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卡拉扬60年代,dg

卡拉扬60年代,dg

2016-12-23 09:44: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卡拉扬60年代,dg(共5篇)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1955年—1989年)临危受命战后的柏林爱乐几经危机,除了乐队本身需要重建,人员要添补外,首席指挥问题始终需要解决,先是首席指挥里奥·波查德特(Leo Borchardt)被占领区士兵射杀,后来由年轻的谢尔盖·切利比达奇(SergiuCelibidache)短暂接掌。1947...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卡拉扬60年代,dg》,供大家学习参考。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1955年—1989年)
卡拉扬60年代,dg 第一篇

临危受命

战后的柏林爱乐几经危机,除了乐队本身需要重建,人员要添补外,首席指挥问题始终需要解决,先是首席指挥里奥·波查德特(Leo Borchardt)被占领区士兵射杀,后来由年轻的谢尔盖·切利比达奇(Sergiu

Celibidache)短暂接掌。1947年富特文格勒归来,但在种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他要一直待到1952年才下定决心出任乐团首席指挥一职。但此时的富特文格勒已经力不从心。他的耳聋日渐严重,他需要西门子公司为指挥台安装线路设备,以便听到乐队的声音。而且富特文格勒人缘欠佳,与其他指挥以及乐队成员的关系都比较紧张[31][32]。早在19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肺炎逝世前,柏林爱乐乐团就要考虑其继任人问题,而候选人都是当时指挥界的能人:克鲁依坦,切利比达奇,约胡姆,舒里希特,还有卡拉扬。 富特文格勒在1948年重返舞台,同时也意味着卡拉扬一直在维也纳,柏林和萨尔茨堡这些音乐重镇之前不得正门而入,加上卡拉扬身系繁忙的任务,所以他只得零星的机会与柏林爱乐乐团接触。富特文格勒还曾致信柏林爱乐乐团委员会:我只对一位同僚有异议,不错就是卡拉扬。他在柏林与你们合作指挥,我当然无话可说。但是如果要他带领乐队巡回演出,我则认为不妥。乐团与一位指挥一同出游,无疑就是进一步合作的开端。而这种问题,不能单凭某一位指挥的票房号召力去考虑,而且要看乐团和指挥的关系如何来决定。与一些媒体的报道相反,我对卡拉扬毫无敌意,而且我怎可能会有呢?可惜的是,敌意来自他那边。由于他的阻挠,我不能在维也纳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度,在已经安排好的巴赫音乐节上与合唱团演出

音乐之友协会的《马太受难曲》。而协会则听从了他的号令,因为这等大型的巴赫音乐节要靠他才能成行。 为EMI物色录音人员的瓦尔特·李格两边都不能得罪,他曾说:很不幸,从1946年到富特文格勒逝世,我一直在富特文格勒博士和冯·卡拉扬之间当首席和事佬。在那段日子,卡拉扬奉守斯多噶派原则,低声忍受,可成模范。就是他的密友也未曾听得他的一句怨言。他对此作过的唯一评论就是„那位老人家是自作自受。但他倒是教会了我,要想长享尊崇,就得提携扶持自己的同僚。‟他现在正是做着他所说的[34]。

到了1953—54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合作日益频繁,他们不但录制了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还共同出席

节日周音乐会(Festwochenkonzert)。这些演出得到了当时乐评家的热烈赞赏。例如乐评人维尔纳·奥尔曼(Werner Oehlmann)写道,正是在这些未被传统硬化的作品中可看出卡拉扬的指挥风格:巨细无遗而又原创十足,都能从这神秘清晰的音画中被体现出来。爱乐乐团在神奇的带领下进入了全新的艺术风格之中

[经过这短期的磨合,卡拉扬的继任只是时间问题。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逝世,正是柏林爱乐美国

之行的前夕。当时卡拉扬正在罗马一所酒店里。他的秘书给他递上一封来自维也纳发出的匿名电报,上书“Le roi est mort, vive le roi.”(法语:老王驾崩,新主万岁。)就在第二天,柏林爱乐乐团经理格哈德·冯·韦斯

特曼(Gerhart von Westerman)就立刻打电话给卡拉扬,请后者出任乐团首席指挥一职。韦斯特曼打这个电话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纽约负责乐团访美事务的有关方面致电他道:除非卡拉扬指挥,否则乐队的旅美之行,免谈。

至于卡拉扬方面,这支乐团正是他日思夜想要拥有的。他曾说:我一定要得到这支乐团,因为他的素质让我着迷,而且我也知道,和这支乐团一起我将能有什么样成就。我要一份终身合同,理由只有一个:我要在这支乐团身上花很多时间,以求他能与我最终同心同德。我不能让一个新来的议员说着说着就结束我俩的合作关系。我必须承认,这支乐团通过几十年的成长,正是成长为我梦寐以求的样子

不过当时他还有斯卡拉的合约在身。为此卡拉扬与他的朋友兼老板吉永高利(Ghiringhelli)进行了一次面谈,后者很清楚柏林爱乐的职位对卡拉扬的意义,很爽快地同意了卡拉扬的跳槽。

另一方面,柏林爱乐乐团的成员也投票通过了对卡拉扬的任命,意味着卡拉扬将带领乐团旅美。不过卡拉扬在这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任命文书要在出发之前面交到他的手上并且其任命要得到官方确认。韦斯特曼的后继人沃尔夫冈·斯特斯曼(Wolfgang Stresemann)回忆道:哪有什么任命文书?柏林爱乐乐团是柏林的一个机构,归柏林政府管理。因此卡拉扬的任命需要由负责该方面事务的议员提布提乌斯(Tiburtius)连同另外两位议员一同向政府递交,并得到后者通过才行,这都是数以周计的。这并非是有人作祟,而是柏林政府的官僚作风效率不高,再快也只能是“很快的柔板”(Molto adagio)。卡拉扬天生就信不得人,总是在我面前,还有一次是在好心的提布提乌斯议员和我面前表示,怀疑政府在使缓兵之计,要看他旅美是否成功再作决定。危机终于出现。卡拉扬到了恩斯特·莱特(Ernst Reuter)那边并威胁到要拒绝北美之行。最后双方达成了一项让卡拉扬点头的协议,合约签字要在北美巡回之后,不过在出发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布提乌斯会当众向卡拉扬问道,他是否愿意继富特文格勒之任。卡拉扬“万般乐意”地接受了任命,然后与爱乐乐团踏上美国之途。其实卡拉扬的合约是在1956年4月才生效的!合约在24日经提布提乌斯,25日卡拉扬和26日财政议员哈斯签字。[

1955年初,这对新组合踏上了前往新大陆的航班。该次出行赞助人就是西德总理阿登纳。不过就在乐团和卡拉扬到达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前一周,一阵反对的浪潮差一点就扼杀了这一次巡美演出。美国音乐家联盟和“地方802”(Local 802)在2月20日《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名曰《音乐家反对纳粹带领的柏林乐团在此举行的音乐会》。其实从2月8日到27日乐团正式在华盛顿拉开访美帷幕这段时间内,纽约时报几乎天天报道反对卡拉扬战时纳粹身份的抗议声音。韦斯特曼在“地方802”文章刊出后一天声明,自己与卡拉扬虽然的确加入过纳粹党,但只是纯粹地为了在当时能继续工作下去。虽然

这声明更多的是煽动了反对派的气焰。不过这些反对最终还是未能成功,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次巡回是由西德政府出资的。

2月25日乐团抵达美国,一切平静。卡拉扬对此一切只是做了一简短的声明:“我不谈政治,我只是作为一位音乐家来到这里。”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以其声音打动了美国听众和乐评界。他们分别在华盛顿,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辛辛那提和巴尔的摩等城市演出。乐评总体来说是正面的。而抗议的声音则在纽约演出之时到达高潮,卡内基门外有人抗议,还有人放飞带有反对标语的鸽子。但即使这样,演出的进行也没有受到影响。

这次美国之行,是一次真真正正的试用期。卡拉扬要向三方面交答卷:一是观众和乐评人,二是柏林爱乐乐团,三是西德政府。不但是艺术方面,卡拉扬还必须在道德和政治方面要表现成熟(例如在美国时言行是否得体,是否会被反对声音打压下去),才能显示自己可胜任柏林爱乐首席一职。卡拉扬不负众望,早在3月5日卡拉扬一行还在匹兹堡逗留时,就已传出乐团大部分成员投票赞成卡拉扬成为他们第四任常任指挥的消息。而等到他和乐团返德之后几天,其任命被柏林政府确认。卡拉扬再一次被问道,他是否愿意继承富特文格勒衣钵,带领柏林爱乐乐团。他回答道:“万分欢喜地接受。”于是,柏林爱乐的权杖历经汉斯·冯·彪罗,尼基什和富特文格勒,终于传到卡拉扬手上。

欧洲音乐总指导

1956年到1971年,卡拉扬在欧洲炙手可热。他先是出任了萨尔茨堡音乐节艺术指导,历时4年。在1957年,除了率领柏林爱乐乐团首次访问日本之外,他还接受聘任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指导,以一改这座历史悠久的歌剧院颓落之势。在他身上的职称还有:1967年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终身指挥[27],维也纳歌唱协会终身指导,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指挥之一,1969到1971年继去世的查尔斯·孟许(Charles Munch)担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顾问。

