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袁枚独秀峰赏析

袁枚独秀峰赏析

2016-11-07 12:03: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袁枚独秀峰赏析(共7篇)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袁枚《独秀峰》诗赏析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袁枚《独秀峰》诗赏析古诗文阅读2014-03-02 18:42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袁枚《独秀峰》诗赏析李达均独秀峰(清)袁枚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袁枚独秀峰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袁枚《独秀峰》诗赏析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一篇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袁枚《独秀峰》诗赏析

古诗文阅读

2014-03-02 18:42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袁枚《独秀峰》诗赏析

李达均

独秀峰

(清)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④伤妨碍。

【作家作品】

袁枚是清代的大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他是浙江杭州人,也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他做过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父母官,政声颇佳,他三十三岁时因父亲亡故,所以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所以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

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撰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当时袁枚在诗坛上高倡“性灵说”的大旗,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主张直抒胸臆,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他认为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的诗虽然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但仍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在当时形成了一股很强的诗歌流派。

《随园诗话》是一本写得非常好的诗歌论著。在这本书中,他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读起来甚是过瘾。

【诗句大意】

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 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几百级阶梯拾级而上才到达它的峰巅,尽览全城风光,但见轻雾迷漫,碧波荡漾。

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妨碍!

【诗歌赏析】

这首诗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子才当时重游桂林。独秀峰,亦名独秀山、紫金山,独立于广西桂林市内靖江王城之中,孤峰挺秀,气势超群,无他峰相属,素有“南天一柱”之誉,故名。全诗由登山而兴慨,睹奇峰而抒怀,自实入虚,即景由情,勾勒奇景,形神毕现,生发喟叹,寄意遥深。生动地勾勒出独秀峰的奇特,确为“性灵”佳作。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诗篇起笔就引人注目,凸现出独秀峰的奇特。桂林诸山多奇峰突起,不见来龙去脉;而独秀峰又是一峰高耸南天,孤峰挺秀,拔地而起,气势雄峻,堪称“南天一柱”。这里用一个动词“插”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态和勃勃生机,从而生动地描画出了独秀峰那刺穿青天的孤高与挺拔之势。

接下去的两句是说,桂林山水十之八九是奇特的,独秀峰更是高居第一;补足上文,使独秀峰的孤高的形态更显得神完气足。

五六两句写登山所见。“三百六级”是由山麓到山顶的石阶级数。跃上葱茏,登临峰顶,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景致尽收眼底,青山叠翠,桂林城内绿水悠悠,水绕山环,烟霞氤氲,亦历历可见。前人有句云“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状喻桂林山水之美,可谓精妙恰切之至了。这般烟水美景齐集山下,

奔来眼前,此处着一“来”字,更突出了独秀峰钟灵毓秀,在桂林山水中“冠其首”的地位。

以上六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形神毕肖地勾勒出独秀峰孤立状态的奇特壮观,平淡无奇;末二句笔峰一转,由实入虚,即景生情,由山峰说到做人,抒写了作者无尽的人生感喟和阔大胸襟。诗人伫立峰巅,遥望着远处的青山碧水、流霞烟岚出神,恍然间,一种淡淡的关乎人生旨趣的感伤情绪浸淫而生为人正直有时可能会被孤立,这也同独秀峰一样,有独秀之美,不必为此烦恼。由于有这最后两句,全诗就耐人寻味了。

我们知道,袁枚不仅是一位诗人、诗歌理论批评家,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是表现出反道学、反礼教、要求个性自己的倾向,杨鸿烈在《袁枚评传》中称誉其思想“一直远远走在世人前头”。他的文学主张“性灵说”强调写诗者的真性情,实质上也含有跟儒家“义理”之说相对立的意味。同时,作为一个聪明练达的才子,袁枚思想敏锐,善于思考,言论泼辣,几无遮拦,颇有离经叛道的火药味。加之其不拘礼法,率性而行的生活态度,使他在当时颇受到一些人的非议。他的那些出于真性情的“缘情之作”曾为人“所共非”,因收受女弟子之事被章学诚骂作“无耻妄人”、“邪人”。他辞世后,更被许多人目为“进退六经,非圣无法”的“名教罪人”而大张挞伐。然而,袁枚是清醒的,坚定的,绝不会因为“孤立”而动摇。他于生前身后事饶有自信“古来真才人,俎豆非儿女。诸公莫相关,我自有千古。”(《遣兴》)诗人登独秀峰而兴叹,发出“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的感慨,正与此意相通,其中既表明自己秉性正直、特立独行的生活旨趣,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体味到其感会人生的微微怨嗟,可谓寄托遥深,意味隽永。

