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2016-09-21 09:12:3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共5篇)第1课 人类的形成第1课 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一)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是 、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 ,其生活地点是 。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 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 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 ,分为 氏族和 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是: 。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 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 制和 制 ,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原始人群 B、氏族社会 C、 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使用天然工具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工具 D、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BABCA 原始社会早期 ;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提升: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A、(1)(2) B、(3)(4) C、(1)(2)(3) D、(1)(2)(3)

(4)

课外作业:

选做题: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知识梳理 :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

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

有一个谜语: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 流域一个统一的 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 是权力的象征。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 “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 ,在 世纪, 王国的统治者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 ,有何影响? 。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 河的滋养,约 年开始出现国家。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 制度,史称 。其影响是 , 。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

合作探究:

1、11页“动脑筋”

2、12页“活动与探究”(同时结合8/9/10页的地图)。

精讲点拨:

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因此,金字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达标检测:

1、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 3 、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素材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4、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导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5、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他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6、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7、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8、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A、推行等级制度 B、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把佛教定为国教

9、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A、狮身人面像 B、空中花园 C、木乃伊 D、 金字塔

10、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

A、 婆罗门 B、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11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12、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图A 图

B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二)
川教版第1课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

《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教学目标专项说明

成都市24中 曾笙

一、目标陈述

1、识记与理解

了解历史领域的考古知识,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知道世界三大人种,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说说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及文明史的出现。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形成的原因,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及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三大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大量的影画资料及学生活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归纳规律,了解内涵的过程,让学生树立一种历史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讲述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说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

认识人类的进化是人类艰苦探索的过程,是顺应自然变迁保存种族的前进。同时在历史的演进中体会历史的魅力。

二、目标设计的依据

本课作为新课标九年级历史第一课,新课标注重主题与时序结合,主题下分课的体例。对时序性的重视、主题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呼应,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突出了历史发展的空间感,将史前人类作为整个古代亚非文明的导读加以处理,因此本课有提纲携领的作用,充分提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看待时代发展大势的能力,因此本课中强化了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发展脉络。

九年级学生在前两个学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历史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缺乏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总体认知上的把握,他们的历史知识是零散而纷杂的,不容易形成系统,这对把握历史大势十分不利,本课就是想通过对世界历史开端学习,在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整合中步入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更客观的对待历史问题。

三、目标达成的思路和方法

老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

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尤为必要。学法指导包括课前资料的分析归纳理解、课堂活动指导和课后迁移巩固。通过课前资料的提供,引导学生分析人类产生及不断发展的原因、人种的差别及社会发展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课堂上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景创设、讨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课后通过表格等形式归纳和拓展延伸等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认识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本课是世界史第一课,对今后学生学习世界史兴趣的培养有着关键作用,所以在教学流程中要刻意的营造一种走近历史、溶入历史,培养历史感的场景,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贯穿教学的始终。

导学策略是教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了完成一定的导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等。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双边活动中处于双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着帮助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的角色,起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导学方法:①情境法:有利于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②讨论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其他方法:阅读指导法等。导学手段:为更好地实现导学目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增强信息量(充分集合文字、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同时可以营造情境氛围作为学生活动的补充。

《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教学设计

成都市24中 曾笙

[课题说明]

本课题选自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适用于初中九年级上期。本课属于讲述与活动讨论课结合的课型。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比较能力都比初一初二有一较大提高,但仍然比较差,有一定的创造性,但自学性和独立性还不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及设问,采用问题探索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以发展。并且初中课的特点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的凝重、悲怆、生动等情绪激发都是我们的责任,通过大量资料引导学生走过历史、溶入历史是本课的一个特点。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初三世界史的第一课,可以说是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导入课,如果在这课中提升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而且本课的知识要点大概分为两部分,“史前”主要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和最早的人类社会形态,要用很短的篇幅让学生搞清楚这个问题。“野蛮到文明”是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讲述人类从无阶级的社会向阶级社会的演进,理论性很强,但其内容与后面的古代史五大问题分别论述密切相关,是本册书前半段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处理对于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了解历史领域的考古知识,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知道世界三大人种,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说说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及文明史的出现。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形成的原因,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及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三大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大量的影画资料及学生活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归纳规律,了解内涵的过程,让学生树立一种历史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讲述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说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

