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2016-05-07 15:05: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共5篇)2013年广西南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参考答案2013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思想品德和历史本试卷为开卷考试,分思想品德和历史两部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3年广西南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第一篇

2013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思想品德和历史

本试卷为开卷考试,分思想品德和历史两部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思想品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小李放学时被违章行驶的电动车刮倒,造成左脚脚踝骨折,花去医疗费2180元。在向电动车主索赔未果的情况下,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诉讼属于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公诉

2.据报道,《中国好声音》源自荷兰的《The Voice》。浙江卫视在引进、继承国外节目形态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了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节目。该节目播出后,牢牢占据着地方综艺节目的头把交椅。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外来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 B.我们要抛弃本民族文化,学习外来文化 C.我们要全盘吸收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D.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铭偷拿他人财物的信息并在同学中散布。小峰侵犯了小铭的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4.漫画《倒卖》启示我们,作为公民应该 ①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②自觉制定相关法律,维护我们的隐私权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④远离网络,以免受到网络违法行为的伤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八年级学生小峰因生活琐事与小铭关系不和,对小铭心存不满。为此,小峰故意编造小

5.九年级学生小余因沉迷网络游戏而经常逃课,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老师和家长努力教育小余要正确对待学习,认真完成学业。老师和家长这样做是因为

①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 ②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③受教育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张爷爷临终前留下合法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一直赡养和照顾自己的女儿,对有赡养能力但从未尽赡养义务的儿子不留给任何财产。张爷爷去世后,其儿子向法院起诉要求继承遗产,被法院依法驳回。法院驳回该诉讼请求的主要依据是

A.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B.儿子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

C.儿子不在法定继承人范围 D.受遗赠人获得遗赠的遗产,受我国法律保护

7.曹先生在某商店以36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双名牌球鞋,但没想到刚穿两天鞋底就开裂了。

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这双鞋是冒牌产品。该商店的行为侵犯了曹先生的

①自主选择权 A.①② ②知情权 B.①③ ③公平交易权 C.②③ ④依法求偿权 D.②④

8.2012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人人享有养老保障。2013年我国着手研究制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这些举措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A.充分体现了维护正义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B.消除城乡差距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C.表明我国通过正义的制度保障公平的实现 D.说明我国不允许劳动者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烂8艘木船。“明晨六点,大龙湖畔,不见不散!”石兰松与学生的这一约定延续了二十多年。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山里的孩子就可能辍学。这表明石兰松

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具有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热心公益,履行了自己的法定义务 ④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行为中属于负责任的是 A.晓玲每次值日都要同桌提醒,才想起要去倒垃圾 B.为了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小云迟到时谎报了别班同学的姓名 C.英子和同学约好周末一起去买书,却因睡懒觉迟到一个小时 D.军军骑车时不小心撞坏停在路边的汽车,在苦等车主无果后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活动包括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间三方面内容。回答11~12题。

11.“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 ②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③有利于树立广西对外开放新形象 ④是加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为落实“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要求,武鸣县双桥镇合美村的农民将木薯秆和番

茄秆回田,变废为“肥”,还在田头建设垃圾池,进行“垃圾分类”。合美村的这一做法

①属于发展循环经济 ③能全面解决我市环境污染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②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④落实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②④ D.③④ 9.石兰松是上林县的一名乡村教师,他自掏腰包建造木船,义务护送学生上学,至今已撑

13.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地震,全国人民及时伸出援手,救援、捐款、捐物等;{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灾区居民也坚强地投入自救,自强不息,守望相助。这体现的精神是

①中华民族的魂 ②以团结统一、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④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漫画《筑梦》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

①落实平均分配政策

②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强国之路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3年3月5日~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决定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这表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任免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6.近来,网友们的密集爆料成功掀翻了一批“蛀虫”:广州的“房叔”、陕西的“表哥”

等,网络反腐效力初显。这说明

A.网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B.网络是反腐的唯一渠道

C.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 D.网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7.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D.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8.2013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下

列选项中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性质相同的是

A.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B.新疆巴楚县“4•23”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告破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C.中央文明办主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活动

D.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

19.(6分)据《中国食品安全报》报道,海口市一火锅店老板姚某在销售的牛百叶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福尔马林。2013年2月,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姚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姚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1分)为什么?(5分)

20.(8分)材料一:2013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确定今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会议指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材料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目前近2亿农民工由于没解决城市户口,无法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有研究表明,户口簿上有67项城乡居民不同等待遇。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哪三者的关系?(2分)