卡拉扬在1958年第三次成婚,对象是一位法国女士—爱利特·毛瑞特。爱利特曾经当过时装模特,后来成为一位画家。她有着极强的社交能力,虽然她声称自己不懂音乐,但是她无疑在丈夫身边扮演着极重要的统筹角色。她与卡拉扬出色的私人秘书安德雷·冯·马通尼(André von Mattoni)一道负责了卡拉扬许多音乐以外的事务,让卡拉扬可以更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指挥事业里[38]。夫妻两人分别育有两女:1960年6月25日出生的伊莎贝拉和1964年1月2日出生的阿拉贝尔。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则分别是她们的监护人。而她们的保姆,正是卡拉扬

的首任太太艾米·霍格罗夫

1959年,卡拉扬除了和维也纳爱乐在59年秋季巡回印度,菲律宾,香港和美国等地演出外,还再次为DG公司录音,和柏林爱乐乐团制作出自己第一张立体声唱片,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这同时也标志着柏林爱乐,卡拉扬和德国唱片公司铁三角长时间的合作的开始。当时的卡拉扬虽然与EMI有录音合约在身,但是柏林爱乐却与德国唱片公司签下过合同。因此合约需要进行修改,使得这对组合能同时为两家品牌录音。在EMI旗下卡拉扬的录音活动后来一直持续到1984年,并录制了不少歌剧,另外还有一些不曾为DG录制过的作品,例如舒伯特的交响曲全集。

有了柏林爱乐和大唱片公司作后盾,卡拉扬就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录制古典音乐世界里的管弦乐作品。不过,1959到61这三年间,他只是很谨慎地录制了一些管弦乐炫技曲(Showpieces),例如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和安东尼·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中的几首,还有德里布和肖邦的一些舞曲,不过这些录音一朝制成,即成经典。到了61年末,卡拉扬终于开始有大行动,为DG公司录制乐圣贝多芬的全套交响曲,并在62年完成,即俗称的“红卡”。时至今天,纵然市场上有着难以胜数的贝多芬交响曲全套,但是这套录音依然光彩夺目,饱受赞赏[40]。其实,卡拉扬早在接手柏林爱乐乐团时,就已经开始准备这套录音制作。在第一次美国之行前夕,他就排演了《第五》。《第七号》他在55到59年上演过三次。到了开录前,除了《第二》和《第八》,他已将其他交响曲在音乐会上过了最少一遍。

以同样的精心准备,卡拉扬和乐团在63,64年还录制了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26]。而柏林爱乐乐团终于在1963年10月15日迎来了自己的家—柏林爱乐大厅。这座大厅是应卡拉扬的技术标准而建成的[27]。一如瓦格纳为拜鲁伊特节庆剧院在开幕之际所做的一样,卡拉扬指挥乐团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示喜庆。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卡拉扬对上一次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是1937年的事,不过他在当时可能已经领略过歌剧院的一些恶习,例如排练时间不足。而到了他再次在50年代中接手这所歌剧院时,这座歌剧殿堂正陷入其历史的最低谷:纪律可有可无,剧目沉闷,指挥低档,演唱低劣。

卡拉扬认为,歌剧院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其奉行的歌剧院演出季制度(stagione

system)所致。签约的歌手,不管他是德国人,法国人还是意大利人,要出演这整一季的所有剧

目。相比之下,很多歌剧院已实行了新的制度,歌手可以自由往来各歌剧院,唱自己最熟悉的角色,演出质量当然有所保证,加之当时唱片工业已经崛起,立体声唱片的黎明已显,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所以卡拉扬在开始指挥他任内第一部歌剧之前,先花了数以月计的时间整治歌剧院。他做出的改革颇具争议。首先他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连接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这样不但歌手可以往来交换,而且歌剧的制作也可以搬来搬去。另外,他还将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制作转到维也纳露面。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成本。还有他致力于让一些优秀的指挥家与剧院签短期合约,摒弃二流的乐队长。 整顿完之后,卡拉扬终于让维也纳观众领略了两场演出,瓦格纳的女武神和意大利风味的《奥赛罗》。后者题头角色奥赛罗由有着“黄金小号”之称的马里奥·德·莫纳科演唱,女主角则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代表人物苔巴尔蒂。原班人马还为DECCA公司录下录音。接下来,他陆续将指环余部,《帕西法尔》,《帕西法尔》,《费德里奥》,《没有影子的女人》和《佩丽阿斯与梅利桑德》搬上舞台[27]。这些制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卡拉扬的指挥从没受到质疑,而且他各方面的准备细致认真,得到很多评论员的认可,歌剧院再一次获得国际声誉。 但是,卡拉扬只是作为一位指挥家获得了成功,而作为“艺术指导”,他则是失败的。首先卡拉扬身上任命繁多,长时间不在维也纳。当他不在维也纳的时候,歌剧院演出水准骤降。在招揽指挥方面,他也没有多大的建树,不过这也可能与歌剧院提供的排练时间不足有关。

1961年秋,歌剧院技术组罢工,卡拉扬以辞职支持。政府做出让步,不过要求为他加添一名共同指导,以求歌剧院管理的稳定。第一位共同指导是当时斯图加特歌剧院的老板华尔特·施夫(Walter Schaefer)。不过,状况并没改善,卡拉扬继续是长期离守,施夫在斯图加特脱不得身。歌剧院原来只有一位长期缺席的指导,现在则有了一对。到了后来,施夫决定63-64年度留守斯图加特,这样只得找上另外一人。新的指导名叫艾宫·希尔伯特(Egon Hilbert)。

希尔伯特和卡拉扬可谓相冲相克,两个人从一开始就摩擦不断。他们先是因为制作《波希米亚人》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闹矛盾。再是在人事方面的问题,卡拉扬的演出排期还有变动等事宜,希尔伯特都有过单方面行动,引来卡拉扬严重的不满。

卡拉扬无力一口气应付来自政府,共同指导和自身职责多方面的压力,他决定在1964年辞职。同时,他也结束了与录音公司DECCA的合同。除了上述的奥赛罗之外,这家以强烈的录音动态效果著称的公司还为卡拉扬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了《阿依达》,《蝙蝠》和《托斯卡》,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分析
卡拉扬60年代,dg 第二篇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分析

1.托斯卡尼尼,1939/NAXOS

2.富特文格勒,1951/EMI

3.卡拉扬,1963/DG

4.索尔蒂,1972/DECCA

5.约胡姆,1977/EMI

6.伯恩斯坦,1989/DG

一、第一乐章

六个版本时长及处理的简要分析

第一乐章13分

第一乐章17分45秒

第一乐章15分12秒

第一乐章18分17秒

第一乐章16分13秒

第一乐章18分08秒

作曲家在贝多芬第一乐章的速度标记是每分钟88,托斯卡尼尼采用了偏快的速度,富特文格勒在这里使用的速度是68,卡拉杨是72,约胡姆是64,索尔蒂是68,伯恩斯坦是54-60之间。

托斯卡尼尼比较注重客观主义,他在第一乐章的速度偏快,副部主题的速度也不慢,在182小节木管的对位处理出现了误差,提前两个小节进入了渐强,从195小节开始逐渐的减慢最后接回了原速,在第265小节,他的坚强幅度很大,仔细听你可以发现整个乐团的

速度因为这个特别的处理(crescendo molto)而加快了,虽然在这里乐谱上作曲家并没有表明到底要怎么处理,但是不得不说这里的处理,的确影响了演奏的速度,416小节他使用了弦乐加高八度的处理,这样做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同时出现这一情况的还有第501小节,在这里托斯卡尼尼也同样做了这样的处理,这样对于速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富特文格勒第一乐章的速度比贝多芬在总谱上标记的速度要慢,对比总谱和音像资料可以发现总谱上贝多芬标注的速度是88,而富特文格勒演绎的速度大约在69左右,可能因为弦乐开始的力度太轻了,而且富特文格勒又很注意第一小提琴四分音符的时值,并在这里加入了揉弦,这也是导致速度慢的原因,在第17小节,从起拍开始的强奏非常的有爆发性,这里由于所有的音符听上去都很均匀而21小节开始的附点八分音符和弦也都保持着很充足的时值,因此听上去这里的速度还是比较平稳的。在273小节,这里富特文格勒运用减慢的处理,并在295小节提前渐强两个小节,渐强之后,在速度上听起来有明显的加快。326小节的铜管声部显得格外突出,甚至听上去想让我觉得有点意外,速度平稳有力,节奏准的像节拍器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在416小节这里,富特文格勒并没有采用弦乐小提琴声部的高八度处理,使得418小节听起来有些缓慢,但是ff听上去就格外的突出了。由于当时长笛的音区限制,451小节他要求长笛在这里做了下行音阶音区高八度演奏的调整。478小节开始的坚强段落,由于弦乐连线保持音的完整性要求,使得这里听起来张力十足,而速度也有明显的加快和减慢。从506小节,富特文格勒在这里做了速度减慢的处理,而他在这里并没有遵循作者贝多芬在其中标记的(a tempo ),而是将这个减J漫保持到了513小节处,并逐渐减速进入了整个乐章的尾声,这里的速度处理对整首作品的结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本该力量十足的尾声显得有些拖沓。

这里我选择的是卡拉扬在60年代录制的贝多芬全集的版本,卡拉扬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希望融合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优点,而事实上他录制的这套贝多芬全集,也的

