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出塞马戴赏析

出塞马戴赏析

2016-01-26 09:34:5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出塞马戴赏析篇一《出塞(阅读理解)》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出塞马戴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出塞马戴赏析篇一
《出塞(阅读理解)》

A.苋菜jiàn 濯足zhuï 媲美bì 肆无忌惮....dàn

B.谷簟野guǎng 濯足zhuï 归根结蒂 tì .tián 犷...

C.慵懒yōng 抽搐默jiān 相形见绌..chù 缄..chù

D.裨益bì 睥睨bì 慑服shâ 头晕目眩hūn ....

A.窒息zhì 纤绳qiān 一气呵成hā 言简意赅....gāi

B.簇新cù 慰藉其人niàn ..jí 断壁残垣.yuán 素稔.

C.阔绰潺chán 恪守不渝kâ .chuî 镶嵌.qiàn 流水潺..

D.荣膺岩cán 一蹴而就cù 臧否人物zàng .yīng 巉..

出塞 马戴(唐)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5分)

答:

14.(1)(3分)参考答案:不好。(1分)“冲”字描绘出战士们在雪夜冲锋的生动画面,更表现出将士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诗歌充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1分)“冒”字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没有“冲”字强烈(1分)。(意思相近即可;或答成“冒”字好,分析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若没有明确“好”或“不好”,扣1分)

(2)(5分)全诗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1分)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

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4分。能从外貌、环境、细节和场面描写四方面进行分析,各给1分;语意相近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1题。(4分)

游园不值①

应怜屐齿②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①不值:不通,见不上主人。②屐齿: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怜,这里有遗憾意。

20.诗的上联十分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2分)

2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万口传诵的名句,说说它的艺术特色。

20.“屐齿印苍苔”说明阴雨初晴,不明写出春雨,只用暗示;诗人从纯雨中听到杏花的消息,故暗示:来游园欣赏;主人门“久不开”,说明懒于社交,隐居园中与春色为伴,高雅脱俗。

21.艺术特色:“关不住”“出墙来”用拟人,生动形象,写活了“红杏”、表现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用“一枝”代表“满园”,眼看出墙“一枝”,想象墙中万树,余味无穷。

车停在一个车站,乘客们下了车. 车又走了,忽然,车后有个女人追着车子喊:我要死(钥匙)在你车上!"司机一听,惊了,:哎呀妈呀,好端端的要死在我车上,还是快走吧, "司机说完加大油门,女人看到也加大速度,边跑边说"我要死(钥匙)在你车上!"跑着跑者,那个女人倒下了,司机同情他,把车子开到他面前,说"年轻人,老要自杀,放开点拉""谁要死啊,我只不过要是掉你车上而已,就咒我死, "

出塞马戴赏析篇二
《诗词赏析》

出塞马戴赏析篇三
《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word打开)》

一、人物形象类的常规问题设置以及答题模式

1.问题设置: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解答分析: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回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②分析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分析所描写的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对于物象来说,分析诗中描写叙述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理性的有关人的品质或理想的深层分析。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在高考评卷过程中也考虑给分,但注意理解的基础毕竟是诗歌本身。

3.答题步骤和模式:

(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分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

“马头冲雪过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

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二、景物形象类的常规问题设置以及答题模式

1.问题设置:

(1)诗中描写了什么意象?有何寓意?

(2)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什么情感。

2.解答分析:

(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3.答题步骤与模式:分析诗句+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1)结合诗句分析、概括诗中所写的意象的特点。 (2)理解、分析意象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寓意。

(3)分析诗人通过意象的有机组合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意境,抒发什么情感。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此诗写于大历初居夔州时。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三、意境类的常规问题设置以及答题模式

1.问题设置: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解答分析:

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鉴赏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艺术地还原出语言符号所指向的形象、声音、色彩、线条、画面,从而准确把握诗的意象,再根据意象的有机组合,还原出诗歌所描绘的情境,感受和体会情境特点,用准确的

语言概括出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与情调,分析所寄托、所表达的情感。

3.答题步骤与模式: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出塞马戴赏析篇四
《诗歌鉴赏》

出塞马戴赏析篇五
《出塞词马戴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出塞马戴赏析篇六
《月考《出塞》》

出塞马戴赏析篇七
《诗歌鉴赏中形象(学生)》

3、分析人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作品的形象有何特点?

