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送李端的翻译

送李端的翻译

2016-11-02 10:43: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送李端的翻译(共7篇)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一(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送李端唐 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①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②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③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解】: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7 诗人以一个“...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送李端的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

古诗文阅读
送李端的翻译 第一篇

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①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②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③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解】: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7.诗人以一个“_____”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2分)

8. 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孟尝君养士

①②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

③④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⑤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遗其亲戚。 ..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⑥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jǐng,割脖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无贵贱一与文等( ) (2)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 ..

(3)遗其亲戚 ( ) (4)辍食辞去 ( ) ..

10.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两两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而屏风后常有侍史 环而攻之而不胜 ..

B. 遗其亲戚 其真无马邪 ..

C. 以饭不等 以塞忠谏之路也 ..

D. 以故倾天下之士 荆之地方五千里 ..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12.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16分)

【古诗阅读】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8.阅读全诗,赏析末句“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妙处。(3分)

【古文阅读】

游兰溪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

②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④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

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

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庞安常:人名。

民间名医。

③绝:超过。④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⑤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

晋著名书法家。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辄深了人意( ) (2)二里许( ) ..

(3)下临兰溪 ( ) (4)溪水西流( ) ..

1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颖悟绝人 水落而石出 ..

B.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C.余戏之曰 专诸之刺王僚 ..

D.以纸画字 扶苏以数谏故 ..

11.按要求答题。(4分)

(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闻 麻 桥 人 庞 安 常 善 医 而 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12.上文与《记承天寺夜游》一样,都表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上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特⑤③

点?(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4分)

【古诗阅读】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①方回:元朝诗论家。今安徽歙(shè)县人。诗题“入歙”即指进入诗人家乡歙县。

②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③苕tiáo:凌霄花的古称。 ②③①

7. 诗的结尾句“夹溪随处有桃花”虽然明白如话,意蕴却很丰富:它通过 ① 手法

的运用,不仅让我们欣赏到清溪两岸随处可见的灼灼桃花,也让我们自然联想起陶渊明所

描绘的“ ② ”(填一个成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陶醉于美景的喜悦心情,

更让我们品味出作者对家乡的那份 ③ 。(3分)

【古文阅读】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

余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

④②③⑤①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

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③喋:

成群的鱼儿吃东西。④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⑤寻:长度单位,八尺。⑥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

【送李端的翻译】

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⑦盛:多,频频。 ⑥⑦

8.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分)

凡 下 食 者 皆 将 有 钩 矣。

9. 解释加点的词。(4分)

湖滨之肆( ) 来会其下( ) 投食以引之( ) 久乃知( ) ....

10. 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11. 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都写了“鱼”,但目的并不相同,请你简要品析(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古诗赏析
送李端的翻译 第二篇

首页查询诗词曲文言文辞赋典籍随便看看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写景|咏物|爱国|励志|手机版

古诗大全目录

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全宋词

宋词精选元曲精选

古诗十九首小学古诗

小学古诗80首小学古诗70首

初中古诗高中古诗

写景的古诗咏物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古诗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雨的古诗描写雪的古诗

描写风的古诗描写花的古诗

描写梅花的古诗描写荷花的古诗

描写柳树的古诗描写月亮的古诗

描写山的古诗描写水的古诗

描写长江的古诗描写黄河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山水诗

田园诗边塞诗

含有地名的古诗节日古诗

春节古诗元宵节古诗

清明节古诗端午节古诗

七夕古诗中秋节古诗

重阳节古诗古代抒情诗

伤怀的古诗咏史怀古诗

爱国古诗送别诗

离别诗思乡诗

思念的诗爱情古诗

励志古诗哲理诗

闺怨诗赞美老师的古诗【送李端的翻译】

赞美母亲的古诗关于友情的古诗

关于战争的古诗忧国忧民的古诗

婉约诗词豪放诗词

人生必背古诗辞赋精选

全唐诗

《唐诗三百首》简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3684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唐诗三百首》在线阅读