确成为了后人欣赏贝多芬交响曲的一种基准,这也是他最为奔放时期的指挥个性的体现。在这个版本中,速度上我们可以听的出完全没有拖沓,给人感觉力求精细,在第一乐章中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利用他们管乐的能量用了很多强奏,这使得速度被很稳定的控制下来,而托斯卡尼尼节拍器式的指挥方式也在这里隐约的可以感受到,93小节这里的弦乐弓法的连贯处理,也是富特文格勒先生喜欢的一种自由方式,没有换弓,一气呵成,416小节没有采用高八度的处理,在511小节这里,卡拉扬严格的采用了作曲家贝多芬的速度标记,没有做其他人使用的渐慢处理,这就避免了尾声的拖沓,使得音乐很自然的流动进入尾声。

索尔蒂指挥的版本我选择的是他1972年录制的版本,第一乐章的六连音节奏很清晰,速度也很均匀;第16小节在速度上他作了一点拉宽的处理,使主题进入得更加明显主题的节奏感很强,68小节开始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十六分音符乐句非常的有律动性,速度很均匀;74小节开始的副部主题速度稍为缓和,听上去有点浪漫主义特韵味;值得注意的是,排练号D这里,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的发音很清楚,力量均衡,这是索尔蒂这个版本的第一乐章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这里第二提琴和第一提琴都很重要,取消了143小节的长笛声部的大跳,改为下行级进的旋律使得原本很难的片段,演奏的很轻松了;196小节的回原速(a tempo )完全遵循总谱的要求,排练号K之前没做渐慢的处理,主题的再现很有力,在极强的乐队全奏声中还能清晰地听到主题的细节这也是他这个乐章突出的处理细节。;365小节将弦乐的渐强拉回到弱(p),然后和管乐一起渐强;416小节弦乐没有采用移高八度的做法,SO1小节第一小提琴没有使用高八度处理;最后的尾声索尔蒂处理得较流动,之前的渐慢很多539小节开始的铜管节奏很有力,节奏感很强,速度也很稳。

约胡姆的录音版本在所有版本处于一个中速的水平,速度上听起来不紧不慢,在第一乐章当中他使用的速度是64,在55小节,弦乐的8分音符在速度上,他做了渐慢的处理,听他的音效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得到,这样做是为了让音乐的情绪更明显,102小节,103

小节的八分音符都很饱满,这也使得这里的速度很平稳,接下来的展开部献速度又回到了64左右,虽然有些许差异,但是基本上还是在原速中的,273小节这里他使用了和79小节一样的渐慢处理,378小节之这里的速度由于圆号旋律的进入听上去很流动,加之小号声部突出的处理,这里可以说是他在第一乐章处理中的一个亮点。416小节依然没有采取高八度的处理,这里就不会有速度的影响,还原了作曲家的要求,排练号O约胡姆起的速度很稳在进入尾声之前没有速度放慢的处理,但是要注意的是他在进入尾声之前也并没有还原速度,结束的时的两个全奏的和弦他做了放慢的处理,在这里由于速度的减慢让乐队的收束显得更平稳,更整齐。

伯恩斯坦在这场音乐会中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速度是所有我听过的音像资料中最慢的,起拍的速度基本上保持在54-58之间,198小节弦乐演奏的主题,由渐强到减弱的力度变化,使得速度有一个明显的拉宽再收紧的感觉,排练号L的速度稍稍减慢,这里我认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因为乐谱上并没有标注,应该是他个人的处理,排练号M的地方伯恩斯坦强调了和声变化,这里的速度显得渐慢的很夸张,416小节依然没有采用高八度的处理,在511小节他没有按照作曲家在总谱上标记的(a tempo)还原速度,而是一直渐慢渐慢到了尾声。

二、第二乐章

六个版本时长及处理简要分析

第二乐章13分04秒

第二乐章11分S1秒

第二乐章10分02秒

第二乐章12分46秒

第二乐章I1分04秒

第二乐章12分O1秒

这个乐章,处理速度方面主要有两个重点的地方需要注意的,也就是三声中部前后的速度处理,和反复记号的处理。这个乐章的演出一直以来存在两个速度上的几段,即在进入(404-411小节)三声中部之前的渐快的处理(Stringendo)幅度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快,比如伯恩斯坦的庆祝两德统一的演出录像中,乐队演奏渐快段落的时候,声音听上去甚至到了极其模糊的不清晰的地步;另一个以富特文格勒为代表的指挥家们,他们在乐章开始使用稍慢的106-112的速度,在经过渐快之后,后面的半小节时值与前面的一小节时值大致相同,这样乐段听上去衔接的比较顺畅和自然,托斯卡尼尼斯卡尼尼和卡拉扬开始的速度明显比其他指挥快很多126和132。假设如果我们按照贝多芬谱面的速度标记,在三声中部采用平均的二分音符,运用116的速度,那实际演奏的效果并不是作曲家所标记的Presto的速度,而是一个稳固的中板,显然和急板的速度是不能吻合的。代表浪漫主义指挥风格的约胡姆就是这样严格按照作曲家在总谱上的标记速度演奏的,在经过渐快之后马上回到116的速度。这样的处理听起来在作品乐段间的连贯感比起其他的指挥差很多,但是也不得不说这是种独到的见解。

富特文格勒在170小节处,木管与弦乐的并置中采用了速度和音效上拉宽宽的处理,这里的处理很有特色;接下来在272小节处,强调了打击乐声部定音鼓的三连音节奏,这样做使得节奏感颇为突出而整个乐队的音响效果也很个性,之后的273小节突然做了一个轻的处理,这样做使得其他旋律声部听上去特别的清晰而有层次。

卡拉扬在开始的定音鼓节奏型上特别强调附点的准确,由于整个演奏速度偏慢,显得格外持重、深思熟虑而且很有劲道,在处理三声中部的圆号声部第422小节处时,在这里加上了一个的重音,强调了主题的切分节奏和闯入性,伯恩斯坦则是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每四小

《音乐圣经》附录3---最值得收藏的300个版本
卡拉扬60年代,dg 第三篇

《音乐圣经》附录3------最值得收藏的300个版本

1.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47 400-2(大师版)。

2.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Sony,MYK 36720。

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39 002-2(金版)。

4.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富特文格勒指挥拜罗伊特节日合唱团、乐团(Schwarzkopf, Hongen, Hopf, Edelmann演唱),EMI,7 69801-2(1951年历史录音,单声)。

5.柴科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DG,419 745-2(两张)。

6.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钢琴,迪图瓦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小提琴协奏曲,米尔斯坦小提琴,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弦乐小夜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13 161-2(廉价小双张)。

7.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V525),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嬉游曲KV136、138,月下小夜曲,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大管协奏曲(297b),小夜曲(KV388),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13 152-2(廉价小双张)。

8.莫扎特:5首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柔板,C大调回旋曲,格吕米奥小提琴,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莱帕德指挥新爱乐乐团,Philips,438 323-2(廉价小双张)。

9.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西盖蒂小提琴,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纽约爱乐乐团(1947年5月厉史录音);第五(春天)奏鸣曲,西盖蒂小提琴,霍尔绍夫斯基钢琴(1953年1月历史录音),Sony,MPK 52536。

10.肖邦:夜曲全集(NOS.1-19),鲁宾斯坦钢琴,RCA,RD 89563(两张)。

11.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舒曼第一交响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47 408-2(大师版)。

12.德沃夏克:第八、第九交响曲,库贝利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47 412-2(大师版)。

13.莫扎特:第三十六至四十一交响曲.伯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47 416一2(大师版,两张)。

14.J. S. 巴赫: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1042),格吕米奥小提琴,格莱兹(Gereez)指浑Solisees浪漫乐团;双小提琴协奏曲(BWV1043),格吕米奥、克莱伯斯(Krebbers)小提琴;双簧管协奏曲,霍利格尔双簧管,瓦特(Waart)指挥新爱乐乐团,Philips,420 700-2。

15.维瓦尔第:四季,为4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RV580),为3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RV551),阿卡多小提琴,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Philips,422 065-2。

16.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升f小调赋格,E大调赋格,古尔德钢琴,Sony,SMK52594(1955年录音)。

17.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米凯兰杰里钢琴,朱里尼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19 249-2。

18.贝多芬:第八(悲怆)、第十三、第十四(月光)奏鸣曲,吉利尔斯钢琴,DG,400 036-2。

19.贝多芬:第二十一(华德斯坦)、第二十三(热情)、第二十六(告别)奏鸣曲,吉利尔斯钢琴,DG,419 162-2。

20.舒伯特:鳟鱼五重奏(D.667),弦乐三重奏(D.471、D.581),海布勒钢琴,卡佐拉(Cazauran)、格吕米奥(Grumiaux)三重奏团,Philips,422 838-2。

21.贝多芬: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肯普夫钢琴,莱特纳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19 467-2(画廊)。

22.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穆洛娃小提琴,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94年日本实况录音),Philips,438 998-2。

23.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00037-2。【卡拉扬60年代,dg】

24.贝多芬:第十二至十六弦乐四重奏,林赛四重奏团,ASV,CDDCS 403(4张)。

25.舒伯特:第八、第九交响曲,西诺波里指挥德累斯顿乐团,DG,437 689-20。

26.莫扎特:管乐协奏曲全集,单簧管协奏曲(KV622),长笛协奏曲(KV313、315),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V299),巴松协奏曲(KV191),双簧管协奏曲(KV314),圆号协奏曲(KV412、417、447、495),交响协奏曲(KV297b),奥菲斯室内乐团,DG,431 665-2(3张)。

27.莫扎特:第二十、二十四钢琴协奏曲,哈丝姬儿钢琴(最后录音),马克维奇指挥拉穆勒乐团,Philips, 412 254-2。

28.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钢琴协奏曲,佩拉希西亚钢琴,英国室内乐团,Sony,SK39064。