认识人类的进化是人类艰苦探索的过程,是顺应自然变迁保存种族的前进。同时在历史的演进中体会历史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类的种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难点: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

[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浮光掠影而又具体细致的让学生对史前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配合大量的设问,及贴近教材及问题的媒体资料实现师生的互动。主要媒体采用大量历史图片,和一段南方古猿生活场的电影及两段背景音乐构成。

二、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索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以发展。通过大量资料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溶入历史是本课的一个特点。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生产力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演进的终极作用。

[板书设计]

一、早期人类

1、人类从何而来

2、人类的进化

二、从野蛮走向文明

1、人类早期社会

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特点

2、从野蛮走向文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展示地球形成的配乐图片,老师旁白)

在一片混沌的星光中,有一颗湛蓝的行星,地球,生命的摇篮,历经十几亿年的变化,第一颗生命的种子开始发芽、繁殖、演化。生生死死,千回百转,30亿年的扑朔迷离。谁是我们的祖先?谁挺胸而立于茫茫原野?谁又为我们开启了五千年的文明之门?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早期人类经历洪荒的痛苦和恐惧,以及在享受自然时的喜悦和欢心。

提问:人类的祖先是谁?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早期人类

1、人类从何而来

请学生了解关于人类形成的神话传说,而科学的

出了另外的观点。

(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了解人类的形

问题:1、人类的祖先是谁?

2、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怎样?

3、祖先们为什么要结成群体生活?

4、假如你回到那个时代,你会如何生存

2、人类的进化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南方古猿的情况,并掌握人形成及发展的几个阶段,在书上勾划出。在第4个问题的回答中,引导学生明确工具在当时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出示原始石器和劳动场景图片)由上一问题引出提问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在使用工具的基础上说明制造并使用工具(劳动)才是根本区别,并图示强调

进化论提成演化)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三)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

说明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内容涵盖了初高中地理,多达近29GB,视频格式主要有MPEG、AVI等,(赠送视频转换软件一个,软件可转换、可合并视频,免费升级)视频清晰,内容典型,适合各种版本的地理教学,可直接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的老师请与钟老师联系,电话:13819379288,邮箱:15657372350@zj165.com。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共1493段,29GB)

详细目录

世界地理视频全集(共193段,1.22GB)

第一章地球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赤道与南北半球 4.地球的公转及四季的划分 5.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7.地球五带的划分 8.地球自转的证明 9.地轴和经线 10.经纬网 11.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大小的测量 12.地球的公转 13.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14.地球的公转及四季的划分 15.地球形状的认识 16.地球在宇宙中

17.宇宙天体与太阳系 18.高中低纬的划分 19.东西半球的划分 20.地球自转 21.公转轨道 22.厄瓜多尔赤道两侧上的奇特现象 23.太阳高度角一年中的变化 24.经度

第二章地图

1.地图的方向与比例尺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 4.一般地图上的方向 5.指向标地图上的方向 6.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板块运动与大陆漂移 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3.地震与地壳运动 4.地形的变化 5.海底地形一 6.海底地形二 7.火山的喷发 8.陆地表面的基本地形 9.陆地地形 10.外力作用 11.褶皱和断层 12板块运动 13.唐山大地震 14.各大洲地形特点 15.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动 16.地震产生的断层现象 17.地层中化石的形成 18.大陆漂移 19.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20.著名的火山

第四章世界气候和世界景观

1.自然景观与自然带 2.降雨的形成 3.世界的洋流 4.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 5.气温测定与气温的分布 6.气压与气压带 7.温室效应 8.云的形成 9.热带荒漠 10.热带雨林 11.亚寒带针叶林 1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

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森林的破坏 3.水资源与水资源的利用 4.冰川和生态环境

