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2016-12-19 11:57: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共7篇)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购房者预期、政府政策及银行经营理念的影响,接着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走势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了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展望,并提...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希望能帮助到你。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一篇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购房者预期、政府政策及银行经营理念的影响,接着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走势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了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房地产市场

一、引言

目前,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和恶化,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显现。归根到底,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除了次级按揭贷款通过证券化这个变压器把风险高倍放大以外,关键在于它沉重打击了市场信心。对次贷危机的恐慌和疑虑将波及汽车、教育金、信用卡等其他消费信贷市场,还会扩大到公司债券方面,严重影响企业融资,进而造成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我国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中国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影响备受关注,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相对低利率、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与美国三年前的情景如出一辙,中国房贷市场会不会爆发大规模信用危机,本文就此专题展开讨论。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影响购房者预期

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极其敏感,“买涨不买跌”是普遍的心态。2001年以来,美国楼市的不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中国购房者的信心,对房价的快速上扬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次贷危机影响,使国内购房者认识到没有只涨不跌的房地产市场,进而由热烈入市买房转为持币观望,具体表现为成交量的急剧下滑和房价的滞涨。2007秋季开始,从深圳、广州等珠江三角洲发端,逐渐蔓延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交量滑坡、房价滞涨甚至下跌已经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据最新的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环比仅上涨0.3%。整体房价水平虽然略涨,然而急剧的量缩已经改变了很多地区楼市“跌量不跌价”的状况,楼盘以各种名义和各种方式暗降价格的现象日趋增多。

2.影响政府政策及银行经营理念

次贷危机对政府房地产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打破了国内房地产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之神话,也改变中央政府对国内房地产发展的看法”(易宪容2007)。

首先,不少商业银行放松个人住房按揭市场准入,贷后又放松风险管理。在2007年三季度前,国内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人一般只要购买都可以获得贷款,一些人还用假收入证明等虚假文件进行“假按揭”,再加上“循环贷”、 “加按揭”、 “转按揭”等五花八门房贷产品大量涌现。如果房价持续低迷,利率又处于上升周期,那么购房者的负担将逐步加重,会有大量违约客户出现,银行将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其次,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快速增长成为房价疯涨的助推器。2003年初到2006年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共增长10800亿元;而2007一年的时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长接近前四年的总和,达到9000多亿元(数据见人民银行2003-2006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大量投机者利用银行杠杆和低利率政策,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疯狂炒作,造成房价快速飙升。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正在逐渐积累。据上海《东方早报》2006年11月15日报道,上海当年9月末,中资银行个人房贷不良率为0.86%,而2004年只有0.1%左右,两年时间房贷不良率上升了7倍多。为此管理层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有关抑制房地产过度投机的政策,如24号文件、359号文件、64号文件、39号令、452号文件。这些文件的政策含义包括:一是全面的确立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二是对中国的房地产的投资与消费做出严格的区分;三是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市场准入;四是完全禁止各商业银行加按揭及转按揭。2007年冬季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决定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适时提高利率,严控信贷规模。

政府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理念,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盲目乐观和松弛管理成为过去。从2008年起,个贷申请人不仅要提供收入证明、信用记录、公司工资证明、学历等,还必须向银行提交自己的3个月以上工资卡上资金对账单,从而防止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收入证明。这些规定的实施,将有三成以上的购房者受到影响,有一半以上的购买者贷款申请将被拒绝。

3.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走势

(1)次贷危机反衬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如一面镜子,也反衬出了我国房地产潜藏的大量问题,除了前文所述的问题以外,本文重点从以下两方面阐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危机。

①国内房地产市场涨价过快

从涨价速度上看,如果从2003年为基期来计算,那么全国多数地方的房价至少上涨了1倍,多的甚至2倍以上。而美国从1995至2006年用了12年才实现了房价的翻番。可见近年来,中国房价涨幅远远超过美国。

②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借款者拖延或拒绝按合同还款给银行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内房贷违约风险有加剧的趋势。首先,我国已进入加息周期,贷款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央行连续7次加息,但由于通胀的加剧,国内居民的消费开支开始增加,而预期收入却不明朗,进一步加大了还贷难度,当贷款利率上升到一定水平,风险累到一定程度,稍有风吹草动,违约率就将急剧攀升。其次,我国房价评估体系仍较混乱,借款者可以通过房产价格的高估从银行获得贷款。当出现大面积违约时,由于房价下跌,原先评估的价格明显偏高,加上银行处置资产的费用,抵押品处置后无法弥补银行的损失。再次,房地产金融市场建设的滞后,我国房贷违约风险基本聚集在银行体系内,如果房价出现大跌,这些积累的违约风险将给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带来巨额不良贷款。

(2)次贷危机提示我们重新思考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情况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国内房地产界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人多地少,住房需求具有刚性云云。然而,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使我们有必要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进行重新思考。本文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应该划分为自住需求、保值需求、投机需求三大类,而不是简单地划为自住需求和投机需求两类。为方便说理,本文尝试建立以下简单的房地产需求模型。 ①自住需求:这类需求是指购房者出于自住需要而且有支付能力需求,记作D1,一般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Y正相关、预期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在总购房者中的比例E,与房价P、贷款难度d、利率r反相关。可以简化地写为: ,其中k表示决定自主需求的其他因素,例如人口增长率、结婚率、城市化率等等,一般是常数,为简化问题通由k描述。可以看出,由于目前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Y由于通胀加剧而增长缓慢,E如前文所述是下降,从年度

看2007年房价P比2006年大幅飙升,贷款难度d增加,利率r上扬,可见2007下半年开始,国内房地产自住需求受到强烈抑制。

②保值需求:这类需求是指购房者出于保值目的而形成的购房需求,记作D2,一般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Y、预期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在总购房者中的比例E正相关,和利率r反相关。可以简化地写为: ,其中h表示决定保值需求的其他因素。同上理,2007下半年开始,保值需求也在下降和受到抑制。

③投机需求:这类需求是指购房者出于投机增值目的而形成的购房需求,记作D3,一般与参与房地产投机资本总量L、预期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在总购房者中的比例E正相关,和贷款难度d、利率r反相关。可以简化地写为: ,其中u表示决定投机需求的其他因素。从2007年下半年形势看,虽然参与房地产投机资本总量L还在增加,但由于E的下降,r的提升,特别是d的大幅增加,投机资本利用银行信贷的杠杆作用大打折扣,使得房地产投机需求受到极大遏制。

综上所述,房地产需求D=D1+D2+D3包括自住需求、保值需求和投机需求,其中投机需求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城市去年已占八成以上。从短期看,国内房地产需求受次贷危机影响,从2007下半年开始出现全面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3)次贷危机对推动国内房价走高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影响深远

从上文知,社会投机资本总量L是形成国内房地产投机需求的主要因素,而流动性过剩一直是社会投机资本的主要来源,并成为推动国内房价走高的主要因素,也一直是央行重点治理的难题。次贷危机对我国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影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价值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同时,美联储已经再次采取放松银根的政策,并对人民币升值施加更大的压力。2008年中国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贸易顺差将步入下降轨道。这虽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将使高额的贸易顺差增速下降,减轻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给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加速国际投机资本涌入。由于美联储的降息,使中国加息的空间受到制约,但由于国内通胀压力,2008年中国还将加息,中美利差不断加大,国际投机资本加速涌入,致使本己过剩的流动性进一步膨胀,从而给中国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带来难度。

从2008年1月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看,从紧的货币政策执行并不理想,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M2同比增长18.94%,创下近19个月来的新高。原因主要在于国内货币信贷增长全面地反弹, 1月份新增贷款达8036亿元,同比增长了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因此,目前治理流动性泛滥、防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及物价水平全面上涨的任务仍是央行的当务之急。

(4)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中长期走势的展望

首先,从房地产供给看,由于土地资源的国家垄断性,加上房地产商的投资惯性,一定时期内国内房地产供给将继续保持稳中略升的局面。

其次,从房地产需求看,从上文分析知:

房地产需求受到预期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在总购房者中的比例E和利率r的影响很大,虽然已经开始从高位回落,但当前E是不稳定的,如果投机资本掀起新的一轮炒作狂潮,E还有反转向上的可能;而r的涨幅有限。而且从前文看,由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社会投机资本L的增加,投机需求的上涨冲动仍然很大,而目前投机需求是决定国内房地产需求的主导力量。

总之,目前国内通胀压力巨大,一月份CPI同比上涨7.1%,而信贷规模也在剧增,负利率十分明显,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狂涨的引信并未解除。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短期走势虽然逐步下跌并向理性回归。但从中长期看,房价的高位运行还将延续,不排除掀起新一轮狂涨的可能性。是否如此,取决于中央实施紧缩政策的决心和落实效果。 参考文献:

[1]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2]壮 志: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管理[J].经济纵横,2007,(10)

[3]易宪容:“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J].人民论坛 2007,(09A)

[4]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

[5]宋国学 王俊杰:城镇住房需求动力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7,(27)

[6]刘永平:房地产需求模型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

[7]郭晓宇:住房需求动态模型的演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5)

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比较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二篇

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比较

摘 要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本文从经济环境、具体措施、政策效果、与财政政策配合等多个角度系统比较了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进而对当前防范通胀的稳健货币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稳健;经济增长

自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更成为熨平经济周期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日渐成熟。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新一轮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伴随着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加息举措,央行事实上已经传递了紧缩银根的信号,这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对货币政策进行大方向的调整,这可能预示着将从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手,逐步退出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本文从多个角度,对1997年和2008年以来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加以比较,并对2011年新一轮”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一、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经济环境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制度、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环境与1997年相较存在巨大差异。

(一)国内因素

1.经济主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同

就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在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夕,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8973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5810.3亿元,为1997年的3.37倍;人均gdp从1997年的6420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69元,家庭存款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59%增长到2007年的65%;在经历税制改革后,1997年财政收入为8651.14亿元,2007年则为51321.78亿元,增长了4.93倍,接近gdp增长速率的1.5倍。经济成果的积累充分说明,相对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家庭,中国经济抵御危机的能力都在增强。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

1998年以来,以银行系统改革为代表,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首先,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贷款,使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下降9.7%。其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了准备金存款的支付和清算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资金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形成新的贴现、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两次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放开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公开交易国债的利率管制等。这些举措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3.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相对落后,规模也十分有限,造成货币政策工具单一,基本只能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1998年以来,公开市场的债券交易恢复,债券市场逐渐活跃;同时大力整顿银行间拆借市场,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的灵活性;发展以实物贸易为背景的商业票据,增加票据的承兑主体,降低票据市场的风险,增强了央行再贴现对货币总量和经济结构调节的功能。这些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举措,增强了金融机构活力,为货币政策运用提供了更加多样灵活的调控工具。

4.货币政策受体的敏感程度不同【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银行体系中大部分不良贷款来自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低,这就使货币政策的力度在实施过程中被削弱。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用效率高、增值能力强的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作为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最终环节的企业,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繁荣,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形式更为多样,投资方式更为灵活,从而增强了居民消费与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其他因素

1.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同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有限,受影响的国家主要是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它们大多与中国一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关联程度较低。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源自美国,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遭重创,它们大多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9%上升到了2008年的58.23%。不难看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更为深远,从外需的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