五言绝句【送李端的翻译】

行宫(元稹)登鹳雀楼(王之涣)新嫁娘词(王建)相思(王维)杂诗(王维)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山中送别(王维)问刘十九(白居易)哥舒歌(西鄙人)夜思(李白)怨情(李白)登乐游原(李商隐)听筝(李端)渡汉江(李频)八阵图(杜甫)宿建德江(孟浩然)春晓(孟浩然)春怨(金昌绪)江雪(柳宗元)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终南望余雪(祖咏)宫词(张祜)寻隐者不遇(贾岛)送崔九(裴迪)送灵澈(刘长卿)听弹琴(刘长卿)送上人(刘长卿)玉台体(权德舆)

七言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闺怨(王昌龄)春宫曲(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凉州词(王翰)后宫词(白居易)宫中词(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逢入京使(岑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贾生(李商隐)隋宫(李商隐)瑶池(李商隐)嫦娥(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寄令狐

郎中(李商隐)为有(李商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赠别二首·其一(杜牧)赠别二首·其二(杜牧)金谷园(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遣怀(杜牧)秋夕(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征人怨(柳中庸)金陵图(韦庄)滁州西涧(韦应物)桃花溪(张旭)寄人(张泌)题金陵渡(张祜)赠内人(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一(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张祜)枫桥夜泊(张继)陇西行(陈陶)杂诗(佚名)回乡偶书(贺知章)瑶瑟怨(温庭筠)月夜(刘方平)春怨(刘方平)乌衣巷(刘禹锡)春词(刘禹锡)马嵬坡(郑畋)寒食(韩翃)已凉(韩偓)宫词(顾况)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梓州李使君(王维)汉江临眺(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终南山(王维)酬张少府(王维)过香积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山居秋暝(王维)归嵩山作(王维)次北固山下(王湾)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寄左省杜拾遗(岑参)听蜀僧浚弹琴(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赠孟浩然(李白)渡荆门送别(李白)送友人(李白)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凉思(李商隐)北青萝(李商隐)蝉(李商隐)风雨(李商隐)落花(李商隐)登岳阳楼(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别房太尉墓(杜甫)旅夜书怀(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天末怀李白(杜甫)月夜(杜甫)春望(杜甫)春宿左省(杜甫)旅宿(杜牧)春宫怨(杜荀鹤)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杂诗(沈佺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留别王维(孟浩然)早寒有怀(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章台夜思(韦庄)淮上

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灞上秋居(马戴)楚江怀古(马戴)除夜有怀(崔涂)孤雁(崔涂)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望月怀远(张九龄)书边事(张乔)没蕃故人(张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早秋(许浑)送人东游(温庭筠)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新年作(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蜀先主庙(刘禹锡)阙题(刘昚虚)送李端(卢纶)送僧归日本(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在狱咏蝉(骆宾王)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

七言律诗

遣悲怀三首·其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元稹)赠郭给事(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

岑参)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李商隐)春雨(李商隐)筹笔驿(李商隐)锦瑟(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隋宫(李商隐)送魏万之京(李颀)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其四(杜甫)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宿府(杜甫)阁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登高(杜甫)登楼(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野望(杜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柳宗元)春思(皇甫冉)寄李儋元锡(韦应物)望蓟门(祖咏)贫女(秦韬玉)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高适)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崔曙)登黄鹤楼(崔颢)行经华阴(崔颢)利州南渡(温庭筠)苏武庙(温庭筠)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刘长卿)西塞山怀古(刘长卿)晚次鄂州(卢纶)赠阙下裴舍人(钱起)宫词(薛逢)同题仙游观(韩翃)

五言古诗

贼退示官吏·并序(元结)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王昌龄)渭川田家(王维)西施咏(王维)送别(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青溪(王维)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岑参)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李白)月下独酌(李白)春思(李白)梦李白·其一(杜甫)梦李白·其二(杜甫)望岳(杜甫)赠卫八处士(杜甫)佳人(杜甫)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寻西山隐者不遇(邱为)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溪居(柳宗元)送杨氏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韦应物)夕次盱眙县(韦应物)东郊(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感遇·孤鸿海上来(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张九龄)感遇·幽人归独卧(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桔(张九龄)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七言古诗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元结)长恨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白居易)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韩碑(李商隐)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李颀)古意(李颀)送陈章甫(李颀)琴歌(李颀)古柏行(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寄韩谏议(杜甫)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渔翁(柳宗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石鼓歌(韩愈)山石(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 乐府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长信怨(王昌龄)渭城曲(王维)秋夜曲(王维)洛阳女儿行(王维)老将行(王维)桃源行(王维)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行路难(李白)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李白)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李白)将进酒(李白)玉阶怨(李白)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干行(李白)蜀道难(李白)子夜吴歌·春歌(李白)子夜吴歌·夏歌(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李白)关山月(李白)江南曲(李益)古从军行(李颀)哀王孙(杜甫)兵车行(杜甫)丽人行(杜甫)哀江头(杜甫)金缕衣(佚名)独不见(沈佺期)烈女操(孟郊)游子吟(孟郊)燕歌行·并序(高适)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崔颢)塞下曲·鹫翎金仆姑(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塞下曲·野幕蔽琼筵(卢纶)更多>>《全唐诗》