(2)我国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1.(10分)材料一: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与车辆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南宁市正在加快地铁建设,安静、快捷、舒适的地铁时代正快速地向我们驶来。

材料二:目前,我市地铁建设全面施工,导致施工路段通行缓慢或交通拥堵。有部分交通参与者因此通过违规抢道、随意变更车道、闯红灯等方式给自己“提速”,使道路的通行能力更加下降,并容易带动身旁的交通参与者效仿,使交通出行“雪上加霜”。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道路与车辆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个观点?(2分)

(2)请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评析材料二中交通参与者的行为。(6分)

(3)你打算怎样为南宁市创建有序的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分)

2013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4分)

非选择题评分说明:评分时采点和采意相结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9.姚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1分)

因为姚某在销售的牛百叶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福尔马林,(1分)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2分)已触犯了我国的刑法,(1分)应受到刑罚的处罚。(1分)

20.(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2分)

(2)①有利于消除城乡待遇差别,实现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农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出任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1.(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分)

(2)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或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1分)

②材料二中部分交通参与者违规抢道、随意变更车道、闯红灯的行为,是违法行为,(1分)既没有正确行使权利,也没有依法履行义务。(2分)这种行为既扰乱了交通秩序,又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2分)

(3)评分说明:从自己遵守交通法规、宣传交通法规、劝告他人遵守交通法规等角度回答均可。(2分)例:①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法规。

②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有序安全出行。

③发现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积极劝告阻止。

《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第二篇

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10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隆重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全国社会保障战线的同志们以他们为榜样,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出新贡献。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我们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新医改中大幅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基金省级统筹和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并有效实现保值增值;连续8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老工伤待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实惠,使我们距离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越来越近。

实现“老有所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部署,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从2009年算起,到今年7月1日,我们仅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原来预期的10年左右时间大大提前。这填补了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险长期以来的制度空白,人人享有养老保险成为现实。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我们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按时足额支付基础养老金。3年来各级财政共拨付两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1700亿元。目前全国有1.24亿城乡居民领

取基础养老金。{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地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经办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我们高兴地看到,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推进顺利、进展迅速、成绩显著,超出预期。这说明,中央建立这两项制度的重大决策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3年来,在推进两项制度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从国情出发,确定了“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指导方针。这既考虑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实需要,也考虑了各级财政和城乡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践证明,这个指导方针是两项保险制度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我们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保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保,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对居民参保缴费实施补贴,鼓励多缴费、长缴费。政府的强力引导,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大大加快了两项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步伐。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2009年下半年在全国部分县市启动新农保试点,2010年扩大试点面,2011年开展第3批试点,并部署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通过积极稳妥的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今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两项保险制度,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把数亿城乡居民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也必须认识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偏低,保障基本生活的功能有限;政策体系和参保缴费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中青年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并行,制度之间衔接不畅;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总体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参保人员缴费、查询、领取养老金等方面的需要;基金管理层次比较低,监管难度大,保值增值风险大。对这些问题,要加紧研究解决。我们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过去几年,我们主要是致力于制度建设,努力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空白。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提高保障水平。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和个人负担并重。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要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真正认识到个人获得养老保险的基本前提是参保并承担缴费义务,鼓励和支持群众早缴费、多缴费、长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以保证将来得到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同时,坚持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养老问题。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建立个人和家庭养老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在养老保障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要对制度运行状况及时总结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调整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参保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多缴多补、长缴多得,调动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加基金积累。研究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整合问题,消除中青年群体的参保疑虑,吸引他们主动踊跃参保。坚

持城乡统筹,选择合适的时机,研究出台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

要增强经办服务能力。要适应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特点,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切实做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整合现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措施,增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各级财政要适当加大基层经办能力建设投入,支持基层充实经办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社会保险信息化水平,健全信息网络,大力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

要加强基金监督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是城乡居民的“保命钱”,必须确保安全。要依法加强对基金的监督管理,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得滥用、挪用基金。探索实行基金监管和运营的省级管理制度,成立新的机构或委托现有机构进行基金投资运营,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同志们,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第三篇

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隆重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全国社会保障战线的同志们以他们为榜样,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出新贡献。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我们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新医改中大幅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基金省级统筹和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并有效实现保值增值;连续8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老工伤待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实惠,使我们距离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越来越近。

