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教育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学习

2016-11-07 11:17: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教育理论学习(共7篇)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教科室主任:张顺荣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理论学习》,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理论学习材料
教育理论学习 第一篇

教育理论学习材料

教科室主任:张顺荣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教育理论学习】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理论学习】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教育理论学习】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主要

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通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

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特征的总和。表现为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确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

条件,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

(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兴趣,使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2)教给学习方法,具有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3、注重思维发展,增强创造性。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的培养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1)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2)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

五、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

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教育理论学习 第二篇

【教育理论学习】

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教育理论学习】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

时间:

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培训时数:4课时

主持:

主讲:

创新教育与教师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教育理论学习】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时间:

地点:

培训时数:

主持:

主讲: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理论学习 第三篇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育华学校 袁 海

教师应是终身学习者,通过学习让自己不断“充电”, 使自己成为不息的“源头水”和“长流水”,并要使自己快速成长,务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多学习多研究。要从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善于把教学中产生的见解、主张提出来和写出来,让人家讨论,倾听别人的意见,吸收人家的经验,促进自己的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研能力。关于素质教育,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心得。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信息科技课的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内容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能力的反复训练。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必须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责任,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一定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积极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积极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2008.12.1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理论学习 第四篇

[篇一: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认识,是由概念、命题、原则等构筑的系统的理论结构,反映了教育活动现象背后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为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育活动,调制教育行为。具体说,学习教育理论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一、认识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到近代,教育学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分化综合,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书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也对我们教书颇有教义。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此外,作为教师,不仅要丰富完善自身,还要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并讲求创新的今天,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所学所感不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作好自己本职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并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篇四:优秀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近期,我认真地读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这本书,体会很深。教育是一部高深的教科书,而教师职业道德又何尝不是呢?新时期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我们不得不好好地学习一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免得误人子弟!试想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在师德方面又做到了多少?通过学习,其中给我感悟最大的是教师之爱!爱让教师更加自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有把爱学生作为为师的主张,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倡导“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从而主张“把整个心灵给孩子们”。前苏联另一位教育家赞科夫则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爱儿童。”确实,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体现于学生的身上,体现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教书育人,以情感人!我们应该深知,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我们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心坎上,随时随地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以宽容、博爱之心去感化他们。“尊师爱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师生们的行为准则,但在实行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尊师”,而忽视了“爱生”。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应该是“互尊互爱”,倡导的是师生互为精神关怀者。当你去爱学生时,学生会同样爱你。当给学生一桶的爱,学生回报你一杯的爱,就非常的满足了。爱让我快乐,使我满足。

[篇五: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今年暑期我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文选,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1世纪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要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其中着重学习了“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一篇,文中提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竟争日趋激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创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应受到些什么启发?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教育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创造思维能力应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的创造力也是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创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和思想的能力,创造性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其创造力的外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师既可以创造性的为素质而教,亦可以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教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创造力均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是数学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作为教师的创造性不同于一般的行业从业者的创造性,他除要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成份之外,更主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教师的创造性重要的是起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师的创造意识是对创造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创造性的教学观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主要表现为:好奇心,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求异的习惯,富有想象,恒心和一丝不苟等方面。要有创造性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作风,尊重个性的教学作风,创造性的评价思想,民主教学作风,营造创造性的班集体等。还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运用等富有新意,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索式学习。

总之,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是为了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教师也是只有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能能动地安排学习,有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除了以上的体会以外,我还觉得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还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行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学习了以后更使我有了向这一目标去努力去靠近的信心和动力。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

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我体会到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读〈新时代教师的法制观念与师德修养〉这篇文章时,有很多感触,更有很多收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的高度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讲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集体的形成。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我深深的懂得了“师爱为魂”这四个字的涵义。

[篇六: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初冬季节,带着憧憬与希望,肩负着学校的重托,我来到北京参加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教师能参加这次国家级专业教师培训,我感到非常骄傲、自豪和倍感珍惜,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高度重视,也进一步说明了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训第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现将第一阶段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总结如下:

首先,从认识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往我们总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教育,通过培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着想,更要为他们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着想;职业教育不仅是面向少数弱势群体的教育,更是一种面向大众、面向全社会的全民教育。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其二,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通过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跟上新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特别是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职教学生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差生,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应该定位在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创造学生产生自信心的环境,引导学生正面牵移,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可能。另外在技能教学中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等适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动机,使学生真正学好一技之长,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真实的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其三,拓宽了学习的视野。与培训班里的同学们一同交流和探讨,许多的观点在一起抒发和碰撞。每一次的研讨,我们都积极参与,珍惜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机会,使自己能与他人有更多思维碰撞的机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了视野。

