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

2016-02-17 09:56:5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一《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一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浙江英才

前几日,意外感冒。今早起床,头痛欲裂。两次测量体温,第一次三十六度八,以我多年生病之经验判断,这个体温一定不准。果然,第二次换了一根体温计,三十七度四,升了零点六度,低烧。回想昨夜,突然醒来,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巨石,每次呼吸,如同千万枚钢针在肺叶间穿梭,当真应了那句话:呼吸都是一种奢侈。

几天以前,小熊给我写了一封信。她问我,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多痛苦?

我没有回复她。因为我无法解答她的问题。换作过去,我会告诉她:“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观点。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我一般,将“活着”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更何况现在,连我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质疑。正如书中描述的,亲人会死去,朋友会背叛,梦想会破灭,信仰会崩塌,将“活着”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靠不住的。

然而,生命终究不是一粒尘埃,不可能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海浪中挣扎,在愤怒的烈火中灼烧。它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带着迷茫和麻木,奋力向前。

但是,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

昨天夜里,在我痛苦万分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起老妈曾经说过一句话: “你咽下的药,扎过的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不都是为了活着吗?你若是畏缩了,胆怯了,不想活了,那从前吃过的苦就白吃了,受过的罪就白受了,所有付出的代价,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你甘心吗?”

是的,我不甘心。这种感觉就像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样。我会挽起袖子给你看,手臂上有长时间写作压出的、无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为一个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也许,人们的坚持,往往不是因为相信未来,而是他们不想背叛过去。

梦想如此,活着亦是如此。

我总是幻想,人间就是一条长长的大路,每个人都是一只背着重壳的蜗牛,壳里装着理想、誓言,以及所有关于过去的执念。我们在路上爬行,寻找传说中的天堂。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很少;半途而废的人,很多。但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这两种人活得都不轻松。那些坚持的人,哀叹希望的渺茫;那些放弃的人,却已经失去了希望。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浙江英才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二
《朴华致远-推荐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前几日,意外感冒。今早起床,头痛欲裂。两次测量体温,第一次三十六度八,以我多年生病之经验判断,这个体温一定不准。果然,第二次换了一根体温计,三十七度四,升了零点六度,低烧。回想昨夜,突然醒来,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巨石,每次呼吸,如同千万枚钢针在肺叶间穿梭,当真应了那句话:呼吸都是一种奢侈。 几天以前,小熊给我写了一封信。她问我,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多痛苦?

我没有回复她。因为我无法解答她的问题。换作过去,我会告诉她:“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观点。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我一般,将“活着”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更何况现在,连我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质疑。正如书中描述的,亲人会死去,朋友会背叛,梦想会破灭,信仰会崩塌,将“活着”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靠不住的。

然而,生命终究不是一粒尘埃,不可能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海浪中挣扎,在愤怒的烈火中灼烧。它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带着迷茫和麻木,奋力向前。

但是,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

昨天夜里,在我痛苦万分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起老妈曾经说过一句话:

“你咽下的药,扎过的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不都是为了活着吗?你若是畏缩了,胆怯了,不想活了,那从前吃过的苦就白吃了,受过的罪就白受了,所有付出的代价,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你甘心吗?”

是的,我不甘心。这种感觉就像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样。我会挽起袖子给你看,手臂上有长时间写作压出的、无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为一个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也许,人们的坚持,往往不是因为相信未来,而是他们不想背叛过去。 梦想如此,活着亦是如此。

我总是幻想,人间就是一条长长的大路,每个人都是一只背着重壳的蜗牛,壳里装着理想、誓言,以及所有关于过去的执念。我们在路上爬行,寻找传说中的天堂。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很少;半途而废的人,很多。但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这两种人活得都不轻松。那些坚持的人,哀叹希望的渺茫;那些放弃的人,却已经失去了希望。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三
《地狱在身后,天堂在前方》

程浩,新疆人,1993出生,他从没有体验过下地走路的感觉。8月21日,他的生命戛然停步在二十岁。至今,仍没人能说清夺走他生命的到底是什么病。

然而他强大的精神力量却在成千上万与他从未谋面的人中间散播、传递。这几天,网络世界里到处是为他送上悼念和敬意的微博,大家都记得,他是那个在知乎网上用一篇文章回答了“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问题的小伙子“伯爵在城堡”,他用平实又带有幽默感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不幸命运,还有爱读书、爱生活的乐观态度,有超过1万人为他的这篇文章点“赞”。