5.风能 6.核能 7.矿产资源 8.森林资源 9.石油的开采 10.石油资源 11.水污染

12.太阳能 13.土地沙化 14.土地资源 15.我国对风能的利用 16.我国对水能的利用 17.西北地区的荒漠. 18.新能源的开发. 19.自然资源.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1.城市的清洁问题 2.城市化城市的食品和城市安全 3.城市垃圾的处理 4.世界的民族与语言 5.世界的主要人种 6.世界的宗教 7.世界人口分布 8.世界人口问题 9.世界的语言

第七章 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第八章东亚

1.北海道渔场 2.日本 3.日本人工岛的建设 4.神户大地震一 5.神户大地震二 6.亚洲的自然环境 7.日本的人文景观 8.日本的文化 9.一衣带水的邻国

第九章东南亚

1.东南亚 2.华人与华侨 3.热带雨林的分布 4.热带雨林的开发与破坏 5.新加坡

第十章南亚

1.珠穆朗玛峰和尼泊尔 2.印度 3.珠穆朗玛峰和尼泊尔 4.南亚季风气候

第十一章 中亚

1.丝绸之路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1.埃及金字塔 2.埃及与尼罗河1. 3.两河流域. 4.尼罗河的泛滥 5.埃及的位置 6.埃及的文字与文化 7. 埃及及尼罗河2 8.西亚概况 9.两河流域的文明

第十三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1.东非大草原 2.非洲的器乐 3.好望角 4.南非的黄金开采 4.南非概况 6.中国与南非 7. 撒哈拉以南非洲 8.中国与南非 9.迷人的撒哈拉

第十四章 欧洲西部

1.阿尔卑斯山脉 2.白金汉宫的卫兵交接 3.伦敦掠影 4.峡湾 5.欧洲西部概况 6.地中海沿岸森林 7.德国概况 8.德国鲁尔区 9.德国生态农业 10凯旋门 11.法国概况

第十五章 欧洲东部和北亚

1.俄罗斯的地形 2.俄罗斯范围和人口 3.俄罗斯气候 4.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

5.俄罗斯矿产与工业 6.俄罗斯的艺术表演 7.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

第十六章 北美

1.北美地形对天气的影响 2.大都市纽约 3.东北部地区 4.加拿大的工农业 5.加拿大的资源 6.加拿大概况 7.南部工业区 8.五大湖与尼亚加拉大瀑布 8.西部工业区

9.美国的历史和组成 10.美国城市的发展 11.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美国的华人 第十七章 拉丁美洲

1.巴拿马运河 2.巴西高原 3.拉丁美洲的经济 4.拉丁美洲的人口分布 5.拉丁美洲的种族 6.水闸式运河 7.伊泰普水电站 8.巴黎掠影 9.巴西的桑巴舞 10.巴西概况

11.巴西工况工业的发展 12.巴西人与巴西足球 13.保护热带雨林 14.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

第十八章 大洋洲

1.澳大利亚的采矿业 2.澳大利亚的动物 3.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4.大自流盆地井水自流的原因 12.澳大利亚概况 13.澳大利亚海岸与大堡礁 14.澳大利亚居民及人口分布 15.澳大利亚的地形 16.澳大利亚的位置和标志

第十九章 南极洲

1.南极的冰川 2.南极的探险和考察 3.南极气候 4.冰雪高原

第二十章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1.北京时间 2.区时的计算 3.日界线附近日期的变换 4.时差与地方时 5.缩小的世界

中国地理视频全集(共119段、746mb)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辽阔的海域 2.中国的疆界和邻国 3.星罗棋布的岛屿 4.中国的地理位置 5.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

第二章人口和民族

1.华人与华侨 2.民族分布 3.民族政策 4.中国的民族 5.中国的人口数量 6.中国的人口问题 7.中国人口的分布 8.傣族泼水节 9.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 2.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唐山大地震1 4.唐山大地震2 5.喜马拉雅山脉 喜6.马拉雅山脉与秦岭 7.中国的高原 8.中国的火山和地震 9.中国的盆地 10.

