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2016-12-03 09:50: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共9篇)七年级人教版2016年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期中考试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 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七年级人教版2016年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期中考试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一篇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 2、元谋人

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

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

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三、北京人的特征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

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 地位及意义:P5 四、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 具有审美观念

• 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

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

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3、生产生活:

• 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 种植农作物 :粟 • 畜牧业 :猪、狗等

• 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 (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

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3、生产生活情况:

• 建筑 :A 干栏式房屋、 B 木构水井 • 主要农作物 :水稻 • 农业工具 :骨耜

• 畜牧业:猪、狗、水牛等

• 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过程:

• 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 • 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 发展变化: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1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 炎帝联盟

• 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 地点:黄河流域

• 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首领)

• 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双方、过程、结果) • 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

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 后人为什么称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始祖”?

打破界限,促进交流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基础 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A、炎帝:

1、部落活动区域:陕西渭河流域 2、发明:

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 手工业: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制作乐器琴瑟 商业:教人们通商交换

科技: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B黄帝:

1、发明: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2、其他:

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C考古发现:

挖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型陶壶等,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 尧舜禹的“禅让”

1、 背景:自然灾害——联盟 2、 禅让制:(原始民主制度)

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表现: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 首领没有特权;

部落联盟首领要具有高尚的品质。

3、 功绩:

•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 舜:制刑法,完制度,稳局势,派禹治水,解水患。 • 方法:总教训,采疏导,开河渠疏洪入海。

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十年努力,解除水患。 尊称及影响:大禹,扩大夏后氏部落势力和影响。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我国的奴隶制朝代有:夏、商、西周、春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 都城:阳城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 (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家天下 • 形成:启凭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 影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 → 家天下) 3、夏朝的统治

• 禹在位,征服南方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制度 •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 制定历法----夏历

• 统治范围: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地点、发掘、意义) 4、 夏桀暴政致夏亡

• 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

二、商汤灭夏

1、夏朝灭亡(背景=内因+外因) 2、商朝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 3、商朝统治

• 统治: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 迁都: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 • 后期: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控制 5、 商纣王暴政 三、 武王伐纣

1、背景 (内因+外因) 2、时间:公元前1046年 3、经过:牧野之战

4、结果( 西周建立 = 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

2

四、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1) 目的: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其具有较大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贡,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在自己封地内再分封。 3) 作用:

A积极:

•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 利于王室与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 • 推动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B消极:

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导致中央政权衰败,诸侯势力强大,国家陷入分裂内斗之中。 4) 实质:确立周王朝社会等级制度 2、西周灭亡

背景:公元前841,周厉王-国民暴动\周幽王朝政腐败 灭亡:公元前771,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3、东周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 夏、商、周暴君:夏桀 ;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根据生产工具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

时间 :原始社会后期

地点 :甘肃、青海、陕西……

代表:距今4000多年甘肃齐家文化遗址铜镜

2、发展:

时间:商朝以后

特点: 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工艺高超、制作精美 用途与功能:饮食、祭祀及军事;食器到礼器,成为„„ 3、制作工艺:

成分组成: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 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

杰出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为止……) 二、 甲骨文记事

1、含义: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

•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 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

3、记载内容: 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评价: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5、意义: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2、与汉字的关系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 西 南——成都平原——“三星堆”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春秋+战国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铁制农具、牛耕开始使用,促进……

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增多,如…… 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

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 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 • 推广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二、王室衰微

原因:分封制逐步瓦解【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表现:周王室势力大减,地位下降;(名义上天下共主)诸侯崛起,各自为政,不再纳贡,王室财政陷困 结果: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 三、 诸侯争霸

背景:自身利益,展开激烈的争斗;民族间矛盾激化。特点:尊王攘夷

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结果:P29

•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

• 地理条件: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 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 春秋争霸的影响(利弊):

1、 战事不断,小国备受战争之苦,给社会和人民带来

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2、 争霸战争促使一些诸候国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3、 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促进各民族间交融;

4、 大的诸侯国疆域扩大,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

• 新兵种---步兵出现,提高军队战斗力

3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1、形成

背景: 纷争、兼并、崩溃 过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2、战争

背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拓展疆域 特点: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广、持续长

战役: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结果:此消彼长„„秦最强大,构成威胁

★ 相关成语: 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计(齐魏“马陵之战”)、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廉颇)

二、商鞅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背景:„推广,„提高,„增强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内容: P33表格

作用:国力„战斗力„,最强盛,奠定基础

各国变法的影响:多方面发生变革,加速社会进步

★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有何启示? 成功:历史角度,外部因素,个人角度

启示:顺应历史潮流;改革非一帆风顺;促进社会发展

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建造:公元前256年,李冰,岷江上建造 特点:高山与平原的连接处,利用地势和河流 结构:渠首(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和灌溉网 功能:综合性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 影响:“天府之国”,绝无仅有,人民的智慧 • (与大禹治水比较)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简介\评价: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创始人,学识渊博 主张:顺应自然、对立面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书籍:《道德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大思想、教育家。主张:思想---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

治国--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注重道德文化知识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整理文献资料„做出巨大贡献

书籍:《论语》

影响:对中国古代的发展……深远影响

三、百家争鸣

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政治经济文化)

形成: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表现及影响:P39

• •

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六国

一、秦灭六国(军事上完成统一) 背景(秦灭六国的条件): • 民心所向—顺应历史潮流 • 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

• 嬴政即位,广招人才,商讨统一计策 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30年,韩赵魏楚燕齐,远交近攻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咸阳,秦朝建立 • 北进南下,对边疆开拓经营 意义:结束混战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巩固统一)

原因:旧的制度无法适应新社会;加强对全国统治。 内容:最高统治者皇帝,皇权至高无上,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设郡县—影响:开创了„„

★ 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后世影响

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深远影响。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文化) 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日常-隶书)---作用 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作用 统一度量衡---作用

统一车辆和道路----作用 开凿灵渠----作用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起止点 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 这些措施的意义: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秦始皇评价:

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但也有残暴的一面;总体功大于过。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问: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表现

1、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例子、影响) 3、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 秦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陈胜、吴广起义 A、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直接—迟到;根本—秦的暴政

过程:时间、地点、领导者、路线三部曲、政权 结果:失败

B、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成语: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三、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 双方:刘、项

目的:争夺帝位(性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结果:刘邦胜利(重视、善用人才)

★ 成语:项庄舞剑、楚河汉界、四面楚歌、垓下之围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建立: 1、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都城:长安;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2、初期现状:【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3、首要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二、休养生息(承上启下)

背景: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内容:兵皆罢归家,返乡务农,增加劳动力 鼓励人们致力于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1/15

作用: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公元前179-公元前141) 内容: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1/30 2)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苛刑罚 3)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大增、国库充盈。

★ “文景之治”是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但是并非

人民没有受到压迫,而是在农民可承受的范围内,统治者实施各种措施,巩固统治。

5

人教版2016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二篇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2、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遗址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被发现。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4、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果实,叫做旧石器时代。

