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

2016-02-14 10:19:3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一《小学一年级家长期望》 ...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一
《小学一年级家长期望》

九月一日,是你跨入学校这个神圣殿堂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希望你能将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爱学习、会学习,加油。

你将在浩瀚的学海里,漫漫地遨游,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小学是人生获得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宝贝加油

我们全家殷切地期望你能度过一个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通过不断学习,健康成长,提高本领,我们的生活因你而精彩。

宝贝,爸妈想给你提几个要求: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父母深深地懂得,再好的幼苗,如果没有园丁的培植,也是枉然。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成长点燃指明灯。

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种养分,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工程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有老师的付出,感谢老师。宝贝也要加油哦

希望你我亲爱的宝贝,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在老师们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希望宝贝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也希望你努力争创三好学生。也借此机会,对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勇敢、坚强,好好学习! 争取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继续创优。

孩子希望你在下一学期里培养好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希望宝宝做爸妈喜欢的孩子,做老师喜欢的孩子,做同学喜欢的孩子! 在新的学期里,宝贝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健康快乐!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你尽管成绩有所提高了,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真希望你能彻底改掉这些不足,那你的成绩会更好!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二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当儿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和大多数父母亲一样感到非常喜悦和激动。渐渐的儿子长大了,从呀呀学语到上学至今。我们也曾望子成龙,希望他上最好的学校,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今天儿子放学回来问我们,对他的期望是什么?我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到底期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们期望他是一个自信和宽容的人。人这一生要经历许多事,交往许多人,难免会有人冒犯到自己,一个人不可能不遇到挫折,不可能不受委屈,也不可能什么都做的对,难免会犯点错误,现实的社会也不可能公正公平,这些我们都无力改变,所以不能患得患失、怨天尤人。要学会宽恕别人同时宽待自己,只有把“包袱”扔了,才能轻松面对未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做起来,就永远都不为晚。对待你身边的事要学会欣赏,欣赏别人的优点,实际是在增强感悟,获取教益和营养。你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你,你要永远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并懂得欣赏的人,才有豁达的胸襟,才能不断地增进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其次,我们期望他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生不过几十年,无论有多大出息的人,都是由父母抱着抚养长大,无论成就多大事业都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无论攒多少钱都包含了别人的财富。要感养育之恩,要感师长教诲之恩,感朋友帮助之恩。 最后,我们期望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只有心灵快乐,人生才有意义。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技巧。快乐是财富,但财富并不一定带来快乐。因此有“知足常乐”一语;坐高位的人不一定快乐,所以有“高处不胜寒”一说;成天计算人提防人的人不可能快乐,他只能整天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实现快乐的途径很多,成全别人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行善积德能带来无限的快乐,不间断地吸取新知识有持续的快乐。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去看人待事,可以化烦恼为快乐。将你的快乐传递给他人,与人分享你的快乐,你会得到更大的快乐。 爱是一切善的根源,爱是人生的根本和真谛,爱是伟大而持久的动力。亲爱的儿子,父母希望你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幸福地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并把得到的爱回馈给所有爱你的人,回馈给社会。 ===========================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收藏(0) 浏览:1996 回复:8 luckyljx宝宝年龄:4岁3个月来自:美洲国家 美国等级:9级 我的发帖我的回帖 发站短 发

表于 2010-07-28 15:27:57 | 只看楼主 楼 楼主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刚二年级,一直很喜欢奥数,已经坚持上奥数班两年了,但目前奥数竞赛班的强度,以及淘汰的压力(当然孩子似乎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已经让孩子和家长有点不堪重负。尽管当初同事让孩子去上奥数班几乎没有功利之心,可竞赛班的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在家长的“调教”下目的非常明确——上人大附中!同事现在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二年级的孩子就目标如此明确地奔着上人大附中而不辞辛苦地去上奥数课,着实让我震惊。如今的教育已经极度扭曲,孩子和家长都深受折磨。诚然,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某种期望,我们一直也觉得这种期望是理所应当的,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但现在我好像这种期望变得有些“不应该”了。可我们难道就不能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吗?任何教育都是有目标的,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蒙氏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期望吗?当然是!不仅是期望,而且也是行动,蒙氏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呼应着这个目标的,每一个合格的蒙氏教师引领着孩子所践行的,也都是通往这个目标的路。那么,这个目标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父母的“期望”,到底区别在哪里呢?蒙氏理论的书籍,基本上在一开篇都会讲到“精神胚胎”,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孩子在一降生时,就已经为自己设定好了自己的成长路线,这个成长路线,既包括生理上的,什么时候会翻身、什么时候会走路、什么时候会说话;也包括心理上的,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什么时候开始追求完美,什么时候开始欣赏美……一切都已经冥冥中自有安排,只要外在的条件没有严重违背这个安排,它就会像设定好的程序一样,顺利地运行下去。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说,人的成长,是具有某些趋同性的。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一下,如果全地球的人类都可以在蒙氏教育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就会在本质上成为差不多的人,即成为“内心自发地爱秩序,自发地精神高度集中,自发的自律成为常态,独立自主,喜欢有智力目标的活动,对自我情绪的把握有度,对现实环境具有准确判断和相当的适应能力,对生命中的美有敏锐的感受力,有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品格和进步的社会观念,认知状态良好,概念清晰准确,思维极富逻辑性和创造性”的人。我们看到这些形容词,会发现它们讲的都是人的“本性”层面的东西,没有一个讲的是“外在”的条件,而正是各种各样外在的条件,是别人能够比较容易看到的,是能够足用来把

