积极推进改革,不断规范管理,强化学习,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负重前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加强收入征管,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全面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治税方针,严格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一是强力推进税源经济体系建设,健全财政经济形势联合分析机制,积极开展税源调查,掌握税源分布和增减变动情况,抓住重点税源,管好零星税源,确保应收尽收。二是以税收专项整治为切入口,加强对重点税源及中小企业的税收监控,对分析选定的重点行业,实施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堵塞征管漏洞。三是完善代扣税制度,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对未履行代扣代缴职责,造成税款流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理。四是建立重点企业纳税公示制度。定期对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纳税和税负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发挥非税收入网络平台监控作用,加大未出让土地挂牌出让力度,加大已出让土地欠款催缴力度,保证土地经营收益及时足额入户,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六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档案,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行为,提高资产经营收益。

2、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坚决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理财方针,合理调整支出结构,明确支出保障次序,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一是继续坚持勤俭节约和“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和各种预算追加,确保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二是坚持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的原则,加大教育、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投入力度,确保市定各项重点工程及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四是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将专项支出尽可能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为加快支出进度创造条件。

3、加强融资工作,确保资金链条不出问题。一是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创新融资办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努力破解融资难题。二是积极和省内外银信部门联系,广开融资门路,在负债规模总量稳定的基础上做好贷款本金的归还和再贷款工作,确保到期贷款本息能及时偿付。三是加快现有融资平台的整合,进一步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投资公司”、“杜甫故里旅游发展公司”和“康百万庄园旅游发展公司”等新的融资平台作用,积极探索筹资模式,努力扩大筹资规模,多渠道、多门路地搞好融资工作,保证资金链条衔接到位。

4、强化财政监管力度,管好“钱袋子”,不断提高理财水平。一是要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大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将涉及民生的重大支出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对重点项目实行先评审后拨付资金的管理办法,提高财政理财的科学性。三是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前移监督关口,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全程监督机制,开展涉及民生资金的专项检查,扩大农口资金县级报账制范围,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起到实效。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中介机构对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评估,澄清国企家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班子,以一个好班子带出一个好队伍。二是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增强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要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营造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

第4篇:县财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县政府下达的我局责任目标共17项,其中重点目标9项,一般目标3项,共同目标5项。截止6月底,除年底考核的6项外,其它重点目标和一般目标全部达到时间任务同步,其中已经完成全年任务有2项。具体完成情况是:

1、截止六月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98万元,占年预算的67、3%,占年任务的51、1%,较上年同期增长4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58万元,占年预算的66、6%,占年任务的50、3%,较上年同期增长43、3%;本身组织收入3168万元,占年任务的61%,较上年同期增长154%。

2、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支付中心和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运行正常。

3、引进内资399万元,占年任务的57%。争取上级扶持项目2个,相关材料已报省亚行总部待批。

4、依法安排教育经费,对全县教师工资实行财政统一发放,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5、扎实做好了农业税降点工作,农业税税率今年又下降三个百分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没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也没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群众性事件或恶性事件。

