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2016-12-28 13:09: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共6篇)增城市志增城市志第二节 姓 氏一、姓氏人口在历史上,增城多数姓氏均先后从中原辗转迁入。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载,全县有127个姓氏。建国后,北方人迁入逐步增多,1990年姓氏为244个。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北人南迁者众,在增城定居人数日益增多,姓氏也随着大量增加。2005年,全市有676个姓,(单姓...

增城市志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第一篇

增城市志

第二节 姓 氏

一、姓氏人口

在历史上,增城多数姓氏均先后从中原辗转迁入。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载,全县有127个姓氏。建国后,北方人迁入逐步增多,1990年姓氏为244个。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北人南迁者众,在增城定居人数日益增多,姓氏也随着大量增加。2005年,全市有676个姓,(单姓660个,复姓16个),与1990年相比,增加432个姓。

2005年,全市各个姓氏人口概况如下:

人口1万以上姓氏有:陈(6.72万)、刘(5.76万)、黄(4.2万)、张(3.82万)、吴(3.01万)、何(2.97万)、李(2.83万)、姚(2.35万)、王(2.19万)、罗(2.16万)、钟(2.08万)、赖(2.06万)、郭(1.9万)、梁(1.6万)、朱(1.58万)、潘(1.39万)、林(1.28万)、周(1.25万)、曾(1.21万)、谢(1.14万)、温(1.12万)、卢(1.09万)、叶(1.07万)、单(1.04万)。上述姓氏人口占全市人口68.95%,为增城24个大姓。

人口1万以下至1千的姓氏有:阮(0.88万)、廖(0.88万)、邓(0.83万)、黎(0.8万)、列(0.8万)、徐(0.79万)、杨(0.69万)、汤(0.68万)、江(0.68万)、郑(0.66万)、石(0.64万)、湛(0.63万)、赵(0.6万)、冯(0.58万)、毛(0.56万)、蒋(0.47万)、邱(0.46万)、蔡(0.46万)、袁(0.45万)、马(0.42万)、尹(0.4万)、胡(0.39万)、邹(0.39)、关(0.38万)、沈(0.34万)、伍(0.33万)、彭(0.32万)、莫(0.32万)、萧(0.32)、魏(0.32)、宋(0.26万)、苏(0.26万)、龙(0.26万)、余(0.26万)、谭(0.25万)、蓝(0.24万)、董(0.23万)、顾(0.22万)、高(0.21万)、肖(0.21万)、曹(0.19万)、古(0.19万)、骆(0.19万)、龚(0.18万)、范(0.17万)、熊(0.17万)、卜(0.16万)、简(0.15万)、邝(0.15万)、夏(0.14万)、韩(0.14万)、吕(0.14万)、丘(0.13万)、文(0.13万)、麦(0.13万)、邵(0.12万)、许(0.12万)、程(0.12万)、刁(0.11万)、洪(0.1万)。

人口1000以下至500的姓氏有:巫、唐、陆、秦、区、杜、翟、欧、成、霍、甘、聂、方、招、万、崔、练、修、丁、孙。

人口500以下至100的姓氏有:易、付、戴、严、韦、屈、冼、游、翁、凌、欧阳、康、雷、巢、俞、姜、傅、涂、来、莦、柳、茹、利、汪、覃、岑、向、庄、田、颜、卞、孔、侯、詹、金、任、卓、史、薛、庞、盘、于、贺、符、饶、柯。

人口100以下至50的姓氏有:云、邬、路、陶、段、孟、倪、安、钱、芦、樊、管、白、幸、宁、池、农、劳、施、华、殷、章、冉、梅、包、蒙、戚、童、左、辛、郝。

人口49至10的姓氏有:贾、喻、舒、伦、阳、缪、连、房、祝、申、晏、葛、容、封、庾、旋、仇、鲁、卫、武、尤、隆、闫、常、邢、兰、苗、乔、纪、匡、盛、齐、谷、潭、靳、焦、植、柏、车、裴、司徒、占、甄、官、代、渠、季、祁、沙、布、候、米、佘、满、桂、吉、滕、岳、蒲、艾、全、隋、阙、应、毕、项、扬、谌、虞、曲、敬、刘付、奚、禤、乐、尚、郎、鲍、阎、边、丛、宾、牛、宗、敖、濮、粟、卿、皮、穆、宫、揭、解、牟、闭、蔚、寇、明、党、瞿、褚、窦、鄢、席、冷、辜、耿。

人口9至5人的姓氏有:班、巩、柴、旷、神、谈、院、支、闲、淡、闵、仲、原、桑、危、鲜、元、玉、厉、南、和、嵇、资、商、荣、娄、篮、鞠、姬、除、费、栗、谬、蔺、苑、郁、羽、乌、浓、麻、楼、丰、苟、海、奉、储。

