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论语仁义的话

论语仁义的话

2016-01-29 09:31: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论语仁义的话篇一《《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

论语仁义的话篇一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

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论语仁义的话篇二
《《论语》的精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

该多好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

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论语仁义的话篇三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

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

【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

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论语仁义的话篇四
《《论语》经典语句赏析》

论语仁义的话篇五
《读《论语》浅析孔子的修身观点---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

读《论语》浅析孔子的修身观点---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

读《论语》以及众学者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可知,孔子---中国春秋时期“克己复礼”的呼吁者、践行者,是人类历史上更早的“堂吉诃德”;中国春秋时期仁政思想的创造者、推广者。

总结孔子思想可将其简单概括为政治与道德两方面,而孔子的政治思想---仁政思想又是以道德治国为导向阐发而来,故可以总结孔子所有思想为“道德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大时代隶属东周,处于礼崩乐坏的周王朝的后一阶段,而孔子却是周礼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和恢复者。因此孔子思想因循周礼而来者众多,或者说孔子思想的基石就是周礼体制,一切以维护周朝礼制为核心。孔子的修身思想概述为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等,十个概念总结出了孔子修身的精髓。

孔子修身思想,首推“仁”。对于仁,其弟子曾多次请教孔子,而孔子每次所答均不相同,但总结可知,仁是爱人,是修己,是安人。我们可以理解为爱护别人,修炼自我。孔子对于仁的解释多涉及其他方面内容,他是将仁扩充到其他概念之中,充实仁本身的含义。这是为了丰富仁的涵义,也是为了体现仁的重要性和领导性,仁是其他思想的总方针。修养身心,教人向善,仁爱是首要标准,也是最基本之标准。

义,古人解释为宜,是教人应该怎么做,是讲求道德上的自律,与礼相对。孔子提出君子与小人的概念来区分义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当今社会不同,孔子教人修身以君子为典范,取义舍利。中国对于义利的区别对待以及侠义之风受到孔子“义”说的影响深远,并且对我国国民性的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孔子讲义与勇有很大关系,勇受到义的制约,有勇无义容易导致乱盗之事。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勇是出于义,今日的成语见义勇为应当是最好的浓缩,义勇相帮,是为真义。

孔子讲,孝是孝顺、孝敬、孝养、孝慈;孝是对父母长辈生前要孝,死后也要孝(守孝三年,不改父之道)。对待父母首先是顺,孔子以周礼为基准,而周礼讲求尊卑有序,父母是长辈,决不能违逆,顺是基本,敬是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对待父母除了顺和敬,还需要时间的考验,父母年老,子女需悉心照料,直至终老。孔子讲孝道还要延续到父母长辈死后三年---守孝三年,不改父之道,周礼对于祭祀祭奠讲求甚高,孔子孝的修身思想就是最好的例证。“守孝三年”从唯物论的角度讲是一种荒诞的行为,但是从文明之感情角度讲却是一种爱的延伸和体现,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所在。与孝相连的还有弟(悌)和友,周礼讲求长子继承制,孝是子事父,弟是弟事兄;友是指同僚、同事、同学。而对于不同的交友

标准孔子又有不同的“友”道,“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出于严,“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出于宽。

孔子讲,尽心尽力是为忠,故有中心为忠之训。为人处事,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忠通过其他的修身要求体现出来,忠是对父母的忠,即为孝与敬;忠是对他人的忠,即为信与敬。孔子常将忠与信并列,而信更侧重于言,拆字可知信为人言。孔子讲,敏于行而讷于言,宁肯多做而不愿多说,可见信的分量之重。孔子塑造的君子讲信,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话。

宽是宽容,宽恕,容纳别人,谅解别人。孔子所讲宽与今日所讲宽恕同意,但是侧重于当政者上对下的宽恕。与之相对,恕,将心比心,真诚相对。

恭与礼相关联,属于礼貌中的外貌和仪态。敬是与他人的关系有关,是对人的态度等。恭侧重于自身的修为,敬指敬重天地、鬼神等,指敬重君上、父母长辈,指尊敬一般人,亦指为人谋事处事敬重(类似敬业)等。