实现“老有所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部署,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从2009年算起,到今年7月1日,我们仅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原来预期的10年左右时间大大提前。这填补了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险长期以来的制度空白,人人享有养老保险成为现实。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我们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按时足额支付基础养老金。3年来各级财政共拨付两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1700亿元。目前全国有1.24亿城乡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

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地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经办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我们高兴地看到,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推进顺利、进展迅速、成绩显著,超出预期。这说明,中央建立这两项制度的重大决策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3年来,在推进两项制度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从国情出发,确定了“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指导方针。这既考虑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实需要,也考虑了各级财政和城乡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践证明,这个指导方针是两项保险制度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我们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保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保,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对居民参保缴费实施补贴,鼓励多缴费、长缴费。政府的强力引导,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大大加快了两项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步伐。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2009年下半年在全国部分县市启动新农保试点,2010年扩大试点面,2011年开展第3批试点,并部署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通过积极稳妥的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今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两项保险制度,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把数亿城乡居民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也必须认识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偏低,保障基本生活的功能有限;政策体系和参保缴费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中青年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并行,制度之间衔接不畅;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总体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参保人员缴费、查询、领取养老金等方面的需要;基金管理层次比较低,监管难度大,保值增值风险大。对这些问题,要加紧研究解决。我们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过去几年,我们主要是致力于制度建设,努力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空白。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提高保障水平。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和个人负担并重。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要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真正认识到个人获得养老保险的基本前提是参保并承担缴费义务,鼓励和支持群众早缴费、多缴费、长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以保证将来得到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

同时,坚持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养老问题。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建立个人和家庭养老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在养老保障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要对制度运行状况及时总结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调整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参保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多缴多补、长缴多得,调动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加基金积累。研究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整合问题,消除中青年群体的参保疑虑,吸引他们主动踊跃参保。坚持城乡统筹,选择合适的时机,研究出台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

要增强经办服务能力。要适应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特点,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切实做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整合现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措施,增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各级财政要适当加大基层经办能力建设投入,支持基层充实经办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社会保险信息化水平,健全信息网络,大力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

要加强基金监督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是城乡居民的“保命钱”,必须确保安全。要依法加强对基金的监督管理,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得滥用、挪用基金。探索实行基金监管和运营的省级管理制度,成立新的机构或委托现有机构进行基金投资运营,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同志们,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总结几大成就{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业务工作培训班讲话

关键词: 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业务工

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业务工作培训班讲话

同志们:

为了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经区政府领导同意,今天在这里举办第二期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培训班。刚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保处印科长为大家作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的业务辅导讲座。

下面我想通过近几个月来的工作和对此项工作的充分调研,就当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1、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保障被征地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2、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满足被征地农民现实保障需求,化解征地矛盾,解决被征地农民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举措

3、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加快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4、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为被征地农民建立起长期可靠的生活保障机制。一方面,中老年农民能按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到养老年龄时,可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中青年农民,不但能享受一定时间的生活补助费,还从政策上明确可享受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如免费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税费减免等。

二、精心组织,以点促面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1、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由于被征地农民基

本生活保障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这项工作,我们要把政策送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要充分利用张贴政策宣传单、发放知识问答、竖标语牌等各种形式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做宣传发动、政策解释工作。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参保,通过带头示范作用,现身说教,增强做好这项工作凝聚力,为工作的全面推开营造良好的氛围。

2、是要规范政策实施程序。这一制度涉及面广,涉及对象多,关系到被征地人员的切身利益,马虎不得。要依法规范操作程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做到“三个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即核定到各村、组、户的参保人数必须公开;核定到具体参保人的名单必须公开。在此基础上,要报经当地乡镇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区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3、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参保对象的思想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对政策不了解的情况下,部分被征地人员参保的积极性不高。错误地认为政府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不优惠,甚至怀疑能否兑现;认为一次性缴费标准高,而时间跨度长远,不如拿现金(主要是第二年龄段)等等,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和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群众的思想疑虑,教育他们正确地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三、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的几点说明

1、在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第四篇

[篇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一颁发,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这一政策最大的亮点就是农民的投入少了,养老保险的待遇却提高了,社保更显得人性化,也符合了当代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情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是值得支持的。

2013年出台了新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给了很多农民生活下去的信心,尤其是老农民。这个政策无疑给了老农保一个定心丸。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近些年来,城乡化程度很高,很多农村的中年人、年轻人都进城务工,剩下农村的老弱病残,以及留守儿童。没有耕种能力的老农民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要照顾子女留下来的小孙女、小孙子,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生活开支增大的负担,而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的具体机制,变成完全依靠个人积累和基金自身的增值来实现保障和收支平衡。