5、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和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8、记住教材第三页北京人头盖骨和北京人复原头像两幅图,可能考填图题。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使用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兴起于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2、我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的发展、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是:

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生活用具以彩陶最具特色。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住半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5、记住教材第七页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和我国主要遗址图里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可能考填图题。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炎帝、黄帝和蚩尤是黄河流域几个较大部落的首领。

2、黄帝通过阪泉之战大败炎帝并使其归顺,结成炎黄联盟,后来又在涿鹿之战大败蚩尤。此后,黄河流域的各部落结成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后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后人尊崇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4、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尧、舜、禹,他们是通过禅让制,民主推选出来的。

5、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会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缫丝。

6、记住教材第十五页大禹治水像,对大禹及其功绩有印象。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启继承其父禹的王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夏朝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影响至今。

4、考古学者发掘的反映夏王朝的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的都城遗址是二里头遗址。

5、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即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从上至下依次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6、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夏、商、西周奴隶制灿烂文明的重要代表。

2、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依据: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3、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采用“泥范铸造法”。

4、著名青铜器: ①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②商朝的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③西周的利簋,内部的铭文记录了周武王在牧野之战讨伐商纣王的过程。

5、商朝时产生,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甲骨文。

6、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7、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8、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9、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10、记住教材第二十三页四羊方尊和第二十四页司母戊鼎两幅图,可能考填图题。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西周灭亡后,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标志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3、春秋时期的动荡主要表现在:①周王室衰微②分封制瓦解③诸侯势力崛起,操控政治局面。

4、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争霸战争。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后来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5、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①使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大的诸侯国,有利于区域统一。 ③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

2、战国七雄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战国七雄中,地处西部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4、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变法改革,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孝公在前356年任用商鞅主持的商鞅变法。

5、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上: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①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6、商鞅变法的影响:①使秦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②为秦以后消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前256年,秦国蜀郡郡首李冰主持在岷江之中修建了都江堰。

8、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又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9、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集防洪、灌溉、水运多方面的作用于一身。

10、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11、记住教材第三十二页战国形势图里七雄各自的位置,可能考填图题。

★第8课 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概况一览表

2、孔子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诸子百家中,最受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的是法家学派的思想。

4、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领域异常繁荣的局面叫“百家争鸣”。

5、孔子的贡献有哪些?

在思想上: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的学说。

在教育上:①创办私学。

②主张有教无类。

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④总结出一系列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

要求学生要 有老实的学习态度

谦虚好学

学思结合

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不耻下问

6、百家争鸣的影响有哪些?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②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③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7、记住教材第三十七页孔子像,可能考填图题。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了秦王嬴政消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2、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时间是前221年,定都咸阳。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4、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了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5、秦始皇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秦长城,即现在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6、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7、秦统一全国的意义是什么?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8、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①首创皇帝制,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是什么?

①统一文字,书写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③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大修驰道。使秦朝的陆路四通八达,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⑤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⑥派蒙恬被击匈奴,修长城,有利于北部边境的稳定。

10、记住教材第四十三页秦始皇像及理解教材第四十四页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可能考填图题。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秦始皇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修建了骊山陵和阿房宫。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

4、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与之相关的成语:破釜沉舟。

5、前207年,刘邦进军咸阳,秦朝灭亡。

6、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争霸”。

7、秦始皇为了控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

8、评价秦始皇

★9、秦始皇有功也有过。

功:①灭六国,统一中国。

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③建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④创立了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⑤实行统一文字、 货币 、 度量衡,修长城,开灵渠等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①焚书坑儒,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的摧残。

②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苛严。

10、记住教材第四十八页《大泽乡起义》图,可能考填图题。

第11课 “文景之治”

1、刘邦打败项羽,于前202年建立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西汉初年,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4、记住教材第五十二页汉代耧车图,可能考填图题。

2016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知识点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三篇

S1史前时代

S1.1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特点:直立行走 猿人 地点:四川长江流域

2. 北京人:距今71-23万年 特点:晚期直立人 保留着猿的基本特征 开始使用天然火 群居 地点: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3. 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 特点: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 会人工取火 摩擦器物 地点: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S1.2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1. 半坡聚落:6000年前 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农业,种植粟,白菜,芥菜。制造彩陶器,鱼纹彩陶盆。饲养家畜,猪狗。修建村落 ,半地穴式。在西安黄河流域

2. 河姆渡聚落:7000年前 使用骨耜。种植水稻。地处江南长江地区,干栏式建筑

3. 大汶口聚落:4000 5000年前 出现殉葬,贫富分化,向早期文明时代过渡 S1.3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炎帝和黄帝:没有文字前的历史叫史前史。炎帝:尝百草,农耕,医药,开辟集市。皇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属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妻子养蚕抽丝。

2. 尧舜禅让与大禹治水:尧——舜——禹(禅让制)(公天下)

S2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S2.1夏商西周的更迭

1. 家天下:禹划全国为九州,铸九鼎,传位于其子启

建立朝代:夏

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于阳城(河南登封)

建立者:启(世袭制)

过程:筑宫殿,建监狱,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2. 商汤灭夏:商汤灭桀于公元前1600年

建立朝代:商

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于亳(河南商丘)

建立者:汤

过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出现青釉器(瓷,青铜)。发明甲骨文。后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3. 武王伐纣:周武王灭纣于公元前1046年

建立朝代:周

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于镐京(陕西西安)

建立者:周武王

过程:使用瓦,于公元前771年迁都洛邑(河南洛阳),称为东周 S2.2早期国家与社会

1. 贵族、平民与奴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2. 军队、刑法于礼仪教化:墨面、割鼻、监禁、活埋、祭祀

3. 西周的分封制:授民授疆土,初期分封71国

S2.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 诸侯争霸:齐桓公(重用管仲)晋文公(城濮之战,邲之战)楚庄王(问鼎中原)宋襄公、秦穆公

2. 战国七雄:齐、楚(吴起)燕、秦(合纵联横、远交近攻)(张仪)赵、魏(公孙衍、李悝)韩(富国强兵)

S2.4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更

1. 从千耦齐耘到个体农耕:铁犁铧(地主阶级)

2. 战国时期的改革风潮:齐(邹忌)楚(吴起)燕、秦(商鞅)赵、魏(公孙衍、李悝)韩(申不害)

3.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推行县制、编制户口、土地私有、奖励生产、统一度量(商鞅方升)、奖励军功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四篇

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1、黄帝时期有哪些发明创造?(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所以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什么是禅让制?它被什么王位继承制度所代替?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世袭制代替。 标志性事件:“禹传启,家天下”

★3、什么是西周分封制?目的?分封制下的诸侯是怎样的?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已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②诸侯的义务: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意义或历史作用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制的实质:确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4、学习夏商西周兴亡应吸取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有何意义? 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启示:作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为政以得,勤政爱民,关心百好生疾苦,努力创建和谐社会,才能求得稳定健康的发展。 ★5春秋争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直接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周王室衰微)

★6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

答: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7、怎样评价春秋(战国)的战争?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2、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为统一奠定基础(积极影响)

★8、商鞅变法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时间:公元前356年 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商鞅变法的内容:(法令规定)

在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在经济方面: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在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的作用或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9、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答: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 ★10、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作用、意义、影响):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2、秦始皇创立了怎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立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

行政、军政、监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

制,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13、秦朝(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1.建立中央集权专制,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立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

行政、军政、监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

制,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经济上:1、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毛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军事上:1.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2、 修筑万里长城。

交通方面:1、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2.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14、秦长城起止点,秦朝疆域四至?

