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脉轮修炼

脉轮修炼

2016-12-19 11:20: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脉轮修炼(共5篇)拙火与脉轮修练拙火与脉轮修练发布: 2010-02-06 | 来源:无限心灵网 |昆达里尼灵量 (Kundalini 昆达里尼 ):梵文本义为『卷曲』,她是人体灵性的重要部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叫荐骨 ( 骶骨 ) 腔内卷曲成3圈半的能量。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此沉睡的潜在...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脉轮修炼》,希望能帮助到你。

拙火与脉轮修练
脉轮修炼 第一篇

拙火与脉轮修练

发布: 2010-02-06 | 来源:无限心灵网 |

昆达里尼

灵量 (Kundalini 昆达里尼 ):梵文本义为『卷曲』,她是人体灵性的重要部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叫荐骨 ( 骶骨 ) 腔内卷曲成3圈半的能量。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此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 和提升,并通过其上的五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和头盖骨,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可以在体内流通,令人达至『自觉』的境界,建立『瑜伽』状态(即中国人所说『与天地同流』、『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同时,进入真正的静坐,即无思虑但有知觉的入静状态 (Thoughtless awareness),在这种境界中静坐,我们只能觉知『当下此刻』,一切过去与将来的思想和忧虑都不复存在,大脑平静下来,领略无可名状的喜悦,从而获得内在的平安、身心康泰。到那阶段练习者的手掌会发展出一种新的知觉,能显示相应能量系统的状况;只须简单的方法,即能作出相应的改善

海底轮

海底轮是七轮中最下方的轮脉,同时也是最基础的轮脉。它是人体整个能量系统的根,所有的能量都经由海底轮出发。在瑜珈学派的理论当中,把它描述为拙火(kundalini)沉睡之处,一旦拙火苏醒,便会沿著中脉上升到达顶轮。此轮在气场上观察到的颜色为深红色,在肉体层面掌管生命力,所属的腺体为肾上腺;在心理情绪层面则为安全感、存在感。

从肉体层面来讨论,我们先从其所属的腺体──肾上腺谈起。 肾上腺的分泌物主要就是使体内的细胞得以进行氧化作用的激素。换句话说,它决定了细胞是否燃烧营养素创造其活动所需的能量,浪漫一点的说法,就是它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是否燃起生命之火重要元素。

肾上腺素调节神经系统的能量(在脑和神经组织中磷的氧化作用)、体力和热量(肌肉中碳的氧化作用)、肝与肾的氧化排毒作用、以及细胞内部的氧化作用,同时也掌管红血球与白血球的数量和免疫系统的程度等等。在医院当中,若病人休克、心脏衰竭,急救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施打肾上腺素,来强化身体的生命力。所以海底轮在肉体层面来说,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生命力的来源。因为肾上腺素分泌的平衡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充沛的活力和精力,同时也影响了这个人的体魄和生活态度。 肾上腺分泌较旺盛的人,比较有活力,敢於冒险,同时也比较乐观和自信,反之亦然。

海底轮在心理情绪层面主要影响的是安全感与存在感。这里的安全感不是一般心理层面的安全感,而是一种近于对自我存在的信任。 由於海底轮的能量会经由双脚与大地取得连结,所以海底轮运作顺畅的人,会有一种「根植大地」(grounding)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具有稳定的力量,它支持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有能力独自的存活在大地之上,一种对自我存在的信任和确定。

如果一个人的海底轮受阻,以至於无法和大地取的连结时,它将无法确定自己有能力生存在实际的世界,或者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很深的恐惧和恐慌──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或者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空虚。 一旦失去对自己存在的信任感,所有的能量系统的轮脉都会扭曲,无法完全正常的运作,所以海底轮在情绪层面上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海底轮同时也掌管个人的主体性,也就是「我之为我」的确定感。

本我轮

本我轮主要掌管情感和性欲。当本我轮打开时,你的情感表达自如,而且表达时不会流于过度情绪化。你对于亲密关係採取开放态度。你感觉充满热情和活力。你对于性方面没有问题。

如果你通常感觉僵硬、缺乏情感或是常常面无表情,则本我轮尚未开启,你对于他人採取封闭态度。

如果本我轮过度活跃,你总是过度情绪化。你在情绪上将会过度依附你认为性感的人身上。

脐轮

脐轮主要掌管你在团体中的感觉。当脐轮活跃时,你感觉在掌控中而且有足够的自信心。

当脐轮不活跃时,你容易呈现被动和难下决定。你可能变成惟惟诺诺而无法取得你想要的。

如果此脉轮过度活跃,则你可能会有强烈控制欲和侵略性。

心轮

心轮主要掌管爱,善良等一般情感。当心轮打开时,你会具有同情心、友善,并且你会致力于和谐的人际关係。

当你的心轮不活跃时,你会冷漠和与人保持距离。

如果此脉轮过度活跃时,你的过度溺爱会令人窒息,并且通常你的爱背后有相当自私的理由。

喉轮

喉轮主要掌管自我表达和言谈。当喉轮活跃时,你将无障碍的表达你自己,你可以藉此而成为艺术家。

当喉轮不活跃时,你倾向不说话,你的个性倾向内向害羞。不说真心话可能会使此脉轮封闭。

如果喉轮过度活跃,你容易太过多话,通常喜欢掌控谈话以致于使人们无法接近你,因为你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三眼轮