29.布拉姆斯: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吉列尔斯钢琴,约夫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47 446-2(大师版)。

30.马勒:第二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威斯特敏斯特合唱团、纽约爱乐乐团(Hendricks, Ludwig

演唱),DG,423 395-2(两张)。

31.马勒:第九交响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39 024-2(两张)。

32.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二集).古尔德钢琴,Sony,M3K 42266(3张)。

33李斯特:梅非斯特圆舞曲,前奏曲,匈牙利民歌主题幻想曲,第五匈牙利狂想曲,马捷帕,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塔索的悲伤与胜利,第四匈牙利狂想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15 967-2(两张)。

34.肖邦:10首玛祖卡,升C小调前奏曲,G小调叙事曲,B小调谐谑曲,米凯兰杰里钢琴,DG,413 449-2。

35.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27 611-2(两张)。

36.舒伯特:8首即兴曲(D.899、D.935),小快板(D.915),11首埃科塞斯舞曲(D.781),匈牙利曲调(D.817),布伦德尔钢琴,Philips,442 543 -2。

37.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6首奏鸣曲与组曲,格吕米奥小提琴,Philips,438 736-2(廉价小双张)。

38.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DG,423 142-2。

39.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悲剧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27 496-2。

40.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肯普夫钢琴,谢霖小提琴,富尼埃大提琴,DG,415 879-2(3张)。

41.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00 037-2。

42.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47413-2。

43.李帕第:录制的钢琴作品 巴赫:B大调帕蒂塔等,斯卡拉蒂:两首奏鸣曲,莫扎特:A小调奏鸣曲(KV310),舒伯特:两首即兴曲(D.899、2.3),EMI,CDH7 69800-2。

44.李帕蒂演奏的肖邦14首圆舞曲、两首练习曲(OP.10.5、OP.25.5)、两首夜曲(OP.27.2、OP.50.3)船歌,EMI,CDH7 69802-2。

45.卡拉斯演唱拉美莫尔的露契亚,诺尔玛,清教徒,美狄亚,灰姑娘,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玛侬·列斯科,艺术家的生涯,贾尼·斯基基,托斯卡,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路易斯,卡门,参孙与达丽亚,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阿尔切斯特,玛侬,浮士德的惩罚,浮士德选曲,EMI,CDS 7 541032-2。【卡拉扬60年代,dg】

46.莫扎特:安魂曲,D小调慈悲2(K.341),加德纳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英国巴洛克乐团( Bonney, Otter, Blochwits, White演唱),Philips,420 197-2。

47.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选曲(管弦乐),唐豪塞序曲,黎恩齐序曲,罗恩格林第一、第三幕前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一幕前奏曲,滕斯泰特指挥柏林爱乐乐团,EMI,C2S5 68616-2(廉价小双张)。

48.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选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Jess Thomas, Stolze, Dernesch, Brilioth等演唱),DG,429 168-2。

49.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夜莺之歌,焰火,俄罗斯变奏曲,探戈,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Mercury,432 012-2。

【卡拉扬60年代,dg】

50.比才:卡门全剧,卡拉扬指挥巴黎歌剧院合唱团,柏林爱乐乐团(Baltsa, Carreras, Ricciarelli, Van Dam演唱),DG. 410 088-2(3张)。

51.马勒:第五交响曲,巴比罗里指挥新爱乐乐团,EMI,CDM7 64749-2。

52.马勒:第六交响曲,5首为吕克特诗谱写的歌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Ludwig演唱),DG,415099-2(两张)。

53.理查·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璜,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39 016-2。

54.J. S. 巴赫: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卡萨尔斯大提琴(1936-1939年历史录音),EMI,CHS7610272。

55.必不可少的帕瓦罗蒂,Decca,430 210-2。

56.莫扎特:双钢琴作品,海布勒与霍夫曼、德谬斯、斯科达合作版,Philips,454 026-2(廉价小双张)。

57. J. S.巴赫:10首小提琴奏鸣曲,格吕米奥小提琴,雅科泰特(Jaccottet)、梅尔莫德(Mermoud)大键琴,Philips,454 011-2。

58.威尔第:阿伊达(全剧),卡拉扬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维也纳爱乐乐团(Freni, Carreras, Baltsa, Cappuccilh, Raimondi, Van Dam演唱),EMI,CMS7 69300-2(3张)。

59.莫扎特:管乐重奏曲集,贝内特、布拉克、图纳曼、格吕米奥三重奏团等,Philips,422 510-2(3张)。

60.莫扎特:钢琴三重奏全集,美艺三重奏团,Philips,446 154-2(廉价小双张)。

61.贝多芬:三重奏协奏曲,布拉姆斯:二重奏协奏曲,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罗斯特罗波

维奇大提琴,里赫特钢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赛尔指挥克利夫兰乐团(布拉姆斯),EMI,CDM7 64744-2。

62.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塞尔金钢琴,DG,410 510-2。

63.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维瓦尔第:G小调长笛协奏曲(OP.10.2),J. S. 巴赫:旋律,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和吉格,格鲁克:神圣的精神舞曲,莫扎特:月下小夜曲,DG,413 309-2。

64.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皮雷斯钢琴,杜梅小提琴,王健大提琴,DG,447 055-2。

65.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里赫特钢琴,Philips,442 562-2(廉价小双张)。

66.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谢霖小提琴,海布勒钢琴,Philips,446 521-2,446 524-2(廉价小双张,两张)。

67.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菲舍尔-迪斯考演唱,莫尔钢琴伴奏,DG,437 235-2(廉价3张)。

68.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贝多芬:大斌格,哈根四重奏团,席夫钢琴,DG,439 774-2。

69.贝多芬:庄严弥撒,莱文指挥莱比锡广播合唱团、瑞典广播合唱团、埃利克森合唱团、维也纳爱乐乐团(Studer, Norman, Domingo, Moll演唱),DG,435 770-2(两张)。

70.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加德纳指挥蒙待威尔第合唱团、革命和浪漫乐团,Philips,432 140-2。

71.柏辽兹:安魂曲,送葬与凯旋交响曲,科林·戴维斯指挥华兹沃斯学校童声合唱团、伦敦交响合唱团、伦敦交响乐团(Dowd演唱),Philips,416 283-2(两张)。

72.威尔第:安魂弥撒,合唱曲精选,罗伯·萧指挥亚特兰大合唱团、乐团(Dunn, Curry, Habley, Plisbka演唱),Telarc,CD 80152(两张)。

73.肖斯塔科维奇:第五、第九交响曲,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Melodiya,MCD113。

74.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Melodiya,OCD143。

75.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Melodiya,MCD152。

DG -《DG公司111周年纪念 - 111段经典音轨》6CD限量版
卡拉扬60年代,dg 第四篇

专辑英文名: 111 Years of Deutsche Grammophon - 111 Classic Tracks

专辑中文名: DG公司111周年纪念 - 111段经典音轨 发行公司:DG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6CD限量版(APE+MP3)

发行时间: 2009年10月05日 地区: 德国

简介:

专辑编号:00289 477 8168 GB 6 Made in Germany by EDC

CD1 00289 477 8434 CD2 00289 477 8435 CD3 00289 477 8436

CD4 00289 477 8437 CD5 00289 477 8438 CD6 00289 477 8439

MP3编码格式:320k

专辑介绍:

DG公司欢庆111年卓越历史

从贝多芬把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编号为“作品111”以来,“111”这个数字在古典音乐界即具有特殊意义。在庆祝DG成立111年(以及纪念这特殊数字)的同时,DG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设立“DG 111”纪念网站(中文网址:/zh_CN/home),并出版发行相关的纪念专辑、书籍。

发行三套限量版纪念合辑:

1. 111 Years of Deutsche Grammophon - The Collectors' Edition (55 CDs)

DG公司111周年纪念 - 收藏家典藏版(55张盒装CD)

2. 111 Years of Deutsche Grammophon - 111 Classic Tracks (6 CDs)

DG公司111周年纪念 - 111段经典音轨(6张盒装CD)

3. 111 Years of Deutsche Grammophon - 11 Great Videos (13 DVDs)

DG公司111周年纪念 - 11部经典影片(13张盒装DVD)

与“收藏家典藏版”合辑同时推出的,是“111段经典音轨”合辑(477 8168,共6张CD)。除了“收藏家典藏版”中出现的51位艺术家每人收录一个音轨外,其他音轨来自于在DG的111年历史上做出过贡献的其他60名艺术。这套合集时间跨度很大,既有唱片史初期卡鲁索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录音,也包括最新签约DG的艾丽斯·纱良·奥特和王羽佳。

摘录几位音乐家的祝词和引文

自1967年至今,我和DG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很愉快。想象一下:一开始我就与玛尔塔·阿格丽希和柏林爱乐乐团一起录制普罗科菲耶夫和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这是一种多么欢愉的体验!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和DG仍保持着极佳的关系,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审美、艺术和技术追求。在这四十多年中,DG倾力推出了伟大的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和舒伯特全集和莫扎特的主要歌剧。对音乐家来说,能与DG合作真是幸事,因为它拥有无以伦比的历史和卓越超群的艺术水准。我见证了它不懈地支持音乐家以及柏林爱乐这样的杰出乐团,同时也大力扶植莫扎特管弦乐团(意大利)这样的年轻乐团——前不久我和后者录制了莫扎特的晚期交响曲和佩尔戈莱西的宗教音乐代表作。能与这些充满热情的专业人士一同合作,我感到非常愉快——他们如此敬业,心怀为音乐、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服务的共同志向。 DG,周年快乐!