面对增值来渠道不畅通的现实,以理论上较高的支付系数和实际中缺乏政府投入的事实,基金明显孕育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未来20年我国城市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在这个进程中,农村养老将呈现出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养老将居民主体地位,社会养老保险将得到新的强化,从而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屏障。我们要从现有体制本身去寻找问题根源,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设想:

按照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通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建立以储蓄积累与享受待遇调整机制为核心的“低水平、广覆盖、可接轨”的农村养老保险新模式。

制定定位,加强领导。新的制度应该定位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不是对现有农保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新农保出台后,应该明确暂停受理老农保业务,通过制度衔接,逐步消化老农保,以利于新农保推进。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应承担起责任,把农民养老作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把农民养老作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省政府可以把此作为考核下级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标之一。

[篇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老年人因老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部分人也是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庞大弱势群体。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都高于城镇。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的比例为4、7﹕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左右。因此,必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发展情况及现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在1986年开始探索、1991年进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起来的。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农村(含乡镇企业)的养老保险改革由民政部负责。1992年,民政部在总结探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1998年,这项职能划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历了探索试点、稳步推进、整顿规范、创新发展几个阶段。

初期探索阶段。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群众和地方政府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热情,一些社会保障专家和官员对苏南地区自发的社区型的农民养老保险进行了调研总结,并且提出相关的保障方案。这些基层意见在国家“七五”计划中首先得到了肯定:“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据此,民政部从1986年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以民政部为主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和试点的指示,民政部在江苏省沙洲县(现张家港市)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社会保障雏形”,其中包括发展社区型的养老保险制度。会后,在上海郊区、苏南地区等一些富裕的乡镇进行试点。

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在农村社会保险的试点过程中,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地方政府引导发动这种中央地方互动的工作体系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政策主导能力在制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含乡镇企业)的养老保险改革,分别由人事部、民政部负责,具体办法另行规定。”同年,民政部开始选择20个有条件的县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民政部成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于1991年5月选择山东烟台市的牟平、龙口、招远县(市)和威海市的荣成、乳山县(市)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为了搞好试点,民政部召开部分省(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座谈会,总结初期探索的经验教训,讨论研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思路和框架。

稳步发展阶段。1995年10月,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为标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一个规范发展的轨道。该意见强调:“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深远意义。”该意见要求:“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通过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增值,任何部门都不得挪用或用于直接投资。”同时提出:“要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政策研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金增值运营机制和基金管理监督体系。”该意见是国务院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下发的专门文件,不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而且为今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探索创新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有条件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把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了突出位置。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及2004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的通知>等文件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工作做了重要部署。

目前,建立新型农保制度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开展工作的地区和参保人数呈现出回升势头。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5441、94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2亿元,301、79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试点工作较好的地区,农民群众积极参保,部分参保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最早开展试点的山东省烟台市,目前已有190万农民参保,参保率达到当地农村劳动人口的90%,逐年缴费成为参保农民的自觉行动,积累保险基金17亿元,有20万农民领取养老金。

二是全国基金积累总额持续增长,人均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从2000年到现在,全国农保基金积累总额增长幅度年均超过两位数。在2005年的基金总额中,责任金295、5亿元,约占基金总额的95%,调剂金14、7亿元,占基金总额的5%,基金总量大于责任金总量,有较强的偿付能力。2005年全国人均账户积累额已经达到570元,比上年人均增加40元。全国人均年领取养老金707元,每月的保障水平达到59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

三是基金投资结构趋于合理,运营方式逐步规范,资产质量逐步提高。2005年全国农保基金的投资结构中,银行存款为127亿元,占基金总额的41%;购买国债为50、67亿元,占基金总额的16%;交财政管理92、58亿元,占基金总额的30%。银行存款、购买国债、交财政管理三项共占基金总额的87%。其他投资为40、15亿元,占基金总额的13%。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现在分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三个部分。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在民政部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创新:参保对象一般为20岁到60岁的农村劳动力;资金筹集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实行完全个人账户储备积累的保险模式,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基金以县为单位核算,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主要通过存银行和买国债增值,积累期个人账户基金分段计息;缴费期死亡或正常退保的,个人账户积累本息可以继承或退还;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不分性别),根据其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总额和平均领取分摊计算给付标准,由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养老金;保证期为十年,领取不满十年死亡的可以继续支付到十年为止或领取一次性继承保证金,十年以上的支付到死亡为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做法,符合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心理,也符合政府、集体、个人合理分担责任的原则。一是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大、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现实;二是实行个人账户模式,基金所有权清晰,解除了农民对过去“一平二调”的担心;三是完全实账管理,养老金标准按个人账户积累额确定,没有固定的替代率,政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不会让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

