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报告

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报告

2016-02-07 13:52:19 编辑:lin13459411179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草食畜牧业既是甘肃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把甘肃建成...

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报告

  草食畜牧业既是甘肃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把甘肃建成畜牧业强省,牛羊产业发展走上探索起步的道路;2008年,省委、省政府又将草食畜牧业发展列入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之一,牛羊产业成为农牧民创业致富的朝阳产业。十年间,全省草食畜牧业从起步迈向全面提质增效,由传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方向转变,并积极探索建立从养殖到餐桌完整的现代畜牧业经济体系。实践证明,草食畜牧业已经成为促进甘肃农村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

  一、牛羊产业发展概况及历程

  ㈠牛羊产业发展概况

  2002-2011年十年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87.3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0.6亿元,增长141.2%;牛羊产业总产值从26.83亿元增加到79.10亿元,增长198.8%;牛羊产业产值占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从30.72%增长到42.32%;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62亿元,其中牛羊产业增加值占53%。全省牛存栏由全国第17位跃居第11位,羊存栏由第9位跃居第5位。

  ㈡牛羊产业发展历程

  2002-2012年,全省现代牛羊业发展中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2002-2007年)。推进规模养殖发展,农区从改圈扣棚入手,发展设施养殖,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出水平;牧区从传统粗放的自由式放牧向舍饲半舍饲圈养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季节休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转变;土地资源丰富、经济条件较好的川塬区,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场和人畜分离的养殖小区;暂不具备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地区,突出解决人畜同院和畜禽混养现象,发展规模养殖户。

  2. 快速发展阶段(2008-2009年)。2008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印发后,更加明确了畜牧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借助省级整合资金扶持,省农牧厅每年确定全省建设标准化规模场(小区)1000个,全省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由2005年的 888个发展到6442个,其中牛羊养殖小区(场)3196个。规模养殖户达到80多万户。全省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0%,农区肉羊规模化比重达到38%。

  3.提质增效阶段(2010-2012年)。2010年开始,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标准,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共创建部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场336个。2011年开始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重点发展肉牛、肉羊产业,推动牛羊产业大县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草食畜牧业对农牧民收入的贡献率持续增加,产业逐步迈向全面提质增效新阶段。

  二、 牛羊产业发展特点及成效

  ㈠牛羊养殖及其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保障了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

  2011年,全省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667.87万头和2961.33万只,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45.8%和65.7%;存栏分别达到498.38万头和1898.59万只,增长37.47%和59.22%;出栏分别达到169.49万头和1062.74万只,增长87.1%和67.7%;全省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7.71万吨和16.79万吨,增长83.7%和79.0%;牛奶产量达到47.16万吨,增长179.88%;绵羊毛产量达到28.99万吨,增长89.35%。全省有21个县区牛饲养量超过10万头,15个县区存栏达10万头以上;9个县区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16个县区存栏超过50万只。甘州等9县区和民勤等12县区分别列入全国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全省每年外调牛羊肉12万吨左右,优质牛羊肉生产供给基地的作用逐步凸显。

  ㈡标准化规模程度不断提高,加快了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2002年规模化农户为数不多,之后全省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现状、资源情况、经济条件,坚持从适度规模养殖户、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现代化养殖企业(场)三个层次上分类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制定印发了养殖小区、养殖场管理规范,明确了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养殖场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目前,全省规模养殖小区(场)数量达到6642个,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到80多万户,奶牛、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和55%,农区肉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2010年在全省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标准,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4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18个,市州级示范场173个。全省牛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稳步推进。

  ㈢区域产业带初步形成,产业优势基本确立

  通过区域布局、重点扶持、集中连片开发,全省20个肉牛产业大县牛存、出栏量分别占全省的60%和71%,30个肉羊产业大县羊存、出栏分别占全省的82%和88%。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陇东地区、河西走廊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牛110万头,占全省的62%;形成了以兰州、酒泉、临夏、张掖为主的奶牛基地,年存栏12万头,占全省的60%以上;形成了河西走廊、中部(白银、兰州、定西)、南部地区(临夏)三个肉羊产业带,年出栏880多万只,占全省90%以上;形成了以肃南、天祝等沿祁连山北麓县区为主的河西百万只细毛羊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酒泉、庆阳为重点的绒山羊生产基地,全省牛羊区域性优势产业布局逐步合理优化。