人口4至2人的姓氏有:薄、綦、於、臧、栾、琚、薜、衣、玄、宣、洗、闻、陀、腾、司、帅、漆、那、具、居、籍、惠、花、杭、戈、盖、芳、带、查、拜、别、朴、门、聶、廉、况、荆、蕉、将、计、胥、昊、蘧、英、香、贤、宛、铁、泰、斯、首、侍、绍、山、泉、浦、隗、月、干、扶、但、超、昌、上官、司马、峗、归、广、富、凤、番、豆、狄、刀、翠、催、从、迟、苍、簿、巴、八、禹、由、永、雍、印、业、羊、言、亚、隽、暨、裘、稂、铙、榕、泮、阚、菅、荀、鄞、谯、俸、祖、诸、智、远、宇、哑、寻、刑、信、习、尉、宿、闰、瑞、戎、清、青、强、千、启、枚、税、冒、茅、老、君、经、加、及、户、殴、钮、慕、梦、哀、矮、阿、凃。

人口1人的姓氏有:奥塞、澈丽、幸墨、诸葛、凡、翻、鄂、顿、端、朝、长、才、伯、亢、开、俊、巨、九、井、晋、矫、奖、翦、艮、筲、耒、瘳、扈、斐、虢、晁、昝、陸、绐、逄、宓、溥、闾、恽、庹、呙、蕲、芮、圹、郜、郄、(ㄙ+贝)、亓、佐、转、竹、志、贞、战、寨、增、再、鱼、友、优、银、毅、亦、蚁、宜、冶、尧、彦、燕、炎、盐、雪、秀、笑、小、宵、乡、相、咸、仙、虾、西、昔、务、毋、伟、维、为、巍、威、旺、婉、完、土、屠、徒、同、塘、

檀、顺、水、寿、式、蕭、少、闪、萨、仁、群、权、钦、桥、羌、柒、普、佩、拍、鸟、乃、纳、娜、磨、密、美、漂、芶、鹏、澎、貌、茂、卯、洛、绿、炉、零、了、良、励、丽、犁、梨、朗、喇、汲、皇、环、化、湖、呼、后、喊、贵、观、雇、勾、弓、庚、副、府、红、衡、褐、赫、合、荷、甫、伏、佛、逢、锋、蜂、放、仿、表、碧、贝、暴、宝、#、廬、(丷 中间加丶+果)、慈、淳、春、承、詹涂、尉迟、房顶、秦本、木易、付易、令狐。

二、部分姓氏村庄开基简况

在增城开基的各姓氏中,广府人多在宋代、客家人多在元代以后迁入;广府人多居于南部平原区,客家人多居于北部山区。“前志”已根据族谱记载,列出78个姓363个村庄开基简况,本轮修志又通过调查获得26个姓114个村庄开基简况。兹将前后所获分别列表如下:

1995年版《增城县志》载部分姓氏村庄(78个姓363个村)开基情况一览表

表3-7

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第二篇

《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简介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本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覆盖的范围为增城市域1616平方公里水陆域总面积。

2、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包括荔城街道办、增江街道办、朱村街道办,总面积313.96平方公里,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总体布局。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广州教育城gzjyc.cc

1、战略目标

以建设“新穗东、新增城”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营造环境、发展产业、促进创业、解决就业、富民强市”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市域总人口现状(2007年,下同)为106.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130万人和1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约为55万人。到近期增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远期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2个(中心城区、新塘镇区),人口规模20-25万人的城镇1个(石滩镇区),人口规模10-15万人的城镇1个(中新镇区),人口规模小于5万人的小城镇3个(小楼镇区、正果镇区、派潭镇区)。

根据南中北的资源禀赋差异,构筑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以“两城三中心”带动全市协调发展。南部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即重点开发区域),以“产业升级,工商并举”为宗旨,重点把新塘建设成为广州东部生态工业卫星城。中部打造都市生活圈,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区(即优化开发区

域),以“都市服务、文化兴城”为宗旨,重点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和广州市城市副中心。北部打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为限制工业发展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即限制开发区区域),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为宗旨,在保护中适当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逐步把北部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化的乡村公园。

4、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两城三中心,三圈五轴线”的城镇空间结构。“两城”指增城市区和新塘镇区; “三中心”指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三圈”指南、中、北三大经济发展圈; “五轴”指沿增江发展轴、沿广惠高速公路发展轴、沿广汕公路发展轴、沿坪新快速路(新新公路)发展轴联和沿广河高速交通联系轴。

5、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交通、给水、排污、电力、电信等市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协调,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城镇布局规划要求,建立布局合理、使用充分、服务高效的城乡社会设施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

四、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1、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是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增城市功能定位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广州东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和广东省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

2、中心城区城市性质

增城市中心城区规划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文化产业城和国际化会议休闲中心,是全市政治、文化、教育、信息、研发综合中心。

五、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

1、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中心城区2015年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10万人;2020年为54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为15万人。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2)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

2、城市空间布局

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轴三组团”风车型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城市西北山体的渗透,西南方向保留山体对城市的融入,东面大片山体的自然屏障,再加上增江河从城区流过并与3000亩荔湖的贯通,形成有机的山水生态格局,体现了“山城共融、城水相依、天人和谐、花木生辉”的规划理念。

(1)“一心”:荔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将荔城建成一个商贸服务、文化教育等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另外,增江街和朱村街分别成为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

