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

2016-11-01 20:53:40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  下面是www chinazhaokao 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苏 ...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1

  重心把握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找出文章中的具体事例,体会母亲的性格品质,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诗人孟郊所作的《游子吟》。了了几句,一位母亲为即将远游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自古以来,母爱是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就跟随胡适先生一起走进他的母亲,一同感受他们的母子深情。

  (板书:课题、作者)

  二、细读文本

  师:快速浏览全文,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胡适的母亲对胡适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第6段“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或者第七段“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师:为什么母亲即是慈母又是严父呢?

  展示胡适家庭背景介绍(父亲已经去世)

  师: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母亲对“我”的管教的?(第5-7段)从这几段中找一找母亲的“慈”和“严”分别表现在哪里?

  生:“慈”——母亲为“我”添病眼

  “严”——1.早起认错,催上早学;2.说话轻薄受责罚

  关注母亲的教养方式:“她从来不在别人前面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保护自尊心,注重反省

  师:胡适的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文章中胡适的母亲遇上了哪两件事棘手的事?

  生:1.除夕夜应付大哥招来的债主2.大嫂二嫂闹矛盾

  师:她是如何处理家庭矛盾的?她是怎么对待大哥和嫂子们的?从中可以看出其怎样的性格品质?

  生:1.“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他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六七次”,宽容、隐忍、善良

  2.母亲的法子:不和她们吵;忍无可忍时,只哭自己命苦。(注意是怎么哭的,很低,渐渐)(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闹脾气的人——被母亲的隐忍温和的性格打动,再闹下去也说不过去)——容忍温和

  师:大哥这样败家,母亲表现出的是宽容和隐忍;大嫂二嫂这么闹,母亲表现出的是容忍和温和。胡适的母亲仅仅是一个隐忍温和的人吗?(也有刚气)她的刚气表现在什么方面?

  生:当面对人格侮辱的时候,一步也不退让。母亲的表现是气得大哭(对比之前处理嫂子们矛盾时的哭),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师:文章中两处对比非常明显,一处就是这里母亲可以对大哥嫂子们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到自己人格时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还有一处能找出来吗?母亲对“我”要求极其严格,而对待别人极其宽容。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第5-12段有关母亲的事,好像已经完整了,那文章前三段有写了什么?

  生:第1段:性格文绉绉(体弱、母亲要求)

  第2段:喜欢看书,做过最活泼的也只是从椅子上到下

  (对童年游戏的缺失是有遗憾的)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第3段:失去两次发展机会,学习音乐和画画。(惋惜)

  师:可见作者的童年除了看书读书之外,是单调贫乏的,是有遗憾的。但是这与作者的母亲有什么关系?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生:1.有关系。作者的童年除了看书读书之外,是单调贫乏的,是有遗憾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母亲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前三段是为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做铺垫。

  2.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自传),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与文末相呼应

  师:文章最后写了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深的影响。”前三段介绍自己的少年时代与之呼应。

  从最后这段中可以看出胡适是一个怎样的人?抓住具体的词语

  生: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师:有一个词叫“文如其人”,确实如此,胡适先生的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童年,介绍了他的母亲,尤其是最后一段用词的谨慎谦虚,就如同他本人一样,非常低调谦逊,而这些性格的养成除了环境的影响,那就是他的母亲。

  三、分享故事

  可伶天下父母心,母爱是共同的,只是每位母亲表达母爱的方式不同。胡适先生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的母亲,曾经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动和影响,想一想之后与大家分享。

  四、布置作业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将自己的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写下来,整理一遍,念给自己的母亲听。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2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 绰号(chuo) 庶祖母(shu)

  吹笙(sheng) 摹画(mo) 眼翳(yi)

  舔去(tian) 侮辱(wu)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入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2. 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

  【设计简说】

  本文是一篇写母亲的自传体传记文学,胡适先生在文中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本教学设计的关键词是"听故事,理内容,说形象,品妙笔,做积累",即通过学生耳听、口说、脑思、手写等充分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胡适先生笔下的母亲形象,在受到人生成长教育和美德教育的同时,从中了解和感受自传的语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代作家肖复兴说: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听一段故事,概括内容。

  1.听一段故事: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她来说,幸福是那样短暂,和丈夫只过了六年三个月零21天,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当时她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这对一个中国妇女来说,是多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当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因为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这位伟大的母亲正是胡适先生的母亲--冯顺弟。

  2.读课文,概括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放声朗读、默读等)通读课文,读完后说说文章讲述了哪些事情。