  ㈣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牛羊品种改良成效显著

  全省通过争取国家畜禽良种工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菜篮子”、补贴等项目扶持,加大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扶持力度,对黄牛改良所需冻精、液氮实行全额补贴,对黄牛改良冻配点和绵羊人工授精站建设安排补助资金,建立健全以冻精生产、液氮站、改良站、冻配点为主的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全省黄牛改良冻配点发展到1753个,绵羊人工授精站575个,每年冻配改良黄牛100万头,冻配率由54%提高到75%;改良绵羊450万只,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30万只。牛、羊良种化程度得以提高达到70%以上,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得以加强,牛羊新品种(类群)培育开始起步。早胜牛、藏羊、滩羊、兰州大尾羊等8个地方品种建立了保种群。组建河西肉牛、陇东红牛、中部肉羊、优质细毛羊核心群39个6600头只。2011年,全省肉牛、肉羊出栏率分别达到34%和58%,成年荷斯坦奶牛泌乳期头均产奶量提高到3500公斤,出栏肉羊个体产肉量达到15.7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公斤。

  ㈤ 秸秆饲用率明显提高,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2007年前,牧区是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的主战场。2007年后,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为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全省累计建成不同规格的青贮窖16.4万个,总容量达到750万立方米,每年青贮秸秆250多万吨。秸秆机械化处理程度提高,秸秆青贮由农户手工制作向机械化操作跨越,农机具累计达10.4万套。全省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4%,牛羊产业大县超过60%,奶牛养殖企业和大型肉牛养殖场普遍开展了整株带穗青贮。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重点县正在实现向牛羊生产重点县和饲料加工基地的渐进,草食畜牧业已由牧区资源约束型走上了农区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型发展的路子,必将促进农业良性循环。

  ㈥推进产业化经营,流通加工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牛羊产业的发展,政府在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技术培训、运销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服务,各地以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为龙头,创建地方品牌,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带农户、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等不同形式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各类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21个,带动农户70多万户。全省建成牛羊肉屠宰加工企业28个,年设计加工能力近300万头只。有3家肉牛生产屠宰加工企业开始对港出口活牛、牛肉等高档产品。乳品加工企业21个,日处理鲜奶800吨以上,年产值7.4亿元。皮毛加工企业33个,年产值4.4亿元。2008年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平凉红牛成功注册为全国第一个活牛商标。从销售情况看,牛羊及其加工肉制品是甘肃的传统调出产品。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全省自2003以来平均每年调出牛羊肉10万吨左右。

  ㈦牧业收入稳步增加,贡献份额逐步加大

  在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快速发展的拉动下,畜牧业收入稳定增长,畜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以2012年底市场情况统计分析,头均育肥肉牛(5-6月龄)盈利1000元,只均育肥肉羊(3-4月龄)盈利200元,头均奶牛盈利4000元。全省农牧民人均养殖现金收入900元左右,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30%以上,并为200多万农牧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㈧养殖模式逐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在全省牛羊产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企业,它们在政策扶持下抢抓机遇,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本身优势,逐步形成牛羊养殖的康美模式、中天模式和庄园模式。

  1.康美肉牛养殖模式 由康乐县与康美集团公司共同创立,它包含“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和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的“六化”管理模式,是全省发展草食畜牧业着力推广的肉牛养殖模式。

  2.中天肉羊养殖模式 由甘肃中天生物科技集团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形成,包含“科学家+公司+基地+农户+国际贸易”的产业经营模式和“公司投放-政府监督-农户养殖-定价回收-精深加工”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是全省发展草食畜牧业着力提倡的肉羊养殖模式。

  3.庄园奶牛养殖模式 是甘肃兰州庄园牧场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壮大自身的过程中形成的极具推广价值的奶牛养殖模式。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奶牛养殖合作社模式收购生鲜乳,以“八统一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良种引进、统一饲料加工、统一思维标准、统一疾病防治、统一品种改良、统一机械挤奶和农户分户饲养)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奶业基地。

  三、牛羊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㈠政策扶持是前提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2007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08年,启动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列入六大行动之一,按照突出优势、抓主抓重、扶优扶强、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区域特色明显、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牛羊产业大县为重点,采用多渠道整合方式,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发改和扶贫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牛羊品种改良、饲草料开发利用、技术指导培训等关键环节给予优先扶持。行动实施五年来,推进草食畜牧业蓬勃发展,其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基本确立。

  ㈡项目实施是保证

  在实施草食畜牧业行动进程中,现代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中央现代农业资金项目和畜禽良种工程项目成为助推全省牛羊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2009年以来,每年整合省级专项资金1.5亿元用于草食畜牧业发展。2011年又争取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865亿元用于扶持牛羊产业大县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2012年,中央现代农业资金增加到2亿元。至2012年底,连续四年全省整合并投入畜牧业专项资金9.8268亿元,用于以牛羊产业大县为重点的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饲草料开发利用、基础母牛保护、农户贷款贴息、科技培训、产业大县奖励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同时,每年争取国家畜牧业专项资金1.576亿元,包括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良种(奶肉牛冻精、绵羊、牦牛)补贴、菜篮子畜牧项目、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等补贴项目。大投入推动了产业大发展。在中央和省级资金有力支持下,通过地方财政配套、银行贷款、企业和农户自筹等多种融资形式,每年全省畜牧业投入已超过20亿元。

