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

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

2017-03-20 11:37:39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湖州德 ...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

  中年

  俞平伯

  什么是中年?不容易说得清楚,只说我暂时见到的罢。

  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或者不很轻微更是人情)。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但然长往。所谓某一点原是很难确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

  我也是关怀生死颇切的人,直到近年方才渐渐淡漠起来,看看从前的文章,有些觉得己颇渺茫,有隔世之感。莫非就是中年到了的缘故么?仿佛真有这么一回事。

  我感谢造化的主宰,他老人家是有的话。他使我们生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是何等的气度呢!不能名言,惟有赞叹;赞叹不出,唯有欢喜。

  万想不到当年穷思极想之余,认为了解不能解决的“谜”,的“障”,直至身临切近,早已不知不觉的走过去,什么也没有看见。今是而昨非呢?昨是而今非呢?二者之间似乎必有一个是非。无奈这个解答,还看你站的地位如何,这岂不是“白搭”。以今视昨则昨非;以昨视今,今也有何是处呢。不信么?我自己确还留得依微的忆念,再不信么?青年人也许会来麻烦您,他听不懂我讲些什么。这就是再好没有的印证了。

  再以山作比。上去时兴致蓬勃,惟恐山径虽长不敌脚步之健。事实上呢,好一座大山,且有得走哩。因此凡来游的都快乐地努力地向前走。及走上山顶,四顾空阔,面前婉蜒着一条下山的路,若论初心,那时应当感到何等的颓唐呢。但是,不。我们起先认为过健的脚力,

  与山径相形而见绌,兴致呢,于山尖二望之余随烟云而俱远;现在只剩得一个意念,逐渐的迫切起来,这就是想回家。下山的路去得疾啊,可是,对于归人,你得知道,却别有一般滋味的。

  试问下山的与上山的偶然擦肩而过,他们之间有何连属?点点头,说几句话,他们之间又有何理解呢?我们大可不必抱此等期望,这原是不容易的事。至于这两种各别的情味,在一人心中是否有融会的俄顷,惭愧我不大知道。依我猜,许是在山顶上徘徊这一刹那罢。这或者也就是所谓的中年了,依我猜。

  “表独立兮山之上,”可曾留得几许的徘徊呢。真正的中年只是一点,而一般的说法却是一段;所以它的另一解释也就是暮年,至少可以说是倾向于暮年的。

  中国文人有“叹老嗟卑”之癖,的确是很俗气,无怪青年人看不上眼。以区区之见,因怕被人说“俗”并不敢言“老”,这也,未免雅得可以了。所以倚老卖老果然不好,自己嘴里永远是“年方二八”也未见得妙。甚矣说之难也,愈检点愈闹笑话。

  究竟什么是中年,姑置不论,话可又说回来了,当时的问题何以不见了呢?当真会跑吗?未必。找来找去,居然被我找着了:

  原来我对于生的趣味渐渐在那边减少了。这自然不是说马上想去死,只是说万一(?)死了也不这么顶要紧而已。泛言之,渐渐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这“不过如此”四个字,我觉得??有余味。变来变去,看来看去,总不出这几个花头。男的爱女的,女的爱小的,小的爱糖,这是一种了。吃窝窝头的直想吃大米饭洋白面,而吃饱大米饭洋白面的人偏有时非吃窝窝头不行,这又是一种了。冬天生炉子,夏天扇扇子,春天困斯梦东,秋天惨惨戚戚,这又是一种了。你用机关枪打过来,我便用机关枪还敬,没有,只该先你而乌乎。……这也尽够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新鲜。不新鲜原不是讨厌,所以这种把戏未始不可以看下去;但是在另一方面,说非看不可,或者没有得看,就要跳脚拍手,以至于投河觅井。这个,我真觉得不必。一不是幽默,二不是吹,识者鉴之。

  看戏法不过如此,同时又感觉疲乏,想回家休息,这又是一要点。老是想回家大约就是没落之兆。(又是它来了,讨厌!)“劳我以生,息我以死,”我很喜欢这两句话,死的确是一种强迫的休息,不愧长眠这个稚号。人人都怕死,我也怕,其实仔细一想,果真天从人愿,谁都不死,怎么得了呢?至少争夺机变,是非口舌要多到恒河沙数,这真怎么得了!我总是保留这最后的自由才好。─一既然如此说,眼前的夕阳西下,岂不是正好的韶光,绝妙的诗情画意,而又何叹惋之有。

  他安排得这么妥当,咱们有得活的时候,他使咱们乐意多活;咱们不大有得活的时候,他使咱们甘心少活。生于自然里,死于自然里,咱们的生活,咱门的心情,永久是平静的。叫呀跳呀,他果然不怕,赞啊美啊,他也是不懂。“天地不仁”“大慈大悲……”善哉善哉。

  好像有一些宗教的心情了,其实并不是。我的中年之感,是不值一笑的平淡呢。─—有得活不妨多活几天,还愿意好好的活着;不幸活不下去,算了。

  “这用得你说吗?”

