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一身两任的含义

一身两任的含义

2015-12-19 07:42:0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一《“两个一百年”的含义和意义》 ...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一
《“两个一百年”的含义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含义和意义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个100年,是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第二个100年,是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制定的,其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中心任务(经济建设)、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直接动力(改革)、外部条件(开放)、基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中心的确立,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3)“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有团结稳定的环境,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难以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旧的体制实行根本性变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总之,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现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三
《至少有一个含义的两个例子》

“至少有一个”含义的两个例子

例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度。 证明:若三角形的内角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度。即都大于60度。那么,三角形内角和>180°;故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度。

做了这个练习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有一个填空题:用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度”第一步应假设:?

学生在练习答案中有三种说法:(1)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2)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60度;(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大于60度。把这三种说法都罗列了出来,让学生自己判断这三种说法那一个才是反证法第一步应假设的。

例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度。

证明:方法一:假设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没有一个大或等于60度,既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60度,那么这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必然小于180度,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度。

方法二:假设在△ABC中,∠A<60°,∠B<60°,∠C<60°

则∠A+∠B+∠C<60°+60°+60°=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符,∴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度。 这两个例子说明“至少有一个”的意思不是指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而是指不能没有。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四
《第一篇管理的含义》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五
《第一周 公文的含义》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六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含义》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含义

一.概念“社会发展”的界定(吴忠民主编)

第一类界定方法即逻辑界定:包括内涵定义法和外延界定义法。

1. 内涵定义法:通过概念的内在特征来界定其含义。

从社会发展的内在特征分析,它的内涵由由浅入深具有两种特征:

①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即社会发展是一种社会动

态过程,而不是指一种社会静态现象。

②社会发展的进步性,即社会发展既是一种从落

后走向先进的社会过程,又是一种从低级走向高级的社会过程。

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区别:社会变迁既包括进步的过程也包括倒退或衰落的过程,而社会发展仅仅指社会进步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变迁。

2. 外延定义法:通过概念的外显范围来界定其含义。

从社会发展的外显范围分析,它的外延由宽泛到狭窄具有三种涵义:

①相对于自然环境的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发展最广义的理解,指社会整体性发展,包括经济指标在内。

主要涉及社会系统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

相互关系。

②相对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除经济发展以外的社会其它层面的发展,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科技发展、人口规模的增大与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等。

主要涉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因素(即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的相互关系。

③相对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科技

发展的社会发展。通常用人口的预期寿命、婴儿的死亡率及识字率等单项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

主要涉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与人类的基本生存状况(即寿命、死亡、识字等状况)的相互关系。

第二类界定方法即理论界定:包括三种界定

1. 在“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的框架中界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据生产关系特别是其中

的所有制,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和一种形态。

特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

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2. 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框架中界定

以丹尼·贝尔和托夫勒等为代表,依据生产力特别是其中的科技因素,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

前工业社会包括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征:自然经济、专制体制、宗教迷信。工业社会的特征:以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财富的膨胀、经济的商品化、社会的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世俗化和观念的理性化。后工业社会的特征: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日新月异、创造力不断涌现。

3. 在“传统社会-转型社会-现代社会”的框架中界定

经典社会学家依据社会结构状况的不同,采用

二分法,把人类社会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机械团结社会与有机联团结社会、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等。这些划分最终被归纳为一个

经典概括,即前者为“传统社会”,而后者为“现代社会”,而正处于由前者向后者转变过程中的社会即为转型社会。

一般而论,传统社会的特征: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农业为主导产业、社会开放程度和社会分化程度都较低。现代社会的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非农产业为主导产业、社会开放程度和社会分化程度都较高。转型社会的特征: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并存。

由此判断,中国应属于转型社会。

二.概念“社会发展”含义的总结(李亚雄主编) 社会发展是社会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以实现社会系统及其各子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和最佳功能耦合,从而发挥整体效应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过程和状态。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七
《一、近代化的含义》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

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大事

(1)经济上:

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到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

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变

(1)经济(工业化):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快速发展与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2)政治(民主化):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3)思想(科学化):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1、经济现代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2)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当然,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

(1)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 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2)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

(3)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4)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3、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领域。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

