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2016-09-22 09:33: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家访案例(共6篇)小学家访案例小学家访案例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家访对象:张伟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张伟同学是个女生,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经常迟到,逆反心理较强,和老师同...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家访案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家访案例(一)
小学家访案例

小学家访案例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张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张伟同学是个女生,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经常迟到,逆反心理较强,和老师同学相处非常不和睦,上课小动作特别多,。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也就会为学生犯错误而感到生气和不解。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作为张伟同学,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特别是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六、家访了解的情况:

寒假期间,我决定深入她家去家访。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她家。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她经常迟到,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我有些后悔自己没了解情况就随意批评她。接待我的是她的妈妈,经过她的介绍,我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七、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 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

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向她学习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2、了解到张伟每天上学路途遥远,我允许她开学以后到校时间比别人晚五分钟,让她感受到老师是关心她,爱她的。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字,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4、坚持多次家访、回访后,张伟的情况大有好转,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

八、家访的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果。

3、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访案例(二)
班主任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象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不仅在学校,而且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家访就是为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这样的平台。

我班有个小男孩,矮矮的个子,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教了他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在一边玩,捉小虫,玩沙子,有时自言自语,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读了他的作文,我那么强烈的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那么美的世界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存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尽情的享受,在尽情的玩耍,这个世界是那样宁静,那样空灵,没有喧嚣,没有吵闹。他的作文让我震撼,再这样下去,孩子会更加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与外界拉大距离,这样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

就这样,我踏进了他家的门。原来,他的父母在他4岁时就离了婚,他一直跟着父亲,他父亲是个记者,常年驻外,平时,他就和爷爷一起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了他独处的性格.交谈中,他爷爷的眼角一直挂着泪水,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原因,他将生活得多么幸福快乐,看到别的孩子星期六、星期天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他总是在爷爷面前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然后躲到自己的房间偷偷的哭。这一些,全是那个爱他,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给他,但是又无能为力的爷爷哽咽着告诉我的。作为他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没在平日多关心他?却让如此小的他尝到这个年龄不应该受到的痛苦?就这样,与家长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听的话语,没有彼此的客套,有的只是真诚,有的只是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有的只是对孩子无尽的爱。因为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探讨了共同的关于孩子的话题。【家访案例】

这一次的家访,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震撼。父母感情的好坏对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母这种轻率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回想孩子爷爷说的那些话,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引导他走出自我.让班干部多和他接触,与他成为朋友.我也对他偏爱一些.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班主任家访案例

用力只能合格 用心才能优秀

——郭志X高二(5)班家访案例

“郭老师:我已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我实在太开心啦!感谢老师的孜孜教诲,谢谢老师!祝老师健康快乐,越长越帅。学生殷鹏飞敬上。”

“老师,我收到师范院校通知书了,和你分享喜悦。高中的三年,你让我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和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谢谢你的付出和鼓励。舒文婷”

“郭老师,我是赵炯啊,我现在考到工技大了,是电子信息自动化系。老师,谢谢你三年来对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对我来说,你教给我的不只是学习,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每次你说我们的时候,其实我都在认真的听着,我觉得你说的那些很有道理,很值得我们这代人去好好反思一下。老师我知道外面考个大学很难,因此我觉得自己能在上海考很幸运,那次你讲到你那边有些家境不好的考生高考的时候,平时吃五元的饭菜换成了八元,我很有感触。我们老家那边也是这样,每天走十几里上学的学生不在少数。我只是运气好考到这里来,进了大学以后,我也要好好的去学习。”

……

又一轮的结束,当看到学生给我发的一条条短信﹑看到他们成才成功。让我有着成功

欢喜,也体会到班主任的责任重大。班主任工作很琐碎,我的体会是“用力只能合格 用心才能优秀”。

一、任是无情也动人

在韩剧《大长今》中,长今和中宗有一段对话,大意是这样的:中宗说,今年的雪特别大,寒冷的冬天冻死了不少百姓。长今答道,寒冷的冬天虽然冻死了不少百姓,可是,在来年的春天,又少了不少饿死的人呢。况且,寒冷的冬天,又阻止了病菌的蔓延,这又减少了不少病患呢。这话让中宗沉吟不语,更让我感慨良深,沉思难眠。

记得刚带班的时候,自己对学生很严格,这也让一部分学生暂时不能理解我的管理方法,也曾经让我背负了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但剧中的这番对话,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而现在学校政教的管理方针,更是为我开启了一扇门。让我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自豪,更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知音邂逅之感。