三眼轮主要掌管洞察力和视觉化能力。当此脉轮活跃时,你会有很好的直觉,并且喜欢幻想。

如果此脉轮不活跃,你倾向于依赖权威而非自己的思考。你可能会过于依赖信念而非理性批判。你甚至可能容易陷入迷惑。

如果此脉轮过于活跃,你可能活在幻想的世界中,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幻觉。

顶轮

顶轮主要掌管智慧及和世界为一体的感觉。当此脉轮活跃时,你会倾向没有偏见,并且十分意识到此世界和你的存在。

如果此脉轮不活跃,你将不会察觉到精神世界的存在。你可能在思考十分受限。 如果此脉轮过度活跃,你将可能过度思考事物。你可能对于精神世界追求过度热中并解忽略你身体的需要。

一些开启脉轮步骤的建议

开启脉轮的正确次序一般是底部的脉轮往上一一开启。所以你必须确认你的海底轮开启后,然后你继续开启本我轮,然后脐轮,然后心轮,然后喉轮,然后三眼轮,最后才是顶轮。

海底轮能量是脉轮的根基,当海底轮打开时,你会有安全感和感觉受欢迎。当海底轮能量足够时,你会有自己安全领域的感觉。

只有当你有安全感和受欢迎时,你才能近一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性慾,也就是发挥本我轮的能量,本我轮通常指的是一对一的情感表达。下一步当你能察觉自己所的想法和好恶时,你就是发挥了脐轮的能量,脐轮主导对自我喜恶的觉察。下一步当你能察觉不同人群之间的喜恶时,可以和他人发展友谊的关係时,也就是发挥了心轮的能量。心轮若有足够的能量,则可以平衡脐轮的追求自我喜好的侵略性质。下一步当你和他人间的关係存在时,你便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就是发挥喉轮的能量。下一步当你可以充分表达自我意见时,你开始独立思考,你便会发展洞察力,也就是发挥三眼轮的能量。当上述这些脉轮的能量充足后,你就可以准备开启顶轮,顶轮的开启将帮助你发展智慧,自我觉知和对大我的觉知。 你在哪个脉轮的开启上花多长时间,是你自己必须去觉察而决定的。注意自己的感觉变化,注意自己行为改变会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当你练习脉轮冥想时,虽然你会马上感觉到冥想所带来的好处,但是要打开一个一个脉轮,并且维持其能量,通常需要数年或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脉轮测验可以帮助你决定哪些脉轮需要打开。但是不要单独依赖此测验的结果,你应该也从其他方面广泛了解脉轮的涵义。

最重要的是觉察你自己所处的状态。要发展这种觉察力,冥想是很好的方式,特别推荐的是Vipassana式的冥想。打开脉轮的次序并非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最重要的是你能觉察到这些能量带给你的改变。

情绪如何影响脉轮

情绪状态如果运作不正常,将使其对应脉轮呈现不活跃或封闭状态。Anodea Judith在他的书"Eastern Body, Western Mind"中将不活跃的脉轮称为身体中"恶魔",这些"恶魔"让身体原本的"权利"丧失了作用。

1.海底轮(Root Chakra)

恐惧

有权利存在当下的感觉

2.本我轮(Sacral Chakra)

【脉轮修炼】

罪恶感

有权利去感受

3.脐轮(Navel Chakra)

羞耻

有权利去行动

4.心轮(Heart Chakra)

哀伤

有权利去爱和被爱

5.喉轮(Throat Chakra)

说谎

有权利说和听实话

6.三眼轮(Third Eye Chakra)

幻觉

有权利去看

7.顶轮(Crown Chakra)

依附

有权利知道

顿悟的刹那,心脉轮必是开的
脉轮修炼 第二篇

顿悟的刹那,心脉轮必是开的(南师开示)

2007年9月末学率团赴庙港太湖大学堂拜师时,

南师曾作如下的开示:

?一个人在?开悟?的那一刹那,身体中的?心脉轮?,一定是打开的,因为身、心是互为因果的,?开悟?在心里上是一个极大的认知与转变,?心脉轮?在那当儿, 必然会受影响而开开来了,反之,当色身的?心脉轮?打开时,也极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开悟?。如果一个人自认自己?开悟?了,尤其中脉的?心脉轮?从未打开过,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悟?了。至于?心脉轮?开了之后,由于修持不力,又合拢封闭了起来,不能保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心脉轮?是密乘所谓的?中脉?最重要的一环,?心脉轮?一旦能打开通畅了,整个?中脉?即使还没有完全通畅,但必也差不多了。这段文字说明了?心物一元?的道理。虽说气脉不是道,不可执着,但其理却不能不明,明而不执,方为上智。这又是不具门户之偏的生命科学之实证之一。容末学解说如下:

密宗执有,禅宗执空,述说不一,着重有别

密宗是依身起修,非常着重气脉修持之理, 南师在《如何修证佛法》中,曾说:‘…修密宗主要强调的是修气修脉,以达到成佛证果。气修不通,脉络转化不了,不能得定,就是所谓的:?中脉不通而言得定者,绝无是处。?’可见气脉修持是有其理论基础的。然而,有些密乘修行人,似乎把气脉当成唯一之道,拼命执着其上,修气、修脉、修拙火、修明点,反而忽略了?见性?应为其目标。或认为中脉通了,脉解心开,就必然是?明心见性?了,如此说法,未免偏于?唯物?了。

【脉轮修炼】

而禅宗对色身气脉之事,绝不多谈,着重于心性之解脱。禅宗公案中,禅师悟道的例子,多是在刹那间为某一外境或事件所引发,绝少提及其渐修的过程与色身随修的变化,仅着重于心性的一面,甚至于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悟?的突然,说来就来了,没有轨迹可寻,也无法复制,而且,悟了之后,就一了百了了,对悟后起修与保任,几乎都不着墨。令人感到?悟道?是不着边际的东西,无法捉摸,似乎也无从修得,愈弄就愈发糊涂了。

况且,禅宗公案中,有的并不是彻底的大悟,只是于刹那间偶见自性之光,但非究竟也。为什么?如何来检验?还得来自色身的征兆。 南师在《习禅录影》中曾言:?若气脉未通,虽有时可见自性光明一面,但如禅宗所谓孤光偶露,石火电光,只这样发一下而已,不能得正定,不能得正觉,不能证果。?故中脉未通,见道就不会彻底,真正能大彻大悟者,气脉必通。但是这些禅宗大德们,又绝口不提气脉之事,虽然目的是要众生不要着相于色身而修持,但完全将色身变化的事实隐蔽不说,当行者到达这一关口之时,就会有彷徨而不知所措的可能了。

禅宗与密宗修持的方法,一个重?物?,一个重?心?,所走的路径或许有异,各有其所执,亦各有所偏,其在修持的切入点不尽相同,但其结果的路子,

却必相同。但碍于宗派着重之别,而不愿多着墨于宗派主流教理以外的东西,更不愿为他说背书而作一圆融的解说,自古以来,门户籓篱,实在可惜。却苦了后世之行者,因而导致其可能之误解与无所适从啊!

生命科学,如实而言

南师必然看到自古而来的弊端,挺身而出,以一个显密圆通的过来人身份,把过去大德们都不愿讲的事实,宣示出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南师在《习禅录影》中又言:?倘真见性,气脉必通。二是一,一是二的,看你走那一条路。密宗他们是依身起修,所以讲这种话。禅宗不谈这个,但真明心见性,气脉也当然必通。?虽然殊途,却必同归。

当然,把真切的事实讲出来,也必然会倍受攻击,修密者认为他不够?密?,修禅者也认为他不够?禅?,把他当为大外道、大邪魔来看。这些风浪他老人家经历了一生,但他一概置之,问心无愧,我们今天才能因之而受惠呀!

心物一元,互为因果

深究其理,也不是完全说不清楚。简言之,即?心物一元,互为因果?也。虽说一切唯心,最初的物都是由心而来,但物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心,心物之关系,绝不是完全单向的,心彻底转了,物一定转,如物还没有转,是不够圆满的。若非显密圆融的过来人,是不敢下此定论的。真正的佛法,是没有门户之见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这也说明了,修成佛必须要具备三身成就,法身成就转化了?心?,报身成就转化了物质的四大,化身成就更进一步地?物?能随?心?而转、随?心?而生,自由自在。心与物都完全彻底转化了,方为圆满。故曰:?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脉轮疗法
脉轮修炼 第三篇

脉轮疗法

上海张居士火功推拿养生馆

在这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了解许多养生的方法,原因就是自己的身体非常的不好,所以才想去寻找一些简单而又方便的养生方法,在寻找了那么多之后,我发现一个一直被称为古印度的养生理念很错,它就是——脉轮疗法,我不断利用它帮自己养好一点自己的身体,现在我的身体虽然谈不上非常好,但也不错哦,至少不再像以前每天感冒了哦。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叫脉轮疗法的养生方法吧。

在古印度盛行的瑜珈术中,将人体分为七个能量中心,这七个能量中心以盘旋的轮状出现,名为七轮,分别是海底轮、脐轮、中轮、胸轮、喉轮、眉轮、顶轮。七轮是印度特有的能量运行路线,在气功与养生领域内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在脉轮疗法理论下,人的生理、情绪、理智、灵性、智慧无不受到七轮的调节与影响。注重物质的人,多受下面的四个气轮影响。而注重心灵的人,多受到上面三个气轮的影响,古老的七轮修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潜伏在海底轮的能量,使之沿“中脉”上行,穿透百汇穴,进入顶轮,达到天人合一、至高无上的境界。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七轮其实就是人体的七个气场,七轮里的中脉相当于中医中“督脉”,可控制调整人体十二经络的运行,从而调节脏腑功能,抵抗“六淫”的入侵。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七轮部位分别对应着人体重要内分泌腺体,从海底轮至顶轮,分别对应的腺体有性腺、肾上腺、胰腺、胸腺、甲状腺、松果体、脑垂体,修炼七轮其实就是维持人体七大内分泌腺体的正常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压力和种种亚健康状况. “脉轮疗法”起源于古印度,结合了印度七轮、瑜珈学说,融入了东方的中医经络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古印度脉轮养生理念与澳洲芳香自然疗法相结合的“720°脉轮能量配方"而将脉轮疗法与天然水晶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 有效调整人体身、心、灵、气四维一体全方位实效消除亚分健康,

