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藁本的功能主治

藁本的功能主治

2016-11-03 10:22: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藁本的功能主治(共5篇)常见中药及其功能主治常见中药及其功能主治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 解表散寒 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 +白芷 +宣...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藁本的功能主治》,供大家学习参考。

常见中药及其功能主治
藁本的功能主治 第一篇

常见中药及其功能主治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解表散寒 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牛蒡子 +蝉蜕 +蔓荆子 疏散风热

桑叶 +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

柴胡

(1

石膏 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 +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中焦) +

黄柏 (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

射干 清热解毒,利咽+山豆根 +消肿

马勃 +止血

马齿苋 +止血,

鸦胆子 +

凉血止血,杀虫

土茯苓

(4)清热凉血药

生地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

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 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定惊

(5) 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 银柴胡 +除疳热

胡黄连 +除疳热,清湿热

地骨皮 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

丹皮 +清热活血

胡黄连 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

黄连 (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芒硝 +润燥软坚

番泻叶 泻下通便+

芦荟 +清肝,杀虫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畅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 +利水消肿

松子仁 +润肺止咳

(3)峻下逐水药

甘遂 + 京大戟 +

莞花 +

牵牛子 +去积杀虫

(1独活 +解表

灵仙 +

川乌 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

木瓜 舒经活络,和胃化湿

(2)祛风湿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

防己 +利水消肿

豨莶草 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雷公藤 孕妇忌用,熬1-2小时

(3)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

桑寄生 +养血安胎

狗脊 +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

(五)化湿药

藿香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

佩兰 +化内湿

苍术 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

豆蔻 (中上二焦)+止呕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六)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 薏苡仁 +

猪苓 +

泽泻 +泻热

香加皮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 滑石 +

瞿麦

地肤子 +

萆薢

利湿退黄

茵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

金钱草 +消肿,利尿通淋

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七)温里药

附子 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 (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高良姜 +温中止呕,止痛

吴茱萸 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 +理气和中

丁香 +温肾助阳,降逆止呕

花椒 +杀虫止痒

(八)理气药

陈皮 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

青皮 (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 (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

【藁本的功能主治】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

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

乌药 +温肾散寒(肾)

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 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

荔枝核 +驱寒散结

薤白 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柿蒂 降气止呕

(九)消食药

山楂

神曲 (面食) +麦芽 (淀粉) +

稻芽 +莱菔子【藁本的功能主治】

鸡内金

+健脾除疳

+疗癣

槟榔 +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 雷丸 +消积

榧子 +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十一)止血药【藁本的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 小蓟 +利尿

地榆 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

槐花 (肝) +清肝泻火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
藁本的功能主治 第二篇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 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 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 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2、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野菊花 清热解毒。

鱼腥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3、治热毒泻痢药

穿心莲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白芷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蚤休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二)、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淡豆豉 解表,除烦。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红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葛根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4、治咽喉肿痛药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寒水石 清热泻火。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竹叶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 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清热,凉血,解毒。

(五)、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地骨皮 凉血退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白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二)、清热燥湿药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三、泻下药

(一)、 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

番泻叶 泻下导滞。

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关木通 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通草 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瞿麦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扁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 清热利湿,止痒。 海金沙 利尿通淋。

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二)、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

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陆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川乌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木瓜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七、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高良姜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丁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雷公藤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二)、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豨莶草 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八、理气药

橘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 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木香 行气止痛。

沉香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乌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香橼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柿蒂 降气止呃。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五、化湿药

藿香 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 化湿,解暑。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白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六、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 利水渗湿。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香加皮 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

九、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曲 消食和胃。

麦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谷芽 消食健胃。

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二)、利尿通淋药

使君子 驱虫消积。 苦楝皮 杀虫,疗癣。

槟榔 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南瓜子 杀虫。 鹤草芽 杀虫。 雷丸 杀虫。

蟅虫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 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碎补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血竭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四)、破血消症药