2.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同

从汇率角度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7年的8.2898小幅升值到1998年的8.2791,此后直到2004年汇率基本不变。1997~2000年出口总额分别是1827.9亿美元、1837.09亿美元、1949.31亿美元、2492.03亿美元,可以看出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总额并未下降,而是在短时期的增长停滞后,1999~2000年又恢复了快速增长。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高,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为7.60,2010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进入2011年则达到6.587。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竞争力,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直线下降。2009年,外贸

出口下降了16%,而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出口减少的损失比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更为严重。

二、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大幅回落、消费与投资低迷、国内外市场均呈有效需求不足的态势,宏观经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1997年到2002年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的扩张货币供应量,着重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改革国有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因货币增长过快而积累在银行系统中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时间较短,程度不深,1998年到2001年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8%、

7.6%、8.4%和8.3%,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则保持平稳并小幅下降。1991年到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7%,零售物价的平均增长率为6.2%,而广义货币和贷款的增长都在年均20%以上。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呈现上升的趋势,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横向比较,我国m2与gdp的比值处于高位,市场在温和的货币政策作用下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

而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国内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风险,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2008年6月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以防止国内出现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直到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并在全球蔓延,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宽松”。面对全球经济低迷的颓势,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9.2%的强劲增长,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200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比2008年净增910万人,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上。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我国经济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均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平稳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同时通货膨胀的水平则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但应注意的是,与1997年宏观调控的效果有所不同,2009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为投资拉动8.7%,消费拉动4.1%,出口拉动-3.7%。在出口大幅度衰退的同时,投资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的大规

模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7%,相比于1998年57.1%、1999年74.1%、2000年65.1%,明显偏低,同时这个水平也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本轮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调整力度不够,“惠民”效果不佳,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扩张政策中大规模增加的投资推动,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能否像亚洲金融危机后那样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能否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情况下也不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货币政策目标

1997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为“适度紧缩”,到1997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试图实现“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间稳健中略显宽松。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到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逐渐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底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紧缩”调整为“适度宽松”,表现激进,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保持市场信心,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调控工具与力度

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多采用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选择略为宽松的政策取向,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温和;2008年底货币政策则是从“适度紧缩”进入“适度宽松”,此番调整相比于1998年更为激进。例如,1998年我国连续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而仅在2008年下半年的百日内央行就完成了五次降息、九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整的频繁和幅度之大,都是出乎意料的。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基础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三篇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期数:2009年12期上 栏目:财税金融 作者:郭 彬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摘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为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降到最低,我国中央银行需进行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的时间内向市场注入4万亿元资金拉动内需。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效果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一)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主要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首先,从出口的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贸易,而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的50%,美国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需求极大下降,从而抑制了我国的出口增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据花旗银行测算显示,若美国经济放缓1%,我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从进口方面来看,国际大宗商品均使用美元标价,美元贬值造成石油、农产品、能源价格持续走高,降低企业利润空间,引发通货膨胀。

(二)对金融行业和汇率的影响

从金融业来看,我国金融业较为封闭,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从证券市场方面来看,我国股市一年来跌幅较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境外热钱通过不同渠道大量涌入我国股市,金融危机引发大量热钱撤离我国股市,从而造成股票市场价格暴跌。从汇率方面来看,我国目前拥有超过2万亿的美元外汇储备,其中很大比例是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大幅缩水。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和直接信用管制。货币政策主要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及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我国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组合来应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央行从2008年后半年起连续五次降息,降息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沿海中小企业,这会降低它们的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出口不足而带来的损失。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为解决流动性不足,2008年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

动性供应。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放款,不仅能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而且结合利率的下调,将引发投资和消费的扩张,从而带动整体经济面回暖。

再次,2008年10月27日我国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七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此项措施的出台,表明我国积极促进居民的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同时,也维持了国内房地产业的继续发展和稳定。

三、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一,从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途径来看,由于利率传导途径在我国并不畅通,利率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它的水平及变化缺乏有效地市场依据,在这种情况自下,通过利率来影响实体经济的效果并不显著。

第二,从银行信贷渠道来看。银行信贷渠道中可获取的中介变量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而我国多数企业的资金都是靠银行贷款,这说明银行贷款渠道是畅通的,银行信贷的扩张可以明显影响到我国的总产出。

第三,从存款准备金率的渠道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导致商业银行借款成本缩减,有利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的增长,而实际上由于在经济下滑阶段,商业银行可能不愿意借用更多的款项,所以该渠道在我国是受到一定阻碍的,并不是十分有效。而且该措施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中给经济带来的震荡是最大的,其他国家该政策较少采用。

第四,从票据发行的渠道来看,中央银行减少票据发行可以满足货币市场重组的流动性。由于央行一旦减少票据发行可以较大的增加商业银行的库存资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在流动性方面来看,该政策比较平稳,曾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不会造成经济的巨大波动。就我国来看,票据发行的减少直接为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进而商业银行增加其投资以及贷款力度,对整个经济起到促进作用,但作用有一定的时滞,所以是不明显而缓慢的。

第五,从降低购房利率来看,该渠道是十分有效的。我国目前的购房需求远远大于住房供给,尤其是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更是如此。购房利率降至七折表明消费者能从中得到较多实惠,从而在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该渠道是畅通的。

四、结论

为应对这场全球性的危机,我国打出了一套货币政策组合拳,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中不是所有政策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降低利率。但是从银行信贷渠道来看,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畅通的。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国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滕永洲.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8(2).

3、郭海峰.扩大内需与我国内外经济均衡问题研究[J].国民经济管理,2007(6).

4、梅新育.国际金融传染机制的新特点[J].中国金融,2007(18).

5、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5).

[作者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教中心]

货币战争与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四篇

宋鸿兵:货币战争与金融危机

一个四川人,一本另类书——引发种种争议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日前在央视《面对面》谈金融危机的预言与真相

从一杯免费咖啡 看到危机逼近

随着《货币战争》热销,宋鸿兵越来越忙,在各种场合下讲他的这本书,讲他在美国按揭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工作期间,如何提前预感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宋鸿兵(以下简称宋):我们在房地美做模型和数据分析,按我的权限,我可以看到美国数千万家庭的现金流情况,我自己做了一个分析判断,就是2007年2月份,将是整个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一次重要的调息高峰,一加利息,很多家庭就会出现现金流不够,就会出现违约。看到这一点后,我已有了思想准备。2月份,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细节,就是房地美一贯提供的免费咖啡没了。我马上打电话给另外几层楼的朋友,他们那儿也停了。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栏目主持人董倩采访):是当天没有了,还是以后也没了?

宋:以后也没有了,见微知著,一般人不会注意这样的细节。当大公司开始节省小钱的时候,说明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因为它从来没这么干过,它不是一个非常节省的公司。这一天应该是2月25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文章,题目是“美国金融业泰坦尼克号房地美已经撞上次贷的冰山”,这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半年写的。后来我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聊,他是主管财务的,3月份他回答我说,确实2月是房地美财务状态剧烈恶化的一个月。

记:2007年2月的时候,这本书已经成形了吗?

宋:2006年就全部写完了,从2004年开写,2005年是写作高峰期。当时我已基本看出来,美国这回要出大问题,非常严重的危机。

错误的判断

来自感性认识【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在《货币战争》中,宋鸿兵对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面临的次贷危机做出了预测,甚至还给出了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的“引爆时间表”。此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事态进展印证了这些预言。

宋:我认为危机是必然发生的,很简单,有一次参加公司风险控制会议,一个总风险控制师对对冲利率上升、对冲提前偿付、对冲违约这三大风险提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思路,推了上百个数学公式。当时我就提问说,从逻辑上看,美国现在老百姓家庭收入一年上涨3%,而房价上涨15%以上,这两者能够持续吗?如果不能持续,因为百姓收入上涨有限,而房价上涨远远超过老百姓收入,那必然会出现拐点,拐点时,按你的风控模式,你会用30倍的方法来进行公司操作,而同时房地产又下滑,30倍刚好会要你的命。他居然忽略了拐点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基本事实。

记:别人有没有提出来?

宋:2004年、2005年美国房地产疯涨,所有人在生活中得到的直接感受是,房价不可能下跌。

记:这么简单的逻辑,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内部的高层人士意识不到吗?

宋: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面对电视观众,你说北京的房价会不会永远往上走?我仍然相信多数人会认为,这房价会永远无限上升。

记:我们是外行,但内行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尤其是对理论透彻了解的人,不应当作出这样的结论?

宋:我从小就发现人真是分成两种,一种人绝对相信理智和逻辑;另外一种人,不管学问有多大,在本质上是基于感性在做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专家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发作会这么厉害。比如说2007年9月我碰到过国内一个很有名的金融学专家,我说次贷危机是一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他哈哈一笑说,怎么可能呢?次贷危机不过就是两三千亿美元的损失,两三千亿的坏账算得了什么?英国经济学家比尔·尤金也持这个观点,他的结论也是次贷危机将在2007年年底结束,2008年全球经济将恢复正常。当时我无比震惊,说,从逻辑上来讲,必然不会局限在次贷危机上,一开始就会蔓延到其他行业中;从垂直方向来看,两三千亿的损失,只是最基础资产的信贷贷款的损失,基于这些贷款的衍生品,都是好几万亿美元的规模,根上出了问题,会逐基坍塌,不会只影响一小块。

记:他怎么面对你的问题?

宋:他认可这个分析方法,但是说判断问题要基于数据,当时美国所有经济数据都很好,看不出要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现在倒回头去看,2007年以来所有经济学家的言论,90%判断是错的,这些人的判断,是基于电视上、报纸上和他们自己的感性得出的结论。

都在喊缺钱

为何不卖一克黄金?

《货币战争》受到追捧的同时,也招来越来越多的质疑。有人指出它篡改历史,误导读者,因为它将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都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

谋策划所致。该书称美联储是被私人控制的私有中央银行,甚至称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质疑者指责是经济学常识的错误。

宋:我从来没有对我这个推论表示怀疑。我把美国总统被刺背后的共同点提出来,发现这个事儿跟钱有关,跟货币发行权有关,沿着这个思路,果然发现这些总统遇刺的背后,在货币发行权,在私有中央银行这问题上,是一致的。

记:有人觉得充满了阴谋,而你这个人就是个阴谋论者。

宋:什么叫阴谋?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正常生活中,不管是商业企业,还是办公室政治,还是人与人之间,都会有一些不愿意告诉对方的事情,一些谋划,一些企图,这不是什么特例。既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必要给它贴一个标签吗?