6、医疗保险基金完成2、025万元,占年任务的50%,与上年持平;养老保险金任务完成0、22万元,占年任务的50%。

7、培训财会人员420人次,占年任务的84%,较上年增长20%。

8、年底考核的环境保护、经济普查、国有工业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等10项工作,正在顺利开展。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狠抓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路,把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蛋糕做为今年工作的第一要务,不断强化增收意识,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财政,确保了全县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一是加强税收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加大税收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契税和交通运输业税收宣传,增强公民纳税意识,创造良好的税收征管氛围。二是继续强化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树立均衡入库思路,强化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同时,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管理规定,将计生、公路交通运输等行政性收费项目纳入预算管理,增加了财政收入。元至六月份,我县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其他非税收入完成296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做到了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加强协调,明确责任。5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整顿矿山税收秩序活动。组织各乡镇力量,配合国土资源、公安、检察等部门成立了120人的10个小组对辖区内矿产资源进行税源排查,加强税收征管。土地、城建、房产等部门与农税局密切配合,加强对契税的征收管理,对各纳税人拒不缴纳契税的,土地、城建部门不予办理房地产开发和产权等有关手续。同时,明确责任,严格纪律,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搞好配合,对于相互之间推诿扯皮,有税不征、擅自减免或扩大征收范围,造成严重后果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四是认真分析税源,开展税收专项治理工作。积极开展煤炭、房屋租赁、交通运输等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使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等分别较同期增长了139、2%、11%、85、3%。同时,加大对契税、耕地占用税的专项检查力度,耕地占用税、契税分别较同期增长30、6%、16、7%。五是严格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财政收入日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逐月把收入任务分解到各征收单位和各乡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兑现,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及时均衡入库。实行收入日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收入进度和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税源,为制定下步措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实现财政收入均衡入库,避免财政收入大起大落,保证了财政收入任务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强化支出约束,保证重点支出。一是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工资、社会保障重点支出,减少“人、车、会、话”支出,从有限财力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县的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二是加大财政支出改革力度,简化资金拨付环节,规范支出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引导和带动社会及金融投资,增强财政发展后劲。三是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在财政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积极落实专项资金62万元,用于帮助115户受灾群众的348间倒塌房屋进行重建,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了专款专用。按时足额拔教育经费,确保了县乡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三)做好粮食直补、农业税降点及夏征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根为切实做好我县粮食直补和农业税降点及征收工作,我县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第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渑池县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税降点征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财政局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管副jú长为办公室副主任,由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为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各乡镇政府都设立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税所,财政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从财政、农业、粮食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参与办公室工作,并进行集中办公。第二,积极行动、深入宣传。我县召开了粮食直补工作和农业税降点征收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政策,统一思想认识,进行安排布置。深入开展宣传,广泛散发省统一印制的《河南省人民政府通告》、《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宣传提纲》和《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宣传提纲》,在渑池电视台制作了电视专题《粮食直补和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知识问答》,县直补办主任、财政局jú长亲自到节目中讲解宣传政策。各乡(镇)财税所在全县230余个行政村张贴了通告、悬挂了横幅、粉刷了固定标语。宣传期间,全县共出动宣传车18辆,悬挂横幅50余条,张贴标语和《通告》1400余份,粉刷固定标语1500多条,散发传单15000余份,使直补政策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第三,加强培训、认真测算、全面公示。为确保粮食直补和降点政策的正确执行,我局举办了二期60多名农税干部参加的微机培训和政策培训,使农税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降点政策。各乡镇根据省方案精神,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的意见,摸清底数,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确定到每个农户的计税面积、常年产量(以“政策卡”为依据)计算确定每个农户补贴面积、补贴金额以及降点后的应征税额,并进行了两次以村组为单位张榜公示到户,群众无异议后汇总上报,从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第四、落实政策,实施方案。各乡(镇)按照公示内容,逐户打印发放了《粮食补贴通知书》和《农业税纳税通知书》。为切实做好通知书的发放工作,各财税所采取财税所人员分片包村、责任到人的方法进行发放,对工作敷衍了事,由村组干部代发通知书的进行严肃处理。《粮食补贴通知书》于5月15日前发放到了农户手中,6月10日前,《农业税纳税通知书》已全部发放到农户,6月10日开始,农业税的征收工作全面启动,粮食直补资金兑付工作也随农业税征收全面开展。在征收中,农税人员着装上岗,坚持做到了“五不准”,即不准收税不开票和收税打白条,不准用农业税附加抵顶正税入库,不准搭车收费和税费混征,不准以“小分队”等行政手段强制征收,不准向农民清缴农村税费改革前的税费尾欠。由于今年农业税与往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减少,更增强了农民缴纳农业税的积极性。第五、认真做好督查和信访工作。粮食直补工作和降点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局组成了五个督导组,由五名局领导亲自带队,对各乡镇的公示情况、通知书的发放工作,农业税征收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违反粮补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没有及时发放通知书的乡镇多次进行批评督促,对工作严重失职的,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做好信访处理,对群众的来人、来电、来信,进行登记并派专人调查,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政策的全面落实。督查中,我们对个别乡镇个别组通知书发放不到位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限期纠改对各乡镇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直补工作和农业税夏征工作进展顺利,真正维护了我县近7万农户的利益,增强了农民纳税积极性。截止6月底,全县69876户的补贴资金291、25万元已全部兑付结束;全县已征收农业税587万元,占任务的98%,其中:有14个乡镇,农业税任务已全部完成。

(四)加强预算资金管理,落实“收支两条线”。上半年完成非税收入29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一是根据预算内外结合使用,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的总体要求,执照XX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将县直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计划管理。二是继续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三是组织力量对全县的预算外资金进行专项检查,纠正非税收入缴款时间跨度大、银行账户运行不规范、票据分离管理执行中偏差较大等问题,严禁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净化经济秩序。四是加强票据管理工作。根据豫财综XX24号文件《河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票据核销与销毁办法》,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票据加强管理,实现以票控费。对XX年已用票据和已领未用收费票据票据进行了核销,共收回核销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1450本,保证当年票据当年使用,杜绝乱收费。