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作用:抵御匈奴的侵犯。 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15、秦统一的意义(作用)影响?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6、陈胜吴广起义相关史实?

时 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含义:号召人们起来反抗秦的暴政。) 政权地点:陈 (张楚政权)

结果:秦二世调集大军进行反击。在秦军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死。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7、秦暴政的表现?

1、沉重的赋税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法律残酷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18、秦始皇的贡献?

1、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 2、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

3、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19列举秦末农民起义领袖(4人)? 陈胜 、吴广、刘邦、项羽

交战时间:公元前207年

交战双方:项羽农民起义军与秦朝军队 战争特点:以少胜多

战争结果:将秦军主力歼灭。

★22、西汉初年面临问题有哪些?

1、由于秦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的战乱包括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初年,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2、(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3、休养生息政策

1、实施休养生自政策的原因:为了巩固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自政策。

2、休养生自政策内容

(1)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3、实施休养生自政策的影响?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4、汉文帝与汉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他们的达治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1)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国赋降到三十税一。

(2)减轻刑罚: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苛刑法。

(3)提倡节俭:他们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5、文景之治的表现?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五篇

2016版人教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史前时期分为哪两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 2、什么是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3、举出旧石器时代石器的代表。 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 4、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5、举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代表。 骨器(骨耜)、角器、耒耜

6、举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居民。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7、举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 半坡人、河姆渡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导言

1、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古猿。

2、人类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名称。

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 古人类遗址。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会不会制作工具。

元谋人

5、元谋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 6、元谋人发现有什么意义?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7、元谋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

8、北京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20万年。

9、北京人的别名。

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

10、第一个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学者是谁? 裴文中

11、概括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带有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12、北京人使用什么类型的石器? 打制石器。

13、概括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群居生活。

1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怎样?

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15、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6、北京人的发现在人类历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3)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山顶洞人

17、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北京周口店、距今约3万年

18、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类有区别吗?

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19、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20、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穿孔骨针是在哪一遗址中发现的? 山顶洞人遗址。

2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分别属于人类发展的哪一阶段? 元谋人、北京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2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生活在什么流域?

元谋人——长江流域;、北京人、山顶洞人——黄河流域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导言

1、中国农业起源于何时什么时期?

距今10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

半坡人

2、半坡人生活的流域、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

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什么样式的?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4、半坡人使用什么类型的石器? 磨制石器

5、半坡人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粟。

6、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什么?最具特色的又是什么? 陶器;彩陶。

7、列举半坡人使用的乐器和纺织工具。 陶埙;骨针、骨锥、纺轮。

8、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的是哪一原始居民? 半坡人。

河姆渡人

9、河姆渡人生活的流域、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7000年左右。 10、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样式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11、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什么结构的水井?有什么意义? 木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12、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人工栽培稻遗迹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水稻;人工栽培稻遗迹的发现,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13、河姆渡人农业工具最为典型的是什么? 骨耜。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14、举出河姆渡人使用的乐器。 骨哨。

15、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是什么人制作的?

河姆渡人。

16、懂得使用天然漆的是什么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原始农业的发展

17、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发现于哪一国家? 中国。

18、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是哪里?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的遗存距今多少年? 黄河流域;距今约9000—7000年。 19、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哪些流域? 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20、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1、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2、结合第1-2课知识,生活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远古居民各有哪些?

黄河流域——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 长江流域——元谋人、河姆渡人。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导言

1、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谁? 炎帝、黄帝。

2、我国古代流传着哪些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炎黄联盟

3、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什么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哪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4、举出部落联盟时期两次大规模战争及战败的一方。 阪泉之战、炎帝战败;涿鹿之战、蚩尤战败。 5、炎黄结盟是在哪一战争之后? 阪泉之战。

6、涿鹿之战交战的双方。 炎黄部落、蚩尤部落。

7、黄帝部落使用指南车是在哪一战争? 涿鹿之战。

8、黄帝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是在什么战争后? 涿鹿之战。

9、黄帝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后,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什么民族? 华夏族。

10、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海内外华人自称。 人文始祖;炎黄子孙。

炎黄的发明

11、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哪一流域? 陕西渭河流域。

12、炎帝的贡献有哪些?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 (干什么) (用什么) (种什么) (怎么盛)

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 (怎么穿)(怎么补) (怎么换) (怎么玩) 天文和历法知识。 (怎么看天)

13、哪些遗存的发现能够证明炎帝时期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

13、黄帝的发明有哪些?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住) (衣) (饮) (行) (用)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战)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识) (娱) (算) 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纺)

14、说说远古传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远古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5、哪些遗存的发现印证了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型陶壶等。

尧舜禹与禅让

16、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 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

17、黄帝之后,各个部落走向联盟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抵御黄河泛滥导致的共同灾难。

18、原始社会晚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哪些? 尧、舜、禹

19、尧舜禹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什么?推选的标准是什么?禅让制、贤德。

20、尧、舜、禹各有什么历史功绩?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扩大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哪一朝代?建立于何时? 夏朝、公元前2070年。

2、夏朝开创的哪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王位世袭制。

3、商朝创造的中国早期文明是以什么为代表? 青铜器、甲骨文。

4、西周时期,在政治上实行什么制度巩固其统治? 分封制。

5、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兼并战争、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的繁荣。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导言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什么? 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中国早期国家是指哪三个朝代? 夏、商、周。

夏朝的兴衰

3、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的是谁?都城在哪?夏朝建立于何时? 禹、阳城、公元前2070年。 4、夏朝的建立有何意义?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5、夏朝第二代君主是谁?他开创了什么制度取代了禅让制? 启、世袭制。

6、夏朝制定的历法被称为什么? 夏历。

7、为什么说夏朝是中国早期国家?

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8、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什么地方?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9、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夏都城遗址被成为什么? 二里头遗址。

10、夏朝历经多少年?最后一位国王是谁?灭亡的时间是何时? 400多年;桀;公元前1600年。【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商朝的兴衰

11、商部落兴起于何地?

