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2016-08-01 11:44:4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共4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一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渑池。)

诗人一生宦海沉浮,展转做官与流浪中。但诗人并没因人生的坎坷而消极悲观,在逆境中随缘自适、旷达豪放,仍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我们从苏轼的诗文中可以透视苏轼这一人生态度

一、坦坦荡荡、自然率真

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在朝为官明知与当权者相左,但仍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看风使舵。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云。他是自然之子,其高风亮节能与日月争辉,其品行高洁与当世不容,其绝

世才华招致众小人的诋毁。但苏轼面对生活中的遭遇坦然处之,“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遭受诟辱折磨,几致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结案出狱。他的秉性并没因此改变,“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五年的谪居生活。在黄州的生活非常拮据,他亲身垦荒种地,又筑室郡城东门山坡,因字号“东坡居士”遂缘自适的思想使他在适宜中得到解脱,后来他的官一贬在贬,离别亲人,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的确,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尽管不幸接踵而来,他却从未放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九死不悔。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吾济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让苏轼处变不惊、坦然面对,他从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他作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引申。在于中照常舒徐行步。坦然的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是悠然的面对政治风雨。“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苏轼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予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接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着饱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途中所遇风雨,又指几乎治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综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坦然的胸怀、超然物外的精神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领袖欧

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不仅如此,“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明·李绍)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没有。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迁,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初到黄州》就是在这起“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所作。在处地偏僻的黄州,苏轼当一个“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小闲差”,对于一个昔日的京官、当时的天才来说,当然“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当时43岁的他自觉前途一片渺茫,百感交集,真是只能摇头来一句“荒唐啊,荒唐!”不过一味哀叹不是诗人的人生态度,这位进士初到黄州还能见“长江绕郭(城)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意趣。是啊!这城郭之外的江水、水中的鱼儿,那满山遍野的绿竹、春天的新笋,不正是下酒的好菜嘛!鱼美,笋美,口福之惠实在诱人!哈哈!被贬职又怎样呢?我还是回归本原,享受我的鱼笋和美酒,做我的新诗吧!真是酣畅痛快、潇洒非凡啊!只是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得很啊!”(“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压酒囊”指工资)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哈哈!

《初到黄州》是一首七言律诗,充分反映了苏轼乐观豁达的天性。在人生途中前有狼后又可能有虎的当口,生命才是最最宝贵的,生活是自己的,乐观才是最大的坚强。苏轼真是“活得精彩”!他能适应艰难的生活环境,作到以苦为乐,面对人生巨大落差他几乎没有太大心灵颤动,他把悲与喜、荣与辱融进了自然山水。 一代文学巨匠,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超然台记》中他有这样一段话:“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知足感恩,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澹泊自持。“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由于苏轼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无论身在何方,总能随缘自适,自得其乐。苏轼晚年遭贬,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天涯海角--海南,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

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活着渡海回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问翁大庚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三、寄情山水,物我两忘

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艰难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苦闷和矛盾。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这首〈〈临江仙〉〉〉里表现了苏轼的苦闷和彷徨,但作者仍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作者在静听江声中思索人生的真谛,感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为名缰利锁所羁绊。在为夜晚江上静谧美好的景象陶醉的同时,作者不由产生了归隐江海以寄余生的想法,试图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中,以求得精神的自由。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之中坦然处知的旷达情怀,写得飘逸脱尘。在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他的壮志豪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这篇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不变者观: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减,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有为的生命仍其永恒的价值。况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慷慨,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穷无尽,任你享用。正象李白的《把洒问月》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成败得失,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解脱出来。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作者借助对山水的认识来阐释社会人生,对人生的认识多么彻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所以许多人认为,贬居黄州,放逐领海不是苏轼的不幸,而是时代对他的磨炼和造就。就连苏辙也感叹:“(轼)尝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二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试卷分值10分)

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

2.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

4.汤来贺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对 朱熹 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补充和细化。

5.《孙子兵法》全书由13篇构成,它们首尾呼应,层层递进,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首篇是 《始计篇》 。

6.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包括 《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两部。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 305 篇。

8.屈原创立了“ 楚辞 ”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9.唐代的高适、 岑参 、王昌龄和王之涣被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10.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 辛弃疾 。

1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3.历史上的“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

和“嵩阳书院”。

14.孔子被后世誉为“圣人”

,朱熹则被后世称为“季圣”。

15.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反映了孙子的“ ”思想。

16.《九歌》,是 屈原 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17.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化用了冯 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和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一句。

18.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为宋词婉约派正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提出“ 词别是一家 ”之说。

19.庄子,名周,为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为 南华真人 。

2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1.