中国的平原 11.中国的丘陵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城市天气预报 2.季风的形成 3.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4. 梅雨 5.南北温差 6.气候风暴 7.气象卫星的作用 8.气象资料的获取 9.天气预报 10.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中国的气温特征 12.中国的灾害性天气 13.中国降水的分布 14.中国主要灾害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长江一 2.长江二 3.长江洪灾 4.长江三峡 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6.黄河

7.黄河及黄河的治理 8.京杭运河 9.龙羊峡水电站 10. 鄱阳湖 11.青海湖 12.塔里木河 13.中国的湖泊. 14.中国的内流河与外流河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1.白云鄂博 2.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3.水污染 4.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5.中国的海洋资源1 6.中国的海洋资源2 7.中国的矿产资源 8.中国的水资源 9.中国的土地资源

10.中国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第七章 中国的农业

1.农业机械化 2.种植业

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1.工业前景 2.主要的工业中心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九章 中国的交通运输

1.宝成铁路 2.长江航道. 3.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4.海洋运输 5.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6.京杭运河航道 7.远洋运输 8.高速公路1 9.公路运输2. 10.沪宁高速公路 11.京杭运河 12.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13.沿海航运 14.水路运输1 15.水路运输2

第十章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1.港台贸易 2.革命纪念地 3.集市贸易 4.旅游业的意义 5.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民族风情 7.商业的概念 8.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地理

1.澳门的位置和人口 2.北方地区的范围和人口 3.黑土 4.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5.京津唐工业区 6. 南方地区的民族 7.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8.青藏地区的农业 9.青藏地区畜牧业 10.青藏高原 11.台湾的城市 12.台湾的经济 13.台湾的居民 14.西北地区的地形及自然景观 15.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16.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17.西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18.香港位置和人口 19.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0. 沪宁杭工业基地

21.中国一汽1 22.中国的畜牧业 23.中国的四大牧区 24.三北防护林 25.煤炭基地山西 26.水产业 27.辽中南工业基地

第十二章 中国在世界中

1.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世界地理教材视频(共25章2.11GB)

第一册

第一章地球 第二章地图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四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七章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第八章东亚 第九章东南亚 第十章南亚

第二册

第十一章中亚 第十二章西亚和北非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十四章欧洲西部 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亚 第十六章北美 第十七章拉丁美洲 第十八章大洋洲 第十九

章南极洲 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中国地理教材视频(共20章1.99GB)

第一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大高原和四大盆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册

第七章中国的农业 第八章中国的工业 第九章中国的交通 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国旅 第十一章中国区域地理 第十二章中国在世界中

高中地理视频大全(共226段、4.35GB))

必修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银河系1 2.银河系2 3.银河系3 4.仙女座星云 5.哈雷彗星 6.地球 7.我国对哈雷 8.彗星的观测 9.狮子座流星雨一 10.狮子座流星雨二 1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12.太阳系八大行星 13.河外星系 14.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5.宇宙天体与太阳系

16.旅行者号和伽利略号对木星的探测 17.太空生命维持系统 18.人类登陆火星 19.太空殖民 20.拓荒者号火星探测 21.河外星云 22.日冕和太阳风 23.色球层与日珥 24.太阳黑子的观测 25.太阳黑子与太阳活动 26.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27.太阳热量的测定