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分开的,也就是说,即使全人类都接受蒙氏教育,也并非会使每个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正相反,因为蒙氏讲究最大限度地让人得到自由,则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发展自己的外在,而成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蒙氏又是支持多样性的。那么,到底如何能实现这个看似有些相互矛盾的目标呢?蒙氏虽然讲了不少复杂的理论,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其核心只有一个:“无为”。无为就是不干涉,不干涉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如果说自由还有一个限度的话,那也不过是为了使一个人可以和他所处的环境平衡地共处而设置的,为了和平相处,因而“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他人,不能破坏环境”,除此而外,一律“无为”,从而也最终能够“无不为”。能够有勇气有毅力给予孩子如此光辉灿烂的最原始动力,正是爱,正是众生平等的了不起的觉悟,至此,蒙氏的理论便圆满了。再回头来看我们所谓的“期望”呢?希望将来孩子能上名牌大学,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成功人士,希望孩子能娶个XX条件的老婆……这些都是对孩子外在的期望。只可惜,它们只是父母的期望,未必是孩子的期望,孩子想上的大学,未必一定名牌;孩子所认为的成功,未必是你所欣赏的成功;孩子心爱的女人,未必是你理想的贤妻,我们投入数十年的心血,为的就是一个50%可能性都不到的结局?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希望孩子能坚强勇敢,希望孩子人缘好。这些都是对孩子内在的期望。只可惜,它们只代表人之本性的某一个方面,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也没有人可以永远勇敢,更没有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赞许亲近,这些期望从一开始产生,就已经陷入了100%的死局。可是,我们连想想都不行吗?想当然可以了,问题是想得太多太久,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付诸实践了。一旦把自己的期望付诸实践,便会扰乱孩子成长的正常轨迹,如果孩子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有可能会抗争到底,直到回到自己本来的路线上为止;如果孩子还很弱小,则他就会真的被你改造,“长大后他就成了你”,或者成为了一个负的你,总之,他不再是自己,也不再是神迹。-------------------------------------------------------以前和当家的聊这个,其实说实话,望子成龙的心谁都会有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好,不过现实一点,身体健康、能在社会上自己养活自己,[说起来教育是个太沉重的话题,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可是现实的压力摆在那儿,能无视吗?所以很多家长的选择也很无奈啊][我们都难以超

脱现实的升学压力,结果将自己的焦虑传导给孩子,让他们去承受与年龄不相符的压力,确实有点可怕啊]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三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讲究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长无一例外地对孩子的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期望孩子成绩出众,将来上大学,有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来可以破记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只要快乐、平安地度过一生的有之„„总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将来能够好好地生活,能够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变成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 由于几千年传统观念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己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往往有差距。所以,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 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

第二, 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家长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如果家长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孩子的

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非智力因素,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

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

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 第三, 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同样,在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面前,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讲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哪个家长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哪个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我国激烈的社会竞争条件下,父母们更是渴望找到一条培养孩子成才的妙方。然而,人是有个性差异的。正如俗话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仅孩子如此,父母也一样。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帮助孩子更快的进步成长,成了许多家长努力的方向。