总之,通过第一阶段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学习,我们更加坚定了献身职业教育事业的信念;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改革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更新育人观念,把发展学生能力作为目标,为祖国培养合格的职教人才。

理论学习总结
教育理论学习 第五篇

[篇一:2013年个人理论学习总结]

xx年,本人认真按照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计划,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工作实践,提高自己驾驶全局的能力。

一、突出重点,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

为按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本人细化拟定了学习方案,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抓紧抓好,力求融会贯通,使理论学习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今年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一是坚持经常学。理论学习总结。理论学习重在经常,贵在持久。一方面突出及时性,迅速贯彻学习上级各种文件,并力求联系实际深入学习,,加强思想修养。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争做“创新破难强服务、加快发展冲千亿”活动的表率,以自己的实际工作推进江南和谐社会建设的率先崛起。

三是要改进作风,求真务实。作风问题事关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作风是能力的保证,一个人没有好的作风,缺少好的德行,拥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好的作风才能保证能力正当运用和权力正确运行。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的思想过硬了才能抵御各种诱惑,永不变质;工作上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才能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只有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才能抵制贪图享受、奢侈浪费和追求低级趣味的不良倾向。

[篇五:2013年理论学习总结]

一、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年初,按照<县单位(党组)中心组及成员理论学习考核办法的通知>,农办制定了<县农村工作办公室2012年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计划>,并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报告。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学习计划、安排了学习内容、强调了学习要求。使我单位的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达到了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四落实。

二、突出重点,丰富学习内容

(一)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项学习活动

结合开展“讲党性、守纪律、强素质、促跨越”作风建设活动,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四个服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省委组织部“3个‘五严禁’”等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班子成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组织学习<公务员法>、<五五普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培育了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现代法治意识。同时加强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促进县“三农”工作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反腐倡廉知识学习

组织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实旋纲要>等材料。通过学习,加深了领导干部对党员义务、党内监督、纪律处分、选拔任用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强化了干部的廉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十二次会议精神,组织专题学习活动,以庆“七一”和建党节实际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认识到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加强自身建设的六个基本经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六个方面的任务。

三、落实制度,多形式开展学习

(一)坚持集中学习

我办规定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要求所有中心组成员和干部职工不得缺席,学习时间为星期五下午,时间为三小时。所有党员干部能认真学习,并做好了学习笔记,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坚持灵活多样的自学

班子成员根据年度计划抓好自学,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分管工作选学,自学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读书笔记全年不少于2万字。

(三)参加党校<公务员个性化>学习

除了集中学习外,我办党员干部抽出时间,到党校参加公务员个性化选学培训。党员干部一致认为经过系统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了党性修养。

(四)开展调研学习

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领导班子通过下乡的时间,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反馈,同时对部分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为进一步增强全办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开展专项辅导学习

结合今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我办举行了关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专题学习。退休领导原农委主任苟克任在这次的学习中作了专题理论报告,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总结得出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与加强部门自身建设相结合,努力提干部队伍素质;要与增强服务意识相结合,努力提高农办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服务农业农村的参谋作用。

总的来说,2012年干部理论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成效。通过学习,干部职工提高了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了转变工作作风、树良好中心形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存在如学习的形式还有些单调,学习的深度还不够等问题,今后要力求有所创新,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干部理论学习这项工作。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理论学习 第六篇

[篇一: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收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发展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展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真实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培养学生要有爱心

学生有爱心,将来才能去爱他人,爱集体,才能回报社会。教育学生首先是爱他人。当然让学生有爱心,班主任老师更要对学生付出爱心,制定计划,严格教育,加强管理是爱。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是爱。给学生开设学习方法是爱。家长会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学习起落的原因是爱。对学生一视同仁是爱。。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活动中帮助学生结对子,课间我常常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使学生明白要有爱心,先要学会爱他人。爱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你的生命。爱老师,因为老师教授你学业。爱朋友,因为朋友送给你友谊。一句话,一杯水,一个眼神,一种动作都可以传递爱。其次,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上课不迟到,不说话,课上不大声喧哗,上好两操,搞好卫生清扫,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注重班级荣誉。这些小事做好了。集体的风格逐渐形成。

三、更新育人观念,引导学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学生的文明习惯形成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学生自然会有求知的渴望和内驱力。

四、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更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

五、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

加强自身学习、自我修养。一学来,我们不怕吃苦,不懈努力,争做模范,起好带头作用,发扬了奉献精神。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践行诚信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篇三:政治理论学习体会]