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 破血逐瘀消症。

穿山甲 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十一、止血药

(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火。 侧柏叶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 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禹白附 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皂荚 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旋覆花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前 降气化痰。

(二)、化瘀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 化瘀止血,利尿。

(三)、收敛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紫珠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榈炭 收敛止血。

(二)、清化热痰药

前胡 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 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瓜蒌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竹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沥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海藻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布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四)、温经止血药

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十二、活血化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姜黄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郁金 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黄药子 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三)、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苏子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 紫菀 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润肺止咳化痰。 马兜铃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枇杷叶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果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二)、活血调经药

丹参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一)、重镇安神药

朱砂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 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二)、补阳药

鹿茸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淫羊藿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

补骨脂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肉苁蓉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菟丝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 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蛤蚧 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冬虫夏草 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紫河车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磁石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巴戟天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二)、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柏子仁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十五、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牡蛎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赭石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刺蒺藜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三)、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熟地黄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芍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何首乌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牛黄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地龙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全蝎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僵蚕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四)、补阴药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百合 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麦冬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 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石斛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黄精 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枸杞子 补肝肾,明目。 墨旱莲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贞子 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鳖甲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十六、开窍药

麝香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冰片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苏和香 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石菖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蟾酥 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十七、补虚药

(一)、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 补气养阴, 清火生津。 党参 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 补气生津。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白扁豆 健脾,化湿,消暑。 调和药性。

十八、收涩药

(一)、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敛肺止汗。 糯稻根须 止虚汗,退虚热。

黄芪 补气生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浮小麦 敛汗,益气,除热。

(二)、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甘草 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乌梅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五倍子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罂粟壳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诃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石榴皮 涩肠止泻,杀虫。 肉豆蔻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禹余粮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 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金樱子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莲子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芡实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十九、涌吐药

常山 涌吐痰涎,截疟。 瓜蒂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矾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二十、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解毒,杀虫。

硫黄 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蛇床子 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大风子 攻毒杀虫,祛风燥湿。 土荆皮 杀虫止痒。

蜂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大蒜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 拨毒化腐。

轻粉 攻毒,杀虫,敛疮。

砒石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铅丹 拔毒生肌,杀虫止痒。

炉甘石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生肌敛疮。 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注:补充内容——

郭作行

2010年7月

中药材的功能主治
藁本的功能主治 第三篇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解表散寒 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 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 +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藁本的功能主治】

黄芩 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中焦) +

黄柏 (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射干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 +消肿

马勃 +止血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

鸦胆子 +截疟,腐蚀赘疣

白头翁 +

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杀虫

土茯苓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4)清热凉血药

生地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

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

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定惊

(5) 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

银柴胡 +除疳热

胡黄连 +除疳热,清湿热

地骨皮 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

丹皮 +清热活血

胡黄连 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

黄连 (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

【藁本的功能主治】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芒硝 +润燥软坚

番泻叶 泻下通便+

芦荟 +清肝,杀虫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畅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 +利水消肿

松子仁 +润肺止咳

(3)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通利二便+外用消肿散结,逐经髓痰涎

京大戟 +外用消痈散结,泻脏腑水湿

莞花 +杀虫疗疮,祛痰止咳

牵牛子 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去积杀虫

巴豆 +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四)祛风湿药

(1)祛风湿药

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灵仙 +通经络,消骨鲠,行痰水

川乌 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

木瓜 舒经活络,和胃化湿

(2)祛风湿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

防己 +利水消肿

豨莶草 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雷公藤 孕妇忌用,熬1-2小时

(3)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

桑寄生 +养血安胎

狗脊 +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

(五)化湿药

藿香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

佩兰 +化内湿

苍术 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

豆蔻 (中上二焦)+止呕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六)利水渗湿药

(1)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

薏苡仁 +健脾,利而兼补,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 +

泽泻 +泻热

香加皮 有毒,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强心利尿

(2)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

滑石 +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

瞿麦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海金沙 +止尿道痛,利水消肿(包煎)

