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

2016-07-18 17:53:32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  前言: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要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这一要求的处 ...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

  前言: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要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这一要求的处理各不相同,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1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 ,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难点:文化的纵横对比及不同文化产生 的社会根源。

  【教学准备】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自制PPT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文化因素除了影响人口的机械增长外,还会对人口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资料思考回答:(1)天主教反对包括堕胎在内的人为控制生育的方法,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实行控制就是对神的意旨的违反。(2)爱尔兰妇女平均初婚年龄1926年为29.1岁。1951年50岁女性未结婚的占同龄的50%。

  [板书]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过渡]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生育观不同,生育观是文化的一部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2第一自然段,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板书] 一、文化与地域文化:

  [点拨]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与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高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精神文化是指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等意识形态文化。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且发展变化的节奏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学生举例说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老师可补充文化景观的有关知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发族都会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往往对人们的生育、婚姻作出规定,影响人们的生育观,从而影响人口的发展。

  [PPT展示] 案例一: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爱尔兰妇女有晚婚的习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更高达29.1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它所有国家。根据1951年爱尔兰的人口普查资料,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了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

  1·在世界地图上找到爱尔兰,了解其基本情况和近年的人口状况。

  2·讨论初婚年龄的早晚是如何影响人口的增长。

  [PPT展示] 案例二:计划生育为何在印度行不通

  印度其实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早在1952年就提出要节制生育。但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日渐增多。印度几乎全民信教,虽然教派不同,但每个宗教几乎都鼓励多生育。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每个教派都不想 限制自身的人口数量,以免处于劣势。例如,为了安抚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12%),印度政府一直对其实行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结果不但使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而且还使其他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2%)极为不满。而穆斯林由于人口总体偏少,因此也坚决反对政府对穆斯林实行计划生育。1976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曾发起一场控制人口增长的运动,接近400万人在1个月内被强迫节育,广大民众对此很不满。结果,在第二年的大选中,英迪拉·甘地被选民抛弃。随后上台执政的人民党抛弃了强制节育计划。尽管每个政党都认识到人口过多的消极影响,但都害怕触犯众怒,在历次的大选中,没有任何政治家敢再提计划生育。

  学生阅读课文看课本P22比较不同类型国家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板书]二、外国文化与人口

  [点拨]

  因 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实 例

  婚[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俗初婚年龄初婚年龄偏低,妇女生育年龄提前,剩余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小,从而加快了人口增长[来源:学_科_网]许多发展中国家[来源:学#科#网Z#X#X#K]

  完婚乃至不婚、不育者较多,可以降低人口出生率许多发达国家

  婚姻关系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一般会降低出生率。西方国家

  关系稳定,会造成多子生育,提高出生率非洲国家

  宗 教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

  [板书] 婚俗与宗教

  [拓展]韩国的晚婚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2008年5月8日头条消息:统计厅8日公布了2007年出生统计初步结果显示,2007年的合计生育率为1.08%名,比2006年的1.16名减少了0.08名。合计生育率是指一名女性在15-49岁的孕龄期间生育的平均婴儿数。专家表示,晚婚、回避婚姻、回避生育是生育率降低的原因。女性的初婚年龄从2006 年 的26.5岁提高到2007年的27.7岁。随着结婚年龄的提高,生育年龄也不断提高。因此。去年的情况是:生育孩子的30多岁产妇比20多岁产妇多。2006年30多岁产妇占49.1%但2007年达到51.5%。

  [小结]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状况,对出生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口的增长。

  [承转]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非常悠久,那么我国的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先看“孔雀东南飞”中对婚姻年龄的叙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特点、原因及对人口产生的影响,思考、讨论、作 答

  [板书]三、中国文化对 人口的影响

  [点拨] 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十七岁就已经结婚了。

  [PPT展示]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

  初婚年龄(岁)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2933平均初婚年龄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妇女人数(人)511091419117652311118.3

  [点拨] 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平均初婚年龄18.3岁。当时人口少,人均寿命短,劳动力不足。在当时,早婚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

  [PPT展示] 《中华人民 共和国婚姻法》选 录

  第六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十六条 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晚婚”和“计划生育”提出了要求,对人口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吗?

