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春寒,陈与义

春寒,陈与义

2016-03-09 10:33: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春寒,陈与义(共5篇)诗歌赏析——陈与义《春寒》诗歌赏析——陈与义《春寒》(宋诗比较阅读(2011广州二模))诗歌赏析——陈与义《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诗尊崇杜...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春寒,陈与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诗歌赏析——陈与义《春寒》》

诗歌赏析——陈与义《春寒》

(宋诗比较阅读(2011广州二模))

诗歌赏析——陈与义《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诗尊崇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颇多感怀时事之作,家国之痛、漂泊之苦,令他的诗风由清新明净趋向悲壮苍凉。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清新婉丽,时而豪放。有《简斋集》、《无住词》传世。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海棠的咏物诗,写于建炎三年(1129)。建炎二年,诗人因躲避战乱辗转到了岳州,第二年正月,岳州发生大火,诗人就借住在郡守的“小园”,自号为“园公”。

这首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巴陵的早春二月,日日寒风,细雨飘零,春寒袭人,也侵凌着初春的花朵,怎不叫人担忧花蕾的命运。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心怀家国之痛的诗人此时的心境可用一个“怯”字来形容,“怯”的是风雨侵袭的阴冷天气,春寒砭骨,那些含苞待放的花儿怕也是萎靡萧索了吧,就像是人在乱世,流离飘零,备受磨难,心忧未来。然而,一枝雨中坦然怒放的海棠花却给寂寞伤感的诗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舞。“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意思是:庭院中、短篱旁,一枝铁梗海棠毫不吝惜娇艳的花朵,在寒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笑靥绽放。诗人用“不惜”、“独立”展示了雨中海棠风姿卓然、品格孤傲的神韵,没有“长条无风亦自动,柔艳着雨更相宜”(韩持国)、“艳丽最宜新着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的娇艳,此种风骨、此种情操,与诗人的精神、人格相契合,令这首咏物诗不落俗套,别出新意。

宋诗比较阅读(2011广州二模)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春寒③

陈与义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二月巴陵日日风,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欲识此花奇绝处, 海棠不惜胭脂色,

明朝有雨试重来。 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①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3分)

(1)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3分。修辞手法1分,例句各1分。]春寒,陈与义

(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4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 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4 分。形象特点各1分,思想感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王世贞《游张公洞记》详解

【2011广州二模试题与解析】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王世贞 文学体裁:散文

由义兴而左泛[1],曰东久[2]。九者,九里袤也[3],水皆缥碧[4],两山旁袭之,掩映乔木,黄云储野[5],得夕照为益奇。已泊湖[氵父][6],湖[氵父]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7]。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8]。从行者余弟敬美[9],燕人李生[10],歙人程生[11],郡人沈生、张生。 时余病足,李生亦病,为李觅一兜子[12],并余弟所携笋舆三[13],为一行,其三人为一行,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14]。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入。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15],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到炬火前导,始委身一窍[16],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17]。其上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霞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18]。巨乃乳皆下垂,崛?甗锜[19],玲珑晶莹,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20],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盐廪者[21]。稍东,地欹下而湿[22],迹之则益湿,且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沬[23],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24],下上凡百余级。忽呀然中辟[25],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自然,丹雘晃烂刺人眼[26]。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

[27],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28]。会所赍酒脯误失道,呼水饮之,乃出。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29],或曰张果[30];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远游贻逸少书称[31]:“金堂玉室[32],仙人芝草,左元放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33]。”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34],余向所睹石床、丹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乌言仙迹哉![1]

作品注释

[1]义兴:即宜兴。宋因避太宗赵匡义讳,改名宜兴。 [2]东九:今作“东氿(guǐ)”,湖名,在宜兴东。(“氿”应读jiǔ) [3]九里袤:即东氿湖和西氿湖。[4]缥(piǎo)碧:青绿色。缥,淡青色。 [5]黄云:喻田野里秋热的稻谷。储野:储存在田野里。 [6]湖[氵父](fù):镇名,在宜兴南。[7]蓬户:这里指船棚。[8]质明:天刚亮的时候。[9]敬美:王世懋,字敬美,嘉靖进士,累官太常少卿。善诗文,名亚其兄。 [10]燕:今河北省。 [11]歙(shè):歙县,在今安徽省。