的确,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人也往往是在孤独之中拼搏奋斗,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有欢乐,有泪水,有痛苦,有坚强。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保持旺盛的战斗情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试想,青山尚且不畏风雨雷电,地震灾难,孤绝而立,一柱冲天。而我们这些有为之士们,又何必自叹自怜,为自身的些许不幸和孤独而伤感呢。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应该像独秀峰那样,傲然挺立,壮志凌云吗?在人生的路上永不言败,永不退缩,永远奋斗不息,向前,向前,再向前。

诗贵有所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独秀峰》一诗由登山而兴慨,诗人即景生情,兴会所触,顿张灵机,发而为灵气飞动之华章。细味此诗,意境阔大,蕴藉深慨,而真致毕凸,堪膺“性灵”风趣之上品。

【阅读练习】

(1) 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或首联的“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2)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境。(4分)

(3)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2分)

【参考答案】

(1)“插”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感和勃勃生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独秀峰那刺穿青天的孤高与挺拔之势。(答出“以动写静,化静为动”“插,直插云天,富有动感”之类的意思1分;谈表达效果2分。)

(2)作者的处境像独秀峰一样孤独(孤立)。(2分)

作者的心境有恪守正直秉性,甘愿特立独行,不因孤独而伤感,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坚毅(积极乐观、向上进取);(1分)有对人生境遇的微微怨嗟。(1分)

(3)即景抒情,直抒胸臆。(1分)表现了诗人做人也应该像青山那样秉性正直,即使是孤立也无妨的情感。(1分)

【补充资料】

《独秀峰》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虽然诸家选评赏析极少,几乎被人遗忘,但细读之,仍然可以从中鲜明地感受到“性灵”说的审美追求。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平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平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这首诗极言独秀峰孤兀参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先写从远处遥望独秀峰,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剑,高峻笔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却远不如这一峰雄伟奇特。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前三联蓄足情势,尾联水到渠成抒发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的豪迈感慨

这首诗歌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赋予静态的独秀峰以动感的形象,展现了“绝无有”的“插南斗”之势。“插”字用得妙,妙在化静为动,山由无到有、到直冲云天的过程被动态的呈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独秀峰的独特姿态。

高一语文下学期模块检测试题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二篇

高一下学期语文模块检测

2016、04

注意事项:

⒈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⒉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拓片(tà) 花圃(pǔ) 入场券(juàn) 言简意赅(gāi) ....

B.蜷曲(quán) 趿拉(tā) 蹬三轮(dēng) 咬文嚼字(jiáo) ....

C.憎恶(zâng) 冰伛(yǔ) 不更事(gēng) 大腹便便(pián) .....

D.冗长(rǒng) 模具(mó) 冰淇淋(qí) 忧心忡忡(chō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账目 慷慨 势力眼 出类拔萃

B.惆怅 篷松 爱滋病 变本加厉

C.部署 惆怅 家具店 凭心而论

D.蝉联 通缉 杀手锏 殚精竭虑【袁枚独秀峰赏析】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 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

②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诗中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便劝他把 “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 古今传为美谈。

③人社部门是工伤鉴定的唯一合法机构,在工伤认定中提供 便民的服务,本 是履责的应尽之义。

A.流传 因缘 简洁 B.留传 因缘 简捷

C.流传 姻缘 简洁 D.留传 姻缘 简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袁枚独秀峰赏析】

A.历朝历代,老百姓都深恶痛绝那些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他们希望纪检部门能替他 ....

