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案例 >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2017-07-03 10:12:1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共7篇)种植的野生人参价格好,人参皂苷含量高 [科技苑]种出22岁的人参 野生人参自然生长在原始森山老林中,有的长达百年,没有经过人工培植、没有化学肥料的成份,采集非常辛苦,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也是保存价值极高的绿色罕世珍品,价值不菲。 野生人参在多年的挖掘中,数量越...

篇一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种植的野生人参价格好,人参皂苷含量高

    [科技苑]种出22岁的人参

    野生人参自然生长在原始森山老林中,有的长达百年,没有经过人工培植、没有化学肥料的成份,采集非常辛苦,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也是保存价值极高的绿色罕世珍品,价值不菲。

       野生人参在多年的挖掘中,数量越来越少。人们通过怎样的技术手段才能生产出像野生人参一样药效高的人参呢?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和吉林人参研究所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其人参皂苷的含量,在了解野生人参自然特点的基础上,科研人员野生人参和园参参苗在成活率上的对比试验,将野生人参的种苗移到山林里面自然生长,采收后经过阳光房晾晒和整形,最终给消费者提供了药效最好的人参,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野生人参人工种植繁衍护育基地。

    野生人参价格新闻:

    第四届中国吉林“长白山参王”拍卖会在长春举行,现场对10支长白山野山参王、长白山园参王进行了公开拍卖,其中一支名为“参宝”的野山参拍出了32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格。这支人参2009年7月出土于长白山侧峰,鲜重312.5克,干重78克,该参五行俱全,身形灵秀,锦皮细纹,参龄在百年以上。俗语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该参重量合老秤为十两,故得名“参宝”。

    常规人参种植技术:

    参种的选择:

    参栽挖取后,在阴凉处选根乳白色、须芦完整、芽胞肥大、浆液充足、无病虫害、长度在12厘米以上的大栽作种栽(东北称“栽子”)。其中,3~4年的壮栽子,可用来培养“边条”红参。 为了培育“人形”边条参,要选择主根长、体形美观、分枝少的参栽。在移栽前再进行去须整形,即在主根6厘米以下留交错的2~3条侧根,还应去掉上部1/3的须根。

    人参的移栽:

    春栽和秋栽。现多采用秋栽,即从9~10月地上茎叶枯黄后至土壤冻结前进行。因此时人参已进入休眠期,养分已转移,积累于根部,参很充实饱满,翌年生长发育健壮。秋栽,宜迟不宜早,过早,因地温较高,参根易萌动,且雨水较多,易染病害而造成烂根。春栽,于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宜早不宜迟,过晚,芽胞已开始萌动,影响生长。

    农田栽参多采用“摆栽法”。先在畦面上按规定的行距,横向开栽植槽,槽底要平整,宽度以参栽摆入不弯须为准。然后,将参栽按一定株距摆入槽内。摆放时,将参栽芦头朝上,与畦面呈30°角,顺次摆入,边摆边覆土,位置不能移动,须根要舒展,将来主根生长较长,侧根较少,质量较好。覆土完毕后,刮平畦面。秋栽时,覆土后还需盖树叶、秸秆、杂草等覆盖物,厚10~15厘米,再压土,以保墒防寒。 近年来,栽培上采用浓度2000~4000毫克/千克B9溶液处理参栽,可培育出多芽胞参根,提高了人参单株根重,达到增产目的。

    人参种植:

    1.选地 宜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地。坡向面北或北偏东,前方开阔、日照长的地段,或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平地亦可。前茬以玉米、高粱、大豆或苜蓿、紫穗槐等作物为好。土壤以表层质地较疏松,心土层较紧实,底土层为砂砾,呈微酸性反应的山地棕色森林土或黄沙土、黑沙土为佳。育苗地以砂质壤土为好。 

    2.整地 先用柴草、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等进行烧地熏土,以熟化土壤,增加肥力,并起到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消灭病虫害的作用。人参主产区吉林,将参地选好后,翻耕4~5次,施入大量有机肥,作大垄让其休闲1年,使其恢复土壤肥力。有的参农,选地后将农田原土取出一部分,再从林下取腐殖质土填上,整地作畦种参。安徽岳西多于栽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大量绿肥或腐熟的厩肥、堆肥(如猪、牛栏粪)和火土灰等,临下种时再进行精细整地。翻耕参地,要反复进行4~5次,由浅到深,第1次翻土时,每公顷施入5%辛硫磷15千克,以消灭地下害虫;第2次翻耕时。每公顷施入50%退菌特45千克,以防病害。总之,在播前必须对土壤进行严格消毒;有机肥作基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施用;控制氮肥,应多施磷、钾肥和腐烂的柞树叶、蒿草绿肥及腐殖酸类肥料。 

    3.作畦 人参忌直射阳光,喜散射光,在生育期要尽量增加散射光的照射时间。因此,要合理确定畦面走向甚为重要。应根据地势选好“阳口”(指参棚高的一面所面向的方向,如高的一面朝东北,叫“东北阳”),一般采用“东北阳”,即上午9~10时以前畦内就受到阳光的照射。坡地,多为顺山坡作畦,宜用“东北阳”;农田参地作畦,畦的进光面宜采用“东南阳”。作畦时间,夏播宜在7~8月,秋播和春播宜在9~10月。畦的规格:畦宽1.2米,两畦间留作业道宽1米以上,畦高30厘米左右,长度视地形而定。畦面作成中间略高、两边稍低的龟背形,以利排水。同时,要挖好排水沟和出水口。 

篇二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2013年农村种植好项目,美洲FDA6号人参

  项目概述

  美洲FDA野森林6号人参是美国太空医药发展综述在太空培育的新品种,后被引入到国内并被改良。该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一类科技证书。

  项目特点

  1. 具有医用特征。如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有抗疲劳作用;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能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

  2. 不受季节影响,任何季节都能种植。

  3. 种植周期短。从种植到收获仅需80天。

  4. 产量高。100平方米可产干品6—8公斤。

  5. 适用范围广。不受土壤限制、适宜南北地区户内外种植。

  6. 耐旱涝、耐酸碱。

  市场分析

  人参一直是药材、保健品市场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市场中野生人参数量极少,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供给市场需求。但是传统人参种植种苗及技术对于土壤、季节、环境温度等要求极高,而且种植周期偏长。美洲FDA野森林6号人参种植项目改变了现有项目的不足,2013年农村种植好项目具有不错的投资前景。