我认为,严格不是冷漠,不是无情;而是严格、严肃,是严中有爱,严中有情。对学生的管理,必须要用严格、规范的制度来行之以规、导之以范。

这就要求老师在班级管理上要注重细节,要坚决贯彻落实,要持之以恒,更要一视同仁。

在我所带的两届里,我都坚持在班里实行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班级评先细则、卫生值日制度、座位调整制度、请假制度等、自修课班级管理制度等。

二、道是无情却有情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凝聚集体的智慧力量

在我们班墙上,曾经贴了满满的两版照片。一版是全班的,学生贴上了他们较为得意的“玉照”;另一版是部分学生的,他们是年终评先的获得者。除了学校评出的三好、团干以

及先进个人外,我们还增设了其它的一些名目,让更多的学生登上了光荣榜。我和我的学生坚信,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我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此时无声胜有声”,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已不需要更多的言语。

(二)润物细无声

学生教育,包涵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情感、理想、责任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懂事,并不是我们的学生素质差,而是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不理解,很少有人去给他们讲,他们离现实的残酷还有些远,为此,每周一的班会时间我基本上都会利用起来,和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家庭、谈亲情和爱情。我们开过的主题班会有:《面对现实 追求梦想》《反省,让我们珍惜 理解,让我们合作》《换位思考》《诚信》《学会学习》等等。

(三)用行动说话

身教重于言行,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备好课、上好课、认真批改作业,耐心答疑,这是我们对学生的尊重。需要我们的切实行动。讲桌的干干净净,是对老师的最大尊重,黑板的纤尘不染,是对老师的最大尊重,上课的认真听讲,是对老师的最大尊重。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需要学生切实的行动。

三、洒向人间都是爱

愿教、乐教,才能称职,教好,管好。

有一天下班后,我唱着歌走向办公室,三(7)班的一名学生在我身后问我:“老师,你怎么那么高兴啊?”当时我本能地反应了一句:“为什么不高兴呢?”是啊,为什么那么高兴

呢?已经是晚上6:30了,肚子还是饥肠辘辘,而且一天之中又上了八节课(上午4节,下午4节,还有一个小时的补差。),身心已经疲惫到了极点,有什么可高兴的呢?回想当时的情景,一天之中也没有什么让人欣喜的事。高兴就高兴呗,还需要理由吗!也许,这就是心态的问题吧。从教六年,当班主任也已有六年,教育教学经验得到积累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的感动。于是,享受教育,享受教育的快乐,会让我忘掉很多不愉快的琐事,大概,这就是快乐的根源。

学生考上大学了,打来电话第一个向你报喜;教师节到了,一个个让人倍感温馨的短信问候让你今夜无眠;调皮的学生毕业了,却没有忘记老师的严厉教导而心存感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呢?于是,快乐经常围绕着我。

我想说的是,教育教学工作琐碎而繁杂,凌乱而无序,突如其来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保持快乐的心境非常重要。不仅自己要调整心态,而且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也要尽可能地理性和客观。是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所以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着急,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严厉的批评必不可少,但千万不要忘记赏识教育。教育手段是多样的,教育手段的运用也应该是综合和多样的。

四、人间正道是沧桑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教育工作,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可以独立面对、独立完成、独立解决的,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这样不自量力地夸下海口。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借助多方力量,借助多种合力,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具体来讲,要借助于学校的力量,借助于家长的力量,借助于学生的力量,借助于任课老师的力量。

仅以家长会举例而言。【家访案例】

现在的高二(5)班,是我在今年半途接手的。在7月26日年级为200以后的学生召开了一次家长会。由于这个班级同学在高一区统考中200名以后18人,其中300名以后11人(在藉总共330人),因此我把这次家长会的主题定为是《不离不弃 竭尽全力》。

家访案例(三)
班主任家访工作案例

班主任家访工作案例

一、案例标题:构建家长、学校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基本案例:

孙庚,男,10岁。父亲长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好打麻将。因此,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上了学之后,母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而奶奶除了骄惯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上三年级以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教师家访了解情况,奶奶百般隐瞒庇护。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奶奶过分的依赖,对老师的话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

三、理论依据:

我觉得这是典型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和安排,有时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让做的事情偏不做。而这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跟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有关,而且跟奶奶的过分溺爱有关。每当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就会充当挡箭牌的角色,使母亲的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方法及结果:

为了教育好学生,除了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在校表现外,我还多

次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孩子有了过错,非打即骂,再加上奶奶的庇护,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第二家长教育缺少连续性,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第三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分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学校老师负责教育,在家里家长负责监督。接着,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二、和孩子交朋友并签订责任状,如:不完成作业不准出去玩、不许看电视;在学校犯了错误要主动接受惩罚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三、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管得彻底,不能一味的打骂,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四、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校我采用了如下的教育方法:一、多次找孩子谈话,取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地进行教育。二、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前进的动力。三、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交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帮助她复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四、课上多给他提供发言的机会,让他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长处,体会成功的快乐。课下让他多帮老师、同学做事,树立他在班中的威信等。