(Claudio Abbado 克劳迪奥·阿巴多)

在古典音乐界中,DG黄标早已被公认为高品质的象征,至今未改。我虽然不是DG专属签约艺术家,但我们的合作极富成果,在其111年的历史上这种合作关系已经超过四十年!

(Plácido Domingo 普拉西多·多明戈)

与DG合作时,我总能如愿找到最出色的录音工程师和充分理解我音乐意图的艺术团队。简单说来,知我者,DG也。

(Herbert von Karajan 赫伯特·冯·卡拉扬)

DG代表这这样一个优良传统:让不朽的音乐接触大众,给未来留下伟大的音乐诠释。对于作为音乐家和作为普通人的我来说,这两点都至关重要,因此我钦佩DG。在其111年的历史上,DG在努力寻找传统与新潮之间微妙的契合。在我们所有的合作中,我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向这个神奇的厂牌致敬,祝愿它的团队不断获得成功和灵感。

(Lang Lang 郎朗)

对我而言,DG的周年纪念,意味着艺术家与录音厂牌之间卓而不凡、硕果累累的合作。在这个特殊的周年纪念,我向DG的伟大团队表示祝贺:祝愿他们继续给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音乐之美。

(Anne-Sophie Mutter 安妮-索菲娅·穆特)

专辑曲目:CD 1

01.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5 in G minor (orch. by Martin Schmeling) (1983) Wie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配器:马丁·施梅林)

维也纳爱乐乐团 / 克劳迪奥·阿巴多

02.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 - Contrapunctus IX, a 4, alla Duodecima (2008)

Pierre-Laurent Aimard (piano)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赋格的艺术 BWV 1080 - 12度的4声部赋格

皮耶尔-劳伦·艾马尔(钢琴)

03. LUDWIG VAN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 sharp minor, Op.131 - 2. Allegro molto vivace (1963)

Amadeus Quartet / Norbert Brainin (violin I), Siegmund Nissel (violin II), Peter Schidlof (viola), Martin Lovett (cello)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作品131 - 2. 很有活力的快板

阿玛迪乌斯弦乐四重奏团 / 诺伯特·布雷宁(第一小提琴),西格蒙德·尼赛尔(第二小提琴),彼得·席德洛夫(中提琴),马丁·洛维特(大提琴)

0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1 in C major, K.467 - 2. Andante (1962) Camerata Academica des Mozarteums Salzburg / Geza Anda (piano & condutor)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K.467 - 2. 行板 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乐团 / 盖札·安达(钢琴演奏兼指挥)

05. FREDERIC CHOPIN Preludes in D minor Op.28 No.24 (1977)

Martha Argerich (piano)

弗雷德里克·肖邦:d小调前奏曲 作品28 第24首

玛尔塔·阿格里奇(钢琴)

06. MAURICE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1982)

Orchestre de Paris / Daniel Barenboim

莫里斯·拉威尔:献给已故公主的帕凡舞曲

巴黎交响乐团 /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0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Voi che sapete, from Le nozze di Figaro K.492 (1994) Cecilia Bartoli (mezzo-soprano)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K.492 - 你们知道何谓爱情 塞西莉亚·巴尔托利(女中音) / 维也纳爱乐乐团 / 克劳迪奥·阿巴多

08. FREDERIC CHOPIN Preludes in G major Op.28 No.3 (2007)

Rafal Blechacz (piano)

弗雷德里克·肖邦:G大调前奏曲 作品28 第3首

拉法尔·布雷查兹(钢琴)

09. JOHANN SEBASTIAN BACH Badinerie, from Orchestral Suite No.2 BWV 1067 (1968) Jean Soldan (flute) / Lucerne Festival Strings / Rudolf Baumgartner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二号 BWV 1067 - 谐谑曲

让索尔丹(长笛) / 卢森纳节庆弦乐团 / 鲁道夫·鲍姆加特纳

10. GABRIEL FAURE Pie Jesu, from Requiem Op.48 (1986)

Kathleen Battle (soprano)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Carlo Maria Giulini

加布里埃尔·福雷:安魂曲 作品48 - 神圣的耶稣

凯瑟琳·巴特尔(女高音) / 爱乐乐团 / 卡洛·玛利亚·朱里尼

11. CLAUDE DEBUSSY 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from Preludes I (1978)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piano)

克劳德·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 - 西风所见

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凯兰杰利(钢琴)

12. GEORGES BIZET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Havanaise, from Carmen (1978)

Teresa Berganza (mezzo-soprano)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The Ambrosian Singers / Claudio Abbado

乔治·比才:卡门 哈瓦涅拉舞曲 - 爱情是一只叛逆的小鸟

泰蕾莎·贝尔冈萨(女中音) / 伦敦交响乐团 / 安布罗西亚合唱团 / 克劳迪奥·阿巴多

13. LEONARD BERNSTEIN Candide - Overture (1983)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 Leonard Bernstein

伦纳德·伯恩斯坦:坎迪德 - 序曲

洛杉矶交响乐团 / 伦纳德·伯恩斯坦

1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acrimosa, Requiem K.626 (1971)

Wiener Philharmoniker / 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 / Karl Bohm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安魂曲 K.626 - 痛哭之日

维也纳爱乐乐团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 / 卡尔·伯姆

15. RICHARD STRAUSS Standchen Op.17 No.2 (2009)

Measha Brueggergosman (soprano) / Justus Zeyen (piano)

理查德·施特劳斯:小夜曲 作品17 第2号

梅沙·布鲁格尔戈斯曼(女高音) / 尤斯图斯·泽恩(钢琴)

16. IGOR STRAVINSKY Danse sacrale (L'Elue), from Le Sacre du Printemps (1992)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 Pierre Boulez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 献祭的舞蹈【卡拉扬60年代,dg】

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 皮埃尔·布列兹

17. MANUEL DE FALLA Cancion del amor dolido, from El amor brujo (1966)

Grace Bumbry (mezzo-soprano) / 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 Lorin Maazel

曼努埃尔·德·法雅:魔法师的爱情 - 苦恼的情歌

格蕾斯·班布瑞(女中音) /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 洛林·马泽尔

18. GIACOMO MEYERBEER O Paradiso dall'onde uscito, from L'Africaine (Sung in Italian) (1907)

Enrico Caruso (tenor) / with Orchestral accompaniment

贾科莫·梅耶贝尔:非洲女郎 - 喔,天堂!

恩瑞柯·卡鲁索(男高音) / 管弦乐伴奏

19. ANTONIO VIVALDI Violin Concerto in G minor RV 325 - 2. Largo (2006)

Giuliano Carmignola (violin) / Venice Baroque Orchestra / Andrea Marcon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RV 325 - 2. 广板

朱里亚诺·卡米诺拉(小提琴) / 威尼斯巴洛克乐团 / 安德烈·马尔科恩

20. GIACOMO PUCCINI E lucevan le stelle, from Tosca (1980)

Jose Carreras (teno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贾科莫·普契尼:托斯卡 - 今夜星光灿烂

乔斯·卡雷拉斯(男高音) / 柏林爱乐乐团 / 赫伯特·冯·卡拉扬

专辑曲目:CD 2

01. GEORGES BIZET Les Toreadors, from Carmen Suite No.2 (1991)

Orchestre de I'Opera Bastille / Myung-Whun Chung

乔治·比才:卡门组曲第二号 - 斗牛士之歌

巴士底歌剧院管弦乐团 / 郑明勋

02. MORTON GOULD Boogie Woogie Etude (1957)

Shura Cherkassky (piano)

莫顿·古尔德:布吉伍吉练习曲

舒拉·切尔卡斯基(钢琴)

03. GIUSEPPE VERDI Di quella pira, from Il Trovatore (1984)

Placido Domingo (tenor) / Rosalind Plowright (soprano) / Walter Gullino (tenor) Coro e 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 Carlo Maria Giulini 朱塞佩·威尔第:游吟诗人 - 看那可怕烈焰

普拉西多·多明戈(男高音) / 罗莎琳德·普罗莱特(女高音) / 瓦尔特·古林诺(男高音) 罗马国立圣契西利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 卡洛·玛利亚·朱里尼

04. ANONYMOUS Evening Bells (arr. Serge Jaroff) (1959)

Andre Bielecki (tenor) / Don Kosaken Chor / Serge Jaroff

佚名:晚钟 (改编 瑟奇·雅罗夫)

安德烈·别莱茨基(男高音) / 顿河哥萨克合唱团 / 瑟奇·雅罗夫

05. ALBERTO GINASTERA Danza del trigo, from Estancia (2008)

Simon Bolivar Youth Orchestra of Venezuela / Gustavo Dudamel

阿尔贝托·希纳斯特拉:埃斯坦西亚 - 麦田舞者

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管弦乐团 / 古斯塔沃·杜达梅尔

06. BELA BARTOK String Quartet No.4 Sz.91 - 4. Allegretto pizzicato (1988)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Philip Setzer (violin I), Eugene Drucker (violin II), Lawrence Dutton (viola), David Finckel (cello)

伯拉·巴托克:第四号弦乐四重奏 Sz.91 - 4. 拨弦小快板

爱默森弦乐四重奏团 / 菲利浦·塞泽(第一小提琴),尤金·德鲁克(第二小提琴),劳伦斯·杜顿(中提琴),大卫·芬克尔(大提琴)

07. FRANZ SCHUBERT Der Lindenbaum, from Winterreise D 911 (1972)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baritone) / Gerald Moore (piano)

