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

2016-01-11 09:08: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一:课时作业21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供大家学习参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一:课时作业21

课时作业21

1.《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店铺也改称洋货铺。这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列强的猛烈冲击。B、C、D三项内容从材料不能反映出来。

答案:A

2.下图是学生漫画作品《修墙》。这堵墙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一位清朝官员用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就说:这样修补才安全。这幅漫画意在揭示( )

A.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B.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C.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解析:由漫画及题干提示可知,清朝官员企图以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封建专制统治这堵破墙,实际寓意是在揭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B

3.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创办,名义资本15万两,分为1 500股,每股100两,但只有1 100股认购并缴足了。公司每月生产纸60吨,由于原料昂贵以及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开展,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厂属于( )

A.列强在中国建立的企业 B.洋务派建立的企业 C.民族资本家建立的企业 D.官督商办的私营企业 答案:C

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大生纱厂1912-1925年经营状况进行研究,组内有四位同

学各自提供了自己搜集材料的构想,其中最能有助于完成该研究的构想是( )

A.该厂的档案资料,因为档案最能说明当时该厂的经营状况 B.查询《近现代经济史》中的记述,因为专家研究最严谨 C.走访厂区老人,因为他们目睹了该厂的经营状况,口述最详实 D.当时发行的报刊杂志,因为报刊资料最客观 答案:A

5.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

A.科技落后的制约 C.官僚资本的垄断 答案:B

6.1945年,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据史料载,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的390家会员厂中仅存100家,而开工者只有20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挤压 B.日本的经济掠夺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答案:A

7.根据下图,可以判定的是(

)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曲线图

A.唐宋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滑 B.洋务运动时中国经济未见起色 C.一战结束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 D.七七事变后中国经济开始衰退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19世纪末中国经济开始上升,1937年后,中国经济又出现大幅度下滑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D

8.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起初很值钱,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000245粒大米。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哪一方面困境( )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滥发纸币、通胀的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解析: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是关键信息,只有C项与此关系密切。 答案:C [高考真题训练]

1.(2011·广东文综)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材料评价了清朝末年奖励实业的情况,说明清朝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更加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2.(2011·山东文综)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C.73

D.193

解析:1872-1911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业、面粉业等,重工业发展很慢。从表格信息看,矿冶业数量为72家,纺织业工厂肯定远远超过这个数量,故只能选D项。

答案:D

3.(2011·上海单科)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B.北洋政府 D.重庆政府

解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掀起改订新约运动,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争取关税自主权。经过国民政府的努力和英美的支持,中国的税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故选C项。

答案:C

4.(2010·江苏单科)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从图表信息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量激增,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故本题选C项。抗战胜利后,中国没有获得日本的赔款,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生在抗战之前的30年代,故B项错误;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国民政府腐败和内战的结果,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09·福建文综)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题意。

答案:

C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资本输出加剧,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故C项符合

6.(2009·山东文综)右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解析:提取楹联中信息,与美商争利,保全时局,反映了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爱国意识,渴望通过创办实业救国。

答案:C

7.(2009·广东文基)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 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答案:C

8.(2009·北京文综)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862年”即可排除干扰项。西学东渐进程开始于16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变科举”“改官制”是戊戌变法期间的主张,宣传“德先生、赛先生”的是新文化运动。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二:有答案-2012届高三历史上册联考检测试卷

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命题时间:2011.8 考试内容:必修1、2、3;选修1、2

1、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

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

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

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

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

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

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

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

在一定制约

4、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

例,由此可见,

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 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 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

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

法程序

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在思想

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

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

A.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C.以自然法则为理想和指导 D.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7、新华网电距离8月2日最后期限日的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8月1日最终高票通过了

提高美国债务上限法案。国会参议院此前曾否决了众议院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根据美

国立法程序,政府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署为法律。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避免债务违约的障碍基本扫清。而美国国会两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

的讨论仍未结束,这一问题也会成为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寻求连任的重要障碍。该材料未

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两党制在美国政坛举足轻重 B.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C.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D.财政权是国会制约和监督

政府的重要手段。

8、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

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

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

双重标准

9、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

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

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

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10、在美国的政治思想中,反对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权利过分依赖

于情绪化的大众,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华盛顿也一再告诫代表

们,不要通过仅仅是讨好人民的文件。这种思想在1787年宪法中

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

A.众议员依据各州人数按比例分配名额 B.总统不是直选

C.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 D.参议员由各州议会

选派

11、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

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

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从历

史唯物主义角度,就不能不承认,

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

前者。”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都是自然

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B.作者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C.“迷惘和阵痛”主要表现为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及对新生产

方式的不适应;

D.中国无需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12、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

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

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1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

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

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

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担忧国家开支

大幅上升

14、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

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

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

业生产

15、下图四条曲线代表的是美、德、英、中四个国

家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所占比重,结合所学知

识推断,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

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资金因素

D.劳动力因素

17、“1830年以后的英国,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短短数

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

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关于铁路运输业的

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

A.英国人为铁路交通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B.内燃机的发明是人类进入铁路时代的先决条件

C.本身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是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D.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

的新篇章

18、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

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

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

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

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

海外市场

19、“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

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

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三:2013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2013/5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

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

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表1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

量最有可能是( )

表1

行业

数量(家) 矿冶业 72 机器业 3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100 其他工业 153

A.2 B.31 C.73 D.193

4.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5.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

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6.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

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7.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9.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

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10.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11.“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

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13.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14.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

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15.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16.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

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18.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

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20.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

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9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21.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23.“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西学东渐”的开始

24.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25.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二、材料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计50分)

26.(18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6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8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四:必修二中国经济史试题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

一.选择题

1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3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4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6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7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8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9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

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10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

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11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

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2.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13.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

