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江上,王安石意思

江上,王安石意思

2016-04-14 12:02: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江上,王安石意思(共5篇)江上江上(王安石创作五绝诗歌)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江上,王安石意思》,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江上》

江上(王安石创作五绝诗歌)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作品名称江上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王文公文集》文学体裁五言绝句作 者王安石同名诗词1作者:王安石同名诗词2作者:董颖同名诗词3作者:王士禛同名诗词4作者:王次回

作品信息

【名称】江上【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体裁】五言绝句

作品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给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作品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人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给读者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还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给人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 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简析】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联想到它。

《和圣俞百花洲》 欧阳修 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 简释: 诗人乘一叶小舟,在水中漫游。弯弯曲曲的溪岸,随着溪流伸展开去,松林间的小路隐没在葱翠的绿阴之中,诗人不去寻找那繁花似锦的芳洲,只愿到荷叶繁茂的地方,去领略那一片浓绿。诗人写出一派清幽深邃的意境,诱发人的无限遐想。

篇二:《伤仲永(王安石)译文、注释、课文分析及练习》

伤仲永(王安石)

江上,王安石意思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注释】

伤仲永(伤:哀伤,叹惜。) 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未尝:不曾,没有。) 父异焉(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借旁近与之(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并自为其名(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聚、团结。)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立就:立刻完成。)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邑人:同县的人。)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纷纷。 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利其然:以此为有利可图。)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环谒:四处拜访。)

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众人:常人。) 仲永之通悟(通悟:通达聪慧。)

受之天也(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 受:承受。)

贤于材人远矣(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 贤:胜过、超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 卒之为众人(卒:终于。)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彼其受之天也(彼其:他。)

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文学常识】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

【课文分析】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江上,王安石意思

【课后练习】

一、仔细阅读课文,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段的

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第二问略。)江上,王安石意思

二、参照示例,标注下列句中的停顿。

示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余闻之也/久。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线的词的意思。

1.邑人奇(奇:对„„感到惊奇。)之,稍稍宾客(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于:比。)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于:被。)人者不至也。

篇三:《初中语文随堂练习-20160328》

2015黄高自主招生试题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数shǔ

B.识shí

C.横héng

D.模mó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春节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运,许多人因急于回家或到达目的地,明知车辆超员却仍然选择乘坐,结果使得车厢里的所有乘客几乎都重足而立,东倒西歪。 B.长期以来,市民对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时,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跨越防护栏等太不可理喻的行为。

C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与其父辈相比已经有了翻云覆雨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生价值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打排球并非是人越高越好。近几年,平均身高超过泰国队近10厘米的中国女排却屡屡输给对手,就是一个例子。假如让泰国队去碰同样高大的巴西队,那泰国队会被拦得没方向,早早缴械。

B.网络热词该不该“绝缘”公文和教科书,应看其通用性和生命力,网络词语只要具备这两个特点,随时都可能成为普适意义的通用词汇。

C.《锄奸》讲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兄弟恩仇,杜淳此次出演了睿智正义的“锄奸队长”李彪,与于荣光饰演的土匪首领林振海情同手足,剧中不仅他要面临兄弟和爱情的矛盾,更要面对亲情和民族大义的抉择。

D.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在多年实践中证明简便易行,也可以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民主权利。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终于不耐烦了,问道:“你究竟要这一套呢,还是那一套?”

B.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神,意境等……

C.北宋苏轼在“物类相感志”里说:“豆油煎豆腐,有味”。

D.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大智大勇?什么样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活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王安石意思

①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②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

③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

④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

⑤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⑥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A.①④⑥②⑤③ B.①⑥②④③⑤

C.③⑤②①⑥④ D.③⑤⑥①②④

二、语言表达(共4小题)

6.近几年来,《中国成语大会》受人青睐。成语是汉语的味精,从未被仰视,一直在发光。请根据要求写成语。

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今年是“羊”年,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写关于“羊”的成语或俗语。

示例:抽象表达:做事果断 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名不副实 形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象表达:自讨苦吃 形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引用恰当的古诗文,句式一致,内容积极。

何谓真正的“白富美”?身为女子,“出淤泥而不染”,做到洁身自好,是为“白”;“腹有诗书气自华”,做到饱读诗书,是为“富”;“一片冰心在玉壶”,做到心清如水,是为“美”。

何谓真正的“高富帅”?身为男子,_________________,是为“高”;

_________________,是为“富”;_________________,是为“帅”。

8.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⑴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你帮帮忙”,也可以说“__________您了”。

⑵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__________”。

⑶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__________”。

三、默写(共1小题)

10.1.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是对朋友的惜别;王勃的“ ,______________”,是对朋友的宽慰;苏东坡的

“____________”,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王安石《江上》中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陆游《游山西村》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

3.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用“才下眉头,”一句来写无尽的离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用“ , ,是离愁”来描写交织纠缠的无尽的家愁国恨。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2.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却“雨”贯全篇,请作简要赏析。江上,王安石意思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

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江上,王安石意思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面句子中,对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敌(抵挡) 项氏世世为楚将(做)

C.去学剑(前往) 又不肯竟学(竟然)

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 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

2.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梁怒之 处处志之

B.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彼可取而代也 面山而居

D.梁掩其口 其中往来种作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4.理解与探究。

(1)文中“_____________”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

(2)本文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3)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写出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

(4)下列各项中,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羽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3.距离

安晓斯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真争气。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篇四:《江上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

<江上>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诗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前言]
<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江上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漾:吹过。
脱:脱下。
被:让。
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江上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篇五:《王安石的古诗》

1、<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的古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5、<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6、<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的古诗

7、<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9、<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10、<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11、<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2、<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谁零落为谁开?

15、<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6、<>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17、<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8、<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9、<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20、<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江上,王安石意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江上 王安石 江上王安石译文
  • 1、江上渔人的古诗(2016-01-18)
  • 2、江上渔者的诗意(2016-01-22)
  • 3、古诗江上董颖(2016-01-27)
  • 4、江上渔人钓鱼的诗句(2016-01-29)
  • 5、江上渔人的诗句(2016-02-06)
  • 6、江上里的诗句(2016-02-20)
  • 7、古诗江上董颖翻译(2016-02-21)
  • 8、古诗江上的诗意(2016-03-28)
  • 9、江上渔者诗意(2016-04-07)
  • 10、江上赏析(2016-04-12)
  • 11、江上王安石赏析漾(2016-04-21)
  • 12、江上渔者赏析(2016-05-25)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江上,王安石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江上,王安石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561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