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2016-01-29 10:25: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班级管理篇一《班级管理》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班级管理篇一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篇二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篇三
《班级管理》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园班级管理

答案是:1.幼儿园班级管理: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等过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适当的方法以达到高效率实现教育和保育目的,使幼儿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

二、填空题

1.幼儿园入园幼儿的年龄一般为_____________岁至_____________岁,也有一些为

_____________岁至_____________岁。

答案是:3、6、2、6

2.幼儿园的班级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班、_____________班和_____________班3个年龄段的,也有包括_____________班4个年龄段的。

答案是:小、中、大、小小(或托)

3.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涉及到的人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答案是:幼儿、教师、家长

三、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答案是:

1.规范与创新并举

2.集体与个体相结合

3.保教结合

4.家园合作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是:规则养成法、示范体验法、游戏活动法、家园合作法、随机生成法

一、名词解释

1.分离焦虑

答案是: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它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出现于学龄前期,一般分为反抗、失望和超脱三个阶段。

2.心理暗示

答案是: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对于幼儿来说,来自外界的心理暗示,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孩子在意志、兴趣等发面发生变化。

二、填空题

1.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_____________个阶段,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是: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2.“依恋”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答案是:约翰.鲍尔贝

3._____________是人的社会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答案是:依恋

4._____________ 是教师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答案是:家访

三、简答题

1.2-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哪些?

答案是:从心理学上说,2-3岁幼儿有一下特点:1身体发展方面(1) 2~3岁幼儿身体的各方面较柔嫩,骨骼继续骨化,具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表现出耐性差、易疲劳,不易做过分剧烈的运动。(2) 动作发展迅速,手眼动作协调,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 2认知发展方面(1) 2~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关键期,此时幼儿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简单句型。(2) 2~3岁幼儿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通过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3) 3岁幼儿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此时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3社会性发展方面(1) 自我意识初步萌芽并发展。(2) 情绪与情感体验促进社会性行为初步发展。(3) 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2.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是:主要原因有:1情感上的依恋性,大部分幼儿在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产生情感上的恐惧与不安,这与幼儿的依恋性有关;2习惯上的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3能力上的压力感,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挑战,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压力害怕上幼儿园;4人际对象和关系的变化,进入幼儿园幼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5对环境的敏感,幼儿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果环境能够吸引他,幼儿就容易适应环境,反之幼儿就会选择拒绝并企图逃避。

1.区域活动

答案是:源自开放的教育理念,是以个别化学习为前提,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近年来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

2.层次性原则

答案是:是活动区布置的原则之一。一是指同一活动的层次性,根据活动需要、幼儿能力水平,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在同一活动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二是前后活动的层次性,也就是要有系统性,投放材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递进。

3.心理环境

答案是: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人、事、物。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气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风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__是一种隐性教育手段。

答案是:环境

2._____________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最基本工作单位。答案是:班级

3.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是:教室环境、活动区环境、班级心理环境的建构

4.健康的心理环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是:尊重、平等、开放、民主

三、简答题

1.简述蒙台梭利的环境教育理论。

答案是:

该理论认为环境是一种时机,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幼儿的发展必须依赖其与环境交往而取得经验。

儿童发展是有赖环境的保护和滋润的,需赖以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唯有透过开放、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才能将儿童真正内在的潜能开发出来。

2.简述建构主义的环境教育观。

答案是:

学习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主体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学习者总是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情境是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是众多因素的集合。促进学习的基本条件是真实、复杂、丰富的支撑性情境。

四、论述题

1.请结合事例论述班级环境布置中的总体原则。

答案是:

1.安全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参与性原则

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班级环境创设。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4.目标导向原则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必须明确环境创设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以教育目标为依据,把促进班级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到各项计划中,体现在所创的环境中。

5.发展适宜性原则

班级环境必须反映班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

个孩子都有可能从中获益,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

6.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班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创设首先要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7.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论述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是:

1.尊重幼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做孩子的倾听者和观察者

2.了解幼儿,走入幼儿的心灵,做孩子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3.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名词解释

1.一日常规

答案是: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顺应,____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答案是:皮亚杰、游戏、游戏

2._____________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_____________发展。同时为_____________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便利条件。答案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体、智、德、美、和谐、家长、工作、学习

三、简答题

1.一日常规的建立有哪些意义?