“痛苦并非来自失去身体的自由,心灵的不屈与桀骜才是一切痛苦的本源。”这是程浩十八岁生日的感言。他说,他是“职业病人、业余书虫”,他“爱好姑娘,特长吹牛”,他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程浩,1993.3.23-2013.8.21,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人。——一位网友献给程浩的话。 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牛

◆成名作◎程浩

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

在同龄人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在同龄人还在玩跷跷板、跳皮筋的时候,我正在体验着价值百万的医疗仪器在我身上四处游走。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扎过带电流的针,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甚至还住过全是弃儿的孤儿院。那孤独的日子,身边全都是智力障碍的儿童。最寂寞的时候,我只能在楼道里一个人唱歌„„ 二十年间,我母亲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我的病危通知单。厚厚一沓纸,她用一根十厘米长的钉子钉在墙上,说这很有纪念意义。

小时候,我忍受着身体的痛苦。长大后,我体会过内心的煎熬。有时候,我也忍不住想问:“为什么上帝要选择我来承受这一切呢?”可是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一个回答。我只能说,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命运嘛,休论公道!

近些年,我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住院的名目也日益增多,什么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我曾经想过,将来把自己的全部器官,或捐献给更需要它的人,或用于医学研究。可是照目前来看,除了我的眼角膜和大脑之外,能够帮助正常人健康工作的器官,真的非常有限。

我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上过学,当然,遗憾的原因不是什么“自强不息”的狗屁理由,而是遗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朋友,认识漂亮姑娘,谈一场简单的恋爱。但是就像狂人尼采说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正是因为没有上学,我才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用来读书。让我自豪的是,我曾经保持过一天十万字的阅读量。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但是,我觉得这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

我不是张海迪女士那样的励志典型,也不是史铁生老师那样的文学大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病人”。但是我想说,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程浩于2013年3月在网上发布本文)

地狱在身后

◆绝笔◎程浩

前几日,意外感冒。今早起床,头痛欲裂。两次测量体温,第一次三十六度八,以我多年生病之经验判断,这个体温一定不准。果然,第二次换了一根体温计,三十七度四,升了零点六度,低烧。回想昨夜,突然醒来,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巨石,每次呼吸,如同千万枚钢针在肺叶间穿梭,当真应了那句话:呼吸都是一种奢侈。

几天以前,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她问我,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多痛苦?

我没有回复她。因为我无法解答她的问题。换作过去,我会告诉她:“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观点。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我一般,将“活着”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更何况现在,连我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质疑。正如书中描述的,亲人会死去,朋友会背叛,梦想会破灭,信仰会崩塌,将“活着”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靠不住的。然而,生命终究不是一粒尘埃,不可能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海浪中挣扎,在愤怒的烈火中灼烧。它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带着迷茫和麻木,奋力向前。

这种感觉就像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样。我会挽起袖子给你看,手臂上有长时间写作压出的、无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为一个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也许,人们的坚持,往往不是因为相信未来,而是他们不想背叛过去。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本文发布于2013年8月16日,5天后,程浩撒手人寰)

◆网友感怀

东东枪(专栏作家、编剧):那个叫程浩的小伙子过世了。就是在知乎回答“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被上万人点“赞”的那个。他的那篇回答曾震撼我。觉得跟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活得都太轻薄了„„愿他此去得享安宁,继续牛。

于莺(曾任协和医院急诊科大夫):了不起的程浩背后有个了不起的妈妈!死亡是一场迟早都要去赴的宴席,我们要做的只是欣赏一路的风景,珍惜和你在一起的人,把美好放大,然后和死神从容干杯。

黄继新(知乎网联合创始人):刚刚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知友程浩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愿他安息。他这篇回答,是知乎上最激励生者的故事。

曹梦迪(网友):他走了,我悔恨对他的了解不够,从前我只觉得他是个坚强、乐观、可爱的孩子,但点开他的答案,才发现那么多的精彩。在许多方面,他的智慧非一般人所能及——至少我达不到,比如:智慧与聪明有什么不同、能否用一句话讲清楚如何战胜拖延、怎样才能做到不在乎别人骂?面对这样一些回答,我别无选择,只能点“赞”,和生死无关。他用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我可以欺骗你们所有人,但我无法欺骗自己不赞