凡是当家长的都期望把自己孩子的德、智、体培养好,让他们能全面发展。因此,家长对自已的孩子都寄予很大的期望,家长的期望水平对子女的学业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适度的期望有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是进步的动力。可有的父母遇到具体问题时,常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作为儿女成长最权威的指导手册,尤其不愿看到儿女去重复自己曾经的遗憾,许多父母知道自己缺什么,所以活得很累。于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不曾达到的愿望,往往就成了下一代的目标与使命。因此,对自己的孩子学习分数看得很重,也抓得最紧。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的身上好好打一个翻身仗,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让孩子给自已“长脸”。这就是我们听到许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你要好好给我们争气啊。”而父母对自身的迷失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盲目。 因客观因素当年没能如愿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考虑孩子实际天赋,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厢情愿地下血本培养,指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什么科学家、舞蹈家、各类明星、企业家……来圆自己当年的梦想。因当年学业不利影响到事业不利的家长,更容易把成功的法则简单理解为学业优异。于是,家长对孩子的唯一考核指标——就是学习成绩。孩子便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凡与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就大开绿灯,凡与学习和考试无关的就一概让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过分呵护,吃要注意什么营养,玩要注意什么危险,恨不得除学习以外的事,都替孩子包办了才好,以免其分心。对子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命令子女必须照办,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又怎样呢?高分低能者多,高智商犯罪者多,低分自杀者多。有谁知道父母为了孩子忙工作、忙家务,忙着挣为孩子付各类学费的钱,为了孩子许多家长真的没了自己的生活。可孩子们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在自编的一支歌中这样唱道:“你说你每天为家庭奔波,我却从来没有快乐过。”一个中学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似乎很能代表孩子们当前的心态:“大人教育我是为我好,可有时侯我觉得他们说不到我的心里去,爷爷说应该为有机会上学感到幸福,他小时侯捡垃圾、做苦工,看到地主的孩子上学羡慕的要哭。爷爷不知道,现在如果能让我少做点功课,少练会儿琴,我宁可去捡垃圾、做苦工”。“我们知道父母以一生的血泪换来的经验教训决不会害我们,可大多数的孩子不愿接受,要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验。也许我们在怀疑他们的经验是不是更多的是从他们那个时代来的,时代不同了,是不是经验也可能过时了。我们想用自己的经历反驳父母的经验,可我们又是一代孝而不顺的人,或者说我们是阳奉阴违的一代。在他们教育我们的时候点点头,然后做自己要做的、想自己要想的,再编个故事去骗骗父母,他们会信。”听到这些,不知作为家长的有何感想?是为父母们鸣不平,还是对孩子抱同情?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小学生今年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性格内向,和同学往来平时就不多,最近越来越少。 学习提不起精神、成绩下降,孤僻悲观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每天在勉强完成作业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干。究其原因:孩子的父亲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单位的工作一直不顺心,因此将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当看重,限制甚至禁止孩子的课余文体活动,以及正常的同学交往,最近孩子学习成绩持续下滑引起了他的不安,总觉得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反映的孩子情况,实质上所反映的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问题,进一步反映的则是家长的心态问题和认知问题。家长过高的期望,脱离孩子实际的要求,不仅不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起消极的作用,只会僵化智力发展,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此乃揠苗助长之举。孩子经过努力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心理上蒙盖着一种失败者的压抑感,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许多家长要求孩子顺着自己设计的模子去成长,不考虑子女的兴趣爱好,不考虑是否符合子女的实际情况,如:孩子的生理、心理、性格、智力等多种因素。而只从自己美好的愿望出发,为子女设计未来蓝图,硬性给孩子定指标,这容易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甚至与家长形成尖锐的矛盾。最终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子女

无法实现,只能成为泡影。实际上,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有人喜爱摆弄文字但就不愿演算数学题;有人擅长动手实践而不愿抽象推理;有人能歌善舞而对体育却望而生畏。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说,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把握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当然家长对孩子寄予期望,是一种信任。但力戒“高、大、全”;力戒出现“强扭的瓜”;力戒“重压”。父母的期望值要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不必拘泥于既定的目标,而应以最适合的为标准,才会有最大的效益。 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为各界人士重视。我们的教育最终服务于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懂得,生存和发展仅靠智力与成绩是不够的,在未来更是如此。要在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孩子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的培训、健康心理的指导,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人格基础,这才是我们家长必须认真去解决的问题。

最后,敬言各位善良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实际,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切莫一厢情愿。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五
《一年级家长会家长学习材料》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应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的同时,将来能自食其力、有所作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家庭是一所学校,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并非一定要体现在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和每一位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总结了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愿您能结合自身实际,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许多成功者的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养成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孩子的习惯从小没有培养好,那么,到大了再纠正是很难、很难。一年级,是养成教育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小孩现在就是一张最干净的白纸,你在这张白纸上为他涂上什么颜色,它将来就是什么颜色。所以,要想使这张白纸,将来成为一最美丽的图画,你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去勾画每一笔。所以,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我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都能达到最优秀。关键在于孩子自己有没有认真对待,有没有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因此,希望家长能予以配合,充分发挥外力的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

1) 思想上要正确引导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敬长辈,待人有礼。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则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小树易直也易弯”,孩子还小,不能明辨是非,只要我们从小教育引导好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2)行为上要继续辅导孩子。

日常行为方面家长应配合做好以下教育:

(1)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要养成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

(2)孩子的合群教育。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家长教育孩子要宽容大度,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

(3)孩子的纪律卫生观念 。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不随便丢纸屑。不带零食进校园,也不要到校门口附近的小商小贩买零食。一年级孩子缺乏自制力,强调纪律约束是必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纪,班有班规。要明确的是:既然是纪律就要严格遵循,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去违反和破坏它。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4)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不随便给孩子零花钱,不要给孩子买不卫生的玩具,不要给孩子买新奇的文具,如多功能的文具盒,铅笔,削笔刀等。新奇的文具特别容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上课光拿着铅笔、削笔刀、文具盒玩。最好的办法是:一、家长不给孩子买这样的玩具;二、不给孩子钱,有的孩子要钱说买学习用品,其实却买了玩具;三、上学前检查孩子的书包,杜绝孩子把玩具带到学校来。

同时,我们家长还要做到“三忌”:

(1)忌过分保护。对孩子,捧在手中拍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样样事情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系鞋带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对大人的依赖,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2)忌过分宠爱。有时家长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可是进入学校以后,人人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特权,而且有约束和压力,这样的孩子就会不适应,不听老师的话,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制止,要让孩子受到批评。