河北、河南一带。

12、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公元前1600年、汤、亳。 13、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 14、迁都到殷的商王是谁? 盘庚。

15、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灭亡于何时? 纣、公元前1046年。

西周的兴亡

16、周部落分布于何地? 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 17、周武王时得到谁的辅佐? 吕尚、周公。

2016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六篇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看到这次期中考试分析,自己的心情犹如这个季节,咋暖还冷,一丝酸楚涌上心头,脑海中一个疑问久久挥之不去,我的课堂教学怎么了?时间都到儿了?窗外虽已是浓浓的夜幕,万物也已归于平寂。然昔日热闹的宿舍,今晚却异常的平静,没有了讨论和争执,心中却多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思考。理一理纷乱的思绪,是时候认真反思了。

一、两个“不够”埋祸端

对于教学自己不可谓不努力,对于工作自己不可谓不认真。然学生的成绩让自己对努力和认真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细看成绩分析,恍然大悟,两个“不够”跃然纸上。自己对特优生数量的培养上做得“不够”。对于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动力欠缺,后劲不足,成绩凄然。自己的认真和努力成了独角戏。

二、两个“不变”失课堂

在课堂教学上自己不可谓不用心,不可谓不负责,尽管只教一个班级,且每节课都坚持用课件教学,把历史演绎的声情并茂,然问题恰恰出在此环节上。课件虽出自自己的制作,但却是上一届学生用的课件,一成不变,必然导致停滞不前。自己过于注重对教材的研究,但忽视了对学情的深思,课堂成了自己表演的讲堂,学生成了迷失的观众。老师很辛苦,学生很迷茫,成绩很凄苦。

三、方法不明,徒劳无功

自己对于课堂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自己不可谓不明晰,考试结束后,研究了学生的试卷并与学生进行了单独交流,学生一句:老师,您讲的和要求的我都记住了,为什么考试不得分?(七、一王秀英)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疑问,虽方寸大乱,却久久自责,一个为什么,敲醒了我,历史只是单纯的记忆吗?自己的失职让学生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回顾自己的教学,知识的传授不可谓不全面,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做题方法的指导做的远远不到。“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学和在老师指导下的用。然而我做到了吗?惨痛的教训,让自己幡然醒悟,未免对学生有点残忍。

四、学风不养,努力东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不可谓不深知,什么是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想首先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信任的根源就在在于把复杂的课课堂变得简易化,让纷杂的知识通俗易懂,让学生在考试中轻易得分。然自己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忽视了对于课标的理解,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风。让学生的兴趣一点一点被蚕食。

成绩虽已写入历史,但历史可以改写。面对本次失利,为自己辩解或是气急败坏,都是对自己对学生极为不负责任。我相信自己,因为我对所教的六十名孩子依然信心百倍。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篇2]

七年级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经过我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反思如下:

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只有使之形象化,才容易让学生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没有应有的积极性,或者埋头写作业,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对学习历史没有兴趣,而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上的参与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中一些古文材料,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应用计算机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

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4)课程

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作为教育者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篇3]

期中考试后,我在历史教学中有一些个人的反思:

一.学生方面:

1.有一大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 就不去认真学了。

2.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厢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3..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积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七年级学生是中学生学习不稳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寸,及时给以指导和辅导,让学生的成绩能有所提高。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加大对学生检查的力度。

3.历史故事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很少应用,今后的历史课中应适度调整。

4.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有的知识点,讲课中根本没有提到,结果学会无从回答。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篇4]

一、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落下帷幕,此次考试试卷结构合理,分为四部分:单项选择、判断并改错、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其中选择题50分,判断并改错、填空题分别为10分,材料解析题30分。试卷难易度适中,比较注重基础,同时也充分考虑能力的考察。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原则下,考察学生运用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分析史学现象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唯物史观。是一套有水平的测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此次试卷位初一学生入校第一次进行系统的历史测验,有点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字迹整齐、干净,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生的能力得以体现;但在此次的考试中也发现诸多问题:1) 选择题部分:学生失分点主要集中在18题、24题。 2)非选择题部分,判断并改错、填空两个题学生答得比较差。 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粗心。3)材料解析题回答情况较好,但反映的问题是不能认真审题,错字、别字问题较严重,期中“葵丘会盟”的“葵”错误率高

三、 测试结果: 最高分100分,最底分低于60分。平均分为84.1分,优秀率60.5%。

四、 教学反思:

期中考试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加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以后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提高培优和不差的效率,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3.在读图题上多加练习。学生的读图题都做得不是很好,可以看出来,读图能力欠缺,要带领学生分析历史图片,进一步提高能力。

(二)、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

3、这里打造德育课堂,少讲精讲,让学生多学习多探究多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学习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与课改同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的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篇5]

(一)基本情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特别细小,知识点比较碎。但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1小题,台湾正式归为中国是在哪个朝代?这个题大多数选的是三国,三国时是大陆开始和台湾交往,答案应该是元朝设立巡检司后。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一小题,唐太宗取得人才的途径是什么?应该是科举制,但是因为是按人教版的答案是开科取士,其实就是科举制。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一个题没有讲过,学生不会做,被外国誉为中国的第5大发明是什么?应该是科举制。也是人教版内容。还有一个是唐朝的极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学生失分最多。

第三题是考查的辽西夏北宋等几个国家建立的情况,基本常识,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第四题是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重要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自由发挥题,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大运河的开凿。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非选择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2016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七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简析:见附表

二、考核范围及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考查的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期中考卷有二大类题:客观题(单项选择题22分和多项选择题18分)40分,主观题60分,试题覆盖知识面较广。本次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突出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比如22题材料题十分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18题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归纳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学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体考试学生存在的问题有:(1)有些同学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开卷时间是65分钟,个别同学30分钟就答完了(监考时发现)。答题速度过快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这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没有认真思考;而有些同学则速度过慢,有些问题没有答完整,甚至有个别同学部分题还放空白。如:古龙、潘哲锐、卜振华、刘炳昆、杜非洲。这反映了有些同学对政治复习不重视,看题不仔细,临时抱佛脚,因此影响了答题速度,影响了答题效率。

(2)有些同学卷面涂改痕迹很多。这部分同学应该先想好再作答,仍有个别同学答案答出框题外,如:赵米伦

(3)另外,本次考试还有出现特殊标记(如:箭头)的试卷出现,如:林伟哲、叶俊宏、吴浩峰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加强对答题技巧的指导。

(一)客观题

本次期中考的选择题比较简单,得高分的学生很多。总体而言,相对错得比较多的是2、11、16题。造成第2题错是因为学生对题干没理解清楚;造成第11题错是因为学生知识点不熟悉;造成第16题错是因为学生做题粗心大意,没看清题目要求。主要问题是:(1)学生审题较差,对客观题审题花的时间较少,

影响了得分率;(2)有些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答题失误。因此,课堂上有必要强调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于少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要求背诵过关。