通草 +清肺热,通气下乳

石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地肤子 +清热利湿,止痒

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逐痹

(3) 利湿退黄

茵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

金钱草 +消肿,利尿通淋

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七)温里药

附子 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 (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高良姜 +温中止呕,止痛

吴茱萸 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 +理气和中

丁香 +温肾助阳,降逆止呕

花椒 +杀虫止痒

(八)理气药

陈皮 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

青皮 (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 (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

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

乌药 +温肾散寒(肾)

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 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

荔枝核 +驱寒散结

薤白 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柿蒂 降气止呕

(九)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油腻)健胃+行气散瘀

神曲 (面食) +和胃,解表

麦芽 (淀粉) +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稻芽 (淀粉) +开胃

莱菔子 (气滞)+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完谷) +涩精止遗,通淋

(十)驱虫药

使君子 杀虫(蛔虫,蛲虫)+健脾除疳

苦楝 (蛔虫,钩虫,蛲虫)+疗癣

槟榔 (绦虫) +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

雷丸 (绦虫) +消积

榧子 +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十一)止血药

(1)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

小蓟 +利尿

地榆 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

槐花 (肝) +清肝泻火

侧柏叶 +收敛止血,化痰止咳,助补肝肾,生发乌发 白茅根 +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2) 化瘀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

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痛经

蒲黄 +利尿通淋,活血祛瘀

(3) 收敛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强壮

棕榈炭 +止泻止带

血余炭 +散瘀止血,利尿

(4) 温经止血药

艾叶 温经止血(下焦)+散寒调经,安胎

炮姜 (中焦)+温中止痛

(十二)活血化瘀药

1) 活血止痛药

川芎 活血止痛+行气,祛风

延胡索 +行气

五灵脂 +化瘀止血(包煎),人参畏五灵脂

郁金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解郁

姜黄 (性温)+通经止痛,外散风寒湿邪行肢臂活血除痹 乳香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

没药 +散血化瘀

(2) 活血调经药

丹参 活血调经(性寒)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川芎 (性温) +行气,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上行头目 红花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长于通利血脉

桃仁 +润畅通便,消内痈,止咳平喘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藁本的功能主治 第四篇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防风有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作用,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防风有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头痛身痛;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的作用。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1、防风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
2、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本经>
3、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故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痹,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下乳,金疮因伤于风内痉。<本草经疏>
4、防风杀附子毒。<本草经集注>
5、防风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邪。<药类法象>
6、防风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长沙药解>

防风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禁忌: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防风散药方1
功效:主治妊娠中风卒倒,口噤肢强,或痰气上升。
组成:防风, 桑寄生, 葛根, 各五分; 家菊花, 细辛, 防己, 秦艽, 羚羊角(镑), 当归, 桂心, 茯神, 甘草, 各三分。
用法:水煎,入竹沥半合服。
功效:祛风解痉,化痰通窍。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防风散药方2
功效:主治热毒风痰壅,头目晕闷,心神不宁。
组成:防风(去叉。三分)、枳壳(麸炒。三分)、沙参(半两)、秦艽(去苗。一两半)、犀角屑(一两)、升麻(一两)、木通(一两)、羌活(一两)、甘草(炙。一两)、茯神(去木。一两)、龙齿(一两)、前胡(一两)
用法: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二沸,不拘时温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防风散药方3
功效:主治小儿五脏积热、惊风,头面赤热,口舌生疮,好饮冷。
组成:防风(去芦头)、甘草(炙草)、柴胡(去苗)、连翘、山栀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五分,煎三分,去渣温服。一岁儿一服可分四次;三岁儿可作二服饮之。
来源:<刘氏家传>引李琬方(见<幼幼新书>卷十九)。

防风散药方4
功效:主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日久必成衄血。
组成:黄芩 人参 甘草 川芎 麦门冬(去心)各30克 防风(去芦)4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食后沸水调服,每日三次。
来源:<宣明论方>卷一。

