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为何会有地震

为何会有地震

2016-02-23 11:38: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为何会有地震篇一《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为何会有地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为何会有地震篇一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 90% 以上。

2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 7% 左右。

3 .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自救与救助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

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从唐山大地震统计资料得知: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

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由

此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对埋压者来说,

时间就是生命。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此时,如果防震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首先要保障呼吸畅通。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

实的倒塌物和其它

容易引起掉落的物

体;扩大和稳定生存

空间,用砖块、木棍

等支撑残垣断壁,以

防余震发生后,环境

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

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

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

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亲人、邻里和一切被埋压人员的救助。

震后,因为被埋压的时间越短,被救者的存活率越高。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因此在外援队伍到来之前,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自动组织起来,开展积极地互救活动。救助工作的原则是: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应当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和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 先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其他人员;

先抢救近处的埋压者,后救较远的人员;

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合理科学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地救出被埋压人员,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要领是保持救助成果的必要条件。

救助被埋压人员要注意如下几点要领:

注意搜听被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的声音;

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等,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

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再行

抢救;

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不要让强光刺激;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人员,切忌生拉硬拽,要在暴露其全身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

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在救人过程千万要讲究科学,对于埋压过久者,不应暴露眼部和过急进食,对于脊柱受伤者要专门处理,以免造成高位截瘫。

地震发生后如何逃生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地震的预防

· 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 5 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 如棚、架、搁板 ) 。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

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 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如何逃生

·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 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

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防止次生灾害

·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 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 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 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逃生不忘灭火

· 由于地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 10 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

· 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

· 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 因地震发生的火灾,当火势变强时,在空中可能会形成漩涡形,风向会千变万化。但火源总是固定不变的。看清火的源头,辨明火的燃烧方向后,再逆风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过后外出时,切勿走近不大坚固的楼房,因为建筑物受地震摇撼后,随时可能倒塌。

地震火灾的预防

·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为何会有地震篇二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这个问题现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或设想、的确,发生地震的某些根本性原因还有待探讨,但已经认识到的事实告诉我们:不管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管哪一种或哪几种物理现象对某一次地震的发生起了主导作用,总是那里的岩石发生了破裂,特别是要把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才能促使岩石破裂,产生震动。

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球最刚硬的部分——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石层里面。那里的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成为震源,震动从这里开始。

刚硬的岩石为什么会破裂呢?

首先,正因为它是刚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如果它像生面团那样有很好的塑性,就不容易破裂了。如果是液体,更无所谓破裂。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下70千米以内,特别集中在地下5~20千米上下,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地下较深的地方,温度高,压力大,在长期缓慢的力的作用下,虽是坚硬的岩石也具有一定的塑性,就不那么容易破裂了。

岩石具有受力后发生破裂的性质,这是它会破裂的根据,但还得有力作用于它的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地下某些处所积累加强,当增大到使那里的岩石承受不了时,破裂就发生了。在这个变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那些构造比较脆弱的处所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成为地震的主要原因。全世界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现在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就是这种构造地震。此外,火山爆发、洞穴坍塌等也可造成地震,但数量都很少,规模也很小。因此地震也可以说是现今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地震的能量有多大

一次强烈地震发生时,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记录到它所产生的震动,真可以说是“震撼全球”了。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很大的。

不同震级的地震通过地震波释放出来的能量大致如下表所示;

震级 能量(单位:焦耳) 震级 能量(单位:焦耳)

0 6.3×104 5 2×1012

1 2×106 6 6.3×1013

2 6.3×107 7 2×1015

2.5 3.55×108 8 6.3×1015

3 2×109 8.5 3.55×1017

4 6.3×1010 8.9 1.4×1018

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地震,还没有超过8.9级的。有些微小的地震则比零级还要小,于是用负数来表示。一次8.5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如果换算成电能,相当于我国甘肃刘家峡水电站(122.5万千瓦)工作八九年所能发出的电量总和。这还不是它所具有的全部能量,因为有一部分能量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转变成热能和使岩层发生断裂位移的机械能了,还有一部分能量没有释放出来。试验证明要在坚硬的花岗岩中爆炸一个相当2万吨梯恩梯炸药(TNT)的原子弹(8×1013焦耳),所得的结果才大致和一个5级地震(2×1012焦耳)差不多。至于那些微小地震的能量则很小,有的仅仅和一个鞭炮爆炸相似。震级每差0.1级,能量的大小约差1.4倍差0.2级,差(1.4)2倍;差0.3级,差(1.4)3倍……以此类推,震级相差1.0级时,能量相差(1.4)10倍,即大约30倍。一年中地球上全部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约为1018~1020焦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这些地震被称为大地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

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弱震或小震。3级以下、1级和1级以上的称为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

地震发生后该做些什么?