(3)忌过分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样样都争第一,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过重的负担,孩子一次考不好不要紧,关键是帮助孩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提醒。

㈡、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习惯培养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等。有的父母见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经常埋怨批评甚至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要知道,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

一、学习习惯

1.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过早到校,特别是中午,孩子早来了而老师还没到上班时间,这段时间很不安全。有病有事及时请假,做一个守时的人。

2.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按要求完成作业,读写执笔姿势要正确。

3.爱护学习用品,使用后立即整理好,不丢失。

4.主动获取知识,多读,多听,多看,多想,多做。

5.能自己整理书包,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作业习惯。

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而且必须检查后再出去玩,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放学后督促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要让孩子一到家就是看电视或者到处打闹,如果家长在一年级不纠正过来,稍微大点就很难纠正,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习惯,希望家长再忙都要把这件事督促到位。做作业时,是不是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这样既对眼睛有害,又影响作业的质量,所以孩子做作业时一定要把电视关掉。每天查看孩子作业书写是否认真,不要以为孩子作业做完了就完了,更重要的是作业的质量,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现在一年级的孩子识字较少,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看别人的。这样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家长在孩子一年级时必须要牺牲自己的时间,不要为了忙自己的事,而对孩子的作业关注的不多。做完后家长一定要检查,看看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在书上或本子上签字。 放学后与孩子多交流在校学习了什么,以便家、校的配合,督促孩子更好学习。

三、生活习惯

①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培养孩子不撒谎、爱劳动、爱惜学习用具、团结同学、尊师守纪等好习惯。

③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系鞋带,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要跑、跳;不在马路上玩耍等。

④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让其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孩子

学了特长就是要他们大胆的充分的去展示自我)。

四、安全

家长要进行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常识要记牢。不管是不是有家长陪同孩子上下学,注意交通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路上的时间,给孩子讲解交通安全常识。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比如头、眼睛、胳膊、牙等,所以课间活动做到文明安全,在楼道里尤其是拐角处不追跑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猛跑,不乱扔东西,要进行安全文明的活动。 作为家长,您的辛苦付出肯定会让孩子度过充实而愉快的小学生涯的,相信从今天开始,您不但是一位称职的家长,您还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我愿与您携手,让孩子越来越好。 希望咱们能和孩子一起把现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扬帆起航,收获更多!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六
《一年级家长怎样做》

一年级家长怎样做

尽管家庭是孩子人生发展的的起点和基础,我们的家长已经为他们的发展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但是从孩子进入一年级,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对于孩子,仍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必然引起孩子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携手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希望我们的家长支持教师工作, “三忌”:(1)忌过分保护。一根独苗,捧在手中,贴在胸口,含在嘴里,样样事情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2)忌过分宠爱。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成长的现象,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或许孩子回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让孩子受一些批评。(3)忌过分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样样都争第一名,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长,不与幼儿园比,幼儿园学习负担与一年级决然不同,次次测验得100不可能,孩子努力了就行。

五重视:(1)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2)重视孩子的合群教育,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3)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课间游戏、午间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放学后,结伴而行,不随便和陌生人答话,过马路要当心,家长晚来接孩子,要告诉孩子不乱跑,在校门卫等候。(4)重视孩子的集体活动。养成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学校开展集体活动要准时守纪,要支持孩子去参与,有些集体活动需要收费的,学校会发告家长书及回执,家长要见条给钱

家长行为四注意:一是注意来校时,衣着整洁;二进校后不抽烟,不乱丢烟蒂;三是不穿背心和拖鞋进校;四是不在背后及校门口随便议论老师,有话面谈。

最后还要说明三个注意事项,(1)一个注意事项是家长接送孩子的要求:为了学生进出校门的安全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请您尽量让孩子独立上学、放学;如您要接送孩子,请按学校的要求到相应的地方接送孩子:(2)第二个注意事项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早上7:40早读,所以家长要提前10分钟送孩子到校,中午放学时间是11:20分,回家吃饭的同学家长在指定地点接,下午2:20午练,请提前10—15分钟到校。(3)第三个要说明的是有关收费:部分书费、校服费、红领巾费一般是全要交的。

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孩子年纪小,培养的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进而钻了家长控了.职有对孩子要求具体,检查认直,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约束自己把要求化为行动.实践证明,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

△家长每天应做的事:一、检查1号本。二、检查家庭作业(签字)三、帮孩子整理书包特别是整理明天要交的作业 四、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要过问

另外:有能力的学生要有家长作业(可以书写也可以读书)

月通话制度(最好半个月)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七
《给一年级家长的建议》

给一年级家长的建议

转眼孩子就上学了,家长和孩子们一定又高兴,又有几分担忧。孩子马上就成为小学生了,当家长的该为孩子准备什么呢?以一个教师的经验,我给家长们讲一讲需要做的准备。

一、心理上的准备

1.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学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不可操之过急。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看看图画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时培养孩子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