防风散药方5
功效:主治眼泡内生毒如菌。
组成:防风、荆芥、黄芩、石膏、栀仁、薄荷、赤芍、连翘、生地黄、甘草。
用法:水煎服。
来源:<医钞类编>卷十一。

防风散药方6
功效:主治伤寒时气,头痛壮热,恶风,百节痠疼,肩背拘急,面赤虚烦,声重咳嗽,寒热不除。
组成:厚朴2两(去皮,姜汁制),陈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炙),藁本2两,独活3两,防风3两(去芦),桔梗(微炒)3两,苍术(于木臼内略杵去皮,却入布袋内打,净称)2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水一大盏,煎七分,温服;沸汤点亦得。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防风散药方7
功效:主治中风不语,两目不开,手足抽掣,发歇往来,昏塞涎潮。
组成:防风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赤箭1两,当归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秦艽半两(去苗),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前胡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九。

防风散药方8
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痛掣动。
组成:防风30克(去芦头) 川升麻30克 黄芩30克 赤芍药30克 蔓荆子30克 石膏30克 葛根30克(锉)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2克,以水17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人淡竹沥30毫升,再煎一二沸,温服,不计时候。
禁忌:忌羊肉、饴糖。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防风散药方9
功效:主治风虚多汗恶风。
组成:防风(去叉)1两1分,泽泻3分,牡蛎3分(煅赤),桂(去粗皮)3分。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3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2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三。

防风散药方10
功效:主治腲退风,肌肉虚满,肢节缓弱,皮肤不仁,骨节疼痛。
组成: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芎䓖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半,独活1两,细辛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渣,食前稍热服。
来源:<圣惠>卷二十三。

防风散药方11
功效:主治风头眩,旋运欲倒。
组成:防风3分(去叉),芎䓖3分,山芋3分,人参3分,白术3分,远志3分(去心),独活3分(去芦头),桂3分(去粗皮),茯神(去木)3分,莽草半两(去根,酒洒,焙),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半匕至二钱匕,食前浸菊花酒调下,日再夜一。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白术防风汤
功能与主治: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处方:白术(四钱) 防风(八钱) 黄蓍(四钱)
用法与用量: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防风败毒饮
功效:主治痘发瘾疹及麻疹发热。
组成:升麻、葛根、防风、赤芍、甘草。
用法:水煎服。外用活蚬子不拘多少,以水养5-7日,旋取其水洗,用天水散拭之。
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

解毒防风汤
功效:主治痘痂落后,热毒未尽,而疮瘢复起成凸者。
组成:金银花5钱,甘草1钱,木通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
用法用量:同紫草煎汤服。外用蚬子水摩之。
来源:<痘麻绀珠>卷十七。

防风枳实汤
功效:主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头脑痛。
处方:防风3两,枳实3两(炙),茯神4两,麻黄4两(去节),细辛2两,芎 3两,前胡4两,生姜4两,半夏4两(洗),杏仁3两,竹沥3升。
制法:上切。
用法用量: 防风汤(<千金>卷十三)、防风枳实散(<普济方>卷四十七)。

防风酒
功效:主治肉苛。
处方: 防风(去叉)2两,白术1两半,山茱萸(并子用)1两半,山芋(干者)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细辛(去须叶,轻炒)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秦艽(去土)1两半,茵芋(去粗茎)1两半,杏仁(汤浸,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紫巴戟(去心)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焙干用)2两,生姜(切,焙)2两,磁石(生,捶碎如大豆粒,浸去赤汁)半斤,薏苡仁(炒)3两,生地黄(净洗,细切,焙)2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生绢囊盛,以无灰清酒3斗,浸6-7日。
用法用量:空心温饮4-5合,以知为度。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

防风薏米煎
功效:散风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薏米30克,防风10克。
制法:薏米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防风当归丸
方剂主治:肝经有风,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以致妊娠下血。
药物组成:防风、当归(去尾)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药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
处方来源:<医钞类编>卷十七。