  投资条件

  最低投资约1万元,其中美洲FDA野森林6号人参种植面积约100平方米,种苗投资约千元,其余为流动资金。

  效益估算

  美洲FDA野森林6号人参产量约6—8公斤/100平方米,市场收购价约3600元/公斤,即收益约最低2.1万元/80天,全年收益约最低8.4万元。

  投资提示

  种源的质量发芽率为96%,并且8—10天之内幼苗成功出土。

篇三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人参种植前栽培技术问答

China Ginseng seed

长白山新鑫人参种子购销部

【人参种植前栽培技术问答】

地址:吉林省集安市花甸镇横路村

论坛: 电话:0435-6636379

篇四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人参栽培

概述

学名 C.A.Mey.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草本。中国(北纬43°~47°)中国以长白山为中心,山参非常多,山西、陕西、四川峨嵋山等部分山区也有少量分布。300多年的历史,以后传到辽宁,有近200年山东、山西、湖北、陕西、江西、四川、贵州、甘肃、新疆等省亦有栽培,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引种成功。

一、形态特征

根:分支。根由芽苞、根茎、主根、支根、须根和根毛构成,须根上长有多数疣状物,俗称。根茎俗称茎:光滑无毛。

叶:茎顶。小叶3~5片,

花:上面着生10至几十朵淡黄绿色小花,

.

扁球形或肾形,直径5~9毫米,熟时鲜红色。内含种子2粒。皮,有深浅不同的皱

纹,种脐明显。

篇五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人参栽培技术规范

人参栽培技术研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 《中药生产技术质量管理规范》(GAP)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二)(三)(四) 《优质高产人参种植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 《野山参分等要求》 栽培技术规范 一、选地

1. 地理环境及气候

我国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的东南部,即北纬40-48°,东经117-137°的区域内。此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直接辐射量为2566兆焦耳,日照时数为1000小时/年,大于10℃的积温为2400℃,本区域内的长白山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4.2℃,1月平均气温-18℃,7-8月平均气温20-21℃,年降雨量800-1000mm,无霜期为100-140天。 2. 土质

选择有机质含量3%以上的腐殖土。一般选黄砂腐殖土和黑砂腐质土、壤土和砂质壤土。最佳土壤腐殖质含量为10%左右,水、气、固三相体积比1:2:1,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壤微酸性(酸碱值6.0-6.5);氮磷钾含量较高,其他微量元素较全面。土壤中六六六的浓度不得超过0.4毫克/千克土。土壤中的五氯硝基苯浓度不得超过0.3毫克/千克土。 3. 植被

主要选择针阔混交林,林地栽培人参主要选择栎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林下间生榛,杏条等小灌木,不间生龙牙葱木,空心柳,云凌草,塔头草为最好,由大乔木,小灌木,草本植物形成高,中,低自然屏障,郁闭度以0.8为好。 4. 地势

一般岗地、山地选择坡度为15度以内,超过20度的坡度不宜使用。各种坡向均可利用,以东、

南、北三个坡向为宜。 5. 周边环境

人参用地应选用运输方便、靠近水源、便于管理的地块。 二、整地 1. 清理场地

1.1选地 选择柞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长有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林种植人参,老参地或撩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应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质和磷、钾肥, 以森林灰化土, 活黄土及花岗岩风化土为佳, 而灰泡土、碱性土不宜种参。

1.2伐树:不能全部伐光,平坦的林地,要留2-3米的林带做防风林带,山坡林地要留出预防水土流失的林带。

1.3割场子烧场子:山地选好之后,进行场地处理。把乔木和石块清除场地之外,然后把灌木、草贴地皮割下,均匀铺在地面上晒干,四周围打火道,选无风天,太空晴朗,点火烧,全部变成红炭,灭火。用土埋或用水浇均可,这样增加了磷钾肥,也杀死了地下害虫。增高了地温和加快腐熟。

1.4定蹬:山地栽参有个原则:“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靴”,目的防止水土流失。按坡度陡坦,留出拦排水的拦水坝。所以烧完场地后定出排水坝的位置。一般每隔2000~4000米设一条蹬,宽100厘米,

蹬的斜度与山地等高线的夹角以2~3度为宜,留做蹬的树柱子,起固定作用。翻地时,定蹬的位置不翻。应把石块。杂物等检出来难到蹬的旁边。做成坝形,起到拦水和排水的作用。 2 调阳定向

确定参畦的走向:主要还是利用阜阳、晚阳,躲开中午阳光直射。山地栽参畦的走向多是正南。正北走向,如果东西有高山影响,以稍偏西为好,南北两坡,可顺山做畦,东西坡坡度不大,雨水能顺流,可以横山或斜山做畦,特陡的山,斜山顺山做畦,方向定好后,钉上标桩,撒白灰做标记也可以。参畦万向的标准线,用罗盘仪或经纬仪测定。将仪器放在地的一端架设好,调节仪器上的度数与床位要求的度数相符,从镜筒找标准杆位置,使之与罗盘仪十字线相重合,在标准点和罗盘仪重锤指点各插一个标桩,用测绳连接两标桩,顺测绳撒上白灰即成基准线。从基准线两个端点做垂线即为端线。从基准线两个端点起,沿端线方向,用测绳或尺码杆量出畦串的宽度(畦宽和作业道宽度)插好标杆。将端线上相对应的两个标桩,用测线连接即成与基准线相平行的中线。两串线之间面积即为一个参畦,畦的长短,根据地块和地势而定。 3 整地

3.1时间:在刨翻地(5月末)前完成伐树、割场子、烧场子、定橙等项工作,完成清理场地。栽种参前一年刨好头遍地,栽参当年(9月份前)刨二遍地。使用隔年土。规划好排水沟,拦水坝的位置。在播种或移栽前,边作床边播种或移栽。

3.2整地标准:刨地底要平,刨翻的土垄必须与床向一致。深度13-17厘米,不留生格。刨地拦水坝不刨。根据地势可顺山或横作斜山作床。 4 翻地

4.1时间

新林地 :每年的春夏秋均可以耕翻。 4.2深度

薄土地层:黑活土和黄土都翻起来。 厚土地层:一般为15-20厘米。 4.3施基肥

人参喜森林腐区质土,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须在整地时添加有机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状接近森林腐殖质土。若以一般农田为栽培用地时,前茬以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较好;也可在春季播种玉米、豆类,夏季翻压作绿肥,均施入1/3腐熟猪粪、腐熟落叶、绿肥(大豆秆节)、饼肥,1/3草炭,若土质严紧再加入适量细砂,与1/3畔面上反复翻拌3次,使之均匀,然后做成高畦。在拌土时应于每平方米施入过磷酸钙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猪粪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饼、过磷酸钙各0.5千克,与畦土拌匀。