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特征: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如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抗战期间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

3、抗战胜利后

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4、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1、表现

(1)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2)政治上: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

(3)经济上: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综合国力蒸蒸日上

2、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

走苏联的路:

从论十大关系开始毛泽东就探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没有坚持八大的正确方针,连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摆脱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使得现代化遭遇重重挫折。

走自己的路:

中共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等的主要理论。

实践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三大步: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对外开放(1978年—1999年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3、特征: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

三、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一)总特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二)具体特征: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四、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关系:相互交叉、同步进行,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五、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

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后腿。

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小结】讨论:

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及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利 因素,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八
《《语用学》复习提纲》

本次考试共四种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

填空题:(举例如:)(每空1分,共10分)

1.语用学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

2. 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新兴学科”最终得到认可。

名词解释:( 每个4分,共20分)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 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境: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指示词语: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

•隐性施为句: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 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

•优选结构 :相邻对中所有可能跟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地位,有一组优选结构在起作用,即各种可能的应答语中至少有一类是“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能满足说话人发话的期待),有一类是“不合意的” (即听话人的应答不是说话人所期待的)。

•预示序列 :说话人在以言行事之前用以探听虚实的一类话语。说话人使用这类话语的主要动机是考察有无向听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可能性,即说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能否从听话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反应。

•会话含义 :格赖斯将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 一般性会话含义:不需要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含义。特殊性会话含义: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义。?

•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吻合,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间接言语行为 :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

•分支系列 :一种打断某话轮的系列,常由一个相邻对或者“疑问+澄清+结束语”单个话轮的组合形式充当,后者的作用在于提请说话者修正或者重复他正在说的话语。

•预设触发语 :有些词,它直接联系的词语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话语的预设, 这些词叫预设触发词?

•话轮 :会话局部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它指一个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止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出的一席话。

•话轮对:由不同的交际者各自所说的两个或多个话轮交替组合构成的一个引答结构。最典型的话轮对是相邻对,它是会话局部结构的基本单位。

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简述语境的类别。(幻灯片22)

语境可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其中上下文语境又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以及价值观。

2.简述指示词语的分类。(幻38)

指示词语传统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后又增加语篇指示和社交 指示两种。?

3.简述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幻109)

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使用一定的规约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施事行为的构 成规则即合适条件可给以解释,听话人是根据语句的字面之力,按照使用的规 约习惯推断出言外之力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没有明显的句法标记,要给以充分的解释,听话人必 须联系语境依据说话双方共有的知识、言语行为理论和某些会话原则才能推断 出言外之力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4.简述格赖斯会话原则的四准则。(幻49)

1. 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1)按交谈目的的需要提供足量的信息。

2)不要提供比需要更多的信息。

2. 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 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4. 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

3)简练;4)有条理。

5.简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幻104)

述事行为: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其功能是“以言指事”

行事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即语力; 其功能是“以言行事”

成事行为: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以言成事”

6.简述相邻对的特征。(幻121)

相邻对指一前一后两轮话,这两轮话的特征:

A、由两个话轮组成; B、它们先后相邻;C、由两个交际者分别说出;

D、先说的话轮是始发语,后说的话轮是应答语;

E、引发语和应答语有一定的配合关系,形成相应的配合类型。始发语要有特 定的应答语相匹配。

有一条规则支配相邻对:在说出相邻对的始发语后,该说话人必须停止说话, 下一个说话人此时必须说出这个相邻对的应答语。

7.简述预示序列的基本类型。(幻140)

1、邀请预示序列:说话人的发话是探听有无向听话人发出邀请的可能性。听话 人理解说话人发的话是个邀请预示序列,因此,听话人的回答必定尽量跟说 话人接着可能发出的邀请相协调。

2、请求预示序列:说话人想凭借它来探听即将发出的请求能否得到“合意的” 反应(不被听话人拒绝)。

3、宣告预示序列:由两轮互相交迭的相邻对组成,第一轮相邻对的应答语跟第 二轮相邻对的始发语重合为一轮话。

8.简述会话含义的特征。(幻58)

1.可消除性:如果在原初的某一话语上附加上某些前提,某种会话含义就会被 取消。

2.不可分离性:同义词语替换不会使会话含义产生变化。这是因为会话含义依附 于所说话的语义内容,不依附于语言形式。在等义或近义的前提下,改变话 语的形式,不会改变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3.可推导性:听话人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结合说话人是否遵守合作原则, 就可以推导出他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

4.非规约性:即会话含义和字面意义无固定的联系,它必须由推导而获得。

5.不确定性:在字面意义上看无歧义的话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可能产生不同的会 话意义。

9.简述预设触发语的含义及种类。(幻87)

定义:?

