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2015-12-19 08:45: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一《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3节》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一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3节》

第3节 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②①②③①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 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考点要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考点剖析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表达技巧”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修辞手法,二是表达方式,三是抒情手法,四是描写手法,五是表现手法。

3.命题规律

(1)提问角度

直接提问:

该句(联、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该句(联、诗)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间接提问:

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或如何表达感情的)?这类提问,答题时必须写出表达技巧。

(2)区分题干中的“一”“些”“主要”等关键词

规律: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写一种即可。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写两种。

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必须写出主要的,可写一到两个。

(3)问题指向

“表达技巧”是个宽泛的概念,“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描写手法”等是具体的概念。如果提问“表达技巧”这个宽泛的概念,则要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考虑,然后把“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考虑。

一、修辞手法类 演练体悟 (2008·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②①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等。

解题步骤

(1)点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词)句解释这种修辞格在诗(词)中是怎样运用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 对点直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上

董 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诗的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构思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表达方式类 演练体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②①

注 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①②

注 ①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②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抒情。描写、

抒情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借事(物、人)抒情,用典抒情等。

解题步骤

(1)指出运用了哪种描写或抒情手法。

(2)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中的妙用。 对点直练 (2008·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撚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现手法类 演练体悟 (2007·山东)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 关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

解题步骤

(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指出诗(词、曲)中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如托物言志要阐明“物”“志”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等。)

(3)阐明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②①①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二
《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3节》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三
《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3节》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四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五
《高三语文专项练习7》

从规范和方法两方面准确判定古诗所用的表达 技巧

[推荐时间:45分钟=10分钟(语基+默写)+35分钟(三道古诗鉴赏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呼号/号召 拘泥/泥淖 勾当/长歌当哭 ......

B.字帖/请帖 ..C.参与/赠与 ..D.佣金/雇佣 ..

恶心/恶毒 ..

慰藉/蕴藉 ..稽首/稽查 ..

胸椎/椎心泣血 ..

呜咽/细嚼慢咽 ..辟谣/开天辟地 ..

( )

(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B.关于签证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很多商户由于没有看清签证上标明的能够停留的天数而使签证过期。拿着一个月的签证,商户最多只能停留15天至20天。

C.年过半百的张书记显然情绪非常激动,已经走出会场却还沉浸在刚才那激烈的辩论之中。才过立春的节气,气候乍暖还寒,迎面吹来的西北风不禁使他打了一个寒战。 D.新年伊始,国务院制定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基本抑制住了过快增长的商品房价格,这对于靠每个月几千元工资过生活的人们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不令人高兴的好消息?

二、名句名篇默写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小楼一夜听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6)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 (7)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_。 (8)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1)诗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庄子·逍遥游》) (李白《蜀道难》) (李清照《声声慢》) (李商隐《锦瑟》) (欧阳修《蝶恋花》)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相顾怜无声”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

(3)这首诗在语言方面具有什么特点?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 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字的妙处。 答: 的。 答: 答: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盱眙[] 常 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注 盱眙: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诗人曾任盱眙尉,属于九品小官。 (1)首联“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的描写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 情? 答: 答:

(3)这首诗构思精巧,请简述其构思脉络。

(2)“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一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答案

1.B 2.A

3.(1)深巷明朝卖杏花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但见悲鸟号古木 (4)凄凄惨惨戚戚 (5)望帝春心托杜鹃 (6)水随天去秋无际 (7)乱红飞过秋千去 (8)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1)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句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险;次句“花柳帝王城”,写出了“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并且是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的景象,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感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更加深沉。

(2)“相顾怜无声”抓取临分手时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间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描绘了出来,一个“怜”字传达出了兄弟间的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痛,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3)清新自然,通俗易懂。

5.(1)运用了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2)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

(3)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6.(1)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泊舟淮水,秋气萧瑟,冷霜飞降,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2)借景抒情,诗人借在黄昏时的所见所闻抒情;视听结合,黄昏时的大雁栖息在平静的沙湾,驿站里听到鸡叫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思乡之情。

(3)首联写夜泊淮水,冷霜飞降,夜水清寒,景中无不透露清迥孤寒,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夜阑人静,洪波涌起,潮水拍岸,月色泛清辉,秋霜闪银光。颈联写沙洲上,雁已沉睡,驿馆的旅客却未能成眠,辗转反侧之际,一声鸡鸣,使人愈感凄清。如此幽独清冷的意境,引发诗人孤舟漂泊的不可遏止的家园之思。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六
《3-2-3诗歌鉴赏》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七
《辛弃疾词两首巩固习题》

使用者班级 姓名 高一语文学案

使用时间:2015-6-20 编印者:李金艳 审定者:陈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脍.炙人口把鱼、肉切细遥岑.