? 2013 古诗文网 | 古诗大全 诗句大全 古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2014鼓楼一模
送李端的翻译 第三篇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3)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春风又绿江南岸, ? (王安石《泊船瓜洲》)

(5)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6) ,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7)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在古代诗歌中随处可见:马致远有“枯藤老树昏鸦,

,弓如霹雳弦

惊”;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马”

字的诗句:

2.汉字有着独特的形体之美、意韵之美。(4分)

(1)用正楷简体字,工整、美观地把右图书法作品 .

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2分)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憧憬chōnɡ 参差cān 风雪载途zài 相形见绌....chù

B. 扉页fēi 妖娆ráo 叱咤风云chà 锲而不舍qiâ ...

C. 追溯赠kuì 锐不可当.shù 馈..dānɡ 吹毛求疵.chī

D. 璀璨育bǔ 惟妙惟肖尽职守kâ .càn 哺..xiào 恪.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 烦躁 推崇 心旷神怡 意想天开

B. 踌躇 媲美 谈笑风声 张皇失措

C. 狡黠 阴霾 广袤无垠 应接不暇

D. 和煦 缜密 人才倍出 眼花缭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 只要你用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她的神奇魅力。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园成为鼓楼教育的特色。

C.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是否多阅读,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D. 每年的植树节活动,旨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改

善生态环境。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8分)【送李端的翻译】

材料一:

材料二:下面表格是对部分成年人近期汉字书写的抽样调查。

材料三:下面表格是对某校九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

材料四:下面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微博的两条评论。

@583358068: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我喜欢这个宣传口号,更喜欢

这个节目!希望央视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国学绽放光芒。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有营养的

节目了,祝福选手们!

@爱瞎想的孩子: 力挺这个节目。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

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

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反映了什么现象?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2)你从【材料三】的表格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请你从学生的角度提出

两条好的建议。(3分)

问题:

建议:

(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说举办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有哪些?(2分)

二、阅读(42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①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②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③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解】: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②客:在外漂

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7.诗人以一个“_____”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

现。(2分)

8. 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孟尝君养士

①②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

③④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⑤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遗其亲戚。 ..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⑥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

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

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

jǐng,割脖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无贵贱一与文等( ) (2)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 ..

(3)遗其亲戚 ( ) (4)辍食辞去 ( ) ..

10.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两两相同的一组是( )(2分)

【送李端的翻译】

A. 而屏风后常有侍史 环而攻之而不胜 ..

B. 遗其亲戚 其真无马邪 ..

C. 以饭不等 以塞忠谏之路也 ..

D. 以故倾天下之士 荆之地方五千里 ..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12.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流动的汉字 (节选)

是谁的目光,虔诚地聚焦在龟甲上,

扭动的符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一刻,你是一盏刚刚点亮的神灯, ....

笑容中,占卜到了希望。

泰山之巅,一个老人运笔如风,

圆润宛转的小篆若苍鹰飞动。

讴歌着一统天下的伟业丰功。

这一刻,你是一把倚天长啸的铁剑,

【送李端的翻译】

荡气万里,观者动容。

永和九年,一篇不朽的文字在兰亭诞生。

飘飘若游云,矫矫若惊鸿,

留给后世多少赞叹与吟诵。

这一刻,你是上苍赐予的一朵奇葩,

旷古绝今,笑傲江湖的飞龙。

13.诗歌第一节中加点的“刚刚点亮”有何表达效果?(2分)

14.请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标题“流动的汉字”中“流动”一词的理解。(2分)

【材料二】

二十九中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中一举夺魁

3月1日-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在南京电视台如期举行。经过两天的激

烈角逐,南京市二十九中代表队披荆斩棘、力压群雄,在全市十六支参赛队中一举夺魁! ....