28.宇宙的诞生 29.行星的运动 30.探索宇宙的眼睛望远镜 31.日珥一 32.日珥二

33.日珥三 34.日珥四 35.太阳黑子一 36.太阳黑子二 37.太阳耀斑 38.太阳结构

39.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40.太阳的性质 41.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42.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43.太阳的能量 44.太阳可能的结局 45.太阳系的组成 46.太阳的简介 47.太阳的能量 48.傅科摆 49.天体运动地球自转和天球 50.太阳的中天高度的变化 51.地转偏向力 52.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53.地球自转的证明 54.划分四季的依据 55.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浆岩 2.地层中的各种构造 3.火成岩的显微镜观察 4.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层 5.由湖泊形成的地层 6.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层 7.板块构造学说一 8.板块构造学说二 9.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0.板块撞击形成山脉和山峰 11.大陆漂移说12.海岸的隆起与沉降 13.断层 14.花岗岩的风化 15.褶曲 16.倾斜的地层 17.生物形成的沉积岩 18.世界各地的火山与火山喷发物 19.陶土 20.岩浆岩的成因分类 21.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22.南极艾利伯斯火山 23.地层中的煤 24.地层形成的过程 25.火山喷发物 26.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层 27.从地层和化石探求地球的历史 28.变质岩 29.沉积岩与变质岩 30.地层的对比 31.地层的构造 32.地层上下的判断 33.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34.大气圈的构造 35.气候变暖的影响 36.温室效应 37.大气的运动 38..风的形成 39..高气压的性质

40..低气压的性质 41..低气压的移动与天气变化 42..锋面与天气 43..大气的运动 44..海风和陆风 45.海岸带 46.海洋 47.钱塘江潮 48.潮汐 49.水的重要性 50.海水的循环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1.全球变暖 2.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3.温室效应产生原理 4.温室效应 5.气候变暖的影响 6.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 7.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 8.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 9.世界自然带 10.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1.热带草原 12.苔原群落 13.地中海植被 14.热带雨林 15.亚寒带针叶林 16.自然景观与自然带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变暖 2.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3.厄尔尼诺 4.厄尔尼诺现象2

5.厄尔尼诺现象及影响 6.2003年袭击欧洲的热浪 7.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二—雷电、暴雨 8.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三—洪水 9.东方田鼠 10.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四—干旱、台风 11.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一——列车侧翻、暴雪 12.2008年1月31 一些地区普降大雪 13.2004年10月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的影响14.2004天气风云榜

15.巴厘岛路线图 16.基里巴斯 17.1931年水灾 18.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的大地震

19.危害-我国重大的几次地震 20.1556年陕西华县因地震发生的瘟疫 21.1976年唐山

大地震2 22.1976年河北唐山市发生的7.8级大地震23.1993年日本地震和海啸灾难 24.1999年台湾南投县发生的地震 25.1999年土耳其发生的地震 26.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 27.最大的智利地震 28.陷落地震 29.构造地震 30.火山地震 31.1998长江水灾 32.长江中游洪水形成原因 33.长江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 34.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海啸 35.海啸1 36.海啸2 37.海啸3 38.1983年夏威夷岛的火山喷发 39.暴雨 40.飓风 41.台风 42.旋风 43.洪水 44.龙卷风 45.地震产生的原因 . 46.火山的形成与构造 47.火山的资源 48.地震波的种类和性质 49.火山的灾

必修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1.中国人口增长 2.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3.印巴分治 4.三峡工程二期移民情况 5.世界人口迁移 6.我国的人口迁移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1.光污染 2.光污染的危害之一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土地荒漠化 2.土地荒漠化的警报 3.警惕身边的电子辐射 4.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 5.埃克森油轮事故 6.臭氧层破环 7.辐射污染 8.电磁辐射污染

9.核泄漏 10.大气污染的分类 11.酸雨1 12.酸雨2 13.酸雨3 14.酸雨4

15.环境问题 16.荒漠化 17.蝗灾 18.土壤污染 19.赤潮的深思20.赤潮的形成

21.赤潮带来的危害 22.珠江口赤潮 23.赤潮的由来 24.土地沙漠化 25.土壤及沙子的定义

必修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经济全球化视频 2.欧盟诞生 3.亚太经合组织 4.南水北调工程1 5.南水北调工程2 6.西气东输工程1 7.西气东输工程输气运行实现全线贯通 8.西气东输工程运行 9.一项大工程东西都受益、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我国西北地区不合理开垦导致沙漠化严重 3. 中国湿地--认识湿地(上) 4.中国湿地--认识湿地(下) 5.中国湿地--红树林(上) 6.中国湿地--红树林(下)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GPS 2 GPS-GIS 3.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4.遥感技术 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6.中央电视GPS的介绍 7.中欧伽利略计划 8.泰州长江大桥沉井建设(用GPS接收机)