22.23.儒家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孔子的基本思想围绕着“仁”和“ 礼 ”展开。 24.《橘颂》选自 《九章》 ,是我国第一首咏物诗。

25.《诗经》与 楚辞 被称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前者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 传 统;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26.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27.老庄思想体系的构建都是源于对“ 道 ”的本源性探问。

28.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化用了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和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

29.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 麦克白 。

30.《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

31.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32.

33.。

34.《诗经》与《离骚》被称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前者开创了我国文学的 现实主义 传统;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35.历史上的“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江西、“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河南

36.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瑟罗》、 李尓王 和《麦克白》。

37.唐代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和 王之涣 被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3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出自 韩愈 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二.判断题:(每题1分,试卷分值10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论语》中 的名句。( 错 )

2.在《道德经》中,老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车毂、陶器和房屋为例来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对 )

3.词史上,被王国维评价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对 199)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曾子的名言。( 错 ) 孔子的话

5.《坛经》是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中国佛教著作,是由禅宗六祖慧能说法,其弟子法海集录而成的。( 对 )74

6.孙武就是孙膑,著有《孙子兵法》。(错)

7.《诗经》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指诗的体制;赋、比、兴则指诗的表现手法。( 对 )

8.《哀郢》是选自《九章》,是屈原投江前的愤忧之作。(错)

9.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展现的是微妙的心理活动,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对)

10.“京派”与“海派”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两大流派。沈从文的《边城》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张爱玲则是“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对 )

11.老子用“散材”这个寓言来阐明“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辩证关系。(错)

12.《孙子兵法》深受老子道家思想影响。( 对 )

13.“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用香草、清泉和松柏等事物象征山鬼的高洁品质。( 对 )

14.《诗经》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游牧文明的特色。(错 )

15. 庄子和孟子都擅长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对)

16.在屈原所作的组诗《九歌》中,《云中君》是唯一一篇不是神话题材的作品。(错)是神话题材

17.在《红楼梦》“群芳开夜宴”这一情节中,曹雪芹用“抽花签”的方式对大观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园中的女孩子的命运作了暗示。(对)

18.“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欧阳修的观点。( 错 )王国维的观点

19.在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柳永以写作俗词和慢词而闻名。( )

20.在《人间世》中,庄子假借孔子提出其“坐忘”学说,来表达他的处世智慧。(错)

21. 辛弃疾与苏东坡并称“苏辛”,但二人的词作仍有明显的不同,后人称之为“苏旷辛

豪”。(对)

22.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主张“以民为本。”(对)

23. 在《谋攻篇》里,孙子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对 )

24.令狐冲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 错 )

25.《郑风•女曰鸡鸣》用对话的方式表现了一对并不富裕的小夫妻的日常生活场景,其中广为流传的名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错 )

26.楚文化深受当地“巫风”民俗的影响,呈现出泛神论的特点。(对)

27.从《世说新语》中,读者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魏晋名士的“魏晋风度”。(对)

28.在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晏殊以写作俗词和慢词而闻名。(错)

29.王维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透露出的“禅意”,因而被称为“诗佛”。(对)

30“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是蔡元培先生对大学的定义。(对)

31.“庄周梦蝶”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的《人间世》。( 错 )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孔子的名言。(错)孟子的名言

33.“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反映了儒家的“治学”思想。(对)中庸

34.《孙子兵法》又叫《三十六计》,系统阐述了我国古代战略思想。(错)

35.流行歌曲《青花瓷》是由周杰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错)

36.《诗经》中的战争诗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对于战争的崇尚。(错)

37.我国文学史中“香草美人”的传统是由著名诗人宋玉开创的。(错)屈原开创

38.初唐四杰指的是唐代初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的合称。(对)

39. 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指的就是格律诗。(对)

40.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伟大的女神,她的主要功绩是开天地和补天。(错)

三.名句鉴赏:(每题8分,试卷分值16分)