3月1日,十六支代表队通过抽签分四组进行角逐,赛制采用积分制,每组的前两名

可以进入半决赛。29中代表队最终以单场总分最高的成绩,顺利挺进八强。

3月2日上午,晋级的八支代表队分成两组进行半决赛。赛题难度明显提高,对手实

力更为强劲,而29中代表队表现依然抢眼,其中一位选手以十题全对的惊人战绩赢得观

众一片掌声。最终29中代表队毫无悬念地挺进四强。

当天下午两点,决赛在众人瞩目下开始。29中代表队与南外等三所学校代表队展开了

激烈比拼。决赛采用淘汰制,参赛队员一旦答错即被淘汰。当比赛现场只剩下29中和“南

外”两支队伍时,场上的焦点全部集中到这两支参赛队小队员身上。南外一名选手苦战三

轮,却因把“戴罪立功”的“戴”字中间的“田”误写成“由”而遗憾败北。29中代表队

终于战胜劲敌,获得南京市汉字听写大赛的冠军!

15.结合全文说说文中“披荆斩棘”的含义。(3分)

【材料三】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为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一些书法家把一个繁体的龙字写得象一条龙在飞舞,活脱脱是一幅写意的国画。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不但意境要美,而且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领略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6.短文共介绍了汉字四个方面的美学价值,作者为什么首先介绍汉字结构之美?(2分)

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2分) 链接材料:

“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刘湛秋《我爱你,汉字》

18.对以上三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材料一】中诗人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深情地表达了对《兰亭集序》的赞叹、崇敬之情,表达对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B.【材料二】中“挺进”、“劲敌”等词语,表达准确,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可读性的特点。

C.【材料三】中画线句是作者通过举例子和打比方,生动具体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体现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D.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传承、汉字的研究等内容,阅读这些材料是为了让我们体味汉字之美,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送李端阅读答案_送李端翻译赏析_作者卢纶
送李端的翻译 第四篇

<送李端>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卢纶。其全文诗词如下: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送李端阅读答案_送李端翻译赏析_作者卢纶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前言]
<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情。前两联写诗人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全诗情文并茂,哀婉感人。
[注释]
⑴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
⑵故关:故乡。送李端阅读答案_送李端翻译赏析_作者卢纶
⑶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
⑷“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
⑸少孤:自己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⑹为客:指离家谋生。
⑺空相向:空对着友人离去的方向。
⑻风尘:指社会动乱。
⑼期:相会。
[翻译]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诗中夹杂了诗人多年漂泊之苦、朋友惜别之悲和与朋友相识甚晚之恨,“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写送别的环境氛围。时令已经是隆冬之际,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让人心中悲凉。诗人和朋友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即将分别,心情更加悲伤。“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直抒诗人惜别时的悲伤心情,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首联这两句话为整首诗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这两句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天空浓云密布,天幕低垂,低沉阴郁,远望那条路,一直伸向远方,好像生出了寒云之外。“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前路遥远,前路茫茫,这句满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和不舍之情。朋友终于走远,只有诗人还静静地立在空旷的原野间,这表现了诗人无限的孤寂之情。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这里的“人归”照应了的第一联的“路出”,“暮雪”照应了“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两联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一幅萧条凄凉的隆冬送友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和世事变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心中愁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想到了艰难往事,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诗人少孤,加上社会动乱,过早地离开家乡,浪际天涯,知音难觅。这两句不仅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世凄苦的悲伤,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战乱给广大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在这个多难动荡的年代遇到知音,着实难得,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这句话将惜别、感世伤怀等种种复杂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使整首诗的思想感情达到了高潮,悲哀之情回荡不绝。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颈联这两句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最后两句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经历了悲伤的送别一幕,回忆过了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就更加觉得朋友的可贵,便更加不舍得朋友的别离。于是,诗人回首遥望朋友远去的方向,不禁泪流。掩面而哭是前面几联,诗人或惜别,或追伤往事而产生的所有悲凉心情的爆发。但是朋友已经走远,望不到了,哭泣也是徒然。“空”字表现了诗人凄凉而又茫然的心境。于是,诗人寄希望于下次见面,希望下次早点见面,但世事纷乱,风尘扰攘,社会动荡不安,不知何时才能相会。这一问,可以引发读者的遐想。“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这个结尾既自然而又回味无穷。
这首五言律诗,精选了离别时的环境,使情景交融,渲染了悲情,同时,诗人没有停留在送别这个场景,又将笔触拉回到了历史长河中,将自己的离乱之苦融入了离别悲情中,这种悲情又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深化了主题。悲情从空间和时间上不断蔓延,整首诗的感情变得厚重而深沉,真挚哀婉,感人至深。