一些地方从当地实际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做法。

一是苏南的做法。江苏省苏州、无锡等地,利用乡镇企业发达的优势,以社区保障为依托,以社会保险为取向,切实保障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苏南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特点,一是实行大账户、小统筹,即以个人账户为主,同时建立小部分社会统筹基金;二是政府财政和集体经济对参保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提高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以适应当地的生活水平,切实保障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如常熟市2001年出台<常熟市农村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确定缴费基数、按比例缴费、实行统账结合、养老金由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构成。张家港市按全市上年农村人均收入的4%-16%比例选择缴费,用人单位和个人各负担50%,缴费基数的最高标准不超过上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00%。上海郊区农村也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东莞的做法。广东省东莞市2002年建立了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保险费由市、镇、村和个人共同负担。农民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并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做适当的指数变动。农民的缴费基数按每人每月400元核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每年递增2、5%。2001年至2005年,缴纳比例为11%,集体负担6%,个人负担5%。缴费比例个人部分每五年增加1%,2016年后保持在14%不变。个人缴费全部加集体缴费的3%记入个人账户,余下的3%全部记入统筹账户。养老金的月领取标准为150元的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余额/120、

三是北京的做法。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以个人账户为主,并建立了待遇调整机制。个人账户资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和利息等组成。市财政从2006年起,按照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落实市级财政补贴资金,并根据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补贴标准。区县财政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对本区县参保人员进行补贴。根据参保人员的年龄不同,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比例或数额的资金,作为待遇调整储备金,用于调整已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待遇水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市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确定。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级政府或部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探索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2005年底,已有400多万被征地农民被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制度,筹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400多亿元。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要求,山西省、北京市、福建省等地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参保办法,如山西省提出了“一厂两制”的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思路,即城镇户籍职工参加城保,农村户籍职工参加农保,并制定了可行的参保办法和业务规程。各地的探索和试验,对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维护其社会保险权益,并带动和促进农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险需求迫切和有关部门的认识不统一导致的两难局面

目前一方面面临农民群众和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对我们的工作形成巨大的压力,农民群众想参保缴费,但是我们目前的人员机构配置、政策供给却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又面临其他有关方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不应该搞、在什么范围搞、应该怎样搞尚未形成共识,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许多必要的配套政策无法出台,政府财政缺少投入,影响这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管理体制未理顺,工作缺乏组织保证

由于过去一段时期内农保工作处于整顿规范阶段,管理体制不顺,少数省级、多数地县级单位还未完成职能划转工作,绝大部分乡镇一级的职能机构没有落实,农保管理工作断档,直接影响队伍的稳定、档案的管理、保费的收缴、养老金的发放和基金的安全。

基金安全增值困难,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是增值渠道单一。按目前规定,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二是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目前绝大部分基金在县级管理,管理手段缺乏,易于受到当地行政干涉,难以防止基金挪用等弊端,基金管理运营效率普遍偏低。三是现行基金管理的治理结构不利于基金风险的控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缺乏统一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凸显

一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目前一些地方虽然把被征地农民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险”,但这种保险不是以其就业后的劳动关系作为参加社会保险的基础、以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础和来源的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而是以安置补偿费一次性缴费、再确定退休后的定额发放标准。这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值得推广的创举。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一些权威专家对这一创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由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如果执行其保障水平只是不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规定,保障水平显然偏低。二是提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当前,如果将400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动态投入将形成104440亿元的资金缺口,既超越了被征地农民的承受能力,也超越了政府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不低于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通过该制度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健全增长机制,就必须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而这正是目前所缺乏的。

缺乏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农民工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劳动关系不规范,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险等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所遇到的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接续困难等问题,从农民工收入偏低、流动性较大等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完善适合农民工特点与需求的简便易懂、便于操作的管理办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下一步,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加强规划,推进试点,健全财政补贴制度,规范管理制度。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以及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了相应的部署。要按照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农保工作的领导,把开展农保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在认真总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并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配套政策,以农村有缴费能力的各类从业人员,包括被征地农民、暂不具备条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村级干部、计划生育人员、小城镇农转非人员、务农农民等为主要对象,完善个人缴费、集体(或用人单位)补助、政府补贴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账户可随人转移的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建立个人账户为主、统筹调剂为辅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导部分乡镇、村组已建立的各种养老补助制度逐步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