同他。

妈妈再爱你一次

◆母亲回忆◎于青

现在,李哲还觉得儿子程浩在睡觉。在过去的二十年,她陪伴儿子无数次收到病危通知单。两天前,没有病危通知单,但那一刻终于来到。

病中生活

生程浩时,李哲二十五岁。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家人发现他躺在床上不太动,也站不起来,就把他带去石河子检查。“当时石河子二医院说是脑瘫。我看着不像,孩子看起来很机灵。他们让我放弃掉,打一针,不要他了。到乌鲁木齐检查,医生说最多养到五岁。”看病看到两三岁,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李哲也就不带他去看病了,“那时候他看起来胖乎乎的,没什么不正常。”

这几年,程浩连轮椅都不能坐了。出去得很少。他身上的肌肉都在萎缩,整个人变得又瘦又小。

他们跑遍了全国有名的大医院,却一直没有确切的诊断。程浩经常跟李哲说,“妈妈,我要是死了,把我的眼角膜捐出去。把我的遗体捐出去做解剖。解剖了我,找出病因,找到疗法,能救好多人。不然你把我埋掉,跟扔垃圾有什么区别?”

程浩给自己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每天必须阅读十万字。这十万字,基本是在网上和电子书上看完的。纸质书他看起来很费劲,需要李哲帮着他翻页。

前阵子他问,能不能给一个女孩送玫瑰花;李哲说,可以啊,你支付宝里有钱,这是你的权利。程浩说,我就跟你讲一下,最起码我要经过你的同意啊。但是究竟有没有女朋友这件事,他没有确切地跟李哲讲过。

逝前一幕

2013年8月21日中午,程浩看起来状态不错,等着第二天出院。

他让李哲去买饭,还让她帮忙把电子书拿过来立好。李哲走时他还开玩笑,说:“妈妈,你快点回来,别一去好久等我吊瓶打完,血都冲到瓶子里了。”我说,“好好你放心,流出来了我给你打进去,那我走了。”他说,“你走吧。你回来时帮我买一瓶脉动、一盒薯片、一盒旺旺牛奶。”

李哲去了二十分钟,去时都是跑着去的。一进病房,看程浩就像睡着了一样,闭着眼睛。手还放在电子书上。但书已经变成屏保,程浩已经很久没有触到屏幕。

“我说儿子,我出去不到二十分钟你就睡着了,怎么回事啊?把饭放到桌上我就去摇他,但他没有反应。他的左胸,几乎就是皮包着肋骨,心脏的跳动都能从皮肤上看到。我把他的衣服掀开,看不见跳动。我出去把医生喊来。但是再抢救都没有用了。我真的应该在他身边。我不该那时候走。”

程浩不喜欢照相。但在8月21日早晨,李哲拿着手机说要给他照相,他没有拒绝。“你照吧。照一张脸上的,再照一张胳膊上打着针的。不要照身上。”照了四五张,李哲说要发到QQ说说里去,他也同意了。“一般他是不愿意的。但那天早上他说,你想发就发吧,没事。我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的照片。”

(程浩去世后,《新周刊》记者独家专访了程浩的母亲。本文有所删节)

昨天,本版编辑拨通了程浩母亲李哲的电话。她说,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程浩的遗体没有捐赠,目前已经安葬。李哲现在有给程浩出书的想法,为他生前的故事留念。她最后嘱咐说:“如果方便,请寄来几份报纸,以后到他墓前,把关于他的文章念一念。”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四
《地狱在身后,记述一年的MPACC研途》

地狱在身后,记述一年的MPACC研途

摘要:学习是为数不多的,努力了就能有回报的事情,既然梦想就在那里,何不挽起袖子一搏。天堂不一定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这一年中,我从考研论坛中获益不少,考试之前,我一直在以“考上以后就可以去论坛分享经验了”这一想法激励着自己,所以现在我来了,来告诉大家,来纪念自己,这一年,我的努力和汗水。

▶关于决定考研

初高中时,听说哪个阿姨家的姐姐,哪个大伯家的哥哥考研究生,我就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当时觉得考研究生是一种找不到工作的表现。后来,上了大学之后,对研究生的看法完全是180度的转变。一来觉得有深入学习的必要,二来自从我有一次看到某证券公司来我们学校进行宣讲会时贴的海报上面赫然有一行“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之后,就更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当然,我并不认为考研是唯一出路,就像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一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关键是,你做出了你认为正确的选择后,要能够勇敢地坚定地走下去,并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我很庆幸的我在考研的这条路上一直都很坚定,从未被其他诸如工作等事情所动摇。

