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

2016-10-28 20:51:52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  下面是www chinazhaokao 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1   ...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1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大洲和大洋的教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大洲和大洋的教案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2.1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板书: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师:读图2.4,你还有什么收获?

  生: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板书: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非常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请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老师一边展示图片:图片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同时,老师按顺序依次出示各大洲拼图,完成七大洲分布雏形。

  师:请大家阅读图2.5。(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大洲和大洋的教案

  (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

  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

  游戏:拼图游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各大洲名称的由来。然后参考课本地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了解各大洲英文写法。

  巩固练习: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四大洋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2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大洋、海、海峡。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大洲和大洋的教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六、说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26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3.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设计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球仪和地图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谈感想。

  设计目的: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绘图: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设计目的: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1)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2)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出示大洲轮廓图卡片,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在黑板上排列出来。

  (4)读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设计目的:观察图的同时,了解大洲的命名,使形象记忆(轮廓)与意义记忆(名称由来)相结合,以加深印象。

  【互动三】各大洲的分界线

  根据书后的世界地形图,师生共同完成下列各地的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设计目的:通过识图,要求学生学会读图,读懂图,从图片中获得文字信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下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四)课堂作业:完成活动题。

  八、说板书设计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岛屿、洋、海、海峡,说出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面积大小及划分界线。

  2、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3、 通过绘图、拼图,掌握七大洲的空间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学习方法。

  4、 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热情,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及分布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海陆分布的特点;大洲的位置分布

  电教手段应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从太空中看地球》,并提问: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从视频中看到的地球有几种颜色,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绿色,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

  教师讲述:好,非常正确,刚才我们看到的地球上有两种颜色,分别是海洋和陆地,那么他们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过程:

  展示:自学导航(一):读课本3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3分钟)

  1、从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世界 和 的分布。大洲和大洋的教案

  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 %是海洋,陆地面积占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 ,三分是 。

  这部分知识较简单以学生回答为主。

  展示不同的半球海洋陆地的分布状况。首先展示南北半球的读图,学生观察后,回答: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展示东西半球地图。学生读图后回答: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做完这两个题后,让学生结合课本P32图2.4回答问题: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

  讲述:陆半球水半球的定义,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剩下的海洋面积占52%,在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仍然是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得出结论,无论怎样划分,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展示:自学导航(二):读课本32——34页第一段内容,结合图2.5完成下列问题:(5分钟)

  1、从世界地图上看,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 ;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 。

  2、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 。

  3、在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下列地理名称:

  (1)阿拉伯半岛和格陵兰岛。

  (2)世界上一共有几大洲?分别是什么

  前两题属于基础的概念题,学生通过读课本都能很好的完成。第三题是读图题,帮助学生记忆阿拉伯半岛和格陵兰岛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找学生到前面在多媒体上指出他们的位置。学生看图后准确找到位置。随后指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随后展示东西半球地图,让学生找到七大洲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

  讲述:七大洲就像七个兄弟一样居住在地球上,下面老师找七位同学来扮演这七位兄弟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亚洲,是大哥,七兄弟中我面积最大,我的家大部分安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我有三个调皮的好朋友:北极圈摸着我的头顶,北回归线搂着我的腰、赤道勾着我的大脚。

  我叫欧洲,排行第六,我长的矮小,紧紧依偎在大哥西侧,本来我与大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却被“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人为的分成了两个大洲。本初子午线和北极圈与我擦肩而过

  我叫非洲,是二哥,位于大哥亚洲的西南部,与大哥相隔人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

  大洋洲:我叫大洋洲,也住在东半球,是七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我远离众位哥哥,十分的孤独,只有南回归线是我的好朋友。

  北美洲:我排行老三,叫北美洲,我的家全部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极圈和北回归线分别穿过我的北部和南部。太平洋把我和大哥他们分开了。我还有两位热情的伙伴——赤道和南回归线也住在家中时刻陪伴着我。

  南美洲:我叫南美洲,排行老四,也住在西半球,我和北美洲离的最近,形状也十分相似,只有一条人工的运河巴拿马运河把我们分开了。我还有两位热情的伙伴——赤道和南回归线在家中时刻陪伴着我

  南极洲:我叫南极洲。是老五,同小弟一样,我也远离众兄弟,四周被南极圈和三个大洋包围,终年孤孤单单度日,但是我是众兄弟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每个学生介绍完后,试着让学生自己分析应该掌握那些知识,面积大小、位置、重要的经纬线等)

  老师:我们看完了七大洲的介绍,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七大洲的面积大小排列,同学们打开地图册14页,看一下七大洲的大小排列。

  学生回答。

  老师:对于七大洲的面积大小排列有一个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同学们要利用这个顺口溜来记住七大洲的面积大小排列。

  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找到相邻大洲的界限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看完相邻大洲的界限后,给出问题:

  赤道经过的大洲有 、 、 和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和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老师: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来完成上述三个问题。

  小结:利用板书来小结,把空着的空让学生填上。

  (1)海陆分布,海洋占 分,陆地占 分。从南北半球看 海洋分布集中, ( )陆地分布集中。

  (2)七大洲 、 、 、 、 、 、 。(按面积大小排列)

  随堂检测

  1.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百分比是( )

  A.21% B.71% C.29% D.79%

  2、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大不列颠岛 D.冰岛

  3、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欧洲

  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5、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亚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课下作业

  课时作业上对应的习题。

  板书设计

  大洲和大洋

  1、 海陆分布

  海洋:七分

  陆地:三分

  2、 七大洲

  面积大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容易理解,采用了学生为主的方式,并开展学生活动,采用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开展教学。本节课课下必须督促学习多进行练习,让学生记住大洲的轮廓。位置等等。


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相关热词搜索:大洋 大洲 教案

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例【一】: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例及反思集《走,我们去植树》教学案例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和老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例(2015-09-25)

2、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一】:《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2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2015-09-25)

3、四年级美术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设计篇一:四年级美术《多姿多彩的靠垫》 四年级美术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设计(2016-01-09)

4、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一: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016-01-09)

5、二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篇一: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2016-01-09)

6、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016-01-09)

7、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篇一: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2016-01-09)

8、小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节日的装饰篇一: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小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节日的装饰(2016-01-09)

9、人教版五四爱国运动篇一: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四爱国运动(2016-01-09)

10、人教版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16-01-09)

11、水平三体育教学计划篇一:小学体育水平三教学计划 水平三体育教学计划(2016-01-09)

12、岳麓版七年级上册丝绸之路的开辟篇一:岳麓版初一历史上册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丝绸之路的开辟(2016-01-09)

13、人教版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篇一: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016-01-09)

14、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篇一: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2016-01-09)

15、人教版7七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篇一:政治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6 1 丰富多彩的情绪 人教版7七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2016-01-0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洲和大洋的教案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149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