防风丸1
功效:主治热痹。
组成:防风(去叉) 羌活(去芦头) 茯神<去木) 牛膝(酒浸,切,焙) 桂(去粗皮)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五加皮(锉) 芍药 丹参 薏苡仁 玄参 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各30克 磁石(煅,醋淬)120克 槟榔(锉)60克 松子仁 大黄(锉,炒) 木香各15克
用法:上十九味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

防风丸2
功效:主治小儿瘰疬结核,寒热。
组成:防风(去芦头)1两,连翘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牡丹皮1两,白头翁1两,黄柏(去粗皮,微炙)1两,豉(炒令黄)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海藻(洗去咸,焙)3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米饮送下,早晨、日晚各1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防风丸3
功效:主治心脏中风,惊悸,言语混浊,烦热恍惚,心神不安。
组成: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1两,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1分(去心,焙),天麻3分,白鲜皮1两,薏苡仁3分,小草3分,犀角屑1两,天竺黄3分,牛黄1分(研入)。
用法:上为末,加研了牛黄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糯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四

防风丸4
功效;主治风气,肢节疼痛,四肢少力,头痛烦闷。
组成:防风(去叉)2两,桔梗(锉,炒)2两,丹砂(研)2两,天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芎䓖1两,木香1两,天南星(用牛胆制者)1两半,由跋(炮)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茯苓(去黑皮)半两,藿香叶3分。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荆芥汤嚼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二

防风丸5
功效;主治五脏风热毒气攻目,或赤或涩,或昏或痛,翳障不明者。
组成: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决明子(炒)1两,车前子1两,茯神(去木)1两,地骨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龙齿1两,甘菊花1两,苦参1两,大黄(锉,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防风薏米粥
功效: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材料: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
用法:水煮至米熟,每日1剂,连服1周。

防风败毒散1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麻痘发热。
组成:生地、防风、连翘、升麻、荆芥穗、牛蒡子、玄参、酒柏、人参、桔梗、甘草。
用法:水煎服。
来源:<片玉心书>卷五。

防风败毒散2
功效:风寒霍乱。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枳壳、陈皮、葛根、甘草。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川芎防风散
方剂主治:积年脑泻。
药物组成: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干姜1两,荆芥1两,甘草3钱,甘松3钱,白芷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食后酒服;不能饮酒,茶清汤服。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五十七。

当归防风散
方剂主治:伤寒汗多亡血发痓。
药物组成:当归、防风、川芎、生地、白芷、羌活、人参。
加减:恶寒自汗,加桂枝、白术。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处方来源:<伤寒全生集>卷四。

地榆防风散
功效:主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头微汗,身无汗者。
组成: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
用法:每服9克,热米汤送服。

防风当归汤
方剂主治:血痹,皮肤不仁。
药物组成:防风1钱5分,当归1钱5分,赤茯苓1钱,独活1钱,秦艽1钱,赤芍药1钱,黄芩1钱,杏仁、甘草5分,桂心4分,生姜5片。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1钟,食前温服。
处方来源:<杏苑>卷五。

竹叶防风汤
功效:治妇人产后伤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宜服竹叶防风汤。
材料:淡竹叶(半把) 防风人参桂枝 苦梗 甘草(各半两) 葛根(一两半)
用法: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使汗出。颈项强,用附子炮去皮脐,锉如豆大,抄一钱同煎。呕者,加半夏煎服。

防风白芷茶
功用:祛风,燥湿,镇痛。
主治:头痛起于感受风寒之后,其痛或连项背,或痛连眼眶、颊部,恶风寒,喜裹头戴帽。舌淡苔薄白,证属风寒头痛者。
组成:防风、白芷各12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服用茶叶6克,加水3o0毫升煮沸,取汁置保温瓶中,兑入药末12--18克,盖闷15分钟后摇匀,代茶分次服用。每日1剂。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出处:<普济方>

