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2016-06-18 09:59:05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欢迎参考!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 ...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欢迎参考!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却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听数学,而没有做数学,也就是说没有重视学习过程。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总是直达主题,认为让学生掌握了几个知识点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忽略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过程,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学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被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长此以往,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

  学习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暴露学生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在于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只有这样,对数学的体验才是自信和愉快的,否则就是自卑和痛苦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等等。由此可见,经历学习过程是多么重要。笔者认为,要处理好过程教学,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由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教学

  回顾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最先是只重视数学结论,不重视过程教学,教学时尽量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练习,让学生快速地熟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忽视了得出结论的思想方法和探索过程,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记数学”,这就造就了“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不会做”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过程。过程是和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者方法联系一起的。它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活动,学生在“操作、思考、交流”上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甚至要时时面临问题和困惑。其实,这个过程符合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会带来不可量化的长效回报,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极为有利,所以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所以对于“课题学习”“想一想”“做一做”的内容,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想去做。

  二、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重终结性的评价转向重过程性的评价

  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等方面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在评价中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事实上,采用过程性评价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起到激励作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面向未来。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重视科学的探究过程,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开始阶段,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现在很多初中生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被动式学习。学习基础不扎实,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存在强烈的依赖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就不会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是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举措,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预留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并使其自我探索能力得到锻炼。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前人创造的知识精华,但学习活动也具有再发现和再生产的性质。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这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强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从简单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选择的探究,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相关热词搜索:数学教学 初中 故事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1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16-01-09)

2、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016-01-09)

3、小学数学个人教学反思篇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个人教学反思(2016-01-09)

4、小学数学一年级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一: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016-01-09)

5、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一: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16-01-09)

6、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1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16-01-09)

7、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教学反思(2016-01-09)

8、小学数学二年级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篇一: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2016-01-09)

9、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学反思篇一: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学反思(2016-01-09)

10、九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一:九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3) 九年级数学教学案例(2016-01-09)

11、小学数学人教位置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位置教学反思(2016-01-09)

12、二年级上 语文园地七 教学反思篇一:二年级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 语文园地七 教学反思(2016-01-09)

13、七下数学教学进度表篇一:201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 七下数学教学进度表(2016-01-09)

14、初二数学教学随笔篇一:初中数学教学随笔 初二数学教学随笔(2016-01-10)

15、二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篇一: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张阳) 二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2016-01-1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46491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