答案是: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二能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三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四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2.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是:

1.整体性原则

2.游戏化原则

3.动静交替原则

4.分散与集中原则

5.双主体原则

6.预成与生成相结合原则

班级管理篇四
《第10章 班级管理》

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童义

(一)班级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2、班级组织的发展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6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国伯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总之,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二、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的作用。

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二是由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三是由班集体根据学

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二)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班主任实施平行管理时,首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其次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四)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就是要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是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级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在实现班集体的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化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面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

五、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他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 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为最重要。

(2)班级建立设目标的确立 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实施职权影响力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具体地说,一是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二是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二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三是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

(1)班级中学生交往的类型 以交往双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区分,有学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以交往双方数量的多少来区分,有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众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不同类型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价值。

(2)班主任对学生交往的指导 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①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正确知觉周围的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②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③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 ①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②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③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主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班主任要协调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力量。具体地说,①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②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

经常互通情况;③调节各学科教育负担,妥善作出全面的安排。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班主任应做好这些工作:①协助团队组织制定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②帮助团队组织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的条件;③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力量。具体地说,①要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全面情况;②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③争取校外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是 ( B )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赫尔巴特

D、康德

2、班级管理的本质在于 ( D )

A、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B、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D、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3、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依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其中班级 的制定最为重要的。 ( A )

A、建设目标

B、建设途径

C、建设方法

D、工作程序

4、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 ( C )

A、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

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

C、学生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

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5、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C )

A、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了解学生

班级管理篇五
《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巉口中学 魏保龙

我们班由 60 名学生组成,班容量比较大,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从而又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使班级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进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针对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的班级管理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设计相对合理的班级框架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第二环境,要组织好班级,一个合理的班级框架是必不可少的,班级框架就是指学生座位的排列和环境布置。我在军训时就注意观察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习惯,这样在排列座位时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尽可能使身高、男女生、动静、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等得到兼顾,这样有利于管理,有利于互相激励,更有利于团结同学,形成合力,为班级管理打下一定基础。在教室的环境布置方面,我比较注重环境育人的作用,针对我们班都是市区孩子,比较活跃的特点,我把班训定为:心纳天地、志存高远。定做了一块展板:挑战自我。选择了两幅字。整体上比较厚重、沉稳。从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老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 建立健全班级干部队伍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凡事班主任都亲历亲为,就会出现班主任不在时,学生出现松散,而且也不利于班级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个组织健全的班级,更能有利于班级管理。因此,我在开学初,就及时建立好班级组织,并明确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然后我再带领他们做、帮助他们做、指挥他们做、暗示他们做,这样,就让班级干部能够比较顺利的进入角色,学生也容易接纳班级干部的管理,从而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又把自己解放出来,有较多的精力对班级的发展进行规划。同时,良好的班级组织一般具有榜样、同化功能,其他同学会以他们为榜样,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时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其他同学会在他们的激励下,自发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班级组织也具有监督共管功能,促使班级学生向自我管理迈进。

三、细致的常规管理我主要是以 《 中学生守则 》 、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 《 班规 》 为准则,狠抓学生基本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校内外学习行为、纪律道德,使常规制度化。常规管理是需要有效监督的,我主要是按照年级组提出的三勤的要求,经常跟班,但是,如果一味的跟,又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所以,我主要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全天跟班,后来就采取打游击的策略,让学生找不到规律,让他们觉得老师不在,又随时可能出现,他们犯了错误,老师总是能及时发现,其实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植入了监督的种子。有很多时候我的信息都是来源于班级干部组织,这样,就起到了齐抓共管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管理落到实处。