9.我国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10.全球定位系统 11.数字地球

精品初高中地理视频素材(共910段18.55GB)

宇宙与地球

1.2004年太阳耀斑2 2.2005年1月16日太阳风暴 3.超星 4.超星星 5.地球1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四)
九上册全套教学实录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能力要求;(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讲授新课】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2.人种的差异

现代人种何时出现?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由于体型、肤色等外部形态的差异,人类学家把人类分成了这三大人种。黄种人又叫蒙古利亚人种,如中国人、印地安人等;白种人又叫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又叫尼格罗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长时期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各人种之间只是在体质的外部形态,如体型、鼻型、眼型、发型、肤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基本生理解剖特点和智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种认为人种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观点是反科学的,是别有目的的。当人类出现的时候,人类历史也就开始了。

二、氏族社会

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提问的方式进行。在教师帮助下,师生共同归纳要点。集体生活,但居无定所到定居,形成氏族、部落。(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居阶段逐渐进入氏族社会时期。氏族指的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由于那时男子打猎,工具简陋,不能经常获得东西,更不能获得很多东西来,充分保障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比打猎更可靠和经常的生活资料来源。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妇女的工作。由于妇女的劳动能保证全氏族的生活,妇女在氏族里就居于领导地位。再加上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最先出现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社会。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适合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妇女,占据了支配地位。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由于生产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三、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国家的产生

让学生阅读本课最后一个目录,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思考: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国家又是怎么出现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不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列宁曾说:“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国家机构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设施。”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剩余产品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发展。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甚至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产。私有制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阶级差别扩大。奴隶主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置了一系列组织和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城墙等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个体劳动发展——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度出现——贫富分

化,阶级差别不断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国家出现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2.能力要求:(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强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使学生认识公元前15世纪埃及帝国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在教师帮助下,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专政的实质。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字塔 汉漠拉比法典 希伯来国家重 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 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 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二课。

【讲授新课】

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

一、金字塔的国度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2500年前希罗多德就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可见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称“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称皇帝为“陛下”)。

2.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

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人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高”之意)。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们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多座金字塔。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法国埃菲尔铁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金字塔全是用石块砌成的。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塔旁还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在西亚这块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人类文明。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两条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这一带我们统称为两河流域。它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像一弯新月,所以人们称这一带为“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这里先后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那么谁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国家?什么时间?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奴隶制小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

2.古巴比伦王国

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最著名的国王是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力最强大,经过战争,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此外汉谟拉比还用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维护谁的利益?奴隶主。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内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该法又称“石柱法”。这部法典维护奴隶制专政的实质。它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非常正确!同学们请看图,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

2.雅利安人入侵

后来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印度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全体成员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情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表格。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能力培养:(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

3.思想品德教育:(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难点: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

【讲授新课】

提问1: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

古希腊文明以海洋(爱琴海)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何特点?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希腊奴隶制城邦经济逐步发展,全盛时期的雅典,它成了地中海的霸主。

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谁当政?伯利克里。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五)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

说明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内容涵盖了初高中地理,多达近29GB,视频格式主要有MPEG、AVI等,(赠送视频转换软件一个,软件可转换、可合并视频,免费升级)视频清晰,内容典型,适合各种版本的地理教学,可直接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的老师请与钟老师联系,电话:13819379288,邮箱:15657372350@zj165.com。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共1493段,29GB)

详细目录

世界地理视频全集(共193段,1.22GB)

第一章地球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赤道与南北半球 4.地球的公转及四季的划分 5.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7.地球五带的划分 8.地球自转的证明 9.地轴和经线 10.经纬网 11.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大小的测量 12.地球的公转 13.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14.地球的公转及四季的划分 15.地球形状的认识 16.地球在宇宙中 17.宇宙天体与太阳系 18.高中低纬的划分 19.东西半球的划分 20.地球自转 21.公转轨道 22.厄瓜多尔赤道两侧上的奇特现象 23.太阳高度角一年中的变化 24.经度

