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

2016-11-24 09:19:33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具体介绍实数和纯虚数的积等于纯虚数。实数和实数的和等于实数,纯虚数和纯虚数的和等于纯虚数,实数加纯虚数等于复数。下面是中国招生 ...

  具体介绍实数和纯虚数的积等于纯虚数。实数和实数的和等于实数,纯虚数和纯虚数的和等于纯虚数,实数加纯虚数等于复数。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教案

  第七 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二单元目标要求使学生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单元设计意图本单元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1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教材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教材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2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

  应用运算律能使有些计算简便,简便运算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为。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作为引导,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里为学生创设了多次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主动进行简便运算。

  (1) 体验简便,选择简便。

  第58页第4题和第62页第2题都可以先算一算,再比较每组中的两道算式。通过算和比,学生一要看到同组的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二要感到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三要感到同组的两道算式中,一道计算比较简便,另一道比较麻烦;四要知道同组的两道算式可以利用运算律相互改写。如果学生有了上面四点收获,那么就为教学简便运算作了有益的铺垫。

  第59页的例题求三个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总人数,通过“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次体验三个数连加时,如果应用加法结合律把能凑成整百的两个数先加,运算比较简便。另外,在第59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62页“想想做做”第3题,创设了简便算法的氛围,引导学生把例题里获得的体验转化成进行简便运算的内在动力,使简便运算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要求。

  (2) 体验灵活,适应变化。

  第60页第2题和第62页第4题中,应用加法结合律,有些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有些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有些题要同时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教材设计这些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各种具体情况,不要生搬硬套。

  第60页第3题是两个三位数相加,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数。如果把这个接近整百数的三位数分解成“几百加几”,原题就从两个数相加变成三个数相加,而且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类似的还有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把其中某一个乘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就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使原来不容易口算的题变成容易口算的题。这些技巧都是灵活应用运算律的表现,也是学生充分体验的结果。

  教材里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第60页第4、5两题、第63页第10题等,这些题都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设计这些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简便运算不只是数学技能,也能简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是学习者的心理行为,外界只能为学习者提供体验的条件,不能代替学习者进行体验。体验既能对数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产生情感表现。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是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为学生预留了许多体验的机会,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把学生的体验落到实处,让体验产生效果。

  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第1 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探索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学生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展过程,理解不同运算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难点: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课前准备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师生合作,探索加法交换律出示例题情境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出示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45(人) 17+28=45(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又有什么是不同的? 说明: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28+17=17+28 其他的数相加,也能写成这样的形式吗?两个加数相加时会有什么规律呢?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能用简单的办法表示这些等式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并板书字母表达式 a+b=b+a △+○=○+△…… 说明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就是 参加跳绳的男生有28人,女生有17人,踢毽子的有23人独立列式解答交流(都表示跳绳的人数)相加的数一样,位置不同,结果相同依次板书 共同检验是否正确各自写出一些等式交流等式及写的方法组织交流,板书学生的不同形式尝试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互相交流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情境体验加法交换律的合理性。并能通过举例解释加法交换律的正确性、合理性。

  二、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三、巩固内化,拓展应用四、评价鼓励,全课总结五、布置作业a+b=b+a 指出: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8+17)+23 28+(17+23)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它们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其他的三个数相加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出示练习题(可用书中的习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怎样写?指出:这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就是 (a+b)+c=a+(b+c) 教师出示a+b=b+a a+b+c=a+c+b (a+b)+c=a+(b+c) a+b+c+d=a+c+b+d a+b+c+d=a+b+(c+d) 想想做做第1---5题想想做做第3题立列式计算交流算法交流:数没变,运算顺序变了结果相同 可以用“+”连接新课标第一网 独立完成计算并填符号交流练习情况互相补充交流 (a+b)+c=a+(b+c) 学生判断在较复杂加法计算中运用了哪些运算规律。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体验加法结合律的合理性。