今年的政治理论学习,我都参加了单位集中安排的专题学习,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讨论。特别是对十七大精神和保持共产员先进性教育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点学习内容,更加集中精力,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目标要求。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与学习理论紧密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深刻领会,达到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效果。

一、在学习中成长自己,将学习当做自己的责任。

我认为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层次,什么环境,必须要在群体中,有影响或带动他人的能力,因为党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当然能力的具备就必须要求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同时,学习也是我们思想和工作的动力源泉。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单位的事业发展。而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与学习的深浅,与理论功底直接相关的。实践证明,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改造自己,就必须不断学习。不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迷失政治方向,有的甚至会把能力用到歪门邪道上去,最终将被社会、被人民群众所冷落、所淘汰,得不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如果学习不好就不能正确把握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更好地运用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就必然造成工作质量低下或者失误。工作不好就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对自己、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都是一种重要责任。有了这种强烈的学习责任意识,就能主动自觉去学习,就能带着思想和工作中的问题去学习,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和提高自己。

二、在学习中注重质量

时间是学习的保障,一年来,我对统一安排的专题学习从未缺席,每个专题学习都专心听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学习与不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学多与学少也不一样,学习肤浅与学习深刻也不同,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地学,把学习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收效更加不一样。因此,我认为,学习重在自觉主动,才能入心入脑。同时,还再次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考察西柏坡时的讲话,使我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此这些,我是在学习中不断深悟的,也深深感悟到既广泛系统又有深度的学习,在深度上多下功夫,才能保证学习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讲究学习方法,循学善进,力求学有所得。

在学习中,碰到比较多的实际问题是工学矛盾和学习效果的问题。我对学习中心组统一安排的学习辅导,只要不是因公外出学习出差或上级有会议无法请假外,都能做到服从中心组的学习时间。除了中心组统一安排学习以外,我每天都坚持挤时间看书看报。我深深体会到,看书看报也是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我比较喜欢看的<半月谈>、<党员生活>等,这些书刊杂志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很多文章 我学习后都很受启发和教育,对陶冶自己的思想际工作都有很大好处,对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专题辅导内容进一步加以消化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写心得体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带着思想和工作中的疑难去学更能解决很多思想疙瘩和工作疙瘩。用理论上的基本原理,弄懂弄通实践中的各种疑难,这种深入浅出,循学善进,结合实际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实效的。

总之,一年来的理论学习,不但理论上又有新的长进,思想政治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更使自己感到长高了,望远了。所以,学习给我带来很多帮助,学习给我受益非浅,学习是人生名符其实的“伴侣”。今后,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在中心组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挤出更多时间更深入地学习政治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使学习成为自己思想和工作的导航灯,指导和促进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不断进步。

[篇四: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统一组织下,进行了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党八十周年上的讲话以及有关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决定精神。通过学习,我校全体教师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了,认识更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态度进一步端正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总之,“三个代表”精神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现将我校教师学习情况简单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有关暑期政治理论学习培训班的文件精神,一开始,大部分教师怨声载道,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党支部书记带领广大党员及进步人士通过宣传“三个代表”的意义,发动广大教师积极踊跃地参加培训,结果,全体教师无一人没参加这次培训。

二、劲头十足,学有所得。

我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严守会场纪律,很少有人大声喧哗,每个教师都自觉地边听边记,80%以上教师笔记超过了一万五千字,笔记干净、整齐,无应敷现象,学习方式采取每天上午集中学习四个小时,每天下午在本校分散学习并讨论,进一步提高认识,教师们学习劲头十分高涨,每个教师都有发言内容,以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出了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教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受益非浅。每个教师都写出了质量较高、具有新思想、新思路的三篇心得体会。

三、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政治理论学习结束时,又组织了一场学习测查。通过测查,全校教师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现象。可见,我校教师学习精神可佳,学习能够联系实际,“三个代表”思想深入人心,它是我们每个教师今后工作的方向,也是每个教师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自始止终牢记“三个代表”的内涵,把“三个代表思想贯穿于每个公民心中,切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每一位教师将以“三个代表“思想内涵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始终放在先进位置上,高屋建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不辜负人民群众所托。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理论学习 第七篇

[篇一: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教委组织的暑期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在认真听取了郑杰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后,感觉受益匪浅。

纵观现在,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期望值高。而反观学生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内容让我沉浸其中,感慨颇多。如在<一名称职的服务者>中,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那么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教学技能。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把人一下子照亮。于是,边读边怡然自得,边读边拍案击节,边读边痛苦万状。