··脉轮疗法是建立在瑜珈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中医学基础上。人体内最重要的物质就是灵热,而灵热流通的渠道就是脉管。人体内有三条最重要的脉管,就是左、中、右三脉. 三脉同出于海底轮,中脉位于脊椎管中向上直行,而左右二脉则从左右逆向环绕中脉向上,最后交汇于头顶处的顶轮。而中脉就是人体脊柱的椎管。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人体的脊柱共有24节,所有神经都起源于脊柱中的脊髓.脊柱是人体经络的交汇点,“脉轮疗法”的核心就是锻炼这根脊柱骨,使24节脊柱灵活畅通,从而打通人体脊柱最重要的左、中、右脉,使七轮能量 “畅通无阻”。脉轮疗法最为核心的灵魂技术“三脉疏通能量”,这个疗程就是协助我们打通人体最为重要的能量通道---“三脉”.任何一个脉轮能量不足,都要先打通三脉.

脉轮能量

一、什么是能量

能量就是推动宇宙中物质及生物各种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 能量是永恒存在的;如宇宙、矿物、生物、风、火、电、光。

2、 能量反应;

所有物质都具有分子能量,不少人也相信芳香疗法精油具有一种与人体能量相互作用的强大治疗功效。有人认为人体像“通了电”一样,会自动对芳香疗法精油之类的物质作出反应----“怡人(积极)的芳香对我有益,因此我的身心会自动对那些我天生就知道有益的事物产生积极反应。”

也有人认为,人类与天然植物物质之间存在基因链带,因为人类与植物有几百万年的依存关系----以植物为食粮和使用植物治病。还有人认为 ,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均精油能量,各

种能量(植物、石头、水、人类、动物等)都能影响人类的精神与肉体。能量学说有广泛的支持,包括有脉轮、色光学、贝曲花药、宝石、水晶以及灵气。

3、 能量是能相互转换的;

a·有机物体的主要构成元素;氧、氢、碳、能量是否充足决定于以上三个元素的燃烧和机能合作,人体也根据以上原理,获取宇中有机物的能量;

b· 自然界能量相互转换的化学分子结构(正负电产生电磁场);

c·宇宙中的光给予植物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人们通过提取植物红的精华而得到植物能量(阿米香树芳香能量精油,从植物体内吸取宇宙能量,给予人体补充);

d·矿物是经由天地灵气孕育多年,蓄积巨大内陆,通过爆发而得以释放,每块都携带着非凡的能量,如冷、热能量石。

二、何谓脉轮

脉轮是源自古印度梵文,意思指“轮子”或“旋涡”。亦即是指似轮子运行所产生的动力,沿着脊椎以垂直回转形式环绕头部及身躯,脉抡是我们的思想,感觉及激素内分泌腺的运送点。

··脉抡存在我们人体的外围,是一扇无形的气墙,亦是人与人之间的能量传送点。就像树干上的花朵,花与根相连接。当脉轮打开时,就好象敲起钟一样,你可以感觉到它的能量,虽然肉眼看不到脉轮,但仍然可以用手去感应到。当所有脉轮处于最平衡时,你可以感受到身体的健康及源源的生命力,而这些能量亦就是我们身体为何可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情绪直接影响脉轮的开关,而脉轮的光泽度及阻塞度亦关乎我们的心态。根据不同人的修行,脉轮可发展到大小不一,随着修炼、节制、纪律及自我发展,我们的脉轮可变成灿烂的光轮,将我们的身体、心灵感到舒畅。但相反,当我们情绪受到挫折时,它们就会变得黯然无光。

三、人体脉轮能量(七轮)

1、 脉轮能量疗法的基本理论;

脉轮能量疗法本身就是自然医学,在自然疗法领域相当著名。脉轮能量疗法主要根据古印度修行者的哲理引伸出古老的“生命知识”,把脉轮能量疗法应用于治疗疾病,目的是使人各部位的能量可以流畅。在西方医学普及的今天,印度人们采用此疗法来治疗许多生理及心理上的疾病,如呼吸道、关节疼痛、荷尔蒙失调、失眠、肠胃不适,既可以提升个人的免疫力,更可以促进身、心、灵(身体、意识、精神)的平衡;所使用的都是天然草药及特殊调配的脉轮能量精油。