  提示概括角度:

  ①从"我"的角度概括:写了"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念和惋惜;"我"受到母亲严父般的管教和慈母般的关爱;"我"亲身体验到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

  ②从"母亲"的角度概括:写了母亲和"我"的故事;母亲和家人的故事。

  课中小结:全文脉络清晰,三个层次十分明晰。第二部分主要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育以及她对待他人和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这是全文的叙述重点。这一部分围绕着母亲的品质来选取和组织材料。一件件事、一个个人物都记叙得清清楚楚。

  三、说一说感受,体会大爱。

  1.说一说母亲: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词句,用"母亲是一个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如:母亲是一个管教子深细而严格的人。"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我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母亲是一个刚气十足的女中丈夫,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教案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2.说一说"我"和母亲:文章末尾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说说我受到母亲的影响。

  如:母亲是"我"的严父,每天母亲催"我"早起,回顾自己昨日的错误,然后上学;"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遭母亲严厉责罚。从中"我"学到了学习上要勤奋、守时和做人要反省"吾身"。

  母亲是"我"的慈母,她亲自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为"我"医眼病。

  母亲是"我"的恩师,从她对大哥、大嫂、二嫂、五叔的态度上,"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学会了"宽恕人,体谅人",学会了自尊自强。

  3.母亲,我想对您说…: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母亲说一句话。

  4.母亲,我想对您说…: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

  课中小结:作者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四、品一处妙笔,赏析妙要。

  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的形式组织语言,品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如:水到渠成的铺垫--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为后文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作铺垫。

  别致生动的叙事角度--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母亲与我"的角度、"母亲与家人"的角度叙说母亲的故事。

  鲜明的对比--母亲对我要求极其严格,而待人又极其宽容;对大哥大嫂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自己的人格,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字里行间的深沉情感--作者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毫无夸饰的自传语言--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仿佛是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流淌,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课中小结: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即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本文表现出的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许正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五、做一点积累,滋润心灵。

  1.从文中积累洋溢着作者对母亲深情的语句。

  2.从课外书中积累歌颂母爱的名言、诗句、故事、歌曲、散文等。

  课中小结:母爱,尤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尤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让我们感念母亲的恩德,永远热爱我们的母亲!

  六、课堂小结。


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相关热词搜索:板书 我的母亲 苏教版

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015-09-25)

2、詹天佑优秀教学设计【一】:优秀教学设计——詹天佑 《詹天佑》 临朐县朐山小学 刘业强 一、“我的梦 中国梦”导入 同学们,梦想一 詹天佑优秀教学设计(2015-09-25)

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一】: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执教: 建阳市西门小学 陈韵萍一、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2015-09-25)

4、三年级风筝板书反思篇一:三年级语文上册 风筝教学反思1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风筝板书反思(2016-01-09)

5、一年级数学《九加几》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九加几》教学设计(2016-01-10)

6、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共6篇)《再见了_亲人》教案 教学设计 公开课 获奖《再见了亲人》教案南位小学 卫建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2、能力目标: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3、情感目标: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016-07-07)

7、人教版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板书设计(共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桐源中心小学 万高武各位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一、教材分析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人教版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板书设计(2016-07-12)

8、再见了亲人,板书(共6篇)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硝烟”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板书(2016-07-18)

9、登高板书(共5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登高》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登高板书(2016-07-22)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共5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榆中县祁家河小学 王春凌教材分析: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2016-07-22)

1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共5篇)2 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南海执信中学 蒋勇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体会利用函数图象研究方程问题的方法;(2)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横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2016-07-29)

12、23清贫教学设计(共5篇)清贫教学设计清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方志敏同志的生平及革命事迹。2 过程与方法:结合古今实例理解“清贫”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新时期的“清贫”的新内涵,将廉洁奉公的正义感纳入到生活的实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一个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乐于清贫23清贫教学设计(2016-07-29)

13、最大的书,板书设计(共5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9、《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质、勘”等10个生字,会读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会写“册、岩、厚、埋、质”。 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1-10自然段,读好人物对话,尤其指导读好问句、最大的书,板书设计(2016-07-29)

14、咏柳板书设计(共5篇)《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咏”“妆”这两个生字,会写“柳”“丝”。(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3、情感态度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 认读本课生咏柳板书设计(2016-07-30)

15、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共5篇)《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秋兴八首(其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3、背诵全诗二、教学重点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步骤1、导入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2016-07-3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苏教版 我的母亲板书设计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1636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