4.4注意事项

(1)刨地底要平,刨翻的土垄必须与床面一致,深度为13-27厘米,不留生格。 (2)一定要栽参的地块一定要春天刨土备用,做到春刨,夏倒,秋备用。 (3)刨地时拦水坝不刨,避免雨天作业,树根坑要填平踏实。 5. 做床

参床规格:

育苗地:床高25厘米,床宽1.2—1.5厘米,床间距1.2—1.5米。 移栽地:床高25厘米,床宽1。2—1。5厘米,床间距1.2—1.5米。 要求:

先拔正土垄,然后按照参床规格,用土耙搂土做床,床的中间略凸,保证床土深厚均匀一致。 注意:

(1)要根据光照和排水两个条件考虑参床的走向,以排水为主确定参床的走向。

(2)确定床位的原则为,利用早晚阳,躲开中午阳,不用正南阳,一般以上午9-10点阳光从参

床退出为标准。

(3)参床的走向,因地势条件的不同而异,山地顺山做床,平地和岗地参床南北走向或南偏东

5-30° 三、播种 1. 选种

1.1种子标准

(1) 适宜品种: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

栽培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大马牙、二马牙、圆臂圆芦和线芦, 其特点是: 大马牙 主根粗短, 生长快, 抗病力强, 产量高。 二马牙 主根较细长, 产量比大马牙稍低。 圆臂圆芦和线芦 体形比较丰满美观。

(2)种子质量:一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31克,饱满度不低于95%,生活力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含水量不低于14%。种子的色泽为黄白色、无异味、无病粒。

(3)种苗质量:使用三年生一等苗,根重不低于20克,每千克根数不多于50支,根长不低于20厘米。 1.2良种繁育:

(1) 方法:

根据叶形,果色,茎色,产量的不同,采用集团和单株选择相结合,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生长健壮的植株为优良种株 (2) 要求

育种田:干籽千粒重25克以上,水籽千粒重用40克以上。

留种田:选择三年生一等苗作种栽。在苗长到五年生时,选生育健壮植株留种。在人参花序有1/2小花开放时,将花序中央的小花蕾除去1/3到1/2,花序中的病弱花及散生花全部掐除。 (3)种子采收:

果实红熟后期采收,不得过早,采收时要将病果、健果严格分开。人参果肉开始变软时

一次性采收,采收后立即搓去果肉,不得沤滞时间过长,用净水掏净,漂出瘪籽。漂洗过后的种子阴干,搓洗的种子不得在强光下暴晒。阴干或弱光下晒干,达到规定的含水量。

当年籽:当年采收的种子,为了满足春播的需要,于采收后至10月上旬前进行催芽。前期在室外,温度控制在18-20左右,湿度控制在20-30%;后期在室内,温度控制在15-18左右,湿度控制在20-25%左右。当种子已有80%裂口,胚率达到80%以上时,需及时进行生理后熟。完成生理后熟后,及时冻藏在春播时取出播种。

(4)种子贮藏:晾干的种子应放在冷凉、干燥比较密闭的仓库中贮藏,贮藏期间应勤检查,防止种子发霉变质。贮藏期不得超过一年。达到催芽指标的鲜籽,当年不能秋播,搞好越冬贮藏。贮藏期间先通过生理后熟(温度0-5℃),然后冻存,播种前不能化冻。 2. 种子处理

处理时间:一般在采收后至10月上旬进行种子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搓干净的种子立即进行种子

层积处理,完成其形态后熟。

处理方法:

架设一个透光不透雨的棚,阳口向北,场地周围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侵入催芽槽。

装箱前干种子用冷水浸泡24小时。水籽用100ppm赤霉素浸泡20小时。捞出晾至表皮无附着水,用杀菌剂拌种消毒。

催芽基质,可用腐质土,河沙或3份腐质土1份河沙配制的混合土催芽。 箱底先铺5厘米厚的基质,然后装基质与种子的混合物(基质:种子=3:1),上层再覆盖10厘米厚的基质,调好湿度。【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质量标准:种子口率达90%以上,90%的种子胚长达到胚乳长的80%以上。

人参种子处理的温湿度控制参数

附注:

裂口前每隔10-15天将种子倒一次,裂口后期每隔7天倒一次,倒种时要挑出发霉的种子。 用混合土催芽,基质湿度为20-30%;用纯腐质土催芽基质湿度为30-40%。裂口后基质湿度应保持低限水平。

裂口前基质温度在15-20℃,后期保持13-15℃。

2. 播种

(1)种子消毒

播前, 用10%的蒜汁侵泡种子12小时; 或用1%福尔马林液侵泡10分钟; 用多菌灵500倍液侵泡2小时; 用波尔多液侵泡15分钟, 清水洗净。波尔多液配制方法是, 按硫酸铜1kg、生石灰1kg、水120kg的比例配制成的蓝色药液。先用少量水把石灰化成石灰乳, 再缓缓倒入硫酸铜溶液, 不断搅拌即成。随配随用, 用时搅匀。

(2)育苗时间:

春播:在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经过冬贮的催芽种子。

夏播:播种上一年的干籽,要在6月中下旬进行,干种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时。 秋播:10月上旬至封冻前,播种催芽裂口籽。 (3)育苗方法

点播:培育二年生苗,采用3Ⅹ5或4Ⅹ4厘米点播;培育三年生苗采用4Ⅹ5或

5Ⅹ5厘米点播。

条播:行距8厘米,每平方米播入400-500粒种子。覆土厚度:3-5厘米,每平方米用种15—20g。 撒播:开沟4cm深左右, 将种子均匀撒入, 上覆细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种20—25g。 (4)注意问题

苗床要符合标准,要选用充实饱满,胚发育健全的种子,胚根伸出种皮的种子不宜使用,播种后,覆土深度要一致,厚度要适宜,春播时,土壤干旱,要提前灌水,为人参种子的顺利萌发提供充足的水分,伏播床面要覆盖,秋播后要防寒。 (5)苗期管理 ● 土壤消毒