(五)开展财政制度改革,完善制度管理。

1、财政集中支付改革今年我县本稿件财政国库集中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于4月份又纳入管理10个单位,到目前共有118个财政全供行政事业单位纳入财政集中支付中心代理核算。截止六月底共处理报账4500笔,支付资金达15000万元。纳入工资统发人数达6700余人,代发事业人员工资XX多人,保证了全县公教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增强了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规范了资金拔付程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强支付中心人员业务培训,以严格把关、服务单位、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创新观念、创新服务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服务水平,使规范化服务再上新台阶。二是对报账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报账程序、规范单据等业务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提高报账效率。三是进一步规范支出拨付程序,根据管理需要,对工资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出等一律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对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小额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则实行实时清算。

2、部门预算情况。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加大力度,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县直行政单位和县级机关事业单位今年全部实行部门预算编制制度。一是拟订改革的具体方案,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完善改革方案,逐步在县直行政单位和县级行政单位全面推开。二是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进一步深化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严格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为部门预算编制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改革预算内外管理办法,预算内外资金的拨付由局有关业务科室统一扎口管理。另一方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并积极探索行政事业费收费实行预算管理的办法和思路。三是科学设计部门预算编制的报表体系,研究、开发和运用部门预算软件系统,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条件保障。四是正确制定县级部门预算的流程和时间要求,使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增加预算透明度。五是认真进行部门预算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合理核定定员定额标准,按照部门工作业务量和资金需要及部门基本数据,编制部门支出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

3、政府采购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组织采购49次,实际采购511万元,与采购预算相比节约资金28万元,节约率达6%。今年我县政府采购的重点是在上年采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一是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对各单位所报送的政府采购年度计划表进行了汇总,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确保了政府采购工作有计划进行;二是按照《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程序暂行规定》,对采购量大的物品实行公开招标,确保了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运行。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公务接待,建筑工程政府已经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六)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效益。强化财政监督,把财政监督作为日常工作来抓。一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行了检查,做到资金审查按标准、资金管理到项目、跟踪检查到现场。二是采取查帐、随机走访等方式,就全县的社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分别对劳动和民政部门进行检查,纠正了下岗职工生活费发放管理不到位,低保金没有按月发放等问题。三是在全县推进乡(镇)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各乡(镇)成立了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对乡村财务实行集中代理核算。这为加强县乡财务管理,提高全县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联合扶贫开发办、计委等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查出的滞留、挪用资金等问题进行查处和限期改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七)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需要。今年以来,为完成县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一是加强项目库建设。以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契机,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项目;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引进提高抗灾能力等新农业技术等,建立了相应农业产业化项目库,如渑池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测试体系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库共有50余个农业项目。二是积极上报项目,争取无偿资金。对确实能给我县带来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进行逐级上报,以提高引资成功率。目前按照省市要求已填报标准文本上报项目20个,申请资金达1700余万元以上,待批。止6月底共引进资金399万元,占年任务的57%。

(八)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财政工作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全年任务完成。在局机关全年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加大月份目标考核力度,实行逐月分解任务,任务与工资挂钩,逐月考核,逐月奖惩。对连续三个月完不成月份目标的主管jú长班子会做检查,股室负责人歇职,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确保全年目标完成。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坚持领导分工负责制,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三是修订了《渑池县财政局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等6个意见和15项规章制度,使干部职工组织纪律观念、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财政的意识明显增强,为全局各项目标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拒腐防变的能力。制定了局机关《XX年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工作意见》,各股室负责人与局党组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两个《条例》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演讲比赛,参加全县党内法规知识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提高了队伍素质,树立良好的财政队伍形象。五是加强党建工作。开展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纪念活动;进行党员定岗定责、优秀党员评比活动;开展了“三级联创”“五好支部”创建活动,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仪式,牢记誓词,增强党性,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增加新鲜血液,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

此外,我局还在争取外国银行贷款和上级扶持资金、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人事教育、会计事务管理、会计培训等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今年以来,我县财政工作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的方面看,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严峻,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库资金调度困难;二是个别村组因债务纠纷、移民调地或其它原因,农业税无法落实到位,也有个别乡镇存在农业税代签现象;三是预算外资金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方面还不够深入,一些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半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促抓财政收入力度,加强稽查力量,打击各种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行为。抓好零星税源,应征尽征,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任务;