2.开学前几天,父母可与孩子坐下来开个“家庭座谈会”,认真地与孩子做一次交谈。告诉孩子从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诉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老师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

二、生活上的准备

1.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家长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2.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3.开学后,教会孩子能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孩子能带齐学习用具,免得孩子上学时家长成为经常送学习用品的“钟点工”。

4.教会孩子吃饭时的好习惯。上小学后,很多孩子自己仍然不会吃饭,一顿饭会磨蹭很长时间,吃得地上桌上洒了很多饭,影响孩子的午休时间。在这里老师特别

提出,希望家长适当缩短孩子吃饭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喂饭!这样会助长孩子许多的坏习惯而难以改正。

5.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7.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晚上8点半前尽量让孩子上床休息。

8.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饱,不要给孩子带零食,防止学生攀比,而且,一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差,往往会在课堂上偷偷的吃东西,就算不吃,在上课时也经常会想书包里的好东西,你想想,孩子那么小,能不馋吗?

三、物质上的准备

1.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准备的学习用品是:

双肩书包。书包的选用应轻便、合适,以能装上书为宜,不要太大、太重。学校课桌抽屉较小,书包太大装不进去,有的小学生只好放在地上,既不方便也不卫生。

文具盒,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5-6支削好的铅笔、尺子、橡皮。

铅笔以HB为最好(铅笔上有标志,最好是中华牌的),因为软硬适中。不允许用自动铅笔,因为这种笔铅芯细,易折断,而小学生写字握笔紧,手僵硬,不灵活,稍一使劲铅就断了。同时在铅笔上用不干胶贴上自己孩子的姓名。此习惯对孩子非常重要,请家长高度重视.家长可以采取回收短铅笔换长铅笔的方法。因为有时一天课上下来就能捡到许多铅笔,又无人认领,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橡皮买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不要用修正液,因为修正液是用化学合成的,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弄到桌子、手和衣服上擦不干净。铅笔应该在前一天晚上削好。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孩子课堂上削铅笔的。

文具的选择切忌花哨和追求时髦,因为5至7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玩弄文具做小动作,影响学习。再说,小孩子特别爱攀比,看到别的同学有了花样文具便向家长索要,如果家长轻易满足孩子的这种要求,时间一长,还会养成孩子虚荣等不健康的心理。

2.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有的家长在路上为孩子匆匆买点吃的,让孩子拿到校门口吃,结果弄得校门口包装满地都是。

3.课本一定要包书皮,并在上面写上学校、班级和姓名,这样会显得整洁而美观。此外,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包书皮,这样能养成小学生爱书的好习惯。

4.准备一个水壶、一块手帕和小包纸巾。小孩子容易口渴,要专备一个小水壶或水杯(装开水,不要装牛奶或饮料),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孩子的班级和姓名,因为班里学生多,水壶易拿乱。水壶要实用,不漏水,易打开。另外要准备一块小手帕或一块小抹布,用于擦手擦桌椅,小包纸巾可方面孩子上厕所。

四、家长需注意:

1.千万别给孩子零花钱,钱没花出去以前,他一节课都在想:快下课吧,晚了就挤不进去了,或是:我去买点什么好呢?

2.刚入学的前几个月内,真的是相当的重要,家长一定晚上要领着孩子练拼音,主要是拼读。因为学的太快了,一定要把基础打好。

3.学校放学时间,接孩子的地点一定要记清,如果不能按时去接,及时跟班主任老师联系。告诉孩子不随便进出校园,放学不跟陌生人回家,不私自回家,路上不追逐奔跑。

4. 建议父母不给孩子增加额外作业,如果课余时间完全被功课占满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会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效果与父母的期望适得其反。

5.对孩子的作业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包办代替,孩子有困难时可给予提示,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困难,养成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的独立学习的好习惯。请记住您的目的: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尽快让孩子学会独立写作业,而不是永远地

与孩子一块写作业。家长可以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将表贴在墙上。做完作业由孩子自己检查,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6. 请家长协助自己的孩子尽快认识班级中的同学,共同鼓励孩子和同学交往,一起游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学和睦相处,不自私、不任性,能相互帮助。

7. 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家校及时联系,密切配合。因为孩子刚入学,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上课讲话,忘记老师作业等等,如果父母和老师能步调一致地去帮助孩子,很多问题都能尽早解决不至于成为拖延不易解决的难题。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业型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急了,再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8.请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议论学校和老师。学校是孩子们学知识、学做人的乐园,请不要在您的无意中让孩子对学校产生厌倦、恐惧等不良心理,最终受到损失的是您的孩子,而且这种损失永远无法弥补。一般刚入学的孩子都是非常喜欢和尊敬老师的,对老师的情感常常是推动孩子喜欢上学、努力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应重视和利用这份情感。老师毕竟不是完美的,老师跟老师之间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学方式,但是请您一定要信任老师,与老师加强沟通,有任何不满或不理解都可以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来解决,请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愿意做到让您满意。您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议论,以免给孩子的心理投下永不消失的阴影。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还记得孩子刚刚学走路的情景吗?当父母的总是紧紧拉着孩子的手,领着他、护着他,直到他能自己走稳。要上小学了,和当初学步是一样的,我们也应该牵住他的手,监督他、提醒他、指导他,直到他走向正轨。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篇八
《一年级家长要做的事情》