● 保苗除草,大约每7-10天一次。

● 适当遮荫控水,满足小苗对水分的需求,对植物营养的需要。 ● 合理的施用低残留的农药,防止苗期病害、虫害。 四、移栽

(1) 年限 多采用2种方法: 第一, 3年生移栽, 4年生收获; 第二, 2年生移栽, 6年生收获。 (2) 时间 秋天至上冻前移栽。具体时间, 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 灵活掌握, 使避过高温, 又躲果寒流。因为气温高时, 种栽容易萌动, 感病; 而突遇降温, 又易冻伤, 造成缺苗。也可在春季解冻后, 芽苞尚未萌冻时移栽。移栽前半月浇灌参床。但春季气温较高、风大、土壤干燥, 越冬芽易受损伤, 故多不采用。

(3) 方法 小心地刨起参苗, 装入木箱, 防止风吹日晒。选无病虫害的健壮参苗, 分为大、中、小3种移栽。如不同规格参苗混栽, 大苗会防碍小苗生长, 造成减产。栽前, 苗根用1: 1: 120波尔多液侵泡10分钟, 或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侵泡15分钟。

山坡地从下往上栽种, 用拨土板横畦开沟, 深6—7cm, 沟底要平, 参苗平放沟内, 使头朝向下坡方向, 根不要弯曲。

平地种参与山坡地栽种相似, 多采用斜栽, 即将参苗倾斜30—45度栽于土中。株行距及覆土深度, 根据移栽年限、参苗大小及土壤肥力而定。 (4)移栽密度 五、搭棚遮荫

出苗前要搭好荫棚。荫棚高度, 应根据气候高低、植株大小, 灵活掌握。1—3年生的小苗, 前檐立柱地上部分为80—100cm, 后檐立柱为70-80cm; 4—6年生的, 前檐立柱为100—110cm, 后檐立柱为80-90cm, 另50cm埋入土中。前后檐相差30cm左右, 使棚顶形成一定的坡度。参棚要牢固, 风刮不倒。出苗达2/3时, 要盖好房顶。一般架设双透棚(又称简易棚) , 即用高粱秆或芦苇、荆芭、树条等编制而成, 其优点是节约原材料、产量高、品质好。也可架设全荫棚, 即在顶棚盖草帘、芦苇帘, 使棚顶不透光。

六、田间管理 1. 撤出防寒土

解冻后, 越冬芽萌动时, 搂去防寒草和上面的盖土, 再用耙或二齿搂松表土, 平推平拖, 不要碰伤根部和芽苞。 2. 光照

四月下旬,一年生小苗上一层帘和薄膜,其它只上膜不上帘。 五月下旬,除一年生小苗外,其它年生盖上层帘。 六月下旬,加盖第二层帘或第一层帘上盖花。 八月中旬,下掉第二层帘或去掉盖花。【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九月初,撤去第一层帘,只留薄膜,作货参可将帘子和薄膜全部撤掉。 3. 施肥

施肥时间:

施基肥:结合作床,每平方米施入豆饼或苏子100-200克与五四零六菌肥100克混合的肥料。 根侧追肥:结合第一次松土进行,叶面追肥结合第一,二,五次打药时进行三次追肥。

施肥方法:根侧追肥要拌土追肥。根外追肥浓度:磷酸钙为2%,磷酸二氢钾为800-1000倍液。 施肥方法:

5月上旬苗出齐后, 结合松土开沟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炕洞土等, 每平方米施2.5—4kg, 覆土盖平。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 以防烧须根。也可根外追肥2%的磷肥: 用过磷酸钙1kg, 加水5kg, 侵泡24小时, 滤去沉渣, 再加水45—50kg配成。6—8月的清晨或傍晚用喷雾器将配成的肥液喷在叶面上, 每年喷2—3次。此外, 可施“5406菌肥”。“5406菌肥”由10份腐殖土加1份豆饼粉, 接菌种堆制而成, 能增加土壤中的速效磷。 4. 水分管理

篇六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在平地上种人参的栽培技术

在平地上种人参的栽培技术

核心提示: 通化县人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参贵为东北三宝之一,它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早已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可。人参产业自1989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通化县人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参贵为东北三宝之一,它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早已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可。人参产业自1989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市场价格不好,参地批复受限,经营成本逐年攀升等原因,造成广大参农纷纷转项,放弃参业,另辟致富新路,致使人参产量骤降。2009年吉林省高度重视人参产业,出台了大力发展复兴东北人参的决策,陆续制定了扶持人参产业的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并拓宽了人参用途,将人参纳入食品范畴。广大参农看到了机遇和希望,为了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广大参农在田地、平地研发栽培人参,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为人参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经过中国农业网近年的总结,通化县发展平地人参栽培技术如下:

1.选地

1.1地势 选择接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势稍有坡度(5~15度),易排水的地块为宜。一般迎风地、低洼易涝积水地、地下水位偏高地不宜选用。

1.2排灌条件 要求地块排水顺畅,近距离内有自然水源或可以打井供水,以保证打药和栽培灌水的需要。

1.3 土壤 选择土壤孔隙较大、容重小,排水较好的壤土、油砂土、黄泥土均可,土壤的酸碱度5~6,即中性和微酸性土为好。特别粘重、排水不良的土质不宜选用。

1.4 前茬 前茬作物一般以玉米、大豆为好。

2.整地

选好地之后,要修养闲置2年,以培肥地力、降解有毒成分。期间应多次旋耕松土灭草;播种当年, 3月份或10月份,搂净所选地块的浮石,将2~3kg/m2腐熟好的粪肥或绿肥均匀撒在地面,用旋耕机翻耙一遍深度20~25cm,同时用50%多菌灵3~6 g/m2或土菌杀净1~1.5g/m2进行土壤消毒;土壤进行多菌灵或地菌杀净消毒15天左右后,施用微生物菌剂后,用旋耕机翻耙第二遍,深度为20~30cm;施肥完成25天左右后,用旋耕机翻耙第三遍。

3.定向与做畦

3.1 参畦定向的依据 人参忌直射光,喜散射光和斜射光,参畦的定向要充分考虑地形、排水、光照等因素,农田缓坡地多采用南北走向。 操作:面积较大的地块,为方便雨季排水,多用分段的方法事先横坡做若干道横坝,横坝间距可根据地形相隔50~100m不等,横坝间顺山拉线,取直即可做床。

3.2 做床 做床时间一般秋播、秋栽前10天将畦做好待用;翌年春播、春栽,多在晚秋封冻前将畦做好。做床规格一般床宽为1.3m,作业道为1m,床高18~20cm。低洼地块,床高度要比正常标准适度加大一些,床上要求整细,床面要操平。

