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朱熹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朱熹”的相关文章,提供与“朱熹”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_【朱熹的名言】关于朱熹名言辑录25句

01-21

名言 > :【朱熹的名言】关于朱熹名言辑录25句 【朱熹的名言】关于朱熹名言辑录25句   1、礼即理也。  2、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3、活到老,学到老  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5、朋友,以义合者。  6、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1、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2、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4、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6、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9、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0、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1、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07-20

标签: 朱熹 名言 读书 关于 关键词: 朱熹 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供大家参考!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一   1.活到老,学到老。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7.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8.礼即理也。   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1.朋友,以义合者。   1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二   1.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

朱熹《劝学》的赏析

古代劝学诗3首赏析朱熹《劝学》的赏析 第一篇 劝学诗 唐代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有志气的男儿每天坚持学习到三更半夜,凌晨五更天快亮的时候又马上起床读书。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没有勤奋读书,但是已经太晚了。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朱熹关于诵读的名言

古诗文经典诵读名句摘录朱熹关于诵读的名言 第一篇 古诗文经典诵读(名句摘录) 第一部分 (56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朱熹的名言知其

11-04

朱熹等人名言警句精选朱熹的名言知其 第一篇 名言警句精选 1、远游以广其见闻,精思以开其胸臆。——朱熹 (摘自《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赠画者张黄二先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今也须如僧家行脚,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朱熹 4、文人达士,多喜言游。游,未易言也: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肢体,不能搜剔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称性逍遥。近游不广,浅游不齐,便游不畅,群游不久;自非置身物外,弃绝百事,而孤行其意,虽游犹弗游也。 ——清·潘耒《遂初堂集》卷之七《徐霞客游记序》

朱熹劝学翻译

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朱熹朱熹劝学翻译 第一篇 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朱熹。其诗词全文如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朱熹。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鉴赏]【朱熹劝学翻译】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朱熹的名言名句朱熹劝学翻译 第二篇 1、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的名言名句。 5、三姑六婆,6、礼即理也。 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0、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1、朋友,以义合者。 1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朱熹的名言是什么

10-27

朱熹名言朱熹的名言是什么 第一篇 朱熹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活到老,学到老 ·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 为恶者,损友也。 · 朋友,以义合者。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诗劝学

06-02

标签: 劝学 朱熹 关键词: 劝学篇 孙权劝学
劝学诗朱熹(注音版)朱熹诗劝学(一) 劝 学 诗 sîng zhū xī quàn xuã shī 【宋】 朱 熹 shào nián yì lǎo xuã nán chãng, yī cùn guāng yīn bù kě qīng. 少 年 易 老 学 难 成,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wâi juã chí táng chūn cǎo mâng, jiē qián wú yâ yǐ qiū shēng. 未 觉 池 塘 春 草 梦, 阶 前 梧 叶 已 秋 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

朱熹劝学诗

《劝学诗精选》朱熹劝学诗 第一篇 劝学诗精选 1.神童诗 (宋·汪洙)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2. 神童诗(宋·汪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朱熹感想体会

感悟朱熹、感悟理学朱熹感想体会(一) 感悟朱熹的理学 摘要: 朱熹继承了北宋以来的儒学思潮,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的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朱熹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了佛学与道家、道教的方法论或理论思维。理学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突出且重要的新思想典范,它构建了道德理论,其最高人格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朱熹理学 理 格物致知 人欲 正文:学习了宋明理学,我对于朱熹的理学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与重点部分在于道德道义价值系统。 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