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2016-03-02 12:09: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共4篇)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中国传统节日 唐诗宋词欣赏《一》【原文】清 明 (唐)杜 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解说】清明节是中国人踏青扫墓、祭念先辈的日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雨中清明图:纷纷细雨中,一群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 唐诗宋词欣赏

《一》

【原文】

清 明 (唐)杜 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解说】

清明节是中国人踏青扫墓、祭念先辈的日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雨中清明图:纷纷细雨中,一群失魂落魄的扫墓人,匆匆赶路,疲惫不堪,到处打听哪里有可以避雨、歇息的酒家,一牧童用手指向,远处一片杏花盛开的地方!

【点评】

踏青扫墓,祭念先辈、亲人,是清明节的核心灵魂,正是怀着对先辈、对亲人一颗感恩的心,在外漂泊的游子才会奔走千里,回到家乡扫墓,这种不忘本、不忘根的精神才能代代相传。

《二》

【原文】

端 午 (唐)文 秀 节 分 端 午 自 谁 言, 万 古 传 闻 为 屈 原。 堪 笑 楚 江 空 渺 渺, 不 能 洗 得 直 臣 冤。

【解说】

端午节的起源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古到今都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

的。可惜楚江,虽然长年奔腾不息,却不能为正直的大臣,洗刷掉冤屈! 【点评】

一代名臣屈原,才华横溢,忧国忧民,志向高远!却不断受到黑暗政治势力的打压,报效祖国、施展才华无门,投奔楚江而亡,遗憾千古!屈原虽然死了,但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三》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解说】

中国古代重阳节,有登高望远和喝菊花酒的习俗。本诗描绘的是一幅重阳节思乡图:一个人独自在异乡作客,每逢过节,就加倍思念亲人。又到了重阳节,又到了登高地时候,遥想兄弟们在分插茱萸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今年比往年少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

【点评】

思乡之情,人皆有知。故乡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人在旅途,身不由己,要想常回故乡,谈何容易!故乡只能是我们心灵上的驿站,精神上的家园。

《四》

【原文】

水 调 歌 头 (宋)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解说】

端起酒杯,问一问青天,明月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不知此时此刻,天上的皇宫里是何年何月?我想乘着东风飞到天上去,又害怕在天上的琼台楼阁中,承受不了寂寞和寒冷。在月光下起舞,身影摇曳,天宫哪里比得上美好的人间啊!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从雕花的门窗洒进来,照在失眠的游子身上。月亮不应该对人产生怨恨,为什么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却变得特别圆呢?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又何必为离别而悲伤呢?但愿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在千里之外也能共同领略感受月亮的清辉。

【点评】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的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紧扣人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宇宙与人生的自然规律,大自然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难以保持长圆,人生又怎能苛求永远团聚、没有分离呢!最后祝福人与月亮的和谐共处。全词境界高远,构思奇特,感情真挚又极富有浪漫色彩,千年来传诵不衰。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受到环

境制约, 悲欢离合也在所难免,只要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五》

【原文】

青 玉 案 (宋)辛 弃 疾 东 风 夜 放 花 千 树,更 吹 落 , 星 如 雨。 宝 马 雕 车 香 满 路。 凤 萧 声 动,玉 壶 光 转,一 夜 鱼 龙 舞 。

蛾 儿 雪 柳 黄 金 缕,笑 语 盈 盈 暗 香 去。 众 里 寻 她 千 百 度。 蓦 然 回 首,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 处。 【解说】

这是一首描绘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景的作品。描写树上张灯结彩,布满各种花灯,好象东风吹开了万树鲜花。满天飞舞的烟花,似繁星洒落人间。十五之夜,美女如云,坐着华贵的马车,香水味道弥漫一路。笛箫悠扬,令人心醉,明月当空,时光流转,一夜劲舞。尽情狂欢之后,身着华丽的美女们,说说笑笑,体态轻盈,暗香浮动,飘然而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千百次地寻找她的身影,结果在不经意间,忽然回首一瞥,她却独自一人,在远离众人之处。

【点评】

这首词将元宵节的繁华和热闹,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展现了作者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篇二:《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 日

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中秋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篇三:《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唐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串词

甲:泱泱华夏,悠悠长河,酝酿了许多传统节日,

乙: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甲: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乙:每个节日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节日有着美好的记忆,

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 乙:这些诗词名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

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甲乙合: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甲:一年中最早的节日就是春节了,

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就描写了一幅春节期间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画面。 甲: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打灯笼、吃元宵、看花灯,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乙:请欣赏唐代诗人苏道味写的《正月十五夜》

甲:清明时节,细雨纷纷,

乙:思绪绵绵,情谊悠悠,

甲:让我们和诗人杜牧走进他的

甲乙:《清明》---

甲:清明时节,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

乙: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乙: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天上的鹊桥相见 甲:八月十五月儿明,中秋佳节人团圆,

乙:古人总爱对月抒怀,玉兔,嫦娥,感慨万千,

合:请听《中秋月》

甲:中秋过去是重阳,每年的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

乙:重阳节人们爱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表达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甲:一个个传统佳节,一首首经典诗词