们监管干部,查处这些贪官。

B.尽管卡马乔近几日来一直在努力用亲善的态度来面对球员,不过当看到球员们在场 上漫不经心的表现时,老卡终于忍无可忍发火大骂起来。 ....

C.就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县,三个领导分坐三辆汽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 .... 好不气派。

D.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是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 ....

的“软骨病”而与学校无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而要真正体悟质朴、崇高的爱国 情感,则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 值,使之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公安部称,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 嫌疑人缉捕回国,这将有效地防止类似的外逃事件不再发生。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 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二、(9分,每小题3分)

联系课本所学内容,完成6~8题。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素不闻诗书之训(平素)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 ..

承天景命(大) 以旌其所为(表彰) ..

B.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则噪而相逐(互相) ..

按诛五人(追究) 正身以黜恶(排斥) ..

C.晋军(军队)函陵 诋大酋当死(辱骂) ..

攘人犬豕鸡豚者(偷盗) 诚能见可欲(果真) ..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带领) ..

何以伐为(表反问语气的助词) 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

【袁枚独秀峰赏析】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B.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袁枚独秀峰赏析】

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大王来何操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死生,昼夜事也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胡叔才序

王安石

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之产,卒无就。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

远去,若将浼己然,虽胡氏亦然。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

既壮可以游,资而遣之,无所靳。居数年,朋试于有司,不合而归,邑人□訾者半,窃笑者半。.

其父母愈笃不悔,复资而遣之。 数年,遂能裒然①为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不幸复诎于不己知。不予愚而从之游,尝谓予.

言父母之思,而惭其邑人,不能归。予曰:“归也。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彼贤者,道弸②于中而襮③之以艺,虽无禄与位,其荣者固在也。子之亲,矫群庸而置子于圣贤之途,可谓不贤乎?或訾或笑而终不悔,不贤者能之乎?今而舍道德而荣禄与位,殆不其然!然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亦多矣!昔之訾者、窃笑者,固庸者尔,岂子所宜惭哉?姑持予言以归,为父母寿,其亦喜无量,于子何如?”因释然寤,治装□归。予即书其所以为父母寿.

者送之云。

①裒(bāo)然:出众之貌。②弸(péng):充满。③襮(bó):显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将浼己然 浼:沾染 .

B.居数年,朋试于有司 居:过了 .

C.不予愚而从之游 游:交往 .

D.因释然寤,治装□归 寤:睡醒 .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最恰切的一组是

①谨者务多辟田□殖其家

【袁枚独秀峰赏析】

②邑人□訾者半

③治装□归

A.以 之 而 B.以 其 乃

C.因 之 而 D.因 其 乃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

B.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

C.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

D.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看似交代友人胡叔才的家世,重点却是叙述当时重钱利轻学识的社会风气。

B.胡叔才的父母不为世风所染,不惜重金聘请良师让他读书,即使乡人指斥讥笑也不 后悔,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C.胡叔才是个特别孝敬父母的人,因感恩父母而刻苦求学好学,但由于不合世俗和资 质的原因,两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D.胡叔才落第后觉得愧对父母不愿回家。作者借劝说胡叔才回去的机会,阐述了求学 以“道”“艺”为本不以“禄”“位”为荣的道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3分)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3分)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鸿门宴》)(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8分)

独秀峰

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1)首联的“插”字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2)本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⑵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 。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分) 道德是历史范畴,道德功能又在于现实地规范行为,在行为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作用中使历史现实化。 。 ; , 。 。

①即是说,这个“社会”与这个“个人”必须具有一个共同体关系,否则,道德的行为规范性就无法形成与发挥作用

②这就是为什么政治道德对非政治群体中的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基督教道德对于非基督教群体中的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的原因【袁枚独秀峰赏析】

③这个“社会”也不是任意社会,而是使个人得以存在的各种群体性生活构成的社会 ④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这种说法基于两个前提,即这个“个人”不是任意个人,而是在特定社会群体生活中存在的个人