送柴侍御阅读答案_送柴侍御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送李端的翻译 第五篇

<送柴侍御>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前言]
<送柴侍御>是盛唐时期,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送柴侍御阅读答案_送柴侍御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诗人说: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这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送柴侍御阅读答案_送柴侍御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赏析]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江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_春山夜月翻译赏析_作者于良史
送李端的翻译 第六篇

<春山夜月>作者为唐代文学家于良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春山夜月阅读答案_春山夜月翻译赏析_作者于良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
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才发现竟然忘了归去。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在山中月下的美景,我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呢?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夜风送来了钟声,我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鉴赏]
可以说,
这首诗描写春天山中夜景的美丽迷人,抒发了热爱山水的情怀。开篇点明春天山中胜景太多,自己流连忘返直至夜间,可见诗人一整天都在山里“赏玩”,而正是至夜忘归,才又意外地欣赏到山中更为迷人的夜景。“月在手”、“香满衣”,似乎不合常理,但“月在手”是“掬水”所致,“香满衣”是“弄花”造成,就充满了奇特的意趣。夜间山中升起了月亮,花香扑鼻,诗人不禁俯身捧起一掬泉水,泉水映照着月亮,则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则花香自然满衣了。这样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精妙地传达出诗人夜游山景的浓厚兴致。正因夜游兴致愈浓,诗人还想再往前行,到更远处寻觅美景,但又舍不得近在眼前的这些花花草草,正在这时,一阵悠扬的钟声响起,诗人循声望去,一片青瓦楼台掩映在岚光飞翠之中,更是令人神往。诗以山间景象引出兴致,由近及远,逐层展开,最终以悠扬钟声和翠微山色将诗境进一步推扩,构思精妙,余韵无穷。 从以上的解析看出,前两句讲的是喜欢水、花、草的景致,但掩映在岚光飞翠中的青瓦楼台也很美,悠扬的钟声不也是美景之一?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第三句表现了对任何景色,不论远近、不论是何景都欣赏的心境,对于到处都是美景而不胜收的感叹;最后,第三句也呈现了景色的由远及近、由静到声、由自然到人工的层次。因此,第三句确实是诗的精髓。
诗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于是,唯兴所适,不计路程远近;离开时,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即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诗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则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留下伏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现的虽是远景,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遥相呼应。
纵观全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诗之精髓所在,令人叹为观止。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观雨阅读答案_观雨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送李端的翻译 第七篇

<观雨>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全诗如下: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观雨阅读答案_观雨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前言]
诗人陈与义的七律<观雨>抓住“风”“云”“雨”(尤其是这个“雨”)的不同侧面,巧妙地运用双关这一辞格,体现出诗人诗思的活跃,胸襟的宽广,也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译文]
老态龙钟的隐士没有懈怠耕作,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
[鉴赏]
首联“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
尾联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对句也是老杜的“洗尽甲兵长不用”诗句的化用,在此均为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由雨又想到了一个典故: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上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我大宋王朝如果兴兵伐金,不也可以借助这大雨洗刷兵器吗?果真如此,我个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当然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于抗金的好的事物。
当然,全诗还运用了拟人、对仗等辞格,使得气韵雄沉;但关键还是双关的应用,把眼前的自然现象、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感与对现实的焦灼而深刻的思虑天衣无缝般地有机融为一炉,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气足神完,极具审美意义,是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也是同期诗坛上的上乘之作。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送李端的翻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杂歌李端翻译 送李端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送李端的翻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送李端的翻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69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