[12]兜子:只有坐位而没有轿厢的软轿。 [13]笋舆:竹轿。 [14]覆墩:翻倒的土堆。[15]横关:指前洞通往后洞的过道。 [16]委身:屈身。 [17]相辅:相助。 [18]发炬:这里谓举起火把。 [19]崛?(lěi):有高有低的钟乳石。甗锜(yǎn qí):谓钟乳石高低屈曲,上大下小如甗。甗为古代炊器,分两层,可上蒸下煮。 [20]渔阳媚玉:渔阳郡的美玉。渔阳郡在今北京市东。 [21]盐廪:盐仓。 [22]欹(qī):倾斜。 [23]沬(mèi):通“昧”,微暗。 [24]扶服:同“匍匐”,伏地爬行。 [25]呀(xiā)然:大而开阔的样子。辟:开。 [26]丹雘(huò):油漆用的红色颜料。这里指像丹雘一样的红色。晃烂:明亮耀眼。 [27]僧胡:即胡僧。 [28]既:尽。[29]张道陵:原名张陵,曾任江州令。后弃官修道,创立道教,世称张天师。 [30]张果:即张果老,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31]许远游:指东晋名士许询,字玄度,高阳人。因好游山水,故称为许远游。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32]金堂玉室:指神仙居处。

[33]左元放:东汉末方士左慈,字元放,卢江人。 [34]王子:作者自称。[1]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二。张公洞,在江苏宜兴南张公山,相传为道教天师张道陵的洞宅。文章记述了游历张公洞的整个过程,并对这一钟乳洞作了生动传神的描写,读后令人神往。同时也指出这并非是张公的洞宅,所谓石床、丹灶、盐廪,不过是钟乳石的“仿佛貌之”而已。

且张道陵事在蜀,从而揭开了张公洞神秘的面纱。文章匠心独运,构思巧妙,描写生动自然,是王世贞的一篇著名游记。[1]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yǎn)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出为山东副使。其父王忬被严嵩构陷下狱,处死。隆庆初,伏阙讼父冤。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相倡和,继承“前七子”复古理论,被称“后七子”。李攀龙死后,他主持文坛二十年,“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明史.王世贞传》)。《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博综典籍,诸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三百零七卷,《弇山堂别集》一百卷,以及《艺苑卮言》、《嘉靖以来首辅录》、《觚不觚录》、《读书后》等著作。[1]

作品翻译春寒,陈与义

从宜兴向东泛舟而行,在湖停泊。湖[氵父]是去张公洞首先要经过的地方。半夜过后,忽然下起了大雨,雨点滴滴答答从船蓬窗口飘入。我起身在船仓内徘徊了很久。天亮的时候雨才停下来。跟我同行的有我的弟弟敬美,燕地人李生,歙县人程生,以及当地人沈生和张生。大约走了四里多路,到达了张公洞,从洞口看,它隆起的样子像翻倒的土堆。

张生从前曾经游历过张公洞,他告诉我应该从后洞进去,不要从前洞进去。不从前洞进去,是因为前洞道路很宽,一看游兴就全尽了,再也没有余味。游兴尽了再走通向后洞的过道,那里危险而狭窄的地方很多,可能中途后悔,而最终不能到达。我于是决定从后洞进去。多举些火把在前面引路,起初,我们弯腰走进洞穴,像鱼群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向下走。越朝下走,路越滑,而且在陡峭的石级上不能完全站稳双脚。后脚要等前脚挪开后才能迈出,道路狭窄的地方,就用肩膀助力,(帮助脚踩到下一级)。洞穴的上面狭窄,所以朝下走时,肩膀也不能完全用力。像这样走了一百多级,渐渐看到前面行走的人,像烟雾中的鸟儿;又听到他们像在瓮中说话的声音。我们举起火把,

篇二:《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题精选:考点8 诗歌鉴赏(创新版))》

考点8 诗歌鉴赏

1、(2010大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解析】赏析“怯”字的好处,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春寒未了怯园公”正常语序应为“春寒未了园公怯”,由此可知,园公“怯”在春寒。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之“怯”还有对国家的忧虑担心之意。

【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春寒,陈与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第一问,可以抓住三四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不惜、独立、津津等,分析得出海棠傲然独立的特点。四句中“细雨”一词比喻朝廷处在风雨乱世中,海棠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在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仍然高傲挺立,不畏艰难的性格。

【答案】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2、(2010洛阳统考)阅读下面李贺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 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①,

若个②书生万户侯?

马 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①凌烟阁:皇宫内一小楼,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②若个:哪个。③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南园》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易于理解。题目提示我们,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借《南园》一诗鲜明的主题来理解《马诗》。

【答案】主题都是表达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也有怀才不遇之苦。《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马诗》借骏马带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请加以鉴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表达方式的理解分析能力。《南园》一诗,语言直白,读后便可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是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而《马诗》则借骏马带上金络脑来间接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属于间接抒情或托物言志。

【答案】《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3、(2010南昌联考)阅读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的特点就是凝练,因此一个“异”字概括了塞下秋景的特点。解答此题可以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特点来理解塞下秋景的特点。 “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说明天气的寒冷,塞下的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说明此地声音的烦杂。