经过几个星期的帮助和教育,我发现该生上课不再调皮捣蛋,与

同学也能和睦相处了,完成作业情况也有了好转,上课能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我很高兴,在班会课上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让他做了典型发言。看着他发言时的那张笑脸,我也会心地笑了。我把这些告诉了家长,家长也很高兴。原来他们怕见老师,现在经常主动和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一个学期结束了,该生不光学习取得了进步,而且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五、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做好家访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待家长,与家长平等沟通。老师与家长在交流过程中,仍有不少老师平等交流的意识和语言不到位,把家访变成告状。其实,我们不要老是在学生犯错之后,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会使家长怕见老师,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颜面尽失,抬不起头来。而要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比如“今天的作业他完成得很好。”“他的字写得有进步”„„以此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管好孩子的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形成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

二、 帮助家长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

在农村,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而且生存压力也比较

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细心。因此,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只存在于一个家庭,而是整个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此,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到家庭中,在家访过程中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教育孩子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是可做

可不做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告诉他们爱孩子没有错,严格管教更没有错,但在严格要求中要充分体现尊重与爱。打骂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不但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同时,要让家长明确职责,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

三、 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农村家庭,学生一般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安静、舒适、优美的环境,能对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活力增加,不易疲劳。因此,在家访过程中,要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房间,专供学习用的桌椅、学习用具、工具书等,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帮助的。应特别强调,家长要拿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访案例】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家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立体网络。因此,每一位称职的教师都应该合理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形成教育的合力,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复杂、繁重的,但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完全能够干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我那片园地,努力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使每一位山村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家访案例

富裕县第七小学 张淑杰

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这种发现与融入需要坚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这样。

魏同学是我班的双差生。他不仅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上课坐不住,听课不专心,喜欢管闲事,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下课喜欢追逐打闹。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数都是七十几分。一开学,我就去了他家进行家访。

我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家长听了也点头,可是,不学习可不行,将来没有知识干什么都吃力。现在管还来得及,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什么人才,做家长的也不会后悔,留下遗憾。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家长说他们也管,可是管不好,有时管狠了奶奶就护。我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原因。第一家长管得不到位,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教。第二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打,奶奶再一护,就完了。第三可能家长还不知道怎么管教,方法不当。接着,我立刻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复习复习,最后预习第二天的课。家长主要是检查督促,使之养成好的习惯。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家长听了连连点头。最后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一、建议家长孩子尽量自己接送,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二、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

家访案例(四)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即使现代通信再发达,电话、电脑及网络再普及,家访还是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为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对面、心对心地密切相连。学生的许多校外表现及家庭背景是难以“一线牵”的,而教育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则需要借助家访直接渠道获得,家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恩格斯也曾经指出:“ 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孩子们自认为目标不可能达到,就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方向。所以,要争取家长的了解到这一点,并从生活中发掘他们的点滴优点,加以扩大,让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下茁壮成长。方法:家访前的准备。想几条学生的优点,并要有具体的事实。让家长听了高兴,学生听了感激,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

家访总结::1、要想达到家访的目的必须精心设计家方案,尤其在方法和目的上多下工夫。

2、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关系,首先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3、通过家访必须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把潜力释放出来。为了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争取家长的配合。因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基地,学生的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而且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交友情况,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父母这个渠道。4、通过这次家访不可能就解决了学生的上课问题和一切毛病,这只是和学生建立的一种和谐的关系,是今后进一步教育帮助学生的契机和良好的开端。

重点访学生典型案例

家访教师:徐 洋 班 级:四年二班

一、基本情况 :

佟金娇,女 ,12岁,无父,母亲精神时好时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学期开学之后发现该同学变化很大。首先,她本身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学生,但是在开学来我发现她不爱说话了,下课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也不跟同学们在一起玩。其次,部分任课教师向我反应,说该生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

三、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由于她家庭的特殊性,我感觉到可能是家庭方面造成的。因此我决定去她家看一看。

当我来到她家时,她母亲在炕上躺着,她和姐姐在写作业,看到我来到她们家,一家三口人挺意外。我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她妈妈说了一下,然后她妈妈的一翻话让我找到了孩子的原因。由于这段期间她妈妈时常发病,给姐妹俩身心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她们姐俩除了学习之外,又承担起了家务活,这对于年幼的她们来说照顾母亲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又要上学又担心生病在家的妈妈,无形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影响。找到原因之后,我需要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让她找回乐观、开朗的自己。在课下经常的给孩子心理上进行疏导,找她谈心,了解她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课上经常的提问,并对她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课后经常到她家里,帮助她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就这样在我细心的观察和帮助之后,该同学感受到了老师和集体的温暖,让她又重新恢复到以前开朗活泼的状态,并且在言语中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段的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要注意留心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情绪波动,发现问题及时的与家长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家访后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要经常的回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待自己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彻底根除。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案例标题:构建家长、学校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基本案例:

孙庚,男,10岁。父亲长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好打麻将。因此,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上了学之后,母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而奶奶除了骄惯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上三年级以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教师家访了解情况,奶奶百般隐瞒庇护。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奶奶过分的依赖,对老师的话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

三、理论依据:

我觉得这是典型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和安排,有时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让做的事情偏不做。而这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跟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有关,而且跟奶奶的过分溺爱有关。每当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就会充当挡箭牌的角色,使母亲的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方法及结果:

为了教育好学生,除了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在校表现外,我还多次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孩子有了过错,非打即骂,再加上奶奶的庇护,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第二家长教育缺少连续性,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第三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分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学校老师负责教育,在家里家长负责监督。接着,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二、和孩子交朋友并签订责任状,如:不完成作业不准出去玩、不许看电视;在学校犯了错误要主动接受惩罚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三、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管得彻底,不能一味的打骂,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四、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校我采用了如下的教育方法:一、多次找孩子谈话,取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地进行教育。二、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前进的动力。三、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交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帮助她复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四、课上多给他提供发言的机会,让他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长处,体会成功的快乐。课下让他多帮老师、同学做事,树立他在班中的威信等。

经过几个星期的帮助和教育,我发现该生上课不再调皮捣蛋,与同学也能和睦相处了,完成作业情况也有了好转,上课能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我很高兴,在班会课上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让他做了典型发言。看着他发言时的那张笑脸,我也会心地笑了。我

把这些告诉了家长,家长也很高兴。原来他们怕见老师,现在经常主动和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一个学期结束了,该生不光学习取得了进步,而且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五、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做好家访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待家长,与家长平等沟通。老师与家长在交流过程中,仍有不少老师平等交流的意识和语言不到位,把家访变成告状。其实,我们不要老是在学生犯错之后,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会使家长怕见老师,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颜面尽失,抬不起头来。而要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比如“今天的作业他完成得很好。”“他的字写得有进步”„„以此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管好孩子的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形成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

二、 帮助家长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

在农村,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而且生存压力也比较

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细心。因此,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只存在于一个家庭,而是整个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此,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到家庭中,在家访过程中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教育孩子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告诉他们爱孩子没有错,严格管教更没有错,但在严格要求中要充分体现尊重与爱。打骂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不但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同时,要让家长明确职责,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

三、 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农村家庭,学生一般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安静、舒适、优美的环境,能对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活力增加,不易疲劳。因此,在家访过程中,要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房间,专供学习用的桌椅、学习用具、工具书等,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帮助的。应特别强调,家长要拿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家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立体网络。因此,每一位称职的教师都应该合理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形成教育的合力,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复杂、繁重的,但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完全能够干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我那片园地,努力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使每一位山村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 访案 例

新华中学 李雪宝

访问者:初一年级1班主任李雪宝

被访问者:罗逸飞的家庭(扬州阳光小区)

08年10月11日晚,我到一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目的有两个:寻找转化的办法和了解本地家长对教育的态度。

该生存在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平时喜欢捣蛋,有新年级的学生有外出玩耍的行为,喜欢围观学生矛盾,滋事。逆反心理强,在家基本管不住。

优势:该生年纪较小,可塑性大,心中还有热爱学校、班级、教师的情绪表现,成绩虽然差一点,但还在30—50分左右。

经过与家长长达一个小时的交谈,了解到:拆迁安置家庭比较富裕,但不太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忙于商务或者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在家中生活空虚,基本上是靠看电视,上网、外出打游戏机来消磨时间。

对家长提出的建议:改变“家道”尊严的态度,无论是爷爷、是父母都要平等对待孩子,不要一味教训与说教,要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看课外书,或适当的家务,占领孩子空虚的时间,让孩子减少与游戏机的接触;加强家校联系,回校后我要协调教师,借鉴成功教育的理念,多鼓励这位孩子。

了解到学生的这些情况后,我决心利用家访这一家校共建的重要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协助,以求共同努力转化罗逸伟同学。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1、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为了让学生知道家访不等于“告状”,也为了让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教好的。在家访前的一段时间,我尽量挖掘罗逸伟同学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小优点也不放过。因为我知道,再坏再难教的学生都有其存在的闪光点。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正是重塑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也是向家长证明他的孩子不是“一无是处”、“无药可救”的有力说明,只要我们给予他足够的爱心与帮助,他是会变好的。