(2)“两轴”:广汕公路及增江河

增城城市发展主要依托广汕公路以及增江河两条发展轴线。广汕公路是增城连接广州市中心的重要联系干道,朱村纳入中心城区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形成沿广汕公路轴向的发展格局。广汕公路城区段成为增城中心城区的一条发展主轴。规划另外一条城市发展轴是增江河,中心城区发展对环境的指向性较强,沿增江河布局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商贸服务等职能,形成一条沿江发展轴。

(3)“三组团”:荔城、朱村、增江

规划中心城区内三个街道办分别形成3个发展组团,荔城和朱村之间主要通过山地和农地适当分离;荔城和增江街则以增江为边界,形成两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组团。

(4)“风车”型城区结构

中心城区沿着广汕公路发展主轴与增江沿岸两条发展轴向往伸展,形成“风车”形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原来基础上向多个方向扩展。

(5)新城市中心区结构:蓝带、绿环、文轴

在新城市中心区当中,增江河为“蓝带”,与3000亩的荔湖连通,周边环抱的自然山体将被加以保护,形成“绿环”,共同形成’群山城边合、增江半入城”的山水格局。规划体现城市文脉的新城市中轴线(文轴)由增城广场为主的文化中心区、会议展览中心区、体育休闲中心区、行政办公区(市民花园)、荔湖、研发创意产业区组成。

六、主要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R)

以实现居住与就业就近平衡为目标,在荔城组团、增江组团、朱村组团分别规划新增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在增江河两岸适当发展高层住宅。

2、工业用地(M)

按照相对集中建设的原则,规划中心城区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两片,即城东工业片区(东区高新技术工业区)、朱村组团工业发展区。

3、公共设施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物古迹及其它公共设施等,重点结合城市中心和组团中心布置。

4、绿地(G)

规划绿地面积707.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66%。人均绿地面积14.15平方米。公园绿地总面积为449.3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0平方米。沿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增江、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绿地。

七、城市道路系统

1、交通站场设施

规划改造增城市旧城区原有的3个汽车站为公交首末站,增加朱村客货车站以满足城区发展和工业仓储的配套要求,增加城西车站以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要求。

2、道路网规划

荔城组团和增江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两环”、“四纵”、“四横”的环状方格网格局。

“两环”——(1)城市外环:由二环路组成中心区的外环路,也是中心区的交通性环路,从外围联系两个组团;(2)城市内环:由一环路——增城大道——荔星大道——荔城大道——新桥路——东山路——一环路,从城区内部有机联系中心区各功能组团。

“四纵”——(1)西部的荔星大道;(2)城区中部的荔景大道;(3)城区中部的西园南路——增滩路;(4)城区东部的一环路——纺织路——东山路。

“四横”——(1)中部的荔城大道——新桥路——东山路——竹园路;(2)中部的光明路;(3)中部的增城大道;(4)一环路的南段。

朱村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四纵”、“二横”、方格网状格局。

“四纵”——(1)西部的荔朱西路;(2)中部的朱村大道;(3)中部的广大路;

(4)东部的南大路。

“二横”——(1)广汕公路;(2)南大路。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增城市公共设施按三级配套体系配置,规划市级中心2个、组团级中心6个、居住区级中心若干个。在荔城组团设置城市公共中心,以荔景大道为中轴线,沿线布置市级公共设施,形成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科技和体育设施于一体的市级公共设施中心。另外,结合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水上运动中心和体育公园,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安排教育科研用地。

九、绿地系统规划

近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人;远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

盖率达到38%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人。

根据增城市生态大环境特色及山水城市总格局,形成以城南、城北、城东诸林地为中心城区绿色背景,以增江河沿岸绿化带为绿廊,串金星公园、增城广场、荔枝公园、金竹公园、东湖公园、荔湖等核心绿地及其它点状绿地,形成点(集中公园绿地)、线(带状绿地)、面(普通绿化)、体(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相结合的四维空间绿化组合。同时结合生产防护绿地、其它绿地的设置,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开敞空间。

十、城市基础设施

1、给水规划

围绕增城市中心城区水厂和管网布局规划,提高供水水质措施,节约用水管理,水源保护等方面对增城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覆盖整个区域安全可靠的供水主干网系统,逐步形成和增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水量供应充裕,水质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的供水系统。

2、排水工程

注重新旧系统的衔接,建设排放安全、综合利用的生态排水系统。导入生态学设计理论,遵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污水管网和关键设施的布局,构筑“污水利用中水化、尾水排放生态化、污泥处理无害化”三位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适度处理初雨和开展雨水综合利用;遵循调蓄在先、排放在后的原则,并以水库、湖泊、湿地调蓄为主体,建立起防洪、排涝、景观用水相协调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

3、电力工程

增城现有电子交通违法抓拍系统位置一览表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第三篇

增城现有电子交通违法抓拍系统位置一览表

1、 增城区中新镇新新公路新墩路路口 闯红灯

2、 中新镇S118中福学田路路口 闯红灯

3、 石滩镇沙园路立新路路口 闯红灯

4、 石滩镇增滩公路东西主干道路口 闯红灯

5、 石滩镇荔三公路中山路路口 闯红灯

6、 派潭镇增派公路从莞深高速(南行)派潭站路口 闯红灯

7、 派潭镇增派公路从莞深高速(北行)派潭站路口 闯红灯

8、 小楼镇增派公路S380路口 闯红灯

9、 派潭镇增派公路广河高速腊布站路口 闯红灯

10、 增正公路正果路段(限速60公里) 测速(限60)