弗朗兹·舒伯特:冬之旅 D 911 - 菩提树

迪特里奇·菲舍尔-廸斯考(男中音) / 杰拉尔德·穆尔(钢琴)

08. JOHANN SEBASTIAN BACH Cello Solo No.1 in G major BWV 1007 - 1. Prelude (1961) Pierre Fournier (cello)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BWV 1007 - 1. 前奏曲 皮埃尔·富尼耶(大提琴)

09. GIUSEPPE VERDI Sanctus, from Messa da Requiem (1954)

RIAS-Kammerchor / Chor der St. Hedwig's-Kathedrale / RIAS-Symphonie-Orchestra Berlin / Ferenc Fricsay

朱塞佩·威尔第:安魂曲 - 圣哉经

柏林广播合唱团 / 柏林圣赫德韦格大教堂合唱团 / 柏林RIAS交响乐团 / 费伦茨·弗里乔伊

10. JOSEPH HAYDN Symphony No.88 in G major Hob. I:88 - 4. Finale (Allegro con spirito) (1952)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Wilhelm Furtwangler

约瑟夫·海顿:G大调第八十八交响曲 - 4. 终曲(生气勃勃的快板)

柏林爱乐乐团 / 威廉富特文格勒

11. GAETANO DONIZETTI Il segreto per esser felici, from Lucrezia Borgia (2009)

Elina Garanca (mezzo-soprano) / Coro e Filarmonica del Teatro Comunale di Bologna / Paolo Vero

盖塔诺·多尼采蒂:卢克蕾齐亚·博尔吉亚 - 秘密的快乐

艾琳娜·葛兰莎(女中音) / 博洛尼亚市政府剧院管弦乐团及合唱团 / 鲍洛·维罗

12. CLAUDIO MONTEVERDI Vespro della Beata Vergine - 1. Deus in adiutorium (1990)

Nigel Robson (tenor) / The Monteverdi Choir / His Majesties Sagbutts & Cornetts /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 John Eliot Gardiner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圣母晚祷 - 1. 主啊!求您拯救我!

奈杰尔·罗伯逊(男高音) / 蒙特威尔第合唱团 / 演奏家组合乐团 / 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 /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

13.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26 in E flat major 'Les adieux' Op.81a -

3. Das Wiedersehen (Le Retour) (1975)

Emil Gilels (piano)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作品81a - 3. 重逢

埃米尔·吉列尔斯(钢琴)

14. MODEST MUSSORGSKY The Old Castle, from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1977)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Carlo Maria Giulini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 古城堡

芝加哥交响乐团 / 卡洛·玛利亚·朱里尼

15. JOHANN SEBASTIAN BACH Prelude in C major BWV 846, from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I (2003)

Helene Grimaud (piano)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I - C大调前奏曲 BWV 846

埃莱娜·格里莫(钢琴)

16. JOHANN PACHELBEL Canon in D major (1981)

Musica Antiqua Koln / Reinhard Goebel

约翰·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

科隆古乐团 / 莱因哈德·戈贝尔

1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16 in B flat major K.570 - 3. Allegretto (1990)

Friedrich Gulda (piano)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降B大调第十六号钢琴奏鸣曲 K.570 - 3. 快板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钢琴)

1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tring Quartet No.15 in D minor K.421 - 3. Minuetto (Allegretto) (1996)

2015发电厂实习报告
卡拉扬60年代,dg 第五篇

发电厂实习报告(一)

一、毕业实习地点及目的

20**年4月26日至30日,我们在马头电厂进行为期5天的毕业实习。这次毕业实习的地点是河北邯郸马头热电厂。经过为期十天的电厂参观、跟班实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了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即将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开始进行电厂的电力生产实习。本次实习其实也不能完整的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作为一次大学生与实际环境的直接接触,而且是临毕业以及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以实习,必将对以后的专业学习乃至个人发展都将有所帮助。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与课本打交道,这次能直接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当然是不能错过,而且要好好的把握。电厂是一个关系民生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细节的不注意都会造成人身伤害,重则导致电厂停机,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每一个进入电厂的人都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安全以预防为主,比如,进入电厂必须带安全帽,袖口扎紧,不准随意跨越管道等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实的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

二、马头电厂概况

马头发电总厂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马头。镇,地处107国道和京广铁路西侧、滏阳河边,西临峰峰、邯郸两大煤矿,是一个理想的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

1958年开工建设至1983年先后建成2台25MW、2台100 MW、3台200 MW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其中2台25 MW机组于1999年退役,现总装机容量800 MW,拥有资金人民币四亿五千六百九十七万元,为国有大型一类发电企业,主要经营发电、兼营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及对外进行小火电的咨询服务、设计、安装、调试、培训一条龙工作。6号机组容量为200MW,配670t/h锅炉。6号机组于1979年11月投产,锅炉系原苏联塔干洛克“红色锅炉者”制造生产的TJIE-211C系列EJI670/140型。锅炉采用连续水力除渣,尾部烟道后装有四台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采用水力排灰方式,配吸、送风机两台。

该机组脱硫改造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与国家环保总局签定的“十一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项目责任书中要求必须投运的项目之一,原方案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但因存在投资高,资金受限制,场地不止困难等问题,难于实施,马头电厂经过多方考察、仔细研究,认为烟气循环硫化床干法脱硫工艺发展趋于成熟,同时考虑到脱硫改造投资、场地布置以及建设周期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循环硫化床干法脱硫技术作为6号机组改造工艺。

马头发电厂#6,200MW机组的脱硫工艺方案为,一个单电场的预电除尘+流化床脱硫塔+一个四电场的脱硫电除尘器。这三者一字串联构成一套完整的脱硫除尘一体化的烟气净化装置,其中为了满足引风机不移位的要求,脱硫塔放置在双列预电除尘器的中间。系统设计达到一电场除尘效率为95%,脱硫率>90%,粉尘排放浓度<80mg/Nm3。专家小组认为,马头发电厂#6机组脱硫除尘装置的各项实际性能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其中实测脱硫率大于91%,最高到98%;除尘器粉尘排放小于65mg/Nm3,最低到35mg/Nm3。根据场地情况,整个脱硫除尘装置需布置在原水膜除尘器拆除后的场地上,原有的风机不更换、不移位,且整个脱硫除尘改造所影响停炉的时间,不能超过6号锅炉的大修工期。项目创造性地采用在拆除水膜除尘器后,先完成单电场的预电除尘器安装,利用引进德国鲁奇公司技术所特有的脱硫清洁烟气再循环烟道作为过渡的临时烟道,随机组检修后投运预电除尘器来满足锅炉的运行需要;然后在不影响锅炉运行的同时,完成脱硫塔、脱硫后电除尘器的安装。待全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了停机过渡改造,脱硫除尘器投运,烟气系统由旁路烟道过渡至脱硫除尘器后由吸风机排入烟囱。经实践证明,这一改造方案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整个停炉改造时间完全控制在#6锅炉的大修时间内,大大降低了发电损失。

师傅们为详细地我们讲解了他们脱硫车间的工艺流程:锅炉尾部烟气从空气预热器出来后,分两侧进入预除尘器(ESP1),在预除尘器内,大部分的飞灰被收集下来,通过水冲灰装置排入灰沟。经过预除尘器的烟气从吸收塔的底部进入,在此处,高温烟气与加入的消石灰和循环脱硫灰分充分混合,进行初步的脱硫反应。这一区域主要完成消石灰与HCl、HF的反应。混合物由塔底向上进入文丘里加速,在文丘里的出口扩管段装社有喷水的装置。喷入的雾化水一是增湿物料颗粒表面,二是使烟温降至高于烟气露点20摄氏度左右,增加二氧化硫与消石灰的反应速度。物料从文丘里出来后,进入塔内循环流化床段,此阶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激烈的湍动,使得消石灰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充分接触、反应,床内Ca/S比达到50以上。循环流化床塔内流速均保持在4——6m/s之间,烟气在该段的停留时间至少为3秒,通常在8秒左右。净化后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侧向排出,转向进入脱硫除尘器(ESP2),除尘器捕集下来的固体颗粒,通过物料再循环系统返回到吸收塔内继续参加反应。多余的少量脱硫灰通过仓泵输送至脱硫灰库。经过脱硫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经吸风机排入了#3烟囱。

三、实习过程

14日:《安规》学习

今天我们进行了对《安规》的学习,电厂是一个关系民生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细节的不主意都会造成停机,进而千家万户停电,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每一个刚进入电厂的人都必须学习《安规》的部分相关内容。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啊,电厂的管理是如此的严格,比如,进入电厂必须带安全帽,袖口扎紧,不准随意跨越管道等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实的明白了细节决定命运这句话。

15日:电机车间跟班实习

今天我终于进入了电厂,电厂的规模如此之大,气势如此之强,在我意料之外。电气专业是电厂能源转换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生产出来的电能一部分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电网上,一部分以厂用电的形式被用于厂里。经过分组,我来到了电气配电一班,主要负责将指标分配给各个机组,以及平时的设备检修维护等等,师傅带我们参观了变电站,让我们近距离观看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实物,课本上的东西终于变成了现实。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变压器经过这里送到京津唐的千家万户的。

16日:汽轮机车间跟班学习

马头1——4号机组的汽轮机均为苏联机,5——8号机组的汽轮机均为国产哈尔滨东方汽轮机厂生产制造的。汽包中的水通过锅炉加热后分离出的水蒸汽传输到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叶片,带动转子旋转,从而将热能转换成为机械能。xxxx电厂的汽轮机转子正常转速一般维持在3000转/min。5——8号汽轮机为凝气式汽轮机,汽轮机排出的蒸汽流入凝气器,排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汽轮机。