  [点拨] 初婚年龄的提高,提高了初育年龄,延长了亲子年龄差距,从而减缓了人口的增长。

  [自主学习] 看课本P23-24,讨论、总结填写下表,从婚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比较中国文化对我国人口影响的古今变化 。

  影响因素文化的地域成因时代

  婚姻观早婚早育 古代

  晚婚晚育 现代

  生育观多育多子 古代

  只生一个 现代

  择业观学而优则仕 古代

  全民经商 现代

  居住观安土重迁 古代

  四海为家 现代

  [板书]

  早婚早育→晚婚晚育

  多育多子→只生一个

  学而优则仕→全民经商

  安土重迁→四海为家

  [点拨]

  影响因素文化的地域成因时代

  婚姻观早婚早育古代农业社会,人口相对不足,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古代

  晚婚晚育当今中国,人口压力十分沉重。现代

  生育观多育多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增加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古代

  只生一个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

  择业观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农业社会中农民被尊为财富的创造者,而工商业者则被认为不是财富的创造者而遭到统治者的贬斥。古代

  全民经商在现代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现代

  居住观安土重迁安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思想古代

  四海为家改革开放的中国,封建保守的社会环境被彻底打破,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的地域空前广阔现代

  [讨论] 我国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观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点拨]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增殖,成为增殖家庭财富的手段,才形成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观。

  [讨论] 根据上面的学习,思考P24“活动”: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点拨] 优生原理:血缘关系越远,基因组成差异越大,互补作用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越好。任何地域都会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而地域文化会给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们打上烙印,双亲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有利于孩子的后天教育。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既包括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也包括对人口机械增长的影响,通过学习看到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控制的成果,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宣传、践行国家的人口控制政策。

  [课堂练习]

  1.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2.以下 关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②山川林木一旦经过人类开发成为景观,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③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 ④人们将食物加工成适合人类需要的食品,这一现象及产生 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构成了饮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主要原因是( )

  A.养儿防老 B.扩大门派的势力

  C.发展农业生产 D.促进工业生产和商业的发展

  4、填表比较我国当前婚俗时尚和传统观念的差异。

  婚育年龄子女数量对男孩女孩的态度联姻地域范 围联姻对象的变化

  传统观念

  当前时尚

  答案: 1、A 2、D 3、B

  4、

  婚育年龄子女数量对男孩女孩的态度联姻地域范围联姻对象的变化

  传统观念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男孩才是后代狭小门当户对,亲上加亲

  当前时尚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男孩女孩都是后代扩大到了世界范围重视感情,自由恋爱

  【板书设计】

  一、文化与地域文化:

  二、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与宗教

  三、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早婚早育→晚婚晚育

  多育多子→只生一个

  学而优则仕→全民经商

  安土重迁→四海为家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3.通过增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的内容,是学生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难点]

  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首先请大家通篇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中讲到的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哪些方面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辨析

  【学生阅读】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讲解】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资料分析】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点拨】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分组活动】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投影:

  西 方中 国

  婚育年龄

  婚姻稳定程度

  学生分四组完成这张表格,每一组在完成一个空格的同时,也要讲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二、中外文化对比及对人口的影响

  【讲解】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中国的生育年龄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早,婚姻相对西方来说也要稳定,这些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通过同学们进一步的挖掘,我们也认识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婚育年龄、婚姻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的计算题,计算一下你自己的婚育年龄大概是几岁左右。

  (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发言)

  【讲解】很高兴看到大家的答案,如果是国家计生委主任看到这个答案的话,我估计他不会再为计划生育担心了(学生笑)虽然大家的答案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基本相同,大家基本上将这个年龄定在24岁以后,有很多人还将这个年龄划到了28岁以后,从婚育年龄上看,你们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学生又笑)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呢?