总结上述各点可见,仁是孔子修身思想的核心和基点,礼是贯穿修身思想体系的线索与边界,这在“仁”“恭”等论点中均有涉及,非礼,不可,修身要合乎于礼。结合上文对《论语》中各点阐释以及对于周礼的解读等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整个修身思想的结构:严格遵照周礼体制进行修身思想的塑造,有对于周礼的完全继承---礼,也有孔子自己的创新和延展---仁等。

分析孔子要立足于孔子的生活年代,不能坐在沙发里对孔子妄下断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孔子凭一己之力呼吁“克己复礼”,希望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培养民众自身素质。这理应受到褒奖和赞扬,但似乎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社会乱、统治摇、有能者居之,故孔子口干舌燥亦没有人愿意听他的修身治国之道。孔子修身之道,教人克己复礼、爱人、尚义、孝敬、忠信、宽以待人,而社会动乱,逐利者众,性命不保,何以修仁爱,人最基本的需求不能保障,也就谈不上爱其他人。社会风气形成容易,改变却是非常不易。

单论修身,孔子的修养道德体系确实属于春秋集大成。无论是关于礼的继承,还是对仁的创造,都应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但是修身不是愚修,对于孔子的修身思想论点即使是在孔子当代亦是有失偏颇的,关于孝道,孔子讲求“守孝三年,不改父之道”,应当是不妥的。尊敬或者孝顺父母长辈更多的应当是体现在现世,父母长辈在世时,理应孝顺、尊敬,但是死后的祭奠等均是仪式化或者说是程式化活动,适当为之即可,过之当罪。对于孔子所讲守孝三年对应于自己出生三年的说法亦不恰当,人类是代代延续的生物,世代更替,文明发展,繁衍养育亦是不断进行的,上一代传递至下一代,不存在三年亏欠与偿还的问题,故对于父母长辈的祭祀应适当,而应当将更多精力投注于现实生活。

论语仁义的话篇六
《论语30句》

(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9)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0)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勤勉,快速。慎:谨慎,慎重。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13)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14)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

[解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雕:同“凋”,凋零,零落。

(17)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解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杇(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19)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解读]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

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2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解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果:坚决。

(22)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

论语仁义的话篇七
《浅谈《论语》君子观》

摭谈《论语》之君子观

摘 要:儒家君子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人才与精神形象,言必称君子,余英时认为“儒学事实上是君子之学”。而《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内容真实而充分地反映了君子的内涵。在孔子看来,其所谓的君子实际上是指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主要体现在仁、义、礼以及行上。自《论语》中君子人格观念的提出,其思想在塑造人的道德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中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君子;《论语》;德性

《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谈话记载,从谈话的情境来看,既有“子”的语录,又有师生问答。这些材料说明,“君子”话题是当时“士”们相当看重的。“君子”一词在《论语》之前已见于其它文献如《尚书》、《诗》、《易》等。《论语》中“君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居于社会统治阶层的生物实体,如诸侯、大夫等;一是抽象的人格概念。

一、《论语》中君子人格观念的提出

“《论语》一书,君子的使用达107次君子为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枢纽层面,其内容较为广泛,有从待人接物应有的修养来说的,有从统治者的治国术来讲的,也有从治学时的态度来阐述的,但更多是从德性的角度去分析的。”以下对君子的分析,正是以德性为标准来加以定位的,也就是要分析君子的德性内涵。

《论语》首先明确了对“人”的传播类别的区分。第一种区分的标准来自两个人类自我认知的角色系统:以人的血缘关系确认个体在宗族中的位置和角色;以人的社会关系确认个体在宗族以外人群中的位置和角色。由此区分了人的传播关系、传播地位和规范。前者如“弟子”与“父母”,后者如“君”与“臣”,“君子”与“小人”。

在此基础上《论语》阐述了传播的信息流向及传播功能和传播规范。以“孝”的理念为例:

《学尔》:“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孝”存在于父子一组宗法人际关系中。在这组人际关系中,父的思想行为制约子的思想行为,换言之,父的信息制约子的信息,要求子遵从父的信息。《论语》称之为“孝”,把“孝”作为父子人际传播的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在君臣、父子构成的人际关系传播中,君、父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这就是后儒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第二种是以人品为标准区分人在群体中的传播关系和传播地位。如“君子”与“小人”。这是《论语》中的一组重要概念。”可见,君子本指有社会地位的人,小人指平民百姓,是对人的社会地位的中性表述,不能单一理解为“人品”区分。《论语》中君子、小人的内涵比较复杂,有时指“有位”者,有时指人品,有时兼有两者之义。《论语》认为君子、小人这两类人之间建立传播关系时,有道德品格的人处于传播的上位,即“有位者”也要“有德”,才能在人际传播中取得传播的主导性,而平民百姓或缺乏道德品格则处于传播的下位,且上位对下位具有绝对的传播效力。

在结合以上两种人际传播关系基础上,《论语》提出以人的品格特征为识别原则,树立了“君子”人格形象作为教化传播的价值导向。

二、《论语》中君子的德性内涵

在《论语》中,我们时常见到关于君子与小人相对照的论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是通达于道义的,而小人则是力图于利的。这正是 “ 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上达于道义,下达于私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 语·述而》)君子忠心尽自己之力,所以心胸坦荡,小人则是为一时一己小利而局促忧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总是在好事上去帮别人达成,在为非作歹的事情上则是不会用力的,小人就不会这样,而正好相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和他人能够很好地相处,而不苟同,小人则是讲求千篇一律的同意。“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总是自我修养,先完善自己,有问题先拷问自己,而小人则是处处找他人、找外物的不是。这许许多多精辟的论述,真是微妙精深,恰到好处,将君子与小人之特性分析地极其到位。是要为君子,还是为小人,君自知之也。

在《论语》中,君子在绝大多数地方是指称有德之人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孔子心中的君子:人因为道德高尚才成为在位者,而贵族亦是如此;倘若没有那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万万不能成其为真正贵族的。无德之人是不能成为贵族的,倘或偶然的机会,无德者上了王位,则必须行道行德;不然,民无以支持他,必然要为真正的有德之君子所取代。《论语》中之君子正是以仁义为“质”,以礼为“文”。仁义、礼相辅相成,合乎中庸,而为君子。

第一,作为“质”的“仁义”。仁、义相通,而又有所区别。

一是“仁”。“仁”一般解释为“爱人”。关于仁,《论语》中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以仁为前提的;颠沛流离都不会违背仁,时刻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君子和朋友交往,那不是酒肉朋友,不是财权朋友,而是以仁义、以礼文来和朋友交往的,正如朱子所言,“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这是说学习以提高道德修养,与朋友交往,共同学习互相提高,并培养仁爱之心,全力以赴将仁爱推而广之。

二是“义”。“义”与利相对而言。关于“义”,《论语》中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做事无可无不可,是以义为导向的,君子正是以其行义而有别于只是求利的小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义正是君子的本质所在,君子行事以义为上策。“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君子是以义为本质特性的,凡事道义为上,无义之官不仕之。可见,义亦是君子之重要内涵之一,君子行事不论情况如何,都是以“义”为转移的,一切依据“义”之理而行之。

第二,作为“文”的“礼”。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在孔子,主要是要恢复周礼的地位,增强人们的礼仪之心,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社会政治理想。关于“礼”,《论语》中有如下论述: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侑》)像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我们的竞争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则;孔子还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讲究以义为内容,礼为做事方式,这一切都要以谦逊和诚信的心去为之;孔子弟子子夏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这从交往的角度来说,怀抱恭敬之心,以礼交人,天下皆兄弟也。“礼”,是礼节,是礼仪规范,不是所谓繁文缛节,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必不可缺的尊尚与敬重,对上如此,对下亦如此,于是“礼”就是君子德性的基本内涵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极其强调“行”,这有其必然性。具有德性特质的君子绝对不会把仁、义、礼等停留于口头上,而是去行动,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足以践行“仁义”与“礼”。孔子自谦言,“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让自己的行动时时处处符合君子的标准,这并不容易,或者说也是因为当时的人很少做到,所以孔子有如此感慨。惟有把思想观念中的“仁义”与“礼”付诸行动,才是谓真正具有君子德性,而不是言行相悖的伪君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辱,所以才有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这乃是说做事敏捷,而又言语慎重;也才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以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不以夸夸其谈、哗众取众为荣,而是以实际行动,以真正的实力为善,为美。可以看出,重“行”的伦理思想贯穿于《论语》的诸多篇章之中。