第二章地图

1.地图的方向与比例尺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

4.一般地图上的方向 5.指向标地图上的方向 6.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板块运动与大陆漂移 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3.地震与地壳运动

4.地形的变化 5.海底地形一 6.海底地形二 7.火山的喷发 8.陆地表面的基本地形 9.陆地地形 10.外力作用 11.褶皱和断层 12板块运动 13.唐山大地震 14.各大洲地形特点 15.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动 16.地震产生的断层现象 17.地层中化石的形成 18.大陆漂移

19.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20.著名的火山

第四章世界气候和世界景观

1.自然景观与自然带 2.降雨的形成 3.世界的洋流 4.对流雨、地形

雨和锋面雨 5.气温测定与气温的分布 6.气压与气压带 7.温室效应

8.云的形成 9.热带荒漠 10.热带雨林 11.亚寒带针叶林 1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

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森林的破坏 3.水资源与水资源的利用

4.冰川和生态环境 5.风能 6.核能 7.矿产资源 8.森林资源 9.石油的开采 10.石油资源 11.水污染 12.太阳能 13.土地沙化

14.土地资源 15.我国对风能的利用 16.我国对水能的利用 17.西北地区的荒漠. 18.新能源的开发. 19.自然资源.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1.城市的清洁问题 2.城市化城市的食品和城市安全 3.城市垃圾的处理 4.世界的民族与语言 5.世界的主要人种 6.世界的宗教 7.世界人口分布 8.世界人口问题 9.世界的语言

第七章 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第八章东亚

1.北海道渔场 2.日本 3.日本人工岛的建设 4.神户大地震一 5.神户大地震二 6.亚洲的自然环境 7.日本的人文景观 8.日本的文化 9.一衣带水的邻国

第九章东南亚

1.东南亚 2.华人与华侨 3.热带雨林的分布 4.热带雨林的开发与破坏 5.新加坡

第十章南亚

1.珠穆朗玛峰和尼泊尔 2.印度 3.珠穆朗玛峰和尼泊尔 4.南亚季风气候

第十一章 中亚

1.丝绸之路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1.埃及金字塔 2.埃及与尼罗河1. 3.两河流域. 4.尼罗河的泛滥

5.埃及的位置 6.埃及的文字与文化 7. 埃及及尼罗河2 8.西亚概况

9.两河流域的文明

第十三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东非大草原 2.非洲的器乐 3.好望角 4.南非的黄金开采 4.南非概况 6.中国与南非 7. 撒哈拉以南非洲 8.中国与南非 9.迷人的撒哈拉

第十四章 欧洲西部

1.阿尔卑斯山脉 2.白金汉宫的卫兵交接 3.伦敦掠影 4.峡湾 5.欧洲西部概况 6.地中海沿岸森林 7.德国概况 8.德国鲁尔区 9.德国生态农业 10凯旋门 11.法国概况

第十五章 欧洲东部和北亚

1.俄罗斯的地形 2.俄罗斯范围和人口 3.俄罗斯气候 4.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 5.俄罗斯矿产与工业 6.俄罗斯的艺术表演

7.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

第十六章 北美

1.北美地形对天气的影响 2.大都市纽约 3.东北部地区 4.加拿大的工农业 5.加拿大的资源 6.加拿大概况 7.南部工业区 8.五大湖与尼亚加拉大瀑布 8.西部工业区 9.美国的历史和组成 10.美国城市的发展 11.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美国的华人

第十七章 拉丁美洲

1.巴拿马运河 2.巴西高原 3.拉丁美洲的经济 4.拉丁美洲的人口分布 5.拉丁美洲的种族 6.水闸式运河 7.伊泰普水电站 8.巴黎掠影 9.巴西的桑巴舞 10.巴西概况 11.巴西工况工业的发展 12.巴西人与巴西足球 13.保护热带雨林 14.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 第十八章 大洋洲

1.澳大利亚的采矿业 2.澳大利亚的动物 3.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4.大自流盆地井水自流的原因 12.澳大利亚概况 13.澳大利亚海岸与大堡礁 14.澳大利亚居民及人口分布 15.澳大利亚的地形 16.澳大利亚的位置和标志