逐步加大政府支持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农民参保的增长机制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保制度建设的转移支付机制

选择城镇化进程较快、地方财政状况较好、政府和集体经济有能力对农民参保给予一定财政支持的地方,率先建立新型农保制度,为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建立农保制度积累经验,也为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促进城乡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转换、融合提供实践经验,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协调发展。

规范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

一是改革基金管理体制。农保基金要全部进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开办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对已经进入电脑工地财政管理的基金,要真纳国家相关规定,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保值增值、定期结息。二是确保农保基金的安全增值水平。要完善托管制度,探索基金市场化安全增值的新渠道。三是建立健全基金监督体系。四是要合理确定缴费和计发标准。五是要拓展个人账户功能。

[篇四:试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我国现行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家庭+土地”为主的养老保障模式,农村老人的养老生活方式主要有多代同堂型、分居赡养型和独立生活型三种。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化和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村人口加速老龄化;大量农用土地被国家和集体强制征收用于城镇建设,耕地减少,农民难以增收,土地养老模式被打破,失地农民亟待养老保障;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家庭规模加速小型化,农村家庭人口已经实现了由多子女家庭结构向“421”家庭结构的转变,目前逐渐出现“621”乃至“821”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使得子女养老的比例在下降,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冲击。这些给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进行试点的,主要依据民政部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业务性文件,基本运作方式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为农民设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保险费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给予适当的补贴,个人缴费和集体补贴全部记在个人名下;以县级为基本核算单位,逐步分级负责保险基金的运营和保值增值;参加保险者达到规定的领取年龄时,根据其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总数确定领取标准。由社会保险机构定期计发养老金。但是,“老农保”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大部分地区的集体经济处于非常薄弱状态,各地集体补助标准千差万别,甚至很多地方根本得不到落实,没有体现出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互助性以及公平性原则;税务系统并没有相关的减免政策规定可以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均没有给予应有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投保金额基本上都集中在低档次的投保水平上,所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很难实现;缺乏有效的基金监督机制,以致造成过多的干预和违反政策,强行拆借、挪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基金已被挪用多年,至今难以收回。这样,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人口大国,并且80%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民问题的解决便成了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而农民问题中养老保险又是重中之重。鉴于旧农保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停滞和落后,所以亟需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
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第五篇

[篇一: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实行社会救济,对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扶持,对经济还很落后的一部分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它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并给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援。"5。论述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产生的差别,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而绝不是那种极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于贫穷的两极分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反对平均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个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奋劳动和诚实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分配的性质和结构。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这也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具体而言,就是:1。在收入分配方式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2。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4。"对于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5。当前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要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6。从分配量上来看,要保证两个不超过,一个就是"保证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另一个就是"职工平均工资奖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生产和分配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突破主要就是提出了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它分配方式存在和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雏形,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多种分配方式更进一步具体化。

(四)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也就要求进一步回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执行什么样的分配政策。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体制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收入分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可见,其它分配方式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是并存的,而且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2。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首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4。在继续执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前提下,"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5。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国有企业在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劳动就业供求变化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6。行政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工资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并参照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和调整,形成正常的晋级和工资增长机制。"7。"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有条件的可以实行企业工资制度。"8。提出要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个人收入的货币化和规范化。9。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和把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分配政策上主要有三大突破:一是突破了十三大提出的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第一次提出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其它分配方式在整个分配方式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在公平和效率这个二难选择上,突破了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一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是第一次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问题。

(五)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生产要素要不要参与分配,这个问题在十三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来了,但未能取得突破。在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和调节过高收入。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比较详细和完善的分配政策:1。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共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5。"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并适应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国有企业的分配问题上有了的突破,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突破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普通工人一样只获得工资,收入与贡献不挂钩导致的收入偏低问题,也是贯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策的具体体现。

(六)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继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继续坚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途径就是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4、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6、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分配问题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七)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针对我国分配领域中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要点:一是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前提下,第一次提出了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二是提出了要提高"两个比重",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四是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政策的变迁,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演变轨迹,这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以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董事会、经理层等经营管理阶层可以根据各自的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这一路径体现出明显的从计划经济分配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分配体制的特征,体现出更加关注民生的特征。