··根据5000多年前留下的典籍中,有生命能量中心的慨念,这些生命能量亦指转动产生能量的轮,除印度外,古犹太教、北美印第安人、南美马亚?印加文化及佛教密宗都有类似的说法或文字记载;认为人体是一个发光体由7个脉轮相互串连,放出七彩的光芒,并与宇宙的能量相互流动形成一个特殊的能量场,叫做“发光能量场”。这个来自宇宙的能量由太阳以光是形式传到地球,经大地回收做利用而形成各种物质;人体也是由物质组成,拥有无穷的能量,并以能量的原始形态“光”来表现。古印度人深信,物质就是宇宙能量的化身,能量大小不重要,能量流动通畅才重要。

··这7个生命能量中心在理论中,更代表不同层次的知觉与意识。依现代的解剖学来看,这7个生命能量中心与身体的主要神经或血管沿着脊椎相对应。生命力起源于接近脊椎部最低位置的能量中心,并蕴藏于椎液中,流动于脊椎内,当它向上移动,通过7个主要的能量中心,然后从各能量中心分别连接到千百条能量途径,类似于中医的经络穴道。人体的五感及外界环境的土、水、火、风、乙太都与这些能量中心相连接。

2、 脉轮能量;

从生物学(biology)的角度来理解,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维

持体温等,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推动生物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生物体通过生化作用释放其中能量,然后被生物体直接利用于生命活动。这种化学能要通过atp(三磷酸腺苷)分子在酶的作用下变成adp的过程中释放出来,产生20。92kj/mol(前焦每摩尔)以上的能量;或者在能量的供应和酶的作用下,使adp变成atp,在这个过程中储存能量备用。不论那种生物,只有不断地获得能量,才能生活下去。

根据古代印度医学的记载,人体能量分为三脉七轮。平衡的能量可以很顺畅的以脉波传送,通畅的脉波能量,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传导顺畅,问分泌自然平行,各器官运作正常,如脉轮能量阻塞,连带的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运作,引发生理器官及情绪失衡,整侧脚麻痹、便秘腹泻,重则引起疾病、癌症或其他免疫系统的问题。脉轮能量疗法即为运用广大宇宙能量与滋生的共振,来消除身心压力,增强免疫力的最佳方法。

··我们可以经由脉轮接收和传达精神上的、社交上的以及性能上的能量。脉轮与脉轮之间的能量是互通的,越是真正有智能,身心灵平衡健康的人,越能打开全部脉轮。

3、 脉轮与七大分泌腺的关系

脉轮是所有能量从身体及放射出去的基本终结,他们是调整能量系统的动力,脉轮帮助身体分配能量到肉体、情绪、心理和精神的不同功能上,基本上都是透过内分泌与肉体各种功能连接。而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其分泌物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从而作用特定器官或组织。人体内主要的七大内分泌腺是性腺、胰腺、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垂体、松果体。七大内分泌腺由人体7个脉轮所支配,7个脉轮也分别控制着身体内的七大内分泌腺,脉轮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底轮(基地轮)与性腺相关

底轮位于脊柱的底部近会阴的位置,与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相关,影响睾丸、卵巢、腿部的正常功能。与其共振的色光为红色,音根是lam。

性腺对男性为睾丸,主要分泌雄性激素;对女性为卵巢,主要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底轮相关的形状是四方形,是为基础、能量之层建立在稳固地基之上,是物质层面的存活,诸如食物、饮水及睡眠等的基本要求,若其分泌不平衡,会出现下背痛、坐骨神经痛、静脉曲张、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当我们能控制低轮及逐渐掌握其能量时,有助我们协调体内的健康。同时更帮助我们在贯连其它脉轮时有更好的根基。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霸道、过度物质主义、冲动。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自卑心重、自我毁灭行为及惶恐惊慌。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表现自制、充满活力、健康。

·脐轮与肾上腺相关

脐轮位于盆骨、与肚脐下一点相对应,对生殖系统、肌肉系统、排泄系统都有影响,会出现经痛、便秘等症状。与其共振的色光为橙色。音根vam。

肾上腺分泌皮质激素,有抗炎症、抗过敏、抗病毒作用,还可以分泌性激素。与脐轮相关的形状是圆形球体,使创造力及性能量中心,是自我所在的地方,身体热情的源头。若此分泌不平衡,回出现消化机能器官病变,情绪失控、身心疲劳等。

脐轮寓意甜蜜美满;如快乐、性向、养育、动向及改变等都与此轮有关,启发我们从几蹦的生存意念到向往一些更美好的生活质素,使生存更具意义。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情绪不稳定、操纵欲强、沉迷色欲。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神经过敏、自我要求过甚、无理地感到内疚、冷淡及无能。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倍受信任、善于表达、有创意及能自我协调能力。【脉轮修炼】

·太阳轮与胰腺相关

太阳轮位于腰部的高度,与身上的太阳神经丛相连,包括消化系统、胃、肝等许多疾病(如溃疡、肠问题、沮丧),都可以对太阳轮中心进行自然疗法而消除。与其共振的色光为黄色,音根是ram。【脉轮修炼】