  课题: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2 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进行简便计算。(探索并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经历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正确计算。

  课前准备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律,还记得是什么吗?各是什么意思?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 b+c) 教学新课出示: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29+46+54 巡视学生解题,注意不同解法展示学生不同算法哪种算法简便?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简便。独立解答 交流算法观察比较交流 46和54 相加得到100,这样计算简便

  二、“试一试” 三、组织练习四、课堂作业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69+75+25 78+(47+22)巡视 个别指导困难的学生两道题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第1题想想做做第2题想想做做第3题想想做做第4题想想做做第6题想想做做第2、3题剩下的题,第5题各自用简便方法计算交流 板演自己的方法交流运用的运算律

  课题: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 第3 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发展符号意识) 2、 学生学会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一定提升。(探索并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课前准备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加法的运算律?你会用字母表示它们吗?乘法有类似的运算规律吗?猜测验证,探索规律猜一猜,乘法有哪些运算规律?指名口答 1、学习乘法交换律出示第一个例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情况 提示 用 “乘法”) 3×5与5×3有什么联系? 你能把图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吗?(出示)3×5=( )×( ) 巡视 个别指导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巡视 指名回答 提示通过计算验证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每算式有什么相同及不同点?猜测 交流可能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观察 交流 (图中有3组小朋友在踢毽子,每组5人)独立写算式(可能情况)3×5 5×3 5+5+5(可能没有) 数相同,位置不同,结果相同独立完成 交流 3×5=(5)×(3)独立练习 同桌交流,互相计算检验

  二、组织练习,巩固提高(两个乘数的位置交换了,它们的结果不变。)归纳: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 a×b=b×a 我们以前用过乘法交换律吗?(适当提示) 2、学习乘法结合律出示下一例题 指名口述算式 并板书(23×5)×6 23×(5×6)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怎么样?结果呢?可以写成一个算式吗?请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再写出几组算式?组织口算验证其正确性观察这些算式,你有发现什么规律?讨论 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并揭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这个三个乘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独立写出 汇报(a×b)×c= a×(b×c) 3、“试一试” 想想做做1--4题。三、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同桌口头互说,加深印象在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说出 a×b=b×a 不是难事计算并用加法验算 498+326 回忆 讨论 交流(验算时)独立计算 验算 认真读题 独立解题交流 汇报都是算一共多少人…… 一是先算前两个数的积,一是先算后两个数的积……,一样(23×5)×6=23×(5×6)独立完成 交流互相检查 新课标第一网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教科书P63 “想想做做”第5-10题 第 4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在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进行简便计算。(探索并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二、教学新课什么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什么叫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如何表示?揭示课题 1、想想做做第6题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在我们学习中有什么应用?出示题目指名板演。78×46 65×39 27×94 练习题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方便呢?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律?为什么要先将这两个数相乘 47×4×5 56×2×5 45×(9×2) 4×(84×5) 2、想想做做第8题回忆 互相交流 a×b=b×a 交流 同桌互相说 (a×b)×c=a×(b×c) 可用来进行乘法的验算独立完成 交流检查订正独立完成 交流观察 交流 以第一组为例

  三、练习四、全课总结五、布置作业比较每组中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5×24 45×12 36×15 25×4×6 45×2×6 9×(4×15)指名板演 检查:哪道计算简便?当两个数相乘,不能很快口算出结果时,我们可以将一个乘数看成是另外两个数相乘的形式,注意: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一定要有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或整百的数才简便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5×18=35×( × ) 16×15=16×( × ) 45×12=45×( × ) 18×25=18×( × ) 125×32=125×( × ) 25×24= × × 简便计算 45× 18 28× 15 25× 12 125×32×25 第7题明确要求引导分析小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析第5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想想做做 第9、10题25×24 24是下一题 4×6 的积 独立完成 交流每组下面一题计算简便 独立填写分析 交流汇报仔细观察 列式解答交流(简便方法)