第一点:学前准备

1、时刻提醒他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上了小学,你就是一名大孩子了,不再是幼儿园里了小朋友,要学会学习,主动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勇敢面对。

2、要准备的东西:

(1)书包1个: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1个:长20厘米左右,最好分上下两层,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

(3)直尺一把:一个15厘米或20厘米,普通的塑料直尺可以了。

(4)铅笔:每天带6支削好的3H中华铅笔(每天晚上,请家长帮助孩子把铅笔削好,贴上名字或者做好标记。注意:不要把转笔刀或小刀一类的用具带到学校)。

(5)橡皮一块:最好是长方形,高级绘图橡皮,比较好用擦得比较干净。

(6)包书皮和本皮:所有的书和本都要用白色的纸包好,包好后在书和本上各写好书名、本名、班级和姓名。

(7)美术、音乐、体育课等要求孩子带好配套的学具(待入学后通知)。

(8)文字与演算的练习本(不要用草稿纸):准备好笔记本,演算本,让孩子方便书写,养成认真写字计算的习惯。

(9)一块抹布:用于每天到校擦桌椅用。

(10)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等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书桌正面不要放多余的物品)。 第二点:作息时间的调整:

1、编制作息时间表:(见附件); 2、做法1: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开学前的一个星期,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要求孩子每晚8:30—9:30睡觉,早上6:30—7:00起床,每天保证一定的睡眠。

3、做法2:用笔把纸条划成24等分,然后告诉他,每个等份代表一个小时,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除去之后,还有游泳、弹琴,剩下的时间是有限的,做作业也就那么一两个小时;如果不能在这一两个小时完成作业,那就必然挤占其他的游乐时间。

4、做法3:如果孩子习惯晚睡,家长不要采取强制手段。到了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家长要营造氛围。不要灯火通明,可以只开台灯;关掉电视机。

5、做法5:有选择、有节制、有控制地观看电视节目和玩电脑游戏。

第三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上课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放在桌子上。上课专心听,小手放腿上。发言要举手,声音要响亮。 读书姿势儿歌:读书时,要注意,肩放平,身坐正,眼睛离书要一尺,养成读书好姿势。

2、要养成良好的看书、读书、写字的习惯;养成书写整洁、学习专注、用眼卫生的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天保持看书最少半个小时,读书要大声,有感情,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时不开小差,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等。同时还要注意写字握笔的姿势,随时做到“三个一”胸前离桌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决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户外走走或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 3、养成写字的习惯: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有的小孩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小孩写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他就唠叨半天,到中高年级就可能讨厌作文,这是因为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例如小孩放学后,总向家长叙述:“妈妈,今天在学校……”即使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个日记本鼓励他写下来,慢慢的,家长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呢?”“你怎么想?”“老师怎么说?”等等,让他渐渐将文章扩大,加长。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使用学过的文字写字,家长看过之后要夸奖他、鼓励他、并慎重地保存起来。

4、配合老师识字写字教学的落实。

(1)每天检查孩子认读生字的情况,先查当天学的,再查前面学的,反复再现,避免遗忘。

(2)鼓励、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如认姓氏字、认牌匾字、认广告字、认商标字等,让生活成为孩子识字的大舞台。

(3)指导孩子把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尤其要注意笔顺的正确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

(4)坚持让孩子听写生字。每学一课听写一课,同时抽查前面容易写错的字,细水长流,帮孩子牢固识字。

5、养成阅读的习惯

(1)朗读课文。强调孩子大声朗读,不唱读,不指读,做到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

(2)背诵课文。这是积累语言的最好方式。家长要严格要求,孩子必须背得相当熟练,不结结巴巴,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重复。

(3)为孩子订购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如《小朋友》、《好儿童》、《看图说话》及一些孩子易懂的童话书等,要培养孩子爱好书的良好习惯。父母也可天天给孩子讲故事,以引导孩子自发的看书。

6、重视作业完成情况:孩子一放学回家,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家长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值得注重的是:有的家长总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弄得有的孩子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晚 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何不让孩子放松一下呢。

7、作业自己把关 :让孩子抓紧时间、加快做作业的速度是一方面,但同时是不是也会出现很多错误呢?学校里老师要求孩子的作业完成之后要让家长签名。一开始,李女士也会认真地帮女儿看看作业完成得怎么样,还会很细心地帮助她把错误一道道纠正过来。那阵子,女儿的作业本都是A、A+。到了后来,李女士对女儿说,妈妈以后的签名只负责检查你有没有完成,至于作业有没有出错,由你自己来把关吧! 没有了妈妈的监督,女儿的作业本逐渐出现了B、甚至是C,对于这些成绩,女儿一开始觉得挺委屈的。但是妈妈认为,这就是对学校教学情况的真实反映;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培养责任心,不要把作业当成任务,而且是别人的任务。慢慢地,女儿也学会了自己完成作业、自己检查、纠错。