三、《论语》与君子

《论语》以其丰富的内涵,超越古今的价值观念,为历代国人所珍视,在2000多年的流传中,其精神不断地被诠释、挖掘与追寻。有人从中读到了治国之道,有人读出了仁爱精神,有人听到了落魄者沉重的叹息,有人感奋于先贤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追求,可谓见仁见智。而笔者认为《论语》着眼于对人的塑造、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使人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是一部君子之学。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毕建志. 浅析《论语》中君子德性观的内涵[J]. 山东师范大学,2011.

论语仁义的话篇八
《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论语》名句解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论语仁义的话篇九
《仁义之间_陈少明》

·32·

·中国哲学·

仁义

陈少之明间

仁义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但“仁义”不只是仁与义的相加,而是观念史上一个更新换代的

:“孟子有新版本。独立论仁,荣誉当归孔子;但“仁义”连体,贡献则推孟子。朱熹引二程的话说

”(朱熹,1984年,第199页)不是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而是《论语》中“义”不仅单独使用,且意思相对单薄,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孔子没讲过“义”

),或者“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宪问》),又“见得思义”(《子张》)之类,喻于利”(《里仁》

基本上是日常用语上的道义之义。孟子讲义,也非只把义与仁联结起来,而是赋予它更深的内涵,把仁义变成内在的义理结构。其观点主要表达在性善论中,构成其“四端”说中最主要的两端的关系。本文不拟重复这个思想史上的共识,而是想通过对这两端关系的检讨,寻求对儒家对待恶或者说对待道德负面现象的态度的理解。可能的话,它将为研究儒家正义感提供一条思想线索。问题的焦点落在对“不忍”(或恻隐)情感的道德价值的分析上。

一、仁与义

问题得从对性善论的检讨开始。概括起来,孟子的有关说法包含三个环节:第一,以人的感官具

:有共同的感知倾向为据,断言人心也有所同然者“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

”(《孟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下引该书只注篇名)第二,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子·告子上》

,以显示善的普遍性。第三,顺势提出仁义礼智“四端”相连的观念关推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系。后两个环节,一同见于下面这则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

(《公孙丑上》)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之前,孟子简洁且深刻地论述了性善的基本含义。它是由“不忍人之心”或恻隐这种情感现象导起的,指向对他人生命安危的关怀;同时,这种关怀只是一种

,一种有待培育的根苗。(参见陈少明,2012年)信奉性态度,而非行动,因此,它是一种善“端”

善说者,很难找到比孟子所举更恰切的例子。而由不忍或恻隐之心说起,相对于《论语》“仁者爱

仁义之间·33·

人”的说法而言,显示孟子对仁的内涵有更深的挖掘。然而,它只能说明“四端”之一的仁之端,并不能让人直观出其他三端,包括“义之端”来,它没有提供对“羞恶之心”的情感分析。

当然,孟子论仁义或者仁义礼智远不止一处。问题在于,对于“四端”尤其仁义两端关系的其

:他说法,似乎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通检这些论述,有把仁义当作一般道义来看待的“舜明于庶

);有把两者置换为父子、君臣关系的:“仁之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

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

),及“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还有把谓命也”(《尽心下》

它等同于孝悌关系的,例如: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

(《尽心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用法的地方;或者在用仁义这种现象反映出,孟子在使用仁与义时,仍有沿用传统(包括《论语》

整理传统伦理观念时,也曾有其他选择的尝试,如“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类似孝悌,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则类似忠孝,次序是孝先忠后。但是,孟子鲜有从恻隐推出羞恶,或者从仁导向义的其他直接的思想资料。如果这些不同德目变成具体的伦理规范,其关系仅止于在伦理实践中协调行事,那就意味着它们各自有独立的性质,没有内在的思想逻辑可言。外在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这种勇便是可关系以义与勇为例

能脱离仁或义的。智亦然,如果它只是审时度势的能力,那也可能脱离仁甚至与不仁结合。因此,如果仁与义也是外在结合的话,对性善论来说将是很大的缺陷。

追求透彻理解的宋儒,对此也有疑惑。相关的议论就出现在朱熹与其门徒之间:

:“孟子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又曰:‘义之实,从兄是也。’不知羞恶与从兄之问

:“不要如此看。且理会一处上义理教通透了,方可别看。如今理会一处未意,如何相似?”曰

得,却又牵一处来滚同说,少间愈无理会处。圣贤说话,各有旨归,且与他就逐句逐字上理会

”(朱熹,1986年,第1332-1333页)去。

:“孺子入井,如何不推得羞恶之类出来,只推得恻隐出来?”节应曰:“节以为先生问节曰

”曰:“是从这一路子去感得他出来。”当他出来。

如孺子入井,如何不推得其它底出来,只推得恻隐之心出来?盖理各有路。如做得穿窬底事,如何令人不羞恶!偶遇一人衣冠而揖我,我便亦揖他,如何不恭敬!事有是非,必辨别其是非。试看是甚么去感得他何处,一般出来。(同上,第1282页)

两则语录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孟子》中两次“义”的界定不一致,或者看不出逻辑关联;一个是如何从见孺子入井的经验,推出羞恶之心来。坦白说,朱熹的解答很难令人满意。前者干脆是拒绝其问题,后者虽然貌似解答朱熹的测验题,但答案却偷换了概念:原本的问题是如何从一种经验推出四种不同的情感与态度来,答案却变成从不同经验导向不同情感的产生。即使这些不同类型的情感或

”,“四端”之间的关联依然是外在的。态度的产生是朱熹常说的“自然如此

不过,尽管说理上有瑕疵,却一点也没影响“仁义”牢固结合在一起,且贯串其后的思想史。所以,问题也吸引了现代学者的注意,庞朴在《儒家辩证法研究》中,便把“仁义”列为头一对范

·34·

畴,并从方法论上阐述其关系:《哲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义”被说成是“羞恶之心”的道德表现,它同“恻隐之心”的“仁”相对,并且是对后

,如后人所解释的,是耻自己之不善;而“恶”,是憎别人之不善。者的一种节制。所谓“羞”

,“恻隐”便不免形成一个界限,即只供使用于所谓的善人善行,而有了这一德目与“仁”并存

。另一方面,羞之与恶,又是为自己之向善不致对一切都滥发慈悲。这就叫“义者,仁之节也”

。(《庞朴文集》第1卷,第和与人为善,这可说基于恻隐而起,这就叫做“仁者,义之本也”

452页)

庞先生的论述非常精致,其着眼点在于仁与义这两种德目在伦理实践中的互补性,是其“中庸”观念在方法论上的表现。但它不能用来解释孟子,因为孟文中没有一处表现出对过度“恻隐”或慈悲的担心而认为需要对其加以限制的,相反,是唯恐扩之未尽。尽管庞文也提到“基于恻隐”的前提,但这不是他的重点。套用“四端”的术语,它体现一种智而非仁的观点。这是一个现代哲学家重构问题的一种贡献。

因此,对这一问题依然可以或需要有新的尝试。

二、由仁及义

既然仁是通过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而得到呈现的,那么义的根据也必须回溯到道德情感上。而且,两者需要共同的根源。就此而言,本文的立场不是新的。因为我们接受了恻隐之心的普遍性的论述,

:而前人同样把它当作其他三端的根基“恻隐是个脑子,羞恶、辞逊、是非须从这里发来。若非恻

”(朱熹,1986年,第1289页)我的问题在于,通过隐,三者俱是死物了。恻隐之心,通贯此三者。

什么途径,达到对两者一致性的认识,从而相信人类在仁与义或曰扬善与制恶上源于共同的情感基础。

思想是需要路径的。孟子留下的问题,最好从《孟子》文本中寻找理解的线索。下面来看孟子论不忍(或恻隐)的另一经典例子:

(齐宣王问)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

:“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曰

”曰: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王笑曰

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梁惠王上》)

传统把它当作孟子启发齐宣王的良知,从而劝喻其行仁政的论说艺术;一般将焦点放在“仁术”上,朱注就说:

术,谓法之巧者。盖杀牛既所不忍,衅钟又不可废。于此无以处之,则此心虽发而终不得施矣。然见牛则此心已发而不可遏,未见羊则其理未形而无所妨。故以羊易牛,则二者得以两全而

无害,此所以为仁之术也。声,谓将死而哀鸣也。盖人之于禽兽,同生而异类。故用之以礼,而不忍之心施于见闻之所及。其所以必远庖厨者,亦以预养是心,而广为仁之术也。(朱熹,1984年,第208页)

,不如说在于孟子的“说仁”术。正是孟子把齐宣王本来隐蔽的其实,故事的精彩与其说在于“仁术”

内在感受,揭示为显见的心理经验,并且赋予它深刻的伦理价值。它不仅是仁之端,而且是仁之术,即已经见诸行动。虽然其行动并不完美,也无法完美,但动机善良,既值得鼓励,也起了鼓励的作用。

如果把“以羊易牛”同“见孺子将入于井”作对比,我们就能发现,虽然两者都借“不忍”的情感经验示仁,但问题的结构有重要的不同,即受难者与同情者(不忍者)的关系不一样。孺子危机的形成与同情者无关,而牛的牺牲则与不忍者的责任有关。这样,前者唤起的不忍之情,只是指向对对象的关怀;后者除此之外,还添加了新的因素,那就是克制自身原本的欲望、意志或主张,它是以对自身不当行为的意识为前提的。不当可以有目标与手段的区分,也会有道义与效能的分别。齐宣王用牛衅钟,以无辜的牛为其神圣的礼作牺牲,就目标与手段的区分而言,不当在于手段;而就道义与效能的分别看,则不当在于道义。然不论目标是否高尚,伤害无辜就是过或罪。正是对受难者不忍之情的发动,才导致其行为的改变。尽管手段的改变仍不完美,但它逻辑上包含一种对自身行为不当

①简言之,不忍或恻的反思在内。不当如果涉及的性质属于道义方面,这种意识就是羞耻心的萌发。

隐会触发对伤害无辜的羞耻感。朱熹的引申可作为这种分析的佐证:

若能扩充,于这一事发见,知得这是恻隐之心,是仁;于别底事便当将此心充去,使事事是仁。如不欲害人,这是本心,这是不忍处。若能充之于每事上,有害人之处便不可做,这也是充

。若宣王能充着这心,看甚事不可做!只其恻隐。如齐宣王有爱牛之心,孟子谓“是乃仁术也”

是面前见这一牛,这心便动,那不曾见底,便不如此了。至于“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

,这是多少伤害!只为利心一蔽,见得土地之美,却忘了这心。故孟子曰:“不仁哉,梁惠侯”

”且如土地无情之物,自是不当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爱,自家不必爱之,爱他作甚。梁惠王其始者爱心一萌,縻烂其民以战,已自不是了;又恐不胜,尽驱所爱子弟以徇之。这是由其不爱之心,反之以至害其所爱处,这又是反着那心处。(同1986年,第1292-1293页)上,

,而被孟子所斥责的梁惠王不仁的朱熹从齐宣王不伤牛的仁术,联系到“不欲害人”是人之“本心”

行径,正是恻隐之本心被利心所蔽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恻隐之心得到坚守、扩充,偶然的过错就会被觉察到,通过识羞耻的意识作用,人就不会有伤天害理的行径。知耻近乎勇,这种勇也是义勇。

:同理,我们就能更确切领会孟子的另一论断“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

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

”(《尽心下》)这样,羞恶之羞与恻隐,在意识经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验中存在内在的关联,义与仁便非外在的结合,而是一体两面的事情。

三、羞恶之羞

但是,问题还未结束。上面的论述充其量是试图说明,在以羊易牛的个案中,齐宣王的举动包含在关于羞耻的讨论中,我把它区分为羞、愧、耻、辱四个类型。其中,耻指在道义上感受到自身行为不当的情感反应,与孟子之羞所指同。(参见陈少明,2006年)①

着从不忍到担责,即蕴涵着对自身举措不当的反思,从而揭示恻隐与羞恶之羞存在内在关联。然而,它所显示的善有多大的普遍性,仍然有待分析。至少,我们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孟子如何知道齐宣王的用心?第二,齐宣王的行为是不是伪善的表现?第三,这种情感反应是人之常情吗?下面就来讨论这些棘手的问题。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关于第一点,孟子对齐宣王用心的推测,是基于他对相关经验的体会