第十九章 南极洲

1.南极的冰川 2.南极的探险和考察 3.南极气候 4.冰雪高原 第二十章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1.北京时间 2.区时的计算 3.日界线附近日期的变换 4.时差与地方时 5.缩小的世界

中国地理视频全集(共119段、746mb)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辽阔的海域 2.中国的疆界和邻国 3.星罗棋布的岛屿 4.中国的地理位置 5.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

第二章人口和民族

1.华人与华侨 2.民族分布 3.民族政策 4.中国的民族 5.中国的人口数量 6.中国的人口问题 7.中国人口的分布 8.傣族泼水节

9.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 2.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唐山大地震1 4.唐山大地震2 5.喜马拉雅山脉 喜6.马拉雅山脉与秦岭 7.中国的高原 8.

中国的火山和地震 9.中国的盆地 10.中国的平原 11.中国的丘陵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城市天气预报 2.季风的形成 3.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4. 梅雨

5.南北温差 6.气候风暴 7.气象卫星的作用 8.气象资料的获取

9.天气预报 10.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中国的气温特征 12.中国的灾害性天气 13.中国降水的分布 14.中国主要灾害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长江一 2.长江二 3.长江洪灾 4.长江三峡 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6.黄河 7.黄河及黄河的治理 8.京杭运河 9.龙羊峡水电站 10. 鄱阳湖 11.青海湖 12.塔里木河 13.中国的湖泊. 14.中国的内流河与外流河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白云鄂博 2.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3.水污染 4.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5.中国的海洋资源1 6.中国的海洋资源2 7.中国的矿产资源

8.中国的水资源 9.中国的土地资源 10.中国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第七章 中国的农业

1.农业机械化 2.种植业

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1.工业前景 2.主要的工业中心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九章 中国的交通运输

1.宝成铁路 2.长江航道. 3.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4.海洋运输 5.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6.京杭运河航道 7.远洋运输 8.高速公路1 9.公路运输2. 10.沪宁高速公路 11.京杭运河 12.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13.沿海航运 14.水路运输1 15.水路运输2

第十章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1.港台贸易 2.革命纪念地 3.集市贸易 4.旅游业的意义 5.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民族风情 7.商业的概念 8.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地理

1.澳门的位置和人口 2.北方地区的范围和人口 3.黑土 4.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5.京津唐工业区 6. 南方地区的民族 7.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8.青藏地区的农业 9.青藏地区畜牧业 10.青藏高原

11.台湾的城市 12.台湾的经济 13.台湾的居民 14.西北地区的地形及自然景观 15.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16.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17.西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18.香港位置和人口 19.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0. 沪宁杭工业基地 21.中国一汽1 22.中国的畜牧业 23.中国的四大牧区 24.三北防护林 25.煤炭基地山西 26.水产业 27.

辽中南工业基地

第十二章 中国在世界中

1.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世界地理教材视频(共25章2.11GB)

第一册

第一章地球 第二章地图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四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七章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第八章东亚 第九章东南亚 第十章南亚

第二册

第十一章中亚 第十二章西亚和北非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十四章欧洲西部 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亚 第十六章北美 第十七章拉丁美洲 第十八章大洋洲 第十九章南极洲 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中国地理教材视频(共20章1.99GB)

第一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大高原和四大盆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册

第七章中国的农业 第八章中国的工业 第九章中国的交通 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国旅 第十一章中国区域地理 第十二章中国在世界中

高中地理视频大全(共226段、4.35GB))

必修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银河系1 2.银河系2 3.银河系3 4.仙女座星云 5.哈雷彗星

6.地球 7.我国对哈雷 8.彗星的观测 9.狮子座流星雨一 10.狮子座流星雨二 1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12.太阳系八大行星 13.河外星系 14.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5.宇宙天体与太阳系 16.旅行者


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相关热词搜索:人类的形成教学视频 人类的形成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类的形成上课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399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