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此诗出自【诗经•王风•黍离】〔一分〕,一位士大夫在„„徘徊看见庄稼长的很茂盛,而庄稼长的地方是以前的庙堂,随着庄稼生长,十分忧郁,抚今追昔,伤逝旧国的郁闷无处发泄,于是写下这首幽怨的诗,排遣内心的愤懑之情。 2.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面对眼前青山产生种种遐思,面临人生种钟遭遇,由忧虑„„转到骄傲不屈,即使„„依旧不改其志 3.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出自【诗经•摽有梅】用树上的妹子还有七成暗示时光的扭转也暗示女子青春的短暂希望心上人寻找一个佳期来提亲,是女子闺中自怜之诗以花草的盛衰来比喻青春的流逝

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归途茫茫不知家何在,表达为皇帝一心做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马在雪地人不到路,也是骑马之人的迷茫,可谓字字含情声声含泪,悲壮难忍,初衷不改的决心

5.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出自【诗经周颂•良】农人耕种希望,对生命勃发的喜悦和热爱,展示农耕生活的情致,展示生活的情貌,一副秋收图跃然纸上

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自【苏轼•贺子游•】人生生在此却要到哪里去呢?伤感找不到方向,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像一只大雁,无论什么人做了什么文章也好最后还是要消失,对未来不可知的迷茫引起人民的长久思索,认为人应该有超然的心怀从容的心态,

7.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出自【】到南边的田地去送饭,虽然很累但却很快了,

四.问答题:(每题12分,试卷分值24分)

1. 老子讲“道”既有玄理也有理趣,他用比喻的方法来解释“道”的存在特性,比如“三 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挻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你觉得这一系列的比喻阐述了“道”怎样的特点? 道的存在像„„看是中空却又充盈着万物,道周留于宇宙中不是实际存在,却又在不断超越,道的的变化无穷和有相辅相成,有无是相符相生的,不断自我否定才能不断超越,不能执着于器皿

2.孔子一生提倡复兴周礼,而周礼的核心就在“仁”的追求,请你谈谈孔子“为仁”的思想。

仁就是人,仁政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人有人的自由与尊严,孝悌是为仁的根本源泉,是人和他人关系的规范,仁是使众人都能得到爱,

3. 怎样理解庄子在《人间世》篇所讲到的“心斋”的思想?

心无杂念,扫除杂念,

4. 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中有不战而一统天下的理想,他是如何在他的政治主张中实现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5. 《论语·子路》篇中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你怎样理解孔子的心理?

6.孟子面对言必称利的梁惠王,提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在今天的时代意义?

7. 人类古往今来都要面对终极思考,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他把这个终极指向了“道”。在二十五章中他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请问你如何理解这一章中所谓“道”的存在?

五.作文:(40分)

(一).根据以下材料,围绕大学精神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

要求:① 题目自拟,结构力求完整,内容切实。

②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 字数800字以上。

1.‚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

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网易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学习只为考试找工作,70.5%受访者认为当下大学生学习功利性太强。

3.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

准。

(二).根据以下材料,围绕古代典籍和经典文本的阅读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 要求:① 题目自拟,结构力求完整,内容切实。

②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 字数800字以上。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书籍铺天盖地,网络传媒使各类信息的传递更为迅捷。面对庞杂的文化市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书籍方面无所适从,出现令人堪忧的状况,如满足于到口即消式的‚快餐文化‛:不看元典,只看翻译的白话文;不阅读原著,只看根据原著拍摄的影视作品,或只看提要式的简介;不翻检、查找原文,只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简单的信息资料;不看专业的、高雅的书籍,只看通俗类、低档次书籍等等。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消解‛文化、‚水煮‛经典、热衷网络版本的现象。

(三).楚辞《九歌·山鬼》篇中塑造了一个明眸善睐非比寻常的山中女神的形象,诗歌中着意描绘了她的形象情态和对爱人的等待之情,但还有许多细节和故事是屈原有意无意省略掉的,比如,她等的是谁?那个“他”为何没有赴约等等。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

要求:① 题目自拟,想象充分而贴切。

② 除诗歌外的文学体裁。

③ 字数800字以上。

( 四).根据以下材料,围绕写作的姿态和品格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

要求:① 题目自拟,结构力求完整,内容切实。

②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 字数800字以上。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严重。学生作文惯常的做法总结出来就是靠‚编‛、‚套‛ 、‚凑‛。‚编‛就是为了需要,补习编一些诸如‚家破人亡‛、‚四肢残废‛之类的情节去赚取同情分;‚套‛就是背诵范文,移花接木;‚凑‛就是用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凑字数,求‚深度‛。这种新时代的‚八股文‛甚嚣尘上,到底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