胰腺分泌腺岛素,胰腺分泌不平衡会有糖尿病、消化吸收不足、妇科问题、骨盆痛等。 透过强化及激励此轮的能量,我们可摆脱被别人拒绝、批评、排斥的恐惧,并在人群中建立其独特的个人形象。与太阳轮相关的形状是三角形/棱柱,是宝石之殿,将梦想转化成世纪的财富。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愤怒、控制欲、工作强、受批评。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过度介意别人的看法,害怕寂寞、缺乏安全感、经常希望得到保障。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有自主能力、随意及不受约束。

·心轮与胸腺相关

心轮位于心脏的高度,会影响胸腺及身体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它连接心、肺部的活动及循环系统。心轮能量失衡会导致胸腺分泌失调,从而免疫力低下,出现疾病。与其共振的色光绿色,音根是yam。

胸腺分泌胸腺素,使骨髓产生的淋巴干细胞转化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再经血液陷入淋巴结和脾等器官,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此分泌不平衡,会出现心、肺、器官疾病、乳癌、肩、手部不适。

与心轮相关形状,如浅碟般,是解开束缚,挣脱衣物来衡量成功的枷锁。心轮是掌管宽恕与关怀,以无条件的爱去接受其它人,亦同时自我接受和肯定。掌握心轮的能量令我们提高及认识另一种无穷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我们称为“爱”。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占有欲、有条件的爱、感情自制、流于戏剧化。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 害怕被拒绝、太投入地去爱、不值得被爱、自怜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关怀、无条件地爱、培育、向往无欲的神交。 ·喉轮与甲状腺相关

喉轮位于喉咙的底部,与喉咙、食道、嘴巴、亚茨、甲状腺、甲状旁腺有关,它对呼吸系统、支气管及整个发生结构都有强大影响,强化、回复、平衡喉轮能量,就会减少因甲状腺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与其共振的色光为蓝色,音根是ham。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可调节机体的基础代谢,兵营乡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尤为重要,次分泌不平衡,会喉咙沙哑、疼痛、情绪低落、手足无力。与喉轮相关的形状是星形,是纯洁、唤醒身体上发光的中枢。

如能掌握喉轮的能量,有助我们将自己的思维净化,从而可以是诚实地将自我的意见及感受自信地与别人沟通,达到真诚交往的愿望。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过度健谈、武断、自以为是、自大。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 自闭、不可靠、三心两意或善变。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善于沟通、满足、善于思考、充满艺术家灵感。

·眉心轮与脑下垂体相关

眉心轮位于额头的中央,影响脑下垂体及整个垂体内分泌系统。与其共振的色光为靛蓝色,音根为aum。

垂体分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垂体前叶分泌多种激素,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垂体后叶

无分泌功能,但其存与释放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功能会使血压升高,因此会出现头痛、眼痛、鼻子、耳朵不适。与眉心轮相关的形状如眼睛,是无限的力量,表达自我由心的神性。

掌握眉心轮能量能帮助我们将精神及心思集中在相关的事情上,令我们除了得到生理上的健康外,更能进入心灵之窗获得更高的智能及见解。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 过于逻辑性、武断、独裁、自大。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不自律、害怕成功、趋向精神分裂、没有远见。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魅力无穷、直觉强、不为物质所吸引、有非凡的感应力。

·顶轮与松果体相关

顶轮座落于头的顶部,影响着身体的整个神经系统及松果体功能,顶轮能量强弱直接会影响松果体分泌平衡与否。与其共振的色光为紫色,音根是aum。

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皮肤有关,此分泌不平衡,会出现心慌意乱、忧郁症、身心疲劳;皮肤上还会产生黑斑、粉刺、青春痘、暗疮等。与顶轮相关的形状是千瓣莲花,此脉轮的天赋为不再需要躯体的形式,与天地合为一体。

当我们唤醒顶轮时,便可被纳入时空,进入宇宙无尽空间,获取超自然的智慧和能量。 脉轮太张(转动过快)---- 精神异常、狂燥病、性欲混乱、沮丧失望、妄想/

脉轮闭塞(转动呆滞,甚至不动)------经常性疲劳、犹豫不决、没有归属感。

脉轮平衡(平衡,运转在应有速度上)------魅力无穷、创造奇迹(使生活丰盛、满足及和平)

由于七大内分泌腺与七轮息息相关,为了强化各个脉轮使各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功能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使用放行自然疗法精油按摩等自然疗法加强各脉轮的能量。

百会穴--头顶中中央 位置 相关内分泌腺体 松果体

脑下

垂体

喉核部

肾上

肚脐下性腺 内生殖器官、乳 迷迭香、罗勒、杜松、黑胡椒 两乳之腺 胸腺 甲状 脑 下腺、神经系统 耳、鼻及左眼 杜松、茴香、佛手柑、姜、黑胡椒、玫瑰、茉莉 大小脑及右眼、 相关器官 相搭配的精油 岩兰草、广藿香、檀香、乳香 眉眼眉间心轮 下位置 喉轮 支气管消化道、天竺葵、橙花、茉莉、迷迭香、喉咙、甲状腺、 香柏木、百里香、杜松、岩兰草 心、肺、神经、 玫瑰、茉莉、天竺葵、橙花、循环及免疫系统 香水树、莱姆、胡罗卜籽 胰脏,胃、肝胆, 洋甘菊、黑胡椒、姜、茴香 太肚脐肋阳轮 骨间 脐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
脉轮修炼 第四篇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 2013-12-21 点击关注 菩提树下

静坐入定方法

1.入禅定的条件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初禅的觉受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入定不是等待机会

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懂得怎么静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不懂修禅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2.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细、息细、乐受

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 ?