11、荔城大道沙园路路口

12、荔城大道荔景大道路口

13、荔景大道府前路路口

14、广汕公路荔新公路路口

15、广汕路一环路路口

16、荔城大道荔兴路路口

17、荔城大道菜园路路口

18、光明路西园路路口

19、夏街大道府前路路口

20、荔城大道和平路路口

21、新桥路东山路路口

22、中山路西园路路口

23、荔兴路光明西路路口

24、荔乡路府前路路口

25、园圃路光明西路路口

26、光明路一环路路口

27、城丰路开园路路口

28、广汕路夏街大道路口【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29、光明西路荔乡路路口

30、光明西路荔景大道路口

31、广汕公路与朱宁路路口 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 由西向东

32、广汕公路与荔城大道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北向南

33、广汕公路与外环路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34、广汕公路松田学院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35、广汕公路东风本田4S店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36、广汕公路与燕岗桥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37、增滩路市政府路口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由北向南

1

增城市石滩镇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国内竞赛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第四篇

增城市石滩镇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国内竞赛

报名表格填写须知

1.报名资料共分为六个部分:报名参赛单位名称及资质说明、报名参赛单位简介、报名参赛单位的相关经验、设计人员的组成、主要设计人员相关设计经验、报名书;

2.报名单位应按照表格要求的内容如实填写;

3.联合体报名,应按照参与本项目的主次顺序排序,以排在第1位的单位为主体;

4.报名单位若为分公司,应申报自身的业绩并注明与母公司的合作关系; 5.报名单位可根据具体内容对表格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应改变表格的结构; 6.所有表格均须加盖所有成员单位公章,并扫描转制作成一个pdf格式文件; 7.以联合体参赛的,须同时提供联合体参赛协议书(加盖公章),扫描转换成pdf格式文件;

8.报名单位应同时将Pdf格式与word格式的报名材料发送至竞赛委员会指定电子邮箱,邮箱地址为:stghjsb@126.com; 9.报名单位提交的一切报名资料将不予退还; 10. 报名单位对报名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1.报名参赛单位名称及资质说明【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注:“有关资质说明”需注明设计资质、及其它资质,资质认定的国家、机构,并附资质证书扫描图片

2.报名参赛单位简介

注:需简要说明公司情况,包括成立时间、业务范围、专业构成、规模以及相关设计的专业特长,此表不得超过一页,不得插入图片。

3.报名参赛单位的相关设计经验

注:1.可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项目进行介绍。

2.“项目简介”内容包括 (1)设计特点简介;

(2)注明项目是否为实施项目,实施项目应注明实施的时间;是否获奖; (3)本公司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内容; (4)主要的设计人员名单 3.此表不得插入图片。

4.设计人员的组成

等。

增城市气候资料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第五篇

增城市气候

增城市位于珠江流域东江下游。地理坐标:东经(E)113°29‘4″~113°59′44″,北纬(N)23°4′42″~23°37′20″。增城于1993年撤县设市,市人民政府驻荔城镇(现为荔城街道),市区距广州60公里,距深圳120公里,广九铁路和广深、•广汕公路横贯其中,广深、广惠高速公路南部通过,地理位置优越。北部属低山谷地,中部为丘陵河谷平原,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县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因地形复杂、季风气候,适宜热带、亚热带以至暖温带作物生长,还蕴藏着多种矿物及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县境原是一块古老山地,经过长期的自然侵蚀,地势较为低平,高山不多,各山脉之间隔着许多山凹,成为天然的交通孔道。县内河流较多,增江纵贯东北,东江流经县境南部,距珠江口仅数公里。

增城历史上未发生过以县内为震中的地震,县外地震也没有造成破坏性灾害。水、旱、风灾是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加上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淤浅,航道缩短等,给经济发展带来困难。克服的办法是提高认识,继续进行各项改造自然的工程,力争创造一个适宜人类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

按照气温10℃~22℃为春秋季,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划分,增城没有冬季。以1960~1969年统计,平均最低候温(5日为1候)为12.1℃,最高为28.5℃。 春季 从2月4日(立春日)起至4月15日止,共71天。由于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多变,气温在12.7~21.7℃-之间。岭南沿海一带又常产生静止锋,县内此时空气潮湿,低温阴雨,阳光缺少,影响春播。

夏季 4月中旬开始,从南方吹来的热带海洋风增强,气温急剧上升,从4月16日至10月25日共193天为夏季。平均气温为27℃,最低候温22.4℃,最高为28.5℃。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闷热,极端高温为38.2℃。5、6月多季风雨,7月以后以台风雨为主,9月下半月以后,晴天居多。季风雨及台风雨高峰期,易发洪水成灾。 秋季 10月26日以后,北方干冷空气影响加强,候温降至22℃以下,至次年2月3日止(立春前一天),最低候温为12℃,共101天,为秋季。这一时期,天气大都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干旱少雨。但12~次年1月常有寒潮侵袭,偶有霜天,极端低温-1.9℃。 增城虽无气候学上的冬季,但人们仍将天气较凉的11~次年1月,称为冬天