乙:诗词中的节日,节日中的诗词,

齐合:祈福迎年是春节,花灯猜谜闹元宵,祭祖踏青在清明,粽子飘香话端午,七夕节上鹊桥会,明月把酒中秋到,九九重阳来登高,来登高。

2

篇四:《描写春节的诗词佳句》

1、春节快到了,人们都忙碌起来。去集市上转转,就会发现市场上的年货很多,购置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甚是拥挤。偶尔注目各色各式的花炮,便有了一种冲动,似乎快过年了应该高兴起来,然而我却很少有喜庆的感觉和释然的心情。

2、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描写春节的诗词佳句。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3、春节是我们一切感情的归宿,4、城市人叫过春节,乡下人叫过年。描写春节的诗词佳句。过年,应该指从除夕的晚上又过度到了新的第二年的年初了。过年,鞭炮声声辞旧岁,儿童欢笑迎新春!地球又绕着太阳公转了一圈,岁月提醒人们又过去了一年,生命的钟声告诉成人和老人们,你们又向坟墓走近了一步。

5、过年了,年夜饭,一道红红火火的过年大餐。海鲜类,肉类,蔬菜类,各种山珍海味挤满了团团圆圆的餐桌。平时吃惯了油腻的大鱼大肉,过年时最想吃的却是清爽可口的绿色蔬菜,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亦或是人们饮食习惯的后退?

6、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7、人生的意义是企盼,没有企盼,人生便没有意义。严冬来临,我们微笑面对,坦然处之,因为知道后面接踵而来的是春节,是春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春节会治愈我们手脚上的冻疮,春天会抚平我们面庞上的皱纹。为了换取母亲的微笑,孩子会加倍刻苦学习;为了春节脚步声的诱惑,很多时候,我们“砍头只当风吹帽”。

8、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9、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燃起鞭炮,放起礼花,辞旧迎新,释放一年的快乐。我当然也不例外,过足了放鞭炮的瘾。回忆起童年放鞭炮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0、咄咄逼人的猜忌不会再出现,春风拂过牵挂的梦湾,虽然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但却足以温暖被爱包围的心扉。腼腆的心事写满新年的首页,愿来年的心海充满诗意的生机!

11、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她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除夕是母亲渴盼的眼睛,千万里外的游子为了她归心似箭、日夜兼程。不能和母亲团圆的孩子们,也能看到母亲的眼睛、听到母亲的呼唤、扑进母亲的怀中。

12、我们其实是为了春节而活着,春节是我们的人生大典。人这一生,总得穿一次好衣服,总得吃一次美味佳肴,总得毫不心疼地挥霍一下,总得毫无顾忌的大笑一声,总得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13、是大地的绿荫给我们带来大自然的美好,是天上的群星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神奇,是飞禽走兽使我们不感到寂寞,是春节的脚步声使我们有了生活的希望,生命的支柱。

14、春节的脚步声,是走在雪地里发出的“沙沙沙”的声响,是瘦了许多的伊犁河依然顽强的流水声,是寒风吹过,是雪花飘过,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企盼。

15、其实,春节年年都是这样过的。贴春联、贴福字。有的把带根带叶的甘蔗靠在大门边,说什么希望幸福甜蜜的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也有的在院子里站立一棵树,进行了修饰之后,美其名曰“摇钱树”……糖果、水果成了抢购货。一切摊点和铺子,都在为年货而忙碌。生意再冷的店铺,这几天,都会变得生意红火。出去打工的人,都尽量在年前赶着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的团圆饭,香喷喷的;家人团坐,小酒一杯,有笑有说。

16、年是一艘大船,每每停泊在腊月的港湾,让那些快乐的、忧伤的心思挤挤挨挨、上上下下。年是风,年是雪,年是吐着热气的呼吸,年是倒贴的福字,年是热腾腾馒头上鲜艳的红点,把问候和祝福捎给每一盏不眠的灯花,把温馨和感动送进每一扇敞开的心扉……

17、一年的日子是诗集,正月就是色彩斑斓的封面。封面上画着玻璃窗上喜鹊登梅、肥猪拱门的喧闹,画着脆生生的鞭炮炸响的粗门大嗓,画着大街上高跷、旱船的豪壮和潇洒。

18、当我敲上“春节”这两个字的时候,心里似乎尘埃落定。其实,如果按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还是“进行式”而不是“过去式”。在我的家乡,只有过了正月十五,那个盛满春节各类点心的圆形团盒才会从茶几上撤下,也就预示着“年”已过完,不再走亲戚拜年。

19、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20、春节不知不觉在忙忙碌碌中到来,每到这个时刻,每个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亲戚团聚一般,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缘。

相关热词搜索: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ppt 中国传统节日
  • 1、传统文化集体诗歌朗诵稿(2015-12-24)
  • 2、弘扬民族文化的诗歌(2016-03-01)
  • 3、关于童年的诗歌词赋(2016-03-28)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传统节日的宋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759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