(二)主观题

总体而言,本次简答题18、20的答题情况比较不好。

1、基础知识没有很好过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如20题,少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无法与书上知识挂钩,就题答题,完全与教材的知识点脱离,导致失分率比较高。以及19题,问题也明确提问解决如何成为学习的管理者,但大多学生也没按照书上知识点来回答,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好课本里的基础知识,且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薄弱。

2、答非所问,一些学生不理解题意抄书上与题意无关的内容。比如第22题,问题问的是“当我14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这种看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很多学生直接从材料中摘抄答案,甚至有些学生所列的答案和材料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两个结合:一是课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二是课本内容与题目材料内容相结合。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学科培优辅差计划)

政治是初一新生面对的新科目,很多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做题技巧也有待积累,所以针对这次期中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进一步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识记。

2、教会学生答题技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答题理论与实际脱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平时上课,特别是讲授练习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要教会学生答题方法与答题的规范性。

3、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如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

4、思想动员工作要加强。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不好一些科目,但我们相信只要他们想学,是能学好政治的,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加

强对这些学生的动员,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学好了,对优秀生和中断生都会有很大触动,更会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科教学注重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效益是始终是最为根本的着眼点。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一、考核范围及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考查的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1-5课的教学内容,本次期中考卷有二大类题:单项选择题10分,非选择题40分,试题覆盖知识面较广。本次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突出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比如13题材料题十分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14题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归纳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学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体考试学生存在的问题有:(1)有些同学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试时间是90分钟,个别同学30分钟就答完了(监考时发现)。答题速度过快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这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没有认真思考;而有些同学则速度过慢,有些问题没有答完整,甚至有个别同学部分题还是空白,这反映了有些同学心理上对政治复习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

(2)有些同学卷面涂改痕迹很多。这部分同学应该先想好再作答,应试技巧有待训练;还有个别同学答案答出框题外,不符合答题要求。

(3)另外,本次考试还有出现特殊标记(如:箭头)的试卷出现,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加强对答题技巧的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本次期中考试的选择题比较简单,得高分的学生很多。总体而言,相对错得比较多的是2、4、7题。造成第2题错误是因为学生对题目没理解清楚;造成第4题错误是因为学生知识点不熟悉;造成第7题错误是因为学生做题粗心大意,没看清题目要求。主要问题是:(1)学生审题较差,对客观题审题花的时间较少,影响了得分率;(2)有些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答题失误。因此,课堂上有必要强调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总体而言,本次简答题11、13的答题情况比较不好。

1、基础知识没有很好过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如11题,少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无法与书上知识挂钩,就题答题,完全与教材的知识点脱离,导致失分率比较高。以及13题,大多学生也没按照书上知识点来回答,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好课本里的基础知识,且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薄弱。

问答题12题大题,所有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记忆不够,不能用知识点作答,找不到关键点所以都有失分状况。

分析说明题14题主观性较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90%学生不丢分,情况较好。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两个结合:一是课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二是课本内容与题目材料内容相结合。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针对这次期中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进一步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识记。

2、教会学生答题技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答题理论与实际脱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平时上课,特别是讲授练习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要教会学生答题方法与答题的规范性。

3、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如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

4、思想动员工作要加强。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不好一些科目,但我们相信只要他们想学,是能学好政治的,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动员,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学好了,对优秀生和中断生都会有很大触动,更会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科教学注重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45分钟的效益是始终是最为根本的着眼点。

2016-4-28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佘高勇 2016-11

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试卷,认真进行了成绩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题型、题量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50分;简答题5个,共20分,辨析题10题,共20分,材料分析说明题两个共10分。

2、试题特点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单项选择第一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虚荣、成熟、自负及自尊的概念,不熟悉它们的表现。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及国内外重大时事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14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四、五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三题,有学生审题不仔细,很多学生没能按照提示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小明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

三、对今后教学设想。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1)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重点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内容,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注重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注重能力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思想品德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3、加强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根据水竹中心校初中教研组安排,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科目期中考试抽测, 初一年级两个班共122名学生参试,初步达到预期目标,现把有关情况向教研组作简要汇报,请领导给予指导。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采用的《创新成功学习同步指导》附带的考卷,满分:100分。试卷难度适中,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观题包含单项选择题(15小题,分值30分),判断题(5小题,分值10分);主观题包含简答题(3小题,分值18分),材料分析题(3小题,分值37分)。

二、考试情况分析

1、整体成绩较之以往普遍有所提升:七年级(13)班参试59人,总分3647分,均分61.81分;七年级(14)班参试63人,总分3899分,均分61.89分。

2、13班优生数(80分以上)8人,合格人数38人,合格率为38/59=64.41%

14班优生数6人,合格人数40人,合格率为40/63=63.49%。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考试不仔细,马虎大意现象普遍;如22小题简答题,课本上的原题,学生在翻书的时候不够仔细,白白丢分,实在可惜。

2、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定义、概念之间混淆模糊,答非所问;

如选择题15小题,材料题26小题,自信与自尊的概念不分,自负与虚荣不明。

3、基础题得分率不高,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和对策

1、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围绕教材。

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着力提高教学实效。处理好能力与基础的关系,知识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培养能力是不可能的,新课程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力求使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网络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建议过好单元基础知识关,过好巩固落实基础知识关。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有针对性的加强题型研究和题型训练。

加强题型训练,提高针对性。要帮助学生学会在材料提取有效的信息,寻找答题的思路。在整个主观试题训练中要着重思维训练,辨证思维训练。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推理的合理性。

在客观题上,要落实基础知识,牢记基本观点,这是学生解好题的前提。在教学实际中,可通过限时训练等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通过分析评卷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归纳解题技巧,减少失分。

在主观题上,在教学中要进行适量的训练,提高学生获取和提炼

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归纳说明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强题型研究,如图表题,文字材料分析题,探索解题规律和技巧,提高得分率。

3、加强优生培养,减少低分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尖子生,在提高学生学科优势的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低分学生,要与学生作好有效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并作好跟踪监督,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分析今后要做好跟踪学习,查找原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制定学习目标,争取减少低分学生。

2016年11月26日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5]

一、试题结构及特点:

本次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0个选择题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考查范围为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二、三课的内容。该试卷涵盖第一、二、三课所有基础知识,而且考查范围广泛,但试题难度不大,能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能很好地考查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够难易结合。

2、试题具有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涉及到情绪、诱-惑、情趣、违法犯罪等多个学生生活的层面和领域。学生答题时,可以不拘于课本的原话,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的真正特点,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抒写心里的想法。

3、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鲜活,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体现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有利于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为159人。全年级的平均分为66分,最高分98,最低分

从三个班的成绩情况来看:三班稍好,一班仅次于三班,二班最差,学生的差距有些过大,在本班级内也是两极分化严重,成绩与平时的课堂反应成正比,各班的成绩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选择题部分:学生中有6位同学选择题完全正确,可以得到满分30分,有30%以上的同学可以得到24分以上。问题较普遍的是第7、8、9题,部分学生选项理解错误,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如第10题考查我国法律的特征,