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效

30年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居民收入来源看,非劳动收入量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收入来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居民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单一劳动报酬制,非劳动报酬几乎为零。唯一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就是银行利息,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10、6亿元,人均为22元,人均利息收入不足1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非劳动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1990年,非劳动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达到344元,占当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78%,到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的非劳动收入已经达到3733、1元,占当年可支配收入的27、08%。我国农村居民的非劳动收入1990年为2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2007年农民的非劳动收入达到了385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30%。从发展趋势来看,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二)从分配方式来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已经形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分配方式,只有劳动一个生产要素可以获得收入,即使劳动也并不是按贡献分配的,而是按照平均主义方式进行分配。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多种所有制格局的形成,在分配制度上形成了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方式之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分配方式,如按资本、技术、管理等分配,初步形成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

(三)从分配过程来看,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劳动者收入与其贡献的正相关性越来越强。对农民来说,一是推行了土地家庭承包制,实行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方法。随后我国又免除了"农业三税",从事农业的农民不需要为国家缴税,相应地也就取消了以前和税收连带征收的各种费用,农民的劳动与收入直接挂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劳多得。二是一部分农民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到城市,获得了更多的工薪收入,他们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每个人的实际贡献形成的。三是一部分农民兴办了企业,获得更多的农业以外的经营收入,还有不少农民成为企业家,获得了更多的非劳动收入。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一是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都进行了深刻的制度变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深化了国有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改革,经营管理者和职工收入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复存在,职工收入与每个人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挂钩。二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职工的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工资与职务级别等与其贡献、职责等相联系。三是一部分城市劳动力从事个体、私营企业活动,其收入状况直接与企业效益相联系。总之,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与其贡献相关性愈来愈强,直接刺激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四)从分配结果来看,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综合国力增强。从生产力发展来说,我国从一个短缺经济国家转变为物质和服务产品极大丰富的国家,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底,我国钢材、水泥、煤炭、化肥、棉布、谷物、肉类、籽棉、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从人民的生活水平来看,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786元,是1978年的40、1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是1978年的30、9倍。正是由于收入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如衣食住用行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从综合国力来看,也有了极大增强。2007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达到24、95万亿元,是1978年的68、46倍。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在188个国家中位居175位,提高到2006年在20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129位。

三、当前我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在充分肯定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分配领域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收入差距过大。30年来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及内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及部分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目前已经进入过大区间,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有可能产生两极分化。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规律自身作用和影响、二元经济结构及政策、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灰色收入及非法收入的存在等。

(二)分配秩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分配缺乏依据。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处于一个转轨的过程中,旧的分配体制被打破,而新的分配体制还未建立起来,结果导致收入分配缺乏依据,既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因为按劳分配的社会条件、技术条件等还未达到,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条件也不完全具备。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是具有充分、公平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只有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才能形成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市场只能产生扭曲的价格。目前我国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一般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处于不对等的谈判地位上,导致普通劳动力价格过低;企业家市场还未形成,定价机制不合理;土地市场不规范,内部交易仍然存在,导致土地价格不合理;资本市场残缺不全,资本利息率实质上处于双轨制,一方面国有银行基本实行的是同一利率,另一方面,地下融资规模庞大,利率差别极大。总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前提不完全具备,结果导致我国目前的分配依据缺乏。

二是政府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一方面,从全国来看,不同地区同一级别的公务员收入差别过大。从同一地区内部来看,不同部门公务员收入差距也非常大。另一方面,工资外收入不规范。最近公务员工资实行改革以后,总体上看,公务员的收入规范化程度提高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区奖金津贴名目繁多如季度奖、年终奖、业绩奖以及各种过节费仍然保留,有的地区实行了车改,有的地区没有实行;有的地区以经济适用房的形式解决公务员的住房,有的地区以货币形式给予补贴,差别很大。

三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我国事业单位千差万别,收入分配状况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财政全额拨款,有的是差额拨款,有的是自收自支。问题不在于这些,而在于有些单位既享受全额拨款,又利用自身条件搞创收,为职工滥发奖金福利;一手拿政府补贴,一手得市场好处,其结果不同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大相径庭。

四是国有企业内部分配秩序混乱。从全社会来看,同为国有企业,竞争性越充分,则收入越低,垄断程度越高往往收入越高,职工收入与贡献相关性小而与其所在行业是否具有竞争性相关性大,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不规范,没有约束。在同一国有企业内部,存在二元分配体制,同为国有企业的员工,付出同样的劳动,如果是合同工,则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如果是农民工或其他属于"临时工"性质,则工资低、没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只因身份不同产生了巨大收入差距。

