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真题 > 2016高中生物学史

2016高中生物学史

2016-08-09 11:59:19 编辑:chenghuijun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适当的试题能让考生很好的掌握考试节奏,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6高中生物学史希望能帮助到大 ...

  适当的试题能让考生很好的掌握考试节奏,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6高中生物学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6高中生物学史(1)

  反思之一: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反思之二: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反思之三:

  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2016高中生物学史(2)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B.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C.日常生活中蒸馒头用的碱面主要成分是纯碱—Na2CO3

  D.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是金属铅制成的

  3.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塞时,会有白雾出现

  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也不能再分

  B.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①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溶于水,再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②往铜盐溶液中加入铁粉获得少量铜

  ③将氧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能获得纯净二氧化碳

  ④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6.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D属于氧化物 B.物质C的水溶液pH大于7

  C.甲是复分懈反应 D.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E

  8.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分析不科学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9.因缺乏科学常识而造成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家中保险丝烧断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测电笔上的任何金属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D.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上

  10.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高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来越快,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闻到丁香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50ml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2.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13.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锌球,这时

  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

  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左边烧杯中的质量增加

  B.只有右边烧杯中的质量增加

  C.两边烧杯中的质量都增加

  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15.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

  16.2009年中国海军成功远赴马里执行护航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商船需要帮助,商船可利用通讯设备发射电磁波与军舰取得联系

  ②站在甲板上的特战队员受到的支持力和他对甲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军舰护航时,不能与商船近距离并排行驶,因为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

  ④为驱散海盗,特战队员发出的“烟雾弹”离开枪口后运动状态是不变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B.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C.鱼要下沉时就吐出鱼鳔内的空气,减小自身排开水的体积而使浮力变小

  D. 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4.5mm2

  B.考场内空气的温度大约是50℃

  C.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6A

  D.奥运“祥云”火炬质量约为97.5kg

  19.右图是一种手压式环保节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迅速按压手柄多次,闭合开关灯泡就能发光。这种不需要干电池的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是(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的磁效应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D.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

  20.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1.某同学做“组成串、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将灯泡L1与L2连接在电路中,两次实验时都只观察到一灯亮,一灯不亮,对此原因的分析中可能成立的是( )

  A.串联时,不亮的灯灯丝断了 B.并联时,不亮的灯灯丝断了

  C.串联时,不亮的灯电阻太大 D.并联时,不亮的灯电阻太大

  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I1为1A,电阻R1消耗的电功

  率P1为4W,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当开

  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

  表的示数为I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已

  知P2:P2′=1:4,U1:U2=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R1= 4Ω B.U=10V

  C.I2=2A

  D.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通电5分钟,R2消耗的电能为2400J

  卷Ⅱ(非选择题,共76分)

  注意事项:答卷Ⅱ时,将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a—23 O—16 H---1 S--32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刘星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为参照物的;他手中握着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杯重忽略不计),在空中静止,杯中装有重2 N的水,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她喝掉一半水后用力握杯子,杯子仍在空中静止,此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4.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

  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

  时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

  到中午,反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

  25.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

  像,分析图像可知:

  (1)DE过程中晶体处于 态;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

  (3)D点的密度_______E点的密度。(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26.小明的妈妈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小明对制作豆浆的过程进行了观察:把豆料、清水放入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煮浆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并且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在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吸盘是利用 起固定作用的.

  (2)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或“串联”).

  (3)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在用电高峰期,若电压只有200 V,那么豆浆机的实际加热功率为W.(设电热丝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如图,A、B为两个电极,放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容器

  里。闭合开关后,电极上将有气泡产生(电解水的过程),与电源正

  极相连的A电极上出现的气泡为 , B电极上出现的气泡

  为 ;在这一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选填

  “变大”或“变小”),灯泡亮度变 (选填“亮”或“暗”)。

  2016高中生物学史(3)

  1.(2012·潍坊)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脱落酸是抑制性激素,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2012·北京东城)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较大

  答案 C

  解析 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枝条生根及保花保果等,而高浓度能疏花疏果,C正确。

  3.(2012·北京东城)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用角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 A

  解析 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胚芽鞘的生长速度越快,向右弯曲角度越大,A值逐渐减小;在b点时,生长速度最快,向右弯曲角度最大,A值最小;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时,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从图二可以看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4.(2012·河南)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也可能会相同

  C.用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D.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且P点表示最适浓度,A正确;位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用这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B正确;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而图中未指定何种器官,所以生长素浓度大于M时对植物的某些器官可能是促进作用,C错误;若顶芽最适生长素浓度为P,说明该曲线反映的是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5.(2012·洛阳)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甲乙丙

  顶芽摘除保留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0 ppm2 ppm0 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答案 A

  解析 从甲组与丙组信息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芽的生长,B、C错误;从乙组与丙组信息可知,细胞分裂素可抵消顶端优势,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生长有关,A正确,D错误。

  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B.无籽番茄的生产过程是:去雄,然后在雌蕊上涂抹一定浓度的脱落酸

  C.植物激素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体指的是CO2

  答案 A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无籽番茄的生产过程是:去雄,然后在雌蕊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种类不同,产生的部位和器官不同。木瓜释放的气体为乙烯。

  7.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处理的目的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

  B.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合成淀粉的酶的活性

  C.成熟种子内无赤霉素故需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浸种

  D.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答案 D

  解析 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目的是能激活种子中的多种水解酶,还能促进新酶的合成;成熟的种子自身可以合成赤霉素;种子受到赤霉素刺激后加速分化,使得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增强。


2016高中生物学史相关热词搜索:生物学 高中

1、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英语卷选材注意到信息的时代性,注重选材的多角度和多侧面。材料内容基本取材于英语为母语 新高三新对策:英语分析及新一轮复习建议(2015-08-01)

2、   振动和波历年高考题  1 (79)单摆的周期在发生下述情况时将增大  A 摆锤的质量增大 B 摆长减小  C 单摆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练习:振动和波(2015-08-02)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6高中生物学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高中生物学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gaokao/gaokaozhenti/5481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