A、动词性预设触发语

B、副词性预设触发语

C、代词性预设触发语

D、修饰性、限定性预设触发语

10.简述话轮对的四种主要形式。(幻123)

1.顺接:话轮对的常见延续形式是一个个相邻对按时间顺序衔接,可称为顺接。

2.转接:话轮对的另一种常见的延续形式是答话者在回答之后又转而成为主动 的说话者,说出引发语,使原先的主动方成为被动方。

3.递加:如果话轮由陈述句构成,则应答语和引发语常常融为一体。这时候除 去第一个说话者所说的是引发语外,底下的每一个话轮都可以一身两任:既 是应答语,又是引发语。

4.内包:一般认为相邻对是会话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但是,话轮对本身可以 复杂化,其基本形式是一个插入序列插入了原本可以相邻的话轮对中间,使 它分为两个遥相呼应的部分。如在一问一答之间插入另一个一问一答。

11.简述礼貌原则及其次准则。(幻71)

得体准则,即不通过说话去麻烦或损害他人,应该反其道行之。

宽宏准则,即情愿说些对自己无益甚至有损的话。

赞誉准则,即多表扬他人,少批评他人。

谦虚准则,即多批评自己,少表扬自己。

同意准则,即缩小与他人的分歧,尽量与他人保持一致。

同情准则,即减少与他人的感情对立,增加彼此间的感情和谐。

次原则:赞誉次原则:有点过分但不太过分的赞誉

谦虚次原则:有点过分但不太过分的谦虚

一致次原则:减少分歧或对立,力求一致,至少达到部分一致 同情次原则:减少反感,增进谅解,加深情谊

宽宏次原则:得理让人,给别人留面子

恰当的称呼次原则

应用题:(40分)

自拟文题,联系言语实际,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语境、指示词语、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会话结构)写一篇1200字以上的小文章。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九
《《金融学概论》第八章》

一身两任的含义篇十
《《语用学》复习提纲·补充》

本次考试共四种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

填空题:(举例如:)(每空1分,共10分)

1.语用学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语用学”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

2. 1977年,( 《语用学杂志》)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新兴学科”最终得到认可。

名词解释:( 每个4分,共20分)

语用学 语境 指示词语 隐性施为句 优选结构 预示序列 会话含义 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分支系列 预设触发语 话轮 话轮对

1、语用学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 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 和准则。

2、语境定义: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

这个定义指明:a我们研究的是运用自然语言进行的言语交际; b言语交际有成效地进行(即说话人恰当地表达 话语意义和听话人准确地理解话语意义)必须依 赖言语环境。

因此我们认为,“语境”是指言语环境,而非语言环境。

3、指示系统:

人们典型的交际方式是面对面交谈,即由一人对一人或由一人对多人,通过说—听的方式进行交谈。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指示系统,一般地说,是以自我(说话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4、隐性施为句: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

5、优选结构:

相邻对中所有可能跟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地位,有一组优选结构在起作用,即各种可能的应答语中至少有一类是“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能

满足说话人发话的期待),有一类是“不合意的” (即听话人的应答不是说话人所期待的) 。

合意的应答语是无标记的——在结构上以较简单的一轮话出现。

而不合意的应答语是有标记的——在结构上有各种复杂的形式。

6、预示序列:

说话人在以言行事之前用以探听虚实的一类话语。说话人使用这类话语的主要动机是考察有无向听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可能性,即说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能否从听话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反应。

7、会话含义:

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

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格赖斯把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

8、直接言语行为:

实施言语行为最简单的方式是说话人说出一句话,确切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这种情况下,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吻合,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可称作为直接言语行为。

