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用掩耳盗铃造句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用掩耳盗铃造句”的相关文章,提供与“用掩耳盗铃造句”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掩耳盗铃的故事

05-30

标签: 掩耳盗铃 故事 关键词: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中国招生考试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掩耳盗铃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掩耳盗铃近义词及造句

04-13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下面是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是为大家分享掩耳盗铃造句,欢迎参考!   掩耳盗铃的近义词 :   欺人自欺、弄巧成拙、掩目捕雀、掩鼻偷香、盗钟掩耳、自欺欺人、塞耳盗钟、一叶障目   用掩耳盗铃造句   1、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   2、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3、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4、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5、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6、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7、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8、就是因为你上次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掩耳盗铃导致了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9、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10、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11、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2、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对我掩耳盗铃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13、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14、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15、你太愚蠢了,不要再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   16、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17、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

03-08

标签: 掩耳盗铃 反思 教学 关键词: 教学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下面是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是为大家分享掩耳盗铃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反思一:掩耳盗铃教学反思   《掩耳盗铃》是语文S教第七册《30、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门上的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五句话,短小精悍,但却包含深刻的道理。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着的深刻寓意。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我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第二个环节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围绕他们提出的疑问展开讨论,合作学习,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而且通过板书,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前后贯通。   在教学的过程中,读议结合,品味感悟。同时,我不忘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设计了改变句子的说法,句义不变及两个关联词的造句,将语文课程的词句训练落到实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而是以“演一演”为主线,把本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表演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基于教材而又再生教材,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象;而激活学生的想象,无疑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演”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对课本进行再创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地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解了课文,并积极进行

造句笑话大全爆笑

11-25

  小朋友写:妹妹乱跑跑到天涯海角。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造句笑话大全爆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造句笑话大全爆笑(1)   1.造句题目: 原来   小朋友写: 原来他是我爸爸。   老师评语: 妈妈关切一下   2.照样造句   题目: (树呀树呀)我把你(种下)   小朋友写: (汤圆汤圆)我把你(吃掉)   老师评语: 真是可爱~~   3.题目: ..一边...........一边............ ..   小朋友写: 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   老师评语: 他到底要脱还是要穿啊~~   4.题目: 课本   小朋友写: 上课本来就很无聊。   老师评语:上课要专心   5.造句题目: 吃香   小朋友写: 我很喜欢吃香蕉。   老师评语: 小心噎到   6.造句题目: 从前   小朋友写: 小明从前门进来。   7.题目: 天真   小朋友写: 今天真热。   老师评语: 你真天真~~   8.题目: 十分   小朋友写: 我今天考十分。   老师评语: 我会跟你爸妈说~~   9.造句题目: 其中   小朋友写: 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   老师评语: 你是蜈蚣?~~   造句笑话大全爆笑(2)   1.题目:原来   小朋友写:原来他是我爸爸。   老师评语:妈妈关切一下   2.照样造句   题目:(树呀树呀)我把你(种下)   小朋友写:(汤圆汤圆)我把你(吃掉)   老师评语:真是可爱~~   3.题目:..一边...........一边............ ..   小朋友写: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   老师评语:他到底要脱还是要穿啊~~   4.题目:十分   小朋

造句:不屈不挠

不屈不挠造句造句:不屈不挠 第一篇 不屈不挠造句 1、隔壁的小王和小偷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把小偷制服了。 2、我的爸爸不屈不挠的拼搏才有今天的成就。 3、人民解放军和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战斗,最后战胜了敌人。 4、老师面对冲进学校的坏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搏斗,最后把坏人抓住了。

造句随心所欲

11-08

标签: 造句 随心所欲 关键词: 随心而欲 随心所欲
迫不及待随心所欲造句造句随心所欲 第一篇 2015年三牧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样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一败涂地 惊慌失措 天翻地复 出生入死 b.走头无路 大材小用 司空见惯 将信将疑 c.实事求是 迫不及待 眉飞色舞 自作自受 d.垂头丧气 随心所欲 滕云驾雾 千方百计

造句似乎

11-08

似乎造句造句似乎 第一篇 这或许是个好报告,但事实似乎不充分。 爱因斯坦的天才受到如此广泛的赞赏似乎出人意料。 我说的话似乎他从来都不听。 他似乎认为财富是快乐的敲门砖。 我似乎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令人烦恼的嘈杂声。 她的这番话似乎有点幼稚。 他似乎对目前的生活心满意足。 天上南飞的大雁似乎在对我们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雷雨过后,远方的天空似乎变得明亮了许多。 他似乎没有听懂我的问题。 黄山似乎比云彩还要高。 庐

造句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造句造句喜出望外 第一篇 ……喜出望外…… 1.大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望着硕大的果实,喜出望外。 2.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他喜出望外。 3.我悉心照顾的郁金香终于开花了!顿时,我喜出望外。 4.我解决了许久没有解决的难题,喜出望外。 5.今天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喜出望外。 6.儿童作家汤素兰来我校签名售书,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造句好像

像字造句造句好像 第一篇 蓝天上的朵朵白云,一会儿像棉花糖,一会儿好像洁白的小白兔,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1、天空中的云变化多端,时而像一匹奔腾的骏马,时而又像一只威武的狮子。 2、秋天的枫叶,远远看上去好像一团火焰,近看又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树上翩翩起舞. 5、看着天上弯弯的月亮,好像是小船,又像是镰刀。 8、窗外下着雪,看着它轻轻飘落手中,好像剪掉的纸花,又像是上帝遗忘的精灵。 9、渐渐地,花瓣成螺旋形张开。花朵颤悠悠的,好像在翩翩起舞。又像无声寂寞的歌唱。 秋天到了,柿子熟了,像一个小灯笼,,像一张小脸蛋。 母爱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

造句络绎不绝

五年级上册成语解释及造句造句络绎不绝 第一篇 五年级上册成语解释及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大全 囫囵吞枣;【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近义词】:不求甚解【反义词】融会贯通[造句];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近义词】:囫囵吞枣【反义词】:精益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