四、树立典型一个班级学生很多,要提高管理效果,树立典型很重要。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型,进行积极的指导,指出他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树立思想暂时落后的转变典型。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和指出他的闪光点,增强他的自信心,并以正面典型激励他,启发他,一点点一滴滴,他定会转变的,这样就可以以一带十,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使学生更佩服、尊重班主任,就可以很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五、寓管理于各项活动之中我觉得,只要肯发掘,每项活动中都蕴涵着教育,因此,我就充分利用好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在做好总指挥员的同时,寓管理于活动之中。根据各项

活动的特点,制定开展活动的规则,来管理约束学生。通过活动的发动和组织,开展和总结,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也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发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我在活动的安排和指挥中,从学生的语言、行为中折射出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寻找到管理好班级的新思路。

六、研究学生,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班级由学生组成,研究学生是管理班级的重点。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支点,班主任只有利用好这个支点,才能使班级管理的杠杆更加有力可使,班级管理的杠杆才会平衡。在这方面,我主要是采取观察、调查和谈话等方法。

七、充分利用板报,打好阵地战 总之,我认为,班级工作要有科学的高度,不然,班级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同时也要有踏实细致的行动。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当然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班主任要处处以学生为主,为人师表,把自己融化到班级之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比别人能干的自豪感,和学生一起用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班级管理,班级才能真正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诚恳的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

班级管理篇六
《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要让学生佩服教师,就要靠教师的智慧。有时我想,教师就是驾控一叶扁舟行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断搏击,谨慎行船,才能避免被风浪吞没的危险。驾控技巧就是管理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升华。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主任工作最初看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渗透真谛,班主任又显得游刃有余。下面,结合自身的 实

践,就我所理解的管理艺术谈以下几点:

一:坚持原则,毫不动摇

坚持原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要立场坚定,不因一些外部因素而动摇你的决定。当班级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时,教师要下重药,毫不手软。该抓的抓,该管的管,不达目的不罢休,决不姑息养奸。在萌芽期就把这种苗头给遏制,不让其在班中蔓延。我一开学就在班中规定:红领巾,天天戴。铃声响,不讲话。课间时,不打闹。吃中饭,排队走、、、、、、做不到,学规范,抄规范,让规范,伴你行。实施时,我坚持原则,说到做到。一个月过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我班值日工作刚开始不尽人意,不但打扫时间长,而且仍然脏和乱。究其原因,我发现学生的时间观念淡薄,值日要求低。后来,我宣布三条规定:(1)时间不超过10分钟。(2)室内要洁净、整齐。(3)教师检查完后值日生才能离校。达不到要求,继续做值日。并由班长带头执行。第一次,他们超出了两分钟,毫不留情,第二天继续。这次,他们各个绷紧了弦,脚底像抹了油一样,才用了8分钟就顺利完工。一个阶段的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值日工作走上了正轨。

二:调动学生,自主管理

一个班级,是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大集体,他们是班级的主人,班内的事,也可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管理。班级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又是学生表现自己的一个大舞台。教师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自主管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优点得到发扬,让他们能自由快乐地飞翔。在班内,我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一开学,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竞选小干部,在“民主集中”的情况下,我给大多数学生封了官。常忘戴红领巾的,当红领巾督察员;不爱整洁的,当卫生督察员。尤其是一些调皮捣蛋鬼,当了官,可高兴了。调皮鬼当上值日班长后,班级管理得比优秀生还出色,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铁面无私。学生是一个开采不完的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去发掘,去把握,学生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班内的风气渐渐好转了。早读课,没有了窃窃私语;做作业,没有了东张西望;劳动了,没

有了偷懒不干;体育课,没有了装病请假、、、、、、

三:以柔克刚,以理服人

学生因孩子气闹矛盾的事,每个班主任每学期不知要经历过多少次。而且,同学间的矛盾就像那些婆婆妈妈一样的家务事,很难判个谁是谁非。同学间闹矛盾,又会表现得很偏激,内心愤愤不平。如果教师此时一顿训斥,学生非但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会产生对教师的愤恨和敌对。当这种情况时,我总是以柔克刚,用笑脸平息战争,用道理消除矛盾。那次,两名男生为一句玩笑话较上了劲,最后动起了手。我一见此景,笑着喊到:“呦,拳击比赛开始啦!快拉开