9、间接言语行为:

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10、分支系列:

一种打断某话轮的系列,常由一个相邻对或者“疑问+澄清+结束语”单个话轮的组合形式充当,后者的作用在于提请说话者修正或者重复他正在说的话语。这种系列好比是节外生枝,所以称为分支系列。

11、预设触发语:

有些词,它直接联系的词语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话语的预设,这些词叫预设触发词

12、话轮:

会话局部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它指一个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止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出的一席话。一个说话人最初只被分派给这样的一个单位(话轮)。

13、话轮对:

由不同的交际者各自所说的两个或多个话轮交替组合构成的一个引答结构。最典型的话轮对是相邻对,它是会话局部结构的基本单位。

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简述语境的类别。

①上下文语境:口语的前言后语

书面语的上下文

②情景语境:Ⅰ.时间 地点 话题 场合

Ⅱ.交际参与者:身份 职业 思想 教养 心态

③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规范和习俗

价值观

2.简述指示词语的分类。

①人称指示:话语中关于人物人称的指示。最典型的是人称代词,

又分第一人称指示、第二人称指示、第三人称指示。

②时间指示:话语中关于时间的指示。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只能人为地选定一些参照点。在言语 交际中,时间指示是以说话时刻作为参照点来计算和理解的。 ③地点指示:话语中关于处所、方位的指示。

地点指示主要有:表示方位和处所的名词、副词、指示代词,

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如“来”“去”“走”“离开”“到达”等。 ④语篇指示:用来指明话语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指示。

由于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展开的,

所以语篇指示与时间指示、空间指示有密切关系,

有些时间指示、空间指示同时也是语篇指示。

⑤社交指示:用来指明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

或发话人跟所谈及的人(第三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词语。

3.简述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用于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句具有两种语力:字面之力和言外之力。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

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使用一定的规约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施事行为的构成规则即合适条件可给以解释,听话人是根据语句的字面之力,按照使用的规约习惯推断出言外之力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没有明显的句法标记,要给以充分的解释,听话人必须联系语境依据说话双方共有的知识、言语行为理论和某些会话原则才能推断出言外之力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4.简述格赖斯会话原则的四准则。

①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

a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②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③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④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简炼

d有条理

5.简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

①述事行为: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其功能是“以言指事”

②行事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即语力; 其功能是“以言行事”

③成事行为: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以言成事”

6.简述相邻对的特征。

相邻对是一前一后两轮话,这两轮话:

A、由两个话轮组成;

B、它们先后相邻;

C、由两个交际者分别说出;

D、先说的话轮是始发语,后说的话轮是应答语;

E、引发语和应答语有一定的配合关系,形成相应的配合类型。始发语要有特定的应答语相匹配。

(有一条规则支配相邻对:在说出相邻对的始发语后,该说话人必须停止说话,下一个说话人此时必须说出这个相邻对的应答语。)

7.简述预示序列的基本类型。

①邀请预示序列

说话人的发话是探听有无向听话人发出邀请的可能性。听话人理解说话人发的话是个邀请预示序列,因此,听话人的回答必定尽量跟说话人接着可能发出的邀请相协调。举例:

——A:你在干什么?

——B:没干什么„..

——A:想喝一杯吗?

②请求预示序列

说话人想凭借它来探听即将发出的请求能否得到“合意的”反应(不被听话人拒绝)。举例:

—— A:有馒头吗?

——B:有。

——A:好,给我来一块钱。

③宣告预示序列

由两轮互相交迭的相邻对组成,第一轮相邻对的应答语跟第二轮相邻对的始发语重合为一轮话。使用这种预示序列的主要动机是:说话人总是希望不要把听话人已知的事情再告诉听话人。因此,第一轮话的结构是这样设计的:提供一个已知信息的框架和一个未知项,对这个未知项所要作出的说明是新信息。举例: ——A:我忘了告诉你今天我发生的两件最好的事儿。

——B:哦,什么事?

——A:我数学得了100分,跑步得了第一名。


一身两任的含义相关热词搜索:身份证号的含义 身份证号码的含义 权志龙纹身含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身两任的含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身两任的含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0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