羌活防风汤
处方:羌活、防风、川芎、藁本、当归、芍药、炙甘草,各二钱,地榆、细辛,各一钱。
功能:治破伤风,初得在表。
用法与用量:上分作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热服。若大便闭,加大黄,缓缓令过,加黄芩。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羌活防风汤
药物组成:羌活(去芦头)3两,防风(去叉)4两,桔梗3两,柴胡(去苗)1两半,败酱3两,桂(去粗皮)1两半,大黄(锉)2两,羚羊角(镑屑)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方剂主治:产后腹中坚硬,两胁满胀,手足厥冷,心中烦热,引饮干呕,关节劳痉中风。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相次再服之。

防风羌活汤
功效:祛风散寒。
药物组成:防风、川羌活、姜半夏、黄芩(酒洗)、白术(土炒)、炙甘草、川芎各10克,姜南 星4。5克,北细辛3克
药方用法:水煎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防风苍术汤
方剂功效:散风邪,健脾疏壅。
方剂主治:风壅肝木,损伤脾土,不能输布水湿,飧泄身热,脉弦腰重,微汗头疼。
药物组成:麻黄8分,防风1钱,苍术2钱,白术3钱。
用法用量:水煎熟,热服。取汗。
处方来源:<杏苑>卷四。

防风黄芩丸
功能主治:主妊娠肝经有风热,血崩,便血,尿血。
处方:条芩(炒焦)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汤或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备注:妇人妊娠,风热之邪侵入血室,胎孕因此不安,导致血崩、便血,治宜清热祛风。方中黄芩清热于里,防风疏风于外,二味相合,使风热两解,经脉清和,出血得愈,胎孕得安。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天麻防风丸1
功效:主治一切惊风,身体壮热,多睡惊悸,手足抽掣,精神昏聩,痰涎不利。
组成:白僵蚕(去丝、嘴,炒) 干蝎(炒)各15克 天麻(去苗) 防风(去苗) 人参各30克 朱砂(研飞) 雄黄(研) 麝香(研) 甘草(炙)各7。5克 牛黄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2丸,薄荷煎汤化下,不拘时服。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天麻防风丸2
方剂主治:风湿麻痹,肢节走痛、注痛,中风偏枯,或内外风热壅滞,昏眩。
组成:防风5钱,天麻5钱,川芎5钱,羌活5钱,白芷5钱,草乌头5钱,白附子5钱,荆芥5钱,当归5钱,甘草(炙)5钱,白滑石2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酒送下。
处方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五。

防风二仁饮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慢性肝炎兼风寒湿痹患者食用。
配方:防风9克 桃仁6克 苡仁20克 白糖20克
做法:
1、把桃仁去皮、心、尖,洗净;防风润透切片;苡仁去杂质,洗净。
2、把苡仁、防风、桃仁同放炖锅内,加水250毫升。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煎煮50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防风藿香粥
功效:散寒燥湿、治舌苔薄白、肢体酸痛。
材料:防风12克,藿香6克,白蔻3克,葱白3茎,粳米100克。
做法:将防风、藿香、白蔻、葱白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另将粳米加水煮至近熟,加入药汁,煮成稀粥。

附子防风散
主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组成:白术30克 白茯苓23克 柴胡45克(去苗) 五味子30克 干姜23克(炮裂,切) 甘草23克(炙微赤,切) 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 桂心15克 防风23克(去芦头)
用法:上药捣碎,研为粗末。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4片,煎至9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泻肝防风散
方剂主治:肝实热,梦怒惊恐。
药物组成:防风3分(去芦头),犀角屑半两,赤茯苓半分,葳蕤半两,射干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白鲜皮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
用药禁忌:忌炙煿、热面。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处方来源:<圣惠>卷三。

桂枝防风汤
功效:疏风解肌,调和营卫。
主治:婴幼儿伤寒初起,恶寒发热,体重面黄,或面白喘急,口中气热,呵欠烦闷,舌淡,苔薄白,脉浮。
组成:嫩桂枝4。5克; 杭白芍6克; 北防风4。5克; 炙甘草3克。
用法:上作一剂。加老生姜3克 大红枣5枚,水煎,热服。
来源:<幼幼集成>卷二。