增城县城地区1959~1989年气温情况表【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增城县城地区1959~1989年累计各月平均气温

全年积温7910.9℃,其中12~次年2月平均在440℃以下,最低2月为410.4℃。6~8月平均800℃以上,最高8月为877.1℃。

地表年平均温度为23.8℃,极端最高温度为69.7℃,极端最低温度为-5℃。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雨量 1959~1989年县城地区平均雨量1921.6毫米。4~9月为雨季,占年雨量的85%。10~次年月为干季,占年雨量15%。雨季大致分两阶段:4~6月为锋面雨,占全年雨量46.7%.,以端午节前后为高峰,俗称“龙舟水”;7~9月以台风雨为主,占全年雨量36.27%。日最大降雨量为253.5毫米(1981年7月1日),年最大降雨量为1983年的2691.7毫米。最少雨量为1963年的1206.3毫米。由于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呈北多南少分布:北部正果最多年雨量达3049.1毫米;南部石滩最少,年只有877毫米。附1959~1989年雨量统计于后:

增城县城地区1959~1989年降雨量

增城县城地区1959~1989年累计各月雨量

日照 太阳总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09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约为50%。7~10月总辐射量每月均超过10千卡/平方厘米.2~3每月不足7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日照1953.5小时,最多2231.1小时,最少1612.9小时。日照时数以7月 为最多,3月为最少。(161页)

风向 增城受季风影响,春多静风,夏盛吹南风,秋冬风偏北。因受地形影响,县内各地差异明显:中部县城年平均多偏北风,其频率占48%,偏南风占24%,静风亦占24%;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带,偏南风年平均频率占50%以上。

风速年平均为2.3米每秒,秋冬较大,平均为3米每秒。

夏秋间常有台风入侵,平均每年2次,最多年(1961年)达7次,也有无台风影响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霜冻 增城霜期多年平均为19天,初霜1月6日,终霜1月25日。但初霜最早可出现在12月上旬,终霜最迟可出现在2月下旬。霜日多年平均为3天,最长为9天(1975年),也有无霜年份。

与邻县区气候比较增城与纬度相近的广州市区及番禺县相比,气温差别不大,而与纬度高半度的龙门县相比,则相差较大。雨量受地形影响,龙门降雨较多,增城次之,广州市区及番禺较少。增城霜期较短,适宜荔枝、香蕉等喜热作物生长。龙门霜期较长,培植荔枝较困难;但雨量充沛,水力资源比增城县丰富。

增城与邻县、区气候比较

物候

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

结果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农作物候增城农民种植水稻歌谣:“雨水到惊蛰,早造要播种。春分清明时,早早把田莳。夏至到小暑,晚造要播种。小暑、大暑到立秋,夏收夏耕又夏种。霜降到小雪,晚造收割又晒谷。”

花生:春花生3月种,7月收;秋花生8月种,12月收。

甘蔗:春甘蔗3月种,12月收;秋甘蔗8月种,次年11月收。

蔬菜:1~2月菜心、白菜、生菜、椰菜、芥兰等上市。4月黄瓜、白瓜上市。5月节瓜、苦

瓜、通菜、苋菜上市。6月豆角、茄瓜、丝瓜、冬瓜上市。8月芋、藕上市。9月 8 月豆角上市。11月龙芽豆、菜心、黄牙白、芥菜、茼蒿上市。

水果:2月荔枝抽穗,香蕉抽芽,菠萝、桃、李开花。3月橙开花。4月荔枝、龙眼、乌榄开花,梅收成。5月桃、李收成。6月荔枝、香蕉、菠萝、西瓜上市。7月迟熟荔枝上市、木瓜收成。8月龙眼成熟,香蕉继续收成,白榄上市。9月香蕉、菠萝继续上市。10月乌榄收成。11月橙、柑收成。12月柑、香蕉仍在市。1月年桔收成。

林木物候 2月木棉含蕾、紫荆开花、苦楝发芽。3月大叶榕出芽、木棉开花、柳出新叶。4月凤凰树抽芽。6月细叶桉开花。8月木麻黄结子、黄槐开花。11月苦楝结子、大叶榕落叶。12月木棉、凤凰木落叶。

花候 1月梅含苞,玫瑰花开。2月桃、吊钟、梅、茶花、菊花、含笑等均盛开。3月杜鹃花、米仔兰、山指甲开花。4月木棉、夹竹桃、茉莉开花。5月红杏盛花,牵牛、百合开花。6月白兰、紫甲、大红花盛开,荷开花。8月玫瑰再开、紫薇盛花。10月芙蓉、菊花盛开,桂花开。11月芙蓉、菊、鸡冠、玫瑰等均开花。

动物候 3月燕子来,家禽春孵。4月蜂采荔蜜,布谷叫,虾繁殖,蔗螟虫出现。5月养早禾鸭、稻螟虫盛发。6月蝉鸣。7月蜂采野花蜜。8月蝴蝶结茧,家禽秋孵。9月养晚造鸭。11月候鸟南飞。12月虫类开始冬眠。