实际上我觉得货币战争,很多证据本来是散落的,没有规律的,我沿着货币发行权这个思路摆出来,不能说100%是一个正确的结论,但这是我的一种逻辑。

记:你对美联储私有的说法也有很多争议。

宋:最近我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报纸上登了一篇整版文章,说虽然美联储是股份制的,但它不代表是私人的,比如说股份收益只有6%,只是维持公司的运作。我可以反驳他。这些人决定着美国利率政策的变化,他们早于市场其他人知道,这是一个市场先知权的问题,他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重大的好处,他不必再在美联储的利益上获得好处,这是一个。

第二,既然美联储是股份制,但为什么股份不流通呢?咱们现在都讲全流通,解禁,如果你是真正代表全国老百姓的利益,行,你把美联储股份全部公开化,全部流通,我也愿意买美联储的股票,因为稳赚不赔。如果它能实现全流通,而不是家族之间继承,我认为它就是公正的。如果能满足这两条,我就同意我的观点都是错的。

《货币战争》遭到质疑的另外一点就是它推崇回归黄金为本的货币制度,对于这种主张,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是历史的退步。

记:很多经济学家提出疑问,金本位毕竟是我们经过的历史阶段,如果要那样的话,我们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宋:听其言观其行,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话真是至理名言。一方面我们看到,全球金融好像闹到这个份儿上了,美国说极端缺钱,欧洲也是极端缺钱,到处都在找钱,可是美国拥有着8100吨黄金,欧洲拥有着两万多,为什么不卖点黄金来募集资金呢?什么时候美联储,或欧洲中央银行,把黄金储备减低,减低到1/4,甚至哪怕只减少一半,你再跟我说这个问

题我就信,他如果一克都不减少,一克都不卖,你让我相信黄金没用,我不信。

金融危机中

到底是谁在赚钱?

2007年12月,39岁的宋鸿兵从华尔街回到北京,在一家证券公司担任首席国际金融战略分析师。早在2006年初,宋鸿兵目睹着美国次贷危机一步步逼近,就已经决定转到国内发展。

宋:2006年夏天,正是房地产业和房地美如日中天的时候,所有公司都在赚钱,赚很多钱。但就在那时,华尔街派了一个印度裔的副总到房地美做副总,这个人在华尔街非常著名,他就是来裁人的,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裁员,大幅度地毫不留情地裁员。房地美成立以来很少裁人,包括“9·11”,是一个高度稳定的公司。这个人来了后每天都很忙,在办公楼一层一层地溜达,到你办公室跟你聊,让你说你这个岗位怎么才能够改进,增加效率,创造更大收益。我一听就知道,他在核算,这个岗位裁掉后,对公司损失会有多大。

现在反回来看,华尔街派这么一个代表到房地美来进行这么大的结构调整,裁10%到20%的人,那就是真正的财务状况他们认为要恶化的时间点在2006年夏天。换句话说,次贷危机前一年,这些人就已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记:他们心知肚明,但假装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

宋:真正的高手都应该早就看出问题了。我经常跟交易员一块儿吃饭,2006年夏天交易员就普遍反映,最近的生意越做越怪,一笔单子出去,比如20亿美元的债券,经过十几个交易回合,又回到自己手上。我想,这事有问题!比如你卖一个苹果,一块钱卖给下家,下家肯定加价,再卖给下下家,经过十几个轮回之后,这个苹果应该卖到两块钱了。这些交易员最后把这个苹果买回来,说明他一定赔了,肯定会出现巨额的亏损,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多交易员都说不理解,为什么上级要他们这么操作。

记:这说明什么?

宋:这说明操作本身有问题,而且不是普通问题。我在这儿再做一次假设,因为确实没有证据。我的逻辑是,整个次贷危机人家早在一年前就看出来了,他为什么要让危机发展到这个程度呢?就拿房地美来看,十几家交易对手在中间赚了钱,而你赔了钱,这意味着你在掏自己的资产。现在美国各大金融机构严重亏损,会不会跟房地美情况一样?他们的亏损是由于大量的财富转移,那钱转移到哪儿去了?金融市场是联合博弈,有人赚一定有人赔,不可能这个东西就没了。

记:谁赚了呢?

宋:谁赚了呢?是啊,我觉得每个人都该好好地想一想。一定会有赢家,不可能没有赢

家的。但我们现在看到所有的东亚国家亏了,石油国家也亏了,欧洲、美国的银行系统亏得一塌糊涂。整个金融市场谁赚钱了,谁在爆赚呢?

留美14年

杂家学生和跳槽者

《货币战争》让宋鸿兵一夜成名,人们开始关注他的经历和背景。1990年,宋鸿兵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大学毕业后做过两年市场销售,1994年进入美国“美利坚大学”学习。

记:你当时出国留学想学什么?【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宋:我当时计划去法学院读法律,后来阴差阳错学历史、教育,后来又学了信息工程,又选了很多经济学、金融学的课,房地产也学了很多,还学过数学课,生物课。

记:什么时候开始动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呢?

宋:应该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了。我觉得这事不这么简单啊。一家或几家对冲基金能够做到这样一种程度,横扫整个东南亚,横扫很多主权国家的金融体系,单几个对冲基金,它们无论如何做不到,没有这么大实力。它一定有资金供给方。监管部门什么都不说,这背后肯定有一些潜规则,有一条协调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它整个运作非常成功,非常有效率,说明这帮人目的非常清楚,而且做了长期准备。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宋鸿兵开始关注世界金融市场,他先后在美国游说公司、医疗、电信、信息安全等行业工作,2002年开始,宋鸿兵进入房地美和房利美,成为身处世界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亲历者。

记:你每次在工作转换的过程中,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宋:我想了解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想了解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

记:十四年的时间,对美国有足够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吗?

宋:这好比任何一门学问,永远没有止境。我这个人最有好奇心,比如说高考前,我并没有准备高考,在研究人类进化的问题,从猴子变成人类,这个突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我要解开的另外一个谜团,如果说金融问题只是其中之一的话。第三个大问题是地球是怎么出来的?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五篇

:

程:

:

:

名:

导教师: 课程论文 货币银行学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学院 课 班级 学号 姓 指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摘要: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已经历两次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宏观经济紧缩, 这表明外源性冲击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金融危机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以及对货币政策的相应调整,进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改革方向提供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

引言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生过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尤其是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成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强烈冲击, 直接造成世界经济进入21 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虽然这次金融危机仅对我国金融系统产生间接冲击,且影响范围非常有限,但却严重影响到国内实体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已从虚拟经济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特别是在2008 年3季度以后,我国相关实体经济遭受到空前强烈的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实际GDP 从2008 年前两个季度10%以上的增幅,迅速下滑到2009 年第1季度611% 的增长率水平,若从2007 年第2 季度算起,GDP 已连续8 个季度出现下降,且这一趋势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为遏止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在2008年间出现过三次重大调整,由最初“双防”转到“一保一控”再全面转向“确保增长”。因此,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紧—灵活审慎—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表现出强烈的逆经济周期调节特征。

正文

一、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货币政策及简要分析

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主要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为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这包括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2008年12月之间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 累计幅度达到2.16%,同时金融机构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共3% 左右, 调控频率和力度创我国央行调控历史之最;央行开始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政策, 适度发挥再贴现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

(二)加强对货币信贷的窗口指导。2007年下半年,为了应对物价上涨、投资高涨的压力,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硬约束,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根据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合理放款。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货币互换。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在国际上传播、蔓延的速度比以往更快,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货币政策在国际间进行协调难度是十分大的,各国在具体的操作中主要采取货币互换的方式。货币互换能够及时地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同时也能够改善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在美联储采用货币互换的方式缓解美元的流动性基础上,中国也积极参与到了治理危机政策的国际协调中,采用货币双边互换的方式与七个经济体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虽然这些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受到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是其政策的有效性还是欠缺的。

首先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率不高,由于我国国债市场起步晚,国债交易

和发行规模小,品种单一等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此外,经常使用行政性的利率手段调整经济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其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完全,利率机制不能完全反应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再者,该政策的灵活性不足,这则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仅局限于国内经济的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较少参考国际经济形势。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及走向预测

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国的货币政策以日趋成熟,能够较为灵活的应对这次突发的危机,但是其有效性还是需要加强的。

首先基于我国应对危机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效率较低,应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完善再贴现货币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的运用,并且放松利率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次,鉴于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长期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因此在此次危机治理中,抑制经济走向萧条的同时应确立合理的货币政策目标,将调控范围覆盖到整个经济周期,以避免为未来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第三,应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加强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性;提高企业对货币政策传导信号的敏感性;拓展社会投融资渠道,启动社会投资,扩大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构造消费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建立和完善消费信用体系。最后应注重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应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为货币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江石,. 金融危机下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2]王伟,.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求索,2011,(2).

[3]张明梅,. 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中国救市周年记[J]. 知识经济,2010,(17).

[4]李颖,杨继刚,.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货币政策转型[J]. 经济视角,2010,(10)

[5]肖继五,李沂,. 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反应[J]. 财经科学,2009,(7).

[6]董美含,.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及其走向[J]. 企业导报,2010,(22).

2016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六篇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1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调控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了诸多风险,这也决定了经济放缓的趋势将不是短期现象与此同时,越是进入经济减速期,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任务就越迫切。未来一个时期,扩大消费是关键所在。应牢牢把握消费演进规律,引导科学健康消费,并以文化的繁荣推动消费革命,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且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未来我国仍具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条件,为此,一定要深入认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处理好速度、结构、价格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外部条件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虽然有望保持温和的复苏势头,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虽然在最后时刻达成了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协议,避免了债务直接违约,但经历此波折后,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下降,美国国债被评级机构历史性地降低信用等级,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美国债务问题将更加复杂。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日本伞年的经济增长则仍受地震困扰,如果应对不好仍会影响日本的经济复苏进程。

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正在转变,工业和出口增长难以恢复以往速度。长期以来,尤其是美国逐步经历"去工业化"转向"金融服务化"的产业演变过程中,伴随着其长期低利率的宽松政策,导致以负债方式进行过度消费的问题日益严重。但美国并未因此而出现经济崩溃,这主要是由于存在愿意出口给它并愿意为其融资的国家。只不过近几十年来,这些国家由原来的德国和日本,逐步转变为中国。在此基础上,就形成并维系了"一方是消费的积累,一方是生产和出口的积累"这一"山峰之顶"的危险平衡。这一平衡本质上却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我国逐步明确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以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赶超。效果是明显的,口贸易量以20%一30%的年均增速增长,由于工业的产业布局更多地瞄准外需,有近一半的工业品服务于出口,工业化进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推动。

然而,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正在改变。在经历了2016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失衡的矛盾被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了调整经济失衡的格局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危机对失衡进行的强制性调整,具体表现为:美国因个人"去债务化"必须要缩减消费,因提高就业水平必须要重拾"再工业化"战略并提出了一轮又一轮形式各异的贸易保护政策。这一背景的变化无疑是深刻的。我国近几十年,工业品生产能力之所以能够急速扩张,并非国内消费力量使然,而主要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失衡格局下,产品被庞大外需所消化在全球经济失衡逐步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将难以继续高速增长,而相应的生产能力则会出现过剩。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国经济必须要经历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而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减速。

(二)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自2016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2016年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增长0、4%,企业效益指标表现良好,这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上行仍有现实基础。欧元区经济复苏整体强于市场预期,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创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经济增长态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皇%和2、2%。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剧烈波动仍属于小概率事件。

这将在总体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我国宏观经济的内部条件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温和放缓的趋势,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企业发展经济的能动性较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二)信贷质量总体风险可控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这些风险是否会集中显现,导致经济"硬着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是可控的。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额和地方政府财力的比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三)房地产"非理性繁荣"的背景正在转变相关产能面临过剩风险。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并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住房需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尽管前几轮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但白实施"限购"和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投机性需求正在逐步被"赶出市场"。而且,近期多地出现的"微调"、"放松"政策,均被叫停。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采矿、钢铁、有色、建材等诸多与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基础上,为了适应这一"繁荣"而形成的巨大产能。这些生产能力,在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中,显然存在着大量过剩的风险。目前,这些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去库存化"特点,然而,未来面临的将是更加痛苦的"去产能化"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房地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工业生产部门增长的放缓并非短期现象。