  “是,是,就此不说。”

  《中年》 俞平伯 著

  到过南京的读书人,几乎都会本能地想起朱自清那篇有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当年还有一位名作家也写了一篇同名散文,他就是俞平伯。一九二三年八月,朱、俞两位好友夜泊秦淮,泛舟河上,相约各写一篇同题散文,文章发表后被称为“双璧”,一时传为文坛佳话。可是岁月无情,今天的读者往往只知朱自清,而不知俞平伯,历史有时就这样令人无奈。

  俞平伯生于典型的书香世家。曾祖俞曲园,进士及第,著有《春在堂全集》,为清代有名的经学大师。父亲俞陛云,探花出身,著述多种。母亲乃知府之女,俞平伯从小便跟母亲学经书诗文,十三岁读《红楼梦》,十五岁便考入北京大学,师从国学大师黄侃。一九二二年以新诗集《冬夜》名动文坛,此后出版诗集《西还》,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以及学术论著《红楼梦辨》、《读诗札记》、《读词偶得》等诸多作品,成为新文学著名作家。

  俞平伯一生交友无数,但与朱自清的友情最为人称道。一九二0年,俞平伯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与朱自清同事,遂成好友。从此开始了三十年的交往,相互唱和,书信不断,并视朱自清为一生知己。《冬夜》出版后,朱自清是最早给予较高评价的人之一,称其“凝炼、幽深、绵密”,“有不可把捉的风韵”。此后,二人经常切磋。北京沦陷时,许多文人学者逃往西南联大,俞没有来得及逃出北京。在北京文化界,俞当年与周作人关系最密,朱自清担心他步周作人后尘,给他写信,希望他洁身自好,不要写诗。俞从此真的不再写诗了,以此向友明志。朱自清去世后,俞因太过伤心,以致记者采访他时连话都说不出来。俞与夫人本是昆曲爱好者,想起与亡友朱自清生前交往,从此连“游园”“惊梦”都不唱了,亦可见二人感情之厚。

  俞平伯个子不高,头方而大,镶金牙,戴深度近视眼镜,穿一身褪色的蓝布长衫。俞长于作文,也善于讲课,先后做过北大、清华的教授。他的弟子张中行晚年回忆说,他的文章“确是杂,或说博;可是都深入,说得上能成一家之言”,是“五四后的著名散文家”,与周作人比较,“苦雨斋平实冲淡,他曲折跳动,像是有意求奇求文。”文笔“奇峭而有情趣”。然而张中行最佩服的还是他的“才”,“但我总是觉得,俞先生,放在古今的人群中,是其学可及,其才难及。”

  俞平伯先生从事创作六十余年,一生创作的散文数以百万计,既有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雪晚归船》、《冬晚的别》、《陶然亭的雪》这样纯粹的美文,也有如《中年》、《身后名》、《独语》、《生活的疑问》这样人生感悟的哲理小品;有《清河坊》、《湖楼小撷》、《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此类记游佳作,也有《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读书的意义》之类记录其治学读书心得的篇什;作为红学大家,其探讨红楼的文章,不可不读。书中选录的一组红楼漫谈,大多是作者死后发表的遗作,从别样的视角解读红楼,让人一窥红学大家的真知灼见。收入这本《中年》的散文,都是从俞平伯先生一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名篇佳构,也是俞先生散文精华之所在。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也兼有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长处,收在这本书的中作品,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就像一杯陈年佳酿,不宜可乐式地鲸吸牛饮,更适合夜阑人静时细细地品尝。 (文摘)


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相关热词搜索:阅读理解 答案 俞平伯

1、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 小升初语文试题及答案:阅读理解一(2015-07-06)

2、   怎样通过阅读理解把题意审出个道道来呢?以下决窍供大家参考:  泛读。即读通文字,看明题图,了解概况。主 应考诀窍:阅读理解是高考物理解题“金杖”(2015-08-01)

3、阅读理解 题型 语文 在整个语文的教学中,阅读理解是老师最难讲、学生学起来也最觉得吃力的一个难点。每年的中考阅读理解,题型多,考点集中,中考语文最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和答题方法(2015-10-18)

4、年成 模拟题 阅读理解 There are four reading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five questions For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suggested answers m2015年成考英语阅读理解模拟题(2015-10-26)

5、阅读理解 英语 模拟试题  When asked to point out one or two thing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 to themselves, many put friends ahead of homes2016年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阅读理解(12)(2015-12-09)

6、1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2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考点精选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说明文得分技巧(2015-12-14)

7、镜子阅读理解2016嘉兴篇一《2016年嘉兴市中考数学试题》 镜子阅读理解2016嘉兴(2015-12-18)

8、祖母的呼唤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共6篇)祖母的启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祖母的启蒙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祖母的呼唤阅读理解题及答案(2016-11-04)

9、盲道上的爱阅读理解我为什么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共6篇)盲道上的爱阅读附答案盲道上的爱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盲道上的爱阅读理解我为什么不好意思的红了脸(2016-11-05)

10、石头里的春暖花开阅读理解及答案(共4篇)《石头里的春暖花开》阅读答案石头里的春暖花开葛闪①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②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石头里的春暖花开阅读理解及答案(2016-11-07)

11、  隆中对最早出自《诸葛亮集》卷一第一篇,原名《草庐对》,《三国志》亦有引用。作者诸葛亮,后改名为《隆中对》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 隆中对阅读理解(2016-11-07)

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理解(共7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1.(02年金华)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理解(2016-11-08)

13、  《核舟记》是明末的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核舟记 阅读理解(2016-11-21)

14、 高中英语课文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是高考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 高中英语课文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2016-12-08)

15、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是豆科黄芪属越年生草本植物,多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早稻的基肥,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下面是招 红花草阅读理解答案(2017-03-08)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俞平伯《中年》阅读理解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8141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