▶关于择校与专业

1、专业选择。我一开始是打算考学硕,因为我数学和专业课都学的比较好,而且大一大二对于专硕没有概念。后来听了一些考研经验分享会,看了一些经验贴,自己又了解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并且咨询了一位考南开企管的学长,综合种种,最终选择了MPACC会计专硕。

2、为什么选择MPACC。首先我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我很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会选择会计、财务相关专业的;其次,我考虑到自己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必然不会读博士,那么如果是以工作为最终目的的话,我就选择了培养方向偏实践的专硕,而且专硕只有两年,我是女生,年龄对于女生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再次就是我是理科生,怕考政治,记性差,政治那些个东西我是真背不下来,所以有好多人放弃学硕选择专硕是因为怕数学,可我放弃了数学这么一个强项,是因为怕政治。

3、学校选择。我的首要原则是,研究生阶段的学校不能比本科差。我是复试前,查了很多高校的MPACC录取的数据,还专门做了一个EXCEL表格,研究了一个月都没能最终确定到底要考哪个学校。但MPACC这一点上非常好,它是全国统考,无论你考哪个学校,初试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完全可以先准备考研的内容,再确定学校。

一直以来,我比较向往上海这个城市,再加上我高考时与上财失之交臂,所以在3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定下来要考上财。而上财的复试要考经济学,经济学我还只是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学过,如果等到初试之后再看复试内容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我当时就买了全套的上财复试的相关书目,和初试的内容一起看,当时进度很慢,自己心理压力也很大,因为就算过了初试,对复试还没有把握。那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复习的时候基本上只在想一件事,那就是“考不上怎么办”。当时确实状态不好。后来家人给了我很多建议,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在名校和研究生学历之间,如果一定要做一个选择,那我还是会选择研究生这样一个学历,我宁愿放弃名校。所以最后选择了考本校的MPACC。

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正确的定位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够放弃什么。当然,我也鼓励大家有梦无悔,拼一次,冲刺名校,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路,只要努力坚持,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收获。

▶关于考研复习过程

1、英语

前面说过,我算是比较早就定下来要考研,所以1月放假之后我就报了考研英语辅导班。当时是上午在银行实习,下午去上课,又累又充实,一直到过年的前一天晚上,才坐飞机回家,正好是过年的那天上午才到家。这一次的英语课程,可以说给了我很大帮助,尤其是英语阅读。我英语一直都不怎么好,六级刚过的那种。上过那次课以后,有一种顿时开窍了的感觉。

开学之后,3月份主要是背单词。因为当时大三下学期,课不算少,所以上自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只要是去上自习,基本上都是先背2个多小时的单词。单词书用的是《xh考研英语词汇速记巧记》,一共分三册,第一册用了一个月,记住了很多,4月初有朋友到成都来玩,陪她玩了一周,4月份基本上还是背单词,然后开始做老蒋的阅读80篇,直接做的后40篇。5月份也基本上是这样,阅读做的断断续续,但单词还是坚持背,背到第二册结束时,觉得背单词到了瓶颈,就是新的单词记不住,背过的还总忘,然后就找了一个小本子,把做阅读不认识的单词和单词书里面总是记不住的单词抄到小本子上,没事总翻着看看。5月下旬一直到六月初就在准备期末考试,考研复习暂且放下了。

6月中旬考完试,放假之后还是持续背单词,开始做英语一的真题。有人说英语二和英语一出题思路不一样,难度不一致怎样怎样,但是我认为英语一的真题非常有价值,因为英语二的真题很少,只有几套,所以靠英语一真题来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很重要。我用的是dxz的英语一真题超精解,这位老师的外刊我也买了,但是没怎么看。这本真题的语篇分析非常好,思路很好,与我寒假是学的正好可以结合起来,我终于知道怎么在英语阅读里面找重点了。我还做了笔记,把一些词汇、搭配、解题技巧归纳起来,还有这本书非常好的一点是,它提炼了一些真题里面的句型,教你怎么用在写作里面。8月上旬我把老蒋的阅读80篇的后40篇做完了,说实话,这本书感觉一般。英语单词第三册背的速度很慢,因为背单词的大部分时间我都用在了翻小本子和英语一真题的词汇上。