防风芍药汤
主治: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
组成:防风 芍药 黄芩各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5--30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滤清温服。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加味防风粥
功效:治疗小儿泄泻风寒泻型: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苔白腻,脉浮紧。
材料:防风5克,藿香5克,葱白2茎,白蔻仁克,苏叶3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前5味药水煎,沸后约10分钟,取汁去渣,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服食。

荆芥甘草防风汤
功效:解痘毒。
主治:小儿疮疹,邪在太阳,疹出不快,脉浮者。
组成:荆芥半两,防风半两,甘草3钱。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温服。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

【蜂房】蜂房的功效与作用
藁本的功能主治 第五篇

[蜂房]蜂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蜂房的功效与作用是祛风,攻毒,杀虫,止痛,抗过敏,治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皮肤顽癣,蜂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蜂房水,露蜂房丸,露蜂房膏,露蜂房散,蜂房散,蜂房

[蜂房]蜂房的功效与作用:
蜂房的功效与作用是祛风,

1、蜂房治头癣:露峰房一个,蜈蚣二条,明矾适量。将明矾研末,入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涂外擦。
2、蜂房治蜂蜜人: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蜂房】蜂房的功效与作用
3、蜂房治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本品质轻且性善走窜,能祛风止痛、止痒而奏效。若与川乌、草乌同用,乙醇浸泡外涂痛处可治风湿痹痛,或配全蝎、蜈蚣、地鳖虫各等分,研末为丸服,治关节炎、骨髓炎(<虫类药的应用>)。治牙痛可配细辛水煎漱口用,<普济方>内即载有十数个以蜂房为主的治牙痛方。治风疹瘙痒,常与蝉衣等同用。
4、蜂房治牙齿疼,痢疾,乳痈,蜂叮,恶疮。<日华子本草>
5、蜂房主惊痫瘈疭,寒热邪气,癫疾,肠痔。【蜂房】蜂房的功效与作用。<神农本草经>
6、蜂房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里急后重:黄蜡9克、阿胶9克,同溶化,入黄连末15克,搅匀,分三次热服。
7、蜂房还可用治阳痿、喉痹、以及蛔虫、绦虫病等。
8、蜂房治呢逆不止:黄蜡烧烟熏二、三次。
9、蜂房治疮疡肿毒,乳痈,瘰疬,顽癣瘙痒,癌肿。本品能攻毒杀虫,攻坚破积,为外科常用之品。虽可单用,但更常与解毒消肿生肌药配伍应用。如<证治准绳>治疮肿初发,与生南星、生草乌、白矾、赤小豆共为细末,淡醋调涂。若与蛇蜕、黄芪、黄丹、玄参等为膏外用,可治瘰疬,如蜂房膏(<圣惠方>)。<圣惠方>又以此为末,调猪脂涂擦,治头上癣疮。治癌肿可与莪术、全蝎、僵蚕等配用。
蜂蜜除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外,蜂巢富含激素和多种维生素,是调节内分泌和滋补强身的首选上品。取5克带蜜粉的蜂巢(野蜂最好),用开水煎服或直接嚼服,一日三次,连服2-3个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长期服用可逐渐使过敏性鼻炎痊愈。

蜂房,包括蜜蜂的蜂房和胡蜂的蜂房,后者又称为露蜂房。蜂巢药用价值也很高,常用新鲜干净的蜂巢治疗鼻炎。蜂巢制剂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蜂巢浸液既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灭活作用,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都有很强的抑制力;对烟曲霉、黄曲霉、茄镰菌、明串珠菌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蜂巢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含有蜂蜡、树脂、油脂、色素、鞣质、糖类、有机酸、脂肪酸、甙类、酶和昆虫激素等。

[蜂房]蜂房的的食用方法:
蜂房水
功效:祛腐,生肌,消炎,止痛。
主治:Ⅰ、Ⅱ度烧伤。
配方:蜂房30克。
用法:将蜂房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煮沸15分钟,过滤去渣,即成,然后用消毒纱布浸泡蜂房水,作湿敷烧伤处。