【答案】天冷、声杂、城孤。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塞下荒凉无人,又远离家乡。“羌管悠悠”,哀怨郁结。征夫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只能饮浊酒浇愁,吹羌管诉怨。解答此题,我们只要抓住“浊酒一杯家万里”“ 将军白发征夫泪”等体现诗词主题的句子深入理解就行。

【答案】思念家乡可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复杂之情。

4、(2010成都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春寒,陈与义

注:①欢,指代酒。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①

(1)杜诗“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春寒,陈与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具体诗句、以及所营造的意境来想象概括。“客袖侵霜与烛盘”,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彰显作者孤寒心境,再加上“侵”更增流徙之苦,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答案】勾勒了一个作客他乡、孤苦抑郁在烛光下袖着冷霜,自斟自饮的诗人形象。

(2)苏轼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杜牧诗的诗意,但感慨更加深沉。请作比较分析

【解析】此题是一个比较分析题目。苏轼化用了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的诗句,虽是化用,但因处境、心境的不同,而感慨不同。杜诗是在作客他乡孤苦抑郁时表达的个人感慨。而苏诗则是在柳絮纷飞的衬托下,有梨花淡白即谢的情景抒发自己对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概。因此说苏诗所表达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二者所发感慨的内容有何不同。

【答案】杜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谁此凭栏干”是说明年砌下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诗人颠沛流离的困苦,已凝聚在其中了。苏轼却由看见柳絮飘飞的环境里盛开的梨花即将凋谢想到人生还能有几个清明来赏花?感慨春光易老、人生短促,充满了人生如斯的惆怅。这种感慨较之杜诗更为深沉。

5、(2010芜湖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阁 怨

[明]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1)诗的一、二两句表达了闺中少妇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和概括。细细揣摩一、二句,在燕山和江南二月天气的对比中,感受到少妇对身处燕山的丈夫的挂念。

【答案】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二句燕山雪飞表现了少妇对身在边塞的丈夫的思念;一、二两句用江南和燕山天气(气候)对比,表现少妇对丈夫的牵挂。

(2)诗的三、四两句是如何表现闺中少妇的“怨”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解析】本题考查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仔细揣摩,三、四句写了少妇对丈夫不归的原因的猜想,把对丈夫不归的埋怨归结为“子规啼不到”,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深挂念。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三、四诗句的具体含义和子规这一特殊意象的运用。

【答案】借用了 “子规”这一形象,“子规”谐音“子归”,不说丈夫不回来,却怨子规鸟没有飞到燕山,丈夫听不到啼叫,所以没有想到已经到了应该回来的时候了。

6、(2010苏锡常镇四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唐诗的颔联为“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回答描写的景象,实际就是要求将诗歌本身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具体解答时,要注意诗句中所用意象以及其动作、情态等。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认真揣摩“盘”“残”“ 投孤屿”“ 过别枝”等词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得出诗人清高而又无奈的感慨。

【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分析鉴赏能力。具体分析时,要从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

方面入手,全面理解尾联的作用。

【答案】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

7、(2010重庆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此题需要在全面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诗中所描写的生活的内容、状态、特点。第一句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和溪居的庆幸。既引出隐居生活又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下面的三联便是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绘。

【答案】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 “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层鉴赏。从诗歌首联“幸”字可以看出,作者隐居时非常高兴的,但是下文中“偶似”一词却告诉我们诗人并非真有隐居之心,然后结合“闲依”“ 不逢人”等关键地方进一步分析便可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怨”。

【答案】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8、(2010青岛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篇三:《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寒假作业

语文

一、古诗文背诵积累:

1、 背诵下学期每周一诗,并初步默写,下学期开学摸底抽测。

2、 《初中课外文言文》(自备),每天读1-2篇,逐字逐句读懂,开学在班级讲故事比赛。

二、阅读写作:

1、名著必读:必读《聊斋志异》,也可选择翻译本。写读书笔记:内容的概括,或对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主题、语言特色的点评。

2、散文选读:购买或借阅本学期学过的作家(王蒙、梁衡、秦文君、叶圣陶等)散文作品;也可借阅其他著名散文作家作品(林清玄、龙应台、余秋雨、贾平凹)等。认真阅读,并向其他同学推荐你最喜欢的作品,从作家生平经历、创作风格、语言品析等方面写清推荐理由,字数300字以上,写在专门的作文本上。

3、 《希腊神话》、《中国古代神话》(二选一)。开学在班级进行讲故事比赛。

4、 选择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以《春节纪实》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记下春节期间家庭生活、走亲访友、

社会观察的思考,注意真情实感,写作文本上。

5、 修改本学期满意的作文。

数学

1、完成《寒假生活》。

2、自己复习七年级(上)数学书的概念、性质、总结的规律等,并要求理解后熟背。

3、完成2张数学试卷。开学后第一周的晚托班时间进行同等内容、同等难度的年级统一摸底测试,并纳入新学期的平时成绩。

4、预习七年级(下)数学书的内容,特别是概念、性质等。

英语

1、认真完成« 寒假生活»上的英语作业.

