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2018-08-02 09:22:58 编辑:huantt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分享的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希望能帮 ...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什么习俗 中元节各地习俗有哪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元节各个地方的习俗都有哪些?

  中元节的各地习俗

  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荐新

  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中元节习俗

  山西省:面人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中元节习俗

  广西省:多杀鸭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河南省:挂纸旗於门口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中元节习俗

  山东省:制小船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中元节习俗

  陕西省:烧纸祭麻姑“挂锄”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江苏省:锡箔折锭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

  中元节习俗

  四川省: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中元节习俗

  浙江省:施食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於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焚纸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中元节习俗

  福建:烧纸衣节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中元节习俗

  广东省:祭狗头王

  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云南省:黄瓜船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中元节习俗

  普渡:屋檐下挂纸灯

  普渡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挂纸灯,用来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

  中元节习俗

  港口:放水灯

  是港口边特有的活动,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为靠海边,常会有人戏水溺毙或船员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陆地上的孤魂野鬼,也照顾水中的。台湾以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灯活动最有名,每年中元节都吸引大批民众前往参观。

  中元节习俗

  台湾:抢孤

  台湾某些地方盛行在中元时举行“抢孤”的活动,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所构成,上面涂满牛油,参赛者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爬上孤棚,在孤棚的顶端,四边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抢到的队伍获胜。这项活动在头城中元已成为最重要的活动,并吸引许多观光客前往参观。

  中元节的习俗 新加坡中元节的独特风俗

  新加坡的中元节继承了中国道教和佛教的信仰内容,有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俗的文化内涵,而且把原来只有农历七月十五一天的节日,扩展成了一整个月的庆典。

  农历七月十五本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被称为小秋。讲究孝道的中国人,要用新米新谷等祭祀祖先,向祖先们报告收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都要备了鸡鸭猪鱼和各式糕点,行礼如仪。有的还要上坟扫墓,缅怀先祖。

  新加坡中元节的祭品,除了平时常见的水果和菜肴,还有柴米油盐等生活品,而且必须插普度旗。摆桌祭拜普渡,又分成“公普”(又称“联普”,全聚落、团体或庙境居民联合举办)与“私普”(个人或单一家庭、机关举办)。

  举办时,供桌上会竖立写有中元敬语与施主姓名的“普渡旗”,并在每一项供品插上一炷香,也会在供桌下放置香皂、毛巾与盛满清水的面盆供“好兄弟”梳洗。许多抽烟者,还会点燃香烟,插在香脚上,推己及“魂”,供“好兄弟”吞云吐雾,别有一种人情味。

  所谓“好兄弟”,是新加坡人民对鬼魂的亲切称呼。很有可能早期的无主孤魂大都是那些在战争中捐躯的战士,人们通常举行大规模的法事来祭祀他们,因此才有了“好兄弟”的称呼。在中元节的宴会上,最中间的那桌美食一定是留给“好兄弟”的。

  根据道教经文,七月十五这一天,地狱门大开,阴曹地府中的鬼魂只有这一天能够出来活动。因此家家祭祀祖先,希望他们能够早日超生仙界。同时,人们也要祭祀那些没有后代的无主孤魂,或者冤死、横死的亡灵们,道士要建醮祈祷,被称为“中元普度”,以安抚孤魂,帮助他们化解怨气,早日托生、离苦得乐。

  佛教也庆祝中元节,正式称呼为盂兰盆节,节日到来时会举行盛大“放焰口”法会,主要目的也是对孤魂恶鬼进行祭祀和安抚。焰口是佛教中恶鬼道鬼王的名字,因他口吐火焰,故意译为“焰口”;也可理解为脸上冒火,故也被称为“面燃大士”,民间呼为“大士爷”。

  因此到了中元节,新加坡的庙宇中就会多出一尊彩绘纸扎“大士爷”的神像,大的有两米多高,面貌凶狠丑恶,长舌下垂,肚大如鼓。民间传说大士爷是鬼王,统辖阴间众鬼;中元节时观音会化身为鬼王,管制跑来阳间的众鬼。所以一般在大士爷的头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观音像。这其实也是象征着恶鬼王“面恶心善”的形象。到中元普度结束之时,纸扎的大士爷会跟金银纸一起焚化掉,象征送鬼王离开,中元庆典也就结束了。

  除了宗教色彩,新加坡的中元节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早在殖民地时期,除了庙宇,大大小小的行业工会、公司、街道组织都会举办“中元会”,成为华人社会增强凝聚力、互帮互助的重要方式之一。

  直到今天,“中元会”仍然十分兴旺。“中元会”的会员们会自掏腰包,贡献一定的份子钱,然后大家共同购置“三牲”、“五牲”等传统祭品,甚至米面糖油等日用品,一起祭拜“好兄弟”(孤魂野鬼)。

  祭拜完毕,大家就一起享用牲食,其他日用品则平均分给个人带回家。当然,中元会有大有小,供品的数量各有差异。不过,“中元会”这种形式的确起到了联络情谊、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标福物”

  通常庙宇的“中元会”会员较多,他们会在庙宇附近举行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同时举办“标福物”活动,也就是“庙宇拍卖会”。拍卖会上最特殊的拍卖品是各种有着宗教象征意义的福物,比如:发财炉、金银山、旺梨等等。每年中元会都会把一部分标福物的收入捐给慈善。

  这些东西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保佑发财或者保佑顺利平安,通常也是现场竞拍最为激烈的物品。拍到福物的人,不必立即支付费用,他们可以先把福物带回家,一年以后,也就是来年的中元会上,再支付上一年的拍卖费用。不少人在请了福物之后,一年之内生意大旺,或者顺利无灾,来年一定会加倍地返还拍卖费。这也是宗教福物与普通拍卖会的最大区别。

  整个祭拜仪式上最热闹和激动人心的环节,就是福物喊标了。这“喊标”可是个技术活。喊标人不仅要声音洪亮,还得会活跃气氛,掌控节奏等。华语、福建话、广东话、英语、马来话等,都要能自由切换,甚至连淡米尔语,最好都要会几句的。毕竟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也不排除万一友族愿意来参与投标福物,用他们习惯用的语言沟通,自然更加事半功倍。

  “歌台”

  除了举办普度法会来祭祀“好兄弟”,通过放焰口、铁罐施食等科仪来让“好兄弟”享受美食之外,新加坡人民还考虑到了“好兄弟”们的精神生活,于是“歌台”就应运而生了。

  歌台的历史跟中元节比起来要短得多。传统的庙宇庆典都是请戏班演戏,可是随着方言的消失,传统戏班也没了市场。大约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台湾吹来了一股“歌台”的小清新之风。以唱歌跳舞为主要内容的歌台,立刻风靡狮城,成了“中元节”的经典内容。

  “歌台”充分体现了草根文化特色,一般设在邻里之间的大草坪上,谁都可以来看,演唱的都是民间最流行的歌曲,主持人在台上插科打诨,满足普通百姓的娱乐口味。

  唯一体现出“歌台”仍然是一种宗教活动的,大概要算舞台下面第一排的椅子了。第一排椅子通常空着,上面放着几张金银纸,不用说,一定是留给“好兄弟”的。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相关热词搜索:

1、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鬼节,都有哪些流传下来的习俗,下面是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元节习俗,欢迎参考!  中 中元节习俗(2018-07-12)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9119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