  课题:教科书P64 练习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合理灵活的选择适当的运算律进行计算。(探索并了解运算律,能应用一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基本练习

  二、解决问题1、口算

  25×4 48+52 5×14 73+27

  6×15 70÷14 12×30 40×20

  75+35 98-79 121÷11 35×3

  180÷20 490÷70 9×5×8 4×6×5

  2、脱式计算

  598÷(43-17) (157+185) ÷57 96÷12×23 84+36÷12

  3、简便计算

  54+87+13 39+144+61

  27×4×5 15×28×2

  18×35 32×25

  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第3题

  出示图 指名说图意

  苗圃一周的篱笆长指什么?

  怎样求苗圃一周的篱笆长?

  2、第4题

  每个月的总数怎样算简便?

  指名口答 说思路依次口算

  选择几题说口算方法

  9×5×8 简便过程

  独立计算

  交流

  分组计算 独立完成

  交流 口述思路

  检查订正

  交流运算律的运用

  三边长分别是:54米29米46米

  (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算法

  独立计算 填表 交流算

  三、扩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3、分析第6题

  指名读题 说图意 长7米 、宽5米

  怎样求“一共要购买多少住菊花苗?”

  月季花、海棠花方法一样吗?

  (机动)

  1、在一条全长150米的大道两边栽树,每隔10栽一棵,从头至尾一共要栽多少棵?

  2、制造一套纪念币2枚,每枚要用铜50克,制造80套这样的纪念币要用铜多少克?如果每套纪念币卖140元,这些纪念币共可卖多少元?

  3、有三根绳子,第一根长23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7米,比第三根短7米,第三根绳子长多少米?

  练习七第5、6题法

  (能得整百的两个月先加)

  分析题意,弄清图意

  讨论 交流:先算出面积,再乘每平方米种植的课数(一样)

  依次读题

  独立解答

  交流每一题的解题方法

  1、150÷10+1=16(棵)

  16×2=32(棵)

  2、2×50×80

  140×80

  3、23+7+7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

  题 目线的认识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 学准 备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电脑课件课 时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

  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事“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2、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3、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质疑: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15页“试一试”第一题。

  2、教材第15页“试一试”第二题。

  3、教材第15页“试一试”第三题。

  (四)思维训练

  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有( )条

  (2)

  有( )条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板 书 设 计

  线的认识

  线段

  射线

  直线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平移和平行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永三角板和支持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教 学

  重 难 点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教 学

  准 备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课 时

  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

  出示延缓16页“看一看”左图。

  请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

  出示第16页“看一看”右图。边指图边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探究新知

  1、移一移。

  (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

  教师: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2)出示第16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

  3、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7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画一画。

  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启发: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第19页“实践活动”

  (四)思维训练

  1、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2、 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

  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

  板 书 设 计

  平移、平行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相交与垂直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 学准 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课 时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板 书 设 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 垂直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旋转与角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 学

  重 难 点1、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 学

  准 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课 时

  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

  1、转一转,说一说

  (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

  (2)一人说一人转

  (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分。

  (4)我们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个端点就是角的顶点,这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二、试一试

  1、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上述图案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并找找图中有哪些角。

  一、练一练

  1、 说一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2、 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让学生独立完,再小组交流

  二、你知道吗?

  1、在生活中,除钟表外,还有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个点旋转。

  2、指针转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让学生说说指针在什么位置时,与指针在零点时构成了什么角。 可先画一画,再说一说

  五、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

  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

  六、作业:练一练 1、2

  板 书 设 计

  旋转与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角的度量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 学

  重 难 点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 学

  准 备每人准备量角器。课 时

  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 ,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 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 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 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 读懂游戏规

  2、 同桌比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练一练 2、3

  板 书 设 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 测量角的方法: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画角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 学

  重 难 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 学

  准 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课 时

  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用三角板画角

  1、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

  (1)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说画角方法

  (2)说说各角的大小

  二、画一个60度的角

  1、独立画,指名说一说怎么画。还有别的画法吗?