(四)土地收入快速膨胀的背景正在转变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将导致投资整体减速或财政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从行业的角度看,投资占比最大的行业主要有i大类,即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近年来大行业合计占比持续保持在81%左右。

(五)影响通胀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下半年,我国通胀形势仍面临着国际局势和国际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宏观政策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六)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七)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很重从统计数据看,2016年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遏制产能过剩行业肓目扩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八)劳动力和资源成本长期处于低水平的背景正在转变,经济发展将面临高成本阻碍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主要依托于低廉而充裕的劳动力和人为压低的资源要素价格。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两高一资"产业,这一方面使得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端链条,另一方面极大地透支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步变化,劳动力市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2016年、2016年、2016年一直到当前,接连出现劳动力供给紧张的现象,而且出现的频率提高程度扩大。这就意味着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原因很复杂,但解决办法恐怕有一条是必须的,即增加工资。劳动力成本在近年来也出现了明显提升,导致了原来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不得不向中部进行转移,这也是我国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过程。

三、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建议

(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及全球复苏进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要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二)综合治理物价过快上涨物价上涨较快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之一,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胀的货币条件。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补贴、结构性减税等措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对低收人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障供给、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并把通胀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三)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建立产业退出机制,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与此同时,还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2篇:试论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论文摘要继美国次贷危机之后,2016年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欧债危机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危机,它是政府信用的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虽然存在偶然因素,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必然的。欧债危机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先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别从经济结构、外部因素、欧元区制度、历史原因、社会福利制度多个层次进行分析,再从马克思一体化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全新的视角,尝试剖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欧债危机;宏观经济学;一体化理论;货币化理论

2016年11月希腊新总理上台后,发现上届政府隐瞒了真实的财政状况,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随之下调了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2016年4月,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别,从而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此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也被相继下调。2016年9月,穆迪调低了法国两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欧洲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市场担忧情绪不断升级。

一、宏观经济角度

(一)欧洲国家经济的结构问题

众所周知,欧债危机始于希腊,接着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出现主权信用危机。这些国家自身结构存在问题和经济的失调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总体来看,一方面,这些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缺乏“生产性”,即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实体经济空心化;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加剧,增加了财政负担。以希腊为例,希腊经济结构脆弱,以旅游业、农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集中,而制造业基础十分薄弱,电器、汽车和船舶等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2016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57%,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4、62%。同时,政府从国外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福利支出而不是用于发展经济,资金的边际产出很低。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终究不能用国家债务来弥补,所以导致了危机的出现,即使是欧元区核心国家也不能幸免。

(二)三大评级公司的不公正评级

从欧债危机爆发到在整个欧元区蔓延的过程中,国际三大评级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均下调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线。接着,在发布欧元区诸国偿债高峰危机警示的非常时期,三大评级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在国际社会和欧盟出台了相应救助方案后,受援国家制定改革计划时,三大机构又进一步降低了受援国主权债务的信用等级。联系之前美国次贷危机中三大评级机构的表现,不得不对其评级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因此在欧洲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评级机构的并不公正的评级,加剧了危机的恶化,对危机的升级有推波助澜之嫌。

(三)欧元区内部制度问题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欧元区内部存在着诸多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欧元区的成立本身就潜藏着分裂的隐患。欧元货币体系涉及多个欧洲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结构等存在差异,仅靠欧洲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缺乏其他行政力量控制,必然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当各国发生利益冲突时,欧元体系自然难以维系。欧债危机的爆发,让世界都看到了这一点。

其次,欧元区缺乏有效的制度或机制遏制国家间的“劫贫济富”的局面。欧元区各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没有利率自主权,也没有调控汇率的能力。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不同的利益诉求,采取的统一的汇率相当于各成员国的平均汇率水平。对经济实力强的德国等国家而言,汇率被低估,从而有利于出口;但对经济实力弱的希腊等国家,出口则受到压制。这就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使欧元区内部存在着财富由穷国向富国转移的机制。但因欧元区没有形成一套对冲机制,最终导致欧元区经济不发达国家不堪重负,率先出现问题。

最后,欧元区制度僵硬,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统一的汇率调整,这是欧元区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各国的需求,只能偏向经济发展成熟的德国等国,而使得边缘国家的经济逐步恶化,经济出现高通胀、低增长现象。例如2002年,欧洲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利率,实施扩张货币政策,使得德国经济增长加速而导致爱尔兰等国原本很高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升高。

(四)历史原因:希腊从开始加入欧元区时就不满足要求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指出,“欧债危机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几十年错误积累的结果”。这就是说,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历史原因的积淀所致。关于欧债危机的历史原因,主要包含两点:

其一,希腊等国加入欧元区时潜藏的危机。欧元区成立之初,欧洲各国在短期利益驱使下,通过各种手段修改财政数据,加入欧元货币体系,如希腊2001年希腊为加入欧元区时,使用“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使账面上的10亿欧元债务暂时消失,留下了10年偿还90亿欧元的债务,为危机埋下伏笔。为维护欧元区经济稳定,减小风险,欧盟《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3%,债务规模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60%。但2016年11月,新上任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前希腊总理公布的2016年政府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应由3、7%上调至12、5%,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调为113%,均远远高于《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比例。

其二,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学术界有大量研究表明:欧债危机与金融危机存在着内在联系。在金融危机中,欧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使得财政预算支出水平和赤字规模大幅上升。而但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赤字已诱发了政府主权债务危机。Reinhart和Rogoff(2016)分析出全球金融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的传导机制:首先是私人债务的激增导致银行业出现危机,政府为尽快从危机中走出,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造成主权债务危机。

(五)高福利增加了财政负担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加上高福利是各政党竞争上台筹码,一些欧元区的边缘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逐渐向德国等核心国家看齐。这些国家并没有敦实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却要努力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政府支出和债务不断加大。当借债的规模不断膨胀,而国家却无力偿还债务时,便产生了主权债务危机。

二、一体化理论角度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体化思想出发,欧元区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种一体化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体化有三个条件:生产发展、制度协调和意识认同。在生产发展方面,最先爆发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工业基础薄弱,在金融危机刺激下支柱产业也严重萎缩,生产力水平很难适应欧元区的发展水平;在制度方面,欧元区结构特殊,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同时又缺乏统一的政治联盟作为保障,各个国家的利益争论不断,在没有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建立货币联盟,显得本末倒置;在意识认同方面,欧元区各成员国从本国利益考虑,分别设立不同的政策目标,并不存在意识的趋同。因此,欧元区一体化并不满足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制度—意识”三大条件。异化的一体化使得欧债危机爆发后,迅速在欧元区扩散蔓延。

三、货币经济学角度

欧债危机是虚拟性货币时代,政府以实体性货币理论去求解虚拟性货币问题的后果。从历史到现在,各国政府都奉行传统的货币理论——实体性货币理论。但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的货币都进入了虚拟化的时代。如果人们还是按照实体性货币理论去认识经济活动,自然会刻舟求剑。欧洲各国为了使民众免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不断地发债,加大各种民生补贴,最终导致政府债台高筑。因此,从货币理论的视角看,欧洲危机的本质是陈旧的货币理论的问题。

第3篇: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

摘要: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结合起来是当前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在讨论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础上,着重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加入宏观经济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率期限结构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以及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最后,本文就宏观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因素;贷币政策

一引言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等原因,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价格变量及货币当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变量,其在金融市场上所起的杠杆功能显得日趋重要。

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解长久以来都是金融家和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题,但是,二者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区别。一方面,金融家主要集中在有价证券利率的预测和定价上,并没有指明利率期限结构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家专注于理解利率、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关系,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往往信赖"预期假说",而不管其贫乏的实证记录。结合这两条线的研究似乎是富有成效的,因为两种方式都有潜在收益(Hordahl等,20o6)。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进行联合研究的成果,从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利率期限结构,以此加强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解。本文主要包括加入宏观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率期限结构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以及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关联l生的研究。

二加入宏观经济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主要是针对期限结构本身的研究,没有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随着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人们开始重视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的宏观经济信息,并尝试将宏观经济变量引入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发现在模型中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后,对利率变动的解释度显着增强(KozickiTinsley,2001;陈哲,2016)。

(一)国外研究现状泰勒规则和新凯恩斯理论的提出,引发并促进了加入宏观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即宏观一金融模型(Macro-financeMode1)的研究。Kocki和Tinsley(2001),Ang和piazzesi(2016)首次在期限结构模型中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并证明这样做是合适的。Ang和piazzesi认为宏观经济变量对收益率起到重要的解释作用,这些变量在期限结构模型中能改善其预测效果,在这一开创之作后,宏观一金融模型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并不断被修正和发展。

Hordahl等(2016),Rudebusch和Wu(2016)将期限结构模型追加到新凯恩斯宏观模型中。Hordahl等构造了一项完全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期限结构模型,模型包括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短期利率三个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考虑了短期利率到宏观经济产出的明确反馈。RudebuschWu的建模与前者类似,他们均在建模过程中将定价核心看做是外生决定的,但二者都在供给和需求方程中添加了带有几分任意性的滞后结构。

由于大多数的宏观模型中的关键变量是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短期利率,但是由于这类模型的过度简化揭示了非常有限的有关货币权威性和私下部分(pfivasector)的信息量。众所周知,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是需要大量的数据的,所以,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短期利率难以充分地预测货币政策未来的表现。因此,Bekaert84现代商业MODERNBUSINESS(2016)完善了带有无套利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的结构化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框架,与前面所提研究不同,除了通货膨胀、去趋势化的产出和短期利率以外(

此外,学者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将宏观一金融模型进行拓展。例如,Dewachter和Iania(2016)通过引入额外的流动性相关和回归预测因素,扩展了仅包含标准宏观经济因素的基准宏观一金融模型,模型在使用横截面数据修正收益率曲线上,显着优于大多数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宏观一金融收益率曲线模型。Benchimol和FOurcanS(2016)遵循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提出并测试欧元区的模型,特别强调了风险规避和货币的作用。Dewachter等(2016)开发了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经济冲击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通过这一框架来分析欧洲地区通过宏观经济冲击(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利率)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的传播。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因而有关宏观一金融模型这一领域的理论及建模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新起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学者的理论及模型框架上进行的。

朱波,文兴易(2016)根据宏观经济结构和微观金融模型的结合方式,对国外新近的宏观一金融模型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仅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变量的简约型宏观金融模型,以及对利率期限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考虑的结构化宏观金融模型两种类型。沈根祥,闫海峰(2016)也是在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按照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因子来源将其分为内基模型和外基模型。其中内基模型的因子不可观测,其经济含义往往难以解释,而外基模型中的因子为宏观经济变量,模型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孙皓,石柱鲜首次使用宏观一金融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但他们并没有构建新的模型,而是基于Oda和Suzuki(2016)的模型框架,先是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动态过程中的时变宏观经济风险价格进行定量估计,随后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三、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了宏观经济的信息,同时,宏观经济因素会对利率期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一)利率期限结构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目前,研究宏观经济所涉及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生产、消费、投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取了最具有代表l生的三个宏观经济因素,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利率期限结构与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情况。