当地震过后,也许有相当的损失和人员受伤。此时,特别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保持镇静,并互相照顾。首要的事是抢救那些受伤的人,再则是避免火灾发生,然后估计损失情况,再着手采取补救措施。

1、保持镇定,从容进行分析你的具体情况。

2、帮助受伤的人,必要时给予急救。用毡子盖好伤员以保暖,帮助需药者找药。

3、检查火源,如可能就立即把火扑灭。

4、检查公用事业公司股票和设备的损失情况。用嗅觉检查煤气,绝不能用火柴和蜡烛去检查。如发现漏煤气,则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如电力线断,则关电闸。如自来水管发生了破损,则关总阀。在适当时向公共事业公司报告损失情况,并按他们的批示办。

5、在未肯定煤气漏否之前,不要划火柴或用无罩的火焰,也不要开启电灯和带电装置。

6、不要触摸电力线或与其连接的物体。

7、除呼救或报告严重紧急事件(医疗、火灾、犯罪)或是执行必要的勤务工作处,不要用电话,以免使忙碌的电话被占线面妨碍紧急的勤务工作。若为了个人理由或满足好奇心理而用电话是不妥的(待紧急事件完全解决了,再与你的亲友联系,让他们知道你是安全的和在什么地方)。

8、没有必要去游览和逛街。除非需要你去援救,不要去参观灾区,也不要去可能发生海啸的沿海地带。

9、在确定排污管确定实未被损坏后才能恢复正常使用厕所。

10、穿上结实的鞋子,免受破碎玻璃和其它尖的碎片伤害。

11、把危险的、散落的物品(如化学品、汽油等)清除干净,并告之他人。

12、收听收音机播出的有关地震和灾害的情况。

13、对余震要有所准备。因余震往往再次破坏使被主震损坏过的建筑物。

14、进出或活动在被破坏过的建筑物时,要特别谨慎,因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同时,可能 有来自漏煤气、电线或碎玻璃的危害。

15、如停电了,应先吃完了电冰箱里易变质的食物,再吃罐头食品和干食物。若急于煮东西,则用轻便炉子和烤肉架。

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

1、在震中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俱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 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发生后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紧急刹车。

在工作间 应迅速关掉电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机器、设备、办公家俱或事先建立的“安

全岛”内避震,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公共场所 如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候车室、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要保持冷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在有毒气的化工厂区域内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跑,以免中毒。

2、自救与互救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自救:它要求被埋压人员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地震发生后该做些什么?

当地震过后,也许有相当的损失和人员受伤。此时,特别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保持镇静,并互相照顾。首要的事是抢救那些受伤的人,再则是避免火灾发生,然后估计损失情况,再着手采取补救措施。

1、保持镇定,从容进行分析你的具体情况。

2、帮助受伤的人,必要时给予急救。用毡子盖好伤员以保暖,帮助需药者找药。

3、检查火源,如可能就立即把火扑灭。

4、检查公用事业公司股票和设备的损失情况。用嗅觉检查煤气,绝不能用火柴和蜡烛去检查。如发现漏煤气,则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如电力线断,则关电闸。如自来水管发生了破损,则

关总阀。在适当时向公共事业公司报告损失情况,并按他们的批示办。

5、在未肯定煤气漏否之前,不要划火柴或用无罩的火焰,也不要开启电灯和带电装置。

6、不要触摸电力线或与其连接的物体。

7、除呼救或报告严重紧急事件(医疗、火灾、犯罪)或是执行必要的勤务工作处,不要用电话,以免使忙碌的电话被占线面妨碍紧急的勤务工作。若为了个人理由或满足好奇心理而用电话是不妥的(待紧急事件完全解决了,再与你的亲友联系,让他们知道你是安全的和在什么地方)。

8、没有必要去游览和逛街。除非需要你去援救,不要去参观灾区,也不要去可能发生海啸的沿海地带。

9、在确定排污管确定实未被损坏后才能恢复正常使用厕所。

10、穿上结实的鞋子,免受破碎玻璃和其它尖的碎片伤害。

11、把危险的、散落的物品(如化学品、汽油等)清除干净,并告之他人。

12、收听收音机播出的有关地震和灾害的情况。

13、对余震要有所准备。因余震往往再次破坏使被主震损坏过的建筑物。

14、进出或活动在被破坏过的建筑物时,要特别谨慎,因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同时,可能 有来自漏煤气、电线或碎玻璃的危害。

15、如停电了,应先吃完了电冰箱里易变质的食物,再吃罐头食品和干食物。若急于煮东西,则用轻便炉子和烤肉架。

为何会有地震篇三
《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地球会发生地震

授课人:贺文明 继5.1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接二连三频频发生,青海玉树、云南盈江、日本本州岛,对于这种情况,很值得人深思,或许很多人对于自己说,关于地震我已经习惯了,麻木了,只要我今天还活着就是万幸。但是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地震的总来源来自于哪里,为何会有地震的发生?