9月份继续英语一真题,又买了zj的黄色皮的英语阅读150篇,背单词事业不能停,开始用手机应用背单词,我用的是扇贝,用了扇贝之后,我觉得我整个上半年的单词算是白背了。但是并不是说单词书没有用,xh的单词书还是总结的很好的,哪些是常考单词,哪些是重点意思,还有重点搭配书中都有体现,只是我真的记性很差,背过之后记得的不多。扇

贝在背单词方面确实给了我很大帮助,因为阅读里面出现的单词不要求你会用,你只要认识就行了。之后在做阅读的时候,遇到了之前我不认识但是现在认识的单词时,觉得很欣慰,到后期写作文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些单词之前根本不认识,但是现在竟然会写在作文中,真的觉得努力没有白费,也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在英语上。作文方面,买了雅思的一本作文书,翻着看了看。

10月基本和9月的内容差不多,11月开始做英语二真题,我做英语二真题算是比较晚的,用的是老蒋的英语二真题,11月末英语一真题也做完了,阅读150篇也还在做,但到12月就没再碰过这本书了。11月10号左右开始看小作文,用的是xdf的英语作文,英语一英语二通用的,两天背一篇,12月初各个类型的小作文都背了一篇。

12月就是各种模拟题,太奇模拟卷的英语就算了,出的不怎么样,不过太奇的数学和逻辑出的真不错。模拟卷主要是做的老蒋的,还买了老蒋最后四套卷,12月又把英语二真题啃了两三遍,最后几天把模拟卷和最后四套卷的错题进行总结。作文方面开始整理小作文模版,根据xdf的英语作文书、老蒋的真题书、何kevin的作文书,雅思作文书整理大作文模版,后来听太奇模拟题讲解给了很多英语二大作文第二段的原因写法,背了很多。

总结一下,英语单词很关键,备考的整个阶段,背单词不能停。阅读不能只顾着一篇一篇的做,要注意总结。当时在微博看到一个老师说的,觉得很在理,大概意思就是:我去医院体检,检查出来我有脂肪肝,那之后要分析为什么有脂肪肝,怎么治病,而不是天天去做体检。英语作文首先要多背,我特别讨厌背东西,因为我总记不住,但是有的时候真的要推自己一把,才能知道自己的进步;其次要默写,做模拟题时,作文也要写,要多动笔。

2、数学

我数学比较好,而且管理类联考数学本身就不难,可以说考的就是高中数学,还是很简单的高中数学。因为之前看到有经验贴说《数学分册》比较简单,所以这本书我就没有看。3月份开始用《数学精典》,弄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各种知识点。到后期越来越觉得笔记本的重要性,我很少抄错题,但是知识点我几乎是一个不落的都记在了本子上,这样找知识点的时候不用到每本书里去找,翻自己的本子就好了,而且都是自己记的,记在什么地方都有印象,一翻就到。我做题是用铅笔把选项写在这个题的题号左边,这样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可以用书签啊尺子啊笔啊之类的东西把之前做过的答案挡住。做错的题目也会用特殊标志标出来。有时做题我的做法要比答案的做法更好,我就会记在答案边上,后来再看这种题,有时甚至不知道这个题怎么做,一看答案,看到了自己写在答案旁边的做法,会不禁感叹,我以前这么聪明。大概在5月初把数学精典做完,然后又把整本书我第一遍做时划出的重点题和错题重新做了一遍。

6月中旬考完期末试以后,开始看《数学高分指南》,和精典一样的套路,把之前漏记的知识点记在本子上,大概是在8月中旬看完高分指南,然后紧接着看第二遍,第二遍还是只看重点题和错题。9月中旬看完高分指南第二遍,开始精典第三遍和高分第三遍,就是每一章先看我记的知识点,再看精典和高分上面第二遍时的错题。

暑假期间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太奇的数学班看了,后来9月份开学以后,太奇数学系统班我还是在跟着看。个人觉得太奇的数学讲的还是很好的,有很多技巧确实需要掌握,联考时间很关键,所以有些题能用技巧做出来能剩下很多时间。可以说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

看网课,而这些时间花的也很值。

10月开始做《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我是一天掐时间做后面的真题,一天做前面的详解内容,11月《考前冲刺》和真题名家详解同时在做,冲刺后面的套题确实难度大一些,但是可以训练思路,同时掌握漏掉的知识点。