1、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利率期限结构包含通货膨胀的信息(Mishkin,1990a,1990b;Fama,1990),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预测功(Ang等,2O06),李宏瑾,钟正生,李晓嘉(2016)通过对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短期利率期限结构(特别是中短端)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变动的信息,可以作为预测变量用来判断未来通货膨胀走势。

但是,不同学者关于利率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功能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Ribba(2016)通过将预期通胀对利率冲击的瞬间响应限制到零,发现短期名义利率不能作为通货膨胀的预测器来解释,至少不是长期预测器。陈鹏,徐炜(2016)则认为10年期与7年期利率差对未来3个月的通货膨胀预测能力最强,利差增大预示着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增大,而陈红霞等(2016)表明市场利差与未来通胀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未来通胀具有持续显着的负效应。

除了能够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功能外,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Yuksel和Akdi(2016)就探讨了不同通货膨胀对美国利率不确定性测度的影响,脉冲的不确定性对短期和长期利率有负面影响,而结构的不确定性对短期和长期利率有正面影响。

Tillmann(2016)在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根据货币传导成本渠道,评估了利率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更高的利率转换成更高的边际生产成本,并最终成为更高的通货膨胀。

Hagedom(2016)根据预期和全可信度下的标准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模型预测,名义利率应该下降以实现低通货膨胀目标,而实际利率大致维持不变。Ehrmann等(2016)使用高频率债券收益率数据来研究欧元区的通胀预期,发现更低的长期利率,更高的稳定性,以及更好的锚定反应,能够大幅增加长期通胀预期的锚定。Wright(2016)提供了期限溢价,通胀不确定性和二者关系的跨国实证证据,这些证据表明长期通胀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收益率曲线斜率向上进行解释。

2、利率期限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的关系。关于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早在Estrella和Hardouvelis(1991)就通过美国季度数据,证明log期和3个月期的国债收益率之差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消费、投资和产出情况。Haubrieh~Dombrosk(19%)通过研究说明利差对GDp增长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孙皓,石柱鲜,2016),利率期限结构是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的"指示器"(孙皓等,2016)。

于鑫(2016)认为长短期利差对我国未来经济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但利差的边际预测效果较差。况山(2016)研究发现银行问市场不同长短期利差结构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的预测能力不同。其中,2年期国债利率与同业拆借1天的利差对一致指数解释力度较强,且一致指数与利差呈负相关关系系,利差越大,未来10个月的一致指数越小。陈鹏,徐炜(2O09)则认为10年期与3年期利差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最强,利差增大预示着未来经济的增长。此外,利率期限结构对还能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预测,孙皓,石柱鲜(2016)研究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变动能够较为稳定地指示未来3个月的经济周期波动状态。

最新的研究由Favero等(2016)等做出,他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状态空间模型框架,用来分析无套利和大型信息集的预测功能,发现非套利模型在较短的期限较短的范围内更有用,大型信息集则在较长的范围和较长的期限内更有用;收益率曲线模型可以利用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测宏观经济。

3、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大量文献都表明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率期限结构中蕴含着货币政策信息(徐小华,何佳,2016;郭涛,宋德勇,2016),通过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中央银行可以获得金融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以及利率变化的预期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它的具体操作和传导机制对利率期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Dai和philippon,2016)。另外,贾德奎(2016)还从货币政策透明度角度上进行研究,发现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更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和形成稳定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

不同期限利率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利率的影响要远大于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刘海东,2016)。货币政策对期限结构不同因子的影响效果也具有显着差异,孙皓,石柱鲜(2016)表明货币政策作用下,利率期限结构水平和曲率因子减小,而斜率因子增大。在货币政策的宽松期和紧缩期,面临货币政策从紧金融视线IFinanciatView的冲击,水平因子的响应分别为正向和负向,而斜率的响应均为负向;当货币政策由宽松期转向紧缩期时,水平因子变大,斜度变小(潘敏等,2016)。但是沈根祥(20l1)的研究指出,货币政策和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短期动态影响表现出非对称,即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较为迟缓,但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反应敏锐。而长期均衡关系则表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有显着影响,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央行的利率调控目标不敏感,不能形成明确预期。

(二)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除了分别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外,国内外学者也尝试着探索利率期限结构与多种宏观经济因素间的动态关系,从整体上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胡雪琴,陈勇(201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国债市场的三因子动态模型,分析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三者的关系。Reschreiter(2016)研究货币政策制度的转变对英国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货币政策改变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实际利率的均值回归水平下降,实际利率的波动性也降低了,实际利率偏离均值的持久性则增加了。OrphanidesWei(2016)则探索了宏观经济结构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表明实际GDp增长、通货膨胀和名义短期利率的递归估计的VAR产生与调查预测更为一致的预测。

宏观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也引起学者的关注,但宏观冲击对不同期限利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货币冲击、供给冲击和价格冲击对短期利率具有持续显着的影响,而对长期利率则没有显着作用(刘金全等,2016)。同时,不同类型宏观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也不一致,于鑫(2016)认为利率的水平因子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变化主要引起倾斜和曲度因子的变化,但季绍波等(2016)~认为货币政策主导水平因子变化,实际经济变化才是倾斜和曲度因子变化的主要原因。孙皓,石柱鲜(2016)模拟了宏观经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效应,认为宏观冲击长期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整体水平具有明显影响,而对坡度的影响仅在短期内有效。

四、研究评述和未来研究展望

宏观一金融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利用宏观经济信息提高收益率曲线的预测能力;二是研究实际的金融、经济问题,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了解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判断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变化趋势,从而对政府债务进行优化管理,制定并实施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将宏观经济因素与利率期限结构联合进行分析也是为了获取更多有关收益率曲线的信息,以便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外研究起步早,成就较多,而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深入的方面。

首先,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一金融模型,同时在模型中深入具体政策的应用。其次,由于在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时,选取的变量仍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上。因此,可以考虑从其他宏观因素人手或联合更多经济变量进行研究,以获取更加充分的信息。最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主流宏观数量分析工具,能够为宏观经济因素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国外学者将其应用于利率期限结构中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国内应用该模型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基于动态随机-般均衡模型来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相关的研究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4篇:探析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题研究式教学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研究式教学课题研究

论文摘要课题研究式教学以来源于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经验,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教学应用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应用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例如曼昆和保罗·克鲁格曼,往往是在大学和政府机构交叉任职,这表明了宏观经济学确实是一门来源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实践性学科。由于宏观经济学涉及到复杂多样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完善中,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相对于国外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经济问题不同于国外,例如房价、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等,往往具有特殊的发生背景和形成特点,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我国高等院校多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宏观经济学基础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薄弱,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又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们经济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式教学尚无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认为研究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它的特点是适用的普遍性。狭义的研究式教学则是指就某一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增强学员素质,提高学员能力为目标,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很难将两种方式截然分开的,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高等院校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体现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标准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性直接表现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在校期间扎实的以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下面,结合我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式教学谈谈个人体会。

1、课题选择。这里的课题选择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要充分结合教师学期内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目标都要与你所要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教学本人承担的研究课题,例如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学校立项课题、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承担的委托课题等;二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当前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房价问题、人民币汇率、债务危机等。对于前者,由于教师本人自己承担的课题,熟悉本领域发展前沿和存在的问题,能够较好把握课题范围和发展方向,因此,一般也是由教师本人确定课题方向,让学生们在已有范围内自己选择;对于后者,这些课题都是学生们自己自由选择下来的,学生之间的水平和经验差异较大,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到最终课题的选择确定上来。我往往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开题报告,让学生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汇报一下自己选题的原因和想法,教师在这方面必须控制好课题难度,课题是否与课程相关、是否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学期展开研究式教学所需的课题了。

2、课题调研。研究式课题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不超过5名。调研需要提前布置,因为在学期初已经就学生负责组织的课题了,在确定教学日历、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文件时就应该将课题研究工作结合进来。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研究基础,经验缺乏,教师应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研究工作过程、关键环节,特别是前期的文献资料搜集、资料归纳、问题提炼是必须重要讲解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组织进行课题调研的途径包括:一个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部分资料绝大多数是与数据等实证资料;另一个是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文献,同时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也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积累初步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一定基础。此外,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我们还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调研,例如组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

3、课题讨论。课题分析讨论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讨论的具体形式、时间安排、点评均由教师主导。在实际组织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前沿课题发展,重点放在目前研究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创新方向上,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和介绍观点,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意见,其他同学就此课题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教师在此阶段发言要少,把更多机会让给学生。但教师在此阶段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有:调控学生发言,控制课堂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思想,并让发言集中在学术层面;引导学生发言,启发那些在发言和表达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研究生,同时就有关背景知识可做进一步补充;发现问题。研究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技术途径一般而言都不可能是成熟的,教师应及时发现研究生所提技术途径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做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局限于课堂上,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交锋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发布出来。个人的研究文章也在这个期间完成,字数可规定1000字以上。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成果均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发布出来。

4、课题总结。经过上面充分讨论交锋,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课题显然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和信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课题研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最后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目前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进步,特别是要表扬那些能够运用教学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还有能够不囿于已有理论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在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必须要始终将学生的思考出发点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我们讨论灾害影响有益还是有害时,可以归结于人们对GDp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从中发现GDp局限性。通过由实践到原理的循环反复,让学生恍然大悟,或由于英雄所见略同而带来极大成就感,所以这些方式适合于学生感性、好奇

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重视对课程中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极其丰富,而其所联系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复杂多变,包罗万象,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式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独依靠一两个教师承担起来,是不可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在团队中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和科研基础,有的可能擅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有的可能更喜欢研究汇率问题,有的擅长于计量模型分析。实践证明,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经历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的效果会更好。

2、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宏观经济学课题研究式教学难度要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承担起比平时更多的教学备课任务,不但要熟知教材上的内容,还要熟悉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最新的研究文献,并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从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原理的根源,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研究空间,又不能任由学生发挥,要时刻体现教学要求。显然,这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或很少承担、参与课题研究,就不可能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深化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就不能有创新,就会大大降低研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消极参与。

3、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实证分析法,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三方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定义。第二,注意假设条件。我们都知道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第三,关注不同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4、注意激励与疏导。大学生承担课题研究,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体现在求知欲强烈,有热情,缺点是经验缺乏,方法不得当,有时由于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低落,缺乏耐心。还有就是个别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发言不积极,不愿意接触社会实践,只对理论学习很感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时,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实施方案和应对措施,根据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对以前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要对课题研究的外在环境利弊进行分析,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既要辅导学生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指导与被调查者接近和交谈的方式等。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征询与课题有关的zhèng fǔ 部门、企业和社会专家的意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为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便利条件,建立更多针对学生研究课题的调查渠道。

三、结论

课题式研究教学是一种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会以及基于目标达成的问题解决。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课题式研究教学选择教学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过程,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共同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郭金林。论教师在高校文科研究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02)

2喻国华。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6(06)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

4高继红。解读研究式教学模式——对“专题研讨小组”式和“课题制”教学法的比较分析J。理论研究。2016(01)

5何丽君,何丽霞。高等学校研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6(04)

第5篇:宏观经济约束下完善增zhí shuì立法的路径选择

摘要:继2016年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之后,增zhí shuì立法和增zhí shuì“扩围”改革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增zhí shuì发展历程和制度改革的特点分析,发现我国增zhí shuì改革与宏观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体系密切相关。因此,在宏观形势约束下,我国只能以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为改革重心,“扩围”等制度完善问题应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其改革成果应通过法律修正案的方式逐渐确认。

