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

2017-03-15 16:22:25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痕迹、防止产生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使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痕迹、防止产生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使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

  2015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课标要求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冲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3.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5.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7.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8.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9.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0.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11.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1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学情分析 在学文之前,学生对描写山山水水的课文都是很感兴趣的,因为这类课文读起来很抒情,语气很欢快,就像与作者共同游览一样,心情愉悦。所以学生乐于学习这类课文,乐于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有的学生去过桂林,由于观察的心情各异,人生的体验不同,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以看到的景观可能是同的,在学文中,再与作者重温那段游览经历,是一件很美的乐事。本文是围绕景物特点来写的,学生在以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会又快又准地找出景物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文中还多次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也会自已对这样的句式进行品读、分析、积累。总之,学习本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学习目标 1、在初读课文中随文认识“澜、瑕、翡、峦、骆、驼、兀、绵”这八个生字。独立写“澜、瑕、骆、驼、障、兀、绵”这几个生字 ,教师范写“攀、峦、泰”这三个生字,要熟练地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联系上下文体会“无瑕、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边读边想像“波澜壮阔、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的意思,查字典理解“水光潋滟”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养成自主积累好词的习惯。培养理解能力。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像画面,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4、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漓江的特点。在阅读中进行句式训练,仿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在读文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6、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先背诵前两段中的重点句子,再通过想像画面,背诵第1、2自然段。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佳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漓江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仿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桂林山水的图片

  教学流程 学 习 活 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复备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结合词语和句子理解。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四、学习方法的总结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桂林风光的文章和图片资料,现在,把你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吧。

  2、学生交流资料,教师简介桂林山水:

  1、 学生自由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读文后全班同学谈感受。

  1、 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 互相说一说哪个词不理解。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理解。

  3、 全班交流。

  无瑕、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

  奇峰罗列、水光潋滟、攀登、泰山、骆驼、屏障、连绵不断

  4、联系上下文体会“无瑕、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边读边想像“波澜壮阔、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的意思,查字典理解“水光潋滟”等词语的意思。

  5、指导书写:攀、峦、泰

  1、 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教师把握:“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

  意思。

  2、 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3、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漓江的水美。

  (1) 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观察图画或读一读这些资料。课件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光潋滟的西湖和漓江。

  (2) 边看图片边读文,读出你对漓江水的感受。

  (3) 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把握阅读方法的指导。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导朗读:“真”字可读重些,表

  达作者惊喜赞叹的语气。

  5、练习仿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默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像画面,试着背诵。

  (2)仿写

  哈尔滨的雪真( )啊,( )得( );哈尔滨的雪真( )啊,( )得( );

  哈尔滨的雪真( )啊,( )得( );

  (1) 可以先说一句,几个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式。

  (2) 可以直接填完,答案不统一,合理就可以。

  6、抓重点句的背诵,练习背诵整段。

  1、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漓江的水的这一段的?

  2、 那么我们能不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桂林的山呢?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桂林的山。

  通过看图片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边读这感悟的能力。

  在同桌的交流中要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地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从而形成能力。

  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在学文中感受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

  抓住重点句式先进句式训练,既加深了对重点段重点句子的理解,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水:静、清、绿

  山:

  甲天下

  教学反思

  虹桥第二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设计者:付雅芳

  单 元 一 课型 第二课时 课题 桂林山水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在熟读课文中随文巩固“澜、瑕、翡、峦、骆、驼、兀、绵”这八个生字。听写:波澜壮阔、无瑕、攀登、峰峦雄伟、泰山、骆驼、奇峰罗列、屏障、危峰兀立、连绵不断,要熟练地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学生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两个方面交流各自的感受,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已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利用配音朗读等形式加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在读中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试着用自已的话说一说。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的好习惯。

  4、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回忆桂林水的特点,学习桂林山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 在学习课文时,了解作都语言的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6、 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先背诵后两段中的重点句子,再通过想像画面,背诵这两段课文。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佳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德育渗透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看一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教学流程 学 习 活 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复备

  一、听写词语,夯实基础。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三、感悟写法。

  四、作业

  1、听写:波澜壮阔、无瑕、攀登、峰峦雄伟、泰山、骆驼、奇峰罗列、屏障、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2、同桌互评互改,提高效率。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

  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回忆学法。

  2、启发自学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漓江水的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

  何学习的?

  (看图画、读课文、想象、体会)按上面的方法自学第三自

  然段。

  3.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展示峰峦雄伟的千山、山脉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看画面时可以形象地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翠屏”“重峦叠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2)把握景色特点:奇、秀、险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导朗读:“真”字可读重些,表

  达作者惊喜赞叹的语气。

  5、练习仿写。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默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像画面,试着背诵。

  (2)仿写

  哈乐滨的冰灯真( )啊,( );

  哈乐滨的冰灯真( )啊,( );

  哈乐滨的冰灯真( )啊,( );

  (3) 可以先说一句,几个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式。

  (4) 可以直接填完,答案不统一,合理就可以。

  6、抓重点句的背诵,练习背诵整段。

  1、 本文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

  2、 怎样才能抓住特点写好景物?