桌椅,我做裁判。加油!”同学们听了,都笑了,那两位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乘机让大家一起说说为什么有了矛盾不能用打架来解决。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同学打架说到了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明白了武力不能解决战争。同样教师的训斥也不能化解同学间的矛盾,达到教育效果。学生是一个有情感有思维的人,我们

教师要用情、用理去感化他们,影响他们。

四:戴罪立功,将功补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刚刚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孩童,他们更不可能十全十美。面对他们犯下的一个个错误,我曾经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学生更加猖狂;曾经劈头盖脸一顿狠批,学生对教师恨之入骨;曾经语重心长一番教导,一只耳进一只耳出,收效甚微。现在,我让他们戴罪立功,将功补过,效果不错。学生犯了错误,我简单地教导一番,让其明白自己的过错,但决不训斥。随后让学生干一件好事来弥补过错。他们有为差生默词语,辅导作业;有为老师管卫生;有督促同学背书,立功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于这样的处理,学生很能接受,也非常乐意这么干,表现也好,我肩上的负担也轻了少许。慢慢地,

班内犯错的学生少了,互相帮助,关心集体的现象多了。

四:发现闪光,及时表扬

一句简洁的表扬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教师要充分看到表扬的作用。无论年龄大小,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我们教师不应做吝啬鬼,要把这美好的语言送给学生。我在班级中,只要发现学生身上有闪光点,就及时表扬。学生书写整洁给他们画颗五角星。字迹端正了,我在本子上写上“字进步了,加油!”作业正确率高,有独到见解的,我写上“你真棒”“想法真好”。抢着给我发本子、檫黑板的,我说声“正懂事,谢谢。”每当同学们看到了老师的表扬,都会骄傲地炫耀着“你看,老师给我的表扬。”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显得那样自豪,这都归功于那美妙的表扬,同学们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也将会表现得更出

色。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不断地探索中领悟其中的真谛,在教

育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班级管理策略

拒城河中学 毛伟军

说到管理班级,相信每位老师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班级管理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在这,我就说一说我在管理班级中的一些做法:

(一)建立班级日常工作量化管理机制

中学生大多具有好奇、争胜的特点,日常行为有多重表现,一方面是爱说、爱闹的,自控能力差,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好胜心强,喜欢跟别人争高低,想当第一,这也是管好班级的有利因素。因此,我就将其日常表现纳入量化管理,还特制了“谁最行”和“哪组最棒”两表分别张贴在墙上,进行个人比赛和小组比赛。这样不仅提高管理效力,而且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分项定分。就是把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分为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等若干项,对每项内容提出具体要求,给定分值。

职责明确。全班分若干学习小组,设立两名值周班长,轮流值周。各小组长考评本组成员(包括班长在内),值班长考评各小组长。这种带有监督特征的分

层管理,能促进班级建设良好循环,达到全面管理每一位学生之目的。

定期通报。每周班会,班长通报各小组总得分及排名情况;通报本周个人得分最高的前十名学生,在班上加以表扬。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人人从我做起,向自治迈进。这一制度既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又加强成员之间的了解,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水平,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级的关键。在班级管理中,我建立新型的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具体做法:

民主推举,竞争上岗。在学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亦可毛遂自荐。然后由提名者和自荐者做竞职演说,阐明自己对担任班干部的态度、适合担任的角色,以及干好本项工作的计划、措施等。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学生对这种民主推举、竞争上岗的方式心悦诚服。这样选任的班干部,对班级工作的顺利展开十分有利。

定期考评,吐故纳新。对当选的班干部一月民主考评一次。考评内容:(1)工作态度是否认真、积极、负责。(2)工作任务完成情况。(3)自身素质修养。考评后,对落选的同学认真作好思想工作,注意调动其的积极性,鼓励再次当选。这一管理机制的建立,就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受锻炼,使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到普遍提高。