  (提问部份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求学、事业、不想过早有家庭的压力等。

  【过渡】在这里,我已经看到我们同学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悄然的经历一场变革,这也正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将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你们现在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作一个比较,看看这两种文化对我们国家的人口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板书】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资料分析】投影“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看出当时婚姻所具有的特点吗?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这一特点对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回答)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十七岁就已经结婚了。当时人口少,人均寿命短,劳动力不足。在当时,早婚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

  【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有关内容。

  【思考】婚姻法里提到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内容,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吗?

  (学生回答)略

  【思考】从孔雀东南飞到我国的婚姻法,我国的婚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了我国的婚育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说明了中国的文化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

  【活动】填表比较中国文化对我国人口其它方面影响的古今变化。

  古代现代

  婚姻观

  生育观

  择业观

  居住观

  【承转】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这段文字里面,我们看到,焦仲卿的母亲要休刘兰芝是说“此妇无礼节”,我想问一下,刘兰芝在哪里失了礼节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原因是刘兰芝没有生育,而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失了礼节。

  【讲解】对,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屏幕。投影:《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从这则材料里,我们看到刘兰芝在当时没有生育,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的确是失了礼节。但是看看现在,我们还有这样的观念吗?我们当前又是怎样一种生育观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活动】

  逐渐革除的陋习发扬光大的文化积极意义

  婚俗制度

  生育特点

  职业选择

  迁移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

  【合作讨论】

  材料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人口问题的特别关注,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时至今天,世界人口已达63.8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底,中国总人口已近13亿。

  材料二: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但分布的格局极不平衡,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是每平方千米2118人,而西藏每平方千米只有1.8人。按照胡焕庸线,我国的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3%,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北半壁占57%的国土只居住着5.6%的人口。这种不平衡的态势更加重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胡焕庸线示意图

 

  材料三: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大学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1/20。平均每1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为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面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试举例说明。

  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和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点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材料说明了”,不要离开了这个要求去泛泛谈论我国人口的所有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浩瀚的海洋,其中既有优良美好需发扬光大的一面,也有迷信落后需扬弃的一面。特别是在长期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大自然还显得非常渺小,形成了人口、婚育观念,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亲上加亲”等等,这些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口就没有限制地猛增起来。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着发生变化。对第2题的回答,一定要结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水平及国家政策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的区分

  1、文化

  2、地域文化

  二、中西方文化对比及对人口的影响

  1、中西方婚姻对人口的影响

  2、中西方宗教对人口的影响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1、古今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文化是发展的

  3、对文化的态度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与方法】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

  生: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师:对,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那些方面有影响呢?

  ( 学生讨论)

  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师:书写标题 地域文化与人口

  【点评】这种导入尽管没有新颖性,但是对于利用新课的导入去考察学生对上一环节的掌握情况,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导入,感觉没有拖泥带水,比较自然的将内容过渡到所要学习的环节。

  【讲授新课1】--概念辨析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然后作以下补充: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

  师: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

  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

  师: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师:对,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师:首先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投影:

  西 方 中 国

  婚育年龄

  婚姻稳定程度

  师:大家看这张表格,我们分四组完成这张表格,每一组在完成一个空格的同时,也要讲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给学生分组,并确定各组需要讨论的问题。

  学生归纳总结

  【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材料的引入,引导学生来分析材料,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针对中西方人口出生率的现状,在完成简单的对比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造成以上原因的深层次原因。这个原因的分析,主要通过开放式讨论进行。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指导作用,即在学生归纳总结时,加以适时的引导,完善学生的总结。

  【讲授新课2】-中外文化对比及对人口的影响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生育年龄要比西方发达同家早,婚姻相对西方来说也要稳定,这些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通过同学们进一步的挖掘,我们也认识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婚育年龄、婚姻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的计算题,计算一下你自己的婚育年龄大概是几岁左右。

  学生展开讨论,场面比较活跃。

  有学生开始回答。

  师:很高兴看到大家的答案,如果是国家计生委主任看到这个答案的话,我估计他不会再为计划生育担心了(学生笑)虽然大家的答案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基本相同,大家基本上将这个年龄定在24岁以后,有很多人还将这个年龄划到了28岁以后,从婚育年龄上看,你们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学生又笑)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呢?