永不分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三篇

永不分离的句子

1、你的微笑,是穿肠毒药见血封喉。我的痴枉,如无形绳索甜蜜束缚。你的睫毛,是我留恋的天空;你的目光,是我飞翔的翅膀;每一次心跳,是我对你的思念。

2、流连的灯火,勾起我思念万千。茫茫的夜色,引燃我望眼欲穿。抹一下两鬓寒霜。抖一抖两袖情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想你。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那些说给树听的话,嵌在树的年轮里,随流年一点点长成参天的回忆。

5、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6、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7、独唱一首歌,凄风苦雨的寂寞,独喝一杯酒,百无聊赖的孤独,独发一条短信,轻易不露的真情。独说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我很想你!

8、时间过去了,留下的孽种叫回忆!

9、我愿意,让我的那些与青春、与温暖有关的回忆里都是你的影子。

10、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11、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12、你是我的唯一,认识你我的生活充满生机;爱上你我的生活充满激情;离开你我的生活失去意义;没有你我的生活无法继续。

13、如果你爱我,我愿折断天使的羽冀,只为人世间与你的这次相遇;如果你爱我,我愿来世青灯古佛,但求修得今生永不分离。

14、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15、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7、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18、回忆,是值得感触的,却也仅仅是拿来自己与自己寒暄的时间,给所有诺言一个期限。而这个期限则是短暂的瞬间,你甘愿,便是永远,若不是,你也可以说,这仅仅是一个谎言。

19、曾经是那样美丽,而如今却是那样安详、那样平淡,一切似乎都已伴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唯独那只有记录在纸张的文字依旧华美、依旧诠释曾。

20、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一颗,溜掉的小鱼总是最可爱的一条。错过了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一场,正在看短信的人总是我最珍爱的一个。

21、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22、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娇,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的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

23、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24、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像星光闪闪的,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25、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表达永不分离的句子

1、你的微笑,是穿肠毒药见血封喉。我的痴枉,如无形绳索甜蜜束缚。你的睫毛,是我留恋的天空;你的目光,是我飞翔的翅膀;每一次心跳,是我对你的思念。

2、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3、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4、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娇,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的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

5、你是我的唯一,认识你我的生活充满生机;爱上你我的生活充满激情;离开你我的生活失去意义;没有你我的生活无法继续。

6、独唱一首歌,凄风苦雨的寂寞,独喝一杯酒,百无聊赖的孤独,独发一条短信,轻易不露的真情。独说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我很想你!

7、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8、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0、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11、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像星光闪闪的,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12、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13、流连的灯火,勾起我思念万千。茫茫的夜色,引燃我望眼欲穿。抹一下两鬓寒霜。抖一抖两袖情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想你。

14、如果你爱我,我愿折断天使的羽冀,只为人世间与你的这次相遇;如果你爱我,我愿来世青灯古佛,但求修得今生永不分离。

15、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一颗,溜掉的小鱼总是最可爱的一条。错过了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一场,正在看短信的人总是我最珍爱的一个。

16、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1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8、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19、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别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四篇

别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1、认识你是快乐,离开你是痛苦,在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是对重逢之乐的深切期盼。

2、山和山无法相会,我与你总会重逢。

3、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咽首不胜愁。

4、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5、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6、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7、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9、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0、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1、真正的友谊决不会因离别而断隔。你的朋友将因离别而加倍地珍惜你的友情。

12、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13、献上依依惜别的祝愿,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分离只熔得友情更浓,重聚首将在那更灿烂的明天!

14、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15、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16、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愿这儿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的深情的祝福和祈祷。

17、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9、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20、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21、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22、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23、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离别的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6、《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

唐·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10、《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送人东归》

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别离》

唐·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5、《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赠钱征君少阳》

唐·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17、《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9、《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0、《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相关热词搜索:恰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飞鸿踏雪泥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共4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016-07-07)

2、飞鸿踏雪泥(共4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飞鸿踏雪泥(2016-07-11)

3、人生到处之和是影视飞鸿踏雪泥(共2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人生到处之和是影视飞鸿踏雪泥(2016-07-20)

4、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共3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016-07-22)

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共4篇)大学语文(40)复习题1.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 古代神话 和 古代歌谣 ,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 《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和其他一些古籍中。2.《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录的主要是 周初至春秋中叶 的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2016-07-25)

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共4篇)河南省郑州市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 阅读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2016-08-04)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5291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