(三) 建立班级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表扬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我的具体做法是:

设立奖项,实行全方位鼓励。每学期设立各种奖项,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给以全面评价和鼓励。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上进心,推出优秀,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不断改进。

定期评奖,采取不同形式给以鼓励。例如:表扬信;奖励学习用品;在黑板报上给以表彰等。

除此以外,我还会经常与科任教师互相沟通,了解同学们在各科的表现和情况,遇到问题的话,就一起商量,力求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班级管理策略谈

有人说,一个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但让学生佩服却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要知道,学生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有时我想,教师就是驾控一叶扁舟行进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断搏击,谨慎行船,才有避免被风浪吞没的危险。驾控技巧就是管理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升华。

其实,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

到参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据说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

下面,结合自身实践,就我所理解的管理艺术谈以下几点:

一、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师生永远不能融为一体。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一直认为,教师眼中的学校生活和学生眼中的学校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和学生因为角色的差异必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无数经验证明,与学生走得太近的老师,往往深受其害!与学生交往“掏心置腹”,和学生“打成一片”,时间一长,老师身上的神秘感消失怠尽,学生就会慢慢忘记老师的身份,把老师当作“朋友”。一旦平衡感建立起来,学生就会质疑你的任何管教行为,甚至因此反目成仇,反咬一口!当老师失去管理学生的权威和合理性基础,除了失败,还有什么可能的结局呢?许多老师遭遇学生冰雹之后,总是大骂学生忘恩负义。殊不知,究根溯源,都是老师自己酿的苦果。

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包含作为班主任要在管理上体现出能力来。班主任管理学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师生不断交锋、不断博奕的过程,几个回合下来,一旦学生发现你老师计止此尔,那老师就大大不妙了。因此,老师必须灵活的变换管理的策略,使学生面对你时无法准确预见可能的后果。而这,也有赖于适当的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这一条件。

因此,老师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这里的关键是就是要保持作为老师的权威。由于时代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早已忘了师道尊严,老师的社会地位也急剧下滑。学生普遍对老师尊重不起来。加上我们黄海学院一些教师的素质问题这个特殊因素,教师得不到尊重的现象尤其普遍。即使考虑到教师素质这个问题,我仍然认为,保持教师威严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必要的。我不能容忍学生在我面前表现的不尊敬,即使这个学生很有一些才能。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有赖于学院着力培养教师的权威。但老师自强自立,同样是重要的。

平时要有意识的注意不与学生开太低级的玩笑。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多谈公事,少谈私事。时时让学生意识到你是老师,是一个管理者。对于那些与老师稍微熟一点就忽略了这一点的学生,要不时的敲一敲他,让他重新记起这一点来。

二、避免与学生谈话流于形式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最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有时办公室一整天都是或和风细雨、或急风暴雨的场面。在近乎喧闹中我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才能使交流的效益最大化?要知道,交流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教师的水平。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我们一些老师钟情于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常常忽略效果问题。经常不可避免的使谈话流于形式。

有一些老师心地很好,工作也有热情。学生无论犯错还是违纪,一律作为思想问题看待。在办公室里总要苦口婆心、长篇大论说个没完没了。内容重复颠倒,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要说学生,就是我在旁边听得常常都不耐烦。这些教师,动机无疑是好的,努力的精神也值得肯定。缺点就是没有认真分析我们的教育对象。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的大专生,在为人处世的道理上可能比我们老师知道的都多,我们总以一种

无知小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又怎么会不犯对象性错误?实际上,学生违纪多数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素质问题。懂道理而不去做,才是我们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因此,教育的重点就不是教会学生认识问题,而是督促学生改正问题。而做到这一点,常常并不需要花费整节课的时间。