师傅具体带我们参观了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就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受热面。用于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使用时空预器缓慢旋转,烟气入口和空气入口不变。烟气进入空预器的烟气侧后排出,吸收了烟气热量的散热片在空预器的旋转下来到空气侧,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一般有管式和回旋式两种,xx电厂采用的是回旋式预热器。腐蚀和积灰是空气预热器的两大损耗。由于xx电厂靠近都河水库,电厂没有大的冷凝塔,只有几个小的玻璃钢冷凝塔。

17日:锅炉车间跟班学习

电厂1、2号机组的锅炉为国产武汉制造,3、4号机组的锅炉为原装日立进口,5——8号机组的锅炉为国产哈尔滨制造。锅炉主要由燃烧室和汽包两个部分组成。电厂锅炉的高度大约都在100多米,分四个燃烧层,每层四个燃烧器,采用四角喷燃式燃烧方法。汽包接受省煤器来的给水、联接循环回路,并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汽包的主要功能是储水,进行汽水分离,并将热能传输给汽轮机。汽包水位是表征锅炉正常运行的重要工艺指标,也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汽包水位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电厂热循环产生巨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停机或是锅炉爆裂等严重后果。所以,汽包水位是电厂监控最严格的指标之一。在我们跟班时正赶上师傅修小油枪。锅炉总共有8个大油枪4个小油枪,大油枪为点火油枪,供点火使用。小油枪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根管子,因为油垢堵塞了,换了一根管子就好了,由于机组运行没能看见其他东西,遗憾。

平时所见

由于电厂管理严格,不能随意走动,一些设备我只是远观,听师傅将了一下他们的功用。

1煤厂

一个火电厂的经济状况主要取决于水、煤、油的利用率。xx电厂配备有自己的水库,于是煤的消耗量就成了电厂经济的重中之重。原煤一般用火车运送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原煤从煤都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输粉管,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xx电厂正常运转时每天的煤消耗量大约在2万吨左右。xx电厂的老式机组煤消耗量比较大,电厂内可储存煤20万吨,要求煤储藏量不可低于15万吨。

2电厂控制系统

厂于1993年开始在一、二期工程中使用das系统,电厂渐渐采用8个集控室控制8台机组,逐渐将电厂控制从手动控制向自动控制转变。1997年,电厂进行第三次改造,引进了目前各电厂中最常用的的dcs集控系统,每个控制室控制两台机组,全厂配备4个主控室即可完成每日正常发电。

3氢站

主要负责冷却发电机,由于氢站危险性高,不能进入,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看蓝色的罐子。

四、电厂锅炉部分及汽水系统简介

通过与师傅们的交流我们得知,电厂9、10号锅炉系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1025/17、4——Ⅱ12型、亚临界参数、四角切圆燃烧、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炉膛四周为全焊接膜式水冷壁,炉膛宽12、8016m,深12、8016m,高度54、5m,容积6822、2m3。炉膛(水冷壁)总受热面积3694、3m2,炉膛出口烟气温度(B-MCR)1014℃。燃油系统设计压力3、2MPa,在炉膛四角BC、DE、FF层二次风喷口内共布置有12支大油枪,单支大油枪耗油量1750kg/h。点火方式为:高能电火花→轻油→煤粉。燃油装置主要由油枪、点火枪及组合式电动推进器组成。燃烧器共布置16层喷口,四角布置,均等配风。每台锅炉配两台三分仓容克式回转空气预热器,主轴垂直布置,烟气和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每炉配有2台引风机,2台送风机,2台一次风机。锅炉制粉系统采用4套低速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设计煤粉细度R90=8%,设计煤种为峰峰矿务局大淑村煤矿生产的贫煤。其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分为六级,依次为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蒸汽通过低温再热器吸热后,汇集于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蒸汽从低温再热器出来,左右进行交叉以减小再热器系统热力偏差,然后进入高温再热器入口集箱。

蒸汽流经低温再热器后,进入低再出口集箱,通过两根连接管左右交叉引入布置在水平烟道内的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在连接管上布置了喷水减温器。

过热器系统设有三级喷水减温器,用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一级减温器(Φ609、6×55,12Cr1MoVG)布置在低过出口集箱至前屏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二级减温器(Φ426×50,12Cr1MoVG)布置在前屏过热器出口集箱至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共两只,三级减温器(Φ406、4×50,12Cr1MoVG)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至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共两只。三级减温器均采用多孔喷管式。垂直于减温器筒体轴线的笛形管上有许多小孔,减温水从小孔喷出并雾化后,与同方向的蒸汽进行混合,达到降低汽温的目的,调温幅度通过调节喷水量加以控制。

机组回热系统采用八级回热系统包括3个高压加热器一个除氧器和4个低压加热器。

该锅炉采用两台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风冷干式排渣机,固态连续排渣,渣井密封采用水封。采用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安装于引风机之后。烟气经过脱硫处理排入烟囱。

五、实习总结

在短短的一周里通过参观电厂、跟班学习,我了解到了(1)电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电厂生产过程;(3)电厂安全规程;(4)电厂现代管理;(5)电厂化学在电厂的作用和意义;(6)电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7)电厂的总体布置;(8)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型号、厂家、参数等;(9)电厂生产过程控制方法;(10)电厂水系统流程。水的预处理、水的去离子水、水汽循环、冷却水循环与处理;(11)电厂燃料;(12)电厂物料平衡。收集工厂的生产现场数据,对原料消耗量及产物量作简易的估算,了解对生产过程和设备作物料、能量横算的重要性和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13)环保设备,如脱硫、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利用等。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自己也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接近社会,体会到市场跳动的脉搏,在市场的竞争受市场竞争规则的约束,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都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开拓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现实。于是理性的判断就显得重要了。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我还了解了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并了解安全净距的意义。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在变电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习方针,加强《安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更是我们的必修课。“变电站安全无小事”已在每个同学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在这次实习中,我收益颇多,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将伴随我一生。这次参观可以看到变电站的管理可以说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临走前,我看着一根根的输电线把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给我们带来了征服大自然的力量。此外,我们和站长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一些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和工作的经验,让我知道怎样在平凡之中创造出不平凡。

发电厂实习报告(二)

本学期末,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电力系统认识实习,通过这次认识实习,使我对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力设备及其运行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一、实习内容

1、参观大唐保定热电厂。在电厂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大唐保定热电厂。了解了热电厂的各种电力设备及其运行流程,清楚了发电的过程。发电的主要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锅炉的用水很严格,首先,水进入澄清池,将水中的化学元素进行净化使水变成软水,然后,水进入除盐间,除盐间由阳床、阴床、混床组成,水进入阳床除去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除去碱性物质,阴床去除水中的酸根离子等酸性物质,水中剩下的杂质再由混床去除,使水变成比日常饮用的纯净水还要纯净的水。师傅还认真讲解了除杂原因,杂质如不去除会使管道结垢。严重会引起爆炸,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然后师傅带领我们去了储煤场,发电厂的主要原料是煤,发电厂每天的耗煤量大概是三列火车,煤通过输煤设备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煤粉由给粉机送到锅炉本体的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为使煤粉的燃烧更加充分,由分离器分离出合格的煤粉送入锅炉燃烧,不合格的煤粉将继续磨。燃烧的煤放出大量的热能将锅炉四周的冷水管里的冷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经过汽水分离器后热气由热气管道进入汽轮机做功,带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分离出的水可以循环利用。主要过程即:用煤将炉水烧成蒸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汽轮机做功,做功以后的蒸汽压力降低,这时的蒸汽我们必须回收利用,但是它这时还是高温的,必须冷凝下来才能参与循环,晾水塔就是起这个作用。

2、参观学校火力发电动模实验室。参观完火力发电厂后,我们参观了火力发电动模实验室。认识了各个发电设备的模型,听老师系统的讲解了发电的过程。实验室共有九台模拟发电机组。包括目前国内模拟容量最大、功能最齐全的30kva模拟机组;有两组无穷大系统;500kv模拟输电线路;东方300mw机组;电机、有功、无功负荷等模型。这些模型让我更形象的了解了发电的过程。实习报告

3、参观电站设备模型室。老师认真讲解了锅炉生产过程,超临界1900t/h锅炉本体模型,我们还观看了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模型,沼气发电系统工艺流程,空冷岛模型,500kv变电所模型,570t/h汽包燃煤锅炉模型,超临界600mw汽轮机本体示教板,火电厂喷淋式烟气脱硫动态演示模型。

二、实习心得 与体会

通过这次电厂的认识学习以下几点使我印象深刻:

1、在电厂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电厂的规章制度,确保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热电厂墙上的标语:“任何事故都是由差错造成的,任何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时刻提醒着员工认真专心的工作。进入电厂第一件事就是领安全帽,电厂里设备众多,声音嘈杂,管道密集,必须严格遵守师傅告诉我们安全注意事项。

2、比起原来的电厂,现在的保定热电厂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电厂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效益自然也是越来越好了。在保定热电厂,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几个工人,通常偌大的一间厂房只有一个或两个工人在监控间里监控着各种设备的运行。

3、建一座电厂耗资巨大,必须提高大力提倡节能,减少浪费。听师傅说仅设备就需投入几亿乃至几十亿巨资才得以创建完成。而且目前国内的钢材尚未能满足创建高质量高能效电厂的要求,建造更大规模的高效安全的电厂需要从国外进口钢材,无形中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成本。对于火电厂而言,煤炭的消耗也是一笔巨额开支,占成本的70%左右,保定热电厂一天就消耗大约三列火车的煤,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用煤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电厂为了降低成本必须改进锅炉的燃烧结构,使煤粉可以充分燃烧。另外循环水结构的使用也是电厂的成本降低了