2016建委工作总结和计划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第六篇

建委工作总结和计划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我委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第一年。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全市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贯穿到各项业务工作中,扎实推进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重点区域和市政道路设施以及民生工程建设,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强化建筑行业管理。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攻坚克难,全力完成市政道路建设和重点区域建设整治工作任务。

1.推进64项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市政府交办我委负责城市道路建设项目64项,我们主动抓好前期和资金计划等工作,想方设法克服道路建设中的拆迁安置、“城规”与“土规”不符等难题,全力推进市政路桥建设计划实施。完成钟三路、芳村体育中心规划路三期、深涌北路东延长线等31个路桥项目。

2.完成10座天桥建设和brT沿线加建雨棚任务。**路口、云城西路、同泰路-从云路口、华南理工大学北门东莞庄路、江湾路-中海名都、开创大道-宏光路口、广园东路-中科院地化所、黄石西建材市场、新港东路-中洲中心、开创大道-连云路口天桥10座天桥和brT沿线22座人行天桥加建雨棚的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

3、全面铺开同德围和金沙洲区域整治。“完善金沙洲、同德围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市政府确定的“**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我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举行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仪式,成立了以陈如桂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政协委员韩志鹏为主任的咨询监督委员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的同德围模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编制了《**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重点整治工作任务;新建了同康路,建成罗冲围天桥,打通并升级改造了富康路,完成了同德花园同雅东街通往石井河岸边道路硬化、广清高速庆丰收费站辅道改造、北环高速公路上步桥底人行涵洞整治等工程;开展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南北高架路、同德中学新建校区、同德医院、鹅掌坦压缩站改扩建等工程前期工作,完成了同德公园与公厕建设和市**中同德校区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南德变电站已动工建设。

金沙洲地区综合整治。研究制定了《完善**地区基础配套设施工作方案》,建立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台帐和整治督办协调机制;金沙洲大桥扩建工程已进场施工,沉香沙大桥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大坦沙大桥系统工程正在报市发改委申请立项,地铁6号线一期(浔峰岗-长湴)即将完成基建和钢结构安装工程,区内康园路、路北辅道、路南辅道、路南辅道隧道、3号路等正在进行沿线征拆;金沙洲地区4个变电站中110千伏横沙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沙贝变电站正按计划推进施工;规划配套建设1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已建成9所;**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正在施工;金沙洲地区拟建5个公交站场中3号公交站场已开工。

4.牵头推进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在万书记亲自任组长的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在常务副市长的具体指导和督查下,我委狠抓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出台了《海珠生态城**年二~四季度和**~2016年工作方案》、《海珠生态城建设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生态城规划、土地调查收储和出让、基本建设启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标准完成面积66.7公顷的海珠湿地一期建设,建成八大景点顺利对外开放,为万亩果园湿地总体保护建设提供了示范。

5.牵头农民工博物馆和黄金岸线建设工作。我委与白云区用了4个半月时间,完成农民工博物馆主馆改造、陈列布展、周边环境整治、生活实景区复原等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成立“珠江黄金岸线”七个专项小组,按照“一、三、五、十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细化下达了各项任务的实施节点目标。目前,“六大主要任务”基本完成本年度的工作任务。

6.新增停车泊位3301个。会同市交委,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年改善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工作计划》,明确今年我委年度建设任务为3000个,实际完成公共停车泊位330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0%。

7.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人居社区环境整治。今年重点对湛塘路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沙园广重社区、沙湾古镇核心区等12个社区按照道路升级、绿化美化、路灯改造、建筑立面翻新、架空线下地、“平改坡”等内容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新一轮“省道、国道、铁路、高快速公路、城市出入口”等重要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已统一了整治工作思路,明确了整治工作分工,拟定了“净化、美化、绿化”工作标准,并编制了《**市重要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净化、绿化、美化”综合整治标准)》。

8.完成农村路灯二期工程和城中村路灯建设。在去年农村路灯一期顺利完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农村路灯二期建设,涉及花都区、白云区、增城市、从化市24个镇、街,合共建设61469盏路灯。12月底完成施工安装、调试亮灯工作。

(二)勇挑重担,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

1.牵头组织开展生态城市专题学习考察调研取得优质成果。按照市委部署,今年2月开始牵头组织开展新型城市化16专题之一“建设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学习考察调研活动并制定**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体系“115”系列文件之一《关于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实施意见》。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115”政策文件后,我委立即着手贯彻落实。

2.牵头筹办“一奖两会”成果展获得圆满成功。牵头全市46个单位组织策划“**城市创新及新型城市化建设成果展”,展示期间,共迎来56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个城市和国际组织的海内外人士4万多人次观展,国家、省、市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3.举办**年**国际灯光节。继续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成功筹办****国际灯光节并于12月15日在**花城广场开幕。以“大自然与城市共生,科技带动文化发展”为主题,集中39项创意灯光作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示,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