个别学生认为“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也是正确的选项,他们主要是没考虑本题事例与此选项无关而理解有误。

非选择题部分:第一题3个小题是同步学习上的,刚做完,得分率较高。第二题不良诱-惑的危害,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在知识点的第8题和第9题,这两道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答出,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不会背,乱答,失分较多。第三题高雅情趣的意义,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在知识点的第5题和第7题,这两道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答出,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不会背,乱答,失分较多。第四题第一小题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部分同学不会归纳;第二小题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过程说明什么道理,在知识点的第11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答出;第四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在知识点的第9题和第11题,可结合起来回答更全面,部分同学不会背,失分较多。

总之,根据学生得分情况看:从学生的角度看,只要把老师归纳的知识点背熟并且会理解,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点落实得不够好,在平时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误解,知识点不熟悉,课本内容记忆模糊,导致答案很空,有的学生整张试卷都用自己的话来写,完全放弃课本知识点的运用,出现空话大话连篇的现象;

(2)知识点联系实际的运用: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于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选取有效的角度,找不到答题的突破口,因此,答案要么生搬硬套,乱写一通,要么缺乏条理性,想到哪个知识点就写哪个知识点;

(3)答题语言:规范性差,口语化严重,学科术语缺乏。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这份试卷再次反映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该让学生背的还是要背,重点是抓落实,抓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是重点。

2、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从本次的考试中,再次暴露出了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书写方面的缺点,归纳如下:

A、字迹太潦草。很多学生的书写极其不工整,字迹潦草,连选择题的ABCD都写的不清楚,部分试卷出现阅卷老师难以批改的现象,因此我建议,今后要积极配合语文老师,抓好学生的书写,多练字。

B、不能分点作答。很多学生在做简答题的时候,没有分点作答,因此整份答案就像在写散文,不能有效得分。

C、答案的逻辑性。部分学生存在答题缺乏逻辑性,想到什么写什么,在作文中体现得最明显。

3、培养学生知识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以及运用知识点来解答实际情况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每课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多做一些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简答题,练完之后讲评,然后课后再练。

五、下一步的建议与措施:

1、教师自身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尤其是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参,正确把握思想品德的学习目标和落脚点,以便正确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而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来进行教学。

2、教师知识面要广。在平时就要注意多学习,多接触,多了解,尤其是要关注近期国际国内要闻,以便结合教材所教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指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多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扩展知识面。让同学们注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所发生的事例,理解教材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考多动手,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时事,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良好习惯,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要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改变轻视政治的心态,改正“反正政治很简单,平时听不听无所谓”的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认真听,勤思考是基础,课后多看书,多理解是关键,多关心时事,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是做好开放性试题的必要手段。

5、要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要指导学生注意答案的条理性,要遵循基本的认识规律,要分层回答,不能东拉西扯大量使用口语和所谓的大白话,正确使用政治术语。要指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要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教材,尽量使用教材中的语言。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总之,本次期中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扎扎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2016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八篇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2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材料问答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课本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所带六个班,总体成绩班级平均90分以上。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政治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1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审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

(3)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学生回答主观题不够规范,随意性强。有的学生答题时想到那写到哪,缺乏层次,语言逻辑性差,不懂政治术语的运用,口语化严重。

四、改进措施

1、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在记忆的全面准确上多下功夫。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良好习惯,要能把所学的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 2

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政治概念和理论全面、完整回答问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7、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3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篇2]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20分钟。政治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材料问答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课本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共个班,总体成绩平均60分以上。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政治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

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审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

(3)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学生回答主观题不够规范,随意性强。有的学生答题时想到那写到哪,缺乏层次,语言逻辑性差,不懂政治术语的运用,口语化严重。

四、改进措施

1、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在记忆的全面准确上多下功夫。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良好习惯,要能把所学的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政治概念和理论全面、完整回答问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7、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篇3]

一、试题结构及特点:

本次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0个选择题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考查范围为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二、三课的内容。该试卷涵盖第一、二、三课所有基础知识,而且考查范围广泛,但试题难度不大,能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能很好地考查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够难易结合。

2、试题具有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涉及到情绪、诱-惑、情趣、违法犯罪等多个学生生活的层面和领域。学生答题时,可以不拘于课本的原话,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的真正特点,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抒写心里的想法。

3、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鲜活,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体现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有利于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为159人。全年级的平均分为66分,最高分98,最低分

从三个班的成绩情况来看:三班稍好,一班仅次于三班,二班最差,学生的差距有些过大,在本班级内也是两极分化严重,成绩与平时的课堂反应成正比,各班的成绩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选择题部分:学生中有6位同学选择题完全正确,可以得到满分30分,有30%以上的同学可以得到24分以上。问题较普遍的是第7、8、9题,部分学生选项理解错误,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如第10题考查我国法律的特征,

个别学生认为“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也是正确的选项,他们主要是没考虑本题事例与此选项无关而理解有误。

非选择题部分:第一题3个小题是同步学习上的,刚做完,得分率较高。第二题不良诱-惑的危害,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在知识点的第8题和第9题,这两道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答出,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不会背,乱答,失分较多。第三题高雅情趣的意义,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在知识点的第5题和第7题,这两道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答出,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不会背,乱答,失分较多。第四题第一小题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部分同学不会归纳;第二小题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过程说明什么道理,在知识点的第11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答出;第四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在知识点的第9题和第11题,可结合起来回答更全面,部分同学不会背,失分较多。

总之,根据学生得分情况看:从学生的角度看,只要把老师归纳的知识点背熟并且会理解,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点落实得不够好,在平时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误解,知识点不熟悉,课本内容记忆模糊,导致答案很空,有的学生整张试卷都用自己的话来写,完全放弃课本知识点的运用,出现空话大话连篇的现象;

(2)知识点联系实际的运用: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于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选取有效的角度,找不到答题的突破口,因此,答案要么生搬硬套,乱写一通,要么缺乏条理性,想到哪个知识点就写哪个知识点;

(3)答题语言:规范性差,口语化严重,学科术语缺乏。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这份试卷再次反映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该让学生背的还是要背,重点是抓落实,抓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是重点。

2、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从本次的考试中,再次暴露出了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书写方面的缺点,归纳如下:

A、字迹太潦草。很多学生的书写极其不工整,字迹潦草,连选择题的ABCD都写的不清楚,部分试卷出现阅卷老师难以批改的现象,因此我建议,今后要积极配合语文老师,抓好学生的书写,多练字。

B、不能分点作答。很多学生在做简答题的时候,没有分点作答,因此整份答案就像在写散文,不能有效得分。

C、答案的逻辑性。部分学生存在答题缺乏逻辑性,想到什么写什么,在作文中体现得最明显。

3、培养学生知识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以及运用知识点来解答实际情况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每课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多做一些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简答题,练完之后讲评,然后课后再练。

五、下一步的建议与措施:

1、教师自身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尤其是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参,正确把握思想品德的学习目标和落脚点,以便正确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而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来进行教学。

