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

2017-03-13 17:06:49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 ...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3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教学设计: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7~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4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图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情境导入,教学例1。

  (1)、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

  (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

  (3)、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

  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初步认识平均分。

  (1)、请学生观察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同学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像刚才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2个是一份。

  (2)、同学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吗?

  (4)、学生交流、汇报

  4、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

  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采用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

  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

  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

  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5)教师小结。

  把一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

  2、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3、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4、完成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小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完成教材第9页完成练习二第2小题。

  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 )个。

  (1)、理解题意。

  (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

  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3小题。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1)、理解题意。

  (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

  4、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4小题。

  有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

  (1)、理解题意。

  (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

  (4)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知道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均分

  例1:

  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

  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

  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

  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

  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

  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

  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

  六、教学反思。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10页,例3及“做一做”的第1、2小题和练习二的第5、6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下面分圆的方法是平均分吗?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

  1、情境引入

  昨天,我们帮二(一)班的同学分了糖果,今天我们再帮他们分分果冻。【出示例3】

  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请学生认真读题,同桌相互说说意思,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一份分2个果冻,有8个果冻,能分成几份?)

  2、合作探索

  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也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

  (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

  (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

  操作结果: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3、教师小结。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

  三、巩固新知,运用新知。

  1、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1小题。

  摆一摆,填一填。

  (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 )份。

  (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 )份。

  请学生先跟同桌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2、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2小题。

  圈一圈、填一填。

  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

  1 6个杯子,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

  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

  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数一数后,再汇报自己是怎样分的,分得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3、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5、6小题。

  第5小题。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只小熊。

  第6小题。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

  18个玉米,可以装( )袋。

  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并进行评价。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平均分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是的,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可以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也可以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

  五、板书设计。

  平均分

  按每几个一份

  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

  (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

  操作结果: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

  六、课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平均分”综合练习课。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9小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分层练习:

  1、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小题。

  (1)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 )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木块,先想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均分的哪一种分法,再动手分一分, 汇报时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最后填空。

  (1)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 5 )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3 )个木块。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8小题。

  上面一共有( )张风筝画片。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 )个。

  (1)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让学生明确题中告诉我们:有6组风筝画片,每组有4张。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求“一共有( )张风筝画片?”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把 24张风筝画片每6张分成一份,做成一个风筝,问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风筝?

  (2)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一填,集体订正、评价

  3、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9小题。

  把18个 平均分,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

  此题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动手分一分,最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出孩子们的不同分法,并引导学生对比各种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对平均分的进一步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判断是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还是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平均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学具】

  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吗?你感受到什么呢?瞧,今天,希望小学的师生们要去郊外春游,他们在忙着准备食物。

  出示课件:水果,饮料,面包,糖果

  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每个小组?同桌讨论,还可以用小圆片分分看。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

  (1)我们组分的是橘子。有15个橘子,分给5组,每组分了3个;

  (2)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10瓶,分给5组,每组分了2瓶;

  (3)我们组分的是面包。有10个面包,分给5组,每组分了2个;

  (4)我们组分的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5组,每组分了6颗。

  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分配,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 分小队旗。

  (1)师:食物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啦,不过,老师先要把手上的12面小队旗分给小组长,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组,每组几面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 )面。

  ②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 )面。

  ③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 )面。

  ④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 )面。

  (3)分一分。

  师: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小旗,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4)学生动手。

  有的小组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地分等等,还有的是利用乘法口诀,一下就分好了。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合作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含义。在此环节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看书质疑。

  3、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三、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1. 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

  <1>我们班有40个同学参加跑步比赛,平均分成5个队,每队8人。

  <2>我们教室有28张桌子,平均排成4排,每排7张桌子。

  2.我当设计师、

  师:班里需选16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先想一想怎么排,然后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探讨。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别是分一分时,学生们都要自己的分法,体现了分法多样化,但最后还是觉得用乘法口诀最快最方便,这一思维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升华“平均分”。

  40分钟的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相关热词搜索:平均分 下册 人教

1、一、填空 1、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升=( )立方分米 2、如果自然数A是B的6倍,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期末复习必备无需下载(2015-07-14)

2、古诗词 下册 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15-08-15)

3、内角 三角形 下册设计思路本案的设计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首先通过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引入新课题。接下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2015-08-15)

4、内角 三角形 下册 设计思路本案的设计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首先通过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引入新课题。接下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2015-08-15)

5、内角 三角形 下册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85例5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设计(2015-08-15)

6、内角 三角形 下册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85例5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设计 范文(2015-08-15)

7、内角 三角形 下册 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 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2015-08-15)

8、下册 图形 年级《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四小节的内容。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该内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拼组说课稿(2015-08-15)

9、折线 图说 下册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强烈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统计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说课稿(2015-08-15)

10、下册 年级 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说课稿(2015-08-15)

11、数学 下册 围棋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2、教材分析:  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围棋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2015-08-15)

12、四则 下册 年级 1、说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2015-08-15)

13、加法 下册 定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2015-08-15)

14、下册 年级 数学  《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第三单元P44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说课稿(2015-08-15)

15、小数 下册 意义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2015-08-1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8131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