(三)统筹城乡,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和名镇名村建设。

1.全面启动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自9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之后,我们以规划为纲,编制完成26条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规划,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重点推进“七化工程”和“五个一”工程;以管理为重,制定《**市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及相关配套文件,修订《**市村镇建设管理规定》,发布《**市美丽乡村民居图集》,为村民建房提供便捷的报建渠道,规范农民建房行为;以示范为先,确定了市级14条美丽乡村试点村,确保**年建成,到2016年,全市共建成122条美丽乡村。

2.稳步推进名镇名村创建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开展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建立了名镇名村创建项目库和资金库,以区(县级市)财政投入为主,市财政专项补助为辅,同时整合中心镇、新农村、水利、“双百共建文明村”、北部山区扶贫资金等各种资金,重点向名镇名村创建倾斜。

3.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5个中心镇共有92项市级财政扶持建设项目,其中镇、村道路改造工程28项,新建立交1座,修复加固桥梁2座,基本实现了通水泥路、通车,解决了镇、村出行困难的问题;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水泵站2站,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镇、村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及“水浸街”现象。

(四)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

1.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完善了法律法规。在全国率先将绿色建筑管理纳入政府规章立法,由我委组织起草的《**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草案)已完成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立法程序,预计明年出台。二是打造了技术支撑体系。编制了《**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建立了建筑、设备、环境6个专业3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扶持了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编制和建筑节能新技术开发方面近60多个科目的研究。三是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严格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和节能专项验收备案,至**年底,完成建筑节能设计备案项目总数670项,并通过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和日常稽查等措施,确保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四是打造绿色节能示范工程。中新知识城安置小区、**国际服装展贸中心等6项工程获得国家级节能示范工程称号,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总数24个,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五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有约388.4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其中获得标识项目的总量达到了22个(含运营标识2个),绿色建筑“双百”示范项目10个,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审查的项目20个。

2.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迈出新步伐。召开了**市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动员大会,发布了《**市规划建设领域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建立了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一系列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研讨、调研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岭南特色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实践热潮。在文化公园水产馆主办了“其有其无: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组织开展“岭南建筑设计暨绿色建筑技术”四期培训班,从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共1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在广东省优秀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中我市获奖项目总数排名第一。

3.推广新型墙材等技术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墙材生产量达24.89亿块标砖,新墙材应用量达15.46亿块标砖,节约土地资源2550亩,节约能源9.5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1916吨,新墙材应用比例约95%(市区达到了98%以上),有力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净化了环境。

4.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全年散装水泥供应量预计约为580万吨(本地企业),全市预拌混凝土产量约为1500万立方米,预拌砂浆供应量约为160万吨,全市全年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折算约节约标准煤30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5.83万吨、二氧化碳26.1万吨、二氧化硫0.02万吨

(五)协调统筹,有效解决制约工程进展的诸多难题。

1.协调解决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按照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协调贵广、南广铁路**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广佛环城际等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加快地铁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广佛线**段建设进度,尽快启动新一轮地铁线网建设”工作任务,我委主动服务,制定方案,协调推进用地报批、环评、三电迁改、征地拆迁,保障工程正常开展。

积极协调电力设施建设工作,今年完成电网投资57亿元,投产输变电项目32项,新增主变容量443.5万千伏安,投产线路长度为497.7千米,完成了500千伏粤东出线工程、中部电网网架优化工程,有效缓解了电网结构性缺电问题。积极协调机场扩建工程及机场噪音区治理工作。推动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围网建设。协调推进**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二期工程(珠海LNG项目)项目,已完成9公里的管线建设工程,完成西气东输项目增城石滩门站建设工程。

2.逐步解决“烂尾楼”和“临电”小区等历史遗留问题。出台公建配套设施管理规定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梳理出历史遗留33宗烂尾楼项目,目前已协调处理11宗,余下的正在加紧推进问题。积极解决因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临电”小区问题,目前已完全解决并通永久用电的有24宗,已落实改造资金和方案的有28宗,另有46宗正在抓紧协调推进。

3.有效化解征拆难题。想方设法推进洲头咀隧道、马庄巷地块、龙归城李坑供水管网工程、艺苑变电站、沙汕路、金沙洲大桥扩宽、广清高速路庆丰收费站掉头辅道、海珠桥危桥抢修、丰乐北路快速化改造、省工伤康复中心、猎德大桥系统北延线、广深高速路大观路出入口改造,以及地铁、公交站、人行天桥等重点市政工程的征收补偿、管线迁改工作。

(六)强化监管,规范建筑行业发展秩序。

1.加大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建筑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建立了电子见证信息化集成体系,检查并处理招标文件存在资质错误、限制竞争等问题68个,与招标控制价对比节约建设投资65亿元。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36.75亿元,同比增长了11%;房屋施工面积8718.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房屋竣工面积2878.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16%”。在我市建立诚信档案的建筑企业共2621家,其中施工企业1429家、监理企业157家、招标代理企业159家、造价咨询企业86家。