提问变式: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物象、作者的形象。答这类题要求把形象的特点概括出来,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用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题步骤:①抓住重点词语解释原诗内容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③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见误区】

①画面再现类似文言翻译。诗歌的语言是异常凝练的,因此,再现画面离不开根据诗歌内容而进行的联想和想象;诗歌的语言又是非常优美的,干枯的翻译很难再现其美感; ②景物(意象)的特点把握不准确,因而意境的概括有偏差;

③解答时常常会出现“跳跃”现象,即容易将“意境”一点疏漏,从而造成采点不全面而导致失分现象。

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茂盛

(1)诗歌中的“兰”“桂”是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本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词中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词的第一句写出少女活泼快乐的特点;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见有人来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少女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心理。因此,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而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1)请结合马戴的《出塞》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释】耒阳,即今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生平不详,为词人好友。推官,是州郡的属官。据考,淳熙六年(1179)或七年,作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时写了这首词。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寓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通过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8、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出塞马戴赏析篇八
《古诗语言鉴赏二轮》

出塞马戴赏析篇九
《2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的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角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方向和答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意象类

诗歌中,事物以特定的情意构成固定的关系,于是便生成了意象。理解和分析意象历来就是诗歌鉴赏的重点。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都是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意象?(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3)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思路解析: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1)回答是什么意象;(2)回答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回答意象包含的意义(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二、意境类

意境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诗歌中,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描绘的艺术图景。

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思路解析:所谓意境,是由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构建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或画面;(2)准确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或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主旨类

设问方式:(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思路解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者的情感;(3)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表达技巧类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有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样做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语言类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题主要着眼于“懂”,即学生只要能理解诗歌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体会出诗歌语言的表达作用和语言美即可。

1.诗眼类。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和

情趣性的可以统领全诗的字词。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设问方式:(1)×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2)×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思路解析:答题时不能孤立地谈“诗眼”,而是要将“诗眼”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诗眼”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诗眼”放入原句描述并分析;(3)点出“诗眼”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关键字词类。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或主旨思想,抓住这些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因此近年来很受命题人的青睐。

设问方式:×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回答该字词在突出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2)分析该字词在诗歌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

3.语言特色类。

这种题不是只要求分析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的语言风格。可用来回答此类题的词语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

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3)分析诗歌中这样的语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训练一 鉴赏形象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2题 。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 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3. 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ong),马笼头。

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⑥世自悠悠。

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9.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10.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2答案示例: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 白诗:惊喜

3 答案示例: 1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2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4答案示例:(1)不好。“冲”字描绘出战士们在雪夜冲锋前行的生动画面,更表现出将士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诗歌充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冒”字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没有“冲”字强烈。(语意相近即可)(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5答案示例: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6答案示例: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

7答案示例:(1)第二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8答案示例:(1)以哀景映衬哀情 ,借伤柳以伤别 ,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 (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 ; “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 。 9答案示例:(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

让人倍感凄凉。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10答案示例:(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2)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训练二 鉴赏语言

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 阅读下面三首诗,做后面两个小题。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陶渊明《问来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

——王安石《道人北山来》

(1)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什么?试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人格特点。

(2)从风格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说说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出塞马戴赏析篇十
《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

一.考纲阐释:

鉴赏评价是一个审美过程,也是一种文艺批评活动。鉴赏评价古代诗歌是检测考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语文部分)的要求,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

二.考情分析:

检索近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及部分自主命题卷,我们发现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元曲次之,此前的古诗,此后的明清以至近代诗词,也有录用。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多,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湖南甚至把《红楼梦》中的诗也选来命赏析题,可谓百花齐放了。

第二,这些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设喻等多个侧面。

第三,普遍选用抒情的作品,篇幅一般不长,所选古体诗篇幅大约也与津诗的字数相当。

第四,文字浅近而不艰深,即使是咏史诗也避开了用典较多或较冷僻的作用。 第五,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2005年、2006年北京卷、2006年上海卷兼采用了客观题,其余各卷均为主观题);题量1-3题。主观题又从简答题发展到简析题,甚至出现了简述题。

第六,考试命题选点十分灵活,如考查表达技巧,既有语言技巧(炼字、比喻、对比、夸张、拟人、对偶、顶真、四环)描写技巧(细节自描等)又有构思技巧(动静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衬托等),形象的赏析,既要分析概括形象特征,又要分析形象塑造的意义等。

第七,更多地把考生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融入鉴赏,强调鉴赏不仅仅是简单作答,赋予考生更大的个性表达空间。

三.考试动向及预测:

湖北省从2006年起,连续两年考查的是古诗比较性鉴赏阅读,今年同样可能仍然如此;《2008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08年高考湖北省语文学科补充说明》今年进一步提出阅读要“三关注”,即关注个性化阅读、关注探讨式阅读、关注有创意的阅读,相信今年湖北省命题将在古诗阅读中考查中渗透这一点。因此,我认为在二轮专题复习中,以比较性阅读鉴赏为主线,继续强化落实基础知识点,有意识有目的培养“三关注”的能力。

四.复习要求:

古诗鉴赏二轮专题复习应重在训练学生规范答题,提高得分,我认为应从答题规范和探索比较阅读鉴赏题答题的技巧与规律两方面进行。

(一)识记答题范式:

1.意境:形象+特征+意义

2.意境: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内容:诗中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或批判了„„的观点。

(补充:应识记常见题材的情感,如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的情感等)

4.表达技巧: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补充:表达技巧主要为以下方面:①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象征、对比、比兴、通惑等;②景物描写常用手法: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 乐景 写哀情),俯仰、高低、上下、远近、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观察角度;③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物等);④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等)