2、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访前的几天,我打了几个电话,终于联系到了他的在五星电器的爸爸罗克明,我耐心地向他爸爸解释,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做父母的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而不能全归罪于孩子不听话。现在,应以一种悔罪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看到他不顺眼就破口大骂或痛打一顿,那样只能使孩子更憎恨自己,得不偿失。他爸爸还是比较关心孩子的,最终听取了我的建议,保证以后不再打骂孩子,而用讲道理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最后,我诚恳地问他:“过几天(星期三)你是否有空?我们几个老师准备来家访,商议一下如何教好罗逸伟,你能否抽空回家一趟?”在我的耐心与诚意下,他爸爸终于答应尽力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于是我就向他说明了我们这次家访的目的和想法,他都一一答应了。

3、争取学生的信任。

家访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我找到罗逸伟同学,与他坐在树阴下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首先让他坐下,帮他整理好衣领和红领巾,接着从他的家庭谈起,告诉他,老师很同情他的情况,他所犯的错误是有原因的,并非不可原谅,不必因此过于自责,也不要自暴自弃。然后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也有很多优点,尊敬老师,劳动积极肯干,篮球打得比较好。我还说他的为人不错,老师很想与他交个朋友,问他喜不喜欢跟老师交朋友。他竟有点不相信地抬头问我:“你真的想和我做朋友?”我说:“当然想啦!你不喜欢吗?”他红着脸说:“喜欢呀!”最后,我说,以前你犯的错误咱们都既往不咎,因为那都是有原因的,你毕竟还小,不能全部归罪于你,算是给你一个改正的机会吧,但现在你渐渐长大了,以后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他低下了头。这一刻,我知道我的真诚与爱心已经打动这颗顽石了!

4、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期待中的集体家访终于到了。晚上七点多,我们一行来到了罗逸伟家,他请我们进屋坐,还主动倒茶给我们(这是我放学时提醒他的)。正如我们所期望的,他爸爸也在。我说:“看,罗逸伟真有礼貌!这学期进步很多了!”然后,我就列举了他的很多优点,其他老师也在一旁附和,他们父子都听得很高兴。我马上趁热打铁,分别向他们父子都提了一些要求:要求罗逸伟要改正以前的毛病,不要再违反纪律,要认真学习,争取进步等等;要求他的爸爸多抽时间陪伴他,多给他一点关爱,抽空带他出去玩玩,有进步要给予奖励等等。在我们老师的协调下,父子俩都答应了要努力做到老师们提出的要求。之后,我还让他们父子在老师面前分别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老师为他们作证,看他们有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最后,我们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家访活动。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罗逸伟同学的表现转变很快,不但打架和捣乱课堂的行为减少了很多,而且作业也比较少欠交了,还极少去网吧打游戏机了。老师们都说罗逸伟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思想上和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再次去家访,他的爷爷和奶奶都说他乖了,很

少晚上出去玩了,还说他们父子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解了。

活动反思:

1、家访必须有备而来。家访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学生自身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等,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使家访工作有的放矢。

2、任何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学校的。我们要找到病根所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3、未成年人犯错误是正常的,错误是人成长的印记,从不犯错误反而是不正常的,只不过罗逸伟同学表现更突出罢了。

4、有的孩子喜欢打架,只不过想追求一种成就感,想表现自己,因为他没有正当的表现机会,精力没有一个正常的发挥渠道。

5、教育学生必须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同步教育,双管齐下,转化后进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对待那种特殊的学生必须宽容。无论他有多少缺点,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大,若能转化,对他是受益一生;若沦落下去,只能害人害己。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

播种春天 收获四季

——一个来自离异家庭学生的家访案例

一、家访背景:

谷立柱同学今年10岁,是一名比同龄孩子略显成熟的男孩子,也许是源于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他3岁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4岁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导致婚姻走到了尽头。从小就在家庭激烈争斗中成长起来的他,心灵的成长经历怎样一种鲜为人知的历程,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夫妻感情的破裂,心情十分伤感,又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母亲丢下父子俩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见谷立柱。而其父无心管教他,使谷立柱在家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谷立柱自卑、苦闷,形成了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他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不做作业,学习懒惰,成绩很不理想。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使谷立柱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个人卫生较差,同时存在着一些其他不良习惯。

二、家访过程:

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关心关注的对象,尤其像谷立柱这样特殊的孩子,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利用假期我决心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了解孩子成长中更多的故事,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提到经常发现孩子在放学后仍在马路边逗留,有时放学回家进不去家门,则在马路边的花坛上边做作业边玩,所以其学习习惯糟糕,作业速度慢。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边做作业边玩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如此导致了学习存在障碍,接着便出现了偷懒的情况。学校作业做得还不错,家庭作业总是很差,连基础的题目也不愿意翻书动脑。只有从小养成习惯,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才能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家长在了解情况后,也说他每次作业总是询问一句“做完了吗?”并不检查,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单亲家

家访案例(五)
家访案例分析

家访案例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所以,我家访的原则是:一定舍得给学生机会。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学困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是从外地转来的,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家访手记:学生:高山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

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家访时间:2013年1月15日下午 6:00--6:30

家访情况:经过傍晚的家访,我了解到,高山家中主要由他妈妈负责他的学习生活。但据了解,高山在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动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不稳定,有偏科现象。但他天资比较聪明,只要用功成绩就可以进步,所以,在小学时也取得过较好的成绩。进入中学,在众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他也想积极要求进步,但在经过前几次的失败以后,他信心有些不足,再加上自制力差,上课不专心,又屡犯自习课的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绩总不见起色。高山在家经常和妈妈交流,他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考试也经常会犯,为此,他很苦恼,不知如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因此想请求老师的帮助。 高山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前进5个名次。结果:学生学习认真了,基本做到自己的保证内容,现在学习颇见起色。家访手记:学生许杨昆

1、学生信息:沉默寡语,有时还忘掉当天的作业。 数学成绩较好,对英语一点兴趣也没有。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初三学习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的成绩。

家访时间:2013年1月30日

家访情况:这个学生,家访之前我已经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刚开学时,因为孩子上课总坐不住,也坐不正。我每次上课几乎都要提醒好几次,而且每次都是慢慢走到他身边,或敲一敲他的背,或敲一敲他的桌子。这样做效果还不错,可是没过几天,这着居然不顶用了。我知道如果孩子不意识到坐不住的危害的话,光有老师的督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到他,与他谈了关于坐姿的问题以及他需要改正的一些缺点,谈话时间不长,但他当时的态度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认真听了我的谈话后,他说老师我会改的,请您相信我。说完将头深深的埋下了,当时的我几乎是呆住了。几秒钟后,我说:我相信你,我一直都相信你。我们的谈话在一分钟的沉默后结束了。他回了教室。之后的几天里,我上课几乎再没有提醒过他,我就在心里琢磨了,这孩子难道真的改过了?能不能就着这个机会鼓励鼓励他,调动一下他的学习积极性呢?带着期待我走进了他的家门。那天是周日,我去的有些早,他妈妈正在做早饭。一听说我的来意,立刻将我拉进屋,让我坐下,然后有连忙叫起还在睡觉的孩子。孩子见了我,又是惊喜又是紧张。我一见这情

形,我说:“杨昆,你放心,老师不是来告状的。”这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她倒有些急了说:“老师,这么早不知您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该不是他犯错了吧?”我让他们都坐下。我说:“孩子这段时间进步可大了。”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给我斟了五杯茶。谈话终于告一段落,问了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说,这段时间他挺高兴的,因为他真的感受到了进步的滋味。看着孩子快乐的笑容,妈妈说:“老师,今天孩子能说出这番话,还真要感谢您了,„„之后的谈话,大都是对我的感激了。其实我这次去家访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汇报孩子近期的进步来激励他一下,就在妈妈高兴的时候,我想开口给孩子提提要求,可还没有等我开口,孩子倒先说了,他说:“老师,我知道您今天来了目的,您是想让我加强英语科的学习,争取让成绩有较大进步。”听孩子这么一说,我还说什么呢,什么也不必说了。只有不住的点头了„„当天,他和家长硬是留我吃饭,不过我没有。孩子后来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更可贵的是他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自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收效很大,至少孩子们知道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是有期望的,都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努力,去发挥。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