2.以实施企业综合诚信评价制度为主要抓手,狠抓工程质量安全。一是层层分解并监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督查力度,严密监控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级别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二是在国内首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网络系统”、“**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和“检测监管系统”三大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质量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的监管保证工程质量,检查混凝土企业124家、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51家,抽检砂浆产品118个样次。三是制定建设工程“末位管理法”制度,以企业综合诚信评价制度施工现场评价结果为基础,激励末端工地管理能力,整体提升全市建筑工地的管理水平。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了“专家论证”制度、“专家验收”制度和“现场双确认”三项制度,进一步预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先后开展了夏季高温时期建筑施工安全、“打非治违”、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高深基坑等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等10次专项检查,有效防止了工地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年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6项,省优良样板工程13项,“五羊杯”质量奖15项,4个工地获评“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47个工地获评“省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103个工地获评“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五是组织编写了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轨道交通质量监督与验收实施细则、设备安装和市政工程质量通病手册等四本规范性管理书籍,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六是加强安全培训,对全市2300多个在建项目的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各街、镇、村(社)的党政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约9000余人,建筑起重机械出租单位、安装单位、维保单位、检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安装、维保和使用人员约7000人进行了安全培训。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全市已有111家施工企业,464个工程项目完成达标。

3.认真开展“三打两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制定了《市建委开展“三打”专项行动组织方案》、《市建委开展打击欺行霸市(在工程建设中非法控制招投标的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方案》等9个方案。通过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展拉网式摸排,在打击围标串标等非法控制招投标专项行动中,发现线索32宗,实施行政处罚20宗,涉案单位20家。

4.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管理,确保我市建筑设计质量。强化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认真开展勘察设计工程业绩核查,积极组织编制前期咨询研究类、房建类、市政类、地铁类设计招标文件范本,印发了《**地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对我市设计概算实行精细化管理,完善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机构诚信档案,累计办理勘察设计企业诚信档案登记达717家,全年共完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招标345项,金额19.57亿元。共组织对**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工程、**地铁运营指挥中心等20个项目进行了超限审查。

5.狠抓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权益保障,促进行业维稳。至今,共调处涉及工程款和工资纠纷及信访案件30宗,组织召开清理工程款拖欠方面的协调会50次,促进施工企业为422个项目农民工购买工伤险和建筑意外伤害险。

(七)抓廉政,打造风清气正干部队伍。

出台《**市建委“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廉洁建委”工作方案》。初步形成五个类别、三个层次的建委系统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网络。制订下发《加强建委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意见》,加强直属单位审计,完成年度审计21项。重点开展“打击商业贿赂”活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整治。

二、**年工作的初步设想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我市新型城市化发展全面铺开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继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对于我们城建工作而言,“稳”就是要保持城乡建设事业的平稳发展、保持系统大局稳定;“进”就是要抓住“115”政策文件的实施落实,努力在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新的一年,要在保持“稳”的前提下,在“进”上争取更大作为、力求新突破,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此,新的一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新型城市化,坚持“建设为重、民生为本、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法规为据、党建为魂”的工作方针,突出拓宽骨架、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塑造特色,进一步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和美丽城乡,加大行业管理和改革力度,提升城乡建设品位和人民生活品质,为打造低碳、智慧、幸福和美丽**奠定坚实基础。

明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建设为重,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新型城市化发展和“123”城市功能布局及“三个重大突破”要求,推进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健全主骨架交通路网,提高主干路网的容量,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高等级路网。在抓好续建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中心城区、知识城、东部港区以及联通北部副中心的道路建设和省级改造。

(二)以民生为本,大力实施城乡环境改善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推进同德围、金沙洲等交通解困区域各项整治工作,做好农村路灯和城中村路灯安装收尾工作,为主要地段建设天桥和加建雨蓬,搞好城区高架路隔音屏建设,减少噪音对市民影响。扎实开展高快速路、省国道等城市出入口环境整治工作,促进城市净化绿化美化。继续打造美丽乡村,做好14个市级创建点的建设督查,确保**年底完成创建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将市级3镇4村建成第一批高标准的名镇名村,确保实现**年建成5个名镇42个名村。

(三)以统筹为要,大力抓好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督办工作。协同国土、规划和各区政府,加快开展**国际金融城、海珠生态城、珠江黄金岸线等重点发展区域建设,协调白云机场、贵广、南广铁路**枢纽工程等重点工程,跟进城际轨道交通、市区环卫、电力、消防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以生态为基,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建筑节能工作。积极牵头协调推进生态低碳城市建设,确保完成**年工作计划。围绕“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加快绿色建筑和绿色新区建设步伐,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全方位监管,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发展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完善技术标准,做好对绿色建筑实施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着力打造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等一批绿色城区示范项目新亮点,建设一批富有岭南地域特色、体现绿色节能低碳理念的示范项目。

(五)以法规为据,大力促进建筑市场规范和监管执法建设。继续发展完善招标程序和开评标办法,加大力度治理围标串标及卖标行为,打造“阳光招标”。围绕省、市“两建”要求,抓好建筑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和行政审批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深入开展以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为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活动,继续推进混凝土生产设备投料数据监控系统建设和混凝土试件芯片管理工作,开发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安全质量常态化执法、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持平稳低发态势。

(六)以党建为魂,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和选拔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建设廉洁建委为主题,分季度开展四个专题活动。

(编辑:新新)


增城石滩文物出土相关热词搜索:增城石滩镇 增城石滩房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增城石滩文物出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增城石滩文物出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985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