  提问部份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答案涉及求学、事业、不想过早有家庭的压力等

  师:在这里,我已经看到我们同学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悄然的经历一场变革,这也正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将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你们现在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作一个比较,看看这两种文化对我们国家的人口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转入“中国文化与人口”

  【点评】这一过程的教学,在课堂气氛上较为活跃,同时采用开放式发言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但是,感觉在课堂的调控方面感觉比较吃力,主要是担心学生的发言可能脱离主题。

  【讲授新课3】--中国文化与人口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

  投影“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师: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够读出当时婚姻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答: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十七岁就已经结婚了。

  师:为什么那个时候,结婚的年龄这么早呢?这么早对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回答。

  生答:当时人口少,人均寿命短,劳动力不足。在当时,早婚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

  在听完回答后,教师拿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请一位同学朗读婚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的内容。

  师:在学习了婚姻法的部份内容以后,大家以后可不能违法啊

  师:刚才婚姻法里提到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内容,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吗?

  学生回答

  师:从孔雀东南飞到我国的婚姻法,我国的婚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答:说明了我国的婚育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说明了中国的文化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张表格,来看看中国文化对我国人口的其它方面古今影响的变化。

  投影:

  古代现代

  婚姻观

  生育观

  择业观

  居住观

  师:在完成这张表格之前,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

  幻灯变换:“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

  师:这段文字里面,我们看到,焦仲卿的母亲要休刘兰芝是说“此妇无礼节”,我想问一下,刘兰芝在哪里失了礼节呢?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原因是刘兰芝没有生育,而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失了礼节。

  师:对,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屏幕

  投影:《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师:从这则材料里,我们看到刘兰芝在当时没有生育,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的确是失了礼节。但是看看现在,我们还有这样的观念吗?我们当前又是怎样一种生育观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来分组讨论,解决两张表格,将两张表格下发。

  投影:

  古代现代

  婚姻观

  生育观

  择业观

  迁移观

  表格一

  逐渐革除的陋习发扬光大的文化积极意义

  婚俗制度

  生育特点

  职业选择

  迁移特点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相关热词搜索:地域 教案 人口

1、教案模板格式一般格式[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 最新教案模板格式(2015-07-07)

2、【范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61早教网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 【范文】幼儿园春游主题教案(2015-07-07)

3、教案 模板 教师   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2015教师招聘试讲说课经典教案模板(2015-07-09)

4、代数式 版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基础教案版图(2015-07-09)

5、模版 教案 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 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意义;音乐教师面试经典教案模版(2015-07-09)

6、范文 教案 先生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基础)   2、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探究,启发思维。(重点)  面试试讲教师《五柳先生传》教案参考范文(2015-07-09)

7、教案 模板 格式 团总支宣传部找来了这么一些小小资料,大家一起分享哦~   方法 步骤   1 一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又有何要求?(2015-07-09)

8、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第一编第一分编 先秦文学教案(39课时)(2015-07-16)

9、1、知识方面:  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 2、能力方面:  ⑴理解能力:通过对三个国际组织的含义的学习,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高中教案(2015-07-16)

10、【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时间,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 3、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教案(2015-07-16)

11、本课程的讲授着重实现三个目的:其一,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刻理解和领会法律解释的意义;其二,实践技能的训练,掌握法律解释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能,能够结合案例将抽象的法“法律解释方法”教学设计 法学专业教案(2015-07-16)

12、面向广告传媒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的国际竞争力,熟练掌握从基础到高端前沿的设计应用原理、创意思维方法、新技术新媒介表现手法,广告创意制作教案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5-07-16)

13、球理论教学 1、足球运动的概述; 2、足球选修课教学任务及本学期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的任务 1、通过足球运动的展史的介绍使学生对足球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足球专项课体育教案 体育老师评优必看(2015-07-16)

14、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并在练习中逐渐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 2、 使大多数学生能初步了解所学篮球的基础知识,并在实践中较好地运用技术,体育教案 ——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中学教师必看(2015-07-16)

15、1、利用课件或插图展示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片段。   A、图211:一个小朋友在整理房间。   B、图212:一个小朋友在扫地。   C、图213:一个小朋友帮妈一年级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15-07-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4961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