(二)积极探索政府采购工作的新思路,逐步扩大采购规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严格贯彻执行中央财政政策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在抓好收入的同时,加强资金、票据管理,加大查纠力度,确保“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得到执行;

(四)进一步完善集中支付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达到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认真做好农业税征管工作,减轻农民负担。要认真落实《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实施方案切实减轻负担。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农业税征收管理程序》等规定,加强农业税征管,正确使用农税法律文书,规范征收程序,坚持依法治税,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六)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及早到位;

(七)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效益。

第5篇:财政局个人工作总结

“做一名优秀的财政干部”是我自踏入财政系统这个队伍以来所致力追求的目标。一年来,在局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顺利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向着“做一名优秀的财政干部”的目标又迈出了自己坚实的一步。下面我将就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上积极上进,用xx大精神武装头脑

首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参加了局机关组织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班,根据“xxxx”重要思想对照检查了自己的工作并写出了学习心得,一丝不苟的参与党员和支部的民主生活会,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其次,以自学为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认真学习dxp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jzm同志关于“xxxx”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的下一步工作目标和任务,很有收获。

二、业务上不断积累,提高素质。随着新形势对财政干部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十分注重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积极参加省厅和局内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在工作之余,还挤出时间自学业务知识,认真学习了关于财政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规定。平时,我还注重对电脑有关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钻研,利用较为扎实的电脑知识使自已在日常工作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工作中,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勤勤恳恳,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自己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三年,经过多年的锻炼基本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负责的单位决算报表电脑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局领导的支持和科内同事的一致努力下,我决算报表工作荣获全省第二名。

四、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热忱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局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对人真诚,平时能与同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我还积极参加局内组织的如各项爱心

捐助活动,踊跃捐款捐物,热心协助局团支部组织并积极参加了局春节联欢晚会、深入局扶贫点开展爱心捐赠、“学习实践‘xxxx’、争当人民满意公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学习不够,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工作较累的时候有过松弛思想;三是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大局观念,苦干实干,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省、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今年2月到6月份,我局在机关和所属单位单位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党总支作为牵头部门,在局党组的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对机关、所属单位党组织以及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成立班子,在各阶段,都积极迅速地拟订教育活动工作计划、配档表以及活动方案,搞好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和各环节的前后衔接,使教育活动组织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同时在县委督导组的指导下,结合财政工作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经过xxxx多月的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等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教育活动的预期成效,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督导组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集中教育活动完成后,根据县委的部署,建立了先进性教育的相关制度,为长效机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党总支今年提请县委表彰优秀共产党员xxxx,营造了一个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同时,机关党总支发展了xxxx新党员,发挥了党员在机关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切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和市财政局制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做好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一是实行了目标任务领导负责制。制定下发了《xx县财政局XX年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市、县下达我局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逐项明确了负责领导、承担股室和具体责任人,并提出严格时限和要求。二是实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季报制度。要求凡承担重点目标任务的股室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5日前将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填表报人教股,人教股汇总后在下季度第一月10日前报县目责办。三是坚持奖惩结合管理原则,将目标任务特别是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考核股室和个人的重要依据,有效保证了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年所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均全部完成,顺利通过了县委县政府年终考核;为县上承担的市级考核顶目顺利通过了市委市政府考核验收;股室职责范围内的综合治理、党建、党风廉政、机关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生育、信访等单项工作任务也均圆满完成,并通过了对口上级单位的年终检查。

三、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教育

为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局党总支在按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制度,集中学习时间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请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政法委领导来局作专题辅导课,提高财政干部的理论意识、遵守党纪的自觉性。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创新干部教育载体,开展经常性教育,使干部们在各项主题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促进财政工作的开展。如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和争当“岗位能手”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局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政治思想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局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被命名为市级“文明示范窗口”、“xx县文明示范窗口”,县会计核算中心主任xxx被授予县“十大杰出青年”。

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今年,机关党总支结合开展保先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观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图片展》;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向联系乡镇贫困农户捐款捐衣物,奉献了财政干部的一片爱心。通过这些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升华。为强化财政干部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思想教育,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修改完善廉政建设、办事公开、用车和开餐等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结合行风评议活动的开展,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参加的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生活会,每个干部职工针对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促使大家自重、自警、自省、自律,自觉抵制拜主义、自由主义等腐朽思想;组织干

部职工深入基层、建整扶贫村开展调研,了解民情社意,切实转变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达到“戒懒、戒软、戒空、戒浮、戒奢、戒赌”的目的。XX年,组织党员干部下到建整扶贫联系村,深入贫困农户家中访贫问苦、送技术,实行结对帮扶。