8、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习惯:为了搞好课后复习,需要她做好二件事:一试图回忆、二认真看书,而试图回忆,就是“过电影”,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下课后自己考一考自己: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几个字?哪些生字会写了?哪些生字还不会?二认真看书。复习时的看书,是在预习、听课、回想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有新的收获和体

会。看书时,还可以不时的加以对照,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老师是怎样教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听课中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少用时间;对于没听明白的地方,还得让孩子知道不会的内容应该主动地询问,及时补上没有学习好的知识。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要注意交替复习一句话,这样便于沟通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9、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语言预习要求是:一画,大声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子。二问,问家长自己不认识字或词,自学字、词,并写下来。三析,对课文进行分析,说一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用图画把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四答,浓度性回答课后作业题。五提,提出通过预习后还不懂的问题。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一种最有效途径。 10、回到“绊住”之处重点指导:当小孩带回的作业或测验卷上有“×”的记号时,注意这代表孩子的薄弱环节,不要用这样的话麻痹自己和孩子:“你很聪明,都会了,就是太粗心,下次细心点!”所谓的“粗心”其实是知识掌握不够熟练,一定让他弄清楚熟练掌握不可。从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得注意小孩是否真正了解和掌握了知识,如果基本的部分不会,“漏洞”就会越来越大,以后出现问题再回过头来寻根求源,家长和孩子将会很辛苦,而且收效甚微。

11、没有学习兴趣时的做法:问他一些上课的情况,有目的地让他回忆一些课堂上的内容,出一些有兴趣的数学考一考他,孩子写完作业后,认真地夸奖作业中写得好的地方,指出需改进的方面等。孩子在家也有了学习的兴趣,慢慢地就会转为自觉学习了。“必要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块学习,在家庭中形成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孩子想不学都难。 12、注意力不集中的做法:在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家长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而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有的孩子坐不住那么久的时间,家长可以进行训练。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从15分钟慢慢过渡到30分钟,再过渡到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让他看看书,也可以给他讲故事。在这一周,家长可以布置些画画、学写自己名字的小作业,观察孩子注意力能否集中。“有的孩子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吃东西。家长要及时做一些调整,可以在做作业前提醒他,这样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13、孩子做作业很慢的做法:认不到字,并不是他们的错,孩子刚刚上一年级,作为家长要有耐心的去慢慢的引导孩子,当孩子遇到不会写的字,就会使汉语拼音代替,家长在这时就要告诉他这个字如何去写,在家做作业时不要让他去用汉语拼音代替,当他会写这个字时家长不要忘记夸奖孩子,给他信心,这样孩子在爱学习的同时还积累了知识。给孩子书桌上放置一本字典,并教会他查字典,以备孩子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自己查字典。作业写很慢,作为家长不要着急,试给孩子用一定的时间写作业,比如第一天他写完一种作业用了40分钟,第二天你可以告诉他昨天他用的时间是40分钟,然后鼓励孩子今天要加油,看看他能不能今天用30分钟写完,如果有进步给他鼓励并表扬他,孩子在得到表扬与赞赏后会更加努力的,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回家现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14、关注学习情绪: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爱好,渐渐才善于学习。三年前,我教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天天回去给父母讲讲自己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说出自己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这样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这样经常交流,养成习惯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么事情跟谁都不说,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什么都不知道,后悔晚矣。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呢?”。假如他不开心,你要要询问他为何不开心,进而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他变得快乐起来,假如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可以及时跟老师交流一下。也可以开始是家长主动询问,以后最好养成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的习惯。

15、作为家长,要注意称赞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养成一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16、让孩子体验“学会”的喜悦。

明白一件事,学会一件事,对小孩而言,就像开启另一个世界的门一样,充满感动,这种感动会带给小孩自信,不断地明白、学会,小孩就越来越爱学习了,让小孩燃起学习的兴趣。因此,虽然在家长眼中看起来程度很低的事,当小孩终于明白了、学会了时,家长也要跟着高兴,如果表现出“你本来就应该会”的态度,则小孩的感动与喜悦也不见了。所以要让孩子尽量体验了解、学会的喜悦,扎稳知识的根基。

17、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主要是:要重视激励(努力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特点,少批评,少抓小辫子,多宽容。要重视引导(顺性启发,引导思考,学会判断):要加强针对性(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适当);要加强训练(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如不挑食、偏食,不吃剩饭;上学放学打招呼。要严而有格)。要注意尊重(少强制,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说话讲究策略,要善于与自己的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要让孩子信任自己,甚至敬佩或崇拜自己)等;力避正面冲突,消除对立情绪。(我们的任何教育都要使我们的孩子乐意接受才会有效。如果孩子有抵触情绪,我们就不能再强制,要思考另外的教育方法。)

18、让小孩有广泛的兴趣。

应该尽量培养小孩的兴趣,对各种事物表示关心,一年级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龄,家长可以依照孩子兴趣参加各项活动,让孩子成为有个性有魅力的人。