”文本显示,他们在此达成一致,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且成为孟子启发齐宣王将不忍之心从动物推致于人的前提。这不是两个人的私人经验,对于大多数曾目睹过宰杀牛马或其他大型动物情景的人而言,齐宣王“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那失神的目光、绝望的嘶叫,以及断气前在血泊中挣扎的惨状,只能用残忍来形容。至于那些成为人类的生活或劳动伙伴的动物或者宠物,不管牛马还是猫狗,大多数人目睹它们被杀戮的反应,可能更适于孟子的描述。

随之而来的问题,在历史的现场就被提出来了。即以羊易牛,同是牺牲无辜的生命,而且,利益支出的代价反而变小了,所谓的“仁术”会不会是伪善的表演?所谓伪善,简单来说,是假装的善,即为了便于谋取某种与道德无关甚至有冲突的利益,而故意以行善的面目示人的行为。(参见倪梁康)然而,齐宣王并非宣扬其置换的理由,没有以行善示人的意思。如果不是孟子的启发,或许他也不知自己的决定是善根仍存的表现。在礼不能废的情况下,他的办法其实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回避面对,眼不见为净。但是,善意虽不等于善行,没有前者却不会有后者。君子远庖厨,今人也常见。通常的情况下,即使你不是素食者,你也不想亲手宰杀甚至不敢目睹宰杀的场面。然而,你还是会食肉,而只要你食肉,就会有生命的消灭。这不是伪善或口是心非,人类的绝大多数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是靠肉食取得营养,从而繁衍壮大发展起来的。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原罪”所在。因此,我们还是可以说,远庖厨跟羊易牛一样,其心理经验是具有道德意义的。这种情感的保存不仅对滥杀滥食是一种无形的限制,且一旦现代技术有条件帮助我们取得足够的替代食品,人类就可能把杀戮降到最低的程度。同时,对孟子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既然一个人对普通动物都怀有不忍之心,那么他对同类的受难理应更容易产生恻隐的情怀。问题不在于善端的伪与真,而在于如何把它从隐引向显。

当然,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以羊易牛体现的情感真的具有普遍性吗?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绝无可能与孺子入井反应的程度相比。其实,孟子的断定就限制在“君子”的范围内。然而,它也绝非偶然的现象,而是具有某种生物性基础的反应。人类对于大型生物,特别是那种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生物,包括灵长类、作为帮手者,以及所谓通人性者,有特殊的感情。目睹这类生命毁灭的情景所带来的惊悚、恐慌、不安,对人的心灵有长久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捕杀现象的存在,使我们对这种情感普遍性的判断大打折扣。这里需要重提对普遍性的分类,就日常用法而言,它包括逻辑的、经验的与规范的三种。逻辑的普遍性不能存在例外,经验的普遍性指类似现象出现的概率很高,而规范的普遍性指衡量标准的规定。孺子入井的反应,满足的是经验的普遍性与规范的普遍性。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虽然经验的普遍性并不必然决定规范的普遍性,但没有经验上高度的普遍性,规范就失去了意义。而不以规范肯定下来,普遍性不一定得到巩固,评价也没有依据。然而,对动物不忍的普遍性,经验上比不上前者,同时也不能作为规范性来要求,否则,人类中相当大一部分人就会被判为不具人性。不过,只要我们相信对动物不忍者,对同类也会不忍,而且对同类比对动物,这种情感倾向会更大,它就同样具有向善的意义。

:人类本身互相残杀的例子难道还少吗?别说君子远庖厨不然而,质疑者还有最后的“杀手锏”

是人人做得到,就算对待同类受难,是否人人都那么善良,也让人觉得可疑。这是应该正视的问题。

论语仁义的话篇十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论语心得-兼述孔子思想基础概念

主讲:【太师】蟹的心

记录:【主录】花开

时间:2012年2月6日

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圈

群号:154652699

其实今天的内容,实在不好意思说是讲课。我自己的对今天的定位,就是针对论语学习中的一些心得,和大家沟通交流下。

当今社会,国学似乎成为风潮了。各种各样的国学论坛满天飞。所谓国学大师,或者对国学有心得的人物,也满天飞。但是很多人并非通过系统的阅读原典来学习国学,而是通过一鳞半爪、只言片语的传达,拼凑出自己对于国学的概念。个人以为,这是很有害的。想要学好国学,必须定下心,系统性的阅读原典。