另一些老师,不及前面老师有耐心、脾气好。学生犯错一进办公室,不问缘由、不听辩解,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情绪激动、语言尖刻。时间一长,学生都能准确把握老师这个规律。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了再说;对于批评的话语,也不管其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会生出抗拒之心。可以说,批评越严厉,抗拒之心越强。实践过程中,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当时即引起学生强烈反弹。尤其是有的老师气急迁怒学生、抛开事争对个人、直斥学生的品德、甚至牵累学生的家教,都会伤了学生感情,造成师生之间心里上产生鸿沟!结果是,事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却又搞僵,而且常常老师自己就生气的不得了!实践证明,老师任何情况下的情绪失控,除了降低自身威信之外,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

还有一些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一开始还是很严肃地批评教育,但很快,或者由于学生“健谈”,或者由于老师自己的意思,批评教育转为闲聊。刚刚还是界限分明的师生关系,转眼之间,变成了久别重逢的朋友。天南海北,大千世界,无所不谈,甚至一些不适合告诉学生的事情也都告诉了他们。这样常常一聊就是两节课!这样的老师,其实是自己就把自己的身份交出去了,把学生当朋友,在学生面前诉苦,其情景就象是要博得学生的同情一样。作为老师一旦使学生产生这种想法,那距离彻底失败也就不远了。

我们强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主要不是争对交流的时间和频率,而是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交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三、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任何一种强加于学生身上的外在规范只有最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习惯,才能持续有效。因此,强迫学生接受规范,就不如启发他们提高意识,加强修养,以利于其自觉接受外在规范。古人经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中心一环。我们传统文化有许多这方面的宝贵知识可供挖掘。我在学历带班期间,尽管每周有三十节课,我还是抽出不少时间在自习课上给全班同学讲授一些有益他们身心的知识。比如我讲过四书的部分内容,讲过清朝名人曾国藩的人生,讲过毛泽东诗词,还有台湾问题、农民问题等一系列时事问题。我发现,有不少同学都很认真的听了,并且作了令我满意的记录。尤其可喜的是,实践中有时还能看到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时候,我在讲授中提到过曾国藩书房名字“求缺斋”,班里马上就把每天的反馈单以“求缺单”的形式向学生公布。

一般教育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加强学生自身修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接受班规校规。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因为缺乏强制性,加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隔膜感,个别不自觉的学生可能完全不把这种教育放在心上。还有一些学生,他们虽然认识到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但由于一贯散漫,积习难改,仍然常常违规违纪。对于这样的学生,单纯说教是没有用处的,这时就需要加大外部强制。外部强制相比启发教育虽然不够温良恭俭让,但对某些缺乏自律精神的学生却是非常有效的。一旦外部强制经常化为一种习惯,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它。

在管理实践中,无论是一般教育还是个别教育都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当众表扬,私下批评。清朝名人曾国藩讲“缅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是就群体环境中批评容易伤害个别人的自尊心而言的。对于教师而言,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当众批评学生,有可能置自己于窘地。事实上,面对不自律的学生,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采用雷霆震怒的方法,确

班级管理篇七
《班级管理重点内容》

1.班级

 (一)班级的定义

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班级的特点

 1.学习性

 2.不成熟性

 3.社会性

 4.教育性

2.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定义

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

 1.班级管理的对象

 2.班级管理的主体

 3.班级管理的目标

班级管理的五层境界(管理目标)

 第一层境界:维持班级秩序

 第二层境界:营造学习氛围

 第三层境界:形成班级合力

 第四层境界:学会自主活动

 第五层境界:提升生命质量

3.班主任

4.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 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力性影响力

 1.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

 2.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

 3.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

班主任过度使用权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 反抗

 撒谎、逃避、揭发他人

 许多学生会产生失败者的心态

 顺应、不敢冒险、不敢求新

(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引导者

 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 1.品格因素

 2.能力因素: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制力等  3.知识因素

 4.情感因素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

 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 1.组织教师集体

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反映

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

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了解

 2.组织和协调学生家长的力量

 3.组织班委会工作

5.班级管理的功能

1.班集体

 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群体。

 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2.班集体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