第四点:培养自理能力

1、书包自己整理 :每天按照课表准备学习用品,准备笔(不能用活动铅笔)、尺、书包、橡皮、文具盒(不能用功能繁多的)等。美术、音乐、体育课等常常会要求孩子带好配套的学具,家长可以逐渐帮助孩子养成意识,今后自己的东西要自己保管好。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不多,入学2~3周内,家长可帮他理好书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3周以后,家长可站一旁引导孩子如何理书包,例如:教孩子将第二天要的本子、试卷理在一起,放进一个塑料袋,其它各学科书分档归类,剪刀、胶水、短绳之类,可放在书包侧袋中,以免弄脏其它书本。一个半月后,家长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另外,一年级孩子极易弄丢学习用品。针对这一点,家长可帮孩子在每件学习用品上均写好名字,对于一些无法直接书写名字的文具用品,可把名字写在小张纸上,再用胶纸贴好。家长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自觉地爱惜学习用品,自发地管好学习用品。为避免孩子上课时开小差,家长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及易分散注意力的学习用品带至学校。

2、为孩子准备一块抹布,让孩子上学后有参加学校劳动的工具。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要适当安排孩子做做家务,比如,教孩子学会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洗手帕、洗袜子等。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桌、房间。

3、提醒孩子,下课要先去厕所再玩,上课要去厕所,一定要告诉老师。

4、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替孩子做许多事情,导致孩子自理能力普遍很低,对小孩的成长极为不利。进入一年级后,家长还要有重点的去培养孩子的一些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削铅笔、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等。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教会孩子必需的生活技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一年级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早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卫生的习惯,勤剪指甲的习惯,物有定所的习惯,等等。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哪些生活技能?自己穿衣脱衣的技能,自己穿鞋系带的技能,自己刷牙洗脸洗脚的技能,自己盛饭的技能,等等,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

5、会帮忙做家事的孩子会学习。

五六十年代,小孩每天要花3小时做家事,现在则是花3小时看电视。孩子之所以讨厌做家事,是因为从小没有训练之故,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做,还要帮助家里做事,像拿报纸、摆鞋子、拿碗筷,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谢谢你帮忙!”告诉他,要认真做,不要随随便便,养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态度。如此一来,小孩就会自觉、自豪是家庭中的一员,产生体贴心、责任感、协调性、耐性、集中性、自信心等等。给小孩与年龄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长轻松,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帮忙中小孩可以培养出好奇心与自发性,不让小孩帮忙,就是剥夺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提醒家长要注意宽容与忍耐,就算小孩做

不好,也不要当面抱怨,做家长的待会儿再偷偷重做一次即可,如果小孩弄得一团糟,也不要生气,为了教育,一定要让他做家事。

另外,帮忙做家事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各种能力。在让小孩帮忙时,应该教他,例如:不要将油腻的碗盘叠在一起,擦拭餐具时不要将比手大的餐具拿在空中,以免滑落打破。应该放在台上,边擦拭边移动。这不单单是教他知识,技术而已,也是教他做事的顺序,培养判断力,洞察力。一旦决定家长孩子一起做菜,就必须先订计划,列出需要的材料,然后上街购买,准备用具、调味料,可以请小孩说说看,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调理。经常帮忙做家事的小孩,很自然就记得诀窍,读书、做题、写作文等都得有计划,有顺序,所以帮忙做家事的孩子多半是成绩优秀有自主性的孩子。 第五点:如何与人相处

1、学会做人:要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对长辈、老师、同学有礼貌,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体贴、关心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关心父母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学会询问和安慰父母……),学会关心老师,学会帮助同学,学会同情弱者,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一起游戏、活动),不争吵,不闹别扭。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打好了这些基础,将对小孩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关注学习伙伴: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在新的集体交更多的好朋友。要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有几个玩得好的伙伴,那些伙伴的学习、性格、为人等又是怎样的呢。并且可以与这些伙伴的家长联系一下,这样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算孩子偶然撒谎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的;你还可以从别的家长那里了解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假如你的孩子没有伙伴,你更要创造机会让他多交朋友。

3、教他们在新学校如何结识新的朋友,如果帮助别人,用真诚打动对方,得到友谊。此外,在得到这些友谊之后,还要教孩子如何珍惜朋友,珍惜这份友谊。

4、帮孩子养成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品德,“校园集体生活要注重互帮相助、团结友爱。父母应教育孩子礼貌待人,让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的集体,这对他们学习兴趣、良好性格的培养都十分有益。”

、讲究个人卫生和社会公德,要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环境卫生,爱护公物。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不要随便给零花钱,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设计一张家长联系单,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教师在联系单上填上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填写孩子近段时间在家里的表现、建议,也可以打电话进行联系沟通等等。在联系沟通时,教师态度要诚恳,让家长了解教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们,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相关热词搜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寄语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的期望

1、小学父母的期望篇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小学父母的期望(2016-02-18)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年级父母的期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年级父母的期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2852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