⑤道德之于个体行为,其规范性获得于社会对个人的规定性与构成性

17.在下面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4分) 楚大夫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18.下面是某征稿启事的正文,在语言表达和标点运用方面存在四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4分)

参与活动者务必关注“CCTV5”官方微博,或《CCTV体坛风云人物》微博,评论并转发相应的颁奖词征集活动博文,评论内容即为颁奖词的内容。请留意活动博文内容,为相应奖项杜撰颁奖词,全篇不超过140字。我们将对每件作品认真斧正!活动中,如发现参与者抄袭他人作品,传播不良内容,或重复发送相同内容干扰正常评选,组委会将取消其评选资格。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乡间小路带我回家

苏 童

①青春无罪,这句话的侧面意思是青春无辜。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机勃勃而杂乱无序的青春期,而人们在青春期喜欢迷恋上的事物往往也是不改容颜,它在你的心中永远保持着某种明丽如杏黄的色彩。

②大约在十几年前,一首名叫《乡间小路带我回家》的英文歌曲风靡大学校园,那些稍具英文基础而又喜欢唱歌的校园青年不约而同地学会了这支歌,几乎所有的校园晚会都会有个男孩怀抱吉他站在台上,或者老练或者拘谨地弹唱这支歌,而我作为一个极其忠实的听众,张大了嘴伸长了耳朵站在人群中。在乡村歌谣特有的清新忧伤的旋律中,我想象着一座高高的山,一条湍急的河流,一个在旅途上怀念家乡亲人的漂泊者。歌中的山是西弗吉尼亚的山(我错误地把它想象成著名的落基山),河流是一条叫香纳多的河,漂泊者不知为何人,我便自然地把他想象成自己,因此我被这支歌深深地感动了。我才不管它唱的是哪国的山哪国的河呢,每次唱到“乡间小路带我回家”那一句时,我总是被唱得浑身一颤。

③我至今不知约翰·丹佛为什么如此轻易地感动过中国的一代青年,就是因为乡村歌曲的柔情与感伤的魅力吗?抑或是异种语言歌唱的别国他乡易于俘获那迷惘的一代?我对其答案一直不求甚解,我想被歌声所感动是每个人的权利,而这份权利是无需用理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2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2单元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三篇

鉴赏诗歌的语言

(时间:90分钟 分值:165分)

1.(2016·赣中南五校高三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11分)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①

李 峤②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注】 ①此诗是崔日用作《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后所做。②李峤,唐代诗人,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

(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用“汉武帝抚恤戎臣,后将机女远嫁织皮”典故感慨过去,天意弄人,含有无奈之感;后从回忆历史回到现实,以哀景衬哀情,突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无奈及孤苦,讽刺了当朝统治者顾及政治利益而不顾其他的行为。 ★(2)颈联中哪两个字使用的最为精妙?结合全诗说明你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怨”“消”。“怨”意为哀怨,笛声、歌声哀怨关山月,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关山难越;“消”为消失、消散的意思,妆容被尘埃渐渐抹去,突出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2.(2016·大同高三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夏日三首平(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是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清闲的心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间相争)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3.(2016·赣州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 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作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

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悲景写哀情。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衬托作用。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字字写景,又字字传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2016·鹤岗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 ①本诗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结合一、三两联)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结合二、四两联)

★(2)赏析诗句“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极力挽留“我”,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这样写既突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

也包括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

5.(2016·桂林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1)~(2)题。(11分)

途 中 赵汝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途中”所见景致:雨后云开天晴,燕戏花下,鸠鸣树梢,江面帆影隐隐可见,山舍机杼微微可闻,水边柳丛传出几声莺啼。诗人情趣:醉心自然,热爱春天。

★(2)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联运用了融情于景和拟人写法,生动地描绘了两幅美丽画面:春花之下,双燕正在教育儿女,一家子其乐融融;树梢之上,雄鸠正在呼唤雌鸠,夫妻俩情意绵绵。画面既富于自然生机,也似染上人间温情,充分体现了自然风物的可爱,寄寓了诗人热爱自然、赞美春天之情。