4、火电厂的污染问题。进入火电厂的工作区,第一感觉就是机器设备众多,现场噪声嘈杂,空气中灰尘含量很大,电厂要在节能环保这方面多下努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实践知识,第一次直接了解了火电厂的大致情况,了解了学校各个专业在电厂里的具体工作。在当今的这个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电力有着起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电厂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让我深刻意识到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将来从事工程造价工作打好基础。

发电厂实习报告(三)

20xx年5月,学校安排我们班40多人赴镇江谏壁发电厂实习,我们到达了谏壁发电厂,之后进行了安全教育,我们非常认真的对待,大家都遵守电厂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通过这次毕业实习,不仅锻炼了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还培养了我们严谨的态度!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每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向工人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 到了严格的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通过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为期五天的实习对我真是受益匪浅。第一天达到之后,吃完午饭,该发电厂的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各种关于火电厂的讲座知识。对火电厂的总体认识。来到实习电厂后,了解了热电厂的各种电力设备及其运行流程,清楚了发电的过程。发电的主要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发电厂的主要原料是煤,发电厂每天的耗煤量大概是三列火车,煤通过输煤设备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煤粉由给粉机送到锅炉本体的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为使煤粉的燃烧更加充分,由分离器分离出合格的煤粉送入锅炉燃烧,不合格的煤粉将继续磨。燃烧的煤放出大量的热能将锅炉四周的冷水管里的冷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经过汽水分离器后热气由热气管道进入汽轮机做功,带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分离出的水可以循环利用。主要过程即:用煤将炉水烧成蒸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汽轮机做功,做功以后的蒸汽压力降低,这时的蒸汽我们必须回收利用,但是它这时还是高温的,必须冷凝下来才能参与循环,晾水塔就是起这个作用。建一座电厂耗资巨大,必须提高大力提倡节能,减少浪费。听师傅说仅设备就需投入几亿乃至几十亿巨资才得以创建完成。而且目前国内的钢材尚未能满足创建高质量高能效电厂的要求,建造更大规模的高效安全的电厂需要从国外进口钢材,无形中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成本。对于火电厂而言,煤炭的消耗也是一笔巨额开支,占成本的70%左右,保定热电厂一天就消耗大约三列火车的煤,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用煤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电厂为了降低成本必须改进锅炉的燃烧结构,使煤粉可以充分燃烧。另外循环水结构的使用也是电厂的成本降低了。

随后那里的师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发电厂主要概况、特点和主要运行方式。国电谏壁发电厂始建于1959年, 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自我完善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现归国电集团管辖。从90年代起,年发电量均超过100亿度。全厂占地439.09公顷,至2015年6月现有职工2980人,目前装机容量3980MW,拥有6台33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全厂现有12条220千伏和4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东经常州与上海、浙江相连,西出南京与安徽相通,北跨长江与泰州、徐州相接,地处苏南电网负荷中心,华东电网的腹地,是连接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电站。

后来我们又了解到了做为电气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电气运行人员:1 职责 1.1在生产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做好本专业检修技术管理工作。 1.2协助主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程和技术标准,完善质量及检修技术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1.3协助主任编制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审核设备大、小修项目计划、技改计划及材料计划、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 1.4负责编制大、小修质检计划,并认真监督执行。 1.5负责做好本专业设备检修的质量监督及验收工作。 1.6经常深入现场,巡视设备,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缺陷情况,协调检修专业做好运行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 1.7负责组织本专业重大技术方案的可研及制定工作并协调贯彻实施。 1.8负责本专业对外的定期技术管理工作。检修人员: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规定及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岗位安全职责。 2、积极参加班前、班后会,接受班长工作安排,根据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3、工作前必须对使用的工器具认真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触电保安器,工作中应正确配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4、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决无票作业,借票作业和违章作业。 5、积极参加班组安全日活动,对本班组发生的不安全现象,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分清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不安全现象重复发生。 6、积极参加安全技术培训,熟知本岗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熟知《安规》、《检规》及各种安全规定。

通过了为期2天的实习,我慢慢开始了解到了该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置及自动装置和运行情况。谏壁发电厂从一期工程到四期工程,先后安装的主要设备有锅炉8台,容量3760吨/时;汽轮机8台,容量102.5万千瓦;发电机8台,容量122.85万千伏安;与发电机配套的变压器8台,总容量129.15万千伏安。1-3号机组为机、炉分别控制,4-6号机组为机炉集中控制;1-6号机组为电气系统集中控制;7、8号机组为机、电、炉集中控制。

全厂目前共有6台三期在役发电机组,即四期(#7 #8)五期( #9 #10 )六期(#11 #12),均为300MW级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其中#7——#10是原上海锅炉厂70年代设计制造的产品,当时为国造最大发电机组,1997年由UP型直流锅炉改制成单炉膛双切园控制循环锅炉,锅炉效率由改造前的89%提高到92.31%,调峰能力也大大提高,机组出力也增大了30MW,开创了国造同类老锅炉改造的先河。

#11——#12为“大带小”机组,出力330MW。于03年开工建设,04年9月投产。其中11号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上,获得国产机组唯一的特等奖。

电厂以煤、油作发电燃料,以煤为主。厂内自备输煤系统和输油系统。输煤系统分两次建成,老输煤系统建于建厂初期,卸煤码头可泊2000吨级驳船,卸煤能力为450吨/时。新输煤系统建于1978年,卸煤码头可泊2.5万吨驳船,卸煤能力为1260吨/时。老系统可向新系统切换输煤。主设备有:5吨桥式龙门吊4台、6吨抓煤机4台、15吨带斗门机6台、MDQ15050堆取料机2台,安装输煤皮带42条,单路总长4.9公里。设贮煤场4个,可贮煤24.16万吨,形成卸煤、输送、储存相结合的燃料供应系统。1985年耗煤量达320多万吨,除委托运输部门装运以外,自有驳船10艘。输油系统于1975年建设,有油码头1座,5000吨贮油罐4只、500吨贮油罐2只,贮油能力达2.1万吨。燃油可通过3200米长的输油管道输入锅炉房。

电厂建有两个水泵房。第一座建于1965年,安装5台循环水泵,向1-6号机组供水;第二座建于1978年,向7、8号机组供水。两座泵房总供水能力为198000吨/时。第二座水泵房与谏壁抽水站联通设计,两家合用一条引排水渠,可为抽水站提供30立方米/秒水流量,水泵能双向切换进排水,旱时内灌,涝时外排,协助调节运河水位。

电厂于1965年、1978年先后建有两个水处理室。1981年对第一个水处理室进行改造后并入第二个水处理室。水处理能力为:澄清工业冷却水3600吨/时,锅炉补给水540吨/时,生活、消防用水400吨/时,蒸汽冷凝水深度除盐2880吨/时。此外,建有烟囱4座,其中3座高100米,1座高210米。

谏壁发电厂在投产前,即组织生产人员到外厂培训,编写运行教材24种,制订运行规程48种,绘制系统图100多套。1965年6月,第一台发电机组投产,设甲、乙、丙、丁4个值,管理运行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合理的规章制度受到批判,生产秩序混乱,导致事故增多。1968、1969两年,共发生全厂停电事故12次。1969年4月6日16时45分,因炉管发生爆破,锅炉喷火,被迫停机,造成全厂停电7小时40分。1978年以后,经过企业整顿,运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79年起,实行值班工进岗前短训制度,并组织运行人员系统学习运行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考核,现场培训,不断提高运行人员业务水平。先后制订《运行管理工作条例》、《月度计划任务书管理办法》和《执行调度日负荷曲线管理的规定》。后又按华东电业管理局的要求,修订《运行管理工作条例》。1979、1980、1981、1983年分别实现107、209、127天、234天全厂安全无事故。汽机车间创造760天(1978年7月13日-1980年8月10日)安全无事故记录,汽机车间老厂运行丁班创造4498天(1973年9月9日-1985年12月31日)安全无事故纪录。锅炉车间1978-1985年累计节约标准煤77251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谏壁发电厂1982、1983年度节能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9月,试行《发电量承包考核办法》,将发电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运行班及各台机组承包完成,加强运行管理基础工作。

发电机开机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负荷端开关,确认断开;确认油门怠速位置,确认油箱中有燃油;水箱中有水,机油箱不缺机油。

2、用钥匙启动。

3、启动后2—3分钟,再缓慢将油门加大至频率表52—53HZ之间,这时电压应在420—430。

4、各仪表指示正常后,送上负荷端开关,可以正常作业。

发电机停机操作规程

1、断开负荷端开关。

2、缓慢减油门至怠速状态。

3、在怠速状态运行2—3分钟,松开风门停机把手。

4、将钥匙拔下,锁好盖板。

发电机组操作注意事项

1、开车时频率一定达到52—53HZ,不足时加大油门,(

2、注意柴油箱油量,勤加油,严禁断油停机

3、严禁机器超负荷运转,发现经常冒黑烟,降负荷使用。

发电机发出来的电的频率是有严格规定的,当不在误差范围内,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我国工频电的频率是50Hz,当发电机发出的频率低于这个值的下限时,就要减荷,也就是我们说的低频减载,反之亦然。

相关热词搜索:dg201-60 jsfdg-6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卡拉扬60年代,dg”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卡拉扬60年代,dg"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900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