老夫不才,乃是国学的外行。对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一看就头晕。但是在少年时,曾经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论语,自以为,对于《论语》这个单项,有些系统性的粗浅认识。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

《论语》的背景,本次讲座完全省略,大家自己去百度,也节约点时间。好,正式开始。

《论语》作为最早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素来被认为是最能直接反应孔子思想的。

孔子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究其本质、挖掘重点,无疑在于“仁”、“义”、“礼”这三项。其它各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由这三个概念引申演进而出。

一、礼

在这三个概念中,“礼”是其它两个概念的基础和起点。 何为孔子眼中的“礼”?狭义的“礼”,指的是仪式典章。广义的“礼”,指

的是节度秩序。

在《论语》之中,对“礼”的叙述随处可见,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孔子眼中的礼,并非单纯的典章仪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节度秩序,而是超脱于二者之上的,“礼”的本源。

我们来看这一段:《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就是孔子对礼之本源的解释,他认为,礼之本源不在于奢华复杂的仪式细节,而在于其内涵。正如丧礼之上,相比与礼节周到完备,人心中对于逝者的悲戚怀念之情,才是礼之本源。只要把握住了礼之本源,其它一应具体琐碎,都可以相应改变。

再举一例,《论语.子罕》: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这样:按照古礼,帽子是用麻来做的,现在为了节俭,用纯布(丝)来做。节约是很好的,我和大家保持一致,耶!按照古礼,见到长者,应该在堂前下拜,如今大家图省事儿,直接上堂去拱个手就算了。这样不好,不好!虽然要违背大众的习俗,我还是要在堂前拜倒。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礼”,但他所强调的礼,并非简单地沿袭古代习俗或者大众习惯,而是经过他自身的判断,以礼的本质来统摄“礼”的施行与否、如何施行。

再举一个侧面的例子说明下,还是在《论语.八佾》的部分: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在那里。是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后一句是关键:吾不与祭如不祭—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如果你心思不在这上头,礼仪再完备,有什么意思?这说明,对于祭祀鬼神的立意,孔子重视的是实际参与时的情感、心态,不讲求仪式等形式的方面。

这些段落,都证明了孔子所倡导的,并非形式上的繁琐仪节,而是其内涵的核心内容,礼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礼的本质?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这一句,阐述了孔子对礼之本源的理解:义是礼的本质,礼是义的表现。

在孔子看来,礼的施行,必须依托于“义”这一实质本源。换句话:说作为社会人,我们一举一动的合理性、正当性,不依托于社会风俗、历史沿革之类外在的东西,而依托于我们自觉自发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考量。

单独的礼,并不足以为万世法,不足以为君子之道。礼的核心,是“义”。

二、义

那么,现在我们追随孔子的思想,逐步深入,由“礼”推进到“义”。—什么是孔子眼中的“义”?

《论语》之中,对于“义”的阐述非常多,定义也很多变。我随便选几则出来: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等等等等。

这些文字之中,对“义”的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责任”,有的偏向“合理”,有的偏向“正当”,有的偏向“道理”。似乎没有特别明确的、直击本质的东西。

我阅读《论语》的时候,对这种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憎恶:)返身出来想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义”也是一个特别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其“义”。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黑社会的义是什么?就是讲义气,谁对我好,我就要掏心掏肺对谁好,其它不问。只要你对我好,我就替你卖命,随便是杀人放火贩毒逼良为娼,都行,只要我为你尽力,就是“义”。黑社会的“义”,就是讲兄弟义气。以这个“义”为起点,衍生出了黑社会那套烧黄纸、斩鸡头、拜关帝的“礼”。

而儒家的“义”,则经过后世学者层层推衍,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礼”。


论语仁义的话相关热词搜索:论语中的仁义思想 论语仁义礼智信 论语仁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论语仁义的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论语仁义的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888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