十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让更多的孩子在我给的机会的天空下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家访案例(六)
班主任教学案例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所以,班主任在学生中有着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以及个人魅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作为校长管理班级工作的助手,班主任是在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也是家长赖以信赖的教育孩子的指导者和倾诉自己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对象。班主任的职责,赋予了其监督、驾驭、评价、指导、商榷他人的独特地位,也练就了其对所管班级“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火眼金睛”,成了对家长建议、商讨、共建的“知心朋友”。班主任总是以审视的目光,解读着来自管理对象、倾诉、求教对象的信息。这种审视由于职业的需要而存在,也由于职业的全身心地投入而更加强化。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了班级管理主体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强调了人与人的心灵交流。互动的结果是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又可能成为教育目标达成的某个障碍。交流的结果可能促进人的成长,引发更深的思考,发觉自身的不足。
    案例一:遭遇挫折时的沟通技巧。
    “艺术节”庆祝会正热闹地进行着,我匆匆安排好自己班的小演员做好了演出准备回到班级队伍里,便顺势坐在了第一排。一扭脸发现坐在边上的是我们班里最文静的小姑娘小美。她正静静地坐在那儿,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我脑中马上闪现一个念头——此时正是接触她、和她交朋友的好时机。要知我们的小美平时可不好接触,轻易不和人说话,上课从不积极发言。被迫发言,声音小得如蚊子哼,下课后只与班级文静一族的另一女生晓筱玩。从没有听她大笑过或与人争执过,学习、作业基本不让你操心,可以说是个乖宝宝。从我接手这个班后就发现了她的“静”,好想找机会促动她一下,生活得开朗些,把内心敞开些,多和伙伴接触,多参与各项活动,让天真尽情释放。于是我友好地凑了过去,面带笑容地拉近乎说:“听说你妈妈是个老师,是吗?”没想到,听了我的话,她的笑脸一收,眼泪竟含在眼眶里了。我赶紧解释:“老师没别的意思,只是想知道她是不是和我一样教书,我说不定会向她讨教一二呢!”糟糕,听完我的这翻话,非但没有消除她的不安,她的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这下我可是有点惊慌失措了。回想自己的话没有什么不当之处,怎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这可是我当了这么长班主任头一次。慌乱中,我赶紧蹲在她前面,双手握住她的手,一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只是想和你聊聊天,想和你交朋友,别害怕,好吗?”说完,我又抚摩她的头发以示友好。或许我的眼神,我的动作表达了我的友善,渐渐地,她收住了眼泪,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不敢冒失,我决定今天到次为止。
    反思:没有想到,自己蹲下身子交朋友还会有如此待遇,联想到社会上诸多学生受到教师批评自杀、考试成绩不佳跳楼等现象,我感到教师的教育何等重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他们有人不愿与外界过多接触,那么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特别脆弱。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就有责任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能更好适应社会,学会与人交往。但和他们打交道一定要注意技巧,既要有遭遇挫折时的矢志不移,又要掌握尺度,找准角度,逐步瓦解他们封闭的心灵。
    对策:下次,我一定还要找机会多接触她。不相信我的真诚打动不了她!
    努力、坚持应该是法宝。我没有因手足无措而慌乱,而是先冷静,再避其锋头,退而思对策。上课时多关注,多强制发言,多鼓励其发言质量;课间找机会和她以及好友共同交谈(减轻她的一些心理压力);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课余多外出游历,多参加活动,培养某一兴趣;班队会上宣读她撰写的作文;批改完作业请她帮助发本子……种种的尝试后,她的胆量大了许多,也爱和更多的同学交往了。
    案例二:面对“两面”的性格与奖罚的技巧。
    明希的妈妈火急火了地找到了我,“老师,怎么办呀?我实在没办法了!”一见面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把我给问晕了。要知道明希我们是班里为数不多的聪敏机灵鬼。他见识多,思维敏捷,善于观察,能言会道。我好几次公开课的课堂上都有他智慧的火花激发,引起了听课教师赞赏。他还能察言观色,主动去帮助老师收收作业本,还会帮助我把我的一些做法的本意解释给大家听,给我惊喜。不过听老人常说:灵的孩子皮,一点儿没错。聪敏的明希是让我喜忧参半,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课堂上只要他集中精力那一准有精彩的发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意想不道的提问,可一旦兴奋点一过、激情一过那他准又是走神一族,做小动作、开小差。课间他也会想出许多点子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疯玩,他还有一个老也不改的毛病,就是写作业速度极慢、书写时好时坏。可在我特别喜欢他,觉得孩子的天性在他那里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我想培养他,让他做班级小干部,让这顶官帽对他起约束作用。于是我和他斗智斗勇,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他改正缺点。上课超过15分钟后眼睛就会不时光顾他,一旦发现有走神现象就立刻给予暗示或以提问形式点点他。下课给他“文明监督员”一职,让他带头督促班级孩子文明活动,抑制他的冒险冲动。写作业时经常巡视到位,督促提醒,一段时间下来,他还是有进步的,中间也出现过反复,可我对他还是有信心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忙安抚他妈妈,请她坐下,说:“别急,什么事慢慢说。”他妈妈这才平静了一些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原来明希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常是放学后他一人在家。回家后,他就看电视、玩,不写作业,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才开始写。由于时间晚了他写作业就非常马虎,错误很多,妈妈检查后常要重写,很晚才睡。后来妈妈让奶奶放学后照顾、督促,可是孩子不听老人的话,经常顶嘴。现在妈妈叫他重写他也不愿意了,和妈妈顶撞起来,气得妈妈没了办法,找我来讨教了。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这才知道明希家庭作业为什么书写都不错的原因,也知道了他会钻大人空子,还敢与熟悉的亲人不讲道理、顶撞他们。我和明希妈妈说:“明希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说,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差了些。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这才发现他在家还有另一面。为什么你不早和我联系呢?”明希妈妈说:“我们怕麻烦老师。再说孩子要面子,一听说我们要找老师谈谈就认错,还哀求我们,所以我们也就算了。今天实在感到没办法了才向您反映,问问我们该怎么办?”听了她的话我为我工作的不细致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家校联系的重要。