4.选种

园参种子标准:一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25g(干种子),饱满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净度不低于95%,干种子含水量不超过于14%,且色泽黄白、无腐败气味、无病粒、无碎粒。裂口种子标准:裂口率在90%以上。种苗质量:习惯用2年生苗做种苗,如林下种植人参的栽培技术种苗应色泽正常,浆足、体长、无病害、芽苞健康。一级苗单支重在7g以上,二级苗单支重在5g以上,三级苗单支重在3g以上。

5.种子处理

将水种晾白皮后,放在气温在25℃左右的阳光下翻晒30分钟,即可通过紫外线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用风化砂(河砂也可,但含菌量高)与参籽以5∶1的比例混合,水分保持在15%~18%之间,即手握有团,放手即散。将混合好、水分适中的参籽,放入缸中或木板箱内,也可在不积水的地上挖坑,用纱网围裹,上搭防雨遮阳棚的方式贮存。种子裂口前温度控制在18℃~20℃,裂口率至80%后,将贮存种子容器的温度降至13℃~15℃,温度太高、水分过多,容易烂种。砂藏的人参种子每隔10~15天要翻倒一次,以保证容器内水分一致。水分少时温水喷雾补充,水分多时要及时晾晒。

6.播种

春播时间在5cm地温2℃时即可播种;秋播:封冻前5cm地温降至5℃时,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可穴播和条播,穴播密度5×5cm。 覆土厚度为4~5cm,覆土必须过筛,而后覆平,覆稻草以不露地为标准。

7.种苗移栽

为生产出无公害人参,农田种参的种苗必须也是无公害的。秋季移栽时在上冻前10天内作业结束。春栽时10cm地温在5℃以上即可作业。提醒注意的是,春栽种苗的起挖一定要和移栽同步进行。要求种苗苞片内的茎叶芽体不准发育至突破苞片。

本地区多使用2年生苗作为种苗,一级苗行距20cm,每行13株;二级苗行距16cm,每行16株。移栽时,横畦开沟7~8cm。秋季移栽覆盖防寒,床面整平后,园参覆盖稻草3cm,上压少许玉米秸秆;如移栽的是西洋参,还需在稻草上加盖塑料布,其搭盖至床一半处为好,以便透气,上面压玉米秸秆防风。

8. 移栽后管理

8.1撤覆盖物 时间为4月5日清明节前后,以床面积雪融化了为准。播籽床撤掉所有覆盖物,移栽床撤掉塑料,摆匀稻草,促使积存在床内的水分蒸发,以防水分过大浸坏芽苞。

8.2 做棚架 平棚,直接拱棚(无叉子),有叉子拱棚均可。无论拱型棚、平棚,床面距棚顶高度最好为120cm,播种的棚架高度可为105cm。地处背阴坡、化冻晚的地块要在上年秋季封冻前下好叉子(棚架立柱)。

8.3扣帘子,盖塑料 4月下旬~5月初,做好棚架后,即可盖上塑料布,同时扣压上帘子或遮阳网。 移栽地块需见到参苗出土3/4时进行。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8.4 打药防病 春季种子发芽或移栽苗出苗前用0.5~0.8g/m2土菌杀净进行床面消毒。无论小苗或移栽苗都要等展平叶后打第1次药,用45%的代森铵2000倍,80%代森锌800倍液混合液进行喷雾。2周后,继续用上述药剂处理1次,而后视其情况每隔2周或更长一段时间,用50%多菌灵1000倍、45%代森铵1500倍、80%代森锌800倍液3种药混合液喷雾处理,全年用药一般不超过5次。

8.5 光照调节 人参对光照的需求从1年生小苗到5年生商品参,每增加年生对光照的需求就增加10%,这就决定了人参对光照的需求和年生(全株叶片表面积逐年增大)成正比。用参帘调光,可根据需要在加工参帘时,有计划地留疏密的空;用遮阳网代替参帘调节光照的农户,要在购买时有意识地选择遮光比例不同的产品。如小苗选择透光率25%的,大苗选择用40%的。由于不同季节光照强度差异较大,适时插花也是必要的,根据光照强度的大小,适当地用青草、带绿叶的树枝调节透光率,以保证参苗健康生长。

8.6 水分调节 防旱时,缓坡偏旱的地块可以低做畦,下卧5~10cm;易干旱的地块,在春季雪融化前可将作业道上的积雪移至床面;春天下防寒物;加宽畦帮;缓坡地作业道上可做拦水埂;生育期间床面植株行间覆盖稻草、树叶等。放雨时,春季播种、移栽地块,出苗前如天气干旱适当的晚上塑料,接春雨后(润到湿土层)再覆上塑料。其他年生的也可在春季放雨。如能掌握在雨水温度、气温、地温三温一致时放雨是最佳环境条件。商品货,立秋后也可揭膜放雨。人工浇水用喷灌机械解除

旱情,移栽床可以开沟灌水,也可直接浇灌在覆盖物上。小苗要求喷灌,第一次浇不透可以再进行2~3次,浇透到湿土层为止,注意防止表土板结,浇水的时间要在早上和晚上进行,地表温度不得超过10℃。排涝时,对地势偏低、地下水位偏高的可采用高做畦、平栽参的方法;还可在雪化前清除场内所有积雪;可以短做床,每隔30~60m留横坡向排水沟坝;可增加松土次数,加大蒸发量等方法。

8.7 入冬前管理 深秋,植株枯死后,清理田间残枝枯叶和杂草,运出场外焚烧或深埋,以减少病虫害和方便上防寒物。清理排水沟,避免春季雪融时雪水受阻溢上床面。

8.8 早春除草前的管理 床面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进行床面消毒。当播种床的幼芽突破种皮,其余幼芽伸出芽苞过半时,用木制钉耙将床面土搂开3~5cm,耙细整平,同时调整覆土的深浅程度。

8.9 生长期管理 育苗田一般不用松土。松土可结合除草一并进行,松土要第一次深松(苗田3~4cm,移栽 4~5cm),而后逐渐放浅,全年畦间、畦帮、作业道不能有杂草。

人参栽培技术——搭棚方法

如前所述,人参遮阴棚的方式很多,但以拱形透光棚和弓形透光棚最为适宜,所以,仅就拱形透光棚和弓形透光棚的搭棚方法做如下介绍。

(1)拱形透光棚

搭建拱形透光棚所需材料规格及百平方米拱形透光棚所需材料数量见表1—23。搭棚程序和方法如下:

表1—23百平方米拱形透光棚用料表

┏━━┳━━━━━━━━━━━━━━━━━┳━━━━━━━━━┳━━━━━━━━━━━━━┓

┃名称┃ 规格(厘米) 数量 ┃说明

┣━━╋━━━━━━━━━━━━━━━━━ ╋━━━━━━━━━╋━━━━━━━━━━━━━┫

┃立柱 ┃ 长120(15 74根 ┃ 硬杂

木 ┃

┃横梁 ┃ 长240(180)@7~8 ┃ 37根 ┃ 软杂

木 ┃

┃拉杆 ┃ 长120宽5厚3 ┃ 74根 ┃ 软杂

木 ┃

┃顺杆 ┃长400或600(.400)大头q;)lO小头科 ┃54或36(50) ┃软杂

木 ┃

┃拱条 ┃ 长270~300(200)宽2.5厚0.5 ┃ 220根 ┃ 竹匹子或树条

子 ┃

┃帘子 ┃长270~300(200)透光率z1-0% ┃ 36块 ┃竹帘、条帘、苇帘、篱杆帘 ┃

┃薄膜 ┃宽270~300(200)14道,抗老化 ┃7500(9000)

米 ┃ ┃

┃铁线 ┃ 22号 ┃ 3公斤 ┃(表中括弧内数字为集安 ┃

┃圆钉 ┃ 7~9 ┃ 2公斤 ┃拱棚用料规格及数量。) ┃ ┃圆钉 ┃ 3 ┃ 0.3公

斤 ┃ ┃

┗━━━┻━━━━━━━━━━━━━━━━━┻━━━━━━━━━┻━━━━━━━━━━━━━┛

①埋立柱埋柱时间是在做床前或栽参后。埋柱时,从参床的一端开始,床前床后立柱要对正,柱间距离为200~240厘米,每隔200厘米前后对应埋一对立柱,床前、床后各排立柱要埋成直线。柱顶锯成平顶或凹口,凹口方向与床向一致,以便其上放顺杆。’

②绑架子在春季化冻前进行。长白、抚松等参区是将横梁钉在前后立柱上。然后取两根拉杆,用元钉在近一端处将两拉杆钉在一起,分开拉杆后,端部成叉状,并把叉状拉杆固定在横梁和前后立柱上,使固定后的叉状交点到横梁的距离为45厘

米左右。接着在横梁两端和叉状交点上各安放一条顺杆,顺杆接头要接平。最后用元钉或铁线把拱条固定在三根顺杆上,一般100厘米长固定三根(图1—2a)。集安类参区,是先把顺杆分别安放在前排立柱和后排立柱上,然后把横杆(梁)绑在立柱

上方的顺杆上,绑后再把一根顺杆固定在横梁中问的』二方。最

后用元钉或铁线把拱条固定在j根顺杆_l卜(图ll_一2【))。

图l一2拱形参棚结构

1.薄膜、帘子2.立柱3.横梁4.顺杆

③上棚盖长白、抚松、靖宇、敦化等参区的帘子宽为。200厘米,长270~300厘米,帘子条径1.5~2厘米,帘子条空为2~4厘米,透光率为40%~50%。出苗前先上薄膜,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膜上压一层帘子,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原有膜、帘之上再铺盖一层帘子或用蒿草盖在其上(又称压花),使棚下透光率降为20%~25%。8月中旬撤去最上层帘子或压花,9月上旬再撤去膜上的帘子,10月中旬撤去薄膜。集安参区,帘子宽200厘米,长510厘米,帘子条径1.5~2厘米,帘子条空1.5~3厘米,透光率为35%,安放棚盖时,先把一层帘子横放在架子上,条子方向与畦床方向垂直,帘子上铺放薄膜,膜上压蒿草,也有双层帘夹一层膜的,其上层帘子透光率40%。

(2)弓形透光棚搭棚时,将立柱(100厘米长)埋于参床两侧,前后立柱间距为240厘米,左右立柱间距100厘米,床面立柱高度为50厘米。取400厘米长的竹批子(宽6厘米,厚0.7厘米)固定在立柱上,使弓顶与床面的距离为120厘米,弓条顶部用木杆或铁丝连接牢固。春季化冻前,把薄膜左右匀称地铺于顶部,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分次把帘子盖在其上,并固定好。

人参栽培技术—— 伐林栽参的整地

土壤环境的好坏,与人参生长发育及根形好坏关系很大。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参根,就必须创造一个适合人参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自然界的土壤条件,多数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人参生长发育的要求。而整地就是通过人为措施,把预定栽参地块的土壤改造成基本适合人参生长发育要求的土壤条件。因此,整地是栽参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获得人参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多于栽参前1~2年冬季伐树,次春刨地熟化,当年秋季或来年秋季栽参。适当增加熟化时间,可以使有机质充分分解,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协调土壤固、液、气三项比例,消灭病原和害虫,促进人参生长。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清理场地在选好的林地上,先把林问小灌木割除运出,然后,伐除树木。但应注意在平坦开阔的林地,保留2~3米宽的林带作防风林,山坡林地在山顶、山腰、山脚留出预防水土流失的保护林带。割除或伐掉的灌木和乔木,适合作棚材的一并留出备用。之后,刨除树根,搂走石块及杂物,选出不宜腐熟的枝干根茬等有机物摊晾晒干,再选无风天点燃将其烧掉。但应做好防火工作。 人参和西洋参栽培技术 33

(2)划分区段清后的场地,应根据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要利于灌水排水,还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和有利于人参生长的原则,进行区段划分。即根据整个场地的地形、地势规划出整个地块的四周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两条纵向排水沟之间,按40米左右长一段,划分成若干个区段,区段和区段之间留2~3米间距,间距内的林地不用刨翻。

(3)翻地整地在播种移栽的上一年春季,清理场子和烧场子以后,要及时翻地刨地,翻刨深度15~20厘米,要深浅一致,树根坑要用黄土垫平,严禁把未熟化的黄土掺人腐殖质层内。在生育期短的地方或阴冷地,要注意提高地温,以促进有机物质腐熟和土壤熟化。机械翻地耙地,不仅质量好,而且节省人力,降低整地成本,应积极推广。机械翻地也应于上一年春季进行。