露蜂房丸
功效:主治五痔,下血不止。
组成:露蜂房(微炙黄)半两,槐实半两,黄耆半两,石楠1两,贯众(微炙)1两,大川乌(炮,去皮)1两,黄矾(火煅枯)1两,乱发灰1两,枳壳(麸炒黄,去瓤)1两,乌蛇3两(酒浸去皮骨,酥涂炙黄),猬皮1个(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及晚食前煎桑枝汤送下。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神巧万全方>。

露蜂房膏
组成:露蜂房半两,蛇蜕皮半两,玄参半两,黄耆半两(锉),蛇床人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乱发半两,黄丹5两,黄蜡1两。
功效:消肿化脓,主治风瘘。热毒气毒,结为瘰疬。
制法:上药除黄丹、蜡、杏仁、乳发外,为粗末,以绵裹,用油2-3度浸1宿。别用油半斤,纳杏仁及乱发煎令发消尽,后下诸药,同煎10数沸,绵滤,更下于铛中,然后下黄丹及蜡,又煎6-7沸,用柳篦子急搅令匀,滴于水中不散,成珠子,即倾于瓷器中盛。
用法:每取帛上涂贴,每日1换。以愈为度。
来源:<圣惠>卷六十六。

露蜂房散
功效:主治痔瘘,脓血出不止。
组成:露蜂房半两(炙黄),猬皮半两(炙令焦黄),麝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日3-5次,半钱敷之。
来源:<圣惠>卷六十。

露蜂房散
功效:主治齿风痛,牙齿不生。
组成:露蜂房(炙黄)1分,荆芥1分,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分,地骨皮1分,松节(锉)1分,青盐1分,白矾灰1分。
用法:上为细散。每用半钱,以绵裹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
来源:<圣惠>卷三十四。

露蜂房散
功效:主治诸牙疼不可忍者。
组成:当归2钱,细辛2钱,川芎2钱,赤芍药2钱,白芷2钱,防风2钱,藁本2钱,升麻2钱,蜂房(炒)2钱,川椒5粒。
用法:白水煎。乘热含,冷吐之。
来源:<普济方>卷六十五。

露蜂房散
功效:主治痔疾。风热毒气攻下部,生疮肿痛。
组成:露蜂房2两(微炒),槐花2两(微炒),黄耆2两(锉)。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来源:<圣惠>卷六十。

露蜂房散
功效:去息肉,排脓止痛,主治下注疮,累年不已。
组成:露蜂房3枚(烧灰),黄耆(去皮)1两,甘草(锉)1两,黄连(去须)1两,松脂(研细)1两。
制法:上为散,再同和匀。
用法:每用时以水银粉少许,同麻油调匀,入前药散再和,敷疮口,每日3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蜂房散
功效:主治白癜风。
组成:露蜂房1个(以生盐筑满诸孔眼,火烧存性,去盐)、胆矾、天花粉、蝉蜕各等分。
用法:于无风处细嚼,连刺饮酒,后痒自上而下,赶入四肢。
制法:上后3味为细末,用纸包3分,与蜂房同活鲫鱼1对以酒煮至鱼熟。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五。

蜂房酒
功效:驱风攻毒,主治风热牙龈红肿痛连及头面;喉痹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配方:露蜂房1只,白酒适量。
制法:将上药爆烧存性,研未备用。
用法:口服。每取药本0.5-1克以白酒少许调和含漱。痛末止再含漱。
来源:<民间百病良方>。

露蜂房汤
功效:主治牙齿肿痛。
组成:露蜂房(大者,炙)1两,矾石(烧灰)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用2钱匕,水1中盏。煎十余沸,热渫冷吐。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

露蜂房灰散
功效:主治小儿血淋,日夜淋沥,小腹及阴中疼痛。
处方:露蜂房灰1分,乱发灰1分,滑石1两,海蛤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以温水调下半钱,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九十二

相关热词搜索:金线莲的主治功能 中药功能主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藁本的功能主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藁本的功能主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93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