12月依然是各种模拟题,主要做的是太奇的模拟,可以说太奇的模拟数学出的非常好,同时进行真题名家详解第二遍,继续考前冲刺。其实在11月到12月中旬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计算能力严重下降,经常100以内加减法就算不明白,有些知识点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有的时候要看很多次才能记住,这个时候我就用了我快高考时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安慰自己的办法,大家可以这样想,假设数学可能总共就300个知识点,现在呢我可能已经掌握了260个,这个时候做题发现了不会做的题应该很高兴,因为我又发现了一个我不会的知识点,我把它记住了,那么我不会的知识点就少了一个。简单点说就是,在考试前发现不会的东西总比在考试时发现不会做的东西强。但是可能由于我做数学题很着急,总是怕作文的时间不够,所以经常数就算不明白,算出来没答案,心里当时就一句,然后闷头再算,有可能一着急又没算对,往往这个时候我就很想揍自己一顿,以至于后来我在便签条上写着诸如“3*(5+7)=3*5+3*7,不等于3*5!,能不能看见那个7!”此类贴在我的自习书桌上。很庆幸的是考试时我算的很仔细,没有出现低级的计算错误。

总结一下,数学首先要记知识点,然后要不断动笔进行计算,错题要反复看,技巧有必要掌握,但是什么猜蒙大法就算了。

3、逻辑

我大一的时候选修过逻辑这门课,所以看形式逻辑的时候很容易上手。4月中旬吧才开始看逻辑,先看的《逻辑精典》,里面的知识点总结的比较全面,我看逻辑的进度比较慢,5月末准备期末考试之前才看完,而且精典我只看了知识点,做了例题,后面的习题没有做。

暑假期间做的《逻辑高分指南》很认真的看了知识点,做了题目,听了一部分太奇的逻辑网课,觉得比自己看更有效果。形式逻辑就像公式一样,多记多做题,到后期什么如果那么除非否则或者要么之间能够实现快速转换。非形式逻辑刚看的时候比较痛苦,做题总错。8月中旬看完高分指南,又把精典拿出来,把上面的习题做了,然后9月开始做zjw的《逻辑习题归类精编》,厚厚的一本做下来觉得题感好多了,同时还做了太奇逻辑的系统班讲义。

11月末掐时间做逻辑真题,12月又是各种模拟题,主要是太奇模拟和zxq的《一本通》。

总结一下,逻辑要多做题,从来都是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逻辑分册》我也买了,但是没有时间做,还是全新的。建议在看完第一遍知识点以后听网课,这样可以巩固之前看的内容,还能从老师讲的内容中提炼出新的内容。

4、中文作文

先说小作文吧。论证有效性分析其实有一些逻辑的性质,通俗点呢就是找茬,你看它哪说的不对。暑假的时候听了太奇和社科的小作文,看了《写作分册》和《写作精典》,根据这两本书的内容总结了小作文的模版,10月下旬才开始写小作文,买了每行20个格子的那种纸,有个朋友还从家里翻出了小学时发的没有用的作文本给我。开始是写真题,后来模拟

题的小作文也有写一些,懒就只列出点。

大作文呢,一直是我心头的痛。我是理科生,高中的时候就特别讨厌写作文,上大学以后还以为终于可以从写作文中解脱了,我一直都不愿意看作文,但是不看不行,而且作文还是我的弱势,我买了一本高考作文书,同时结合分册、精典和《写作高分指南》,也在网上找了很多素材,当时进了一个考研群,群里人都很nice,还分享了很多素材,当时对照着高分指南给出的30几个主题,每个主题都背了各种例子,其实有的例子是通用的。写了几年的真题,模拟题也写了一部分。我最怕考试的时候没东西可写,好在考试时写作写的还是很流畅。

总结一下,作文一定要动笔写,严格把握时间,小作文30分钟,大作文35分钟。同时也要多背多记,保证写作的流畅。

▶关于模拟

我是从12月1日开始,每周末和我的一位室友兼研友兼好基友一起进行全真模拟,全真的程度甚至达到考试那天打算吃什么,模拟那天我们俩就吃什么。一直到考试之前,共进行了四次模拟,上午联考下午英语,完全就像真的考试那种。模拟的联考题目用的是太奇的模拟,英语题目用的老蒋模拟或老蒋四套卷。因为我和我的那位室友都考本校,知道要在哪个教学楼考试,所以在第三次模拟的时候我们俩就去那个教学楼里面的教室弄的。准考证出来以后,就知道在哪个教室考了,我俩还有另外一位研友兼好基友考场是挨着的,就去了自己到时考试的教室做的模拟。