翻地以后,还应选择适当时期进行人工倒土碎土或悬耕犁碎土,并结合碎土拣出树根、枯枝和石块。瘠薄的林地、荒地,结合翻地施人适量的基肥,如猪粪、厩肥、半腐熟的枯枝落叶等5~10公斤/平方米,或结合碎土施人适量的过磷酸钙和微肥。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4)调阳定位参区人们把调整人参参畦采光方向的技术措施称为“调阳”。把与人参参畦方向垂直前檐所指的方向称为参畦的“阳口”。“阳口”指向哪个方向,人参参畦的采光就称为“什么阳”。如正南正北畦向,参畦阳口指向正东方,称为“东阳”或“正东阳”,又称“子午阳”;参畦方向由东南向西北,阳口指向东北方向者,称为“东北阳”,又称“露水阳”。依次类推。 人参喜欢散射光和长日照,怕强光直晒。生育期问遮阴棚内的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人参的正常生长。生产上通过调节参床宽窄、床距大小、参床方向、参棚结构等来调节棚下光照强度,使之更好的满足人参生长发育对光照的需要。在当前多数参区、参床和作业道的宽度、参棚宽度和高度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按照地势和坡向特点调整参床采光方向——调阳,就成为调节棚下光照强度最关键的措施之一。特别是传统栽参中的一面坡遮阴棚更是如此。但对于近年各参区广泛采用的拱形棚和弓形棚,调阳工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和严格了。经验表明,我国东北地区,人参参畦采用一面坡遮阴棚的方式遮阴,其采光方向以东北阳、北阳、东阳和东南阳为宜。调阳的原则是,既能避开6~8月每日10:30~15时的强光直射,又能尽量增加人参散射光的光照时间。

人参参床方向确定以后,还要进一步划分小区。一个小区是指一个参床和一个作业道的占地面积。划分小区又叫挂串或定位,就是按照参床方向和小区的宽度,把整个场地的参床位置和面积划分开。方法是:用罗盘或经纬仪,或选晴天正午利用直秆,在场地的适当位置,按确定的参床方向作一条直线做基准线,再在基准线两端作两条与基准线垂直的边线。然后按小区的宽度,从两条边线的同一侧开始,依次量出各个小区的分界点,然后插上标桩,划出分界线,再沿各条线撒上石灰,各个小区即划分完毕。小区的宽度因地区和参棚种类等不同而异,一般为2.4~4.4米。

人参栽培技术—— 农田栽参的整地

农田土壤与林地土壤相比,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土壤紧实,结构不良,理化性状差(表l一13),对温度和水分的缓冲能力也低,而且病虫害发生重。因此农田栽参,必须在选好地块和茬口的基础上,做好整地与土壤处理工作。以便更好地适应人参生长发育对土壤的需求。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如下措施。

篇七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中国人参栽培史考

46人参研究RENSHEN

Y√6州IU

2001,V01.13No.4

中国人参栽培史考

Y_.ff0群

(通化师范学院・通化・134002)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浩瀚文献史料对中国人参的栽培进行考证,论证中国是世界上人参人工栽培最早的国家。中国人参栽培始于西晋,盛行于唐、宋、元,成熟于明,清,说明我国古人已掌握了人参的生态习性。且各个时期栽培的目的不同。

关键词人参栽培史考

人参是五加科(Araliceae)人参属(Panax)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的第三纪,距今已有6000多万年的历史。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到来,使世界人参的分布大为缩小,野生人参仅分布在东亚和北美洲,可见人参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而幸存下来的。

人参组成的药方。这些简牍是我国发现的人类应用人参最早的文献。

汉代《神农本草经>已将人参为上品,应用量比较大,古时完全靠采挖野生山参药用。人参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对自然选择较强,繁殖能力较差,人们的大量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于是野生变栽培家

种成为了必然。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人参最早的国家谈到中国人参的栽培史,首先看一下

我国的人参栽培始于西晋,盛行唐、宋、元,成熟于明、清。

据《石勒载记>记载:“勒居武乡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铁骑之象。家园中生人参,花叶甚茂,悉成人状”。查石勒是西晋时后赵主,羯族人,少时住上党武乡(今山西省襄

垣县西北)素以行贩为业。上党是我国古

中国人参的药用历史。中国人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药用的,国内外学者曾作过很多考证,但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人参药用可能在先秦时代炎帝神农(公元前

2700年前后)已被发现,“神农尝百草”的

传说含有食、药同源的道理,由于受文字所限,只能靠口传心授留传下来,人参经历了浪漫的神话时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据此

中国人参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推

时人参产地。石勒贩卖野山参时,因幼小的山参支头小,重量不足,将其植于家园中,待其长大后挖出卖之,以获其利。此为

中国最早有据可查的人参人工栽培,也是

断比较合理,可见中国是世界上人参药用

最早的国家。

我国最早的“秧参”栽植,距今至少有1600

余年的历史。

到了唐、宋、元时期,中国人参移栽范围较为广泛。

1972年11月,在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汉墓中,发现r汉代医学简牍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在学术界引起震惊的是,在这批珍贵的简牍中,有3枚写出由万方数据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诗达上人药

圃诗》云:

人参研究RENSHENYANJIU2001,V01.13No.447

药味多以远客寄,施成花圃施成畦。

少,与现今的经验一致。

三丫旧种根因异,九节初移叶尚低。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论人参栽培有

山峡便和幽涧石,水芝须带本地泥。

“人参亦可收籽,于10月下种,如种菜语”从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几番齐。

的记载。

陆龟蒙原籍常州,隐居松江甫里,设茶

清朝吴其浚编《植物名实图考>日:“以园于硕诸山下(今浙江省长兴县西北),茶苗移植者秧参,种子者为子参”。

园中有一药圃,很多味中药是远方客人赠清朝唐秉钧的<人参考>日:“掘成大

送来的,在花圃里作畦床,把不同根形的人沟,上搭天棚,使不日,以避阳光,将参移种参种栽,从立春起第90天把人参移栽到山于沟内,二、三年内始生苗,将苗挖出倒栽

间溪谷旁边,移栽时人参的种栽须用苔藓地下,以其生殖力向下,故灌溉芦头,使其包裹好,还要带点原产地的泥土,保证移栽肥大,以壮美观,七、八年间长成”。“种参的成活,到初秋时可以看到繁茂的人参秋

之圃名日参营,凡三种:一为苗圃,发参苗苗了。

用一为第一本圃,发苗后移种用;一为第二

宋朝苏轼<小圃人参>云:

本圃移栽三年后再行移栽用。地址选择向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阳斜地面,每圃垒土为畦,高二尺,宽五尺,

天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用质软,色黑的腐质土,施以牛马粪,揽周灵苗此孕育,肩股或具体。