    反思: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表现,他们都愿意听到赞扬声,特别是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他们更愿意看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赞赏。但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中心,是长辈的太阳,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及地任意所为了。这确实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强大的家校联合教育体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巧加奖罚,使其明理。老师、家长遇到问题不能着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获,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准备,打持久战、打战术战略配合。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动之情,晓之理,必要时还要责之巧。另外家校联系很重要,家访、通电话、短信等方式一定要通畅。
    对策:我给了明希妈妈一些建议:首先我会找时间找明希聊天,在放学后家访实地勘察。其次希望家长给孩子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规定,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看电视,一定时间内孩子坚持做到了要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看动画片;购买他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孩子外出游历……),如在规定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以不要他完成,书面写出情况让其交与老师,请老师裁定。再有当孩子在家出现错误后如不接受家长教育并改正的话,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使劲帮助他及早认识、及早改正,不要总顾及面子。听了我的话,明希妈妈不住点头,决定配合我,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
    案例三:信任与赞美。
    “谁愿意把这段美美地读一读?”话音一落无数小手拼命伸向我,嘴里还不住地恩恩示意。我迅速浏览一下,把机会给了平时不太爱发言、今天却积极举手的女孩晓筱。只见她站起来,双手捧书开始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没想到!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不起眼的她体会课文这么好以至于朗读起来让人陶醉了。掌声响起,她却红着脸坐下了。下课了,我忙把晓筱叫到跟前,鼓励她说:“今天你给了老师一个惊喜,没想到你朗读得这么好。看来平时老师小看了你,相信你还有许多潜能没被挖掘。愿意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你是什么样的吗?可以给老师更多的惊喜吗?”晓筱听后激动地使劲地点点头。从那以后她好象从睡眠状态进入了激奋状态,每天都保持着旺盛的斗志,课堂上不在是有我没我无所谓的态度,发言积极、小组讨论激烈。班级活动更是积极参与,不时还会背后给我出几个小点子。打扫卫生也积极认真,并主动担负起卫生组长的职责,义务监督班级卫生保洁工作。她把一连串的惊喜捧到了我眼前,使我不得不对班级里的一群中流群众重新认识,开动脑筋激发他们。
    反思:有时孩子的潜力不是我们我们大人可以想象的,他们中有少数佼佼者才华横溢,性格比较外露,愿意展示自己;有少数学生反映比较迟缓,思维不活跃,处于弱势;但大多数人是那种默默无闻,中流一族。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发光发热;没有机会,他们也许就这样平凡度过一生。所以我们的教育除了要关注那些尖子生,为己、为班级、为学校出彩;关注差生,避免他们落队外更要很好激发和启动处于中流的大部分学生。让他们也能把身上的闪光之处展现,让他们也有机会提高,更快更好地促动我们工作的开展。因此千万不要对任何人和事过早下结论,特别是教学、班级工作中不能只依靠少数优生或班干部,大部分学生不一定有惊人之举或特长,但他们是你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流,一定要在平常中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放手让他们尝试,他们会创造惊喜、回馈惊喜。班级活动、管理、教学中除去班干部、尖子生多启动多数学生,多设立能展现、锻炼他们才能的窗口。
    对策:多在班级和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强调小组合作成果,让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之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课堂上,活动中多给予那些学生发言、表演、展现的机会,让他们有可以展示的可能,有可以展示的舞台;设立“金点子”信箱,让不敢表露的同学有机会显现自己,给自己的工作出策出力;把一些班级工作合理进行分配,给那些同学胜任的工作,发挥出他们的潜能;掌握学生心理,巧用语言的魅力,激发出他们积极向上的火花,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以上几个案例只是节选了我工作中的一些片段和典型事例,相信在广大教师、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还有更多值得思考、探究的鲜活的案例。仅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的教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我素养和心理素质,在与学生交往中巧加指引,在与他们心灵的碰撞时用智慧的火花征服他,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更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今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如何才能配合学校工作,建立起强大的家、校联合体。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家访案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分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家访案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家访案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435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