掩卷沉思,我终于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篇二: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从九月十九号来到马跃正式任教,不觉间已近两个月了,在来的那天,学校领导就给我们这些新来老师讲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这里的工作压力大,要尽快投入工作,且要求我们要尽早适应教学工作,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认真做好教育工作,并且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领导对新老师的重视,更深深感受到了领导对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有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

现在对这短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谈点心得体会:

一、身份改变,思想转型。在任教师之前,我的身份是大学生村官,具体负责民政工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一个惠民窗口;现在我的身份是一名教师,让我感到与任村官时最大的不同就是服务对象改变了,以前面对都是理性的成人,而现在我面对的都是一群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可以说刚开始时完全不知道工作该从何入手,记得第一天站上讲台的情景毫无准备,看见一个个小孩子,心里一下就懵了,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通过不断调整自己,耐心细致的为学生讲解,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教学尝试,不断积累经验。由于自己不是教育专业,甚至可以说完全是“教育白痴”,对于教材、备课、授课都不了解,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进入角色,站在讲台上,却不知道如何把课上好,让学生学到吸取到“营养”。后来,慢慢地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步步的取得了进步,虽然还存在问题,但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现状。也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经验:

首先必须吃透教材,专研学生。刚开始得时候,我只是认为把该教得拼音交给学生认识就行了,对于教材没有认真研究,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去研究,结果上了一个多周,发现学生原来根本没有吸取到得“营养”,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后来分析原因,才发现一直都是自己在讲台上表演,而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在授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交流,后来我改变方式,认真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通过对教材的掌控,采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和爱好进行教学,不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积极性,比如分组挑战、吃字游戏等,同时改变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比如学生帮带,让好的学生带领差得学生,通过感化让差得学生进步。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进步了。

其次就是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教学过程开展的“控制器”。备课充分,就能把课堂掌控好,刚开始我就忽视了备课的重要性,才发生不能掌控课堂的情况。后来我慢慢借助教参,认真研究新课的重点,分析出难点,以及教法,认真备课,让我能用好的教学方式授课,更容易掌握好课堂,但我知道自己在备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相信自己会慢慢改变,寻找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做到课、师、学生相结合。

再次就是重视课堂45分钟的实效。刚进行教学,领导和同事就对我说,课堂45分钟十分重要,必须利用好。我也非常重视课堂的45分钟,因为辛苦备课、专研教材也就是为了这课堂4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做到内容充实,语言生动,但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讲的学生没有听进去,没记住,后来在领导和同事帮助下找到了答案,指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讲的时间太长了,学生不能全部吸收,建议我应该好好利用他们集中精力那段时间。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我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后来发现学生更加适应现在的教学方式,并且注意力更加集中,吸取的“营养”也越来越多。

最后就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行为习惯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针对一年级的小学生爱动、好玩、没有纪律观念,缺乏自控能力等特点,我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如采取夸奖的方式鼓励,喊口令等,后来我发现夸奖的方式最有效,不断通过引导和夸奖学生,慢慢地在我和全班学生的努力下,我们一年级二班在纪律、作业上都得到很大改善。

这段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也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到教育工作,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培养多种兴趣,扩宽知识面,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

[篇三: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对自身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教师来说,学习、反思、成长、发展是同义词,通过学习,我对自己有了全面的认识,我要努力摆脱“已成的我”,努力研究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促进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回忆二十年来的教学工作,在对教材的把握方面,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及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路走下来的,很少有自己的东西。通过学习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对教材的分析有了自己的观点。教了几年高三,也只注重了对知识方法的挖掘、归类、整理。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也一直是个未知数。通过学习,理清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及其培养途径。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调动其它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重大意义。了解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及落实的具体原则,并打算在以后的工作中去逐步落实。

二、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转变了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教师眼中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主流。以前也经常听到这方面的报告,但对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通过这次理论学习,才加深了对上述教育思想的认识。

三、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完善了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总而言之,这次理论学习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今后我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继续努力,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四: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2012年8月14日---16日,我有幸在神头中心小学参加了我乡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研讨会,在这3天的时间里,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观摩了几位数学教师的精彩讲课,并听了我乡名师的相关报告,及有关县教研室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平台,提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以教材为本,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多数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几天的活动安排中,让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放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积极采用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通过这次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令我大开眼界,使我领略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和名师的精彩报告及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以这次所学的教学模式为前提,不断学习,积极尝试,潜心理出属于自己、符合我们学生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造更优异的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育理论学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育理论学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2763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