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出现时,你不要留恋在里面,要快点退出来。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当你发现身体快乐,心念变细,呼吸变细的时候,你就能在退出时观察它的变化。你会发现,心念变粗,呼吸变粗,快乐的感受在退。当乐受完全退时,你就快点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后再度集中于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来的觉受。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细,心念

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从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认识的道路,什么时候观察此三件事?时机(火候)就是当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时。

每次一静坐,你就要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初学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须坐一段时间,坐到乐受快出来了、没有杂念了、心念微细了、呼吸微细了,这时候快点退出来。一退出来了你就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这时你一定办得到。在入定过程要观察三件事在变化:心念、呼吸和乐受。

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

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乐受,你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初学者入初禅千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心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也就是说练习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就这样地加强定力。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了,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3.解除入定的障碍

刚才说修禅定有一些障碍。一个是五盖的烦恼,另外是身体的某些障碍。 气脉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关于身体的障碍,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在静坐的时候,身体里会有气的运转。就是说,当你精神专注在你所观的境时,你必然会全身放松。身体一放松,你身体的气就会运转起来。气功师会说是在练气功。其实不是,我们在专注修定。但是因为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境里面,对身体不理会,你的身体就会放松,身上的气就会运转起来。当它运转的时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气脉阻塞,气运转到那里就会疼痛。于是禅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后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问题会造成前胸阻塞。忧郁、劳心、嗔心等就会感觉胸口闷。还有一个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时候就会打嗝。

当你静坐到身上气感发动时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静坐坐的好。为何说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时不知道,你静坐的时候,气要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处理病痛,如果你不去处理,气就会干扰你。如果你不去处理它而每天坚持坐,慢慢的也会自动打通,但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如果你们发现任何的疼痛,都要将它处理掉,不要认为出现病痛是老师教错,或者是修错。过去在静坐时若受到惊吓,以后每次静坐就会胸前痛,你要找医生或者气功师帮你调理,以免继续干扰静坐。要记得,在静坐的时若受惊吓,不要立刻就睁眼动身。应该静下来,吞口水或者将气引到丹田,过后找人处理。

背后有几个部位,就是会阴、命门、肺腧、大椎、玉枕等。静坐时会有气通过这些脉轮穴位,如果这几个部位阻塞会造成一种冷热现象。一个是在肚脐背后的命门冷,会导致腿冷麻。还有胸口背后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会冷疼。感冒的时候,大椎往往会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静坐的时候,会觉得背后很热很热,但颈项以上凉凉的,这是气不能上来的缘故。如果是脑后的玉枕阻塞,你会觉得整个颈项发烧,头重重的。这也是气不通、阻塞。有这种现象,你一定要去处理它。处理不了,只要长久地坐,虽然被困扰一个时期,最终它也会通。 当气自动调理过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说明你静坐有进步,所以说坐久出现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会因痛打退堂鼓。

头上留气——久了造成头痛

大多数人静坐几天后太阳穴和眉心这一带痛胀,这是静坐时不小心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静坐时气会升到头上,很多人没有觉察有气留在头上就休息了,

道教的神通怎样修练
脉轮修炼 第五篇

神通是在修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修炼到达最后阶段又得放弃所有的神通,如果不放弃所有的神通就会阻碍最后修炼得道.

(1) 、消极的人绝对是还没有得道的人。得道的人绝对是最幸福最乐观的人。

(2)、试想:和本源合一的人,天地宇宙任意翱翔的人,认证一切痛苦皆为游戏的人,认证天堂地狱皆为幻相的人,认证真我不生不灭无所不能的人,还会有一丝一毫的消极吗?绝对不可能。对得道之人来讲:地狱也是天堂,无处不天堂;痛苦乃是游戏,万事皆游戏。看看释迦牟尼、老子、耶稣、穆哈默德是什么样的人就知道了。

(3)、证道后,我命在我不在天,可以同时存在于各种层次。其实,人本来就是如此。未得道者,只是自己的心障限制了自己而已,生前的心障不仅限制今生的活法,也限制死后的去向。

“修道的终极目的是寻找万物本源和真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也者,万物之本源也。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也者,道学之道、丹、一,释学之空、金刚、如来,回学之真主,基督之上帝、神,科学之万物本源也。

道,乃万物本源。

人类的肉体生存于物质界,或者叫现象界。现象的背后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创造的?本源在哪里?