  (1)通过仔细观察,对景物的大小、颜色、数量、声响等进行描写。

  (2)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3)根据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的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4)注意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是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是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

  继续搜集有关桂林风光的图片资料,特别是关于桂林山洞的图片资料,自学课文余下部分。

  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前五分钟当堂识记生字,提高效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抓住重点句式先进句式训练,既加深了对重点段重点句子的理解,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结合学过的写景课文,说一说写景文章应该怎样抓住特点来写。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甲天下

  虹桥第二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设计者:付雅芳

  单 元 一 课型 第二课时 课题 习作一:我们的校园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标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标号。4、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5、尝试基习作中运用自已平时积累的语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各个符号。

  学情分析 学生三首写情的古诗,写景的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积累了许多好词,好段,好的写景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在实地观察校园一角后,应用这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写一篇习作。在习作中,可能出现不实的写法,比如,现在的校园还有冰有雪,也许有的孩子就会写成鲜花盛开,绿对成荫。所以在着重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学习目标 1、 认真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时要有一定顺序,可以是空间方位变化,可以是春夏秋冬变化,可以是静态动态变化,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先远后近,先左后右,先外后内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地习惯。学习在观察实景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从而突出景物特点。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2、 习作前指导学生解读习作要求,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对学生习作素材的理整,培养学生从自已的生活选取素材,写真实感受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说说要写的习作的题目和内容,并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表达有条理的能力。

  4、 能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语丰富优美,有感染力。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养成做事严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5、 完成习作后自已多读几遍,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认真修改自已的习作,做到文从字顺。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 把自已的习作读给他人听,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难点 能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做事有序、认真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流程 学 习 活 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复备

  一、明确习作要求,审题 立意

  二、指导观察校园景点

  三、学生习作并修改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我们生活在这里,对它又熟悉又亲切,让我们把它的美丽再回味一次吧!

  2.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的校园的每一处,其中哪一处景物最让你喜欢呢?

  3.生反馈,师相机板书.

  4.今天我们来学写作文《校园一角》。

  5.先来看看习作要求,翻开书15页,自己读读,找出本次习作要求,划出来。

  6. 明确写作要求:选择校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把它的特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1.等一会,老师要请同学们走出教室,仔细观察我们校园的一角。你会选择哪一处景物呢?

  2. 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观察景物的顺序有哪些?

  (空间方位变化,可以是春夏秋冬变化,可以是静态动态变化;还可以是先整体后部分,先远后近,先左后右,先外后内……要看具体情形选择观察顺序)

  3. 大自然美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点,那你所选择的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举例:漓江的水有三个特点,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

  桂林的山有三个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表达的呢?

  4.观察要求:(1)选一处景物(2)按顺序观察(3)整体感知(4)抓特征

  5.学生亲身观察

  6. 校园处处是美景,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处景物说一说,注意细观察,按顺序,抓特点说具体,说生动。(先小组内互说,后推荐代表说。)

  7.学生评议代表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你听出了哪些不足之处?(可让代表自评,小组内评议,再指名学生评议。)

  1.刚才同学们都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把你喜欢的校园一角说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你手中多彩的笔记录下来吗?

  2.小结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1)按顺序看

  (2)整体感知

  (3)抓特征写

  (4)抒发真情

  3.学生打草稿,老师巡视,随机指导点拨。

  4.把具有代表性的文稿投影到屏幕上,指导修改。(先让学生自改,再让学生互改,然后全班同学再老师指导下做重点性修改。)

  5.由小作者自己评议的作品写的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6.你从刚才的修改的文章里发现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还要进一步地修改?(让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说)

  7.关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8.教师评议并小结。

  9.师总结谈话:景美情亦浓,情真景更美,今天同学们怀着对学校的喜爱之情,用多彩的笔描绘出了美丽迷人的校园一角。明天,我们将写出更加绚丽灿烂的篇章。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点明主题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才能有顺序地习作。

  启动学生原有认知,把本单元积累的好词好句,好的写作方法用到观察中用到习作中。

  再次强调习作的顺序,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做事严谨的习惯

  板书设计 (1)按顺序看

  校园一角 (2)整体感知

  (3)抓特征写

  (4)抒发真情

  虹桥第二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设计者:付雅芳

  单 元 一 课型 第二课时 课题 习作一:我们的校园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课上学生展示习作,培养学生乐于把自己的习作和别人分享的意愿;通过展示习作后的全班交流,培养学生正确修改习作的能力。

  2、 先小组内交流批改后的习作,培养学生抓住习作的真实之处评价;抓住习作特点评价;抓住文中的真情流露评价;抓住文中恰当的表达方法评价;抓住习作顺序评价。从而增加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评价,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

  3、 引导学生对作文内容的修改,也要引导学生对文字表达的修改,还要注重学生修改作文时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培养习作能力。