模拟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大家不一定非要抽出这样的一天,全天来做模拟,但是要空出完整的3个小时来做一整套题,联考或英语,这样可以很好的把握时间,英文的和中文的作文一定要写,无论自己多么不想写。你考试的时候能不写作文

▶关于做题顺序

在听网课和看书的时候,很多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强势弱势或者熟悉程度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下面说一下我的做题顺序和时间控制,仅供参考。

我在单独掐时间做数学或逻辑的时候,数学时间大致在35分钟至50分钟不定,逻辑时间是45分钟至60分钟不定,小作文基本上30分钟,大作文就看状态了。我在四次模拟时一直是小作文,数学,逻辑,大作文的顺序,考试时当然也是这个顺序,时间分配是小作文30分钟,数学不能超过50分钟,逻辑遇到复杂的推理题先跳过,时间不能超过55分钟,最后至少要留出40分钟写大作文,也就是如果离考试结束还有40分钟,但是我现在逻辑还没有做完的情况下,我就会立刻放下逻辑去写大作文,写完作文之后再回来看之前逻辑或数学没做出来的题。我在时间上掐的还是比较紧,考试时确实也没有遇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英语二的话,我前两次模拟时是先写小作文,然后大作文,然后完形,阅读,新题型,翻译。但是后来发现有的时候大作文要用的一些词,可能写的时候想不起来,就用了低级一点的词代替,等到做阅读或者翻译的时候出现了这个词,当时这个后悔啊,所以后来我的顺序调整为小作文,完形,阅读,新题型,翻译,大作文。顺便说一句,英语作文和翻译一定要打草稿,当然了,是要在你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五
《地狱在身后,天堂在前方——有感》

《地狱在身后,天堂在前方————有感》原文: 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牛 ◆成名作◎程浩 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 在同龄人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在同龄人还在玩跷跷板、跳皮筋的时候,我正在体验着价值百万的医疗仪器在我身上四处游走。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扎过带电流的针,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甚至还住过全是弃儿的孤儿院。那孤独的日子,身边全都是智力障碍的儿童。最寂寞的时候,我只能在楼道里一个人唱歌…… 二十年间,我母亲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我的病危通知单。厚厚一沓纸,她用一根十厘米长的钉子钉在墙上,说这很有纪念意义。 小时候,我忍受着身体的痛苦。长大后,我体会过内心的煎熬。有时候,我也忍不住想问:“为什么上帝要选择我来承受这一切呢?”可是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一个回答。我只能说,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命运嘛,休论公道! 近些年,我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住院的名目也日益增多,什么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我曾经想过,将来把自己的全部器官,或捐献给更需要它的人,或用于医学研究。可是照目前来看,除了我的眼角膜和大脑之外,能够帮助正常人健康工作的器官,真的非常有限。 我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上过学,当然,遗憾的原因不是什么“自强不息”的狗屁理由,而是遗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朋友,认识漂亮姑娘,谈一场简单的恋爱。但是就像狂人尼采说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正是因为没有上学,我才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用来读书。让我自豪的是,我曾经保持过一天十万字的阅读量。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但是,我觉得这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 我不是张海迪女士那样的励志典型,也不是史铁生老师那样的文学大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病人”。但是我想说,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程浩于2013年3月在网上发布本文) 地狱在身后 ◆绝笔◎程浩 前几日,意外感冒。今早起床,头痛欲裂。两次测量体温,第一次三十六度八,以我多年生病之经验判断,这个体温一定不准。果然,第二次换了一根体温计,三十七度四,升了零点六度,低烧。回想昨夜,突然醒来,胸口仿佛