远目小而高的山

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神鸦社.鼓祭祀土神的节日

C.元嘉草草..匆匆忙忙,轻率

把吴钩看了.

结束,完毕

D.

无人会.,登临意领会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人物及其业绩的流风余韵

答案:A [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遥岑远目

B.赢得仓皇北顾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尚能饭否

答案:C [A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B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答案:C [C项“雪”比喻浪花,没有使用借代。A项“羽扇纶巾”代指儒者装束,“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B项“金戈铁马”代指戎马生涯;D项“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4、对下列词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眺望远处的山岭,看起来很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髻,却惹人愁恨。)

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看刀抚剑,是希望使用它以建功立业;可是眼前无事可做,只能无聊地拍栏杆。)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自己不愿学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而弃官归隐。其言外之意是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可叹可惜的是,年华似水,在国势飘荡之中流逝,人

也像树木愁雨愁风,变得衰老了。)

答案:B [“栏杆拍遍”是怀想世事,心中感慨所致,而非无事可做,无聊之举。] 5.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 )

①李煜 ②柳永 ③苏轼 ④秦观 ⑤李清照 ⑥辛弃疾 ⑦姜夔 A.①③⑥⑦/②④⑤ B.③④⑥⑦/①②⑤ C.③⑥⑦/①②④⑤ D.③⑥/①②④⑤⑦ 6.阅读下列句子完成以下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上述句子全出自唐人作品的一组是(A )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⑤⑦⑨ C.③④⑦⑨⑩ D.③④⑤⑨⑩ 7.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B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下列诗句各表现什么季节的景色?顺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⑤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⑦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__________ B.夏__________ C.秋__________ D.冬__________ 8.A③⑧ B⑦ C②④ D① ⑤⑥ 二、课文阅读训练

(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答:(D )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C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诗词鉴赏(非选择题) 默写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楼头,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揾英雄泪?

(3)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 (4)想当年,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知识延伸 :

一、知识复习:

1、回顾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明确】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反复、通感、对比等。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等) 描写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正侧结合、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联想、想象、用典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 表现手法有哪些提问方式? 【明确】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鉴赏下面的诗句?(要鉴赏手法) 易混点: ①诗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回答情感) ②诗中是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回答意境)

③诗中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回答手法 写景的角度 „) 3、表现手法的答题步骤有哪些?

【明确】1、明确指出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手法的表达效果或表达的情感。 二、习题训练: 一)例题示范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2)“相顾怜无声”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答案示例】

“相顾怜无声”运用了细节描写。(步骤一)。“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描绘了出来,一个“怜”字传达出了兄弟间存在的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痛,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步骤二)此句抓取临分手时的一个细节描写,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兄弟间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步骤三) 二)真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步骤一,何种手法) 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步骤二,解析) 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步骤三,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❶.“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❷.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❶拟人手法。破碎的窗纸,随着斜风急雨飒飒作响,好像在自言自语。“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

解析 “纸”不会说话,这里却说“自语”,可见是拟人手法。

❷不一致。面对如此破败凄凉的景象,词人并不因此伤感消沉,而是由此回忆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国事,晚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了“眼前万里江山”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词人虽然英雄失意,却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伟大抱负。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前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反衬作用,结语突兀的转笔突出了词人宽阔博大的胸襟。

解析 这首词上片写衰败荒凉之景,下片写收复失地、报效国家之情。景与情的基调是不一致的。据此分析即可。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八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九
《文学欣赏第六讲》

杨柳经典意象

杨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题材和意象,中国文学中 咏柳作品蔚为大观,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宋李昉主编的《文苑英华》“花木门”统计,在所有树木

中,杨柳仅次于松,居第二。据清代张玉书主编的《御定佩 文斋咏物诗选》统计,在所有花木中,杨柳仅次于梅花,居

第二。另据清代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统计,从诗 词总数来看,杨柳仅次于梅花,居第二。