(三)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中的公平是指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分配中的不公平就是等量贡献没有获得等量报酬,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贡献大,获得的报酬少;另一种情况是贡献小获得的报酬多。初次分配中的不公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生产要素价格机制不完善。再分配中的不公,一方面主要来自于国家机关、部分事业单位即依靠财政再分配获得收入的职工存在比较严重的平均主义,不同级别之间收入差距过小,如国家机关司jú长的工资是办事员的不到一倍。另一方面来自于转移支付中的不均等,如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政策等。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一)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不健全的市场必然扭曲生产要素的价格,导致分配不公。市场是各种价格的最好发现者,不管是政府定价还是垄断价格都会产生价格失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形成和完善企业家市场,发现企业家的市场价格;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发现土地价格;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发现资本价格;进一步打破垄断主要是行政性垄断,形成发现一些现在还处于垄断地位的重要商品的价格等。

(二)继续完善对居民收入的调控机制。一是要尽快建立个人收入的信息掌控机制,建议由税务部门尽快编制个人收入信息码,或者赋予个人身份证号以收入信息的功能,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固定的号码,所有的收入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一号码反映出来,由税务机关掌控,这是杜绝偷税漏税的基本前提。二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物价水平、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差异比较大,同样的收入在西部地区属于高收入,而在东部地区则只能属于中等水平,因此,建议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起征点。三是要强化合法收入的理念,只要属于合法收入就要保护。

(三)继续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体制。一是要建立城乡等值区域等值的社会保障体制。所谓城乡等值区域等值并不是指收入水平完全相等,而是不同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居民享受到相同的社会福利。二是要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就业是收入的保障,有效就业不足是我国城乡贫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缓解贫困,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劳动力的有效就业问题。三是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不断提高的机制。包括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由9年制义务教育逐步过渡到12年制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形成职业教育的政府、企业等多元支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篇四: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改革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

1、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当前,要把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2、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工作原则和要求是: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的方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强透明度;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改革方式和办法,务求实效;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要认真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3、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把深化企业三项制度的改革作为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备条件之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职工积极性的企业用人和分配制度。尽快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国家重点企业以及各省(市、区)确定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上走在前列,率先达到本意见的各项要求;其他各类企业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尽快达到本意见的各项要求。

二、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

1、调整企业组织机构。改革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组织体系与管理流程。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精减各类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次,控制管理幅度,使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做到责权明确、信息通畅、监控有力、运转高效。企业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职数的设定,要按照精干、高效原则,从严掌握。

2、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企业不再套用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即为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后,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岗位相应调整。

3、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管理人员是指企业内部担任各级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各职能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生产经营单位中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应由出资人管理和应由法定程序产生或更换的企业管理人员外,对所有管理人员都应实行公开竞聘、择优聘用,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企业对管理人员竞聘的岗位和条件,要根据需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提前公布,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考试或测试,公开答辩、公正评价、公示测评结果,按企业制定的竞聘办法决定聘用人员。实行领导亲属回避制度,企业财务、购销、人事等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原则上不得聘用企业领导人员的近亲属。

4、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评。企业对管理人员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根椐企业经营目标和岗位职责特点,确定量化的考核指标。难以实行定量考核的岗位,也要根据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进行严格考核。对重要岗位上的管理人员要建立定期述职报告制度,并建立考评档案。对考评结果的确定,以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考核为主,参考民主评议意见。

5、依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对年度或任期内考评成绩优秀的管理人员应予以表彰或奖励;对考评成绩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管理人员,要给予警示和处罚。任期内不称职的,可以通过企业的规定程序予以提前解聘。企业根据实际,可在健全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实行淘汰下岗制度,真正形成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

6、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对关键、特殊岗位的管理人员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建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

1、保障企业用工自主权。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面向社会、条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依法自主决定用工数量和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强制企业接受人员。

2、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企业与职工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定劳动关系。企业职工中不再有全民固定工、集体工、合同工等身份界限,所有职工的权益依法受到保护。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依法做好劳动合同变更、续订、终止、解除等各项工作,对劳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认真履行劳动合同。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企业应根据考核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择优与职工续签劳动合同。

3、优化劳动组织结构。根据企业生产经

相关热词搜索: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时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9874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