现代科学的方法还没有认证本源,只有推论理论。传统修炼的方法已经认证了本源。修炼方法之一是出体(也叫出神、入定)。

正常的出体,首先会进入第一个层次的世界---物质界,其次会进入第二个层次的世界---非物质界,并发现这非物质界的第二界是物质界的创造者。但是也发现这第二界不是本源,它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同时发现,离开肉体的第二个身体(灵体)是肉体的创造者,但也不是本源,也是被创造出来的。进而再次出体(第三个灵体),进入更深一个层次的世界,并发现第三界是第二界的创造者,但也不是本源。依次逐步修炼,最终会进入第七个层次的世界,并发现这第七界才是最根本的界,是万物本源。

进入根本界,或者叫本源界,亲眼见到万物本源,亲身回归万物本源,才算是修炼得道。也叫回归本源。

((A、出体到七大界的修炼有几种常见的不同顺序法:1、循序渐进法:第1界-->第2界-->第3界-->第4界-->第5界-->第6界-->第7界(如印度和藏密的七脉轮法)

2、两分混合法:第1界-->第2-7界(如道教的性命双修法、藏密的神识出游法等)

3、一元混合法:第1-7界(如最常见的冥想入定法、清醒梦法等)

4、反向两分法:第2-7界-->第1界(如藏密的梦观成就法)

B、为什么寻求先出体到物质界的比较多而不直接寻求出体到第七界呢?【脉轮修炼】

从经验上,先出体到灵界,看见与现实世界完全不一样,会让人感觉是主观幻境或梦境,容易对出体的客观真实性产生怀疑或否定。先出体到物质界,便可以验证出体的客观真实性。 如果依照循序渐进法一个界一个界地按顺序出体,则可以得到连续性的逻辑验证:出体到物质界,可以同时看到第一物质界和第二灵界的一部分,验证相互的客观存在性;出体到第二灵界,可以同时看到第二灵界和第三灵界的一部分,验证相互的客观存在性。依此类推,最后验证至第七界的客观存在性。

C、综上,虽然现代试验科学还没有发明出能观察所有灵界的试验仪器,但可以用现代逻辑学进行验证:

逻辑定义:界=P(plane),客观存在可验证性=V(verifiability),界的客观存在可验证性=P(V),第n界的客观存在可验证性=Pn(V)。

逻辑公式:如果P1(V)=P2(V), P2(V)=P3(V), P3(V)=P4(V), P4(V)=P5(V), P5(V)=P6(V), P6(V)=P7(V),那么P1(V)=P7(V)。

D、因此,循序渐进法虽然是最笨的证道方法,但也是最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逻辑严谨的体证方法。))

-----------------------------------------------------------------------------

求道

证道:自己亲身实证实见之道

悟道:自己悟出的道,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实证。

闻道:听别人说的道,既不是自己悟出的,也没有经过自己的实证。

老子曰:丹书万卷,不如守一。

实证为上。

-----------------------------------------------------------------------------

万法归一

古今中外的主要求道方法:

冥想入定法:古今中外各家各派。

性命双修法:中国道教、中国佛 教、藏密、西方等。

脉轮出神法:印度、藏密、西方等

梦修法(清醒梦法、睡功):印度、藏密、西方、中国道 教等。

空想法:古今中外哲学家。

科学法:古今中外科学家。

方法者,非道也。技术也,工具也。

以术为道,修道之大忌也。

(老子是中国人里出体水平最高的人。一般修道者,多数只能出体到第四界。得道者,需要出体到第七界。老子生前最高出体到第三十三界。“老子在三十三天之上,皆喻道之极也。” 他的修真出体经验摘选如下:

大药产生天机真诀

太上老君验证:盖大药发生之时,而气穴之内,有惊战旋动情状,或一日二日不等。忽然觉得丹田气穴之内,一动二动之机,微带疼痛之意,直待动过数次以后,渐渐觉得丹田之中,现出一物,??行游??肇转于脐间。大如弹子,热如火珠。再寂再照,再静再定,直静至空定衡极,神藏气哲之余,自拌然呈现,滚滚转转,上冲心位。而心位不贮,下趋阳光,阳关闭而不开,滚转谷道,谷道有木座抵住、即隐藏于气穴,伏而不动。若用意勾引,便入导引之旁门。若不用意勾引,又违相随之理,此两失之矣。就不前不后,毋忘毋助,若存若亡。

只等大药动而后引。不可引而后动。以待动过三次,真意大药相依而同行,方能透三关过九窍。入泥丸落于黄庭。故日:服食。此五龙捧圣之天机也。

--《大成捷要》

夫修炼了身,饮食有则禁口独坐。口唇相沾,牙齿相对。眼不观邪色,耳不听淫声。洗心涤虑,对境忘境。万缘消息,外想不入,内想不出,莫起一念,万事俱忘。凝耳韵,含眼光,缄舌 ,调鼻息。存神定意,一心内守。调息绵绵,微微轻出,似有而无,莫教间断。息依神定,性定命住,姓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老子修真单本经书

1、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

2、老君西升经

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4、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脉轮修炼》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三脉七轮具体修炼方法 中脉七轮简单修炼方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脉轮修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脉轮修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836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