2、教师知识面要广。在平时就要注意多学习,多接触,多了解,尤其是要关注近期国际国内要闻,以便结合教材所教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指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多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扩展知识面。让同学们注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所发生的事例,理解教材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考多动手,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时事,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良好习惯,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要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改变轻视政治的心态,改正“反正政治很简单,平时听不听无所谓”的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认真听,勤思考是基础,课后多看书,多理解是关键,多关心时事,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是做好开放性试题的必要手段。

5、要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要指导学生注意答案的条理性,要遵循基本的认识规律,要分层回答,不能东拉西扯大量使用口语和所谓的大白话,正确使用政治术语。要指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要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教材,尽量使用教材中的语言。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总之,本次期中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扎扎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篇4]

一、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下册一至五课的内容,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类。试题分布合理、难度适中,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能力。

选择题是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还有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总体来说,这一部分的难度很大,特别要注意的是符合型选择题,选项增多,组合方式不是很固定,需要学生花费更大的精力来完成,同时,有许多知识陷阱题,学生容易出错。

非选择题总的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由于理论性较强,背诵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容易出错。

二、 成绩分析

一班有21名学生选择题能拿到40分以上,还有2名同学得了满分50分,非选择题有11名学生得了30分以上,其中王淼、李天琦、陆晓彤、李建钊、陈红羽、马馨雨在这部分得了35分以上。

二班有24名学生选择题能拿到40分以上,还有1名同学得了满分50分,非选择题有15名学生得了30分以上,其中鲍春鹤、韩东月、高珊珊、王月琳、单斌、曲云鹏、车纪辰在这部分得了35分以上。

三班有8名学生选择题能拿到40分以上,还有2名同学得了满分50分,非选择题有10名同学得了25分以上,其中田蕊得了34分。

四班有12名学生选择题能拿到40分以上,其中吕影鑫同学得了48分。非选择题有8名同学得了25分以上,其中付安宁、吕影鑫得了30分以上。

三、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

1、部分同学基础不过关,1题、13题,是对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的考查,有53%的学生出现了错误。

2、反复强调的出错率高,10题、12题这两道题是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在这两道题上仍有55.6%的学生出现了错误。重点题目一错再错的情况,说明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及复习不认真。

3、知识迁移能力差,3题、9题、16题这都是对基本知识的迁移就能够达到的,只有少数学生迁移能力强,能够达到要求。这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不仅要学会还要学透,更要会应用。

4、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7题、26题都是考查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其实也就是变相迁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将这部分加以解决,这需要平时的基础过关,还要多加练习加以提高!

四、 学情分析

一班:从课堂表现上看,开学以来85%的学生 能跟着老师思路,保证作业足量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比较好,总的来说,班级的学习氛围要比上学期浓,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但部分学生上课也有溜号现象,比如:刘鑫宇、梁伽程,他们两个属于思想上较懒惰的学生,虽然脑瓜好使,但由于习惯不好,成绩一直都很愁人!也有平时感觉自己还不错,各部分都掌握而且能够运用了,但是只要一落笔就出现问题的,比如:井维煜、王瑶函,这还需要从态度上加以纠正从而培养习惯。本班有几名名同学课下预习不到位,作业完成偷工减料,上课也不能完全集中,如:徐彤迟蔚、梁伽程、周继楷,上课讲过的改错还能出现错误,基础也相对薄弱,在班级有点跟不上。从这次考试看,有些同学的成绩较上次有明显的提高,如李千辰、刘霖,说明他们以从思想上已经认识到了本学科的重要性。本班整体情况较上学期有所改善,但个别同学仍要从培养学习习惯做起!

二班:从课堂的表现上来看,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认真自觉的听课、写作业、主动积极的学习,基础部分的知识没问题,但是涉及到拓展加深的部分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只有少之又少的学生能够达到要求。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有懒散现象,老师一不注意就开小差,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进一步培养学习态度,纠正学习习惯。成绩还是可以提一提,基础进一步打的扎实些,适当的增加些难度。本班31人,只有两人在60分以下,后面的拖累不大。从练习上看,练习完成情况是这几个班级当中最好的,学生基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但也不排除有极个别同学蒙混过关的现象。

三班:从课堂的表现上看,本班课堂教学秩序还可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听课,但有个别同学不仅自己不能专心听课而且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如:邱杨、杨孝宇,但开学以来,也有由不学习到学习的学生,如:付安然,虽然这次他也只是打了66分,但是相信只要他坚持住,在第二次月考时一定可以更好,我也和他进行了谈话,对他进行了鼓励,很期待他的进步。这些同学也有个别基础较好、成绩不错的学生有溜号的现象,或者受个别同学影响而无法听课的状况,如李鑫蕊、王泽轩。从作业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但仍有几个顽固分子多次不交作业,或者交上来也都是空白,或是胡编乱造,对于这样的学生还要严加管教,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班:从课堂表现上看,本班的课堂纪律不好,虽然50%的学生还是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但是有个别同学的行为还是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学习气氛,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就莫名的笑得无法控制,课堂时间常常被组织纪律所占用。如衣荣金、郭睿,这都是比较让人头疼的分子。开学以来,还有个别同学明显不在状态,看似在学习、听课,实质上心思早已不在课堂上,如:段雪萍、谭立超、赵云。但也有个别学生有态度转变的态势,如付安宁,以前上课总是会不能专心,现在不仅可以认真听课,偶尔还会主动要求答题,这次成绩也终于到了及格线。从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很好的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但也有老师都讲过了,学生的资源与评价还是没有改正的情况,而且是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只能在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来督促其学习。

五、改进措施和教学打算

初一的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政治知识,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准备,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遗忘率高,效率低,各班学科后进生人数偏多,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接下来我将全力以赴,按学校要求,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竭尽所能,切实可行地开展学法指导,固强扶弱,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具体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1、夯实基础,寻找突破口,全面提高成绩。

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政治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积极进行课前和课后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与同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

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把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打好基础。

加强平时检测,落实好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细化知识点,注意知识点的比较与联系,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强辅导,使他们更快地取得进步。

2、做好各层次学生的帮扶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把精力放在中等生的提高及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在掌握好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他们做大题的能力,及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同时要在平时提高听课效率,及时复习所学的政治知识,为初三的学业水平测试做好准备。由于后进生人数较多,因此配合班主任先抓好课堂上遵守纪律,适当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使他们

树立目标,逐渐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做人的道理,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多鼓励他们。深入到学生之中,收集各种或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调整教学。

3、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初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预习和勇于发问的良好习惯。

4、努力提高师德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

本学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教,而且要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希望经过接下来的学习能将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提上来,将基础差的学生的基础打的坚实一点,为初三教学以及学业水平测试做好准备。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篇5]