  ㈢社会融资是基础

  自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中央现代农业牛羊业发展项目实施以来,各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草食畜牧业发展探索出了利用金融资本建设牛羊产业大县的四种发展模式:一是省级成立专门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实现资金放大增量;二是县级成立专业担保公司,解决规模养殖企业贷款;三是建立县级妇女小额贷款平台,解决农户小规模贷款;四是成立村级扶贫基金会,解决农户小额临时性周转资金。近四年牛羊产业大县累计投入资金43.68多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整合配套8500万元,银行融资和群众自筹33亿元,大大缓解了长期以来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

  ㈣开发资源是保障

  为推进牛羊产业的发展,突出抓了人工种草和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省每年人工种草面积保持在500万亩以上。草产品加工能力增强,草产品加工企业达58家,加工能力达到160万吨,销往省内外及日本、韩国。结合全省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推广,将农区玉米秸秆饲料开发利用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加大工作力度,在对青贮窖建设安排资金补贴的同时,分区域抓了10个机械化玉米秸秆加工利用试点建设,分别探索出窖贮、袋贮、揉丝打捆、青贮合作社、青贮银行等多种加工秸秆利用模式。建立了企业牵头、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集、加工处理和饲料化利用体系,最大限度提升了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水平,走出了料畜互促、良性互动、循环利用的发展路子。

  ㈤强化服务是动力

  科技推广服务是推进牛羊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十年间加快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改革和完善畜牧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科技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推广队伍,加快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结合全省牛羊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重点推广了康美肉牛、庄园奶牛、陇原中天肉羊等发展模式及五良(良种、良舍、良料、良医、良法)配套技术,尤其加大奶肉牛冻精配种、绵羊常温人工授精、奶牛配方饲养、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山区繁殖川(塬)区育肥,肉牛肉羊强度育肥、适时出栏等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建立科技人员联系养殖场(小区)及科技特派员入驻制度,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四、牛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㈠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

  甘肃农牧区社区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在水、电、路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河西养殖小区发展快,实现了人畜分离方式;陇东、陇南和一些土地面积紧张的县区,小区建设尚处起步阶段,而且养殖小区布局不尽合理,饲草料加工、草料储备和废弃物处理设施不完善,饲养环境卫生难以保证。还有一部分养殖小区设计规模大,缺乏流动资金,入住农户少,实际养殖规模小,许多畜舍及设施闲置,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有一些养殖小区距村庄、道路较近,人流、车流和物流频繁,人畜健康时刻受到威胁。

  ㈡从事畜牧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服务能力有待改进

  目前农牧民平均文化程度只相当于小学,加之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打工,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形成先发展后指导、有问题再服务的格局,科技入户率低。有些小区养殖品种混乱,饲料单一,饲养管理不规范,畜禽生产水平低,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农牧民参与市场的能力弱,难以把握市场运行规律,严重制约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㈢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全省畜牧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差甚远。从事农业科研的人数少,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有6名科技人员,而且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闲置或流失。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品种的改良和生产效率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有的地方和小区无专业防疫人员,缺乏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设施和制度,防疫工作存在很大隐患。

  ㈣产品满足不了市场多样化优质化要求

  全省畜产品加工少,进入市场的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畜产品品种单一,安全性、优质化等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优质化畜产品比重小,无公害畜产品数量偏少,大多数畜产品达不到国际通行标准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㈤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目前全省尚无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企业数量少、生产规模小,龙头对畜牧业生产带动辐射作用不强,“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不快,畜产品产加销分离不能实现有效连接。甚至相当一部分养殖龙头企业靠贷款起家,投融资渠道窄,负债重,规模微小,层次偏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多数地方和企业产品缺乏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弱。加工和销售环节成为制约养殖规模扩大的一大瓶颈。

  ㈥草场承载能力低

  据调查,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长期性的过度放牧,全省已有713万公顷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荒漠化不断加剧,戈壁滩面积扩大不断侵蚀草地。草场退化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制度不完善、过度放牧、农户经营封闭、生产结构单一等人为因素才是造成草地生态急剧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场的退化,还直接导致全省许多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湿地面积大幅减少,严重破坏了草地的生态平衡,已成为影响牧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

  五、未来牛羊产业发展的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牛羊产业发展将以现代农业365发展行动计划为统领,以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饲草料开发利用、基础母畜保护与发展以及科技培训为抓手,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努力建成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强省。

  ㈠坚持把优化产业布局作为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农区及农牧交错区,充分发挥人工种草面积大、农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小区养殖,扩大养殖规模,推广先进技术,加快推进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牧区,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落实,健全禁牧管护机制,完善草畜平衡核查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优化畜群结构,以建立草原畜牧业示范平台为契机,促进可持续发展。城市郊区,加快建立奶牛基地,提高优质奶牛比重,提升产出水平和奶源质量。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带建设为着眼点,重点建设牛羊产业大县和示范县。