  2、用三角板画你还用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学生试画,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1)画30° ,60° ,90° ,45° 的角——说说画的方法

  (2)利用三角板还能画出几度的角 (摆一摆,算一算)

  ——反馈:可以拼成75° ,105° ,135° ,150° ,120° ;

  (提示:拼画的顺序

  第一步可用45° 的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拼;

  第二步可用等腰三角形90° 与另一个三角板的每一个角拼.)

  3、还有别的画法吗?用量角器画角。

  思考讨论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 的角,该怎么画?

  (1)学生尝试画角

  (2) 讨论得出:画角方法

  A 先画一条射线

  B 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C 在量角器60度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D 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60的角.

  三、试一试

  1、个150度的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学生独立画,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2、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3、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30°、80°、105°、160°、 小结画角的方法,再指名说一说怎么画的,应注意什么

  四、作业:练一练 2、3

  板 书 设 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 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走进大自然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

  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认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教 学重 难 点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 学准 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课 时安 排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教师:还记得两天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样子吗?

  学生用小棒摆出互相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师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摆放的图案。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更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出示教材第29页的前两句话。

  (1)我国最大青少年活动面积3735200㎡,其中水域面积133400㎡,国家投资近1000000000元。

  (2)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

  了十万棵大树和一百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的大草坪。

  指名回答,读出画线的数据。全班动笔,写出数的具体方法。

  2、出示教材第29页主题图。

  (1)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图中的平行线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教师可以准备课件进行演示,或者在实物投影下演示)

  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先说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再找互相垂直的线段,可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全。

  教师及时加以评价和鼓励。

  (2)学生动手绘图

  学生独立设计房子的门和窗,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3)画垂线

  从A 点到小房子设计最短的路。

  提问:想想画什么线距离小房子才最近?

  (从A点画一条垂直于小房子的线,这条路最近)

  学生画垂线,然后交流画图方法。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画面

  学生独立思考

  (1)有什么办法把镜框挂正呢?

  (2)已经参观了2时,时针走了多少度?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会看到,现在时针正好指向3时,这是参观了2小时后的时间,说明开始参观的时间为1时整,时针从1时走到3时时。正好走了60°)

  2、学生动手测量。

  (1)量一量风筝各个角的度数。

  (2)每块花砖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有问题可以当堂解决。

  板 书 设 计

  走进大自然

  修改及补充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上册 北师大 教案

1、教案模板格式一般格式[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 最新教案模板格式(2015-07-07)

2、【范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61早教网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 【范文】幼儿园春游主题教案(2015-07-07)

3、适宜年龄:2―3岁制作方法:1.把缝有粘链的长约20厘米的布带缝粘在消毒后的大药瓶上,布带两头缝上粘链或按钮。2.把粘链的另一面缝在小药 幼儿园教案塑料瓶宝宝找妈妈(区角活动)(2015-07-08)

4、教案 模板 教师   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2015教师招聘试讲说课经典教案模板(2015-07-09)

5、代数式 版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基础教案版图(2015-07-09)

6、模版 教案 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 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意义;音乐教师面试经典教案模版(2015-07-09)

7、范文 教案 先生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基础)   2、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探究,启发思维。(重点)  面试试讲教师《五柳先生传》教案参考范文(2015-07-09)

8、教案 模板 格式 团总支宣传部找来了这么一些小小资料,大家一起分享哦~   方法 步骤   1 一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又有何要求?(2015-07-09)

9、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和倍应用题及答案教案(2015-07-14)

10、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文章,希望大 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2015-07-15)

11、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第一编第一分编 先秦文学教案(39课时)(2015-07-16)

12、1、知识方面:  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 2、能力方面:  ⑴理解能力:通过对三个国际组织的含义的学习,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高中教案(2015-07-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运算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7509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