关键词:宏观经济约束;增zhí shuì;立法

2016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增zhí shuì等若干单行税法”列入任期内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意术行政府将致力于有关增zhí shuì立法的议案工作。学术界经过十余年的讨论,对于增zhí shuì立法问题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增zhí shuì在税制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立法法》的要求,依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提高其立法级次势在必行。但由于增zhí shuì制度的复杂程度突出,具体到操作层面,提升其法律级次遇到了发展瓶颈。从法理学角度看,税法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税收法定主义,其功能在于保障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因此,一部完善的增zhí shuì法应具备普适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这就在原则上要求增zhí shuì制度应是稳定和完善的。但与发达国家实施的较为成熟的增zhí shuì制度相比,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存在税基偏大、征税范围偏小等问题。2016年,备受瞩目的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基本解决了税基偏大的问题,但同时,增zhí shuì征收范围过窄问题则成为瞩目的核心问题。

税收理论表明,增zhí shuì的独特机制在于购进扣税,征税范围越大、销售抵扣链条越完整,增zhí shuì的税收中性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功能才能凸显。因此,从税制完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实施的增zhí shuì制度依然存在征收范围不规范、征收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完善税收链条机制、更好的实现税收中性,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任重道远,扩大增zhí shuì的征税范围(简称“扩围”)是今后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加快增zhí shuì的“扩围”进程,制定一部普遍征税的增zhí shuì法具备其理论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但扩大增zhí shuì覆盖范围涉及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根基,在未决定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做出重大调整之前,“扩围”之事不宜进入操作视野。结合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一步到位”的改革难度比较大,更多的学者主张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应分阶段循序渐进,待条件成熟时将增zhí shuì全面取代营业税。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增zhí shuì立法的发展瓶颈在于增zhí shuì的制度改革。因此,本文拟通过梳理我国增zhí shuì3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制度改革的特点,判断出增zhí shuì的进一步改革趋势,结合当前立法的紧迫性,提出更符合国情的我国增zhí shuì的立法路径选择。

一、宏观经济约束下增zhí shuì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宏观经济约柬下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分别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按其销售(营业)收入征收工商税和工商统一税,然而这两个税种“道道征税、重复征税”的特点阻碍了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生产的扩大,已经不再适合改革开放的需要,增zhí shuì开始受到重视。1979年我国开始引入税并进行试点,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增zhí shuì条例(草案)》,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增zhí shuì制度。它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它并不是发达国家盛行的增zhí shuì,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1993年底我国进行了以增zhí shuì为核心的规模宏大的税制改革。由于当时存在通货膨胀、财政收人不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等问题,为了配合1993年起实施的紧缩型宏观调控政策,增zhí shuì改革选择了生产型,以达到抑制通胀、约束需求和筹集税源的目的。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生产型增zhí shuì的弊端逐渐显露,增zhí shuì转型开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2016年9月,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方针,为了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增zhí shuì转型被视为一项财税刺激政策被提L日程,2016年7月1日,我国首先允许东北三省的八大行业对购进固定资产抵扣增zhí shuì,由此拉开增zhí shuì转型试点序幕;为了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16年7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八大行业,旨在鼓励试点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一82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16年7月1日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成为支持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税收政策。2016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面临国际市场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双重考验,为了平抑我国经济波动,减轻企业投资负担,拉动内需,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结构性减税”,2016年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而推开,通过转型所带来的减税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特点和下一步改革趋势。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特点。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和宏观形势密不可分,其改革进程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增zhí shuì改革受限于当时的宏观形势。在过去30年中,增zhí shuì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改革战略的刺激手段,说明了我国增zhí shuì的改革步伐受限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此外,增zhí shuì的发展还受财税体制的影响,1994年生产型增zhí shuì便是在充分考虑当时税收征收管理现状、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纳税意识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第二,增zhí shuì改革循序渐进、谨慎前行。增zhí shuì与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密不可分,这就决定了增zhí shuì的征税范围十分广泛,从而对国民的财产权益和国家的税收利益影响巨大。回顾2016年以来的增zhí shuì转型步伐,可以发现,税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从区域优惠到全国统一、从部分行业到全行业、从控制退税到全额退税的循序渐进的改革进程。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增zhí shuì改革持谨慎态度,改革步伐缓慢,以避免重大变革带来的不利影响。

1、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趋势。单从增zhí shuì制度的完善来看,增zhí shuì转型完成后,调整征税范围成为下一轮增zhí shuì制改革的重点。从理论上说,增zhí shuì最优的征税范围应包括所有创造和实现增值额的领域。而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征税范围仅限于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其他服务业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因此增zhí shuì的“扩围”势必牵扯到营业税的改革,面临技术难题和体制难题。其技术难题如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率设置、减免范围的确定等尚可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来合理设计;而体制难题却是我国进行增zhí shuì“扩围”的最大障碍。_6在分税制的大背景下,增zhí shuì是中央地方共享税,由国税机关负责征管;营业税是地方税,由地税机关负责征管,增zhí shuì“扩围”需要面临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和税权关系的重大调整。

鉴于此,结合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特点及我国国情决定了增zhí shuì的“扩围”改革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改革进程会结合经济发展对增zhí shuì制度的要求、充分考虑我国税收管理体制以及税务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综合税收征管现状等各方面因素,循序渐进,分步扩大增zhí shuì征税范围。因此,增zhí shuì制度的“扩围”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二、提升增zhí shuì法律级次具有现实紧迫性增zhí shuì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此重要的税种,自1994年以来一直以税收制度的形式存在,l6年的改革发展只带来税制和税收征管的不断完善,其法律地位没有任何改变。

年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改革不仅标志着我国税制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加快增zhí shuì立法进程提供了契机,增zhí shuì由暂行条例上升为正式法律的迫切性已经摆在面前,提升增zhí shuì法律级次的任务非常迫切。

(一)依法治税方略要求我国尽快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中共十五大至今,依法治税已经成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的需要。在依法治税原则指导下,我国税收必须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要求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税收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并不健全,税收实体法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两部法律;税收程序法仅有《税收征管法》。与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相比,我国税收立法工作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一些主体税种的法律地位,如增zhí shuì等依旧停留在暂行条例和行政规章层面,法律级次较低,当前的税收立法同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要求不相适应。而增zhí shuì立法则有利于形成我国税收法律的基本框架,提升我国依法治税的国家形象。其一,增zhí shuì立法后,半数以上的税收收入具有坚实而稳定的法律依据,而不是变化频繁的暂行条例。其二,增zhí shuì立法后,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基本得到法律保障。因为增zhí shuì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课税,有利于国家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财政收入,基本实现了税收效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所得额征税,按照纳税人负担能力(即所得)的大小和有无来确定税收负担,对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特殊的作用,实现了税收公平的目的。

(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国尽快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改革开放初期,受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制约,依据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985年全国人大先后两次授权政府改革工商税制和发布试行有关税收条例(草案)的决定,我国立法机关授权政府可以在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方面颁布暂行条例,在取得经验、条件成熟之后再按程序将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这种情况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时隔十余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税收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减少税制变动带来的经济扭曲,就对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提出了要求。

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增zhí shuì庞大的筹集收人功能牵涉到众多纳税人的切实利益,因此增zhí shuì的立法问题成为我国税法完善的重中之重。

我国现行的增zhí shuì制度是由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税务主管部门发布的行政性法规组合而成。一方面,其法律级次不高,不符合国际惯例,影响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它们变动比较频繁,干扰纳税人的预期。加快增zhí shuì立法,一方面保证了税制的持续性和内在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给绛济带来的扭曲;另一方面,稳定的税制增强了纳税人对税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其经济彳了为可做出适当调整,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怏发展。

三、增zhí shuì立法完善的路径选择以上分析表明,增zhí shuì制度完善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则具有现实紧迫性。通过综合衡量,存宏观经济约束下,我们得出完善增zhí shuì立法的路径: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确认以往的改革成果,并可以法律修正案的形式予以确认。冈此,增zhí shuì法的内容为现行增zhí shuì制度,具体到操作层面,则是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进行整合,一并提升其法律级次,形成增zhí shuì法的主体内容。此外,增zhí shuì立法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从法理学角度来看,增zhí shuì法应规定基本原理和其他原则性问题增zhí shuì立法需要体现增zhí shuì的基本啄理和相关经济规律;强调增zhí shuì的“中性”特征,避免为解决一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任意变动。保障税法的稳定性。增zhí shuì法巾还应对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方向做出原则性规定,以保障税法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二)从税收角度来讲,增zhí shuì法应留出一定缺口,做出适当授权其一,当前增zhí shuì制度并不完善,存未来较。长时期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扩围”等改革事项可授权国务院以试点或暂行条例的形势逐步展开,待改革成果成熟时再以修正法案的形式确认。其二,增zhí shuì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税种,其本身就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在保持法理视角的稳定性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税收内在的宏观凋控功能。考虑到未来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建议通过立法授权的方式预留调整空间,以应对实时变化。如,我国的出口退税一直作为一项财政激励制度,通过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在鼓励外贸出口、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出口退税机制可以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措施,需在经济形势发生改变时予以及时调整,因此可在增zhí shuì立法时单独将出口退税立法权授权给国务院,并将授权的时间、范围、内容、监督机制等予以详细规定,这样既满足了出口退税的调节经济功能,又能将其纳入国家监督机制下,更好的保护纳税人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守文。增zhí shuì的“转型”与立法改进J。税务研究,2016,。

2叶珊。论增zhí shuì法的法体例。税务研究,2016,(8)。

3高培勇。增zhí shuì转型改革:分析与前瞻Jj。税务研究,。(8)。

4王金霞。扩大增zhí shuì征税范围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6,。

5李建人。增zhí shuì的转型与转型巾的增zhí shuìJ。财经问题研究,2016,(2)。

6汪德华,杨之刚。增zhí shuì“扩围”——覆盖服务业的困难与建议。税务研究,2016,(12)。

7蔡吕。对增zhí shuì“扩围”问题的探讨。税务研究,2016,。

第6篇: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

我国的一些城市在市场经济下,在探讨自身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时,提出了如何以城市为单位,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操作或运作城市整体国有资产的问题。目前,经营城市的实践活动已在一些城市展开并取得成效,由此引起了人们对经营城市的关注和研究。

那么,什么是经营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经营城市?经营城市主要有哪些方式?本文将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经营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一般而言,经营城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城市政府通过运作城市内的土地、房产、市政设施及其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种资源,使城市获得迅速发展。这些运作包括城市发展的各种谋划、规划、开发、建设及至管理等等。

经营城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谁来经营城市?二是经营什么?三是如何经营城市?关于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现阶段在我国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因而经营城市是政府行为;关于经营什么?即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这个客体其实就是“城市资产”,它包括城市中的土地、房产、环境、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无形资产;有学者把城市资产归纳为自然生成资产(土地等)、人工资产(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和延伸资产(如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的冠名等)三大方面。关于如何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依据有关法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名义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运作。

当然,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为什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从实际运营的效果看,经营城市的确解决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行为。

经营城市不是人们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炒作,它的产生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营城市也就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践。

从目前看,经营城市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经营城市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一直是较难的问题,然而,经营城市这一方式却给城市政府带来了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城市政府采用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济杠杆管理模式。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城市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把这些资产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新探索。