一、基本情况简析:见附表

二、考核范围及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考查的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期中考卷有二大类题:客观题(单项选择题22分和多项选择题18分)40分,主观题60分,试题覆盖知识面较广。本次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突出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比如22题材料题十分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18题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归纳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学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体考试学生存在的问题有:(1)有些同学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开卷时间是65分钟,个别同学30分钟就答完了(监考时发现)。答题速度过快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这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没有认真思考;而有些同学则速度过慢,有些问题没有答完整,甚至有个别同学部分题还放空白。如:古龙、潘哲锐、卜振华、刘炳昆、杜非洲。这反映了有些同学对政治复习不重视,看题不仔细,临时抱佛脚,因此影响了答题速度,影响了答题效率。

(2)有些同学卷面涂改痕迹很多。这部分同学应该先想好再作答,仍有个别同学答案答出框题外,如:赵米伦

(3)另外,本次考试还有出现特殊标记(如:箭头)的试卷出现,如:林伟哲、叶俊宏、吴浩峰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加强对答题技巧的指导。

(一)客观题

本次期中考的选择题比较简单,得高分的学生很多。总体而言,相对错得比较多的是2、11、16题。造成第2题错是因为学生对题干没理解清楚;造成第11题错是因为学生知识点不熟悉;造成第16题错是因为学生做题粗心大意,没看清题目要求。主要问题是:(1)学生审题较差,对客观题审题花的时间较少,

影响了得分率;(2)有些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答题失误。因此,课堂上有必要强调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于少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要求背诵过关。

(二)主观题

总体而言,本次简答题18、20的答题情况比较不好。

1、基础知识没有很好过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如20题,少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无法与书上知识挂钩,就题答题,完全与教材的知识点脱离,导致失分率比较高。以及19题,问题也明确提问解决如何成为学习的管理者,但大多学生也没按照书上知识点来回答,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好课本里的基础知识,且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薄弱。

2、答非所问,一些学生不理解题意抄书上与题意无关的内容。比如第22题,问题问的是“当我14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这种看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很多学生直接从材料中摘抄答案,甚至有些学生所列的答案和材料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两个结合:一是课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二是课本内容与题目材料内容相结合。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学科培优辅差计划)

政治是初一新生面对的新科目,很多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做题技巧也有待积累,所以针对这次期中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进一步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识记。

2、教会学生答题技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答题理论与实际脱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平时上课,特别是讲授练习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要教会学生答题方法与答题的规范性。

3、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如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

4、思想动员工作要加强。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不好一些科目,但我们相信只要他们想学,是能学好政治的,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加

强对这些学生的动员,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学好了,对优秀生和中断生都会有很大触动,更会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科教学注重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效益是始终是最为根本的着眼点。

2016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第九篇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本次期中考试是学生升级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正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观察、思维、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主客观题型相结合,内容丰富,试卷主要覆盖了前六个单元阶段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点语法各项目,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整套试题难易适中,面向多数学生,起到了达标检测的作用。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选择题方面主要是一些基础短语记忆不深刻;阅读理解还是不能充分依据上下文弄明白意思,今后仍需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书面表达主要是平时课文句子的积累,仍需加强课文理解记忆。

鉴于以上情况,下一步教学确立以下具体改进措施:

1.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起始年级开始就重视双基知识的积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抓好课外补差,减少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它需要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四十五分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每位学生争相开口,从课堂交际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它需要我们教师加强补差,不放弃每个差生,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尽量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学了以后能正确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加强英语授课的素养,广泛运用流利的英语课堂用语,来营造英语环境和学英语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英语表演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以此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的能力。

4.强化听读训练,努力培养语感。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听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课外还要多选用一些内容健康,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并存的短文来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总之,针对本次检测结果,除了上述一些需改进的地方之外,也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探索、发现、改进。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篇2]

期中考试后到现在将近一周的时间了,我把所教两个班学生的分数又看了一遍,仔细想想学生的分数不高的原因,觉得自己有许多地方做得实在是有欠缺。

一、 平时我对学生很严厉,如果学生不能够回答出我在上课反复强调的知识,我会厉声呵斥他们。如果学生不能按时背好所背的课文,我会让他们放学后留下来背好,上课不允许讲无关的话,思想不能开小差,看起来这很有道理,作为教师,就应对学生严加管束,但太严了也会有负面影响,比如有位学生因为开小差了,你再三强调的知识他又不知道,如果他来问你这个问题,你会为他解答吗?我是会的,但他却不会来问你,为什么?因为他怕你骂他,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其实“严”在于一个度,我似乎没有把握好这个度

二、 应该每天听写单词和词组,可单词和词组是学生最头痛的事,学生们都说他们记不住,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学生两极分化的明显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没过好词汇关,这些学生记单词只会死记硬背,但不会读,这样是学不好英语的。因此,一定要注重课堂词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单词的方法,按读音规则认读、记忆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当学生感悟到记单词不再困难时,他们的英语学习也就迈出了很可喜的坚实的基础一步,他们对英语学习才会真正感兴趣。

三 、 这次考试学生听力丢分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

加强学生听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听的习惯的培养。课外还要多选用一些内容健康,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并存的短文来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 实行分层次教学,降低对差生的要求,比如让成绩好些的学生背课文时,其他学生能读熟就可以了,检查单词和词组时,要求差生写对一半就算优秀,这样他下次会背单词背的更好!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有成就感,逐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做好补差工作,缩小两极分化, 从测试情况看,英语学习已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由于知识点的深化,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多种内外在因素,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一定要通过我、家长、包括学生本人的不懈努力,力争减少差生,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上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我真正的去爱他们关注他们,及时做好补差辅导工作,尽可能缩小两极分化,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六、 平时上课讲课速度快,因为不快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但快了会有效果吗?我把知识进行整合了吗?上课的效果重要还是进度重要呢?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所教两个班的英语成绩会前进一大步!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篇3]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对于七年级五班这次考试成绩我不是很满意,特作以下反思与>总结:这我是第一次使用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自我检测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单元话题也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确实是一套很好的教材。难点是:词汇量大,学生记单词的任务重,易引起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应注意到: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我都从差生入手,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优生的情况,给他们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加强课外辅导、个别辅导。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成绩不稳定,容易忽高忽低,与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虽然很象用功的样子,但是实际没有专心,记忆就不牢固。需要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写作能力上不去,课文、句型虽然会背诵会默写,但实际运用能力差,需要平时注意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篇4]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对于七年级五班这次考试成绩我不是很满意,特作以下反思与总结:这我是第一次使用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自我检测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单元话题也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确实是一套很好的教材。难点是:词汇量大,学生记单词的任务重,易引起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应注意到:

一、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我都从差生入手,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优生的情况,给他们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

2、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 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 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 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 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加强课外辅导、个别辅导。

三、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成绩不稳定,容易忽高忽低,与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虽然很象用功的样子,但是实际没有专心,记忆就不牢固。需要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写作能力上不去,课文、句型虽然会背诵会默写,但实际运用能力差,需要平时注意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安琪丽

2016-5-7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622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