  ㈡坚持把转变生产方式作为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

  今后,将在借鉴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在规模养殖户、小区养殖和规模养殖场三个层次上全面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按照五良(良种、良法、良舍、良料、良法)技术综合配套输入的要求,加快发展规模养殖户;按照五统一分的要求,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按照规范、改造、提高的要求,加快标准化示范创建进程,积极发展一批标准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规模养殖企业、标准化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户等畜种改良、科学饲养、饲草料开发利用等产业发展环节的典型,并在全省推广。

  ㈢坚持把畜牧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支撑

  全力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配套技术推广。按照拾遗补缺的原则,重点抓好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羊场配套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配套基础设施,加快种畜更新换代,完善监测手段,扩大供种能力,提升自我发展水平。继续加强奶肉牛、绵羊人工授精点建设,创新运行机制,鼓励支持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建立人工授精站点,参与家畜人工授精,尽快扩大良种覆盖程度。在继续抓好现有成熟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推广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推广康美、中天、庄园等规模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犊牛、羔羊早期断奶,牦牛、藏羊科学饲养管理、适时出栏,奶肉牛性控冻精配种,玉米秸秆加豆科牧草混合青贮等项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品种质量代代提高,养殖效益充分发挥。

  ㈣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加工程度深、资源利用好、市场竞争强的牛羊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内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的成果。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产业预警机制,加强对产业趋势、市场信息、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预测,促进产销衔接。

  ㈤坚持把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以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畜产品为抓手,大规模组织开展肉牛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整乡整县推进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生鲜乳、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管理,指导农民安全用药,建立健全生产档案记录和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构建畜产品监测监管网络,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积极推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逐步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

  ㈥坚持把草产业开发和动物防疫作为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积极推进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鼓励和扶持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努力实现草畜基本平衡。力争使紫花苜蓿、饲用玉米等种植面积有新的增加。加大秸秆青贮、氨化等技术应用力度,使全省年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60%以上,肉牛、肉羊产业大县加工利用率达到65%以上。积极推行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机制,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甘肃省 产业发展 报告

1、11月23日,甘肃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今年省委常甘肃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在兰召开王三运作工作报告 (2015-11-26)

2、上午九时,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甘肃大剧院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应到代表505名,出席大会的代表466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由主席团常务主席王三运、罗笑虎、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6-01-16)

3、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以96 2%的高赞成率通过了该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所作的检察工作报告。甘肃省检察院检察工作报告获高票通过 (2016-01-21)

4、“十二五”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201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01-25)

5、这次全会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要求,总结2015年纪律检查工作,部署2016年任务。在刚才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三运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16-01-29)

6、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向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作了《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全省检察机关将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扎实推进检察改革,着力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6-02-06)

7、3月11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召开2015年述职述廉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荣珍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期间,处以上干部进行了述职述廉。   3月11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召开2015年述职述廉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荣珍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召开2015年述职述廉报告(2016-03-18)

8、联村联户调研报告(共6篇)联村联户调研报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研报告我国目前的人口13亿多,约有9亿农村人口,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长时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民的增收致富,教育发展不理想,资金不到位,农村失学率一直高于城市,城乡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财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不能联村联户调研报告(2016-08-01)

9、双联行动存在的问题(共6篇)乡镇最新双联联村联户工作汇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达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汇报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按照州、县委的统一部署,早动员、早安排,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汇报如下:一、“联村联户”基本情况双联行动存在的问题(2016-08-05)

10、为了切实掌握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助推我市牛羊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今年8月底至9月上旬,市政协组织了以市政协副主席曹东方同志为组长、由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同志组成的专题调研组,深入田阳、田东、乐业、靖西等县(区)的12个乡镇、14个行政村、15个企业,对我市牛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关于百色市牛羊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6-03-10)

11、云南旅游产业调研报告(共6篇)2014-2019年云南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云南旅游产业调研报告(2016-07-08)

12、获嘉县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共6篇)获嘉县“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获嘉县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前 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获嘉县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07-11)

13、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共6篇)xx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xx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强攻工业战略,紧紧围绕“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培植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县县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现将我县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业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工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2016-07-16)

14、2016突出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共6篇)2016-2022年中国手工具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报告2016-2022年中国手工具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报告凯德产业经济研究中心行业研究报告的定义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通常2016突出规模,发展特色产业(2016-07-18)

15、村级发展规划报告(共6篇)某某镇某某村发展规划(村情分析报告)****镇****村发展规划按照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深入开展“联村村级发展规划报告(2016-07-2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报告 ”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甘肃省牛羊产业发展报告 "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2151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