5.语言: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炼字:明诗眼+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炼句: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它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8.观点不同题型: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

(二)探索比较鉴赏题的答题方法与规律:

1.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阳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科社;古时祭祀士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1)燕子 兴亡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地散曲风味。

2. 阅读下面两首《关山月》,然后回答问题。

关山月 徐陵①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②,云阵上祁连③。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④,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戌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徐陵:南朝梁陈间诗人。②星旗:即星辰。旗为星名。疏勒:西域国名。地在今新疆疏勒县境。③祁连:即天山。④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北部。汉初刘邦率兵与匈奴作战,在这里被围困七天。

(1)“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古题。《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这两首诗的哪些诗句表达了这一主题?

答:

(2)徐诗:“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是什么意思?李诗的有关描写与此有何差别?

答: 参考答案:(1)徐陵的前四句,李白的后四句,表达的都是戌守西北边关的战士思家这一主题,构思和意境基本相同。(2)这两句的意思是,目前战争的气氛仍然浓厚,不知还要从军多久?有关内容在李诗中是中间四句,战场更加广阔,争战更加残酷。不是怨从军之久,而是叹息牺牲之后,代价之高。

从以上两题,我们可以感知比较鉴赏题的一般命题规律:

1. 同一题材(意象),表达技巧不一样,或有异同

2. 同一题材(意象),抒发的情感非同则异。

3.用文学评论的笔法赏析、评价,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主,且离 不开景、情、境

五.巩固训练题:

(一)阅读两首陶渊明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田园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今日沾我衣;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移 居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人心,乐与数晨阳。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①何时来,抗日谈在昔②。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 ①邻曲:邻居,即诗中所谓“素心人”。②在昔:往昔,古人古事。

(1)最能揭示这首诗的主旨的分别是哪两句?为什么?

答:

(2)两首诗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答: 参考答案:(1)最能揭示两诗主旨的诗句是:“但使愿无违”(《归田园居》

“闻多素人心”(《移居》)。就《归田园居》而言,参加田园劳动,表达对劳动的热爱,作者把这些归为一个“愿”字,即隐居躬耕的心愿。就《移居》而言,诗人之所以要“移居”,并不在于选择地脉(“非为卜其宅”),而是要选择人气(“素人心”),选择那些心地纯朴的人作邻居,因为可以和他们“抗言谈在昔”,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归田园居》中最能激发人情趣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刻画了一个早起晚归、辛勤耕作并以此为乐的人物形象。《移居》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颇富哲理,它启示我们要勤于探讨、善于探讨生活中的种种事理,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二)阅读下面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元) 贯云石

咏梅(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峰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咏梅(其三)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1)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中任选一句,就其手法和效果作一简要赏析。

答:

(2)两首小诗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句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绽、隐秘报春的势态。“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从侧面以景衬梅,写出了梅的神秘,朦胧之美和晶莹、玉洁之秀。

(三)阅读下面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元)张可久

其一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家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第二首散曲中的“美人”指的是 ,“烧赤壁山”的主帅是 ,“读书人”指的是 。

(2)有人认为“读书人一声长叹”的“叹”字含义丰富,试略作分析。

答:

(3)你认为这两元曲哪一首的结尾更好?请简述理由。(不少于80字)

答: 参考答案:(1)“美人”指“虞姬”,“烧赤壁山”的主帅是周瑜,“读书人”指作者本人(张可久)。(2)“读书人一声长叹”的“叹”字包含着多重意蕴:一叹国家遭难,二叹百姓遭殃,三叹“读书人”无可奈何。(3)如果认为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好,可从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含蓄有味的角度答;如果你认为以“读书人一声长叹”作结好,则可从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的角度论。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出 塞

马 戴

金带连环束战马,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动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注:蕃州:泛指西北地区。结束:装束打扮。黄河曲:黄河河套一带。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慷慨豪情,但两首诗用以表现将士豪情的内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不同。

答:

(2)这两首诗在人物外貌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透露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

答: ·

参考答案:(1)第一首诗以将士们进行艰苦军事训练的场景,以及大雁群飞、 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嘶鸣的人欢马叫的壮丽场面表现将士豪情。第二首诗以将士们在风雪中冲锋陷阵的壮举,以及卷旗夜战、肉搏拼杀的血战场面来表现将士豪情。

(2)答案示例:第一首诗以“能结束”的“能”,赞美守边将士戎装打扮的英姿,透露出守边将士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豪迈自信的情怀。第二首诗以一个“金”字写了战袍,传达出将士的神采风姿。(以一个“冲”字,写出了将士在疆场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以一个“卷”字,写出了战事的紧急和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以一个“缺”字,状战场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久、夺取胜利之不易,表现了将士誓死守边的战斗豪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出塞马戴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出塞马戴 出塞马戴阅读答案 出塞词马戴
  • 1、出塞马戴翻译(2015-12-25)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出塞马戴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出塞马戴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773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