2、完成中学生英文报上的练习。(寒假版)

发一份E-mail给你的同学或朋友(内容:谈谈你在假期中的所见所闻,不少于80字)。 开3、学前打印好交老师。

4、预习7年级第二学期Unit 1和 Unit 2.

5、关心国内外新闻,适当收听收看一些英语节目。

注:开学第一周进行各学科摸底考试考试内容以各科寒假作业为主。希望同学们在休息娱乐之余,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祝各位同学假期愉快!

附:下学期语文每周一诗:

1、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2、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3、偶题三首【其一】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4、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春晚二首(选一)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6、浪淘沙(其八)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7、至节即事 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绣幕家家浑不卷, 呼卢笑语自从容。

8、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0、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1、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2、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13、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5、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6、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篇四:《春寒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春寒>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全诗如下: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释]
1、巴陵:湖南岳阳的别名。春寒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2、怯:怕,这里让人感到畏惧的意思。
3、园公:作者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4、胭脂:形容海棠花色。杜甫<曲江对酒>:“林花着雨胭脂湿。”宋祁<锦缠道>词:“海棠经雨胭脂透。”
[译文]
早春二月,大地上已经是新花嫩叶装点着春光了。这时候,人们所希望的是风和日丽,蜂蝶纷纷,把春光点缀得更加浓郁。春寒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可是事情常常不如人意, 如果寒潮夹着风雨侵袭来了,就会发生“倒春寒”,这些花儿叶儿就要遭受摧残。
[鉴赏]
“二月巴陵”,指明了地点和时间。“日日风”,可见春寒的持续。说“风”也包括了“雨”,为了文字上使用的方便,是倒装句法,就是“使园公担惊害怕”的意思。下面,笔锋一转,写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情景来了,不料在这非常恶劣的天气中,海棠花居然冒寒在风雨中开放,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足见天地之间的生机是扼杀不了的。海棠, 在唐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花。因为它非常娇嫩,有人用它来形容女性的娇柔,所以诗人对鲜红的花朵是用“胭脂色”来形容。这样的花枝,受得了寒凤冷雨的侵凌吗?不能不令人担心。可是,在雨昏云暗的景色中,却看到海棠花挺身独立,虽然寂寞,但也昂扬,自己的“胭脂色”会被冲刷掉, 也毫不可惜。这两句诗中所流露的心情,是惊讶和喜悦!
草木是没有情感的。它的开花,并不受任何思想的支配,只能由诗人赋与它感情,认为此时此地冒寒开放,表现了一种刚健挺拨,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于是,在“蒙蒙细雨中”“独立”无知的草木也人格化了!这两句把海棠刻画得生气勃勃,正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靖康之难”,对宋朝统治下的汉族人民,当时的确是遭到了天崩地塌的大变动。陈与义在流离奔走之中,有着凄凉慷慨的情怀。他的某些诗篇热情歌颂了民族反侵略战争。这首诗虽然是写的雨中的自然景色,也同样反映了时代的战斗气息。

篇五:《春雨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春雨>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
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春雨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鉴赏]
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春寒,陈与义》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春寒 陈与义赏析 春寒 陈与义 注释
  • 1、春寒梅尧臣(2015-12-23)
  • 2、春寒梅尧臣翻译(2016-01-02)
  • 3、春寒 梅尧臣(2016-02-06)
  • 4、春寒 陈与义(2016-02-06)
  • 5、春寒翻译(2016-02-25)
  • 6、春寒。 梅尧臣(2016-02-29)
  • 7、春寒陈与义(2016-03-13)
  • 8、梅尧臣:春寒(2016-03-13)
  • 9、春寒,陈与义翻译(2016-03-13)
  • 10、晚红吹尽春寒(2016-03-27)
  • 11、虞美人陈与义,张帆(2016-01-29)
  • 12、虞美人 陈与义 张帆(2016-01-29)
  • 13、观雨 陈与义(2016-02-06)
  • 14、虞美人陈与义张帆欲去(2016-02-06)
  • 15、草的注释(2016-01-30)
  • 16、西施罗隐翻译(2016-03-02)
  • 17、十五夜观灯赏析(2016-03-12)
  • 18、《碛中作》的诗意(2016-10-02)
  • 19、登高的翻译及阅读答案(2016-10-13)
  • 20、三字经全文带拼音解释_最新三字经全文带拼音(2019-01-15)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春寒,陈与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春寒,陈与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898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