6.(2016·西安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独秀峰①

袁 枚

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④焉。

【注】 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②来龙

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④伤:妨碍。

★(1)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插”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感和勃勃生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独秀峰那刺穿青天的孤高与挺拔之势。

(2)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境。(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的处境:像独秀峰一样孤独(孤立)。作者的心境:有恪守正直秉性,甘愿特立独行,不因孤独而伤感,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坚毅(积极乐观、向上进取);有对人生境遇的微微怨嗟。

7.(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1)~(2)题。(11分)

好事近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炼字及作者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前两句勾勒出作者“高卧”船头而“仰看”映入江中的山色时的画卷,不难看出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后一问为炼字题,“插”为动词,有尖锐之感,诗中是山峰映在水中的意思,这更突显了山峰的尖峭、挺拔。

答案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6分)

独秀峰翻译赏析_作者袁枚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四篇

<独秀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其全诗如下: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独秀峰翻译赏析_作者袁枚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前言]
这首诗是乾隆四十九年作者重游桂林时作,生动地勾勒出独秀峰  的奇特。独秀峰:在广西桂林市中心,孤峰挺秀。这是一座以“奇”闻名天下的山峰,名叫独秀峰。独秀峰平地拔起,孤峰独秀,傲视全城,人称“南天一柱”。 每当晨曦夕照时分,独秀峰披上太阳的光辉,就好像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
[注释]
1、南斗,星宿名,指南方
2、奇八九:十之八九是奇特的
3、冠其首:高居第一位
4、直如弦:汉桓帝时童谣:“直如弦,[译文]
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首屈一指。几百级阶梯拾级而上才能到达它的峰巅,尽览全城风光,轻雾弥漫。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所谓。
[鉴赏]
首联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绝无有”三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把独秀峰昂首天外的风姿,从远处一下子推到面前,集中体现了独秀峰的“绝”;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独秀峰的“奇’,桂林山水甲天下,而独秀峰却独占鳌头,突出它是奇中之奇;颈联和尾联集中具体描绘独秀峰的”秀“,诗人亲自攀登,登高远眺,桂林山水云烟,尽收眼底,而独秀峰既青且直,挺直如弦。
诗人由挺拔的山势,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了青山犹且劲直,人生何必伤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情怀。

推窗翻译赏析_作者袁枚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五篇

<推窗>作者为清代文学家袁枚。其诗词全文如下: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译文]
一连几夜狂风暴雨,我家那柴门也不轻易打开了。推窗翻译赏析_作者袁枚。好几天不见,青山好像得了相思病;我一推开窗户,它就一下子扑入我的眼帘。
[鉴赏]
本来不经意的一件事,下雨,闭门,开窗,在著名才子袁枚的笔下,却写得极有韵味。由于风雨大作而将门窗关紧,风雨过后将其打开本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情,而用“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将其升华,以山的扑面而来表现人对山的喜爱之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取决于对事物的审美情趣:比如这首诗,大雨,蓬户(茅屋),青山,窗户等,有了认识和感知,有了审美情趣,才能把所见,所闻,所思诉诸笔端,把诗写“活”。“推窗扑面来”,一个“扑”字,写的极活。推窗翻译赏析_作者袁枚。这一源自生活的小小片段,成了作者陶冶性灵的窗口,这种探索精神,值得学习。

所见古诗原文_所见的诗意_作者袁枚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六篇

<所见>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其全诗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前言]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所见古诗原文_所见的诗意_作者袁枚。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所见古诗原文_所见的诗意_作者袁枚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鉴赏]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

宴词阅读答案_宴词翻译赏析_作者王之涣
袁枚独秀峰赏析 第七篇

<宴词>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译文]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宴词阅读答案_宴词翻译赏析_作者王之涣。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鉴赏]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袁枚独秀峰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独秀峰袁枚阅读答案 秋海棠袁枚赏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袁枚独秀峰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袁枚独秀峰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280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