我们的地球很不太平,据美国地质学调查,每年共有三百万次地震,如果平均下来,你每数11秒地球便会这里那里地抖动一下身躯,当然,这三百万下的绝大多数都只是轻微一哆嗦,不足挂齿。但像3月11日日本本州岛的9.0级大地震和海啸其后果必然震惊整个地球。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大家都听说过地震带吧,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接处,世界七大板块之间不是静止的,它们会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传导致板块之间的漂移或碰撞。如同国家边境最易发生冲突,各个板块相接触的地方也是地质上最活跃的地点,世界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如日本本州岛,还有欧亚地震带,如 四川、青海等。以及海岭地震带,此次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并非偶然,作为一个处于地震带上的国家,有多个板块在其地表下交汇。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所以我国也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为何会有地震篇四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何会有地震篇五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什么会发生地震长

地震按照发生原因可分为陷落地字记载地震的国家,也是最早对地震进行科震、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3种。无论哪种学观察研究的国家。东汉科学家张衡于公元地震,其实质均为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的地面震动。这种震动是可通过感觉和仪动仪,并成功测出地震的方位。

器察觉到的,它与风、雪、雨、雾、雷、虽然人类对地震进行科学研究至少可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追溯到大约1900年前,可是多少世纪以来,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人们一直无法具体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地次,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是不为人们感知震”这个问题。如果回答说,地震是由于地的微弱地震,只有通过仪器才能检测到;壳运动的结果,这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对,不大约仅有5万次才是人们以感觉器官就能过这种回答实在太笼统,没能揭示问题的实直接发现的有感地震;使地面产生强烈震质。直到近代,对地震的具体成因才开始出动,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破坏,形成灾情的现了一些较为具体的科学论断。

大地震平均每年约18次。1880年日本横滨大地震后,美国哥伦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比亚大学的尤因教授根据在东京附近的地种灾害。在全世界所有的自然灾害造成震观测结果,将地震传播的振动波区分为的人员伤亡中,由地震灾害所致的占了纵波和横波的不同形式,它们的综合效应一半以上。由于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导致了地面上的破坏。

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自古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后,美国科以来人类就对地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学家吕德对当地的圣安德列断层进行了详畏,再加上它的突然降临更增添了其神细研究,结果提出了地震成因学说——弹秘色彩。古人往往将地震视作神灵愤怒性回跳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内部物质的显示,认为是一个国家命运的征兆。的不断运动,在地壳内部产生了应力。这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其不朽名著《史种应力在不断积累,当超过一定限度时,记》中写道:“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突然由地壳断层的断裂而释放出来,于是竭,亡之征也”。就形成了地震,较具体地回答了“为什么

地震虽然是神秘莫测、令人敬畏的大会发生地震”的问题。

灾难,可是仍挡不住勇敢的人们对它进行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才提出了板块结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多少年来人类始终在构学说,将占世界地震总量90%以上的构探究着它的成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文造地震成因归结为地壳各板块之间相互碰28撞挤压的结果。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如今这种板块结构理论已经发展成相当完整与成熟的理论,更具体、更准确地回答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的问题,并为世界上大多数有关科学家所认同。地球板块结构理论认为,亿万年来,我们地球的地壳岩石圈一直由漂浮在半熔化的地幔上的14块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始终在运动中,一般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漂移,从而引起了相互的碰撞或挤压,其结果就引发了地震。大约在距今1.4亿年前,有一块巨大的被称作“冈瓦纳”的大陆破裂了,形成了今天的南极洲、非洲、南美洲、澳洲以及印度次大陆板块。这5块大陆板块在分裂后彼此漂移远离,当然这漂移速度是很慢的,一般都在每年5厘米左右。惟有印度板块却以每年20厘米的速度“高速”漂移,因为当此板块还是冈瓦纳大陆一部分时,它正好位于地球岩流圈最灼热区域的上方,这里的高温使得印度板块的深层被熔化了,变成了岩浆。该板块上层岩石部分因此变薄了,大约只有100公里厚,只相当于其他板块的1/3。变薄了的岩石板块的质量大大减小,于是变得更容易在地幔上“高速”漂移。大约在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以每年20厘米的“高速”撞到了欧亚大陆板块,并继续向北偏东方向挤压欧亚大陆板块,从而使得板块碰撞挤压地区高高隆起,形成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青藏高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不断挤压过程促使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地区规模与运动幅度特别巨大的地壳活断层的发育,至今在那里形成了众多强烈活动的地壳断层。而地壳中的活断层恰似“地震之母”,它的不断滑移活动必然会孕育地震。根据板块结构理论的分析,成功地解释了为什么我国西部地区强烈地震会频繁发生的问题。原来是印度次大陆板块不断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缘故。这两板块碰撞并不断挤压的结果是,形成了仅次于太平洋地震带的,世界上第二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该地震带东西分布,横贯欧亚大陆,正好经过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所以我国西部地区成为了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为

为何会有地震篇六
《为什么有时候会地震?》

相关热词搜索:大地震前会有小地震吗 小地震后会有大地震吗 为什么会有地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为何会有地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为何会有地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5770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