五、严格标准和程序,完成XX年度考核及评优工作

XX年度考核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人事局x组人联字(200x)01号《关于200x年度考核和评奖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0x年元月开始至200x年3月份止,我局年度考核统一对非税局、农税局、会计核算中心、局属各股室及各乡镇财政所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应参加考核人数xxx人,实际参加考核人数xxx人(其中县局xx人,乡镇财政所xxx人),参考率10xxxx。在考核中,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整个考核过程严格按考核程序办事,注重考核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做到平时考核和双文明目标管理相结合,考核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同时严格控制优秀比例,按照县人事局要求,局机关评优比例控制在1xxxx以内,乡镇财政控制在1xxxx以内,从而评出全县财政系统优秀人员xx人(其中县局xx人,乡镇财政所xx人),占参考人数的xx%,在评优的基础上,受到县政府嘉奖的xx人,记三等功x人。称职或合格的xxx人(其中县局xx人,乡镇财政所xxx人),占参考人数的xx%。由于坚持了考核标准和条件,严格控制了奖励比例,从而促进了我县财政系统年度考核工作顺利平衡开展。

六、抓好年度责任制的考核和年初责任制的落实

在人员少,党的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经常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始终和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拼搏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奉献精神强。尽管工作压力大,但能够以大局为重,把困难当作一种磨练,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确保了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二是,凝聚力强。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在工作中,不分分内分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把工作做好。三是,执行力强。有的工作从未尝试过,难度大,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边学边干,迅速提高工作能力,保证坚决果断地执行党组和领导的决议。

在XX年个人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认真地对全县财政系统双文明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了年度考核,在考核中严格按照目标要求,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不徇私情,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得分进行年终兑现。同时经民主评议,局党组决定,评出全县财政系统先进单位1xxxx,在年终考核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XX年双文明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双文明目标量化到局机关各股、室、二级局、各乡镇财政所长,预算会计,专管员等工作岗位。

七、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强化对干部的惩戒、任免、调配、推荐工作

本着调动财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财政工作开展的原则,按照我县财政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切实加强财政人事管理。一是人员调整。根据XX年财政系统工作人员的业绩表现和考察结果,从有利工作出发,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衔接,对乡镇财政所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局党组的人事调整意图,达到了促进工作的目的。二是干部任免。XX年共办理干部任免材料xx人。并对任职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三是培养推荐。XX年我局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推荐工作力度,全年解决正科级干部x人、副科级干部x人;通过推荐进入县直单位、乡镇领导班子的x人;从乡镇财政所调入县直单位的x人。

八、抓好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开展社会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赋于人事工作一个新的内容,今年共举办法制讲座xxxx,积极参加县综治骨干培训xxxx,按照县综治办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开展我局综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综治工作责任制,将综治工作量化到机关股室,并加强综治工作的日常管理,使我局综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经县综治办验收,取得了103分的好成绩。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在XX年我们将继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好人事教育与管理工作,力争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6篇:2015年财政局个人工作总结

紧张忙碌的XX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的XX年已悄然而至。过去的一年,在局领导的关怀和各位股长、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顺利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下面我将就一年来的工作、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上级工作安排,坚定信念,改进作风,积极工作,服务人民,为我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工作上,我始终保持虚心谨慎,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XX年经办受理全市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预决算审核项目xx个,送审项目总金额xx亿元,办结项目xx个,核减总额xx万元,总核减率xx,有效的节约财政资金。认真服务好市重点项目xx大道一期、xx道路改造、xxxx景区建设等重点项目,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使工程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我多次到xx四中、六中、xx卫生院、xx汀中低产田等工程实地现场踏勘测量,了解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做好工程项目审核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和统计。工作上也遇到的许多难题,我积极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和老同志、专家请教,得到他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今年局委派我到市接待处负责会计工作,我认真审慎的审核每笔支出,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在完成接待任务的同时有效的节约开支。

学习上,我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财政工作制度和方法,着重掌握财政投资评审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九月份参加省厅组织的全省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培训,不断夯实业务基础。同时,我积极巩固财务专业知识,今年通过助理会计考试,并积极备考明年中级会计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说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工作量大时,过于激进略显浮躁导致错误的发生。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大局观念,苦干实干,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XX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市财政工作各项指标圆满完成,这是对财政工作和经济发展的积极肯定。XX年财政工作即将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整,要求我们每个干部都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转眼已到年关,回首过往,我与xx财政一同成长,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做财政事业的一片细流,和同事们一起安静而平凡的奉献自己的青春。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事业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目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333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