咏柳文学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 上。从成就上来说,出现了不少咏柳大家和名家,还涌现 出了不少咏柳经典之作。 咏柳作品的繁盛、杨柳题材与意象的丰富,是由杨柳 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分布、杨柳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杨柳漫 长的生长期共同决定的。

章台柳的典故出自韩翃和柳氏的爱情故事。 《唐诗纪事》载:“世传翃有宠姬柳氏,翃成名,从辟淄

青,置之都下。数岁,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

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答曰:杨柳枝,芳菲

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后

果为蕃将沙咤利所劫,翃会入中书,道逢之,谓永诀矣!是日,

临淄太校置酒,疑翃不乐,具告之。有虞候将许俊,以义烈自

许,即诈取得之,以授韩。希逸闻之曰:似我往日所为也,俊复

能之。”

一、章台含义

一指楚国章华台,楚国离宫名。《通志》载:“昭公之

七年,楚灵王成章华台,召诸侯而落之。”杜预注:章华

台,在华容城中。如陈子昂《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

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

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二指章台宫,为秦都咸阳宫名。章台宫建于战国时

期,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史记·秦始皇本记》载:“诸

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篇十
《古诗鉴赏(三)》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三)

(推荐时间:45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长江俱乐部因对足协处罚不满而退出了联赛,这在西方真正的职业联赛那里是一个

不可理喻的笑话,因为如此闹剧不可能在货真价实的职业足球环境内发生。 ....

B.湖北省正以厚积薄发的态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气魄,积极打造资本凹地,聚合中部优....

势,构筑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支点。

C.过去介绍和称赞这幅名画的书籍很多,堆起来简直可以埋没这幅名画了,何须我来

拾人牙慧、重加评论呢? ....

D.她刚拍了一张照片,脚下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那声音雄浑、沉闷、持久。紧接

着,声音似乎在上升,空中也传来振聋发聩的巨响。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

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B.关于签证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很多商户由于没有看清签证上标明的能够停留的天数

而使签证过期。拿着一个月的签证,商户最多只能停留15天至20天。

C.年过半百的张书记显然情绪非常激动,已经走出会场却还沉浸在刚才那激烈的辩论

之中。才过立春的节气,气候乍暖还寒,迎面吹来的西北风不禁使他打了一个寒战。

D.新年伊始,国务院制定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基本抑制住了过快增长的商品房价

格,这对于靠每个月几千元工资过生活的人们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不令人高兴的好消息?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

①据报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门槛、普通住宅标准、放宽公积金、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

②一些地方政府近年来已形成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因而缺乏落实调控政策的动力。 ③尤其是近期,由于房地产成交量快速下滑,严重制约了地方财政收入,一些地方出现了政策松动的迹象。

④这些政策“松绑”现象对于贯彻中央的调控政策是非常不利的。

⑤能否坚定地落实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关键在各级地方政府。

⑥地方政府既是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政策实施办法的制定者。

A.⑤⑥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⑤⑥②

二、名句名篇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 ) 政策再好,如果不能得到贯彻落实,不能让百姓受益,一切都是空的。 B.⑤⑥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⑤⑥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序》) (孟子《鱼,我所欲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2)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3)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三、古诗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1)诗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顾怜无声”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 注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 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盱眙[] 注

常 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注 盱眙: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诗人曾任盱眙尉,属于九品小官。

(1)首联“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的描写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一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

4.(1)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负箧曳履

足肤皲裂而不知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5.(1)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句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险;

次句“花柳帝王城”,写出了“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并且是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的景象,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感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更加深沉。

(2)“相顾怜无声”抓取临分手时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间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描绘了出来,一个“怜”字传达出了兄弟间的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痛,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6.(1)运用了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

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2)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

7.(1)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泊舟淮水,秋气萧瑟,冷霜飞降,为全诗奠定

了凄凉的基调。

(2)借景抒情,诗人借在黄昏时的所见所闻抒情;视听结合,黄昏时的大雁栖息在平静的沙湾,驿站里听到鸡叫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思乡之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送二兄入蜀 送二兄入蜀阅读答案 三国吧兄弟蜀国阵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4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