  4、 初步认识和使用简单的修改符号,再次明确修改习作的五种方法,养成认真推敲,仔细斟酌的好习惯。

  5、 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乐于表达,乐于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抓住习作的习作的真实之处评价;抓住习作特点评价;抓住文中的真情流露评价;抓住文中恰当的表达方法评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习作的习作的真实之处评价;抓住习作特点评价;抓住文中的真情流露评价;抓住文中恰当的表达方法评价。

  德育渗透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

  课前准备 教师及时、认真、细致地批阅习作,并分析习作的优势和不足,关注较弱学生。

  教学流程 学 习 活 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复备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学习修改五种方法

  三、小结

  四、再现习作要求,指导讲评两篇习作

  五、小组合作,交流习作,自改习作。

  六、两组展示评价,生生互评。

  七、总结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记忆里那难忘的美景,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我们为了写好这篇习作都做了什么?

  师板书:

  (1)按顺序看

  (2)整体感知

  (3)抓特征写

  (4)抒发真情

  1、改错字和标点。

  2、改啰嗦、重复的语句。

  3、改不通顺的词语。

  4、改不准确的词语 。

  5、增添好词好句。

  回忆学过的修改符号

  老师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习作的一份自信,感受到同学们对于习作的一种热情,那么,这节课我们要让你的这篇习作更生动,更吸引读者。

  板书:

  讲: 交流感受

  评: 找优点,补不足

  1、阅读习作要作,概括出以下几点:

  (1)、选校园中的一处景物来写。

  (2)、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

  (3)、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4)、如果不想写校园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 。

  (5)、还可以写一写校园里难忘的事情。

  2、请两名学生阅读习作及批改评语,学生评价。

  这两名学生可以选一名学生写校园一角的景物,另一名学生写别处的景物,或是校园里难忘的事情。

  3、师板书:

  读:原文 评语

  评:优点 建议

  改:(按习作要求改)

  1、 同桌两人交流习作,按照读-——评——改的过程交流。

  2、 学生自改习作。

  3、 组内交流修改后的习作,选取一篇或两篇习作一名学生读,其它三名学生评价哪里改得好,再提出相应的建议。

  4、根据组内的建议,学生第二次修改习作。

  教师关注:

  (1)学生是否都能阅读自已和别人的习作。

  (2)给别人提建议是否真诚。

  (3)对别人的建议是否虚心接受,或有自已的见解。

  (4)是否每个人都能认真修改,增添好词好句。

  1、 两组同学各自展示一篇习作。一名学生读原文,一名学生读修改后的部分,一名学生读修改后的文章,一名学生评价。

  2、 学生互评,交流收获和建议。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习作的美容师。 通过回顾完成习作的过程,感受自已和别人付出的努力,激发学生写好习作的自信心和成绩感。

  由交流收获引入本节课的目标,激励学生修改自已的习作。

  习作的要求就是习作评价的要点,通过再现习作要求,学生明确评价应该抓住什么,交通过两篇习作的示范点评,指导学业生评价修改的步骤,指导不流于形式。

  由同桌合作到四人合作,体现合作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关注学生自已修改习作的愿望和能力,两次自改习作体现了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

  再次强化修改习作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修改五法:

  1、修改改错字和标点。

  2、改啰嗦、重复的语句。

  3、改不通顺的词语。

  4、改不准确的词语 。

  5、增添好词好句。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走遍千山万水·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能读懂三首古诗,并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展开联想,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能正确书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前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2 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3 记金华双龙洞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

  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三、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学生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2、预习《养花》。

  4 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思考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五)拓展训练

  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下册 人教 教案

1、教案模板格式一般格式[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 最新教案模板格式(2015-07-07)

2、【范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61早教网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 【范文】幼儿园春游主题教案(2015-07-07)

3、适宜年龄:2―3岁制作方法:1.把缝有粘链的长约20厘米的布带缝粘在消毒后的大药瓶上,布带两头缝上粘链或按钮。2.把粘链的另一面缝在小药 幼儿园教案塑料瓶宝宝找妈妈(区角活动)(2015-07-08)

4、教案 模板 教师   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2015教师招聘试讲说课经典教案模板(2015-07-09)

5、代数式 版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基础教案版图(2015-07-09)

6、模版 教案 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 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意义;音乐教师面试经典教案模版(2015-07-09)

7、范文 教案 先生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基础)   2、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探究,启发思维。(重点)  面试试讲教师《五柳先生传》教案参考范文(2015-07-09)

8、教案 模板 格式 团总支宣传部找来了这么一些小小资料,大家一起分享哦~   方法 步骤   1 一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又有何要求?(2015-07-09)

9、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和倍应用题及答案教案(2015-07-14)

10、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文章,希望大 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2015-07-15)

11、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第一编第一分编 先秦文学教案(39课时)(2015-07-16)

12、1、知识方面:  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 2、能力方面:  ⑴理解能力:通过对三个国际组织的含义的学习,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高中教案(2015-07-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8135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