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C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14.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 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

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15.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16.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17.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办社会

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B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18.据图5判断中

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

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B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 D.土地的规模

20.图5是1980年12月我

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

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21.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

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 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

右表)确定一研

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

23.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苴接得益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24.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

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26.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

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27.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

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28.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 售其仿制的西式帽

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的广告。对此理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五:(上海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0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5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

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

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

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

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

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

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

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16.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17.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

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19.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

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戴”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菲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

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①90年前的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书目共产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

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

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

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

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

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以下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l、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

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

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

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

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

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

用助学美化自己

二、非选择题(共80分)

34.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

①《民法大全》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判决二: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

35.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

)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36.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10分)

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六: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5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

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

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

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

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

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

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

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16.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17.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

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19.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

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

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

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

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

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

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

(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以下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

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

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

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

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

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

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

用助学美化自己

二、非选择题(共80分)

34.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

判决二: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

35.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

)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36.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10分)

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七:必修二第三单元试题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

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1年广东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

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2011年海南卷,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

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 (09福建)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011年山东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表2

A.2 B.31 C.73 D.193

2.(2011年上海历史,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3.(2011年海南卷,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

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4.(10江苏)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5.(09江苏)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

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6.(07广东)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 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单元综合

1.(2011年江苏历史,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

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

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2.(10浙江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一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9分)

3.(08山东)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漫

长而艰辛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

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第9课 BBC

第10课 DCDCAB

单元综合

1.(2011年江苏历史,22)【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3分)(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4分)

(3)略。(6分)提示:要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工业文明的传播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

2.(10浙江2【答案】(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3. (08山东)【答案】(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八:必修二选择题

2011年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Ⅱ经济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D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2011年北京市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A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

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C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D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2011年广东省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C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

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B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C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2011年四川省文综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A

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D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2011年四川省文综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

(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011年浙江省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

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图8

(2011年浙江省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

,无一家燃

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B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2011年浙江省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1年重庆市文综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2011年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C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D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C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

(2011年广东省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B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1年山东省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D

A. 2 B. 31 C. 73 D.193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C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2011年四川省文综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D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B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D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2011年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

中规定,

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C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2011年全国卷文综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

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2011年全国卷文综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

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C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011年北京市文综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B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2011年福建省文综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办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B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2011年福建省文综20)据图5判断中

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

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B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九: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

专题三 近代中国 第二讲 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NO. 9

编写人:陈宇 审核人:蔡建芬 使用时间:第 6 周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复习目标】

1、牢记考点列举相关史实。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2、通过对史料的探究,提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问题导读单】(复习案)

一、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依据复习案考点梳理,结合书本以及考点整理,背诵掌握相关知识点。

2、完成复习案中的相关自测习题。

3、将自主复习中不能解决的疑惑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讨论解决。

4、时间30分钟,独立完成。

三、复习自测

(一)判断题

1、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有利的外部条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

3、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

4、清政府于20世纪初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

5、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歌女红牡丹》,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6、辛亥革命之后,“改正朔,用阳历”即改用公历,1912年既民国元年。照此推算,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年应该是民国33年。

(二)选择题

1、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

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3、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四、我的疑问——请你将自主复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解决。

二、变式训练(有效训练,反馈纠正)

(一)选择题

1、“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

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 B.电报 C.邮寄信件 D.电子邮件

2、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 “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干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准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 B.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3、下图(图略)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对其相似之处解释准确的是

洋务派创办的汉阳铁厂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批飞机

A.都是民族危机的产物 B.都反映了工业布局的变化

C.都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D.都为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

4、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5、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

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

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

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6、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条例》,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依铂新尺、新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 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

C.为官僚资本发展提供了便利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7、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

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 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

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9、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10、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12、《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中说:“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一日有20余万人剪掉辫子。„„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断发易服”是“民族革命”的外在体现

B.蓄发与剃发是反清与保清的根本分歧

C.当时广东省的反封建斗争最为彻底

D.社会习俗变迁是政治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二)材料题:

1、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是家长,掌握着家政大权,不允许妇女分割。统治者极力提倡所谓“别内外”、“勿听妇言”,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别内外”,是保守妇女“贞操”的手段和伦理。……康熙时即墨(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杨姓家族《家法》规定:“异姓卑幼,妇人不许辄见。小姑之夫不见,侄婿非大事不见,趟侄婿大事亦不见”。

——摘自冯尔康《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论述》

材料二 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上书孙中山:“……或奔走呼号,捐募饷粮;或冒枪烟弹雨,救护军士;或创立报章,发挥共和,鼓吹民气;或投笔从戎,慷慨杀敌。莫不血诚奋涌,视死如归,侠肠毅力,奚让须眉?……际兹宪法将定,国会未集,敢代表全国女界,专诚请愿,气赐赞成,于参议院存案,俾国会决议时,为女界预留旁听及参政一席。”

——摘自1912年3月4日《时报》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但妇女的待遇很差,而且,往往只能从事又苦又累薪水又少的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妇女为就业而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妇女掌握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妇女参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女权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大百科·女权运动》

材料四 中国妇女解放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代妇女的地位如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要求?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逐步促进妇女解放的?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我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13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棱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走半。

——包世臣《安黑四种》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篇十:高中历史

***学校教师招聘试卷

(高中历史)

姓名: 电话: 专(兼)职

一、选择题(共7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5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 )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

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

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

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

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

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

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

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

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 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

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16.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17.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

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19.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

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戴”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菲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

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 ③书目共产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

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

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

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

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

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

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以下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l、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

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

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

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二、非选择题(共80分)

34.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

35.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

)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36.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10分)

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

相关热词搜索:按适用税率征税销售额 雪茄烟的征税税率 税率体现征税的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40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