布细,每畦距三尺,以资排水,而便人行。移根到罗浮,越水灌青池。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每畦周围树木架,盖上木板,前高后低,以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称。便流水,称板子营,每年可在春秋两季揭板青丫缀紫萼,园实堕红米。向阳三~五次,放雨一~二次,皆有程期”。

穹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人参施肥可用“人粪尿、木灰、堆肥。每亩

上药无炮炙,齿乞啮尽根底。地用木灰五i六百两,堆肥三、四百斤,人粪开心定魂魄,忧圭何足洗。尿四、五百斤,用三分之一做基肥,另三分靡身辅吾躯,既食首重稽。之二作补肥分三、四次施之,以助其生长”。

诗中指出人参原产地是太行山的上党

可见,到清朝已形成较为完整而系统的一

和辽东。这与我国文献记载的人参产地一

套人参栽培技术,其中一些技术环节与现【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致。栽参的地点是广东的罗浮山(今广东在相似,如造地、垒土做畦、施肥、追肥、移

省增城县与博罗县界)。罗浮山虽然位于栽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是从事人参

南方亚热带,但其地势高而凉爽,自然地理栽培最早的国家。

环境还是能满足人参生长的要求。近年综上所述,中国人参栽培史可分为两来,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区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西晋到元朝,称为的山区移栽人参都获得成功,这说明当时

“移参”阶段。主要是采挖野生小山参,因栽培人参是可行的。

其年限不足,移栽于山野林下或家园附近元朝王祯《农书>中“农桑通诀”授时篇背阴处。第二阶段是从明到清,称为“籽之前有授时图,其中有小暑大暑“耕参地”

参”阶段。

的记载,当时已认识到整地是栽参的一项

“移参”的栽植只是野生参苗人工培

重要技术环节,北方栽参必须在雨季之前

养,只能增加个体重量,不能增加个体数整地栽参,适宜人参生长,而且病虫害较

目,是人参栽培业的初级阶段。但为人参

万方数据

48

人参研究RENSHENYANJIU2001。V01.13No.4

栽培业奠定了基础。人参栽培大规模的兴

起在第二阶段,也就是“籽参”的种植,在

《本草纲目>里已有明确记载,人们得到人参种子比较容易。据《鸡林旧闻录>记载:

“放山者分三期。四五月为放里草,则丛草

浓绿最难辨认;八九月为放红头,因参苗顶心结子,浅红易认识也;及参籽落后,又日

放刷帚头”。“放红头”就是人参种子成熟期。

关于“籽参”的记录可在嘉庆15年协

办盛京参务,户部侍郎贵庆在他给朝廷的

奏疏中记述当时盛京地区人工栽培人参的

方法,“刨夫自四月出边,设立参营,将光刨者用原土包裹,送交参营,加意培养,以俟秋令蒸制,土人名为营子”。“秧参则于腴美之地,挖畦布子,三十六个月出土,环以栅栏,培养一二年,即能肥大,土人名为栏子”。这里把秧参叫“营子”,把籽参叫“栏子”。当籽参出现以后,在一定时间内,与秧参并行栽植。由于当时野生人参苗还有一定来源,秧参质量比籽参好,有利可图,

后来野生人参资源逐渐枯竭,野生参苗的来源断绝,籽参大量发展,秧参才逐渐消失。这时已经掌握了人参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方法。

2我国古代人参栽培的目的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和野生山参资源的

多少,可将人们栽培人参分为以下的动机。2.1可做观赏植物

万方数据

可以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咏物诗《奉和诗人达上人药圃诗>中,可见一斑,诗中描述的是,诗人的茶园中有一药圃,诗人陪同上层僧游园赏花时,僧侣即兴题<药圃诗>,诗人以本诗作和以谢之。可见,药圃中栽培人参主要是用做观赏之用,且数量

很少。

2.2药用目的

南宋诗人谢翱的<效孟效体>中写道:

移参窗北地,经岁日之至。

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阴气。新雨养陈根,乃后作药饵。

天涯葵藿心,怜尔独种参。诗中指出为适应人参的生态习性,移栽时要选择背阴的地方,“乃后作药饵”说明在南宋时我国栽培人参不仅已有成功的经验,而且移栽人参已从作观赏转为作药

用治病为主要目的。2.3经济目的

宋代冠宗爽《本草衍义>日:“人参……潞州上党者味厚体实,其价与银等,稍为难得”。另据清《人参谱>记载:“参价十倍黄金,一百五六十倍白银,……世人非辽参不服”。由于人参的价格高,刺激栽参业的发展,吉林省的栽参业最发达,另外部分人参出口到国外,据吴其浚在《植物名图实考>人参条中写道:“惟朝鲜附庸,陪都所产,虽出人功,人间服食甚广,那外裔如缅甸,亦

由京都贩焉”。

中国人参栽培史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利群

通化师范学院·通化·134002人参研究

RENSHEN YANJIU2001,13(4)2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树殿 振兴吉林参业工程的几点看法[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1(z1)

2. 黄瑞贤.黄淑敏.黄杰.吕昕.李鹏程.史文新 农田栽参是吉林参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2,14(3)

3. 薛振东.魏汉莲.庄敬华 不同腐殖质改土对农田人参增产效应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7(14)4. 刘振环.崔东河.李公启.彭玉杰.郑殿家.钱少军.王建富 新型人参复混肥在人参栽培上的应用试验[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1,13(4)

5. 李学军.路政民 集安人参栽培史考证[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6,18(1)6. 陈福顺 长白山人参栽培史考证初探[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3,15(2)

7. 张志军.胡斌.Zhang Zhijun.Hu Bin 近自然山参栽培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技情报2009,41(1)8. 李明德.全云吉.全龙云.吕龙石.LI Ming-de.QUAN Yun-ji.QUAN Long-yun.LV Long-shi 延边地区人参栽培现状与分析[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7,29(3)

9. 李宇忠 以人参产业为主导全力抓好一县一业[期刊论文]-农村经营管理2008(1)

10. 王秀全.张崇喜.赵英.田义新.任跃英.王德清 关于振兴吉林人参产业的思考[期刊论文]-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4(8)

引证文献(3条)

1.张秀丽.赵岩.张燕娣.李哲.陈文学.张连学 不同海拔高度对人参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2011(10)

2.王寅秀.赵岩.陈文学.杨琦.王健.张连学 海拔高度对人参多糖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1(4)3.张可.赵岩.张连学 人参生长年限与海拔高度对栽培人参土壤中大量元素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2(22)

本文链接:


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相关热词搜索:农田栽培人参技术经验 人参栽培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参农田栽培成功案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anli/8577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