压了一块巨石,每次呼吸,如同千万枚钢针在肺叶间穿梭,当真应了那句话:呼吸都是一种奢侈。 几天以前,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她问我,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多痛苦? 我没有回复她。因为我无法解答她的问题。换作过去,我会告诉她:“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观点。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我一般,将“活着”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更何况现在,连我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质疑。正如书中描述的,亲人会死去,朋友会背叛,梦想会破灭,信仰会崩塌,将“活着”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靠不住的。然而,生命终究不是一粒尘埃,不可能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海浪中挣扎,在愤怒的烈火中灼烧。它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带着迷茫和麻木,奋力向前。 这种感觉就像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样。我会挽起袖子给你看,手臂上有长时间写作压出的、无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为一个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也许,人们的坚持,往往不是因为相信未来,而是他们不想背叛过去。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本文发布于2013年8月16日,5天后,程浩撒手人寰) 地狱在身后,天堂在前方有感 “为什么我事事不如人,为什么别人却如此优秀,即使我努力,也不如别人?”多少人曾经抱怨过,多少人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她有着的外表,又如此优秀,看看自己一个多不起眼的小丑,别人不曾理睬的小丑。就这样我们埋怨着,自卑着……,却不曾看见自己那无价的青春。 从这一刻开始我不在抱怨,即使我不如他,但我要坚强的活着,快乐地活着。那些从一出生来输给别人的残疾人,他们何尝不想拥有健康。即使很丑很丑,很胖,很矮。只要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童年在跑着、蹦着中度过,时间都去哪儿?在医院那冰冷的病床上度过。小时候,总听见妈妈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瞅瞅你……”这些话在我的心中埋下了

深深的根,它就像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在我心里滋生着;在嫉妒与不满中悄悄的成长着……。我发誓我要成为那个叫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后,我曾经嫉妒过那些比我好的人;我曾经讨厌过他们,也远离过他们;但后来我知道错了。也从这一刻开始我找到了理由,那就是生命与青春。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着;有时感到乏味;但我们为何不注意身边,注意一下春暖花开,世间万象,此处的风景甚好。学会带着一颗欣赏、积极的心态,才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因为我们拥有青春,所以要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青春像一颗流星,短暂但是绚丽……。 对于青春来说,程浩他认为,青春是在学校与同学们、老师们度过,或许与自己暗恋的人在一起,这样才是真正的青春,毫无遗憾的青春。只要自己能够远远地瞟她一眼就心满意足了。程浩遗憾没上学并不是因为什么“自强不息”的狗屁理由,而是能像正常人一样,认识漂亮的姑娘,谈一场恋爱。对我来说,青春是和自己的闺蜜、死党的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玩耍……。当然,我也不喜欢学习;可是我知道学习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它只是一小部分;但,连人生的一小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那我又还能做什么呢?又何尝谈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呢?因为这样,所以我才选择做好它。程浩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眼前,珍惜身边,不要碌碌无为。此刻,死对他来说不再是遗憾,生也不再是希望,他只渴望上帝给他一个完整无缺的青春,一个健康的身体,一次漫步旅行的机会…… 他的疼痛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到吧!他在绝笔中写到“每次呼吸,如同千万枚钢针在肺叶间穿梭,当真应了那句话:呼吸都是一种奢侈。”这样的痛苦他为何要忍受,仅仅只为那短短的20年吗?不是,当然不是。这个问题可以归结到这样一个问题上:“一个人活着到底什么意义?”他并没有直接回答,那好吧,我来替他回答:一个人活着不在于他有多长的生命,生命在长;即使碌碌无为,那又有何意义?生命在短,即使脚踏实地、充实的度过,那也不在短。因为他悟出了“珍惜现在”的道理。当一个辉煌的度过一生,即将要死的时候,他总觉得缺点什么,他不缺钱,不缺地位,缺的是他并没有在茫茫人海中,停下脚步,看看此处甚好的风景;没有真正的感受生活,只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忙碌着。临死前,还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缺憾。真应了一句话:“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光溜溜离开世界”。人死了,他带不走金银珠宝,带走的唯独是在这世界上最美好的记忆。

残疾人你,不用自卑,你不用埋怨;你总比那些还没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更好,因为你们见证了时间,见证了世间的冷暖,见证了自己的生命,这辈子值了…… 请记住吧!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只有把握现在,珍惜现在,才知道生命的所在。珍惜我们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无价的青春,有生之年做到不再后悔。此刻请你放慢脚步,聆听这个属于你我他的世界,感受清新,此处风景甚好!!!!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六
《前方课件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篇七
《《前方》》


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相关热词搜索:它在身后电影天堂 地狱就是天堂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天堂不一定在前方,地狱一定在身后"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399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