经营城市要求政府必须从过去对企事业直接插手的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转向对城市设施、生态环境的整体化的经营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城市整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由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行为方式由微观模式转向宏观模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经营城市有利于建立集约经济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讲,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生活便利、经济化,而且还包括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居民精神物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等方面内容,并以城市发展带动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城市经济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经营城市的方式必须从资金、实物等要素的单方面经营转向物质资本与知识、信息、人才、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经营上来。从发展上看,人力资本、知识信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会逐步超越传统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经营模式、经营的方向、广度、深度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城市政府必须从单一的物质资本经营转向人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经营并重的方向上来。

“入世”之后,在经营城市的范围上,城市政府也要从城市内部为主转向城市所在地区、全国及至全世界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经营城市是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有效手段。

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资产,开发城市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价值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市,来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可见,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资产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变,而且使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观念产生深刻的转变。

第四,经营城市有利于城市摆脱建设资金的困境

城市建设由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大包袱。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完善要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更加庞大,而单纯依靠城市财政的老路子搞城市建设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抛弃城市建设只有政府投入、居民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市政府依据掌握的可控资源,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城市建设既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企业、个人投资;既可以运用内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总之,就是要改“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改政府“一方包建”为“全民共建”,进行多元化开发建设。

对于城市资产的运营,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就可产生良好的、巨大的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和财力支持,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问题,而经营城市就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

经营城市的具体运作方式有:

1、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城市,如实行土地利用的招标竞争,即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这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2、利用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经营城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产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对拟开发地段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房产开发建设权、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电等)运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投资开发建设资金。

3、利用外资形式

将外资导入城市建设的领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山东省济南市采用这种方法,同以色列的泽威集团就建设城市中的现代化主体停车场及经营、管理达成协议。外方投入资金、设备,中方提供停车场地,停车位置空间和其他相关用地,从而最终对城市交通做出统一开发建设与系统经营管理。这在全国是第一个范例,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已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待审批。另外,该市还与外商联合开发“阳光花园”,此项目由香港新世纪有限公司、香港舜兴实业有限公司同济南市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济南新世界阳光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该项目启动顺利,已于2000年11月19日奠基,列入国家建设部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4、利用内资形式

除了利用外资形式外,国内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见完善,国内资本(游资)市场已成为一块亟待开发利用的领域。一些城市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山东省济南市对当地的内资加以利用,该市与鲁能集团联合开发建设南苑小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成为济南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投资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这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城建,进行连片土地整体开发的大胆尝试,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5、利用公开拍卖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再如,2001年3月开发建设的泰安市东岳大街西路综合改造工程,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行把规划区内,道路两侧土地全部征为国有,做出先期土地储备,待经过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土地增值后,再通过整片划拨、出让给市国资公司,市国资公司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立体建设。通过此项开发,市政府即收缴市政配套费4亿元,土地出让金1亿元,不仅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还获得3、8亿元的利润。莱州市仅在近几年的拍卖城市公用设施广告发布权、城市公交线路使用权方面,就实际增加财政性收益6000多万元。其他地方还有拍卖公路收费站等做法。

6、利用资产置换方式

这种方法是指用现有的城市资产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用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海市利用这种方法,在老市区内,对部分产业实行了“置地换业”,使原来拥挤在狭小市区内的一些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城市的资产尤其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增值,原来依靠行政手段也难以办成的事,如今凭着资产置换得到了解决。

以上经营城市的几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出归纳,不仅难以概全,而且这些不同的经营城市方法在有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叠和交叉。随着对经营城市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经营城市的方法出现,会有更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三、经营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目前,经营城市正方兴未艾,但在其积极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同城市化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许多城市包括大量的小城镇都在大力推进自身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不断完善城市的设施,由此经营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手段也日见丰富;相对于此,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则表现的相对缓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营城市的发展。

2、经营城市的扩展性与城市资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营城市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不断加大的市政建设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城市资产的划分、分割及其价值不清,甚至权属不清,影响了经营城市手段的发挥。

3、经营城市的收益性与城市消费者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大投入。经营城市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较快见效的方式,当然采用方式不可避免会引起部分市政设施由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而提高收费标准,也就是不再会“无偿使用”,从而产生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与城市设施舒适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有:

在经营思想上,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体,这一观念尚未确立起来;在经营体制上,城市中的“管养合一”体制尚未破除;在经营对象上,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物质性资源利用,轻视社会性资源(文化、品牌等)经营的情况与现象;在资源经营上,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与闲置浪费并有的现象。

四、开展经营城市的思考

1、开展经营城市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经营城市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不仅是经营上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建设方式的需要。观念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转变观念不可忽视。对于经营城市来说,一是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有偿使用”的观念,视市政基础设施为“特殊商品”;江西兴国县就抛弃了城市建设“从属地位”、“非产业化”的旧意识模式,确立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商品化”的经营新观念,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将路、桥、土地、绿化、供水等变成商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并把城市管理权、保洁权推向市场,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安排了就业,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把城市资产视为宝贵的国有资产,改变了过去一提国有资产就习惯于把眼光盯在国有工商企业上,而忽视城市这一特殊资产观念,把城市发展的着眼点由单纯投入型向经营投入型转变,结果使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改变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的观念,形成“多家管理、开发、发展”的观念;三是改变“等钱开发建设”的观念,形成“借力开发”的观念,开放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市政设施项目,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改变城市规划属于纯“技术规划”的观念,变成为“社会经济规划”的观念。长时期以来城市规划总是以工程技术、建筑艺术

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社会化、经济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就是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继续重视工程技术规划、建筑艺术规划的同时,必须树立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掘富、致富功能!

总之,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现把城市资产视为公益财产到可经营化资产的转变,把城镇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应格外关注和开发,如莱州市仅就拍卖一专项资金的“存款权”上获得680万元的收入。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塑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至关重要。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政企分开”,按照中央的要求,政府从企业经营的所有领域退让出来;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以切实提高政府的管理运作能力,真正“精兵、简政”,实行组织领导机构的少层次和权力下放,“小政府,大服务”;三是改造和提高政府信息化能力;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为经营城市提供依据。

2、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市政设施的经营机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其次,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开放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公平进入城市市政建设领域;三是挖掘盘活存量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资金建设施;四是扩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改进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3、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掌握资本运营

经营城市,即从市场经济思路考虑并运作城市资产,使其货币化、资本化,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这就要求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经营的意识、机制、主体与方式,对资产进行资本化、货币化,进而进行集聚、重组、营运,使其得到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这就是国外惯常采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变基础设施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变政府独家投资为社会多方投资,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投资公司,实行路、水、电、气、房地产综合成龙配套开发,吸引内外商投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4、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既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上的制高点。因此,它就成为经营城市最重要的依托。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前景,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较高,科学合理,它就为城市建设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营城市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否则,一旦其规划质量不高,或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使经营城市陷入无序状态,无法顺利进行,轻则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重则使城市发展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多走弯路。

从经营城市角度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中蕴藏着许多商机,可以说是城市的“聚宝盆”,而质量不高的城市规划则暗藏着许多危机,可以说是城市的“风险洞”。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达到其应有的技术规划、艺术规划要求,而且要体现其经济与社会规划要求。因此,对城市规划科学性、指导性、战略性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经营城市的重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新区的规划应尤为关注。

5、开展经营城市应当做到“三个要求”和“四个化”

“三个要求”是:一是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所有建设都要成为精品;二是严格对土地和资金的管理;三是不要好高鹜远,不求最高最大,必须求最好。

“四个化”就是城市资产商品化;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目的效益化。只有这样,政府的投入和累积的资产才会有回报、有增值,就能在增加经营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

为了加大市场化筹资力度,还可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法人)单位,其作用是负责城市资产(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运行,并进行城市内部的统筹协调。

2016房地产项目邀请函
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第七篇

房地产项目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地产业老总:

感谢您(贵公司)百忙中点阅我们的邀请函。

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古称雉河集,地处豫鲁交界,南临江淮平原,北接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属中部战略要冲。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0万(其中城区人口20多万),是着名的道德之乡。2016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2个扩权试点县之一。

涡阳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县、林业百佳县、秸杆养牛十佳县、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中国苔干之乡,皖北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已探明的优质煤储量33亿吨,煤层面积565平方公里,现已开发3对矿井,待开发矿井10对。

近年来,涡阳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沿涡河两岸跨越式发展大格局已逐步形成,双轮集团、康达集团、三星1525工程、牛羊肉加工、精陶工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健康发展,效益可观,正向工业化县城迈进。经济在发展,城市化进程在推进,城市品味的提升需要人居环境优雅的小区相配套,但目前,我县尚未开发出规模化、高档次的住宅小区,三产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方面,涡阳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本次推出的地块为杏林园小区地块我县首期推出约200亩的大面积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该地块位于县城规划区内,属城区南拓辐射带,紧邻县人民医院,距县四中、九中等大型校园仅百米之遥,距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法院、环保局、国土局、检-察-院仅二站之路,附近商场林立,小区密集,人口稠密,公交畅通,是理想的黄金地块。该地块采取出让金分期支付的办法,首次支付50%,余款在出让合同签订后一年内付清。欢迎前来参与竞买。

这里是您创业成事的福地、这里是您发财致福的天堂。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联系电话:0558—72x02

联系人:x

年 月 日

房地产项目邀请函 [篇2]

尊敬的朋友: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本公司资产项目投资开发推介邀请函。

湖北鑫泰顺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系一家专业从事房地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中小型企业、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物流等,提供投资建设、合作开发、合股经营、合作投资、企业转让、收购、居间代理及资本运作的投资开发代理机构,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良好的社会人脉、深厚的政府背景和极佳的业内口碑。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建立规范的风险控制机制、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融资渠道,联合建筑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投资带动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促进效益提高”的总体发展战略。本着“诚信、和-谐、创新、高效”的经营方针,以优质项目平台,“推动中小型企业、开发商、建筑商的资本合作”为宗旨,实现了合作开发共赢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市场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发展。

我公司积极探索创业投资优化运行新机制,积极整合资源,树立联合投资开发、股权投资、股权经营的理念,积极尝试创投基金等资本运营模式。通过项目投资、合作开发、施工承包、股权投资、股权管理、股权交易、项目转让和资本运营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业投资与风险控制的运作、管理、控制、优化的体系,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达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我公司积极参与房地产业的投资、经营管理、商品房代理销售等工作。在湖北武汉、荆州、咸宁、广水、鄂州等地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收益,已成功合作投资开发综计93万平方米商住小区,共实现项目合作投资24.18亿元销售产值。为中小企业、建筑商、开发商、投资商提供了丰厚的开发经济效益,实现了投资资本的长期增值。我公司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房地产开发,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建筑商、开发商、投资商在与我公司合作中,有机会成为中小型企业、房地产开发合作的伙伴,与我公司一起享受到跨越式合作房中所带来的##丰厚的利益回报,

共同享受产业投资合作的##丰硕成果。

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已进入关键时期,本公司顺应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湖北等省市内的二、三线城市陆续储备了多个优质房地产项目。我公司按照##“合作共赢、共同开发”

的原则,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多元化的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模式,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投资开发经理队伍,可以与您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包括但不限于中小型企业投资、政府bt工程、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土地转让、企业合股,收购、项目转让、房地产联合开发、信托贷款、商务贷款、贸易贷款、发行债券、总承包施工等方式通过提供项目土地资源和增值服务,为中小型企业、开发商、投资商、建筑商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

作为一家项目专业投资、开发、建设代理平台,我公司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整合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及社会资源优势,为您精心策划投资、开发、建设方案,确保您的投资、开发、建设实现利益价值最大化,为您的事业腾飞助一臂之力,最终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我们拥有的不仅是项目投资平台资源、更多的是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我们拥有的不仅是优秀的管理团队、更重要的是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持续的投资能力;

我们拥有的不仅是投资、开发、建设回报、更看重的是诚信的合作和资本运作成功的价值。

我们企盼:广大##投资商、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公司、金融机构、投资公司、民营中小型企业、企业家及各界精英

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合作,共谋发展##。

我们希望:与市场接轨,共同做大一块##“蛋糕”、

共享##“稳步增值”

的收益。

机遇如同流星,稍纵即逝,只有果断把握才会成功!我们,期待您的加盟。我们,更不会辜负您的期盼。让我们携手,财富就在眼前!