(4).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5).共同的活动。

(6).和谐的人际关系。

3.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制定班级管理规划

(2)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3)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研究班级整体(学生个体)的内容

(一)对班级的了解和研究

1.班级的基本情况

学生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年龄结构及来源情况;班级集体形成情况和发展历史;班级组织和领导核心状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情况,等等。

2.班级的思想品德状况

少先队员或共青团员的人数和比例;团支部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学生中思想品德优秀、中等、后进人数的比例;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表现。

3.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4.全班学生的健康状况

5.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

(二)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

1.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2.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

4.学生的成长经历

5.学生生活小环境的具体情况

2.了解与研究学生过程中应客服的认知偏见

(一)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指班主任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

(二)晕轮效应

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

(三)推理定势

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凭一般的经验、少量而不很可靠的信息和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逻辑推理,造成判断错误。

(四)态度定势

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会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肯定的看法,并以此作出不同的结论。

1.成绩优秀学生的特点及教育

特点:1.成就动机严重困扰(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2.人际交往的困惑

3.心理承受力较弱

4.嫉妒心、虚荣心相对较强自负、焦虑

教育:1.要做到重用与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2.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3.指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4.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障碍

2.中等生的特点及教育

特点: 1.遵守规范

2.性格相对内向,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

3.甘居中游,缺乏竞争意识

4.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毅力,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智力正常,有一定潜力

教育 1.主动接近,热情关心

2.给中等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

3.进行学习指导

(1)制定学习计划(2)学会检查、评价计划执行情况(3)提高学习各环节的学习效率(4)错题集(5)掌握有效记忆策略

4.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的教育力量

3.后进生的特点及教育

特点:1.后进生包括学业不良学生和行为偏差学生,一个后进生可能仅仅是

某一方面暂时落后,也可能两者兼有。

2.学业不良学生的界定: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

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力不良”或“学业不振”。这种“不良”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

3. 行为偏差生的界定:指未成年在校学生,其行为或行为习惯偏离学

生应有的规范,或者偏离社会文化常模。

教育: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

2.全面、综合地了解后进生各方面情况,对后进生形成主要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对症下药。

3.人格系统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共同解决,相辅相成。

1.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2.青春期教育的内容

(一)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 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 卫生保健知识

(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性别心理差异 心理健康与卫生

(三)性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四)性法制教育

3.处理中学生情感的一般原则

1.平等和坦诚2.尊重和理解3.教育和引导(高水平的谈话、榜样、阅读、活动等

1.德育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

3.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4.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5.道德行为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和驱使下采取的行动。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6.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 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联系:

(1)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其内容来自社会道德。

(2)品德对道德也有影响作用。如果个人品德具有典型性,对社会

风尚、道德有影响作用。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1)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2)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

研究的对象。)

7.说服教育法

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

1.尊重、平等是有效说理的基础2.教师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观点3.注意反馈调整4.重视环境的因素

8.实践锻炼法

9.德育(品德培养)原则

10.德育(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说服教育)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

二、价值辨析法(价值澄清)

 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拉斯(L.Raths) 等人为代表,20世纪50年

代末开始形成。

 1.教师鼓励学生作出有意识的努力去发现自己的价值观。

 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三、小组道德讨论法

 1.课程要素:内容是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

构成。

 2.小组要素:小组必须由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使学生有机

会接触到高于他们推理水平的道德判断,触动原有道德经验结构,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经验目的。

 3.教师行为要素:应具备道德发展的理论知识,根据特点启发学

生思考、协调分歧。

四、激励法

 目标激励、责任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等。

五、情境体验法

 情境引发,培养情感:创设情境

 说明情境、实验情境、体验情境、体谅情境、冲突情境等

六、榜样示范法

 1.榜样的相似性

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实验发现:“榜样可以是同一课

堂里的另一个儿童,也可以是影片中的一个孩子,或是卡通片上一

相关热词搜索: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班级管理制度 最牛班规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班级管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班级管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98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