谨此诚邀!我们期待您的光临!热烈地欢迎您!!

公司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南京路135号金宝大厦7楼

电话:027—87257206

传真:027—87257441

18627193865

13554520627

15342339246

邮箱:#url#

#url#

联系人:李女士

方女士

湖北鑫泰顺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a 项目简介

一.

项目概况:

某项目公司于2016年和咸宁市政府直属公司签订了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某城中村改造项目合同,获得该项目开发权,该项目系咸宁市政府旧城改造重点项目,位于咸安区中心城区,地段优势明显,土地面积为121.27亩,净地开发面积为113.2亩,代征道路面积为8.07亩,容积率为3.2,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41614.08平方米(含

平方米住宅及

平方米商铺),由政府负责将土地变为商住用地性质。项目公司需拆迁还建户数约68户,需要拆迁还建的总建筑面积约27360平方米(含3000平方米商铺,其余为住宅)。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三年。

二.项目优势:

1.该项目位于咸安区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2.当地政府及领导对该项目极为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排除了行政障碍。

3.土地成本极低,每亩楼面地价折合2835元,远低于同等地段元的市场价位,套利空间可期。

4.项目回报可观,目前同等地段住宅销售单价为3600元.商铺销售单价为10000元,本项目以保守销售单价(住宅3200元,商铺6000元)计算,预计可实现项目纯利润2亿元。

三.合作方式:

方式1.投资者投资5000万元获得项目公司50%的股权及该项目50%的收益权,若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投入建设资金,由双方按照对等比例投入。项目地块办理土地证后可进行抵押贷款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开盘后的销售回款用于支付施工资金,项目销售完毕后进行利润分成。

方式2.由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包装整合并发行债券,由投资者认购,项目开发完毕后向投资者退换本金及收益。

方式3.总承包施工,即该项目整体发包给具有实力的总承包商施工(可由投资者指定),总承包商预先缴纳部分履约保证金(根据施工节点分期返还),项目开盘后的销售回款用于支付工程款,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后付至已完工程量的75%,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办理完毕付至已完工程量的85%,工程结算手续办理完毕后付至工程结算总造价的95%,5%的余款作为工程质保金在五年内分期返还。若项目销售情况良好,对于工程垫资部分可以考虑支付部分财务费用。

推介优质项目:、

b项目简介

一、

项目概况:

某公司在咸宁市咸安区中心城区拥有230亩工业用地,从事轻工业建设,由于该工业项目属于轻污染项目,为响应市政府异地搬迁办厂的号召,该公司已在咸宁开发区另行取得工业用地,原老厂区现有设备已全部搬迁。该公司拟在咸宁市土地交易中心将原老厂区的230亩工业用地通过定向挂牌方式转让给本公司,土地使用性质改为商住用地,土地变性后的规划建筑面积约为容积率为2.8%。

二、

项目优势:

1、该项目位于咸安区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每亩包变性后地价为78万一亩,可建面积为429290.4平方米。

2、当地政府及领导对该项目极为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排除了项目地块挂牌及开发建设中的各种干扰。

3、土地成本低,摘牌每亩楼面地价折合人民币417.9元,低于同等地段的市场价位(碧桂园土地摘牌价格为每亩95万元),套利空间可期。

4、政府对本公司开发项目给予特别优惠政策,该项目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摘牌后,不要一次性缴纳全部土地成交价款,(已付款总额仅需达到8000万元即可),其余土地成交价款尾款可在项目开盘销售后再行缴纳,从而极大减轻了投资者的资金负担。

5、项目回报可观,目前同等地段住宅销售单价为3600元,商铺销售单价为10000元,本项目以保守单价(住宅3200元,商铺6000元)

计算,预计可实现项目纯利润3.6亿元。

三.合作方式:

方式1.投资者与某公司及政府签订三方协议,邮投资者向某公司首期支付5000万元购地款,项目地块在咸宁市土地交易中心挂牌成交后,投资者再支付3000万元购地款,并成立项目公司,投资者再支付3000万元购地款,并成立项目公司,投资者可获得该项目公司50%的股权及该项目50%的收益权。其余土地成交尾款待该项目开盘销售后再行缴纳。若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投入建设资金,由双方按照对等比例投入。项目地块办理土地证后可进行抵押贷款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开盘后的销售回款用于支付施工资金,项目销售完毕后进行利润分成。

方式2.由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对该项进行包装整合并发行债券,由投资者认购,项目开发完毕后向投资者退还本金及收益。

方式3总承包施工,即该项目整体发包给具有实力的总承包商施工(可由投资者指定),总承包商预先缴纳部分履约保证金(根据根据节点分期返还),工程取费按照湖北省2016版定额下浮5%,人工费调差执行省市文件,钢材及商砼价格按市场价结算。工程施工前期采取垫资施工,项目开盘后的销售回款用于支付工程款,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后付至已完工程量的75%,竣工验收报告备案手续办理完毕付至已完工程量的85%,工程结算手续办理完毕后付至工程结算总造价的95%,5%的余款作为工程质保金在五年内分期返还。若项目销售情况良好,对于工程垫资部分可以考虑支付部分财务费用。

房地产项目邀请函 [篇3]

尊敬的朋友: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本公司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邀请函。郴州鸿翔房地产有限公司系一家专业从事房地产项目开发经营的公司,我公司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良好的社会人脉、深厚的政府背景和极佳的业内口碑。

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已进入关键时期,本公司顺应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我公司按照“合作共赢、共同开发”的原则,诚邀拥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广大房地产公司、投资公司及企业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包括但不限于收购、项目转让、bt项目、房地产商住开发项目等方式通过提供项目土地资源和增值服务,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确保您的投资、开发、建设实现利益价值最大化,为您的事业腾飞助一臂之力,最终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我们企盼:广大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公司、企业家及各界精英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合作,共谋发展。谨此诚邀!

公司地址:郴州市南岭大道质安大厦五楼

电话:0735—2167878

传真:0735—2167878 1363735 3263 邮箱: #url#

联系人:李生

郴州鸿翔房地产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房地产项目邀请函 [篇4]

“xx房地产论坛是由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并主办的中国目前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专业论坛。从2001年8月起,该论坛以年会的形式已连续举办了7届。作为行业风云人物的言论阵地和同行的交流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地产界的顶级盛事和行业人士一年一度的期待。

论坛的每届年会,组委会都会根据当年中国地产界的最新动态设定不同的主题,并邀请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地产界、金融界及学界的首脑人物进行深度交流,研讨最新市场语境下的中国房地产政策,解构行业发展新路径。论坛自举办以来,各届年会都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第3届年会增设了年度“引领中国城市住宅十大风尚企业”评选活动;第4届年会增设了年度“引领中国城市住宅风尚名盘”评选、“中国建筑师五人行”、“21世纪高尔夫名人赛”活动;第5届年会特邀了中国地产行业专业权威报纸《中国房地产报》和著名门户网站新浪网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并增设了“中国地产行业六方会谈”、“2016中国地产金砖奖”暨“2016中国地产青年领袖”评选等主题活动;第6届年会特邀了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主办,在论坛主题设置上独家透析先后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地产业界提供预见性应对策略,并增设了“交易中国——机构投资人与房地产项目对接” 、“城市地产项目推介”、“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管理研讨会”及“建筑哲学与设计艺术研讨会”等主题活动。2016年,我国房地产业经过连续三年的宏观调控,经历了一轮深刻转型,由此涉及的社会问题和金融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早已超越了房地产行业本身。第7届年会,组委会联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拉开了中国房地产后调控时代价值演变的帷幕。

随着2016、2016年的热度的降温,2016年的中国房地产面临破冰之重。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都进入了一个调整的时期。2016年6月,xx房地产论坛组委会将继续邀请中国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及传媒机构的首脑人物会聚博鳌,共同面对这个特定的调整期,找寻地产企业的未来??

鉴于您在中国地产界的尊贵声誉和权威地位,xx房地产论坛组委会特邀您作为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参加本次盛会。

期待您的热情参与!

后附回执表一份,活动介绍一份

房地产项目邀请函 [篇5]

尊敬的_______ :

2016年,全球经济形势开始呈现复苏迹象,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房地产业销售开始回暖,各大地产品牌企业高度活跃,演绎“融资-圈地”模式,进行品牌战略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为推进中国房地产业品牌事业发展进程,探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房地产品牌运营与管理之道,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于2016年1月11-13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6品牌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论坛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地产品牌战略与格局”。

论坛定位高端,影响广泛,是中国房地产企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届时组委会将邀请政府领导、品牌专家、传媒领袖等行业翘楚,为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提供深度解读和建言献策,探讨新形势下中国房地产品牌战略与格局。“2016品牌中国房地产总评榜”同期开展,旨在大力宣传和推广为中国房地产品牌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品牌人物、品牌企业和品牌楼盘,并于2016年1月12日晚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

谨此,恭请莅临,共襄盛举!

联系人:尚德新 电话010-80675545 传真:010-51581388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活动说明:

“2016品牌中国房地产总评榜”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顶级思想盛宴,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共同发起,秉承为企业谋策略,为行业谋发展的理念,旨在盘点行业、展望未来,组委会汇集权威领导、资深专家、名企领袖和主流媒体,让代表聆听权威思想观点,把握发展方向。中国品牌地产荣誉表彰活动作为论坛的重头戏(此次参评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优秀企业、楼盘颁发荣誉大奖,盛况空前举世瞩目,是企业展示形象、提升品牌的绝佳良机。

大会旨在发布房地产品牌企业建设成果,发掘房地产行业优秀的企业群体,表彰先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剖析品牌企业发展机遇;探讨品牌企业如何通过提高运营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开展房地产行业更广泛的合作,实现企业的突破与超越发展,充分鼓励品牌企业强强联合,巩固自身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坛期间将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隆重的颁奖晚会,同时隆重推出“2016品牌中国房地产十大年度人物”和“中国建筑规划设计十大年度人物”,届时由出席大会的国家部委领导及行业领袖颁发荣誉奖杯,并通过百余家主流媒体对业界发布。具体参会事宜请参考《邀请函》或致电组委会咨询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剑灵服装钱币换什么好 钱币换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金融危机下房产换钱币好,还是钱币换房产好"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838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